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安乐寺律师智称法师 南梁 · 裴子野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三
法师讳智称河东闻喜人也,俗姓裴氏,挹汾浍之清源,禀河山之秀质,蓄灵因于上叶,感慧性于阎浮,直哉惟清,爰初夙备,温良恭俭,体以得之然而天韵真确,含章隐曜,沈渐人群,莫能测其远迩,盖由径寸之华,韬光浚壑,盈尺之窦,未剖联城,鉴观者罔识其巨丽,逖听者弗得其鸿名,羁束戎旅,俯起阡陌,年登三十,始览众经,退而叹曰:百年倏忽,功名为重,名不常居,功难与毕,且吉凶悔吝,孔书已验,变化起伏,历圣未称,安知峥嵘之外,寥廓之表,笼括幽显,大援无边者哉?
彼有师焉,吾知归矣。
遂乃长揖五忍,敛衽四依,挫锐解纷,于是乎尽。
宋大明中,益部有印禅师者,苦节洞观,郁为帝师,上人闻风自托,一面尽礼,印公言归庸蜀,乃携手同舟,以宋太始元年,出家于玉垒,诚感人天,信贯金石,直心般若,高步道场。
既而敬业承师,就贤辨志,遨游九部,驰骋三乘,摩罗之所宣译,龙王之所韬秘,虽且受持讽诵,然未取以为宗。
尝谓摄心者迹,迹密则心检,弘道行,行察则道存,安上治人,莫先乎礼,闲邪迁善,莫尚乎律,可以驱车火宅,翻飞苦海,瞻三途而勿践,历万却而不衰者,其毗尼之谓欤。
乃简弃枝叶,积思根本,顿辔洗心,以为己任。
于是曳锡踽步,千里游学,拥经持钵,百舍不休,西望荆山,南过澧浦,周流华,博采奇闻,土木形骸,琬琰心识,靡高不仰,无坚不攻,寝之所安,席不及暖,思之所至,食不遑餐,入道三年,从师四讲,教逸功倍,而盛经明,每道不坠地,人各有美,宣尼之学,何讵常师。
于时冥隐二上人,先辈高流,凤鸣西楚多宝颖律师,洽闻温故,翰起东都,法师之在江陵也,禀冥隐为周旋,爰及还京洛,以颖公为益友,皆权衡殿最,言刈菁叶,舍稊稗而膳梁,会盐梅而成鼎饪,其理练,其旨深,肤受末学,莫能踵武。
泰始六年,初讲十诵于震泽,阐扬事相,咫尺神道,高谈出云汉,精义入无间,八万威仪,怡然理畅,五部章句,涣尔同波。
由是后进知宗,先达改观,晖光令问,于斯藉甚。
法师应不择方,行有馀力,清言终日,而事在其中,立楼云于具区,营筵祚于建业,令不待严,房栊肃静,役不加迅,栋宇骈罗。
自方等来仪,变梵为汉,鸿才矩学,连轴比肩,法华维摩之宗。
往往间出。
涅槃成实之唱,处处聚徒,而律藏宪章,于时最寡,振裘持领,允属当仁。
若夫渊源浩汗,故老之所回惑,峻阻隐复,前修之所解架,皆剖析毫厘。
粉散胶结,钩深致远独悟胸怀,故能使反户之南。
弯弓之北,寻声赴响,万里而至,门人岁益,经纬日新,坐高堂而延四众,转法轮而朝同业者,二十有馀载。
君子谓此道,于是乎中兴,绝庆吊,屏流俗,朱门华屋,靡所经过。
竟陵文宣王,顾轻千乘,虚心八解,尝请法师讲于邸寺,既许以降德,或谓宜修宾主,法师笑而答曰:我则未暇。
及正位函文,始交凉燠。
时法筵广置,髦士如林,主誉既驰,客容多猛,发题命篇,疑难锋出,法师应变如响,若不留听,囿辨者土崩,负强者折角,莫不迁延徙靡,亡本失支,观听之流,称为盛集,法师性本刚克,而能悦以待问,发言盈庭,曾无忤色,虚己博约,咸竭厥才,依止疏附,训之如一。
少壮居家,孝于惟友,脱屣四摄,爱著两忘,亲党书介,封而不发,内恕哀蹙,抑而不临,常曰道俗异故,优陀亲承音旨,宁习其言,而忽其教?
烦恼煦濡,萧然顿遣。
法师之于十诵也,始自吴兴,迄于建业,四十有馀讲,撰义记八篇,约言示制,学者传述,以为妙绝古今。
春秋七十有二,齐永元三年迁神干建康县安乐寺,僧尼殷赴,若丧昆姊,谅不言之信,不召之感者云。
若夫居敬行简,喜愠不形于色,知人善诱,甄藻罔遗于时,临财廉,取予义,明允方大,处变不渝,汪汪焉,堂堂焉,渤碣河华,不能充其量,盖净行之仪表,息心之轨则欤。
弟子道进等,感梁木之既摧,恸德音之永閟,俾陈信而有徵,庶流芳而无愧(《广弘明集》三十二。)
法颖1095年3月2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法颖沙弥参寥子之法孙也。
七八岁,事师如成人。
上元夜,予作乐于寺,坐一夫肩上。
予谓曰:「出家儿亦看灯耶」?
愀然变色,若无所容,啼呼求去。
自尔不复出嬉游。
今六七年矣,后当嗣参寥者。
铭颖师研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七、《淮海集》卷三三
颖师十二岁,以书为东坡、大涤二公所称,他时岂易量哉!
予以紫石砚赠之。
铭其下曰:
三生怀素法颖上人
时于此处,转大法轮。
颖师字序 北宋 · 陈师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七、《后山居士文集》卷一六
吾里中少年,每岁首,簪饰箕帚,召紫姑以戏。
一岁有神下焉,曰吾蓬莱仙伯徐君也,自是累累而降。
喜句画,有求必答,笔下不休如写。
熟读,曰,诗拟谢灵运,书效黄鲁直,使黄、谢见之不能别也。
后数岁来京师,遇参寥子,始识其孙颖沙弥者,自言资不解书,夜梦有人授以笔意,既寤,急起索火,下笔即为苏书。
于时东坡居士三徙万里岛海之间,蛮蜑之与居,涪翁亦再逐髳微卢彭之故处。
人方藉辚困苦,必欲其死,世亦无敢语之者,而神官海伯方喜好字画,又以传世,信所谓人厄,非天穷也。
颖师,钱塘朱氏子,既丧父,与其母俱出家。
年七八岁时,举止意气已如成人,逢时嬉娱,居士见而戒之,遂去不复出。
居士怪叹曰:不出十年,闻名东南。
参寥之法孙,东坡之门僧也。
今十馀年,句有家法,书稍逼真矣。
尝以寄海上,居士以书遗祖师曰:「妙总门下龙象也,吾不复期以句画矣」。
法颖字德秀守素之子,妙总老师昙潜之孙也。
会稽钱穆名之,安陆廖正一字之,而彭城陈师道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