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茹法亮”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茹法亮永明元年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三
茹法亮近在盆城,频使衔命,内宣朝旨,外慰三军。
义勇齐奋,人百其气。
险阻艰难,心力俱尽。
宜沾茅土,以甄忠绩。
望蔡县食邑三百户(《南齐书·茹法亮传》)
又敕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可问萧惠休
吾先使卿宣制,答其勿以私禄足充献奉。
今段殊觉其下情厚于前,后人间之,故当不复私邪?
吾欲分受之也(《南齐书·萧惠基传》。弟惠休永明四年广州刺史。罢任,献奉倾资。上敕中书舍人茹法亮。)
临死启 南齐 · 萧子响
 出处:全齐文卷七
刘寅等入斋检仗,具如前启。
臣罪既山海,分甘斧钺。
奉敕遣胡谐之茹法亮赐重劳,某等至,竟无宣旨,便建旗入津,对城南岸筑城守
臣累遣书信唤法亮渡,乞白服相见,其永不肯,群小惧怖,遂致攻战,此臣之罪也。
臣此月二十五日,束身投军,希还天阙,停宅一月,臣自取尽,可使齐代无杀子之讥,臣免逆父之谤。
既不遂心,今便命尽,临启哽塞,知复何陈(《南齐书·鱼复子响传》)
和尚太守旃蒙大渊献 清 · 舒位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七
王树勋者,不知何许人。始在扬州木兰院为道者,后入京师广惠寺薙发为僧,称明心和尚。寻以事发,惩逐之,遂潜自蓄发,变姓名,援例为湖北同知,擢守襄阳。会疆吏请改襄阳为繁郡,树勋才不能胜,例应别调。吏部驳议,而树勋则当解任,至都,御史湘潭石公承藻)首发其奸。诘罪既实,编管黑龙江,并先于刑部衙门荷校两月,然后发遣云。(嘉庆二十年六月邸报。)
弃民为僧如秃鹙,弃僧为官如沐猴。
宦成黄鹤楼中住,事败黑龙江上去。
南来初寂寞,骑上扬州鹤。
北去尤萧条,冻杀纥干雀。
无端忽慕竺法深,有时化为支道林
碧纱笼边钟悄悄,青莲钵底花沈沈。
石塔寺,无一缝。
金轮会,有万众。
吴国铜瓶五色坚,赵州布衫七斤重。
借得如意影,放下苕帚柄。
或现宰官身,或佩国公印。
两眼看天隽不疑,五体投地霍去病
岂知襄阳节度,乃有叙勋僧正
聚处禅师之斗场,佳处仕宦之捷径。
君不见南州传法唐慧能,又不见西蜀入资汉长卿
料得清贫馋太守,俨然天竺古先生
恒星不见官星见,不看僧面看佛面。
悤悤一曲雉朝飞,哑哑三更乌夜啼。
州亦不可添,诗亦不可改。
白铜鞮如梦,黄金台畔人如海。
珊珊者骨,种种者发。
不须笑整冠,且与翻著袜。
卿在雁门关来,师言石头路滑。
铃音云何劬秃当,禅味如是乾屎橛。
赠君以绕朝之马挝,李斯之狗枷。
峨峨御史府,堂堂司寇衙。
五百劫,恒河沙
二千石优昙花
纡青拖紫波斯匿,偎红倚翠摩登伽。
于是乎始墨,于是乎始髽。
汝受诸苦恼,何不出了家。
吁嗟乎,天下虽大,难容其身。
地狱之设,正为此人。
今我故我,无臣有臣。
束之高阁,问诸水滨。
初不若刘孝标典校秘阁(峻本名法武宋泰始初年八岁,为人所略,与母并出家为尼僧,既而还俗。梁天监初典校秘阁。)
又不若杨法持,战胜边庭壮刘宋道人杨法持齐高帝有旧,建元初为宁朔将军。)
爰有薛怀义行军总管彼一将怀义行军大总管,击突厥。)
复逮李罕之中书门下此一相(罕之即所谓李摩云者也。初为浮屠,后李克用表为中书门下平章事。)
韦渠既工古乐府(渠李白授古乐府,更为浮屠,韩滉表试校书,进至四门博士,再擢太常卿。)贾岛亦登进士初为僧,名无本韩愈教以为文,遂弃浮屠,举进士第。)
国子祭酒理又玄徐陵弟孝克有口辨,能谈玄理。侯景之乱,剃发为沙门改名法整。后还俗,为国子祭酒。)閤门祗候言非诳(宋青涧僧王守信趫勇善骑射,种世衡为帅,奏改三班借职更名嵩。后诱元昊通和,进閤门祗候。)
冯延鲁去空遁逃南唐冯延鲁留守扬州,周师至,髡发僧服而逃。识者擒送周师,世宗释还,终中书侍郎。),孙景元来曾供养刘宋时有法略道人,先为义康所供养,与孔熙先往来,使法略罢道。本姓孙,改名景元,以为臧质宁远参军。)
而况徐湛之汤惠休释惠休善属文,徐湛之与之厚。宋孝武命使还俗。本姓汤,官至扬州从事。)阮佃夫茹法亮法亮宋孝武末年出家为道人,明帝初罢道,结事阮佃夫,累官齐高帝冠军参军。)
青史十七部,白发三千丈
既已追度牒,何又进治状。
独不见襄阳太守明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