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杨昀谷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昔先每惜中年别,此地曾闻大隐居。
扣箧待商杨子宇,经时迟枉阮公书。
固应不寐宵频起,却悔相过近较疏。
寥落故人今可数,秋风庭树意何如。
胡晴初潘若海所赠唐人写金光明经属题盖吾所贻物也伤逝感昔为题一诗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瘿庵诗集
经卷当年我所贻,故人绝笔有题诗。
不堪急劫收枰后,回念江亭野祭时(去年三月,伍宪子自港中书报若海凶问。时禁网急,若海方在名捕中,余乃独登江亭,为位哭之。)
二士隔年伤共尽孺博若海同生死交,先一年逝。),同昏八表竟何之。
重摩四印斋头物,合报扬云赵嘏(余得是经时,方居王幼遐故宅之四印斋,同时分贻孺博杨昀谷,转贻赵尧生,皆若海故交也。)
杨昀谷西樵吟卷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押寘韵 出处:瘿庵诗集
我家罗浮乡,不蹋罗浮翠。
西樵已两到,吟卷今在笥。
杨子罗浮,一官如可弃。
如何岭外行,只到白云寺。
今从西樵归,示我西樵记。
题诗满梁画杭雪。),历历听泉地。
计君屐所经,在山祇一二。
我本山中人,乃无一椽寄。
凶年会多寇,归计何时遂。
君家朱霞峰,近有结邻议。
傥成种树书,为我长镵备。
移文在方寸,此语君当识。
君无妄我言,山灵知此意。
岁暮怀人绝句三十二首 其十二 辛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五
杨子诗穷老不谐,买山无力滞金台。
读书读律全无用巫峡罗浮归去来杨昀谷。)
十月二十八日韬庵阁学招同尧生侍御昀谷太守冒雪饮酒家遂登江亭联句暮归复放言二十八韵庚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五
一雪已三日,皓然满皇州。
陈公冒雪来,叩门如有求。
言求澹荡徒,去作江亭游。
载酒过杨子,命车迎赵侯
燕市乏酒人,金台无培塿。
犹有贺季真,能解金貂裘
登高何所见,同云凝不流。
西望失翠微,南望失芦沟
北不见居庸,东不见田畴。
东西南北人,抟沙聚浮沤。
匡庐当此时,玉山照人眸。
石鼓当此时,万松寒飕飕。
侧想峨眉颠,终古色不
赵侯几两屐杨子舟夷犹。
会合对此雪,罗浮有此不(时昀谷将改适广东。)
融者疑酒泉,积者疑糟丘。
有酒如此雪,毕生可拍浮。
有诗如此雪,寒郊非诗囚。
冰柱雪车,岂数韩门刘。
白战寸铁,何必苏与欧。
却念郑海藏辽阳尚淹留。
片片雪如掌,大者如衾裯。
定如梅都官,弓衣句雕锼。
复念梁伯烈,贫病未归休。
归欤香雪海,翠羽声啾啾。
可折一枝,寄我如陇头。
我衰宜闭门,高卧瞻松楸。
尚恋岁寒交,迟回剡溪舟
陈诵雒间关集庚辰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出处:我春室诗集
僧若弟子工词翰杨增荦御史字僧若。)香宋题诗光灿烂(赵照侍御字尧生又号香宋。)
欲扶雅道照神州,历游踪迹天下半。
吾衰吟笔殊葸然,何期穷巷来高贤。
人疑鹏抟九万里,气接龟堂八百年(君与放翁同里。)
简吴十二温叟乙卯 清末民国初 · 胡朝梁
 出处:诗庐诗钞
与君别久矣,思君日悬悬。
中间定吾文,往复勤邮传
自从阁译笔(余译《孤士影》说部,君为润色之。),音问遂阙然。
陈子画不就(许乞师曾作画,而迄未就。),愧我诺已先。
折简无以报,往往仍弃捐。
我今作此诗,是用代手笺。
吾状复何似,当为一一陈。
夕哦废夕飧,朝吟失朝眠。
搅肠出俶佹,皱面惊老孱。
亲故戒勿尔,谓何太苦煎。
我殊不知苦,如虫鸣其天。
犹恨诗不多,卒卒尘事牵。
抗颜为人师,抱书走踆踆。
此更迫期会,孰谓閒曹閒。
馀力还卖文,月可四五篇。
晚季官为家,罢则无归焉。
一官我如寄,旧业宁舍旃。
移庐就清旷,取足容盘旋。
壁上发光怪,名作何联联。
夙守介然分,不伺公卿门。
贤豪谬推挽,文酒颇流连。
韬庵。)几道。)行辈高,雅意特拳拳。
通伯。)畏庐。)及二姚仲实叔节。),论文如导川。
吾乡老昀谷,说诗通于禅。
剑丞宛陵,用字生熟间。
儒将数王(一堂。)又铮。),雄略藏温纯。
各为百年计,输赀育才贤。
觚庵俞恪士。)用世才,倔强气无前。
閒来一捉鼻,绰约生妍。
梁叟节庵。)今义士,削迹西山颠。
时遗山中蔬,蔬食念我贫。
(哲维。)(众异。)齐名久,骨重神清寒。
赣音山阴贞长。),清辞吐珠圆。
曾侯刚甫。)沮溺辈,长歌甘隐沦。
罗瘿好宾客,弥天四海身。
晦闻耽悽语,似有郁不宣。
岁阑费招要,荒寺祭后山。
遂令不知者,目为好事人。
同曹杨(千里。)(敷庵。)师曾寅恪。),各有平生欢。
闭门偶得句,必付诸子观。
皆能攻吾短,一稿纷丹铅。
石翁陈石遗。)兼师友,风义尤所敦。
薄植晚闻道,有得不自安。
欣兹友直谅,而能哀愚顽。
江南曩接席,匡掖端赖君。
俯仰恍隔世,此情可追攀。
日下叩吾门,忆在癸丑春
示余乱离作,语语含悲辛。
累月不数见,见必文细论。
人情反覆易,天与会合难。
坐想东风里,飘髯腹蟠蟠。
江暖乱浮鸭,芦茁初上豚。
足疾平复未,临眺几屐穿。
女大能蚕否,男可治田园。
吾儿始就傅,粗知诵简编。
淹忽百无就,更安望子孙。
(公约。)审言。)君至交,经年不相闻。
散老逃海上,老益肆于文。
有时还故居,居与梁子邻
过江傥见之,为我致慇勤。
相老(马相伯师。)道弥坚,白发童其颜。
病中叙壕战(近日欧人多于壕内作战。),下笔言犹千。
秋士(臧涧。)仍晏起,宵阑纂述勤。
惕庵王乾若。)日无事,出必策高轩。
踪迹说琐琐,二子划然分。
陈画终求致,庶几赎吾愆。
浪自忧天堕杞人不其颠。
国家事正多,不复恣云云。
惟眠食无恙,努力还加餐。
岁乙卯二月朝梁再拜言。
赵尧生胡铁华杨昀谷夏吷厂唱酬之作次韵书其后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个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
海云垂屋苍鹰过,仰面秃翁真计左。
孱躯亦杂疮痍一,祇应受吊不受贺。
忧来端恐幻千劫,鳌柱倾折鸿濛破。
化城醇俗有根柢,尤痛竖儒拾馀唾。
扬旗鸣角姑置之,肯从夷市授吟课。
踏园春献百株,行野影卧篁万个。
羁人三四罢寻赏,截句诘盘偎冷锉。
眉山双井嬗法乳(赵、胡四川人,杨、夏江西人。),此事顿渐别上坐。
各摅穷抱诉冥漠,更飞逸兴忘坎坷。
我展硾笺倚墙柳,新荑正待嫩晴作。
不舍细字如牛毛,欲借高名压驴驮。
杨生空囊偏屡徙,纵许逃诗那逃饿。
小车争撼扆虹园昀谷移居扆虹园。)轹釜声中强叠和。
次答杨昀谷增荦庚午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出处:逸塘诗存
今年海滨已三至,醉折松枝当如意。
东山恣赏更西山,寻诗每爱观音寺
杨子今之宗少文,久耽禅悦證声闻。
梦中屡说潮音好,愿借天风持赠君。
行严赠颂诗后再次前韵 清末至现当代 · 汪辟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馀事千秋欲付谁,心驱神遇与天随。
法从比部生前得(君从杨比部昀谷晚年问诗法),名入苍虬集后诗。
脱手弹丸吾亦愧,收身江海尔何悲。
入门策马真无忌,此语孤桐最耐思。
尧生先生纕蘅诗有诗才今古双秋岳之句感赋凭石遗师却寄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台中阅道旧堂堂,萧寺前游廿九霜(谓庚戌天宁寺登高。)
榆柳几回更国火,岷峨一老亦灵光。
饮冰律句馀悲诵,昀谷禅机并久亡。
安得泠然期出峡,再陪松麈本师旁。
杨昀谷增荦之官蜀中 其一 庚戌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朝官泥文宴,外吏困靴版。
舍兹评宦味,得失当不掩。
时流落世谛,乞外动惊惋。
杨侯去随牒,此意诚不浅。
峨峨剑门路,细雨随小蹇。
诗人例游,陈迹那可免。
堂堂赵侍御尧生。),赠别语微婉。
不言行路难,但与志游览。
杨侯幸念此,嗔喝任官长。
杨昀谷增荦之官蜀中 其二 庚戌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押真韵
郡将岂足贵,所贵能亲民。
亲民亦虚语,仕宦祗为身。
催科付牧令,察吏由疆臣。
觥觥二千石,视与枝官邻。
卧治巳上考,画诺称绝伦。
吁嗟此黔首,肥瘠与秦。
民瘼譬烹鱼,人才犹积薪。
积重未可返,坐念杨侯仁。
连帅今世贤,怀哉余所陈。
杨昀谷增荦之官蜀中 其三 庚戌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押有韵
我诗初不工,为之亦非久。
就中有甘苦,不敢喻诸友。
何生鬯威。)夙好事,锓板落人手。
杨侯先睹,誉我不去口。
方今论文字,名位为美丑。
官卑诗竟好,所得恐多苟。
君今远作吏,此事还废否。
强台有止境,高咏傥不朽。
吟成幸邮我,媵以嘉州酒。
杨昀谷惠题拙稿赋答庚午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押先韵
我初识君辛亥前,以诗相质逾廿年。
针肓起废辄私祷,谁分反覆称其贤。
往时黄子孝觉。)君所习,与我同嗜还相怜。
君誇我诗就黄语,此语虽秘人能传。
天旋地转十九载,故京禾黍齐人肩。
我来怀古更思旧,嗟我黄子真沉泉
杨侯老健岂殊昔,说诗如说曹洞禅。
不犯正位忌死语,得后山旨今任渊
正阳门外风动天,屠沽酒食纷腥膻。
谁知此老卧穷巷,茗炉火活瓶花妍。
明窗久坐我与尔,此是诗境非实筵。
高歌定有鬼神听,未问坐客无毡
我诗视昔日退转,有如风鹢滩头船。
怪君痂癖老不悔,尚理旧说书诸篇。
从来诗法似佛法,要使食蜜甜中边。
真砚不损莫外饰,方竹自好休规圆。
曩持此义树诗鹄,知我甘苦惟君先。
焚香听雨世不省,更于何处求飞仙。
编诗已落文字障,除记岁月皆蹄筌。
报君此诗却自讼,顾君为考然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