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大将军司马裔 南北朝 · 庚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三
公讳字遵胤河内温人也。
颛顼之命,始则南正司天重黎之后,又以羲和掌历
夏阳适晋,得随会而同奔;
东海避秦,与毛公而俱隐。
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帝系极于舆图,中朝至于江表。
曾祖楚之,太傅录尚书扬州会稽文孝王之次子,元显之幼弟也。
元显见害之后,桓玄篡逆之初,爰自龆龀,客身屠钓,河内道左,抱剑长号,代郡城前,恸悲灵祭。
江淮志节之士,汝颍风尘之客,感激一言,咸多依附。
既而云生伏龟,星出鲸鱼,太白经天,蚩尤映野。
公乃收合余烬,泣血登埤,临武牢之关,据成皋之坂,拥众万家,归于魏室。
魏明元皇帝遥授平南大将军荆州刺史袭封琅邪郡王,尚河内公主,命王承制,从宾国之仪。
于时宋兵凭陵,旗鼓侵逼,虎牢不封,金墉无援。
魏太武皇帝王使持节侍中安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给前后部鼓吹。
见城启行,志雪冤耻,登坛慷慨,三军掩泣。
黄河漕粟,已出石门,白马连旗,将临野坂。
既而云中檄起,代郡烽燃,反旆南辕,途穷北略。
征西大将军都督梁、益、秦、宁、荆、兖、青、豫、、洛十州诸军事扬州司徒谥贞王
祖金龙,封琅邪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吏部尚书,赠司空谥康王
父悦,镇南将军豫州刺史渔阳庄侯,以荆河刺举,时值乱离,衅起萧墙,遂终非命
遗腹载诞,流离寇逆,复壁襁负,深山拥树。
程婴之匿赵武,从役家臣;
王成之藏李燮,为佣酒市。
遭太夫人忧,苫草坟茔,以终灰燧,形骸毁瘠,逾于丧礼。
年十有五,始干家事,楹前凿柱,即取遗书,石上开,仍求故剑。
出身司徒参军,除中坚将军员外散骑常侍
值魏室多难,所在蜂起,孟津以北,无复封畿,嵩山已南,即为锋镝。
公建议修武,立栅温城,函谷西封,河桥北断,长亭籍马,并入武城,百里租车,咸输温县
太祖文帝缔构关都,经纶夷阻,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马文渊之择主,去陇坻而归身;
窦周公之入朝,在河西而奉诏。
大充七年,蒙授平东将军北徐州刺史
十年,河内故义四千余家,愿立忠诚,须公衣锦,乃授使持节、领河内太守,加前将军
怀州拓境,两镇奔波;
柳泉转战,三城授首。
十三年,太祖山东诸立义之将,能率众入关者,有加重赏。
公率先而至,领户千室。
即以为封,固辞不受。
其菽粟之赐,或以指囷
马牛之赏,将同量谷。
朝廷以华阳西极,汉水东流,叹孟达之奔兵,怪刘封之失策。
魏前元我镇汉中,除白马城主,领华阳郡
昔称导漾,今闻上潴,烟沈冰井,雨歇云门。
其年授大都督,加散骑常侍、柱国、蜀国公
开金牛之道,通牧马之关。
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葭萌,勋参绵竹
封龙门县开国子蒲州刺史,仍领新州,寻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中正
隆周受图,天保大定,以公才望,仍为旧臣,遂乃义深追远,恩隆继绝,即改封琅邪县公,邑五百户,仍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巴州诸军事巴州刺史
武成二年,被敕赴援信州
鱼复道阻;
屡却岑彭荆门水急,几沉吴汉
公乃月峡先登,瞿唐直上。
天子以公操履忠勤,仪刑亮直,乃征为大御伯,寻转大御正,邑一千一百户。
枢机近侍,出纳丝言,所谓多识旧章,殿中无双者矣。
四年,大将军东讨,公所领义众,先守枳关,授都督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
偃师张幕,河阳牧马,虽接战于富平,已连营于官渡。
五年诏追还,拜始州刺史
更讨信州,贼山彰、寻宝渝恃险。
峡路,五尺䊺钓,才通县水,三门桥飞济渡。
既而风行草偃,谷静山空。
前后平十一城,获九千余口,马归平乐,金输水衡
天保二年,除信州刺史都督信州诸军事
朝发白帝,暮宿江陵,气振巴丘之兵,威警建平之戍。
五年,迁潼州刺史益州柱国公,降帝子之重,镇天井之星,延阁拟于丛台,岷山方于代郡
公仰禀雄谟,参谋远略,故得身预舞阳之功,位极长平之宠。
六年,授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西宁州诸军事西宁州刺史
方欲关沫若,徼牂柯,见夜郎之侯,习昆弥之战;
而飞鸢堕水,马援去而无归;
金马骋光王褒行而不反。
呜呼哀哉;
七年正月十日薨,春秋六十有五。
诏赠使持节大将军,怀、邵、汾、晋四州诸军事怀州刺史
夫人襄城公主魏献帝之曾孙,赵穆王之季女。
王姬萧恭褕翟典礼,四教竞庄,三星令淑,有光隆虑之贤,足表平阳之盛,生则从夫以秩,死则同穴以礼。
建德元年八月十二日,合葬于武功三时原,大夫墓树以,诸侯坟高于雉。
吁嗟滕公,来居此里。
谥定公,礼也。
公资忠履孝,蕴义怀仁,直干千寻,澄波万倾,逢蒙射法,力牧兵书,星辰高下之占,风雨逢迎之气,故得师出以律,天幸将军者也。
至如官曹案牍,未常烦壅,戎马交驰,不妨余裕,足使四岳弥峻,三台更明。
在朝四十一年,身经一百余战,凡任四郡,历八州,未尝以货殖经怀,去如始至。
渭南千亩之,更惧盈满,池阳二顷之田,常思止足。
身殁之日,家无余财,素车白马,狭室崎岖,黄肠玄甲,阶庭仄陋。
有诏冬官为营寝室,朱邑祭酹无所,汉后是以赐金;
陈表妻子露立吴王为之开馆。
呜呼哀哉!
世子侃,孝家忠国,扬名显亲。
是以勒此丰碑,惧从陵谷,殖之松柏,不忍凋枯。
铭曰:
钦若历象,平秩寅宾。
少梁奔华,地入咸秦
族夷兴马,书穷获麟
玉镜去始,金行乃构。
象浦通关,龙沙开候。
上糁石起,河阳水斗。
五马南浮,三星东宿。
太傅作牧,奄有江沲。
司徒避乱,承制荆河。
既劳推毂,犹思枕戈,龙媒被野,苍兕凌波。
庄侯季年,祸机相接。
诞公遗嗣,崎岖怀挟。
山窜越武,家藏李燮伍员道阻,燕丹路遥。
南奔楚塞,北
水流登垄,寒风度辽。
有功都护,则重嫖姚
怀书上马,习礼从戎。
阵图六甲,兵占八风。
宝剑,射柳雕弓,推诚贾复,屈节廉公。
八翼频飞,六条亟秉。
勇此仁义,行兹宽猛。
持印山开,沈黎盗静,取甲无丘,均田不井。
懋功赐爵,上将赏官。
军中受诏,塞外登坛。
方图参合,更鏖皋兰,渝山毒水,僰道灾氛。
地亡都尉,滩悲使君
谷寒无日,山空足云。
北风吹旐,秋霖泣军。
遣奠双设,铭旌两布。
泌水同坟,平阳合墓。
悲哀嗣子,攀哀靡诉。
恸甚风枝,悲深霜露。
自此何世,从斯几年。
麒麟欲斗,华表中燃。
地形楼起,松心盖圆。
茫茫丘垄,代代英贤(《文苑英华》九百四)
移答宜勒库莫提 南北朝 · 徐州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
知以杨难当投命告败,比之穷鸠,欲动众以相存拯。
救危恤难,有国者之所用心。
虽然,移书之言,亦已过矣。
何者?
杨氏先世以来,受晋爵号,修职守藩,为我西服。
十载之中,再造逆乱,号年建义,猖狂妄作,为臣不忠,宜加诛讨。
又知难当称臣彼国,宜是顾畏首尾,两属求全。
果是纯臣,服事于,何宜与人和亲,而听臣下纵逸。
景平之末,国祚中微,彼乘我内难,侵我司、兖。
是以七年治兵,义在经略三帅涉河,秋毫不犯,但宗此信誓,不负约言耳。
彼伺我军,仍相掩袭,俘我甲士,剪我边民,是彼有两曲,我有二直也。
司马楚、文思亡命窜伏,鲁轨刁雍,实为虿尾,而拥其逋逃,开其疆场,元显无子,焉得天助,谬称假托,何足以云。
又讥窃兴师旅,不相关移,若如来言,又非所受。
黄龙国主受我正朔,且渠茂虔父子归款,彼皆残灭俘馘,岂有先言。
仇池奉晋十世,事宋三叶,九伐所加,何伤于彼。
仆闻师曲为老,义作乱雄,言贵称情,不在夸大。
移书本诣梁益,而谬来鄙府,大人不远,幸无过谈(《宋书·索虏传》,元嘉十九年,虏镇东将军武昌王宜勒库莫提移书益梁二州,往伐仇池,侵其附属而移书越诣徐州徐州移答。)
朱府君墓志铭绍兴十四年三月 宋 · 林季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一、《竹轩杂著》卷六
永嘉绝在海隅,民生老死不识兵革,其俗习于燕安,以浮侈相高,靡衣鲜食,崇饰室庐,嫁娶丧葬,大抵无度,坐是至贫窭不悔。
乡长者朱君元显,性独俭素,耻事华好,一袍至数十年不易,有晏平仲之风。
尝造其别墅,见所坐床止以一版,窳甚,问之,曰:「是先祖所用,不忍易也」。
里人初有嗤其陋者,比见其奉祭祀、飨宾客、延师教子,率从丰厚,又斥其馀周宗族乡党之贫者,至是始叹服焉。
君少孤,事兄如父,聚居馀二十年,内外之言无间者。
外祖刘无后,岁时荐享,如事其祖,且刊石墓左,以戒子孙,俾勿忘。
其笃厚类如此。
君讳京,元显字也。
曾大父圭,大父珏,父辅忠,徙自括苍,于君盖三世矣。
初娶戴氏,先卒。
再娶林氏。
有子二人,曰义明、知明,皆预荐书。
义明蚤死。
孙男三人,公度公量、公愿。
孙女四人。
君自幼颖悟,有声场屋,连试春官不利,晚以特奏名补和州助教
虽功名不偶,少负平生之志,顾视侪辈,数十年间无百一在者,独君寿考康宁,备享五福,朱颜华发,时出阡陌,人过之往往皆歛衽叹息。
豫为棺椁,取释氏寂灭之语刻诸前,用以自省。
遇胜日,引所亲酌酒其侧,曰:「乱离以来,身膏山野者何可胜数!
傥吾得歛手足于此,志愿毕矣,尚何求」。
绍兴十二年十月壬午寝疾终于家,得年八十有三,垂没而一语不乱。
十四年三月癸酉葬于其县建牙乡菱洋之西山
某先大夫于君为外弟,粤自总角,得以子侄礼趋走于几席之下,怜其孤瘁,每呼而进,并慰勉良厚。
今知明来乞铭,以识诸墓,其敢辞!
铭曰:
丰于人,约于己,宜多受祉,尚以贻其孙子。
晋论 南宋 · 唐仲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二、《悦斋文钞》卷七
晋纲失驭,五胡乱华。
元皇以化龙之祥,协金陵之庆,保有江东,不绝晋之社稷,传世十一,享国百有馀年。
于时卿相大臣则有王导、卞壸、温峤蔡谟谢安父子之俦,岳牧将帅则有祖逖陶侃刘洪周访、桓、庾弟兄之辈,幕府庾翼、江道、郗超王珣之属与其谋,偏裨刘遐毛宝桓伊刘牢之之徒为之战。
盖尝击楫誓师,束载厉兵,争衡河洛之区,驰驱赵魏之境。
然而功丧于垂成,谋沮于将举,民虽降不能援,地虽得辄复失。
季野覆师于代陂,深源挫衄于山桑仁祖失律于许昌,万石狼狈于涡颍。
元子西至灞上,北征枋头,皆以不利而退。
牢之一胜涧洛,引旆邺都,亦以轻进而败。
及至刘裕,以不世出之英资,总南北之豪杰,悉荆吴之精锐,东擒慕容,西灭姚泓,中原之境未复其半,而晋之鼎祚已迁,天下之势竟裂而为南北矣。
议者因谓江淮山西之将,吴楚非持久之兵,建业异建瓴之势,自守可以仅存,征伐不足取胜,至乃绝望经纶,甘心僻陋,跨荆益以闭关,恃江汉而设险,安居猛虎之侧,甘寝积薪之上,弃彼乐土,使为匪人。
呜呼!
是皆闻其声而不见其形,齐其末而不揣其本者也。
且以将之难得耶,韩信何以有必胜之智?
兵之不精耶,项羽何以有横行之威?
地之非利耶,吴越何以主上国之盟?
三者皆非所患,则晋之不竞,盖有由矣。
宣王之攘夷狄也,必曰内修政事。
政事者国之本也,名分非政不定,制度非政不立,甲兵非政不强,财用非政不足,号令非政不行。
故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
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悖、小臣窃,若是则危亡颠覆之是忧,何恢复之图哉!
武帝骄淫,纲纪寖弛,孝惠愚弱,祸乱繁兴,政事之大坏,干宝论之详矣。
元皇以一州临极,主弱臣强,五马之谣,始为戎首,几事不密,终贻陵辱。
明帝以岐嶷之资,神谋内断,制胜帷幄,遂取鲸鲵,晋之威令几于复振,而天命不佑,享国日浅。
继以、穆、哀,四世短祚,委裘主祭,政出他人。
苏峻祖约滔天于其前,庾亮桓温觊觎于其后,海西昌邑之诬,简文同总已之听。
及元恶自殒,太后还政,仅成淝淮却敌之功,已惑国宝肤受之愬。
道子、元显,以昏虐斲丧,王恭仲堪,以逆乱相煽,安恭不辰,事同赧献,政之大略可得言矣。
迹其典型纰缪,忠逆混淆,庆赏刑威,扫地几尽。
含垢匿瑕,则偷安旦暮;
危言正论,则取祸顷刻。
不讨郭默谓之遵养时晦,分任三桓以为经远无竞。
登天折翼,仅止士行之志;
溯风拥扇,尚污元规之尘。
自古政事陵迟,未有若斯之甚者也。
故详周札之议而知逆党之无惮,察周顗之死而见大臣之修怨,览周谟之论而识将帅之非人,感抚筝之歌而悟谗谄之得志,观冶城之对而恨清谈之败俗。
内治若此,虽以金城天府之国,百万精锐之师,储械若山,积粮如坻,犹将外侮内陵,救过不暇,况复贪功之臣经营望表,窃命之将假威勤王,适足以启寇丧师,招权助虐耳,何益于中兴哉!
向使王敦既夷,桓温已死,君臣辑睦,及閒暇之时明其政刑,使赏罚有章,贤佞各得,张礼义廉耻之维,劝忠良骨鲠之士,归威福于九重,达号令于四海,然后兴利补弊,训农治兵,观衅而动,仗义以吊伐,虽犬羊之众,戎马之强,何战而不胜,何攻而不克哉!
奈何明帝温峤天不假年,武帝谢安合非同志,此义士之所以痛心,君子之所以慨叹也。
呜呼!
帝王之兴当有功德,天人所助在于信顺,晋之开基,义乖臣子,贻谋不远,取笑后人,使英材之君掩面知愧,其能保江南之业,亦云幸矣。
故曰:人众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吾于晋见之矣。
奏乞早定峡州襄阳守臣二月四日1236年3月4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今月四日,据参谋别之杰申到襄阳府事宜,谨录本头连在前外,续据诸处探报,德安府、云梦孝感县及神林、滠口等处,各有贼兵杀夺人畜,掳掠舟舡。
臣窃虑透漏,冲突江面,所合预作堤备。
照得王旻既死,其荆鄂都统欲遵照便宜指挥,差赵胜填见阙。
却以臣前所奏辟刘显德仍权知德安府,令各任责防托。
已别具奏牍,乞赐施行。
其如郢州,迫近襄阳,合是武人之有兵权者,方可为守。
近见朝廷,差下胡棿,臣不敢辄有更易。
峡州亦系紧切,所差汪元显,方有奏事之命,其势必五六月间方能到任。
臣不识其人,如朝廷谓可倚仗,即乞免令奏事,日下之任,庶几及时,可以措置守备。
若朝廷欲有更易,亦乞早降旨挥。
又如襄阳号重镇,今焚荡之后,城中一空,或促令赵范回治,或别选武将为守,此皆不可缓者。
臣以事大体重,兼探报未的,未敢轻易有所施行。
并乞睿慈速谕大臣,如朝廷已先得实耗,即乞早赐处分,以解一方倒垂之急。
〔贴黄〕臣昨准序迁入奏之命,已具辞免。
又尝具奏,乞速降结局指挥
是晚忽闻襄阳之警,臣不敢付之坐视,未免随宜区处。
合具奏知,伏乞睿照。
左丞相 其四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一
目前所急者,经理残破诸郡,如夷陵守汪元显,不知何人,方有奏事之命。
疑是朝廷委曲周旋,不使之来否?
若奏事而后来,则五六月后方到任,恐缓不及事,措置失时,已具公申矣。
德安守已多端访问,从别宋才参谋得一人曰刘显德,尝守邓州,于安之地利人情极熟,亦有事力,可以为防守,贼至有以待之。
行府已一面令星驰前去,续具辟牍以闻。
何总卿忽移疾在告,未晓其意,已移书勉之。
或云尝与王旻忤,今赵大使方来,究诘张帅元简诛陈马奴事,惧相及耳,未知果否。
若是,间则开心见诚以待之,无他虑也。
枣阳当及时修复,已趣襄阃出师,而令别参谋调遣见屯汉川人马以会合迎遏,共图剿逐。
别丈已从吉,或正除湖漕兼鄂,亦一说也。
前尝禀胡棿守事,盖得诸佥论,当用武人,如大洪山张顺之类。
谓胡棿不得郢人之心,而荆门之人却甚望之。
若移之守荆门,而朱荆门湖北仓,以旌其守城之功,亦是一说,林仓久病废事故耳。
凡此不敢具公申,并乞钧慈详酌其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