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唐 · 张说
五言排律 押鱼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岚气入野,榛烟出谷。鱼潭竹岸,松斋药畹。虹泉电射,云木虚吟。恍惚疑梦,间关忘术。兹所谓丘壑夔龙,衣冠巢许也。
引用典故:雕龙 方明 寻大隗 应徐
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
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
悬泉珠贯下,列帐锦屏舒。
骑远林逾密,笳繁谷自虚。
门旗堑复磴,殿幕裹(一作里)通渠。
舞凤迎公主,雕龙赋(一作起)婕妤。
地幽天赏洽,酒乐御筵初。
菲才叨侍从,连藻愧应徐(先一日,太平公主、上官昭容题诗数首,故诗有舞凤雕龙之句)。
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汨市朝。溺妻子。非达也。困山林。摈血属。亦非达也。若有人与偫动处一代间。彼为彼。我为我。不自洁。不自污。不巢许。不伊吕。水其心。云其身。浮沈消息。无往而不自得者。非达人乎。吾友吴君。从事于斯矣。君讳丹。字真存。太子通事舍人览之曾孙。睦州司马庶之孙。太子宫门郎赠工部尚书铨(一作诠)之长子。以进士第入官。历正字协律郎大理评事监察殿中侍御史太子舍人水部库部员外郎都官驾部郎中谏议大夫大理少卿饶州刺史。职历义成军节度推官浙西道节度判官潼关防禦判官镇州宣慰副使(一作司)匦函使。阶至中大夫。勋至上柱国。读书数千卷。著文数万言。宝历元年六月某日。薨于饶州官次。其年十一月某日。葬于常州晋陵县仁和乡北原。从遗志也。君生四五岁弄泥沙时。所作戏辄象道家法事。八九岁弄笔砚时。所出言辄类诗家篇章。不自知其然。盖宿习儒元之业明矣。弱冠喜道书。奉真箓。每专气入静。不粒食者累岁。颢气充而丹田泽。飘然有出世心。既壮。在家为长。属有三幼弟八稚侄。嗷嗷慄慄。不忍见其饥寒。慨然有干禄意。乃曰。肥遁不可以立训。吾将业儒以驰名。名竞不可以恬神。吾将体元以育德。冻馁不可以安道。吾将强学以徇禄。禄位不可以多取。吾将知足而守中。繇是去江湖。来京师。求名得名。求禄得禄。身荣家给之外。无长物。无越思。素琴在左。黄庭在右。澹乎自处。与太和始终。履仕途二十七年。享寿命八十二岁。无室家累。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至于归全反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信矣。仲弟湖州长史某。以予辱与其兄游。既为同门生。又为同舍郎。周知初终。托为碑记。噫。先生之道。吾能引古以明之。铭曰。
汉中大夫东方曼倩。夏侯湛高之。作庙貌赞。唐中大夫真存先生。白乐天知之。作神道铭。呜呼二大夫。异代而同途。其皆达者乎。
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晋阳县开国伯食邑三百户赠侍中景公神道碑铭 后周 · 扈载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
帝轩辕乘土德之运。其臣曰奢龙祝融。能辨方域。以制区夏。帝妫氏禅陶唐之基。其臣曰伯夷后夔。能典礼乐。以和人神。上古佐命之道。□□□□□焉三政嗣兴。图史寖盛。弥纶辅翊。代有其人。皆金册丹书。绚绘功业。垂其训聚而为坟典。形其美流而为歌颂。陋篆籀之质略。我则润之以□□□□□之沦朽。我则镂之以贞珉。铭以纪功。碑以志行。千载之下。灿然可观者。其惟神道之表乎。故中书侍郎平章事景公讳范□□□□皇朝元佐。显德二祀冬十一月。薨于淄川郡之私第。天子废视朝。轸歼夺之令。制赠侍中。遣使赠奠。饰终之典优而厚。诏词臣□文□炎盛矣□□□孔悝彝鼎。不出庙门。杜预丰碑。空沉汉水。始自矜于名氏。诚未显于家邦。与夫辉煌帝恩。导扬休烈。(阙八字)者可同日而语也。□□□□纶言直而叙之。用丕显我大君之命。臣闻景氏之先。出于芊姓。从楚王于梦泽。差□侍臣。画汉□于云台。丹推名将。济美垂□□□□□□生伟人。惟周之辅。长山之下。淄浚为川。地胜气清。惟公故里。夫嘉遁绝世。高卧于是者。足以□颢气而为(阙七字)生于是者。足以□□□而为世杰。故公之先。由烈考太仆府君之上。曰王父宾大王父闰。皆贞晦不仕。介享天爵。而巢许(阙十四字)仲曰篆公□□□□世□□聿登相位。而申甫之祥著矣。昔者圣人之教天下也。本之以仁义。制之以经籍。是谓人文。是谓人□□□□□□以□开物成务者。□□□□所于此□□以公辅之位。必由稽古升。廊庙之才。必以经术显。而公以明经擢第于春官氏。则贤哲之□□□□□□为吏于青阳(阙十一字)掾于高密郡。秩满而□授范县令。大鹏之翼。铩北溟以未舒。蛰雷之声。殷南山而不起。然则(阙七字)于之(阙十五字)通人之才变而顺。则方圆之量不能局。故公之佐县政也。人谓其勤且洁矣。典刑书也。人谓其(阙八字)邑恪□以(阙八字)使□政□而从之者。则人谓其贤且能矣。粤若日月之彩。得天而大明。风云之期。遇屯而勃起。(阙十字)磻溪□璜(阙七字)我大周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建大功于汉室。为北藩于魏邦。初筵既开。得贤斯盛。于是我公(阙九字)而君臣之(阙九字)龙飞在天。躬载曜灵。至于霄极之□□皇建肇建制。以公为秋曹郎。进阶至朝散大夫。而(阙九字)万(阙十二字)之枢惟圣人执左契。临万邦。经久制大命。日政之机。国之大柄。总于枢务者。可谓重矣。而公(阙九字)忠而贤(阙十一字)公为左司郎中。充枢密直学士。寻转谏议大夫充职。今皇帝嗣位之始。登用旧臣。而并人乘我大丧。拥众南寇。亲征之举。迅若奔雷。分命大臣。保釐(阙七字)于公仍拜贰卿。(阙九字)振帝伐张黄钺白旄。殪偫凶而皆尽。参旗河鼓。导清跸以言旋。大祲既已平。九服又已定。□□□□时惟辅臣。而公昌言可(阙十一字)圣谟硕望。可以镇流俗。爰立之命。帝心允孚。六府肇修兵赋充大邦之调用□□□□□公自立不回。信而有守。(阙十字)哉大运逢时。洪钧在手。资忠孝于君父。享富贵之崇高。而尽瘁之劳。因成恙疢。封章累上。优诏褒称。听解利权。□专(阙七字)以列卿归第。悬车故乡。嗟风树之忽惊。诉昊天兮何及。见星而往。夕露方多。泣血以居。晨浆屡绝。哀与性尽。卧疾而终。享年五十有二。□□观夫公之行事。则其道也淳而粹。充充焉无能称。其言也直而肆。謇謇焉无所忌。耿介以自安。劲直以自□故其仕也□一命之卑□三□□□□□□无悔吝。古人之操。何以尚也。秉笔者得无愧于词矣。许国夫人李氏。嗣子太庙斋郎俨信等。□□□灵□光□□烝尝翼翼贤人(阙九字)子事终之礼。佳城闭日。长楸彗云。勒铭垂休。以示千古。其词曰。
长山沧沧。淄水汤汤。哲人之生。逢时会昌。哲人之逝。魂游旧乡(其一)。
高山兮峨峨。逝水兮惊波。□而□死(阙十其八字二)山有颓坂。水有高岸。人何世而弗新。善有名兮独远。猗欤公兮。时用丕显(其三)。
奇尚书退食斋八咏(并引) 其一 退食斋(命予名斋。其馀皆公所榜。) 金 · 李奎报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二
玉京南脉。绮里西偏。搜品物之菁华。启乾坤之扃鐍。地相接于龙首岭。缥气上浮。天正分于鹑尾墟。朱芒下射。是造化儿之所未到。非仁智者则熟能居。昔之草径苔庭。今则歌台舞馆。灵泉恒涌。纤壒不舛。奔流駮柱之间。泻落青珉之底。波潋潋兮不蓝而绿。声冷冷兮勿弦而鸣。既能园囿蓬瀛。又作衣冠巢许。数丛凉竹。依稀风雨之天。一片落英。漏泄神仙之境。牡丹有三萼。菖蒲生九花。于是。轩盖骈阗。杯盘狼藉。酌琼樽之九酝。罗玉俎之八珍。戒门下无留郑司农之好客。曰座上恒满孔大夫之喜宾。丽日舒长。好风摇飏。倚青松而岸帻。环流水以浮觞。慕兰亭稧春之游。追河朔避暑之饮。谢篇韩钺。主人是令狐相公。孔思周情。坐客皆昌黎儒老。新荷出水。垂柳低轩。红衣锦羽之禽。浮沈玉沼。缃觜绿毛之鸟。嘐唳金笼。移真定之甘梨。莳房陵之缥李。如迎如醉如达如跂。木党伍于杜牧园。若行若骤若动若跧。石骈罗于奇章。野讶入藏春坞里。似游自雨亭前。弯弓一百斤。壮矣猛夫之角力。落笔三千字。蔼然才子之摛华。虚阁先秋。深林自籁。仰飞甍而悸魄。俯碧井以澄神。云鬓玉颜兮艳斗春花。鹍弦铁拨兮声飞晴雹。人生行乐耳。美景不饮何。吾闻太白竹溪。虚作清时之逸老。裴公水榭。暂为晚节之退居。何如名教之场。亦有逍遥之乐。自公而退食。好事者从游。仆幸接芳邻。屡尘清会。梁燕来往。纵依厦屋之阴。海鸟眩悲。徒费大牢之飨。欲一染其柔翰。恐厚辱于名园。虽然奇花异草兮丹青我心。明月清风兮。冰雪我眼。物亦厚人多矣。吾将阙诗可乎。若使胜阁欠落霞之篇。谢池无春草之句。则青山骋绝交之议。芳树含献笑之容。聊费一吟。恭呈八咏。
酷着林泉妨庙算,久缠簿领损天和。
唯公别占风流地,朝退时时载酒过。
和裴子法韵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顷观子法跋白莲社图,斥渊明攻乎异端。吾子不惑所学,主张名教,真韩、孟之俦亚也。昔巢、由避天下而远遁,尧、舜受天下而不辞,以致泽施于万世,名垂于无穷,是知洁己治天下,各有所安耳。夫清虚玄默,乐天真而自适者也;焦劳忧勤,济苍生为己任者也。二道相反,甚于冰炭,使尧舜、巢由易地则皆然。后之出(后之出 渐西本作「后世」。)乱臣贼子窥伺神器,狐媚孤儿寡妇扼其喉以取天下者,闻巢、由之风,亦少知愧矣。然则巢、由之功岂可少哉!弃享天下之大乐,而且希物外之虚名者,岂人情也耶!文中子有言:虚玄起而晋室亡,斯岂庄、老之罪欤?盖用之不得其宜也!以虚玄之道治天下,其犹祁寒御单葛,大夏服重裘,自底毙亡,岂裘葛之罪哉!昔晋武一统之始,不为后世之远谋,何曾已识之?既而祸难继作,骨肉相残,屠戮忠良,进用谗佞,虽元凯复生,亦不能善其后矣。大厦将颓,非一木所能支,(支 原作「枝」,据渐西本改。)独渊明何能救其毙哉!适丁天地不交,万物不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之时,渊明见几而作,挂印绶而归,结社同志,安林泉之乐,较之躁进苟容于小人之侧者,何啻九牛毛耶?以渊明之才德,假使生于尧、舜、汤、武之世,又安知不与皋、夔、伊、周并驱争先哉!宣尼有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又云: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斯亦名教之内昭昭可考者也。何责渊明之深也!余尝谓否则卷而怀之,以简易之道治一心;达则扩而充之,以仁义之道治四海,实古今之通谊也。因用子法游姑射元韵以见意云。
达磨一派未西来,无限劳生眼未开。
六朝繁盛已矣耳,两晋风流安在哉!
自笑中书老仆射(引韵借用比字。),事佛窃仿王安石。
公案翻腾旧葛藤,林泉准备闲踪迹。
用之勋业垂千秋,发扬孔孟谁为俦。
舍之独善乐真觉,赋诗舒笑临清流。
岂止渊明慕松菊,晋室高贤十八九。
君子道消小人用,贞夫远弃利名酒。
苏、黄冠世能文词,裴、张二相名当时。
祖道禅林恣游戏,尧风舜德甘嘘吹。
达人不为造物役,打破东西与南北。
毛吞巨海也寻常,出没纵横透空色。
真如颇与羲易同,不动确乎无吉凶。
湛然信笔书寱语,临风远寄绿野翁。
赠君一句直截处,祗要教君能养素。
但能死生荣辱哀乐不能羁,存亡进退尽是无生路(「生路」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云,汝今彻也,真融释脱落,足以了当此心否邪。」)。
哀尹伯奇一首寄杨铁崖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五
铁崖杨先生尝拟古操十见寄且徵同赋逢岂敢当姑拟哀尹伯奇一首答之今附其四操其箕山操拟巢父作曰箕之山兮可耕而樵(叶囚)箕之水兮可饮而游牵牛何来兮饮吾上流彼以天下让兮我以之逃(叶投)世岂无尧兮应尧之求吾与尧友兮不与尧忧其前旌操拟卫伋寿作曰尔乘舟兮河水浊且深我同舟兮誓与尔同沈母有命兮谏不我听示旌以盗兮我先以旌卫有国兮国在兄杀兄及我兮我不如无生其履霜操拟尹伯奇作曰霜鲜鲜兮草戋戋儿有罪兮儿宿野田衣荷之叶兮业易穿采楟花以食兮食不下咽天吾父兮天胡有偏我不父顺兮父宁不儿怜履晨霜兮泣吾天其残形操拟曾子作曰我梦有兽兮其兽曰狸狸有怪兮身首异而告我以凶兮戒而戒而我丘有首兮誓死完以归逢辞曰
比屋可封兮孝微称。
重华大孝兮后莫有承。
孝后母兮伯奇权舆。
彼楟荷兮天将用符。
晨霜涉兮尚俾宁遗躯。
巢湖清咏 明 · 严觉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巢湖为庐阳诸水所注,环三百六十港,实淮西巨泽。怒涛奔湍,绝非安澜。考,汉兴间,孙权由巢湖向肥水,曹睿自将禦之。孔明《出师表》曰:曹操四越巢湖,不成。至南北朝,北魏寇淮、淝,齐以左将军刘珍屯巢湖。元至正间,迄国初,若虢国、楚国诸公辄于湖,为水屯,以拒左君弼。帆樯相望,壁垒横空,又为古战场。上下千百年,惜此湖光,竟成幻劫,求有一刻清晏,庸可得乎。余治巢甫一载,而巢湖忽清,清且两。阅月士大夫、父老咸惊喜,相告曰:湖清难俟。非侯之治,不至此。余敬谢曰:唯唯否否,抑余尝有疑焉。巢署为范家故宅,山下旧井依然。余每于豢鹤鸣琴之暇,汲泉烹葵,以度朝夕。视巢湖千顷,真如浊流。一日井忽竭,绠短汲深,羸瓶无用,旋取巢湖水。日饮数斗,清如寒泉。而澹复过之,因叹曰: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岂老亚父悲愤所致。一口吸尽,以消狂热,抑姥山圣母,从何处乞得金茎露。欲洒润数百里,始以并渫渴我耶。或解之,曰:巢父洗耳。以后今日始见清流,理数适然。亦或有之,若以为瑞应,则古巢自入国朝版图。凡水旱饥馑,雨雹地震,岁不绝书。何独今以湖清纪纪异耶。纪瑞耶天人之故微矣哉。祯祥不衰,异日野史氏定有执橐而书之者,余何敢知。偶操不律之韵,得五十字以乱其末。
泉室由来志怪史,祯符殊代聿云奇。
错综人术分灵液,经纪天文𣹢斗羲。
万顷得名高士耳,一丸已识夏侯羁。
汤汤巢水流千古,汨汨焦源今在斯。
汉代黄金贤太守,晋朝青琐诧神嫠。
威腾波兕山为裂,怒发神螭天莫支。
白玉堂开蟞肺跃,翠环幕结蛟人缡。
松虬入水龙犹子,石母投渊甲产儿。
鳞族深游新奥府,微禽应化畅天池。
赤蚁封口鲋鱼活,紫贝宫中虎豹尸。
珠嫔长闻水殿恨,冰姨泣奏冷渊思。
海若方雪儿童耻,天帝嗔陵老母祠。
镇日衡涛能截角,经时骇浪疾驱夔。
海邦介士奔潜壑,水国夫人徙泽葵。
浩瀚难穷气萧瑟,莽苍平望色凄其。
诸涯漫漫述牛马,莞苇芊芊惊鹭鸶。
骄蜌远思窜故渚,长鲸何日发离飔。
通津受福天为市,巨泽新平势尚痍。
又见文波连鸟旆,适观谯沛拥龙旗。
舳舻万艇鱼遮日,旄钺千林鸿渐逵。
雷鼓风鸣比众籁,金钟浪涌不闻錍。
阴云郁起河边骨,疾日閒驰闾尾蠵。
慨矣乱流浑不渡,咄哉如逝亦生悲。
祥符异气呈川候,至正浮光浴佛时。
砥柱昔无操水鉴,伐鼛今又载王师。
云昏乍捲峰头雪,日黯徐回海外曦。
大壑通涛陵赤岸,天河倒注激黄涯。
承平忽现安澜日,观世才知利涉期。
楼市峥嵘秦郡县,烟霞父老晋威仪。
水仙遗操分鸾响,津吏衔杯拱鹤帔。
未有飞书能暴瑞,犹嫌幻化夺灵祗。
千年休气真难俟,五日荣光始变彝。
忽尔泾流同渭泚,居然淄水尽渑饴。
鹦洲分黛衣连渚,鹊岸翻风尾带湄。
楫荡碧云摇片片,帆飞䌽雪影漪漪。
尘缨薄污憎潺湲,仁网厉禁数鲲鲕。
孤屿中川云日丽,远峰微縠玉冰姿。
楚王萍实祥堪剖,汉水菱华采为谁。
委蛇送迎忙獭祭,江妃来往镜蛾眉。
绿文可照洪乔字,白数能观陶侃棋。
龙鲤垂涎觞未滥,雁凫落影棹偏迟。
坤元涌异波咸润,黄渎踰尊道不卑。
川德难量伊献颂,灵源为政岂犹疵。
清涓螭府居无屋,澹薄鱼鳃骨欲羸。
上客停桡空解佩,渔人搔首著晴蓑。
广长有舌应忘渴,清冷无波可乐饥。
莫酌贪泉穷所自,閒观澜术竟何之。
只凭此日心如水,谁道他年事有祺。
小谷欲盈墨子恶,众流不逆老聃知。
飞笺谩自传河伯,不续前人张鲍词。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巢湖部
人日自号三士道人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癸巳人日,自号三士道人。何言乎?三士,余出身繇进士,选馆为庶吉士,历官大学士。所求乎?臣未能一敢。问其次,至于三职。思其名,可不同良士之瞿瞿乎?曰三士,何言乎道人?今之自标者,曰渔父,曰牧子,曰耕夫,曰樵叟,同曰道人也。予从同,同可不道人乎?若有人兮山之巅,水之湄,身在江湖,心悬魏阙,进忧退忧,独善兼善,展如之人也,可以为士矣。我生不辰,有志未逮,未闻巢由之买山,窃愧阳襄之入海,我不敢知。曰不降不辱之民,我则异是,我亦不敢知。曰避地避人之士,人可同斯。观世观生,终未忘乎素履。思山思隰,独永叹于沧洲云尔。
观我观生莫漫陈,为名为姓岂全真。
自从海内称三士,长愧山中少一人。
少许驱驰思夙志,老犹崛强问馀身。
所求心迹无他扰,何必渔樵是隐沦。
鲁仲连先生赞 清 · 徐宗泰
四言诗 出处:晚静堂集第十二
鲁仲连先生。战国时海岱高士也。史传载其行甚奇伟。而其道神藏而其迹泯。故其他文采。无能概见于世。然蹈东海一语。其大义犹足以炳烺日月。历千数百年。而廪廪有生气焉。先生岂非古之所谓天下节烈士哉。世之学士大夫。类能以奇诡高洁之流槩先生。不深知其英声卓识扶世教为大也。夫秦。虎狼之国也。百年积威。震詟天下。天下皆屈首慑伏。莫有西向而能撄之者。而当是时。周祀廑一线。而天下大势已不可为矣。海内游谈之士。知利而不知义。知有彊秦而不知有宗周。竞以辩智横骛。日诳耀六国王者。其计皆欲割诸侯而肥秦。而甚且怂恿。而使臣仆之。否者。饰富彊之说而劝之伯。否者。历抵钻刺。以希望寸组。靡然相慕效。未尝有一人知尊周室而知秦之为戎也。独鲁仲连先生。在围城中。面折新垣衍。斥暴秦而夷虏之。繇先生一言。帝秦之议遂得已。于是使天下。晓然知暴秦无道状。知天下之无二王。知裔戎之不可帝。知万乘国之不可臣均敌。盖先生固已知周之终为秦。而六国之终不可支矣。然正名声义。欲使中国。而存一日之王统天下。而扶一日之伦常。虽其言不斤斤尊周。而其志未尝不为尊周计也。人方以千金之寿。乃欲慁先生。岂不陋哉。盖先生当商周之际。则叩马之义。必分德于伯夷。生唐虞之际。则洗耳之节。必侔迹于巢父矣。而遭浊世。塞光抱道。诡其迹而清其质。超游尘垢之外。以傲睨玩世。不得已然后时出而谩应之。而竟之敛其迹而泯如也。犹其瑰伟卓绝之风。奕奕流行。而风百世。后数十年。而张良以一孺子。椎始皇沙中。是由先生而知侮秦也。黄绮之流。以遗民。入隐商山。是由先生而知耻事秦也。又数百年而汉有管幼安。晋有陶徵士。于是君子曰。是数者。谓皆由于先生蹈海轻世之风则太过。谓不由于先生蹈海轻世之风则不可。噫嘻韪哉。赞曰。
纷纷六雄,朝从莫合。
而犹不敢,西窥函谷。
岂如先生,谈笑叱咤。
秦师百万,逡巡三舍。
区区群儒,斧毫钺牍。
而犹不克,尊夏膺狄。
岂如先生,口舌名义。
王统寔严,人纪寔位。
草芥千金,奴隶万乘。
凤矫鹄鶱,不可笯罾。
风行云敛,不可名称。
踔厉之节,奇洁之操。
辉映万世,日远弥卲。
岱岳苍苍,渤海洋洋。
宛在其中,流风泱泱。
我怀伊人,其地则迩。
荐辞扬芬,惄焉中愧。
嵩阳隐居 清 · 阮元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八
嵩阳多隐居巢由卢鸿一张彪种放之伦皆称接趾司马温公居洛亦曾买地于叠石溪为别馆同邵尧夫常来游居盖阳城北背轘辕南限颍汝伊古以来山深林密处也
嵩阳多隐士,千古见清辉。
颍水洗尘去,箕山放犊归。
夜来萝月满,晓起松云飞。
言念卢鸿宅,深深在翠微。
赠李稚永(明九) 清 · 李恒老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华西先生文集卷之二
辛丑夏。余避寓巢由山中。商山李处士佩大明壶。戴大明巾。怀大明图及当时儒贤名硕所为诗文若干篇。访余于松树下。一望不问可知为嘐嘐然古之人。滞雨宿宿。略绰翻阅。皆传家忠孝语也。要余一言。辞谢再三。谩书一绝。奉叙辛勤之意。端阳前二日。黄檗山人李光老书。
名花一种落天边,低土盘根五百年。
节节春心催莫早,会看条干秀参天。
临江仙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押词韵第四部
宋张功甫画七圈于纸,每圈横界作十眼,岁涂其一,及过五十二,怅然题词。余年与之相若矣。以为人生百岁,不过随缘,伊吕巢由,皆由定分,不可求亦不可避也。因和其词,用谂知者
许大乾坤难跳出,其间用舍分途。
随缘二字更无余。
山林何必好,钟鼎本来虚。
鹰隼盘空鸥鸟没,俱因伴侣相呼。
纷纷后辙踵前车。
隆中无顾者,管乐亦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