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渊”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十住经合注序 晋 · 释僧卫
出处:全晋文
夫冥壑以冲虚静用,百川以之本;至极以无相标玄,品物以之宗。故法性住湛一以居妙,寂纷累以运通;灵根朗圆烛以遂能,乘涉动以开用。然能要有资,用必有本。用必有本,故御本则悟涉无方;能要有资,故悟虚则遂运其通。通则苞镜六合,而有无圆照,塞则用随缘感,而应必虑偏。圆照则神功造极,虑偏则颠覆兴焉。故四渎开溢,则洪川灌壑;玄象差辙,则三光晦曜。因此而推,固知运通有宗,化积有本。夫运通之宗,因缘开其会,无相极其终;化积之本,十道启其谋,心术兆其始。故心术凭无,则灵照通而大乘廓,滞有则神虑塞而九宅开矣。然推而极之,则唯心与法;别而张之,则绵彰八极。请辨而目焉。夫万法浩然,宗一无相,灵魄弥纶,统极圆照,斯盖日体用为万法,言性虚为无相,称动王为心识,谓静御为智照。故滞有虑塞,则曰心曰识;凭灵照通,则曰智曰见。见者正见也,始晓之偏目也;智者正偏智也,体极之圆号也。正见创入辙之始,正篇标体极之终,四者盖精魄弥纶,水镜万法,虽数随缘感,然灵照常一而不变者也。夫体用无方,则用实异照,故乱识为尘秽心欲。闻见谓宝,廓智谓种。秽心故五欲为酖醴之室,开见故三宝为荆石之门。乱识故六尘为幻惑之肆,廓智故一切种为骊龙之渊。四者实万法浩然,同实异照,虽感应交映,而宗一无相者也。故识御六尘以矇性,心起五欲以昏虑,见凭四谛以洗鉴,智抚无相以通照。然则境虽(下缺数语。)理故心缘精魄弥纶,体故灵照,灵照故统名一心,所缘故总号一法。若夫名随数变,则浩然无际;统以心法,则未始非二。故《十住》为经,将穷赜心术之原本,遂真悟之始辩,神功启于化彰,八万归于圆照,使灵机无隐伏之数,大造无虚窃之名。尔乃落滞识以反鉴,贞真慧以居宗,开十道运其用,恬无相远其通,合三义以廓能,则表宏称谓菩提。菩提者,包极十道之尊号,括囊通物之妙称,乃十住启灵照之圆极,远弘大通之逸轨。故十住者,静照息机,反鉴之容目者也。夫所以冠大业之始唱,统十地之通目,表称十住,谅义存于兹焉!义存于兹焉!然则十住之兴,盖廓明神觉之向牖,发莹真慧之砥砺,如来反流尽源之舟舆,世雄抚会诞化之天府,乃众经之宗本,法藏之渊源,实鉴始领终之水镜,光宣佛慧之日月者也。夫致弘不可以言象穷,道弘不可以名数极,故文约而义丰,辞婉而旨弘,兆百行开于心辙,启八万举其一隅,非夫探钩玄亹研机,孰能亢贞鉴敬于希微,开拔英悟,返乎三隅者哉?悲夫守习之迷,虽服膺旧闻,不习斯要,譬负日月而弥昏,面玄津而莫济矣。当请引而摧焉。夫举高必诣远,致深则兴玄,故廓六天以妙处,引法云以胜众。盖非胜无以扣其玄处,非妙不足以光其道。光道要有方,玄扣必得人。故位妙处以殊方,则境绝众秽;开玄肆以引众,则英彦盖时。处极六天,则宝映七珍;众举法云,则体镜九宅。廓六变以开运,朗耀世之宏观;叩三说以开兴,抚玄中之统韵。发五情以宣到,虑众诚以弥淳,递二七以运感,互交用于玄端,开神辙于三转之际,兆灵觉于九识之渊。匹夫众经以比兴,不得同日而语。开八万以辩用,焉可共劫而言!非夫体包三义,道总两端,孰有若斯之弘哉!孰有若斯之弘哉!以此而断,其道渊矣!其致玄矣!夫以金刚之幽植,总神辩以居用,犹曰不可究其深,况自降兹者乎?然道不独运,弘必由人,故令千载之下,灵液有寄焉。夫外国法师鸠摩罗耆婆者,挺天悟于命世,迈英风于季俗,乘冥寄而孤游,因秦运以弘道,抚玄节于希声,畅微言于像外,可以祛故纳新,非拟三益,悟宗入辙,几于过半。运启其愿,弥遭其会,以铅砾之质,侧南金之肆,诚悟无反三之机,思无稽玄之谋。然存闻赏事,庶无惑焉,故抚经静虑,感寻畴昔,每苦其文约而致弘,言婉而旨玄,使灵烛映于隐数,大宗昧于褊文,神标繇是以权范,玄风自兹用浇淳。至于闲诣靖唯,扣膺津门,则何常不遥然长慨,抚颓薄以兴怀哉!故遂撰记上闻,略为注释。岂曰渊壑之待晨露?盖以伸其用己之心耳。庶后来明哲,有以引而补焉(《释藏迹》九。)。
敕刘怀慰 南齐 · 萧道成
出处:全齐文卷二
闻道标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南齐书·薛渊传》。虏遣将薛道标寇寿春,太祖以道标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刘怀慰云云,令为渊书与道标示购之之意。)。
报薛渊 南齐 · 崔慧景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一
索在界首,遣信拘引,已得拔难(《南齐书·薛渊传》,渊母索氏。改嫁长安杨氏。渊私遣购赎。梁州刺史崔慧景报渊。)。
报薛渊诏(永明元年)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三
远隔殊方,声问难审。渊忧迫之深,固辞朝列。昔东关旧典,犹通婚宦,况母出有差,音息时至,依附前例,不容申许。便可断表,速还章服(《南齐书·薛渊传》)。
大渐下诏(永明十一年七月)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始终大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但皇业艰难,万机自重,不无遗虑耳。太孙进德日茂,社稷有寄。子良善相毗辅,思弘治道;内外众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共下意。尚书是职务根本,悉委王晏、徐孝嗣。军旅捍边之略,委王敬则、陈显达、王广之、王玄邈、沈文季、张环、薛渊等。百辟庶僚,各奉尔职,谨事太孙,勿有懈怠。知复何言(《南齐书·武帝纪》,又《南史》四。)。
尚书符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五
侍御史大夫,尊冠贱履,君臣斯位;爱顺恶逆,成败可晓。未有凭陵我江郊,使轶我河县,而不流魂漂骨,丹宗血祀者也。沉攸之寂寥无闻,起自甲卒,邀我百战之军,乘彼一捷之幸,镌山裂地,纽紫要金。拥旗藩伯,便无北面之礼;受符方屏,即有专征之衅。箕赋深敛,毒被南郢;枉墨矫绳,害著西荆。鬼怪其性,故从始而遂终;狼戾其志,乃沿少而得老。山陵不崩,移殃为庆;践祚无贺,按剑称予。遂乃关驰送书,亭昭妖火。此而可赊,孰不可宥!今遣陈承叔、彭文之等,敢劲三万,前驱电耀,吕安国、任侯伯、桓崇祖、曹虎头等,楼船二万,射蛟中流;苟元宾、郭文孝、程隐隽等,轻艓二万,高旌蔽日;周盘龙、张文憘、薛道渊等,铁马五千,龙骧后阵。凡此诸帅,莫不气薄日月,精变虹蜺。或饮羽石梁,或超逾亭楼。索铁拔距,鹰瞵鹗视。顾眄则前后生风,喑鸣则左右激电。然后銮戎薄临,骁虎百万。六军徐轨,五辂迟旆;丹舰发昭,素甲生波。楼烦白羽,投鞍成兵;渔阳黑骑,浴铁为云。于是高山与深谷共湮,紫芝与白艾同灭。不亦惜乎,符至之日,幸加三省,其驱逼寝手之人,锋阵坞壁之主,若有投命军门,一无所闻,或能因罪立绩,赏不示私,斩祛射玦,唯功是与。购慕之科,具列于上。信如白水,皦然无二;台明详旨,飞火普加。宣下文书,千里驰驿(《本集》,《宋书·沈攸之传》)。
宋故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临沣侯刘使君墓志 南北朝 · 金石刻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
曾祖,宋孝皇帝。
祖讳道邻(案:《宋书》作「怜」,疑转写之误。)。字道邻,侍中太傅长沙景玉妃,高平平阳檀氏,字宪子,谥曰景定,妃父畅道渊,永宁令,祖貔稚罴琅邪太守,合葬琅邪临沂莫府山。
父讳义融,字义融,领军车骑桂阳恭侯。夫人琅邪临沂王氏,字韶风。父简长仁,东阳太守。祖穆伯远,临海太守。合葬丹徒练雩山,所生母汤氏,宜城人,葬练壁雩山。
兄觊茂道,散骑常侍桂阳孝侯。夫人庐江灊何氏宪英,父愉之彦和,通直常侍,祖叔度,金紫光禄大夫,合葬练壁雩山。
第三弟彪茂蔚,秘书郎,葬江□□□夫人河南阳翟褚氏成班,父方回,太傅功曹。祖叔度,雍州刺史。
第四弟实茂轨,太子舍人。夫人琅邪临沂王淑婉。父津景渊,中书郎,祖虞休仲,左卫将军。□□江乘白山。
第五弟季(案:《宋书》作「爽」。)茂通,海陵太守,葬练壁雩山。夫人陈郡阳夏袁氏妙□。父淑阳源,太尉忠宪公,祖豹士蔚,丹阳尹。
第一姊茂徽,灊陈郡长平殷臧宪郎。父元素,南康太守,祖旷思泰,□军功曹,重嫡琅邪临沂王闵之希损,镇西主簿。父昉之休道,都官尚书。祖敬弘,左光禄仪同。
第二姊茂华,嫡庐江嫡何求子有。□书郎。父镇长弘,宜都太守,祖尚之彦德,司空简穆公。
第三姊茂姬,嫡平昌安丘孟诩元亮,中军参军,离父灵休太尉长史。祖昶彦远,丹阳尹。
第四姊茂姜,嫡兰陵萧惠徽,中书郎。父思话,征西将军仪同三司,祖源之君流,前将军。
第五妹茂容,嫡兰陵萧赡叔文,父斌伯茜,青冀二州刺史。祖摹之仲绪,丹阳尹。重嫡济阳圉蔡康之景仁,通直郎。父熙元明,散骑侍郎。祖廓子度,太常卿。
第六妹茂嫄,嫡济阳考城江逊孝言。父湛徽渊,左光禄仪同忠简公祖夷茂远,前将军湘州刺史,重嫡琅邪临沂王法兴,骠骑参军。父翼之季弼,广州刺史,祖桢之公干,侍中。
夫人济阳考城江氏景婼。父淳徽源,太子洗马。祖夷茂远,前将军湘州刺史。
第一男晃长晖,出后兄,绍封桂阳侯,第二男旻渊高,拜临沣侯世子,第三男皓渊华,第五男曰童渊邃,出后第四弟实,第五男□渊泮,第六男晏渊平。
第一女丽昭,第二女丽明,第三女小字僧归,亡,葬□□。
内中救护遗火使臣依冯世宁例推恩御批(绍圣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九
内中使臣各依此推恩,内该转资者,并不隔磨勘。刘友端、苏圭、黄经臣、李瑰、杨日言、王通、贾祥、梁昶、尹球、任𧦬、黄汝贤、梁道渊、杨迪、王逵、何景、王存、刘永达、康弼、吴庠各转一资。内刘友端更与减三年磨勘,黄经臣、王逵、何景各更与减二年磨勘。李翊与减三年磨勘,朱祐之、梁昭庆、江有度、李石、刘逢特与各减五年磨勘,张奭、徐彦、李敏各减七年磨勘,依条比折年月。高震、黄洙、黄式与减五年磨勘,依条比折年月。祗候殿头杨景、祗候内品谭稹与各减二年磨勘,徐彦与减五年磨勘。馀依已得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