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四
详夫元天北列。运斗极于璇枢。
大地东倾。镇江河于玉岊。
昼夜则晦明无定。为朝夕之资。
动静则亏缺有时。乾坤非长久之器。
岂湛然常住。大雄包混沌之源。
寂尔无生。正觉出氤氲之表。
故能使九十六道。纪菩提之一门。
三十三天。贯须弥之四顶。
振岚飙而吹大块。运僧祇于埏埴之前。
智炬而烁洪炉。置贤劫于陶钧之上。
其去也。后天而灭。
故现灭而归无。其来也。
先地而生。故因生而示有。
青霄帝座。降灵气于中胎。
白净王宫。孕神姿于右胁。
莲乘七步。树下六年。
荐玉象于祥符。启金人之瑞梦。
影流中国。大地由其震动。
光入太微。星垣为之不见。
法王之应迹也。妙觉常身。
本无颜色。至人垂教。
遂有形仪。开满月之奇姿。
韫中天之异相。髻衔龙发。
顶秀螺文。万印生于瑞手。
千花发于神足。莲开青目。
毫光照于四天。花艳丹唇。
顶彩周于十地。法王之宝相也。
具一切智。号悉达多
通万物心。名希有相。
往来不穷之谓圣。阴阳不测之谓神。
不化而行。不言而信。
持慧灯而耀长夜。扬法舸而救迷津。
为尘品之医王。作偫生之慈父。
法王之至仁也。法忍
率难忍以皆空。无心即心。
总偫心而俱摄。珊瑚江海。
一指测于波澜。琉璃日月。
手分其昼夜。目连持线。
天地为之颓纲。舍利投针。
山石由其绝纽。法王之神力也。
儒童毓庆。阙里生叹凤之声。
摩诃降迹。苦县诞犹龙之彦。
仲尼礼乐之标首。仰至圣于迦维。
伯阳道德之真宗。访古皇于天竺
故知一乘妙旨。超然居十翼之先。
二谛微言。邈矣出三清之表。
法王之威德也。率陀天上。
飞閤神功。舍卫城中。
香台造化。百千妙界。
生于鸟翅之间。十二音声。
出于象牙之表。金绳百丈
下照日宫。珠网七重。
傍临月殿。萍流地上。
化为池沼之形。花散空中。
变作楼台之影。法王之壮观也。
佛中佛日。天上天人。
金口振于西方。银函洎于东夏
无能间细。写鳌滶于波流。
有外谈空。运迦维于宇宙。
合掌腹内。思闻十善之音声。
舒翼壳中。遥相四天之说法。
法王仁化也。高梯直上。
包括太虚。抽针旁缀。
区分小有。贯花之句。
光如水上之莲。说偈之音。
皎若星中之月。非有相而非无相。
凡圣莫测其幽微。空是色而色是空。
圣愚不知其要妙。法王之教化也。
法身无像。故因像以宣功。
道本无言。亦因言而示教。
尘俗不可以久处。故厌世而归空。
真如不可以道标。故凝神而降迹。
吾之去也。因辩无常。
吾之来也。因谈缘起。
情有所至。河海为之编龙。
神有所归。丛林为之变鹤。
从灭至灭。能通寂灭之因。
无生示生。永入长生之地。
法王之变化也。由是八方回向。
万国归依。慧日被于三千。
法雨流于百亿。周穆王之代。
圣教方融。汉明帝之时
慈风渐扇。年移晋宋。
运属周隋。苍鹅出而天地屯。
赤龙发而干戈起。秦川涌血。
罗什不归。赵郡僵尸。
图澄永去。西域驮经之路。
荆棘参天。东郡画像之郊。
风尘扑地。我高祖神尧皇帝傍回地轴。
蹴昆崙以西倾。太宗文武圣皇帝仰握乾符。
扫欃枪而南灭。削平岳渎。
舒卷风云。芟毒树而建祗园。
拔邪山而开福地。实性寺贞观三年奉敕之所建也。
平原控赵。渤海临齐。
上衡毕昴之星。下瞰衡漳之地。
浦称骏渎。马颊太史之遗踪。
地号弓高。龙额将军之旧业。
爰于此地。回构乾堂。
兴八会之香台。辟三休之妙观。
龚遂解绳之邑。宝线争施。
曹丕沈李之郊。天花竞落。
螺宫映水。枕关于黄河。
鱼梵吟风。接蜃楼于沧海。
实栖神之秘宅。毓庆之神区者哉。
寺主久依定水。早庇禅休。
功济有缘。业优无学。
意花不染。宏上善于慈心。
胜果争攀。察中乘于慧眼。
非色非相。凝神究竟之端。
无我无人。高蹈苦空之外。
上座都维那等。并寻鹫岭
访道鸡园。归诚甘露之门。
自得醍醐之性。鹅珠护戒。
标苦节于坚林。龙镜澄空。
照真规于静域。以为修身者福。
遂则殃销。坚善者功。
功施则缘发。旁求大匠
广召山虞。粤以仪凤二年
移宝堂于寺内。去旧处三百馀步。
设奇功于地道。神妙无方。
穷逸思于天关。灵机不测。
鱼鳞翠瓦。逐层阁而舟移。
雁齿青阶。带崇基而毂转。
虹梁曜日。焕若神行。
鲸栋凝烟。故非人力。
宝阶星动。似忉利之飞来。
绀殿云浮。同化城之涌出。
岂非威神自在。不可思议者哉。
于宝堂内敬画释迦尊像一铺。镕金范素。
写雘图青。斲象浦之灵珠。
瑑龙泉之羽璧。鲛人水织。
竞送霜缣。蛾客抽丝。
争投雪线。七重交映。
百宝庄严。实相端凝。
粹容圆备。蜂王献蜜。
纷飞紫绀之楼。龙女持花。
出入珊瑚之殿。诸天献果。
芙蓉生宝座之前。居士焚香。
柏叶起金炉之上。千躯圣像。
据六地而扬音。八部龙神。
下三天而奏乐。斯乃元功幽赞。
故无德而称焉。调露之初
边烽屡警。七重黑晕。
万里黄沙。旄头干太白之精。
素发挹中台之翠。乡人等九州令族。
四海良家。提龙剑而星驰。
撮犀渠而电激。为鹏为鹗。
轻飞雁塞之前。如虎如貔。
回啸狼居之表。阴山雾廓。
瀚海波清。凭慧力而服魔军。
持庙算而摧孺子。共申宏愿。
植此丰碑。记历代而长存。
惟令名之不朽。奉为高宗大帝。
星珠敛耀。斗电潜辉。
御鸾凤于金舆。邃攀龙于鼎峤。
娲皇诞裔。姬姒降生。
断鳌立极之神功。乘龙御天之大业。
凝情三昧。早慧六通。
坐兰掖而虔诚。仰茨山而展庆。
使持节沧州诸军事沧州刺史李公□庭坚之雅操。列马喙之殊姿。
太尉之名家。履龟文之异相。
贾琮出刺。下车而肃百城。
延寿閒居。闭阁而绥千里。
长史北平公。太尉之宠。
首有虞陶。唐左相之荣。
实兼平景。庞士元之展足。
终非百里之材。王休徵之佩刀。
实有三台之望。朝散大夫弓高县晋君。
嘉禾献瑞。门传翠叶之风。
鬯草袭勋。业践彤弓之锡。
横绮琴于膝上。翠翟朝驯。
揽明镜于怀中。青鸾晓集。
太原王主簿陇西灌尉河东卫神暹常山张行升等。并周灵王太史
仙人白鹤之苗裔。帝颛顼之儒宗。
柱史青牛之叶冑。羊车映王。
焕升气于淮川鹊印流金。
郁灵符于宝轴。骥从东道
方申逐日之功。鹏举北溟
皆戢摩霄之翼。乡望某等。
并地邻邹鲁。境接燕齐。
俗富诗书。家丰礼乐。
海隅鸥狎。犹存射雉之规。
河朔鹰扬。仍带爽鸠之气。
隽不疑之故里。气调魁梧。
石仲容之旧墟。英灵俊杰。
德由名显。功以颂宜。
非笔无以申其功。非言无以叙其德。
旁求翠玉。远播鸿徽。
刻龙首于银钩。凿龟文于玉版。
蓬莱水三尺。孤摽碣馆之前。
扶桑之日再中。独立金台之上。
俾夫天销劫石。琼文写而无穷。
地入微尘。宝字书而不灭。
重宣此意。而为颂曰。
太虚混沌。寂寥沈默。
二仪既判。三才允殖。
地缺东南。天倾西北
迁谷转。山开水塞。
月满则亏。日盈则昃。
大哉正觉。竟元不测。
先地而极。后天而益。
不灭不生。无声无色。
曜魄指掌。乾坤胸臆。
圣人立教。用形表则。
实相端严。粹容岐嶷。
销灭五苦。削平六贼。
水号连河。山名檀特。
六度斯阐。三明在即。
牛口西来。马明东陟。
玉偈光启。金言允克。
碣石燕郊。平原赵国
雀台西指。蜃楼东偪。
建此神区。爰崇净域。
龙图合兆。龟书应墨。
绮缀星浮。金铺电赩。
地神献果。天厨送食。
八会云平。三门箭直。
宝堂移转。神通智力。
飞檐振羽。虹梁动翼。
閤似云行。楼如鹤息。
日逐阶旋。天从桥匿。
野外尘黄。星间晕黑。
爰凭净居。剪除荆棘。
雁塞消氛。龙楼受职。
银书玉版。镌名记德。
雁塔之阶基。对蜂台之阃域。
穷逸思于图篆。放神功于剪刻。
孤标九流之间。独立金台之侧。
惟令名之不朽。或驰芳于百亿。
河内郡武懿宗冀州契丹等露布697年6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五 创作地点:北京市
大总管右金吾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河内郡王臣某。
前军总管左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定阳郡开国公臣杨元基
行军长史朝奉大夫给事中护军唐奉一
行军司马通议大夫天官郎中臣郑果等言。
臣闻氛祲薄霄。
戎狄谋
则武库兵动。
中国有弧矢之威。
文昌将飞。
边城用金革之事。
盖以式遏奸暴。
大庇黎人。
震蛮荡夷。
明罚耀武者也。
伏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仁覆有截。
化被无外。
皇图未臣之党。
帝载不庭之俗。
罔不衣被声教。
浸润邕熙。
望云向风。
密迩遐裔。
契丹凶丑。
奴隶馀苗。
冒顿之荣族。
单于之贵种。
徒以错居远郡。
渐化平时。
田牧混乎四氓。
贸迁通于三市。
戍人解甲。
边马垂辔。
禽兽饱而忘恩。
蜂虿养而恣毒。
敢孤亭育。
自绝生成。
乃狼心干纪。
鸱张窃发。
虐我边吏。
覆我镇军。
大残于夷落。
孤竹沦于荒虚。
陛下震赫斯之怒。
授决胜之符。
天地合谋。
鬼神助顺。
六狄举国。
百蛮整众。
运欃枪而埽除。
从列缺而焚荡。
臣饮冰受斧。
指日扬麾。
虽谢河閒之学。
窃慕任城之勇。
誓将首冒锋刃。
躬先士卒
上假神兵之威。
下定鬼方之罪。
凶丑狂悖。
素无大志。
因乘便利。
扇动奸回。
去岁尝师。
疑一军之尽化。
今春轻敌。
三帅之不归。
蚁聚实繁。
豺牙益厉。
山戎以西寇。
连岛夷而东入。
臣乃广开形势。
大振声威。
移告郡邑。
金汤固守。
传檄诸军。
掎角相应。
清边道大总管建安郡王攸宜。
仗钺蓟门
作镇燕国
当要害之地。
挫虎狼之偫。
高垒深沟。
卧旧营而不动。
山蛇云鸟。
阵死地而无疑。
总管沙叱忠义伯礼安道买等。
兵临易水
使接桑河。
犀渠冲将士之冠。
雕骑落将军之箭。
四面当敌。
九拒乘城。
御史大夫娄师德总管高再牟薛思行等
捍敌中山。
折冲外侮。
训厉鹰扬之士。
辑睦震惊之师。
其馀部散校分。
离纲别绪。
兵车星布。
太行而缀碣石。
介马云罗。
挟衡漳而连海浦。
山川积雨。
尽消边骑之尘。
草木长风。
咸有王师之气。
清边士马。
稍南驱而拥蹙。
神兵甲卒。
渐北逐以威临。
但合围而持重。
未轻挑而即战。
重以藩臣默啜
统率毡裘。
控弦逾于万骑。
带甲弥于千里。
长驱松漠。
掩集柳城
巢穴是空。
胎卵皆覆。
于时贼众兵马。
屯逼幽州
闻其塞外之败。
惧有舟中之敌。
势力外窘。
心腹内乖。
建安郡王攸宜。
蓄锐泉停。
乘机电发。
援桴作气。
则山岳动摇。
书箭一飞。
则酋渠相灭。
兵才接刃。
元凶授首。
舂喉蔽野。
观起中州
积甲成山。
组练收于外府
虽本根斯拔。
巳荡涤于一隅。
而馀蔓所滋。
尚联延于数郡。
贼帅何阿小
顽凶是极。
屠侩为资。
授其署置。
肆行驱掠。
幽陵之下。
不知首恶之巳擒。
两河之閒。
仍谓游魂之可恃。
士女遭其逼胁。
军城被其屠陷。
以杀戮为事。
户积虔刘之悲。
以劫夺为心。
家盈剥割之痛。
鹿城县李怀璧。
衣冠贵冑。
令长崇班
背我朝恩。
归城敌寇。
潜修甲杖。
输以利器之资。
见委兵权。
当其上将之任。
蠢兹狂乱。
暂同燎火。
言事剪除。
方申沃雪。
臣乃盛兵邢赵。
井陉之隘。
虎贲之将。
遏其冲突之锋。
长史唐奉一
驰使洛魏。
据阿曹之津。
纵羽林之雄。
挫其侵轶之势。
臣又遣前军总管忠武将军左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定阳郡开国公元基
押飞骑营中郎将李铎。
子总管云麾将军行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康国公阿史那毗伽。
子总管冠军大将军行左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宋拨延。
子总管冠军大将军左金吾卫翊府郎将回鹘果别敕行人云麾将军康戡诞。
子总管定远将军左威卫长李当义。
壮武将军何义本。
子总管忠武将军何利深。
子总管壮武将军俱罗罹淮。
宣威将军行左玉钤卫翊府郎将苏达俟斤度施。
总管王府典军成善威。
总管押飞骑定远将军平原府左果毅长上穆仙童。
总管刘尚圭。
总管渭州府左果毅鹿思让。
押飞骑左玉钤卫队正长上楚圭
左鹰扬卫长上
押飞骑李言忠。
押飞骑沮忠。
扬镇副张元孜。
押飞骑康景休。
押飞骑左监门卫司戈窦九皋。
别奏武威卫长上杨仁爽。
武威卫长上杨裔。
原州崇冈镇副康戌子。
右监门卫长上傅阿毛。
左监门卫长史殷承范
右卫长上王仁奖。
右卫执戟严宏炎。
右金吾卫元让
潭州花石戍主元晖
前右武威卫长郑嘉祥。
左卫司戈郑彦凑。
妫州威宁戍主崔思暕。
步兵总管左玉钤卫长上张中俨。
别奏首领苏农婆罗
三品子首领宋义本。
别奏游击将军左玉钤卫宿卫歌咄施注比。
别奏疾。
左卫潞州果毅员外同正阿史皎。
总管王城府检校果毅任宏誓。
别奏检校虞侯处寂
别奏裴光嗣等徇其东北。
又遣子总管游击将军玉钤左司阶伏羌县开国男李宏颜。
总管邢州司户参军飞乌县开国男元楷
总管原州广牧将军
子总管右武卫员外同正元礼
总管潞州参军武其。
别敕行人张景
扶州刺史旧镇副崔敬一。
右武卫中郎将阿史德。
奉职右鹰威卫将军业温啜剌俟斤
豹韬卫柔远府长史果毅吐火罗决斯。
右金吾卫果毅执失守直
右鹰扬郎将员外同正阿所𨙻。
左玉钤卫长上借绯金元济。
天竺国王子僧伽杖摩。
右鹰扬卫郎将仆固郡骨支。
左金吾卫郎将阿康地具。
武威卫郎将东河察使左豹韬卫高城府长上果毅阿史德。
伏麾支右玉钤卫郎将路驴驹。
左金吾卫长上阿史德伏麾支。
右玉钤卫郎将路欲谷。
游击将军罗枝延。
游击将军契苾木昆。
折冲都尉车鼻施俟斤
虔州犹口镇副白善德。
晋州仁寿府果毅威。
总管武威卫侯神城府果毅杜元隐。
押后队长上李德峻。
天官常选王皓常彦纬。
押千骑三交戍董元景
河州乔戍主王才龛。
别奏康元
押千骑队杨待封。
冀州堂阳县温待礼。
别敕行人白君𧦬等略其西南。
或折冲其前。
或乘蹑其后。
整貔貅之佐。
奋猛毅之伦。
长戟林回。
高旗云桡。
贼党晷穷漏急。
命窄途殚。
执无全之心。
投必死之计。
今月一日
何阿小等帅不悛之旅。
拥胁从之众。
结聚数万。
抗拒官军。
自寅及午。
前后九阵。
元基等并锋镝争先。
戈鋋递跃。
抗足而跐。
鲜卑之血涂地。
攘臂而扔。
乌丸之首积野。
摧同冰陷。
裂若山焚。
穷其子遗。
无复噍类。
斩获逆贼冀州三品大总管何阿小。
逆贼河北道招慰大使冀州刺史马行慰。
逆贼冀州道副大总管奉节
逆贼冀州长史王宏允。
逆贼总管刘伏念。
逆贼十二卫大将军见任鹿城县李怀璧。
逆贼信都县杨志
总管六郎
逆贼总管王知先。
逆贼帅马明誓。
逆贼三品总管姬目等魁首巨蠹三百馀人。
所有戎马凭陵残毁之地。
臣皆宣布制旨。
抚集其人。
咸怀圣恩。
俱得复业。
偫凶既定。
冀方砥平。
二载逋诛。
一朝泯灭。
数州愁毒。
俄然清弭
舞溢河冀。
歌达塞垣。
截风浪以息沧溟。
廓氛埃而清白日。
郤縠何力。
敢推偫帅之劳。
叔向有言。
实在明君之德。
臣凭藉睿略。
忝当戎政。
神机密运。
不待横草之功。
天赞冥符。
恭承破竹之势。
伏惟庙胜。
速奉朝欢。
抃舞之情。
倍万恒品。
不胜庆快之至。
谨遣傔人天官常选李佑别奏左卫长上校尉张德俊奉露布以闻。
其军资器械。
别簿条上。
谨言。
周易物象释疑叙 唐 · 东乡助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
易以龙象乾。
马明坤。
随事义而取象。
是故春秋传辞。
多因物象。
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文。
触类而长。
洎甲子以六十为运。
而卦则六十四为周。
六十四而参六十。
合九百六十年为一元纪。
助今采于往疏未释后学滞懵者。
标出目为周易释疑。
属象比事。
约辞伸理云尔。
实备策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五、《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一
《易》之象,以龙、马明《乾》《坤》之用。
夫《乾》《坤》之气,变化之大,无穷而不可测,而圣人独以二物明之者,何故?
以为天之用,不可得而极,其可见者,云雨风霆而已。
云雨风霆,非龙无以行之,则天下之物,有能尽天之用者,莫过乎龙也。
地之用亦不可得而极,其可见者,际乎海深,入乎蛮夷,而无有涯畔。
人之力不足以胜之,而驰骛战斗,涉地之远,非用马则弗能济。
则地之用,又莫若乎马。
此《易》之所以重乎龙与马,偕之于《乾》《坤》也。
国之宝畜,兽之等夷,莫重乎马。
《易》象之所贵,《周官》之所列,《小雅》《鲁颂》之所载,史氏传记、兵家之说所备,兵之胜负系焉,国之虚实彊弱系焉。
蛮夷戎狄四方之民,其俗不同,其轻死而喜为中国寇盗一也。
然而能深入而为大患者,自古常在于西北,不在于东南,其故何也?
马出于西北而不出于东南也。
冒顿单于数十万骑困高祖平城,駹骊駮白,皆从其方之色。
多马如此,故能屈中国之势。
孝武乘文、景之富,夺击匈奴匈奴少衰矣,后以马少遂无复出。
唐文皇既定天下,席其胜势,破突厥、诛高昌、平吐谷浑
继之以高宗,碎高丽、擒百济,而中国之地西至于焉耆,北踰于阴山,尽得多马之土。
故分坊布于陇右,而唐马最盛。
今之马大抵衰耗,不及于汉唐者,何也?
多马之土,不为中国而为狄也。
耶律氏之君,以马上为国,不骑则不能战,故其兵以马为命。
女真亦尝通马,间市于我矣,诏蠲大谢岛民租,令操舟以泛马。
耶律患之,置戍于海岸,而女真之贡,不能至矣。
继迁玩战日久而马大耗,德明臣顺以偷其安,怀其种落,专其畜牧者,凡三十馀年,宝元间至以谷量马,故元昊兵气飘逸而为边患矣。
杂羌,虽以马为市,然皆癯疾之馀,中国固未尝得之也。
西北之产不入于中国,中国之所恃,蕃吾马而已,而马官日以弛,马政日以坏,朝廷曾莫之计,以失兵备
猝然有不得已之战,顾欲驱步卒、驰沙漠而捍堂堂之锋乎?
伯益知鸟兽之情而畜马息,故帝舜氏之以嬴而俾世其任;
非子牧于汧、渭而有功,故周孝王邑之于秦而不夺其业。
王毛仲张万岁彊干而知马事,故唐付之以闲厩监牧之政,勋虽至开府而仍典焉。
是择其人、专其职、久其任而责其功也。
今之群牧,数十年之间,为之者凡几人?
以知马而任者谁耶?
任之而有成效者谁耶?
以无劳而得大谴者又谁耶?
间有可任者,亦未及究马之情、谙马之数而徙矣。
马官视马之耗登,蔑若秦之视楚人之亡羊而弗知恤,此国马之所以不繁也。
周之时有庾人、校人、圉师、牧人、趣马巫马,咸专其事而不复治他。
春秋之时,郑虽小国,以下大夫为师,则其馀列国莫不有马官矣。
故任久职专则政举,而畜牧遂字。
令尝求知马之人而任之,惟贵与侍从之臣人其资地迭处而兼领焉。
上之任之也为恩而已,非痛责以马事也;
下之受是任,幸增廪给、便役使而已,弗以其事自任也。
故不亲其劳、不悉其务,田业有遗利,吏卒有遗力。
国之宝畜,聚散于沮洳潟卤之泽,暴露于冰雪无水草之野,相枕藉偾路而数以大耗,可不为之惜哉!
夫畜牧止家人野夫之事尔,少多之食,出入之时,惟其便而不可以素为之节,要在适马之性,使蕃息而已矣。
不知付之于其人,治之如家人野夫之事,而严为条教,旧令日积而新请继至,吏卒惶惑,不知所以为者。
马之疾不同,而不敢不殊其寒温之剂,肥瘠老壮所任之不同,而不敢不均其出入与食之少多,扃扃欲以文法治马,求国马之蕃,不可得也。
今欲养马蕃之,必择其人,必专其职,必久其任,使毕力于事而责成功。
吏之废置,卒之诛赏,寒暑耕牧,牝牡食息之节,适其便而相宜,一切无束以小法,惟视其岁增之数如何,则马政举而兵备渐实矣。
国家于闲安无事之时,其失常在于因循,不能先事而有所思,一朝急猝之变起,则烦忧而不知措,以败大事,为中国无穷之辱。
惟马又非可以亟索而得者,可不预虑之哉!
黄堡镇瓷窑封德应侯碑记元丰七年九月 北宋 · 张隆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二
熙宁中尚书郎阎公作宰华原郡
明年,时和政通,奏上山神封德应侯
贤候上章,天子下诏,黄书布渥,明神受封,庙食终古,不其盛哉!
黄堡之西南,附于山椒
青峰回护,绿水旁泻,草木奇怪;
下视居人,如在掌内。
居人以陶业为利,赖之谋生,巧如,精比琢玉。
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均中规矩;
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煆炼累日,赫然乃成。
击其声,铿铿如也;
视其色,温温如也。
人犹是赖以为利,岂不归于神之功也!
至有绝大火,启其窑而观之,往往清水盈掬,昆虫活动,皆莫究其所自来,必曰神之化也。
陶人居多沿长河之上,日以废瓷投水,随波而下,至于山侧,悉化为白泥,殊无毫发之馀混沙石之中,其灵又不可穷也。
殿之梁间,板记且古,载:翁者,晋永和中有寿人耳,名林,而其字不传也,游鉴至此,酷爱泥土变态之异,乃与时人传火窑甄陶之术,由是匠工得法,愈精于前矣。
民到于今,为立祠堂,在之庙中,永报休功,不亦宜乎?
一方之人赖为衣食之源,日夕祗畏,曾无少懈。
得利尤大者,其惟茂陵马化成耳,岁以牲豚荐享,又喜施财,为之完饰,此所谓积善之家,宜有馀庆者也。
《易》曰:「显诸仁,藏诸用」。
正合之功矣。
隆退栖林泉之下,久不弄笔砚。
一日,太原王从政至于门,且言马君事之勤,俾为文刻诸石,将使万古之下,传之无穷,又皆知阎太守而位列于山,其功当不在王公之下矣。
斯诚可记,固无惜荒唐之言,直笔以书之。
大宋元丰七年九月十八日立石。
镇将德安、张化成,三班奉职、监耀州黄堡镇酒税兼烟火吕闰,茂陵马化成施石立碑,男马安、马信、马明太原王吉掌敕,看庙清河张昱,州人刘元刊。
按:民国同官县志》卷二三,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奏边备利害状 南宋 · 李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六
臣窃见朝士大夫每岁虏使欲来未至之际,则皆忧其变故。
及至虏使既还,则以谓一岁无事,便作安享逸乐,国家久远之计不复关心,直待明年秋冬之交,方知忧虑。
日复一日,岁复一岁,更无一定之论,天下之势益就委靡不振,臣实痛之。
且如淮甸守备之计,臣尝具奏,乞坚守之地四处。
臣今至江上询访利害,无过于前奏者。
虏或渝盟,四处固守,决不敢至江上。
虽至江上,亦不敢住。
兵行以粮草为重,虏骑虽多而知巢湖东关等处据险,粮草必不敢行。
马阙食,不待战而必走无疑矣。
李陵之言曰:步马之势,固自悬绝。
今诸军马少,全仰步兵,虏则尽马,势固不同。
加以众寡不等,平原浅草,胜负难量。
若图全胜之计,惟守而已。
守备已坚,自生勇志,见利然后可以图战。
若轻用侥倖万一之胜,是弃其兵也,如叶义问之用刘汜是也,足以为戒矣。
且吾之所长,以水为固,必在于舟楫。
兵乘船舰,利则登岸,否则据水,无令敌人有船,则是万全之计,此守四处之大概。
虏所恃者众与骑耳,我若必以骑图胜,万无是理,当思有以制其骑斯可矣。
臣尝见诸所以御虏骑者多用拒马,二人共举,其一手不能别执兵器,所以拒敌比车之为用不相侔矣。
臣又见兵官陈敏造车数样,皆不适用,韩世忠造虾䲈车以冲,郭振止用商旅羊头车,许赟造车亦相类而稍华,归正人徐清三等车样向来必曾进呈。
而宋武用车四千乘,以布为幕,下山东,灭慕容超,又用大槌发短矛于车上,以数千人破元魏数万骑于河北
马隆用偏箱车,以数千人救西州,虏不能近。
以是言之,车之为用可以御马明矣。
臣谓宜委晓事兵将官讨论战车之制,试阅以为制马之具,则军势必
然则车战之图尚俟守备坚固之后,坚固之图必用我之所长,水战为上。
水战利害,臣谨别具劄子奏陈。
臣愿陛下于閒暇之时,责宰执大臣与侍从之官朝夕讲究图治之道,上下一心,共执定论,措宗社于磐石,不致事至而忧,天下幸甚。
蚕舍 南宋 · 赵汝燧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每到蚕时候,村村多闭门。
往来断亲党,啼叫禁儿孙。
不惜兼旬力,将图终岁温。
殷勤马明祝,灯火谨朝昏。
青莲池上客 俗青玉案攒三拆字 金 · 王哲
 押马韵
锁户真成也。
百朝惺洒。
冰餐非苟且。
玄妙,就中超□。
马眸粘惹。
恩爱俱齐舍。
闲游冶。
教余同幽雅。
仙子,共成修写。
马明星下。
青玉案 缘化子弟 金 · 王哲
锁户真成了。
百朝甚惺洒。
冰餐非苟且,玄妙就中超,亸马眸粘惹。
恩爱俱齐舍。
闲游冶。
教余同幽雅。
仙子共成修,写马明星下。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报剿捕撒拉尔番回志事十韵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一
撒拉尔番回即狗西番其俗人畜并处好即人怒即兽往年因大加惩创安静五十馀年今其丑类复滋昨督臣勒尔谨奏撒拉尔番回苏阿洪等因争立新教杀伤旧教数人遣官往捕而贼匪等竟敢抗拒并戕知府副将勒尔谨因率臬司福崧领兵往剿更调集甘省提镇仁和等五路兵而贼已乘间侵佔河州维时事起仓卒勒尔谨暂驻狄道藩司王廷赞保守兰州省城贼乃间道进逼省城焚烧关厢西安巡抚毕沅以闻将军伍弥泰提督马彪各领兵赴援奏到即敕简八旗劲旅并命大学士阿桂尚书和珅等往莅其事乃兵甫启行而王廷赞即奏诛杀贼匪教主马明清兹勒尔谨毕沅仁和等奏克复河州省城围解且擒杀贼匪要犯多人击退上山即日可期剿灭云云因敕分别奖赏颁谕中外并赋十韵纪事如左
狗西黑帐本番雏,白帽非回窜籍呼(狗西番又名黑帐房与内地回人带白帽者本另一种类昨勒尔谨等奏乃以其不食猪肉遂沿俗称番回现已饬令详查具奏毋令窜混)
争教始因执新旧,据州遂肆攫萑苻撒拉尔番回本旧教近因贼首苏阿洪等欲另立新教杀害旧教数人肆行不法该督委兰州府知府杨士玑河州协副将新柱前往查挐途次白庄被逆番聚众残害时勒尔谨一面率臬司福崧带督标兵五百名往剿一面调集仁和等五提镇兵二千名会剿而逆匪乘官兵未到之先竟拥男妇二千馀抢佔河州实为罪大恶极神人共愤)
如狂一旦为猖獗,不畏三章置锧鈇。
提镇领兵皆宿将甘肃提督仁和西安提督马彪及各镇总兵图钦保德宁等皆曾经出兵金川久历戎行故临阵调度井然因并交部从优议叙以示奖励)监司守省具嘉谟甘肃藩司王廷赞以文臣能保守省城于贼匪围逼时悉力守御又安定县回民马明清系贼人新教之主前已挐禁省城王廷赞因贼人索取许其城上一见指称禀明督臣批至释给随将马明清正法以免后患办理实合机宜因赏给一品顶带仍交部从优议叙)
会征有算妖氛敛,次战无前贼势孤(此案事起仓卒勒尔谨先调各路官兵会筹征剿仁和由途次迎剿并令德宁额尔恒额一面把守贼人所毁河桥施放炮位一面直渡黄河督官兵奋勇杀贼图钦保复手刃四贼将逆匪击退上山此时贼众已成釜底游魂擒灭指日可计矣)
近日伏林远满四(甘省番回杂处好勇斗狠其常也近年之王伏林明季之满四暨今之苏阿洪皆其类也然小丑潢池官兵一至即尽灰灭耳),何辞净剿受骈诛。
分驰禁旅原资众(先据毕沅奏报兰州被围即简𣲖健锐火器两营京兵四千名选乾清门巴图鲁侍卫带领又钦差大臣和珅拉旺多尔济海兰察额森特等前往督率并命大学士公阿河南取道往同会剿以壮声势),详览军书敢懈吾。
本省制军纾壮略,邻封安抚裕良图(勒尔谨既调集甘省各路兵而毕沅西安境内闻报即悉心调度协济满汉官兵事事迅速妥协并有先办而与所降谕旨相合者实属可嘉之至因赏给一品顶带仍交部从优议叙以奖贤劳)
群心齐自成功速,小丑歼将乏处逋。
方吁佑随闻捷信(是日宴边雩祭有薄伐番回不容已维扬速冀民之句回銮至御圉遂接此奏诚垂贶昊乾也),曰欣曰敬曰惭夫。
大学士阿桂陕甘总督福康安奏歼擒石峰堡贼回净尽志事三十韵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
邪回倡新教,略经数年矣。
厥有马明心,回民倡祸始。
僧之一炷香,道之五斗米
本因敛货财,遂至兵戈起。
明心被人讦,拘系囹圄里。
而苏四十三,竟敢欲救彼。
彼实萨拉尔,番回而已耳辛丑三月兰州撒拉尔番回苏四十三等因救马明心杀官拒捕佔据河州城旋窜省城外之华林山大学士阿桂等往𠞰首逆苏四十三六月十五日授首至七月初六日馀党歼除悉尽详见辛丑年志事诗)
兴兵旋𠞰除,谓其类尽已。
赦过李侍尧,实资能经理。
明练夙著名,孰谓偾辕是。
偷安一切怠,养痈近尺咫辛丑年苏四十三滋事时李侍尧获罪系狱因其平素尚明练晓事加恩赦宥复用为陕甘总督责以经理善后事宜讵李侍尧姑息养痈致邪教回民田五等复纠众谋逆田五等系内地回民近在咫尺尤非撒拉尔番回可比乃于四十六年逆回等脩理石峰堡且聚众礼拜寺谋逆李侍尧均毫无觉察及田五等起事肆逆李侍尧复逗遛靖远并不亲督官兵速行𠞰捕以致贼人两次翻山逃窜纠党肆逆实为始终贻误)
田五明心徒,复雠谋乱诡(据阿桂福康安奏获贼李泰恭讯即李胡子之父据供田五系马明心之徒因欲与马明心报仇于本年三月内令李泰恭父子纠人入夥约于五月初五日起事谋逆嗣缘被人告发所以四月十五日即从小山起事等语)
被创虽自戕,应者如蜂蚁。
遂不可爬梳,流言灭回迩。
以故应者众,攻城劫闾里(贼首田五虽于五月内被创自戕馀党李胡子马胡子复以流言恐吓声称官兵欲歼灭回众勾结党与于通渭隆德静宁伏羌及鹿鹿山底店石峰堡等处肆出滋扰)
嗟我遭燹民,蠲租早颁旨(逆回滋扰地方先经降旨今该督查明被难良民酌量抚恤并将该省本年应徵钱粮全行豁免自此民情大定并有乡村百姓缚送逸出贼匪纷纷擒献者)
民情遂大定,缚送贼比比。
更因遣重臣,勇将进兵驶。
底店折贼锋,石峰围贼垒(甘省逆回之事李侍尧刚塔不能办理因命福康安为陕甘总督海兰察带领巴图鲁侍卫等驰往福康安甫到隆德即进𠞰底店奋勇杀贼数百名生擒三十馀名贼势先已挫折后路肃清随直捣石峰堡阿桂所率之八旗劲旅亦至因四面设卡层密环围浚掘壕沟断绝水道贼已如釜底游魂尅期歼灭)
防窜周浚壕,蹙命亟断水
犹虑如华林,成群斗以死。
兹乃得生口,尽善仍尽美阿桂福康安石峰堡贼人自断水以后晴霁数日情甚惶急七月初三四日陆续投出男妇一千五百馀名初四日晚福康安海兰察等及巴图鲁侍卫率领各营奋勇官兵阿拉善兵屯练降番于石峰堡卡隘之外层层分布埋伏至子刻贼首张阿浑同杨填四等率贼向外直扑大通阿浑带贼在后接应思欲夺路逃窜我兵鎗箭如雨尽力截杀维时海兰察即率同台斐英阿福宁阿满泰春宁带兵驰往自外层层围裹痛加歼戮福康安于各路督催明亮保宁成德图桑阿额尔恒额法灵阿苏灵等各见贼即截杀贼匪自相践踏黑夜力战直至寅刻杀贼千馀尸积满壕纵横遍地张阿浑被我兵射伤复与大通马阿浑等窜回堡内至黎明福康安同海明亮等带领各路官兵一拥直上复与旺沁班巴尔傅玉等督率官兵进堡搜捕擒杀将贼首张阿浑即张文庆大通阿浑即马四娃及贼目杨填四黄阿浑即黄明建成马良马金杨存义马建几马建业马保等全数擒获又生擒贼七百馀割取首级八百馀计两日内共歼擒贼回二千馀拿获首从逆犯及妇女孩稚三千馀所获牲畜粮食器械帐房无算此次𠞰灭贼巢成功迅速大学士公阿加一轻车都尉世职福康安晋封嘉勇侯海兰察加一骑都尉世职伍岱授为都统并予骑都尉世职旺沁班巴尔加一公职衔与其弟其馀在事出力之大臣官员及巴图鲁侍卫等均令阿桂福康安查明分晰具奏另降谕旨甄叙其军机大臣和珅加一轻车都尉世职馀俱著交部以军功议叙)
返躬审为政,勉爱民如子。
弊吏首以廉,亦鲜饕簠簋。
水旱莫不赈,肯令沟壑委。
(去声)节可自信,实未应有此。
彼回本吾民,奚曾少异视。
而忽逢此变,斯诚劫数尔。
究缘化未淳,惭愧惟责已。
更忆圣经云,哀矜而勿喜。
金缕曲 其二 四川全兴甲A记忆2018年 当代 · 王悦笛
 押词韵第十部
旗暗金锣哑。
渐模糊、忆中雄起,云边呼罢。
映馆芙蓉红寂寞,曾识魏姚兵马。
黑蝴蝶、漂洋来下。
赞助阳公替蓝剑,炫征衣、商号追声价。
黄一抹,不移者。

九零年代萤窗
共悲欣、耶娘抱我,面屏嬉骂。
腺素骚然泌于肾,汗捏涔涔盈把。
二十载、与尘俱化。
万古摩诃池上月,照空茵、远市昏如假。
新足史,待天写(按:魏姚兵马,川足主力魏群、姚夏、黎兵、马明宇。黑蝴蝶,川足著名外援巴西人马罗,碎步翩翩,如蝴蝶然。四川全兴主场成都体育中心正在古摩诃池遗址之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