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自撰墓志铭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已。无功于时也。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起家以禄位。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乡人未有达其意也。尝耕东皋。号东皋子。身死之日。自为铭焉。曰。有唐逸人。太原王绩。若顽若愚。似矫似激。院止三径。堂唯四壁。不知节制。焉有亲戚。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无思无虑。何去何从。垄头刻石。马鬣裁封。哀哀孝子。空对长松。
酅国公墓志铭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六
永昌元年春二月甲申朔。酅国公薨。公讳柔。字怀顺。宏农人也。县犯太原王庙讳。改为仙掌焉。公即隋炀帝之元孙。元德太子之曾孙。恭帝之孙。酅国公行基之子。粤若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惟丞相保宁西汉。惟太尉亮弼东朝。功书王家。泽流后嗣。亦犹司徒之敬敷五教。殷德日新。后稷之播时百谷。周有大赉。隋高祖昧旦丕显。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受顾命。恭皇帝逊位明扬。能让天下。作宾皇室。与国咸休。系承百代之宗。国称二王之后。公山河积气。清白馀基。孝友著于闺门。信义行于邦国。纵心妙用。不出户庭。覃思典坟。不窥园圃。及其上公传位。命服居前。有怵惕之心。无骄矜之色。汉之平帝。犹敬刘歆。鲁之戴公。尚闻商颂。大唐贵为辰极。富有寰瀛。用三王之礼。以同天地。奏八代之乐。以答神祗。郊上元。定泰时。金绳玉匣。日观登封。左个西偏。明堂布政。未尝不虞宾在列。周客来庭。礼秩尊于百寮。赞拜绝于群后。犹能小心畏惧。恪慎肃恭。上帝时歆。下人祇协。以为藩屏。以训子孙。禀命不融。享年五十有五。呜乎哀哉。越某月。葬于某原。嗣子某官。生尽其孝。死尽其哀。学不替于为丧。礼有踰于钻燧。卜其宅兆。俾无后艰。述其家风。谓之不朽。其铭曰。
有客有客。乘殷之马。建于上公。尹兹东夏。有客有客。乘殷之辂。作宾王家。率由典故。天之苍苍。人之云亡。柏槚成行。魂归故乡。
庐山东林寺律大德熙怡大师碑铭 中唐 · 许尧佐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三
大师讳熙怡。姓曹氏。桂阳人也。旧勋前烈。垂休积庆。史氏详之矣。夫真如不远。其要在乎无垢。妙理不深。其要在乎见性。本于真实。畼于虚空。俾聆芳咀润。孜孜请益。则大师之教也。大师体识深静。风度端敏。受具戒于南岳。修律仪于东林。常趺坐一室。而四方学者。差肩继踵。发此柔软。纳其归依。嘉言玉振。微文冰释。故崇德雅美。临坛持法。垂五十年。尝以至德初隶东林寺。居耶舍塔院。数逾二纪。而信心长者。怀甘奉贽。纷然并进。监厨守藏。不遑祗受。既而悉归精舍。颁于众僧。大师率门人。布衣粝食而巳。故推巳以见相。因相而归空。搜阅精微。钻研旨要。常若背闷。而针石不能及也。故中夜累叹。有神人抚背。殊形骇物。斯须乃去。自知穷讨经论。切磋心要。加以律仪端静。受持勤至。感通之应。固难尽书。至于山鹿归仁。林鸟效祉。大师之室。不足骇也。大历五年。跻五老峰。望彭蠡。临瀑布。乃构凌云精室。为经行之地。旁引泉窦。以涤尘垢。近蹑松壑。以求清凉。丹崖云岫。势若屏牖。然趋风望景。攀危辇重。翼如而至者。难以数计。积十馀年。乃止大林精庐。杖屦衣巾。屏居一室。行住坐卧。无非道场。乃淬法刃。燃慧炬。俾夫恂恂围绕者。割其缚。导其迷。洗然而自得也。贞元中。归东林戒坛院。以为吾道巳成。吾教巳行。十二年丙子岁秋七月二十七日。召门弟子曰。吾随化还。须臾寂灭。僧腊五十。报龄七十一。州闾赴吊。道路衔悲。宗师既没。法教畴依。莲沼芜涸。禅林凋折。以其年八月十四日。迁座于香谷原。从人欲也。大师精贯六艺。旁达百氏。常与故太师鲁国公颜真卿故丞相天水赵公憬故郑滑节度兼御史大夫范阳卢公偫今吏部侍郎宏农杨公于陵为参禅之侣。幽键洞发。宏言两得。门人法粲道镜道宁道深道琛道建利𧦬等。并三明继轨。四禅绍迹。缘起皆泯。空有两诠。卜商传阙里之教。龙树演迦维之法。其旨一也。咸以夙承甘露。愿勒贞珉。铭曰。
演畅微妙,经行道场。
昭昭大师,启迪无方。
孰云虚空,不可思量。
普涤缘念,永清心地。
异物幽赞,灵鸟效瑞。
景行如存,追思不匮。
白日在水,澄虚则明。
至人临池,无垢则清。
信而不渝,冲而不盈。
宛彼堂庑,空留法象。
门人绍德,禅灯继朗。
式播芳尘,以慰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