诗文库 序
药名诗赠郑完 其一 明 · 郑文康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药名诗始于唐张籍有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寒半下枝句宋元来亦有作者永乐初曾状元在翰林有十首多写幽思之情有半生空带宜男草远客当归尚未还又石髓难将补骨脂乳香消减见青皮句脍炙人口蒋恭靖集中有八首皆述已怀其言曰莫道衰残能独活丹砂曾遇葛仙翁又曰人言此老当归去总得回乡已白头题曰和翰林邹仲熙韵想一时唱和必尚有人也蕲阳尊生郑侯作宰吾昆三年其子完来省亲平生最爱曾公药名诗行坐咏歌似有膏馥沾染其齿舌间亦其嗜好在是也今因其还相祖道上采廿八味缀四首送之
草果堆盘酒满觞,羹调五味郁金香。
谁言没药延亲寿,炼得灵砂贯众方。
谒金门 明 · 罗玘
出处:圭峰集卷二十四
窃闻锦因何制琴以宓弹顺江汉下而朝宗同辟公趋而述职所以明府郑侯阁下以蛮触视县境等燕蝠为民争秉烛龙之明藉仙凫之疾俾夜作书自旴徂燕氓隶固比屋而兴思儒绅聊陈词而写意词曰
风拂桂。
况直黎明雨霁。
旭曈曈,穿睥睨。
沙头人语。
彩鹢如飞谁系。
空负攀辕留计。
但恐此行留作砺。
遗爱碑当制。
二皓台 明 · 周世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武陵杂稿卷之三
甲辰五月十一日。送湖西方伯郑相公于龟渊。与丹阳宰郑侯仁雄。触热而还。憩于石柱滩之南垄。郑生乙巳。今年六十。而须鬓皓雪。某生乙卯。今年五十。而须鬓亦皓雪。相视一笑。酒数螺而起。遂名之曰二皓台。
两峡中开一水来,上连银汉翠如苔。
风亭石柱滩头垄,从此名传二皓台。
淑人宋氏墓碣铭 明 · 李珥
押真韵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七
故金堤郡守郑侯讳承周妻淑人宋氏。籍恩津。高丽正顺大夫版图判书詝之后也。曾王考讳有礼。王考训鍊院参军讳元商。考保功将军司果讳文夏。家在公州。淑人才笄。归同乡郑家。承舅姑事君子。有闺范天质温美。不待学而暗践迹焉。郡守之殁。卜兆丘宅。日瞻望号恸。制终。犹奉主如初丧。亲具奠。朝夕上食。如是者三十年。衣素表哀。终身不变。姑崔氏从长子进士居周在水原。淑人躬备寒暑衣服。节物异味。以忠养无异在侧。其孝烈如此。生于弘治甲寅。殁于万历丙子。享年八十三。越三月十三日。克襄于鸡龙山大草洞。与郡守同丘异穴。有子男三女一。男曰长生,季生,晋生。皆事儒学。惟晋生得升上庠。长生生一男。曰云。季生生五男一女。男曰霖,霫,霔,霢,霂。晋生生二男二女。男曰■。一幼。婿士人李震。生一女。内外孙凡三十馀人。晋生与珥同年。具志文。求小碣阴记。珥谢不敢。请累年不懈益勤。庚辰季秋。珥在坡江。晋生徒步远来。吐辞益悲。珥不忍拒。因其志檃括。系以铭曰。
惟资之粹得诸天,惟行之懿格诸神。
丰于积啬于施,以贻后人。
敦宁府正郑公墓志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八
珥谢事荒野。疏于藻翰。不能作人墓道文字。有请辄辞。门党有沈君礼谦。求厥外舅郑侯潚志铭。珥辞以不文。且昧平生。珥友成君浑曰。郑侯。长者。与朋友信。白首不渝。少也与浑叔父为深交。叔父妻孀居病笃。浑观其门。日必躬问。剂药饵不绝者。惟郑侯也。此事不可失传。沈君曰。此一事也。礼谦扬其隐德。岂敢阿所私。外舅生固有异质。姿容俊伟。器宇敦厚。事亲甚孝。未冠丧恃。哀毁尽礼。考正郎公夙婴羸疾。早夜侍药。起居必随。以此废科业。己卯祸作。正郎公谪玄风。外舅奉养备至。顿无羁寓之苦。暨辛巳丧孝。奉旅榇还先垄。遑遑颠沛之际。丧礼一遵朱文公家礼。服阕閒居。无干禄意。以王母命应举。戊子。中选补上庠。辛卯。廷议表用贤者之后。因此阶宦路。非初心也。追远以诚。如得美味。必手藏膳阁。以待荐享。国法禁宰牛。俗习未革。外舅未尝以牛肉充庶羞曰。不可以非法奉先。祀必躬行不摄。既耋尚然。出入必告祠堂。虽当仓卒。不少废。其宰安山也。乡人有效之者。其妻怪问其由。答曰。吾化于土主也。少年之交。多知名士。听松成先生及其弟叔玉及李涵,元恺辈。皆同志也。猿亭崔寿峸。一世奇男子也。一见定为莫逆友。相砺以刻苦。携手徒步数百里。同栖山室读书。成叔玉常曰。郑某气象。夷险可一节也。其见许如此。性喜俭素。屏去靡丽。慈子而能诲。泛爱而亲亲。事叔母如亲娘。爱从兄弟如同胞。妹死子孤。收养无异己出。宗族虽疏远。无不得其欢心。与人乐易。若无崖岸。而其中有守。倅于光州也。徵敛务薄。甚有惠政。适有乘时暴贵者为牧。示侮色。议多矛盾。不失恭虔。而谢病休官。成听松称其善处。外舅行迹。大略如斯。珥于沈君言。得见郑侯面。因次其世系官职曰。侯字某。延日县人。远祖讳均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平章事。厥后。代袭貂蝉。曾祖讳。嘉善大夫。全州府尹。祖讳溱。南部参奉。考讳完(一作浣)。选贤良。赐特科。官至吏曹正郎。妣河东郑氏。崇政大夫。行户曹判书。河南君讳崇祖之女也。以弘治四年辛亥生侯。正郎公以才学。见于士林。与静庵道义之契甚深。侯克承严训。称法家之子。自嘉靖辛卯通籍。历官北部参奉,广兴仓副奉事,义禁府都事,司酝署直长,军器寺主簿,司宪府监察。出监衿川县。通判光州。守安山,博川二郡。入拜军资监判官。四转而升敦宁府副正。隆庆丁卯。以岁凶省官见散。庙堂有相识者。议擢贤士之胤。以为士类劝。升拜敦宁府正。万历癸酉。侯年八十三。以恩例优老。授通政阶。亲旧咸庆。其夏感疾。八月。病革。子弟进汤药。即挥之曰。吾享此寿。犹服药求生。不亦苟乎。遂怡然而逝。越三旬壬寅。葬于高阳某山先茔之后。从治命也。配淑人李氏。先侯十二年殁。其葬异圹而同域。侯先娶郑氏。再娶卢氏。皆无子。淑人是第三室。乃益安大君之后。玉溪副正之孙。别提李孟元之女也。克秉妇道。合美毓庆。生五男一女。男长曰仁源。娶同知中枢府事尹倓之女。生二男一女。曰洁。曰浤。女幼。次曰义源。娶宗室荒壤正之女。生二男。曰淇。曰濆。次曰忠源。娶县令柳均之女。生三男一女。曰速。曰汲。一幼。女适士人李大年。次曰孝源。娶忠美卫卢子巃之女。生一女。幼。次曰大源。娶同知中枢府事李世麟之女。生一男二女。皆幼。女即沈君之室。今为信川郡守。铭曰。
木老华疏,流远波浅。
夷考世族,继继者鲜。
彼美郑侯,克家承考。
厥考伊何,瑚琏是抱。
坚志研学,辅以同好。
乃扬王庭,矢挽世道。
运否慝作,赍志以终。
宁馨令子,诗礼夙通。
明发不寐,佩训周旋。
簪笏傥来,匪我求旃。
毖祀奉先,恪勤守职。
惠周同宗,信著丽泽。
爰享眉寿,子孙振振。
源深澜盛,根厚叶蓁。
受祉未艾,贻厥后人。
通训大夫行旌善郡守郑公墓志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三
郑侯思伋字希圣。系出庆州。自新罗已为右族。入本朝。有讳考常。吏曹判书。策翊戴佐理勋。封鸡林君。即侯高祖也。曾祖弘先。军器寺别提。赠赞成。祖良。翊卫司侍直。以年耋衣绯。考忠仁。广兴仓守。娶成庙第子宁山君恮女。嘉靖丁酉生侯。少业儒。荫补缮工监监役。升主簿。屡历司宪府监察。出任开宁,怀仁,新溪,全州等邑。俱以办理闻。入为司仆寺判官。癸未。拜清河县。亲老丐免。乙酉丁内忧。丁亥遭外艰。制除。筑室西湖上。日啸傲其间。无复仕进意。壬辰。擢授旌善郡守。时倭寇方抢。东路州郡。望风逋匿。侯独守官不去。多斩获。疏陈民瘼。上嘉之。特加奖谕。凡郡之宿弊。悉许蠲祛。民赖以安。瓜满。观察使举治行。仍任。乙未。罢归村庄。丁酉七月。疾卒。享年六十一。八月。权厝其地。翌年十月庚午。返窆于坡州碓洞卯坐之原。先兆也。侯禀性严恪。奉先以诚。接人不诡随。在全州。郑汝立势焰张甚。侯不一见。或有劝之交者。侯曰。吾见其所为凶悖。不愿与之相识也。卒为汝立所衔。属当途者白去侯。暨汝立诛。株连被逮者众。而不及于侯。人始服其先见。侯之配金氏。参赞铠女。先公殁。生四男一女。曰大复。大有早夭。曰熙周,宗周。大复娶持平崔洙女。无后。大有娶参奉申柏女生一女。熙周娶县监朴文弼女。生一男二女。宗周娶参奉李敦女。生一男二女。女适司果尹赞元。侧室女一人。铭曰。
行闻于家,绩著于官。
不浼于势,所守之端。
未食于己,维后之成。
我铭于石,繄永厥声。
敬次定斋先生朴文烈公(泰辅)闻韶阁韵 清 · 申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五貊录一
闻韶阁。有文烈公癸亥仲夏诗牌。距公己巳祸变。仅隔六年矣。后十三年乙亥夏。吴观察(道一)。十五年丁丑初秋。俞观察(得一)。二十九年辛卯孟夏。李观察(崇)。四十三年丁卯仲夏。吴学士(彦胄)。九十三年丁未暮春。郑侯(趾焕)。一百二十一年癸亥秋。朴亚使(宗正)。相继和韵。又一百三十六年。不佞至焉。敬追故事。念公危忠孤节。日月争光。其出于咳唾之馀者。虽单辞片语。不啻若琬琰弘璧。为人尊慕何如。而上下百有馀年间。倚和者何太寥寥。堇七人哉。谨列次姓氏。详系年月。以稔后之君子庶察余珍护之心而广加嗣响焉。戊寅夏六月廿又七日。紫霞学人纬。
文烈英年掩老苍,雄词高阁佩声长。
百三十六光阴转,风月江山今古凉。
祸急圣难容折槛,时移士倍泣摧梁。
片言嗣响岂非幸,作者七人相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