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惠祥”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谶 其十四 南梁 · 菩提达摩
押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本是大虫勇(印宗法师本是小乘,喻如大虫,不是师子。),回(《天圣广灯录》作「翻」)成师子谈(回者,传也。回小作大,印宗法师礼六祖便悟上乘,是成师子吼。)。
官家封马岭(封者,印也。马岭者,宗也。印宗曾为讲经法师也。),同详三十三(同详者,同学也。六祖弟子祥岑等三十三人,祥禅师住于峡山。)。
辨道经真伪表 唐 · 僧道世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二
窃闻白马东游。三藏创兹而起。青牛西逝。二篇自此而兴。或阐元元以化民。或明空空而救物。检之图牒。指掌可知。所以发唱显宗。终乎此世。释教翻译。时代炳然。文史备彰。黎民不惑。至如道家元籍。斯则不然。唯老子二篇。李聃亲阐。自馀经制。皆杂凡情。何者。前汉王褒造洞元经。后汉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二十四卷。吴葛孝先造上清经。晋世王浮造化胡经。又鲍靖造三皇经。齐朝陈显明造六十四真步虚经。梁陶宏景造太清经及众醮仪十卷。周武张宾之焦子顺马翼李运挑揽佛经一千馀卷。隋辅惠祥改涅槃经为长安经。笑道论曰。道家妄注诸子三百五十卷为道经。又按汉明帝时。褚善信等总将道经诸子书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晋葛洪神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消灾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等七十卷。宋太始七年。陆修静答明帝云。道家经书并药方符图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云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又检元都目录。妄取艺文志书名。矫注八百八十四卷为道经。今元都经目云。依中陆氏所上之目。乃有六千三百六十三卷。云二千四十卷见有其本。四千三百二十三卷并未见。据此前数目有无不同。虚妄明矣。增加卷目。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或言名山唱出。或云仙洞飞来。何乃黄领独知。英贤不睹。书史无闻。典籍不记。请问道士后世之经。为是老子别陈。为是天尊更说。纵其说也。应有时方。师资说处。代年那月。复是如何。如其有据。容可流行。若也妄言。理须焚剪。伏愿当今明朝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