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广平王雄司空开皇九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三
维开皇九年八月朔壬戌,皇帝若曰:于戏!
唯尔上柱国左卫大将军宗正卿、广平王,风度宽弘,位望隆显,爰司禁旅,绵历十载。
入当心腹,外任爪牙,驱驰轩陛,勤劳著绩。
念旧庸勋,礼秩加等。
公辅之寄,民具尔瞻,宜竭乃诚,副兹名实。
是用命尔为司空
往钦哉!
光应宠命,得不慎欤(《隋书·观德王雄传》)
越王侗下书李密 其一 隋末唐初 · 薛德音
 出处:全隋文卷十九
我大隋之有天下,于兹三十八载。
高祖文皇帝圣略神功,载造区夏。
世祖明皇帝则天法地,混一华戎。
东暨蟠木,西通细柳,前逾丹徼,后越幽都
日月之所临,风雨之所至,圆首方足,禀气食芼,莫不尽入提封,皆为臣妾。
加以宝贶毕集,灵瑞咸臻,作乐制礼,移风易俗。
智周寰海,万物咸受其赐,道济天下,百姓用而不知。
世祖往因历试,统临南服,自居皇极,顺兹望幸。
所以往岁省方,展礼肆觐,停銮驻跸,案驾清道,八屯如昔,七萃不移。
岂意衅起非常,逮于轩陛,灾生不意,延及冕旒。
奉讳之日,五情崩陨,攀号荼毒,不能自胜。
且闻之,自古代有屯剥,贼臣逆子,无世无之。
至如宇文化及,世传庸品。
其父述,往属时来,早沾厚遇,赐以婚媾,置之公辅
位专九命,禄重万钟,礼极人臣,荣冠世表。
徒承海岳之恩,未有涓尘之益。
化及以此下材,夙蒙顾盼,出入外内,奉望阶墀。
昔陪藩国,统领禁卫,及从升皇祚,陪列九卿
但本性凶狠,恣其贪秽,或交结恶党,或侵掠货财,事重刑篇,状盈狱简。
在上不遗簪履,恩加草芥,应至死辜,每蒙恕免。
三经除解,寻复本职,再徙边裔,仍即追还。
生成之恩,昊天罔极,奖擢之义,人事罕闻。
化及枭獍为心,禽兽不若,纵毒兴祸,倾覆行宫。
诸王兄弟,一时残酷,痛暴行路,世不忍言。
有穷之在夏时,犬戎之于周代衅辱之极,亦未是过。
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容身。
今王公卿士,庶寮百辟,咸以大宝鸿名,不可颠坠,元凶巨猾,须早夷殄,翼戴朕躬,嗣守宝位。
顾惟寡薄,志不逮此。
今者出黼扆而杖旄钺,释衰麻而擐甲胄,衔冤誓众,忍泪治兵,指日专征,以平大盗。
化及伪立秦王之子,幽遏比于囚拘,其身自称霸相,专擅拟于九五
履践禁御,据有宫闱,昂首扬眉,初无惭色。
衣冠朝望,外惧凶威,志士诚臣,内皆愤怨。
以我义师,顺彼天道,枭夷丑族,匪夕伊朝。
太尉尚书令、魏公丹诚内发,宏略外举,率勤王之师,讨违天之逆。
果毅争先,熊罴竞逐,金鼓振慑,若火焚毛,锋刃纵横,如汤沃雪。
魏公志在匡济,投袂前驱,朕亲御六军,星言继进。
以此众战,以斯顺举,擘山可以动,射石可以入。
况拥此人徒,皆有离德,京都侍卫,西忆乡家江左淳民,南思邦邑,比来表书骆驿,人信相寻。
若王师一临,旧章暂睹,自应解甲倒戈,冰消叶散。
且闻化及自恣,天夺其心,杀戮不辜,挫辱人士,莫不道路仄目,号天局地
朕今复仇雪耻,枭轘者一人,拯溺救焚,所哀者士庶。
唯天鉴孔殷,祐我宗社,亿兆感义,俱会朕心。
枭戮元凶,策勋饮至,四海交泰,称朕意焉。
兵卫军机,并受魏公节度(《隋书·越王侗传》)
高颎谥爵诏618年8月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隋太常卿高颎
上柱国贺若弼
并抗节不阿。
矫枉无挠。
司隶大夫薛道衡
刑部尚书宇文㢸
左翊卫将军董纯
并怀忠抱义。
以陷极刑。
宜从褒饰。
以慰泉壤。
可赠上柱国郯国公
上柱国杞国公。
各令有司加谥。
道衡上开府临河县
上开府平昌县
柱国狄道县
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682年9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诸侯计功。其铭曰仲山甫式于百辟。
大夫称伐。其铭曰正考甫恭于三命。
所以扬其先祖。所以示其子孙。
上古之初。刊于礼乐之言。
中年以降。述于宗庙之碑。
文质既殊。条流遂广。
山河永配。金石长存。
或旌原氏之阡。或表滕公之墓。
观百林之字者孝廉之旧业。
于是乎不愆不忘。读黄鸟之词者。
文范之馀风。于是乎可久可大。
公讳珽。字叔珉
河南洛阳人也。宇文归之远派。
宇文翰之馀秩。龙火昼夜于钟山
鹏云南北于溟海。自中州圯坼。
上国崩离。魏氏忘其宝图。
齐人弄其神器。则天有成命。
周虽旧邦。文王以业重三分。
昭事上帝。武王以功成八百。
阴骘下人。车书混一于域中。
子弟星罗于海内。方乎刘泽
乃天汉之懿亲。匹以曹洪
当涂之近属。及其隋室迁鼎
唐运握符。固亦坛社仍存。
山河不替。曾祖显和。
后魏冠军将军朱衣直阁东夏州刺史车骑将军散骑常侍长广郡。周赠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延丹绥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
周书有传。对扬天命。
保乂王家。霍去病初封冠军
周亚夫始为车骑。剖符之重。
任在于六条。建国之荣。
礼高于五等。祖神举。
使持节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兆尹柱国大将军并潞肆石四州十二镇诸军并州总管东平郡公。赠少保
周书有传。材优辅弼。
业赞云雷。晋则羊祜仪同
楚则若敖柱国王章之拜京兆
天子闻其直言。郭伋之莅并州
诸童符其恩信。考谊。
隋文皇帝挽郎。皇朝益州青城瀛州清苑县令
钩深致远。直道正词。
不汲汲于富贵。每乾乾于日夕。
广都蒋公炎。非无社稷之能。
太邱仲弓。自有闺门之德。
庆成弧矢。气袭芝兰。
剑则赤山之精。牵牛于北列。
鼎则黄云之宝。入天驷于东方。
资大孝而立身。蕴中和以成德。
词参变化。稽百代之阙文。
学富图书。阅三冬之旧史。
司徒袁粲。许之以栝柏豫章
处士祢衡。目之以椅桐梓漆。
初任国子生。擢第授道王府参军郑州参军事
横经太学。射策王庭。
高阳才子。宣慈惠和之誉。
武公新邑济河洛颍之间。
兼摄务殷。参卿位重。
王徽之任达。国士升车。
刘简之博闻。中郎寓直。
秩满。授遂州司户参军事
天开井络。地泄江源。
财雄翕习于外区。栋宇相望于近甸。
尹兴为政。知陆续于众人。
黄谠临官。识包咸于数子。
寻迁绛州翼城今。大梁星野。
少泽封圻。城故绛以深其宫。
新田以流其恶。实惟繁剧。
载著循良。鲁国有司。
无擅徵之事。南阳郡
罢休沐之娱。州府状闻。
乡亭颂德。亦由礼让之化。
绵竹于是乎作歌。风俗之夷。
浚仪于是乎刊石。稍迁符玺郎
寻奉敕检校鸿胪本官如故。环济要略。
掌天子之符玺。刘熙释名。
京师之心腹。是分麾节
赞王侯。国信不差。
郊迎有序。迁尚书职方员外郎
夏书禹贡。辨其川泽。
周礼职方。明其物土。
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
閒夜絜斋。惟有张灯之宿。
诏除朝散大夫晋州司马。寻迁长史
平阳旧县。姑射灵山
玉印仍存。瑶城未改。
习凿齿之逢宣武。三命而践侍中
管公明之谒冀州。四见而登别驾
诏迁同州长史河西辐辏。
北膏腴。秦地之下邦。
汉京之左辅使君何以为政。
端右宜其得人。江统知贤。
直言则陈留阮宣子唐林荐善。
通理则汝南黄叔度王祥纠合。
公辅之宏才。荀羡逸群。
壮冲天之劲翮。享年六十有五。
永淳元年六月二十一日。终于华州之别业。
呜呼哀哉。公元亨利贞。
文行忠信。礼乐之君子。
儒林之丈人。当在中求。
自是风尘外物。友于之义。
伯淮与季江同寝。朋从之道。
鲍叔管仲推财。优游大学之中。
藉甚平台之下。辎车就列。
化洽于二州。油轼当官。
政成于半刺。道尊德贵。
而大位不跻。有志无时。
而天年不永。即以其年十月
迁窆于郑县安乐乡西源。嗣子某官等。
诗礼预闻。箕裘早学。
生则尽其养。刘殷积粟于七年。
殁则致其哀。唐颂绝浆于九日
占白鹤。相青乌
郑伯所封。有咸林之采地。
晋侯所赂。有河外之城邑。
其川渭水而玉璜。其镇华山而金石。
习习旟旐。纷纷野田。
范巨卿素车来哭。韩元良则缌麻设位。
大夫梁鸿之命。终陪列士之坟。
妻子从田豫之言。竟托神人之墓。
呜呼哀哉。铭曰。
国自东部。家承北平
遂荒中县。奄有神京。
时逢日薄。运改天正
二王之后。三代之英(其一)
惟宗惟祖。有典有则。
大魏将军。隆周柱国
于穆显考。其仪不忒。
礼乐宣风。闺门表德(其二)
五才钟秀。百福与贤。
蜀都曾子汉代颜渊
公之广学。其积如山。
公之大辩。其流如川(其三)
亲则郕霍。地居周郑。
人物会同。歌谣鼎盛。
设官分职。天子有命。
束发登朝。参卿军政(其四)
江汉之流。河汾之都。
礼优悬榻。任重前枢。
六玺为贵。皇天降符。
九州为广。益地开图(其五)
平阳守土。下部风俗。
秦晋闾阎。山河𮜿躅。
缇油之化。海沂之曲。
始听鸡晨。行复骥足(其六)
龟长筮短。吉往凶来。
宾朋永诀。徒御相哀。
华馆无象。元堂不开。
青龙水曲。白马车回(其七)
漠漠古墓槭槭寒桐。
郭门之路。平林之东。
天光少日。地气多风。
凡生物而必死。唯君令始而善终(其八)
送重表侄王砅(一作殊。砅,力制切,履石渡水也。今作厉)评事使南海770年 唐 · 杜甫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引用典故:得凤 剪髻
我之曾祖(一作老)姑,尔之高祖母。
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王圭也)妇。
隋朝大业末,房杜史载王圭微时,与房、杜游,其母窥见大惊,敕具酒食尽欢,曰:“二客公辅器,子必与之偕贵。”)俱交友。
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
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
俄顷羞颇珍(一作颇羞珍),寂寥人散后。
入怪鬓发空,吁嗟为之久。
自陈剪髻,鬻市充杯(一作酤)酒。
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
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
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八九。
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
下云风云合,龙虎吟吼
愿展丈夫雄,得辞儿女丑
秦王时在坐,真气惊户牖。
及乎贞观初尚书台斗
夫人常肩舆,上殿称万寿。
六宫师柔顺,法则化妃后。
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
凤雏无凡毛,五色非尔曹。
往者胡作逆,乾坤沸嗷嗷。
吾客(一作在)冯翊,尔家同遁逃。
争夺至徒步,块独委蓬蒿。
逗留热尔肠,十里却呼号
自下所骑马,右持腰间刀。
左牵紫游缰,飞走使我高。
苟活到今日,寸心铭佩牢。
乱离又聚散,宿昔恨滔滔。
水花笑白首,春草随青袍。
廷评近要津,节制收英髦。
北驱汉阳传,南泛上泷舠。
家声肯坠地,利器当秋毫。
番禺亲贤领,筹运神功操。
大夫出卢宋(一作宗),宝贝休脂膏。
洞主降接武,海胡舶千艘。
我欲就丹砂,跋涉觉身劳。
安能陷粪土,有志乘鲸鳌。
或骖鸾腾天,聊(一作不)作鹤鸣皋。
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825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伏睹明诏。诛山东不受命者。
庙堂之上。事在相公
虽樽俎之谋。算画已定。
贱末之士。刍荛敢陈。
伏希舍其狂愚。一赐听览。
某大和二年为校书郎。曾诣淮西将军董重质
诘其以三州之众。四岁不破之由。
重质自誇勇敢多算之外。复言其不破之由。
是徵兵太杂耳。遍徵诸道兵士。
上不过五千人。下不至千人。
既不能自成一军。事须帖附地主。
名为客军。每有战阵。
客军居前。主人在后。
势羸力弱。心志不一。
既居前列。多致败亡。
如战似胜。则主人引救以为已功。
小不胜。则主人先退。
至有歼焉。初战二年已来。
战则必胜。是多杀客军。
及二年已后。客军殚少。
止与陈许河阳全军相搏。纵使唐州军不能因雪取城。
蔡州兵力亦不支矣。其时朝廷若使鄂州寿州唐州
祇令保境。不用进战。
但用陈许郑滑两道全军。帖以宣润弩手。
令其守隘。即不出一岁。
蔡州矣。今者上党之叛。
复与淮西不同。淮西为寇仅五十岁。
汴州襄州襄城。尽得其财货。
输之悬瓠。复败韩全义于溵上。
多杀官军四万馀人。输辇财谷。
数月不尽。是以其人味为寇之腴。
见为寇之利。风俗益固。
气燄已成。自以为天下之兵。
莫我与敌。父子相勉。
仅于两世。根深源阔。
取之固难。夫上党则不然。
自安史南下。不甚附隶。
建中之后。每奋忠义。
是以郳公抱真能窘田悦。走朱滔
常以孤穷寒苦之军。横折河朔彊梁之众。
贞元中节度使李长策卒。
中使提诏授与本军大将。但军士附者即授之。
其时大将来希皓为众所服。中使将以手诏付之。
希皓言于众曰。此军取人。
合是希皓。但作节度使不得。
若朝廷以一束草来。希皓亦必敬事。
中使言面奉进旨。只令此军取大将授与节龯。
朝廷不别除人。希皓固辞。
押衙卢从史其位居四下。因潜与监军相结。
超出伍曰。若来大夫不肯受诏。
某请且勾当此军。监军曰。
卢中丞若肯如此。此亦固合圣旨。
中使因探怀取诏以授之。从史捧诏。
再拜舞蹈。希皓回挥同列。
使北面称贺。军士毕集。
更无一言。从史尔后渐畜奸谋。
养义儿三千人。日夕煦沫。
及父虔死。军士留之。
表请起复。亦只义儿与之唱和。
其馀大将王翼元乌重允第五钊等及长行兵士。并不同心。
及至被擒。乌重允坐于军门。
喻以祸福。义儿三千。
一取约束。及河阳孟元阳为之统帅
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
况于他谋。以此證验人心忠赤。
习尚专一。可以尽见。
元和十五年。授与刘悟
时当幽镇入觐。天下无事。
柄庙算者。议必销兵。
雄健敢勇之士。百战千攻之劳。
坐食租赋。其来已久。
一旦黜去。使同编户。
纷纷诸镇。停解至多。
是以天下兵士闻之。无不忿恨。
至长庆元年七月。幽镇乘此。
首唱为乱。昭义一军。
初亦郁咈。及诏下诛叛。
使温起居造宣慰泽潞。便令发兵其时九月
天气已寒。四方全师未颁中冬衣服。
聚之授诏。或伍或离。
垂手强项。往往谇语。
及温起居立于重榻。大布恩旨。
并疏昭义一军。自七十馀年忠义战伐之功劳。
安史已还叛逆灭亡之明效。辞语既毕。
无不欢呼。人衣裋褐。
争出效命。其时用兵处处败北。
昭义一军。于临城县北同果堡下大战。
杀贼五千馀人。所杀皆楼下步射搏天飞者。
贼之精勇。无不歼焉。
贼中大震。更一月日田布不死。
贼亦自溃。后一月。
其军大乱。杀大将磁州刺史张汶。
因劫监军刘承阶。尽杀其下小使。
此实阶侮媟一军。侵取不已。
张汶随王承元出于镇州。久与昭义相攻。
军人恶之。汶既因依阶。
谋欲杀自取。军人忌怒。
遂至大乱。非独能使其如此。
刘悟卒。从谏求继。
扶同者只郓州随来中军二千耳。其副倅贾直言入责从谏曰。
尔父提十二州地归之朝廷。其功非细。
祇以张汶之故。自谓不洁淋头。
竟至羞死。尔一孺子。
安敢如此。从谏恐悚。
不敢出言。一军闻之。
皆阴然直言之说。值宝历多故。
因以授之。今才二十馀岁。
风俗未改。故老尚存。
虽欲劫之。必不用命。
伏以河阳西北天井关强一百里。关隘多山。
井不可凿。虽有兵力。
必恐无功。若以万人为垒下窒其口。
高壁深堑。勿与之战。
忽有败负。势惊洛师。
河阳军士。素非精勇。
战则不足。守则有馀。
成德一军。自六十年来。
世与昭义为敌。访闻无事之日。
村落邻里。不相往来。
今王司徒代居反侧。思一自雪。
况联姻戚。愿奋可知。
六十年相雠之兵。仗朝廷委任之重。
必宜尽节。以答殊私。
魏博承风。亦当效顺。
然亦止于围一城攻一堡。刊木堙井。
系累稚老而已。必不能背二十城。
长驱上山。径捣上党
其用武之地。必取之策。
在于西面。今者严紫塞之守备。
谨白马之堤防。祇以忠武武宁两军。
青州五千精甲宣润二千弩手。由绛州路直东径入。
不过数日。必覆其巢。
何者。昭义军粮尽在山东
泽潞两州全居山内。土瘠地狭。
积谷全无。是以节度使多在邢州
名为就粮。山东粮谷既不可输。
山西兵士亦必单鲜。捣虚之地。
正在于此。后周武帝大举伐齐。
路由河阳吏部宇文㢸曰。
河阳要冲。精兵所聚
尽力攻围。恐难得志。
如臣所见。彼汾之曲。
戌小山平。用武之地。
莫过于此。帝不纳。
无功而还。后复大举。
竟用计。遂以灭齐。
前秦苻坚遣将王猛后燕慕容伟。大破伟将慕容评于潞州
因遂灭之。路亦由此。
齐高欢再攻后周。路亦由此。
而后周名将韦孝宽齐王攸常镇勋州玉璧城。故东西相伐。
每由此路。以古为證。
得之者多。以某愚见。
不言刘稹终不能取。贵欲速擒。
免生他患。昨者北虏才毕。
复生上党赖相公庙算深远。
北虏即日败亡。傥使北虏至今尚存。
沿边犹须转战。回顾上党
岂能讨除。天下虽言无事。
上党久不能解。别生患难。
此亦非细。自古皆因攻伐未解。
旁有他变。故孙子曰。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伏闻圣主全以兵事付于相公。某受恩最深。
窃敢干冒威严。远陈愚见。
无任战汗。某顿首再拜。
梁参政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六、《云溪居士集》卷二四
某闻在昔宁子居齐,脱饭牛之役,辍叩角之歌,而秉其政;
虞卿之至于赵也,一见赐之黄金百镒、白璧一双,而又封万户侯,列为上卿,以相其君。
近世马周之遇唐文皇,脱韦布、绾章绶,亦不阅岁月而致位公辅
古之人何遭遇之特达,而进任之超拔欤。
窃尝以谓强霸之主,纵横之世,得士者安荣,失士者危辱。
于斯时也,有能揣摩矩模,捭阖利害者,皆能震悚时君,重轻辅相,俾有国者忘万乘之贵以下之,深信其人而骤寄以政。
故齐赵虽大,其遇二君子,如是之厚也。
唐文皇统一海内,比隆周汉,虽外绝敌国之虞,士无纷离之势,与齐赵之君不类;
然除隋之乱,彫敝犹在;
睎古之治,法度未完,想见异人,欣闻笃论,故亦如是之急也。
由今日观之,事殆不然。
天下方制万里,奄禹之迹,势异乎齐赵之国远矣。
神圣继作,祖唐宪周道隆法具,有新无弊,事异乎唐文之时万万矣。
阁下翔泳台省,再更星霜,遂总纲辖,参断国论,付畀重寄,简在渊衷,又何如是之邪?
乃明圣图治,日想俊哲,苟得其人,不待积久。
高才硕德,遘遇盛时,政犹登车,騄骥在驭,周旋易道,驰骋坦途,一日千里,故非虚语。
某往岁备员湖外,得瞻识钧表;
前日台旆暂总民部,某又得在属吏,进干典谒,预闻教令。
今兹参赞大政,甄陶人物,天下莫不延颈想见风采,况如某者承教有日,复得备员,近在辇毂之下,某敢自弃,不图进于门下?
伏惟钧慈,特赐矜察。
仰冒威严,悚恐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