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招隐诗二首 其一 西晋 · 左思
 押侵韵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沈。
非必丝与山水有清音
何事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文选》二十二。《诗纪》二十九。又梁书、南史昭明太子传引音一韵。《类聚》三十六引今、琴、林、音、吟五韵。鸣沙石室古籍业残类书残卷高尚门。《御览》百四十领先引梁书。)
先生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因以为号焉。
间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本集,又昭明太子陶渊明传》,《晋书·陶潜传》,《宋书·陶潜传》。)
钟山爱敬寺 南梁 · 萧衍
 押词韵第七部
曰予受尘缚,未得留盖缠。
三有同永夜,六道等长眠。
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生住无停相,刹那即徂迁。
叹逝此悠稔,交臂乃奢年。
从流既难反,弱丧谓不然。
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
贪痴养忧畏,热恼坐焦煎。
道心理归终,信首故宜先。
驾言追善友,回舆寻胜缘
面势周大地,萦带极长川
棱层叠嶂远,迤逦隥道悬。
朝日照花林,光风起香山
飞鸟发差池,出云去连绵。
落英分绮色,坠露散珠圆。
当道𧆑靡,临阶便娟。
幽谷响嘤嘤,石濑鸣溅溅。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
攀缘傍玉涧,褰陟度金泉
长途弘翠微,香楼紫烟
慧居超七净,梵住逾(本集作喻。)八禅。
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
正趣果上果,归依天中天
一道长死生,有无离二边
何待空同右,岂羡汾阳前。
以我初觉意,贻尔后来贤(○梁昭明太子文集一。《诗纪》六十五。又《类聚》七十六及本集引权、年、然、燃、煎、先、缘、川、悬、山、禅、虔、田、天、贤十五韵。)
太子进食普通七年十一月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四
间汝所进过少,转就羸瘵。
我比更无馀病,正为汝如此,胸中亦圮塞成疾,故应强加饘粥,不使我恒尔悬心(《梁书·昭明太子传》)
宣旨太子进食普通七年十一月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五
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
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梁书·昭明太子传》)
文心雕龙序 南梁 · 刘协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夫故用之焉。
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群言雕龙也?
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夫有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
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子生七龄,乃梦彩云右锦,则攀而采之。
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旦而寤,乃怡然而喜曰: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萝欤!
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
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玚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
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
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
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至于割情析表,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赞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夫铨叙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虽复轻采毛发,深极骨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胜数矣。
及其品评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
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
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案辔文雅之场,而环络藻绘之府,亦几乎备矣,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
识在瓶管,何能矩矱
茫茫往代,既深子闻,眇眇来世,傥尘彼观(《梁书·刘协传》,又略见《南史》七十二,《御览》六百一。)
东宫礼绝傍亲议 南梁 · 刘孝绰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张镜撰《东宫仪记》,称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鼓吹寝奏,服限亦然,寻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
铙歌辍奏,良亦为此。
既有悲情,宜称兼慕,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
谓犹应称兼慕,请至(《昭明太子传》,《南史》五十三。)
昭明太子哀册文 南梁 · 王筠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五
蜃辂俄轩,龙骖跼步,羽《寿羽》前驱,云旂北御(艺文类聚作「北傃」。),皇帝哀继明之寝辉(艺文类聚作「曜」。)
痛嗣德之殂芳。
御武帐而凄恸,临甲观而增伤。
式稽令典,载扬鸿烈。
诏撰德于旌旒,永传徽于舞缀,其辞曰:
式载明两,实惟少阳
既称上嗣,且曰元良
仪天比峻,俪景腾光。
奉祀延福,守器传芳。
睿哲膺期,旦暮斯在。
外弘庄肃,内含和恺。
识洞机深,量苞瀛海。
立德不器,至功弗宰。
宽绰居心,温恭成性。
循时(艺文类聚作「修襟」。)孝友,率由严敬。
咸有种德,惠和齐圣。
三善递宣,万国同庆。
轩纬掩精,阴羲驰位。
缠哀在疚,殷忧衔恤。
需泣无时,蔬饘不溢,示覃遵逾月,哀号未毕。
实惟监抚,亦嗣郊禋。
问安肃肃,视膳恂恂。
金华玉璪,玄驷班轮
隆家干国,主祭安民。
光奉成务,万机是理。
矜慎庶狱,勤恤关市。
诚存隐恻,容无愠喜。
殷勤博施,绸缪思纪。
爰初敬业离经断句
奠爵崇师,卑躬待傅。
宁资导习,匪劳审谕。
博约是司,时敏斯务。
辨究空微,思探几赜。
驰神图纬,研精爻画。
沈吟典礼,优游方册。
餍饫膏腴,含咀肴核。
括衷流略,包举艺文。
遍该缃素,殚极丘坟。
胜帙充积,儒墨区分。
瞻河闱训,望鲁扬芬。
吟咏性灵,岂惟薄伎。
属词婉约,缘情绮靡。
字无点窜,笔不停纸。
壮思泉流,清章云委。
总览时才,网罗英茂。
学穷优洽,辞归繁富。
或擅谈丛,或称文囿
四友推德,七子惭秀。
望苑招贤,华池爱客。
托乘同舟,连舆接席
摛文掞藻,飞觞泛醳。
恩隆置醴,赏逾赐璧。
徽风违被,盛业日新。
仁器非重,德輶易遵。
泽流兆庶,福降百神。
四方慕义,天下归仁
云物告徵,祲珍褰象。
星霾恒耀,山颓朽壤。
灵仪上宾,德音长往,具僚无荫,咨承安仰。
呜呼哀哉,皇情悼悯,切心缠痛,胤嗣长号。
跗萼增恸,慕结亲游。
悲动氓众,忧若殄邦,惧同折栋。
呜呼哀哉,首夏司开,秋纪节。
容卫徒警,菁华委绝。
书幌空张。
谈筵罢设。
虚馈饛饛,孤灯翳翳。
呜呼哀哉。
简辰请日,筮合龟贞。
幽埏夙启,玄宫献成。
武校齐列,文物增明。
昔游漳滏,宾从无声。
今归郊郭,徒御相惊。
呜呼哀哉,背□□以远徂,□青门而徐转。
指驰道而讵前,望国都而不践。
陵修阪之威夷,游平原之悠缅。
骥蹀足以酸嘶,挽凄锵而流泫。
呜呼哀哉,混哀音于箫籁,变愁容千天日。
虽夏木之森阴,返寒林之萧瑟。
既将反而复疑,如有求而遂失。
谓天地其无心,遽永潜于容质。
呜呼哀哉,即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关。
传声华于懋典,观德于徽谥。
悬忠贞于日月,播鸿名于天地。
惟小臣之纪言,实含毫而无愧。
呜呼哀哉(《昭明太子传》,《艺文类聚》十六。)
奏记晋安王 陈朝 · 周弘正
 出处:全陈文卷五
窃闻撝谦之象,起于羲轩爻画,揖让之源,生于受,其来尚矣,可得而详焉。
夫以庙堂汾水,殊途而同归,,异名而一贯,出者称为元首,处者谓之外臣,莫不内外相资,表里成治,斯盖万代同规,百王不易者也。
暨于三王之世,浸以陵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乃至七国争雄,刘项竞逐,皇汉扇其俗,有晋扬其波,谦让之道废,多历年所矣。
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
伏惟明大王殿下,天挺将圣,聪明神武,百辟冠冕,四海归仁,是以皇上发德音,下明诏,以大王为国之储副,乃天下之本焉,虽复夏启周诵,汉储魏两,此数君者,安足为大王道哉?
意者,愿闻殿下抗目夷上仁之义,执子臧大贤之节,逃玉舆而弗乘,弃万乘如脱屣,庶改浇竞之俗,以大吴国之风,古有其人,今闻其语?
能行之者,非殿下而谁?
能使无为之化,复兴于遂古,让王之道,不坠于来叶,岂不盛欤!
岂不盛欤!
弘正陋学书生,义惭稽古,家自汝颍,世传忠烈,先人决曹掾燕,抗辞九谏,高节万乘,正色三府,虽盛德之业将绝,而狂直之风未坠;
是以敢布腹心,肆其愚瞽,如使刍言野说,少陈于听览,纵复委身烹鼎之下,绝命肺石之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陈书·周弘正传》,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薨,其嗣华容公不得立,以晋安王皇太子弘正奏记。)
心王铭 南梁 · 大士傅弘
四言诗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七
观心空王,玄妙难测。
无名无相,大有神力。
能灭千灾,成就万德。
体性虽空,能施法则。
观之无形,呼之有声。
为大法将,心戒传经。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决定其有,不见其形。
心王亦尔,身内居停。
面门出入,应物随情。
自在无碍,所作皆成。
了本识心,识心见佛。
是心是佛,是佛是心。
念念佛心,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
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心性虽空,贪瞋体实。
入此法门,端坐成佛。
到彼岸已,得波罗蜜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识佛,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非佛莫测,无所堪任。
执空滞寂,于此漂沈。
诸佛菩萨,非此安心。
明心大士,悟此玄音。
身心性妙,用无能改。
是故智者,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空无体性。
能使色身,作邪作正。
非有非无,隐显不定。
心性虽空,能凡能圣。
是故相劝,好自防慎。
刹那造作,还复漂沈。
清净心智,如世黄金。
般若法藏,尽在身心。
无为法宝,皆浅非深。
诸佛菩萨,了此本心。
有缘遇者,非去来今(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云,昭明太子问大士何不论义。答曰,菩萨所说,非长非短,非广非狭,非有边,非无边,如如正理,复有何言,尝著《心王铭》一篇。)
春日宴晋熙王(《诗纪》云。此诗见艺文《类聚》。考南史。梁时晋熙王。疑艺文误也。) 南梁 · 萧统
 押东韵
百六钟期数,三七厄时中。
国难悲如毁,亲离叹数穷。
藩哲游沮梦,扬化抚边戎
幸兹同宴醑,引满爱樽空(○《类聚》二十九。《诗纪》六十六。○逯按。诗言国难云云。当作于侯景乱梁以后。是时昭明已死。不得有诗。考梁元帝称制江陵。封简文帝大圜晋熙王。事见《周书》大圜传。则此乃元帝之作。是时正值国难。诸王争位。故诗云云。)
东宫礼绝傍亲令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普通三年十一月始兴王憺死。
旧事,以东宫礼绝傍亲,书翰并依常仪
太子意以为疑,命仆射刘孝绰议其事。
孝绰议曰:「案张镜撰《东宫记》,称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
鼓吹寝奏,服限亦然。
寻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铙歌辍奏,良亦为此。
既有悲情,宜称兼慕,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
谓犹应称兼慕,至卒哭」。
仆射徐勉、左率周舍家令陆襄并同孝绰议。
太子令曰:张镜记》云:「依《士礼》,终服月称慕悼」。
又云:「凡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
刘仆射议,云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
寻情悲之说,非止卒哭之后,缘情为论,此自难一也。
张镜之举乐,弃张镜之称悲,一镜之言,取舍有异,此自难二也。
陆家令止云「多历年所」;
恐非事证,虽复累稔所用,意常未安。
近亦常经以此问外,由来立意,谓犹应有慕悼之言。
张岂不知举乐为大,称悲事小;
所以用小而忽大,良亦有以。
至如元正六佾,事为国章;
虽情或未安,而礼不可废。
铙吹军乐,比之亦然,书疏方之,事则成小,差可缘心。
声乐自外,书疏自内,乐自他,书自己。
刘仆射之议,即情未安。
可令诸贤更共详衷」。
司农卿明山宾步兵校尉朱异议,称「慕悼之解,宜终服月」。
于是令付典书遵用,以为永准(《梁书·昭明太子传》)
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中大通三年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伏闻当发王弁(《南史》作「奕」。)等上东三郡民丁,开漕沟渠,导泄震泽,使吴兴一境,无复水灾,诚矜恤之至仁,经略之远旨。
暂劳永逸,必获后利。
未萌难睹,窃有愚怀。
所闻吴兴累年失收,民颇流移。
吴郡十城,亦不全熟。
义兴去秋有稔,复非常役之民。
即日东境谷稼犹贵,劫盗屡起,在所有司,不皆闻奏。
今征戍未归,强丁疏少,此虽小举,窃恐难合,吏一呼门,动为民蠹。
出丁之处,远近不一,比得齐集,已妨蚕农。
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如复今兹失业,虑恐为弊更深。
且草窃多伺候民问虚实,若善人从役,则抄盗弥增,吴兴未受其益,内地已罹其弊。
不审可得权停此功,待优实以不?
圣心垂矜黎庶,神量久已有在。
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梁书·昭明太子传》)
谢敕赉水犀如意启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臣统启:应敕左右伯佛掌奉宣敕旨,垂赉水犀如意一柄,式是道义所须。
白玉照采,方斯非贵;
珊瑚挺质,匹此未珍。
雕剖既成,先被庸薄。
如蒙汉帝之簪,似获赵尧之印。
谨仰承威神,陈诸讲席。
方使欢喜罗汉,怀弃钵之嗟;
王式硕儒,忻骊驹之辨。
熊饰宝刀,子桓恧其大赉
嫠牛轻拂,张敞惭其旧仪。
殊恩特降,伏深荷跃。
不任下情,谨启事以闻。
谨启(《广弘明集》二十一,《艺文类聚》七十,案张溥本有谢敕赉广州瓯等启,《谢敕赉造善觉寺塔露盘启》,《谢敕赉河南菜启》,《谢敕赉大启》,《谢敕赉魏国所献锦等启》,《谢敕赉边城启》,《艺文类聚》以为梁皇太子作,今据之编入《昭明集》。)
美人晨妆诗(《诗纪》云。玉台作简文。艺文《类聚》作昭明。非是。) 南梁 · 萧纲
 押庚韵
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
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
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
试将持出众,定得可怜名(○玉台新咏七。《类聚》十八作梁昭明太子。《诗纪》六十九。)
和林下妓应令诗 南梁 · 萧纲
 押支韵
炎光向夕敛,促宴临前池。
泉将影相得,花与面相宜。
篪声如鸟哢,舞袂写风枝。
欢乐不知醉,千秋长若斯(○昭明太子文集二作林下作妓诗。玉台新咏七作林下妓。《初学记》十五作梁昭明太子林下作妓诗。文苑英华二百十三作梁昭明太子和林下咏妓应令。《诗纪》六十九。)
咏新燕诗(《诗纪》云。英华作昭明者非。) 南梁 · 萧纲
 押微韵
新禽应节归,俱向吹楼飞。
入帘惊钏响,来窗碍舞衣(○玉台新咏十作新燕。《类聚》九十二。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作梁昭明太子。《诗纪》六十九。)
江南弄三首(《诗纪》云。玉台新本、乐府、英华并作昭明。今从艺文作简文。○逯按。玉台旧刻称简文皇太子。后人遂谬以为昭明。故诸诗系名多错互也。) 其二 龙笛曲(和云。江南岸。真能下翔凤。(《类聚》作江真弄。真态翔凤。阳春台。同去复同来。)) 南梁 · 萧纲
金门玉堂临水居。
一嚬一笑千万馀。
游子去还愿莫疏。
愿莫疏。
意何极。
双鸳鸯。
两相意(○《乐府诗集》五十作梁昭明太子。《诗纪》六十七。)
江南弄三首(《诗纪》云。玉台新本、乐府、英华并作昭明。今从艺文作简文。○逯按。玉台旧刻称简文皇太子。后人遂谬以为昭明。故诸诗系名多错互也。) 其三 采莲曲(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 南梁 · 萧纲
楫兰桡碧水
江花玉面两相似
莲疏藕折香风起。
香风起。
白日低。
采莲曲。
使君(○《乐府诗集》五十作梁昭明太子。《诗纪》六十七。○逯按。文苑英华二百八引梁简文帝曲与此少异。曲辞云。采莲归。绿水好沾衣。桂舟兰桡浮江花。江水玉面两相似。莲疏藕折香风起。白日低。采莲曲。使君迷。江花下又注。一作碧水。)
昭明太子集别传等表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九
臣闻无怀有巢之前,书契未作,尊卢赫胥之氏,坟典不传。
若夫正少阳之位,主承祧之则,口实为美,唯称启诵,自兹厥后,罕或闻焉。
昭明太子禀仁圣之姿,纵生知之量,孝敬兼极,温恭在躬,明月西流,幼有文章之敏,羽龠东序,长备元良之德,蕴兹三善,弘此四聪,非假二疏,宁劳四皓虎贲恧其经学,智囊惭其调护,岂止博望延宾,寿春能赋,问疑枣据,书戒马陵而已哉?
玉折何追,星颓靡续,地尊虢嗣,外阳之术无徵,位比周储,缑山之驾不反。
臣以不肖,妄作明离(《初学记》作明两。)
出入铜龙,瞻仰故实,思所以揄扬盛轨,宣记德音,谨撰昭明太子别传文集,请备之延阁,藏诸广内,永彰茂实,式表洪徽(《艺文类聚》十六,又五十五,《初学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