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阿也麻(虽无此谣。其能免乎。) 明 · 沈光世
 出处:休翁集卷之三
忠惠王淫纵无道。庆华公主元女。忠肃王之妃也。一日。公主邀宴。酒罢。佯醉不出。暮入卧内。公主惊起。使人扶之。使不得动。且掩其口。遂蒸焉。公主耻之。欲还于元。且作畏吾儿书通其事。王遮路禁之不得。元托以告庙颁赦。遣使偕本国宦者高龙普来。王率百官朝服。听诏于征东省。元使蹴王缚之。王急呼。高院使龙普叱之。拔刃执侍从。群小百官。皆走避匿。即掖王载一马驰去。帝以槛车。流揭阳县。谕曰。尔王祯为人上。而剥民已甚。虽以尔血啖天下之狗。犹为不足。朕不嗜杀。是用流尔。尔无怨我。揭阳燕京二万馀里。无一人从行。王手持衣袱而去。传车疾驱。艰楚万状。薨于岳阳县。初。宫中及道路歌曰。阿也麻古之那。从今去何时来。至是人解之曰。岳阳亡古之难。今日去何时还云。(畏吾儿书。回鹘书也。)
阿也麻岳阳,此去何时还。
畏吾书遮路,截留诚亦难。
狗彘必不食其馀,禽犊之行言可辱,院使虽呼反见缚。
行路艰辛自持袱,自取之祸何须说。
阿也麻当时。
宫中歌未阕。
攻辽误(崔莹难免误国之罪于千万世之下矣。) 明 · 沈光世
 出处:休翁集卷之三
丽朝自元宗事元。忠烈王遂尚主。结舅甥之好。几百馀年。忠惠王以下。皆元外孙也。代有其国。大明初兴。恭悯王虽以义主事之。一时议论多以不可轻绝北元为言。郑道传,朴尚衷等诸人。主事明。李仁任,池奫等诸人。主事元。互相诋斥。至有被罪者。及崔莹当国。天朝适有铁岭立卫之举。遂倡事元之议。决计攻。竟至易命。愚尝闻诸秘史于先正。当时我太祖功名日盛。且有李氏当王之说。莹实忌之。而无辞加罪。因使攻。使得罪于上国。因以除之。遂生此计云。此实大误。安有空国授之以兵。欲危人以自安。而不反中其祸者乎。岂但一身不保而已乎。无乃耄而昏乎。
百年舅甥好,天下义宗主。
玄陵审轻重,大计定舍取。
铁岭置卫诚细事,新造大国为何似。
白发侍中益戆,焉敢容易生他意。
闻道当初亦有以,毕竟错料误大事。
他事可误此不可,既误之后定难救,丽祚告终殆天数。
岭南乐府六十八首 其六十五 李文学己巳 清 · 李学逵
 出处:洛下生集册六
李兆年。京山人。(今星州牧。)人(人衍字)府吏长庚之子。忠惠王宿卫于元。颇以不谨闻。兆年进诫曰。殿下事天子。宜日谨一日。奈何弃礼纵情。以速累乎。左右皆佞倖之徒。孰从而闻正言。见正事乎。愿改行自饬。亲儒雅之士。王恶闻其言。踰墉而走。后归国。见王弹雀松冈。兆年跪曰。殿下忘明夷之时乎。今恶少假威力。略妇女。攘财货。民不乐其生。殿下听老臣之言。去便佞。用贤良。不复好嫚游。则臣虽死瞑目矣。数谏王不纳。叹曰。数谏不纳。责有所归。既不能顺其美。适足以增其恶。非臣所以爱君也。不如去。明日匹马还乡。不交人间事。以政堂文学卒。谥文烈
飞苍走黄满路歧,牵龙小队忽赤衣。
老儒沙个里,弹雀薛比思。
王乎是何语,臣独望,涕涟洏。
臣家古本彼,臣乃长庚儿。
位至大官身则重,思不格君言何为。
出国城,还歔唏。
大花阙,几时见。
寿天门,永相舜。
臣身虽去心如结,恐不死瞑目归黄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