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钊”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赐潞州军人敕书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刘稹乳臭騃童。未有所识。皆是郭谊王协。幸其昏弱。矫托军情。妄献表章。欲求继袭。志在肆行祸福。自擅兵权。称感从谏之恩。誓同生死。及见山东三郡。皆已归降。事迫势穷。归恶刘稹。令其一门受戮。便欲自取宠荣。不义不忠。古无其比。朕以诱陷刘稹。皆是此二人。贩卖图全。义难容舍。已令泽潞冀氏两路遣军。只取郭谊王协及同恶之类。其他军人。一切不问。仍各有优赏。后从敕处分。如两道兵马未到以前。有忠义之士先非同恶者。能自擒戮郭谊等。所与优赏。并同裴问王钊例处分。已诏石雄王宰。到彼不令侵扰军人百姓。如秋毫有犯。便按军法。各宜勉思机计。共保忠诚。勿受奸人扇动。妄生疑忌。互相告报。咸使明知。
论盐州屯集党项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党项久为劫盗。须示严刑。比者且务含容。犹可待之恩信。今者自知恶稔。朝廷将欲剪除。必恐转不自安。更怀奸计。出师则鸟散山谷。抽兵则蚁聚塞垣。日往月来。渐成边患。望赐王钊士干诏。及其屯集未散。速令攻讨。如已退散。则须乘此兵力。驱出南山。其打破城堡及于叱利镇屯集者。即且驱出。令于平夏放牧。不得更过山险。切须分别详审。不得枉及无辜。务令边塞永清。商旅无滞。冀因此举。尽获叛徒。未审可否。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高文端称。直下打泽州城。恐损官军兵马。缘贼兵原有一万五千人。常出一半已上。于四面山谷埋伏。待官军打城困乏。即四面齐来救援。恐落贼奸计。其陈许军请过乾河。北逼泽州。更下一寨。城寨连接。更筑鹿项夹城。但从一面起手。围绕泽州。每日常须大兵排阵。四面抵敌贼救兵。贼心危急。恐被围合。必有大战。待贼军退败。乘势便收泽州。如此则不损官军。免落奸计。伏望依此诏示王宰。请令王逢进军取贼固镇两寨。但两岭上排阵。直抵贼固镇寨。当川亦须著兵。亦抵贼寨。缘固镇两寨。四面悬崖。官军便打。必恐损人难收。其贼寨更无井水。尽吃泉水。在寨东南涧内。约一里已来。但逼贼寨三两日。绝其取水路。贼军无水可吃。即须拔寨退走。官军便可进固镇。东十五里是青龙寨。在岭北侧上。四面并是悬崖。取水亦在寨外。还依固镇寨。绝其取水路即是。青龙寨东去沁州十五里。城寨至牢固。贼兵约一千五百人。内五百人土军团练。全安庆自领。伏望依此诏示王逢。
长桥贼都头王钊约将一万兵。今在洺州城内。缘刘稹处置却失天井关都头薛茂卿一门。又处置却邢洺两州救援兵马使谈朝清兄弟三人。王钊自此疑惧。刘稹差亲器仗官贾少遇追王钊入潞州。并不伏追。官健一时叫阚。王钊已持两端。必不肯为刘稹用命。本是潞州子弟。见有兄弟数人在军。材能最出于众。若招降。至多必恐顾惜家口。又官健投降后为诸军所杀。亦恐非愿。惟密将意与王钊。令将一万人却入潞州。处置得刘稹。别与一道节度使。兼与检校高官。更别赐钱物。高文端云。官健受苦日久。朝夕难过。家属尽在潞州。若遣回军。必皆情愿。臣恐宏敬不知王钊不伏刘稹追呼。伏望专降中使。密赐诏示。令依此速致意与王钊。取其回意闻奏。河朔多冀邑人。若遣传意。计合必达。臣问高文端。贼中谁人作急。高文端云。潞州城内即有郭谊王协张谷。向外即刘公直。臣先得元龟状称。刘公直曾事王晏。平常依倚于王宰。伏望诏王宰。令百方将意与刘公直。若肯回戈却取刘稹。亦许别与重官酬。仍别赐钱物。
以前谨具如前。昨日高文端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兼共商量计策。皆似可。谨录奏闻。谨奏。
洺州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右。适徐乃文将宏敬委曲呈臣。似忧朝廷处置洺州。亦未得所。臣细问其故。徐乃文云。安王已送启状与王钊。高元武又归投王钊。即日有二万六千人。甚得军心。都头尽皆畏伏。取郭谊未得已前。且要令在洺州勾当。缘归降人皆未甚安。忽恐惜留王钊。未肯放出。万一有此。终不如无。伏望速降使赐宏敬诏。看彼事宜。如王钊出彼未得。且令勾当。待卢钧到后令赴阙不迟。崔叔度是王钊下都头。甚有胆略。昨来首谋归国。尽是叔度。王钊未出已前。宏敬意且欲留叔度。今在阙下。伏望于安省安置。其宏敬委曲。谨封进上。委曲中所云中丞是李回。谨录奏闻。
王钊除皇城留守制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九
敕。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前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御史大夫充左街使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王钊。常侍文陛。召见武台。愿以五千。独当一队。思长策久安之术。避必战敢死之虏。颇𠷣免冑。独能全师。洎繁缨趋朝。执金入侍。夷险一贯。忠劳两兼。子尾之疾虽平。郗克之步尚蹇。官崇环卫。职实司武。入座副相。不失旧荣。且务优安。勉于遵养。可检校刑部尚书兼右领军卫上将军御史大夫充大内皇城留守。散官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