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竺昙猷”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赦诏永元元年九月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六
门下:朕肃纂乾统,思弘祖业,方欲克广法猷,宁济遐迩。
实赖群才,共康世务。
至于股肱宗戚,情委特隆,垂拱责成,缉熙是寄。
而各包藏祝心,规纵丑逆。
朕每存容隐,冀或能悛,而靡惩前慝,弥结后衅。
七百业艰,宗庙事重。
不得不垂涕行戮,以义断恩或藩属皇宗,或睦姻近戚夫岂不怀,社稷故也。
虽四门已穆,群凶靡馀,而泣辜之叹,义兼自昔。
方励精思治,登贤任官,隆平之化,庶从兹始。
宜播嘉惠,咸与维新
可大赦天下,自今月二十日昧爽已前,谋反大逆手杀人以下,皆赦除之。
顷岁军旅繁兴,叛征者众,其质系家属,及同伍代役,三署见徒,详所帽原遣。
主者施行(《文苑英华》四百三十一)
四分律宗记序674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昔在调御。利见迦维。
光宅净都。抚临法界。
抑扬垢路之业。以疆理情田。
阐导毗尼之藏。以堤防性海。
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
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
将使龙象缁服。维明克允。
鹙鹭元盟。有耻且格。
五篇垂范。岂同训之科。
七聚分宗。宁比歌虞之制。
功存离欲。道在降魔。
仙苑创基。因善果以调物。
提河灭迹。凭净戒以为师。
诚拯溺之舟航。而御黠之衔策者矣。
故能庄严百福。粉绘三身。
摧憍慢山。拔生死树。
覆篑菩萨之道。滥觞正觉之源。
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
自银棺掩耀。金杖殊珍。
五师烟腾。四分云谲。
波离睿旨。明而更明。
饮光妙迹。盛而愈盛。
其后卑摩覃思。犹沈赤水之辉。
惠远研精。尚玷元岩之彩。
遂使琼编浩汗。利涉迷于要津。
瑶轴纷纶。登高暗于飞陛。
熟习者博而寡用。志学者劳而少功。
七众所以迟回。八部由其太息。
丕应冥发。睿感潜融。
爰挺异才。式扶象训。
西京太原寺索律师俗姓范氏
其先南阳人也。殷霸洪允。
周藩茂族。八鸾与四牡竞驰。
紫绘与青緺叠照。六军卿冑。
绩著于钟彝。三传儒门。
业流于训诂。律师冲襟霞映。
峻局霜凄。筠抱显于髫龄。
兰芬凝于丱齿。由是糠秕礼乐。
锱铢名教。以为尘劳。
为桎梏。爰依白法。
遂托元徒。探鹫岭之微言。
得龙宫之秘藏。咸亨之祀。
椒房谅阴。舍槐里而构庵园。
因金穴而开银地。伽蓝肇建。
号曰太原明阳所及。
咸收时望。自价隆康会。
誉重摩腾。竺法猷之苦节。
支道林之远致。将何以发明禅宇。
光应纶言。律师乃以道众羽仪。
释门栋干。粤自宏济。
来游太原。经行德人。
于兹为盛。既而惧六和之紊绪
悼三聚之乖宗。稽法令之遗文。
讨惠猷之旧业。网罗近护。
吞含觉明。原始要终。
探赜索隐。芟夷疣赘。
剪截骈枝。收绝代之精微。
诘往圣之纰缪。葭灰屡变。
槐燧骤迁。开遮持犯之异同。
废立止作之轻重。故以该象牙之扇。
穷贝叶之图。钻研刊削。
五载而就。名曰开四分律宗记。
凡十卷三十七万六百三十言。律师又以为仲尼述易。
申妙典于系辞。元凯谈经。
托馀文于释例。爰因多暇。
更辑旧章。牢笼秘察之宗。
发挥沈郁之旨。名曰开四分律宗拾遗钞。
凡十卷四十万馀言。所以裨助三明。
抑扬四谛。宏八正之道。
成一家之言。庶使众善雷奔。
群疑雾敛。照欢戚之两镜。
荡欣忧之二瓶。凭此戒田。
方跻定境。岂直功周沙甸。
道制铁围而已哉。弟子才非元度
识劣真长。本乏淩云之词。
弥天之眷。揄扬盛烈。
孙绰而多惭。归依胜侣。
仰郤愔而自励。辄牵庸陋。
轻序德音。岂比夫公理昌言。
缪袭之引。太冲作赋。
假士安之谈。盖所谓观豹而识班。
闻乐而窃抃者矣。故曰四分律宗记序。
山静居画竹卷三绝句 其二 清 · 姚燮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六
上方楼阁面清幽,风雨曾为十日留。
可惜不逢文与可,冰缣写赠竺昙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