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御制御笔。赐副提李宗城 五代十国 · 李昑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梧川先生集卷之一
古者盘盂几杖皆有铭。昔年三相借陆书而勉戒。今者副学劝是书而讽规。昔三相之意。其实在予偏处。今副学之意。亶乎在于用人。借陆书而勉予。苦心存也。借李纲而劝予。其心可谅。既讲陆书。又讫此书。岂不感动。略表其意。以示不忘之意云尔。
为国丹心见理明,高宗胡弗感深诚。
于今展读令人愧,黄卷编中垂大名。
赠李颐老 宋 · 李光
押词韵第十五部
弘毅年少时,学易一念酷。
研精覃思苦,见理不见欲。
一朝感苍苍,床下产神竹。
弘毅益自信,夜寐目不属。
族长闵其劳,令人付斤斸。
惜哉凌云姿,一断不复续。
弘毅少安枕,旦气几为梏。
时匠司剪伐,寿命旋见蹙。
神明信可畏,感应亦何速。
至今旁舍笋,不生弘毅屋。
康成书带草,千载登史录。
吾书此段奇,后学宜三复。
弘毅勉岁寒,任道照猗绿。
邻翁以紫石斛承粗石一块为予书室之奉斛盖端溪之不堪为砚者然较以所载山石则胜矣予是以有白鹿苍璧之句白鹿苍璧事见西汉书若乃忘真假遗美恶则予不知此石之与真山果同异哉 宋 · 郑刚中
押词韵第三部
见山不见理,真假析为二。
看假作真山,细大岂殊致。
邻翁怜索居,奉我石一块。
嵌空坐短小,枯涩少坚腻。
承以下岩紫,其体润而细。
翁言白鹿皮,苍璧惭倒置。
殷勤加谢翁,分别非所会。
但见眼中山,屹立出尘外。
侵寒欲清癯,向晚亦孤翠。
萧萧风雨天,云气或冥晦。
虽无禽鸟声,颇若岩洞邃。
侧耳听其中,恐有隐者在。
次韵因老胡避游 宋 · 王之道
新诗滚滚江流东,一泻万里谁能穷。
平生清峭不近俗,雪山突兀江头峰。
相逢一笑莫相避,自古高人苦难致。
涪翁骨冷唤不醒,且向新诗求笔势。
君于涪翁真后身,有同次律前身僧。
语言直下见理窟,何须辛苦从张凭。
对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
君看玉局感秋吟,叹息流光岂予独。
桓谭 宋 · 徐钧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力排谶纬本非经,言直多因见理明。
却憾临危无定守,仓皇叩地苦求生。
族侄孙子荣之子神童颜老不幸短命而死哭之不足三诗以悼之 其一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亘古英灵在,颜回有后身。
年才十三岁,才过万千人。
学到由天悟,文高见理真。
再生仍再夭,无路问鸿钧。
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凌云智禅师主法席规模就整侯丞用晦为赋揭章和者成轴书来索和 南宋 · 程公许
押元韵
智禅生峨下,稚齿希空门。
落发受具戒,持钵巡诸村。
有如摩尼珠,烱然古井浑。
又若大明镜,不受尘垢昏。
衰世不见理,窥天于覆盆。
誓将昌祖道,特用报佛恩。
得法归燕社,闭口不复论。
眷言古丛城,往事空剑痕。
谁规此浮屠,峻极压厚坤。
意令五浊海,亲见两足尊。
末法裨贩盛,遗教髣髴存。
破律会十方,有诏下九阍。
法席遴厥选,炉香冷复温。
竖拂集龙象,催粥吼鲸鲲。
能使幽衢暝,豁开若木暾。
空花眩俗眼,孰办牢脚跟。
斯道许津梁,如天柱昆崙。
施金方山积,巧匠犹水奔。
请以六度法,为拔六欲根。
诸君快说偈,群魔惊褫魂。
何时共峻陟,层霄疑可扪。
勿谓蟹井小,可敌鲸海吞。
三代礼乐达天下赋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一、《铁庵集》卷二六
三代治盛,四方教宣。因性情之常理,达礼乐于敷天。异世迭兴,即中和而默感;斯民共适,通远近以皆然。昔者人心尚隐于淳庞,世治未离乎简朴。自圣时启迪,此化寖盛,故天理形见,夫人皆觉。皇乎三代,斯时已极文明;达在敷天,无往而非礼乐。虽曰《夏》、《頀》、《武》之殊用,忠、质、文之异名。岂无损益,俱曰□□之异;虽异缀兆,均由心感之生。以此周旋于斯世,亦其启发之真情。自六七世之贤明,迭相制作;使千百年之宇宙,相与流行。观是时,万国玉帛,驩趍夏邑之朝;百蛮歌颂,播在商涂之载。朝廷非无仪而遍及江汉,齐晋亦有诗而不遗鄘邶。虽是端均散于群心,而极盛无如于三代。当年积累,大恢治具之繇;与世周流,不见圣人之碍。大抵人习于见理,则达理以甚易;道可以合民,非强民而使同。武夫非可肃,况在中林之地;贱隶岂能文,唱成列国之风。良由冠昏济济,闾里素习;声教洋洋,朔南亦通。惟圣化薰陶之无外,故斯民习熟于其中。如奏《关雎》,虽乡人而亦用;傥观宾蜡,知大道之为公。盖上世蒉桴土鼓之希声,杯饮污樽而无体,童谣有乐情而未播于乐,耕逊亦礼意而未闻于礼。于是学校羽籥,合众讽诵;族党拜揖,习人孝弟。凡昔时之壅窒未通,故今日之情文大启。岂特升歌于庙,铿然此日之鼓鼗;抑令酬酢于乡,蔼若当年之酒醴。后世奏形雅乐,至卿士以未晓;问及封禅,虽儒生而莫谈。不思汉广之夫,知有周礼;殷雷之妇,作歌召南。以后儒之多识如彼,视古者之凡民有惭。此且未达,况乎远覃。以至野外何施,莫出鲁生之两;军中自乐,何资唐舞之三。盖自源流犹未远于圣人,溃裂已不容于天下。陈非可归,且负器以归矣;河不可入,有播鼗而入者。于斯时也,上无宗主,礼乐逸于下而无所归,所谓涣散而非达也。
金镜书赋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一、《铁庵集》卷二六
保治于后,贻谋自初。永示宸旒之戒,著为金镜之书。托兹宝鉴之名,意诚近矣;垂厥皇家之训,义实昭如。太宗静观理乱之形,亲睹治平之盛。谓用舍两途,若是易晓;故鉴戒万世,使之取正。虽帝心视此,常如目击于龟图;恐后嗣忘之,所以书名于金镜。帝也见理已熟,为谋益深。虽自比之初,已赖得人之力;而朕保于此,岂无贻后之心?是书所作,正欲垂训,言镜不足,托名以金。何暗何明,断不出宝贤之意;载瞻载顾,如亲承祖训之临。是书也,兴王期万世之传,举要特数言而止。语及用人,则贤否之状莫掩;论及为治,则祸福之形甚迩。兹成书之鉴戒昭然,阅世故之兴亡多矣。朕尝保此,一时已验于安危;训以示之,万世永贻于孙子。大抵考治乱之形,至昭若以易晓;处任用之中,有时焉而不知。惟帝与诸公讲论熟矣,目击八代,兴亡在兹。故金镜著明之训,为瑶图久远之思。虽终篇著述,不出谨用;然百王观省,晓然不疑。言述始终,蕴古有穷神之具;语陈治乱,令狐述兴业之为。是时大亮献言,金重订千;高冯奏疏,镜尝赐一。献宝箴者亲故毋用,以人鉴者佞邪必黜。然此皆朕意之观览,未有为后王之著述。书所以作,见之甚悉。使文宗睹此,必无去佞之非;如唐德见之,安有追仇之失?然而用舍多偏,莫唐世之为甚;利害虽明,奈时君之自昏。然宪宗仅一采,犹识赏谏;宣宗尝一读,粗知听言。彼莫分邪正,已非初世之所望;然少或观省,犹愈此书之不存。载观如是之谟训,惜不尽循乎子孙。以至临朝有不乐之容,直焉随斥;作殿为履观之地,贤岂能尊。抑亦谏猎不止,托为厚赐之金;追言有恨,不念未忘之鉴。虽云为后世之作戒,亦岂意帝躬之亲陷?呜呼!《金鉴》一书,太宗自为之,亦自背之,何责子孙之不鉴?
夜思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庚韵
读书不见理,作诗欲求名。
定非百世士,苟且诳此生。
蹇予脱万死,老气空峥嵘。
莫年识见进,深夜精神清。
一灯何可暗,鼠辈将肆行。
不惜三披衣,续膏挑复明。
三纲叹 宋末元初 · 熊鉌
三纲首夫妇,大义天地侔。
世人不见理,人欲滔天流。
卦象利牝马,诗歌美关鸠。
一阴与一阳,物物有匹逑。
引手戒援溺,发言愧中冓。
人道岂兽禽,今乃不尔犹。
明明白昼攫,岂复人间羞。
迩来六合混,不限风马牛。
燕姬与越女,妙舞还清讴。
倍蓰与什百,但欲称所求。
一星欲火炎,燄燄焚林丘。
大则相弃捐,小亦生惩(隆武本作怨,四库本作愆)尤。
六如与五耦,倾覆卒未休。
衽席有陷阱,谈笑皆戈矛。
天性自此夷,同气或为仇。
谗言间黑白,骨肉成深仇。
每恨共世子,天分太甚柔。
事明易为决,何至经渎沟。
不如挺之儿,处变才俱优。
孝子成父美,岂是相嫉仇。
家人继之睽,二女志不投。
一家祇三亲,恩义本相缪。
乾纲一以解,涣散更莫收。
升堂道既绝,徒重薰养忧。
司徒久无官,经世乏远猷。
架漏二千载,使我心悠悠。
仙吕赏花时 元初 · 关汉卿
出处:元曲选 谢天香 楔子
则这一曲翻成和泪篇。
最苦偏高离恨天。
双泪落尊前。
山长水远。
愁见理行轩。
春申君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春申君,见利重,见理蒙。
保相印,封江东,李家女儿入楚宫。
春申灭国并灭嗣,舍人入相遗腹子。
予尝读正蒙诸书而仰止横渠久矣兹过郿阳适道先生故居因询左右乃知先生祠墓在镇遂以瓣香致敬祠下且留一律以寓诚云 明 · 朱诚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孙吴佛老谩须评,易道深研见理明。
学术有心期圣代,井田无计到苍生。
两铭文字仪刑地,一瓣春秋报享情。
此日我来应下拜,泰山何啻仰高名。
送灵光倅尹德耀(煌○二十韵○古诗) 明 · 李春元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九畹先生集卷之二
赠子一本薤,南州往治剧。
况承潘舆欢,连城实在侧(时伯氏明叔为绫城倅)。
鲁卫政兄弟,公私两称得。
京师近甚饥,肉食方俱墨。
子能偿志养,吾犹守鸡肋。
与子同年生,相知亦云极。
糠前自多愧,蠡浅诚难测。
善绩随佐戎,周才见理屐。
平生牛溪学,一一唯典则。
所愿澄本源,要使服奸慝。
盘错须利别,沈潜亦刚剋。
蠖屈求龙伸,雷声发渊默。
浮云或蔽空,凤鸟非栖棘。
吾曾游此地,小少脱辔勒。
华筵几度醉,一梦犹疑即。
姜氏邑中良,十年记面黑。
迢迢旧尘踪,送子心堪恻。
慇勤一尊尽,寂寞西日仄。
霜风振原野,别马声特特。
去矣不须言,人生有南北。
蔡先生开府郧阳遣信招至承天相见作 其二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岳归堂合集卷五
细观潜见理,胜概亦孤情。
智勇开群物,冰霜鍊一生。
素丝惟率性,彤矢得专征。
尚有閒中绪,听山春夏莺。
赠美村 其三 明末清初 · 权諰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炭翁先生集卷之二
诐遁偏穷见理精,道由心法万殊生。
不得言时求心处,中与不中察性情。
酬万年少 其二 明末 · 陈子龙
押支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六
秋英粲林麓,扬舲大江湄。
子爱涧中藻,余爱濑下蓠。
幽芬娟以淑,心曲多恢奇。
偕游不其山,道远方俟时。
流猋生双阙,白日忽已移。
赴难愧古人,变服良可悲。
子负河朔风,默坐流英姿。
问谁执此衅,我言既相疑。
幽愤当见理,何言酬恩私。
书怀 其二 清 · 金时保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茅洲集卷之三
骥子生来万里志,胡为一疾苦相侵。
终惭老我求医浅,尚赖贤师见理深。
药裹连年都委命,诗书及日且娱心。
也知凝道由专一,九二存诚勖自今。
次李寝郎述怀韵 清 · 权矩
出处:屏谷先生文集卷之一屏山杂录
人受天地中,赋予本不啬。
气质有所拘,物欲又相贼。
各从偏处去,终失初所得。
柔者或至废,刚者或至刻。
贤愚竟相悬,不啻鹄与鹜。
所以中为贵,要之莫如学。
顾行以立信,慎言以养德。
行之必以诚,岂在假声色。
私意克去后,见理斯不惑。
惟彼东厓翁,于玆知所择。
况游大方家,眼目已活熟。
嗟我迷所向,自顾常多恧。
胡为过实语,恐非人所服。
莫谓石至顽,时时施锤琢。
毒药固利病,忠言吾不逆。
古道今可行,何论世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