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文德皇后”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定宗庙乐议 隋末唐初 · 颜师古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奉德音。
俾令革。
嘉名创立。
实宜允副。
伏惟圣祖宏农府君宣简公懿王
并积德累仁。
重光袭轨。
化覃行苇。
庆崇瓜瓞。
诗云。
浚哲维商。
长发其祥。
言殷之先祖。
久有深德。
虞夏二代。
发祯祥也。
三庙之乐。
请同奏长发之舞。
其登歌则各为辞。
太祖景皇帝迹肇漆沮。
教新豳岐。
胥宇之志既勤。
灵台之萌始附。
诗云。
君子万年。
永锡祚允。
今遐远之期。
惟天所命。
以长福祚。
流于子孙也。
庙乐请奏永锡之舞。
代祖元皇帝丕承鸿绪。
克绍宏猷。
实启蕃昌。
用集宝命。
易大有彖曰。
其德刚健而文明。
应乎天而时行。
言德应天道
行不失时。
刚健靡滞。
文明不犯也。
庙乐请奏大有之舞。
高祖太武皇帝膺期驭历。
揖让受终。
奄有四方。
仰齐七政。
介以景福。
申兹多祜。
式崇勿替。
诞保无疆。
易曰。
大明终始。
六位时成。
谓其终始之道。
皆能大明。
故不失时成六位也。
诗有大明之篇。
文王有明德。
庙乐请奏大明之舞。
文德皇后厚德载物。
凝辉丽天。
易曰。
含宏光大。
品物咸亨。
言坤道至静。
柔顺利贞。
资生庶类。
皆畅达也。
庙乐请奏光大之舞。
谨议。
南安懿公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五
(上阙)刺史上柱(下阙)黎阳公于(下阙)夫□□□蒸龙兴豹□□天立极夷难开□□□士以经纶。驾偫雄以戡剪。
然则轻车飞将。靡刺举之方。
拥□□□无折冲之略。其能入陪乘石□□于钩陈出抚名藩。
文德被于江介。总英谋以挺秀。
敷善政以遐征。见之使君南安公矣。
君讳琮。字文瑾
武威姑臧人也。夫运筹帷幄。
名□三杰之先。立□□□功居八王之首。
属金行不竞。宇县分崩。
凉王建定乱之勋。成割地之业。
洪源将导江而俱远。层构与干云而共高。
龟组相晖。青紫交映。
□在简牒。可略□□□祖谊。
魏骠骑将军凉州刺史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武威郡。剖符作牧。
恩重玺书。执戟从官。
荣隆夕拜。祖皓
周骠骑将军□城郡太守。死王事。
赠上柱□□□总管河北壮公。分竹宰民。
化光露冕。临难殒命。
节重结缨。父辩。
上柱国使持节秦州诸军事秦州总管潭州总管左武卫大将军□□郡开国公。建□□□恩结湘流
横剑禁中。声高文陛。
惟公总烟霞之秀气。禀川岳之淑精。
器宇深沉。风调爽逸。
文□叶上将之略。大树将军之威。
幼挺纵横。缀幡为戏。
少□□□聚米成图。起武安以振威。
淮阴以贾勇。加以琢磨道德。
黼藻仁义。砥名励行。
闻诸乡党。资孝为忠。
形乎家国。少习文史。
尤工骑射。沉沙减灶
既练之□□□持短入长。亦精之于剑术。
公释褐随奋武尉。于时东夷未宾。
阻辽水以为固。频扰黄龙之戍。
亟侵元菟之城。随炀帝亲御貔貅。
以诛枭獍。公壮踰投石。
□□□旗命赏畴庸。以居其最。
特蒙标异。授朝散大夫
寻除新郑县公济以宽猛。
施以韦弦。遂使单父兴谣。
萑蒲息盗。善政既著。
俄迁颍川郡。此乃魏室□□□胡公之故国。
元冠成列。朱轮接轸。
公绥之以淳化。肃之以严威。
千里扬风。百城仰德。
时属随人委驭。海县沸腾。
或裂壤而鸱张。或分星而□视。
丹野涂□□□溺骖。徒怀王允之心。
空轸贾生之哭。既而晋野降白云之瑞。
秦川开赤玉之图。于是迁虞。
所以归汉。高祖大武皇帝御紫极而统天。
坐元扈而则地。文为治本。
资德教以化民。武以除残。
藉干戈以静难。择贤分器。
量器授官。除公骠骑将军
□加上开府□□□勋高沙塞。任重中权。
黄君望亚鼎司。宠光莫府。
以今方古。彼何足云。
寻改授左卫中郎将刘武周称兵马邑
结援龙城。挻祸汾阴
连横河□今上□□□□□公陪从戎麾。蒙授左三总管
公知包三略。勇冠六军。
运奇谋以抗千里。舞劲剑而摧八阵。
凶徒既殄。反旆还京。
左卫长史。其中郎将如故。
王世充□□□□□以戎旃。曾无勤王之心。
翻肆问鼎之志。未足方其罪。
浇𤡬岂得比其辜。遂使宗社沦胥。
怀生板荡。窦建德同恶相济。
共为犄角。王师运九变□□□□□之士风驱电扫。
拉朽摧枯。公预官渡之勋。
参崤陵之捷。校功追赏。
超绝等伦。刘黑闼建德馀孽。
尚蓄狼心。拥兵赵魏。
搆难漳滏。骋其□突。
未革鸮□□□□□纂此一戎。遂清九宇。
于是稽天息浸。飞岳□尘。
饮至策勋。蒙授上柱国
封南安县开国侯食邑七百户。
又捡校参旗军副。又捡校左领左右中郎将□□□□□卫率近臣。
侍奉委之以正人。爪牙寄之以心膂。
贞观元年太子左卫率捡校右武卫将军左领军将军四年蒙授云麾将军左卫率如故。
□□□□□坊恪勤晨夕。标羽仪于甲观。
擅风流于望苑十年银青光禄大夫
睦州刺史。方当班六条于劲越。
歌两岐于全吴。望俗变文身。
风移凿齿。绍□□□□□追降凤于颍川
岂谓日□难翻。阅川不息。
忽感何祇之梦。遂同声伯之悲。
贞观十一年十二月之任。在道寝疾。
薨于宋州馆舍。春秋五十有五。
痛□□□□□行人考行受名。谥曰懿公
礼也。即以十三年二月十一日
迁厝于始平之原。公德方琮琬。
照荆岫而腾晖。材挺栋梁。
茂邓林而耸干。破楚入郢□□□□□齐之谋弹压六奇
笼盖十策。陈力草昧之始。
立功云雷之初。功著升陑。
勋高战牧。执戟武帐。
八舍禀其军容。受律戎轩。
四校伫其神算。加以地居□□□□□卿帝乡近亲。
莫之比盛。祖母
景皇帝之女。赠信都郡大长公主
母窦。随文帝之甥。
夫人长孙。文德皇后之姊。
尚主宾王。光华帝戚。
□□□□□映濯龙。未尝富贵骄人。
恒以盛满为戒。方应参八骏之驾。
宴瑶池。陪七佐之游。
问道襄野。岂谓九转之方莫效。
十□之景难留。奄切颓山。
忽悲□□□□□子振等。恐炎凉迭代。
星纪循环。海变三山
谷迁九地。所以镌□勒石。
播美腾芳。譬东都之前。
永识滕公之墓。潼亭之侧。
长标太尉之坟。乃为铭曰。
(上阙二字)茂绪眇眇长澜。七叶辅汉。
五世相韩。绩参经启。
业预艰难。代总衡辔。
世袭衣冠。山渎降灵。
烟霞诞祉。比德圭璧。
齐芳兰芷。冲斗浮光
照车蕴美。纵□□□□□图史运属交丧。
时逢屯剥。争窃宝符。
竞窥帝箓。礼废禋祀。
□毁龟王。凶甚拔山。
暴踰比角。天地初辟。
光华方旦。破袁奇策。
灭项神算。受脤除残。
执□□□□□三杰绩邻十乱。雾撤云销。
功成治定。屡典交戟。
频膺宠命。裂壤恩隆。
分麾礼盛。储坊述职。
江皋从政。岁月易度。
生涯若浮。夕峰隐景。
夜壑迁舟。□□□□□□回辀。
式镌翠石。永树芳猷。
定宗庙乐议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二
臣闻七庙观德。义冠于宗祀。
三祖在天。式彰于严祀。
致敬之情允洽。大孝之道克宣。
是以八佾具陈。肃仪形于缀兆。
四悬备展。被鸿徽于雅音。
著作乐之明义。择皇王之令典。
前圣所履。莫大于兹。
伏惟皇帝陛下天纵咸通。率由冥极。
孝治昭懿。光被于八埏。
爱敬纯深。追崇于百世(一作叶)
永言锡祚。思宏颂声。
钟律革音。播铿锵于享荐。
羽籥成列。申蹈厉于蒸尝。
爰制典司。加隆(一作加崇)称号。
循声覈实。敬阐尊名。
窃以皇灵滋庆。浚源长委。
迈吞燕之生商。轶扰龙之肇汉。
咸韬光于九二。渐发迹于三分。
高祖纽地补天。重张区宇。
返魂肉骨。再造生灵。
恢恢帝图。与二仪而合大。
赫赫皇道。共七曜以齐明。
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
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敬备乐章。式昭彝范。
具列如左。皇祖宏农府君宣公懿王三庙乐请同奏长发之舞。
太祖景皇帝乐请奏大基之舞。世祖元皇帝乐请奏大成之舞。
高祖大武皇帝乐请奏大明之舞。文德皇后乐请奏光大之舞。
七庙登歌请每室列奏。谨议。
龙门山三龛记 隋末唐初 · 岑文本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
夫藏室延阁之旧典。
蓬莱宛委之之遗文。
其源始于六经。
其流分于百氏。
莫不美天地为广大。
嘉富贵为崇高
备物致用。
则上圣存其发育。
御气乘云。
则列仙体其变化。
兹乃尽域中之事业。
殚方外之天府
踰系表而称笃论。
□帝先而谓穷神。
岂非徇淼漫于陷井者。
未从海若而泳天池也。
矜峻极于块阜者。
未托山祇而窥地轴也。
乌识夫无边慧日。
垂鸿辉于四衢。
无相法宝。
蕴善价于三藏。
洎乎出□器之外。
寂焉超筌蹄之表。
三界方于禹迹也。
犹大林之匹豪端。
四天视于侯服也。
若龙宫之方蜗舍。
升彼岸而舍六度。
尚溺于沈沦。
常乐而捐一乘。
莫追其轨辙。
由是见真如之寂灭。
悟俗谛之幻化。
八儒三墨之所称。
其人填邱垄矣。
柱史园吏之所述。
其旨犹糠秕矣。
若夫七觉开□八正分涂。
离生灭而降灵。
排色空而现相。
惟妙也掩室以标其实。
惟神也降魔以显其权。
故登十号而御六天
绝智于无形之地。
遗三明而冥五道。
应物于有为之域。
是以慈悲所及。
跨恒沙而同跬步。
业缘既启。
积僧祇而比崇朝。
故能使百亿日月。
荡无明于大夜。
三千世界
隮法云于下土。
然则功成道树。
非鍊金之初。
迹灭坚林。
岂断筹之末。
功既成。
俟奥典而垂范。
迹既灭。
假灵仪而图妙。
是以载雕金玉。
阐其化于迦维。
载饰丹青。
发其善于震旦。
绳绳乎方便之力至矣。
巍巍乎饶益之义大矣。
文德皇后道高轩曜。
德配坤仪。
淑圣表于无疆。
柔明极于光大。
沙麓蕃祉。
涂山发祥。
来翼家邦。
嗣徽而赞王业。
聿修阴教。
正位而叶帝图。
求贤显重轮之明。
逮下彰厚载之德。
忠谋著于房闼。
孝敬申于宗祀。
至諴所感。
清𣍧魄于上。
至柔所被。
荡震腾于下。
心系忧勤。
行归俭约。
胎教克明
本枝冠于三代。
阃政攸叙。
宫掖光于二南。
陋锦缯之华。
身安大帛。
贱珠玉之宝。
志绝名珰。
九族所以增睦。
万邦所以至道。
宏览图籍。
雅好艺文。
之清静。
穷诗书之溥博。
立德之茂。
合大两仪。
立言之美。
齐明五纬。
加以宿殖远因。
早成妙果。
降神渭涘。
明四谛以契无生。
应绩昭阳。
驰三车以济有结。
故绵区表刹。
布金犹须达之园。
排空散花。
踊现同多宝之塔。
谅以高视四禅。
俯轻末利
深入八藏。
顾蔑胜鬘。
岂止降扬蕤。
轶有妫之二女。
载祀腾实。
越高辛之四而巳哉。
左武侯大将军相州都督雍州魏王
体明德以居宗。
膺茂亲而作屏。
发挥才艺。
兼苞礼乐。
朝读百篇。
总九流于学海。
日摛三赋。
备万物于词林。
临鲁卫以骖镳。
驭梁楚使扶毂。
长人称善。
应乎千里之外。
通神曰孝。
横乎四海之滨。
结巨痛于风枝。
缠深哀于霜露。
阳陵永翳。
怀镜奁而不追。
閟宫如在。
蹈阶除而增慕。
思欲弭节鹫岳。
申陟屺之悲。
鼓枻龙池
寄寒泉之思。
方愿舍白亭而遐举。
莹明珠于兜率。
黄陵而抚运。
荫宝树于安养
博求报恩之律。
历选集灵之域。
以为百王建国。
图大必揆于中州
千尊托生。
成道不□于边地。
惟此三州。
实总六合。
王城设险。
曲阜营定鼎之基。
伊阙带坰。
文命辟襄陵之□穹隆极天。
峥嵘无景。
幽林招隐。
洞穴藏金。
云生翠谷。
横石室而成盖。
霞舒丹巘。
临松门而建标。
崇基拒于嵩山
依希雪岭。
□流注于德水。
仿佛连河。
斯固真俗之名区。
人祇之绝境也。
王乃罄心而宏喜舍。
开藏而散龟贝。
楚般竭其思。
宋墨骋其奇。
疏绝壁于玉绳之表。
而灵龛星列。
雕□石于金波之外。
而尊容月举。
或仍旧而增严。
或维新而极妙。
白豪流照。
莲花之质。
绀发扬晖。
分檀林之侣。
是故近瞻宝相。
俨若全身。
远□神光。
湛如留影。
嗤镂玉之为劣。
鄙刻檀之未工。
杲杲焉踰日轮之丽长汉。
峨峨焉迈金山之映巨壑。
耆闇在目。
𨚗竭可想。
宝花降祥。
蔽五云之色。
天乐振响。
夺万籁之音。
是以睹法身之妙。
八难自殄。
闻大觉之风。
而六天可陟。
非正真者。
其孰能与于此也。
善建佛事。
以报鞠养之慈。
广修福田。
以资菩提之业。
非纯孝者。
其孰能与于此也。
简狄生商。
既轮回于名相。
公旦胙鲁。
亦流遁于国城。
犹且雅颂美其功。
同和于天地。
管弦咏其德。
□□于鬼神。
况乎慧灯普照。
甘露遍洒。
任姒尊名。
具之以妙觉。
间平茂实。
成之以种智。
是用勒绀碣于不朽。
譬彼法幢。
陈赞述于无穷。
同□□偈。
俾夫衣销劫石。
与金刚而比坚。
纳须弥。
随铁围而齐固。
感□□词。
乃作颂曰。
十号开绪。
二谛分源。
有为非贵。
无相称尊。
光宅沙界。
□居给园。
仁舟戡溺。
智炬排昏。
缘发现迹。
化终还净。
色身暂掩。
灵照远镜。
布金降真。
攻玉图圣。
五道有截。
三□无竞。
帝唐□纪。
太姒定祥。
功济赤县。
德穆紫房。
十品散馥。
三慧腾光。
广辟香地。
载纽元纲。
卓尔英王。
至哉茂则。
丹青神甸。
盐梅王国。
掷地□文。
横海迈德。
孝思不匮。
报恩罔忒。
聿修净业。
于兹胜境。
梯危紫□□□翠岭。
勒石表相。
因山墓□希圣虽遥。
求心宁永。
豪光(阙八字)祇树楼似增城
飞泉洒汉。
危石临星。
岩垂日近。
(阙十三字)来游□□□□垂柸川(阙十三字)纯孝克宣。
胜业载圆。
邪山灭地。
(阙十二字)皇祚于下(下阙)
房玄龄不宜斥逐疏 隋末唐初 · 褚遂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九
君为元首。臣号股肱。
龙跃云兴。不啸而集。
苟有时来。千年朝暮。
陛下昔在布衣。心怀拯溺。
手提轻剑。仗义而起。
平诸寇乱。皆自神功。
文经之助。颇由辅翼。
为臣之勤。元龄为最。
昔吕望之扶周武伊尹之佐成汤
萧何关中王导江外。
方之于斯。可以为匹。
武德初策名伏事。忠勤恭孝。
众所同归。而前宫海陵
凭凶恃乱。干时事主。
人不自安。居累卵之危。
有倒悬之急。命视一刻。
身縻寸景。元龄之心。
终始无变。及九年之际。
机临事迫。身被斥逐。
阙于谟谋。犹服道士之衣。
文德皇后同心影助。其于臣节。
自无所负。及贞观之始。
万物惟新。甄吏事君。
物论推与。而勋庸无比。
委质惟旧。自非罪状无救。
搢绅同尤。不可以一犯一愆。
轻示遐弃。陛下必矜元龄齿发。
薄其所为。古者有讽谕大臣。
遣其致仕。自可在后。
式遵前事。退之以礼。
不失善声。今数十年勋旧。
以一事而斥逐。在外云云。
以为非是。夫天子重大臣。
则人尽其力。轻去就则物不自安。
臣以庸薄。忝预左右。
敢冒天威。以申管见。
高祖太宗俱配昊天上帝表 隋末唐初 · 李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臣闻殷荐上帝。事有明文。
祖宗并列。抑惟通轨
虽三五以降。损益不同。
汉魏以还。沿革殊致。
至于帝郊严配之仪。尊祖敬宗之典。
固以因心宏范。缘情作则。
孝思圣敬。迥冠往初。
茂实宏规。遂高终古。
伏惟高祖太祖皇帝改物创业。拨乱反正。
受终明三统之历。执竞隆七百之基。
御极垂衣。称物平施。
随山静稽天之浸。授首扑燎原之灾。
元功畅于六虚。圣绩覃于四海。
巍巍荡荡。无得而称。
太宗文皇帝凿乾履度。括地提衡。
剪修蛇于洞庭。戮蚩尤于中冀。
戡召雨追风之孽。轶断鳌炼石之勤。
微禹之功。用轸宣尼之叹。
曰文之德。实符姬旦之时。
睿智神武。含宏光大。
深居高视。怀日月以炤临。
刚健柔明。体乾坤之博厚。
求贤劳于宵梦。拜善急于朝餐。
总宇宙以弥纶。运阴阳而陶铸。
变浇伪于华胥之俗。还淳朴于大庭之辰。
九译同文。八荒顺轨。
人神以合。祥瑞毕臻。
巢凤下窥。游麟易扰。
山车泽马。远服瑶池之驾。
醴泉甘露。近充上寿之尊。
优游垂拱。制礼作乐。
远镜百王。独为称首。
再造区夏。重安宸极。
昊天成命。二帝受之。
升降节文。不宜差别。
而肃恭禋祀。缀兆分位。
升中告禅。天地别飨。
乖严父配天之文。失尊亲加隆之数。
今归功中岳。请以二帝并配。
窃以太穆皇后造舟备礼。爰定厥祥。
处人伦之经。居风化之始。
追踪文母。播美周嫄。
文德皇后伣天作合。曾沙表庆。
功侔十乱。化被二南。
两圣既巳配封。则二后应须配禅。
申宸思淳深之极。宏圣朝敬爱之旨。
自我作古。闻之往策。
周制所定。夫何足云。
斯乃振扬休烈昭宣懿范。
请存乎不刊。永贻来叶。
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观碑 唐 · 江旻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三
观夫天德惟溥。亭育肇其不差。
人灵本智。闻见资其愈甚。
是以役成则百用不足。事逸则万物皆勤。
莫不鼎铉黄金。尊崇居处。
□□□□资养性灵。青襟惭于履霜。
白首成于聚岳。但畏途捷径。
岂所般游。风叶寒荄。
忘其飘践。假使维捎挂席。
终违宝岸。县车束马。
讵越崇山。□未有若斯之甚者也。
至人应世。为而不处。
援手濡足。拯溺救焚。
涤其含垢之性。复其既迷之辙。
立关键。树堤防。
舣慈舟于罕济之川。明慧炬于未昕之夕。
当其虚往。应以真知。
被薜纫兰。吞虹噬月。
践赤墀而宏众妙。排翠扆而播元风。
踵牧台之旧踪。袭□山之遗轨。
胜业与鳌峰并峻。睿泽共鲲海同流。
理绝名言。事忘称谓。
可久可大。猗欤伟欤。
法主姓王。讳远知
字广德琅琊临沂人也。
眇迹周(阙十字)袭于上宾之冑。非同薛族。
托□于平舆之门。垂密云而洒润。
御长风而纵响。道无常器。
应有常伦。故得幽贶郁其枚条。
潜祉被其遐构。则有叶县奇踪。
雷门逸响。□□阅世。
伯喈珍其异□□信遁时。威明贵其缝掖
故乃百川纷凑。沧溟浸无涯之广。
累石不穷。惟岳至极天之峻。
法主大父景贤。梁征北将军江州刺史
昙选散骑常侍太子右卫轻车将军陈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建安郡公
食邑三千户。鼓吹一部
班剑二十人。衮华载郁。
台扃启曜。动成仪表。
肃以具瞻。法主镇五石于生宫。
韫三田于命府。降灵以资妙气。
受鍊而浴兰池。□□漱其芳津。
二仪赋其纯□望德门而直指。眷华宗而诞曜。
母氏济阳丁夫人。阴祇降嫔。
柔德垂美。夙有神明之契。
先禀嘉祥之符尝因昼寝。梦身为飞凤所集。
既寤。见赤光贯乳。
遂感而娠。七日便啼。
声闻于外。才经少选。
而载□焉。昔浩灵受锡。
仰神嗣于瑛。柱史流沙。
托日精于元妙。叶符元庆
高腾圣迹。复乃流光外朗。
豫显火传之教。希声内发。
先闻导俗之音。既而圣纵自天。
禀至知于弱植。道□□□备□□于藏往。
孝友冥至。就养无方。
业隆干蛊。情忘健羡。
加以俯同学敩。尽锐典坟。
三易述其殷周。四诗传其邹鲁著康成之韦简。
季长之丝竹。作黼藻三古。
琴瑟百家。玉书见重。
金籯取贵。明毁县镜。
照夺清淄。乃深弃俗缠。
早生厌离。寂寥爱网。
牢落尘情。望元关而一息。
傃苍云而长往。时有国师宗道先生
识洞幽微。智深元妙。
宣风黄道。作训紫宸
九重致礼。百工兴敬
摄齐撰履。妙简英奇。
法主以体二沐元风。知十升堂奥。
握照庑于荆蓝之下。抱烛乘于随合之滨。
宅空成性。智之所渐。
沿无致学。惟几必彰。
理诣希微。忘所言而知道。
情遗径庭。就日损以为德。
爰在冠年。虔修上法。
乃有族云浮紫。偫鹤呈素。
晻暧高垂。徘徊迥属。
周尹候气。讵可参衡。
晋野挥弦。曾何扶毂。
斯盖元心广运。远结冥祥。
故能幽贶不言。嘉瑞爰发。
法主顾众芳以指信。因偫灵以摅抱。
内战斯止。道胜则肥。
去有欲之廉。息多闻之智。
六经三史。缥帙缃囊。
昔所研味。并皆弃绝。
物色真应。耽尚元虚。
吐纳六宫。去来三景。
之节。励夷皓之行。
便即辟谷休粮。惟资松水
六尘不染。智照杜其氛埃。
五味性空。口绝其甘旨。
遂乃避声于衔枚之路。灭影于至阴之域。
茅山华阳。即三十六洞天之第八也。
峰秀龙文之鼎。水叶凤门之泉。
三山以交真。思五便而伫圣。
乃抗表阙廷。愿归岩谷。
黄门侍郎贺彻。奉宣中旨。
继是山栖。所须并令官给。
既而雅志获从。幽襟独往。
高蹈俗外。举手时人。
偫公祖道。衣裾聚观。
法主投簪有所。终焉是托。
润淹草树。光溢林泉。
拂云径以展足。援乔枝以移视。
虽复金錞和鼓。独韵新声。
玉琯调时。偏谐雅气。
与夫道风遐畅。远秀松筠之表。
胜趣挺生。孤映烟霄之外。
安可乱其清越。革我寒暄。
故以仙伯嗟其格高。云将谈其气远。
仍值旗盖南歇。礼乐西归。
法主养粹中岩。不染氛秽。
隋开皇十二年晋王分陕维扬。
尊崇至教。钦味夙范。
具礼招迎。辞不获命。
出自山谷。长史王子相
承候动止。咨议顾言。
每申谈对。法主豪墨所至。
必罄今古。辞义所该。
殆无遗逸。幽尚有本。
固请还山。晋王重违所守。
遣使将送。遂投于天窗。
背岭凿崖考室。卷晦声迹。
才可修行。十三年正月七日夜
端坐精思。彷佛朱衣羽人
握节而进。谓法主曰。
岫隐川藏。事由独善。
寓形寰宇。宜宏利益。
重官品藻。以卿开教一方。
可宣扬法味。开度后学。
既受兹灵诰。始有应物之心焉。
于是澄止水于象。竦贞松于偫望。
应运元机。盛谈名理。
重关复奥。故以启其幽深。
六瑚四琏。曾不矜其器用。
山门著录。三千许人。
并立精舍。实为壮丽。
十九年。敕使郑子腾送书询问。
钦尚殷勤。诚深下辇。
大业七年炀帝散骑员外郎崔凤赍敕书迎请。
见于涿郡之临朔官。帝乃叹曰。
朕昔在扬州。师已素发。
今兹重睹。更有童颜。
岂非道固存焉。养之得理者。
六军返旆。扈驾洛阳
奉敕于中岳修斋。俄而炎德遂卑。
忠良解体。欃枪远烛。
格泽旁流。沈马谬三十之占。
胶船无五反之慎。苍生涂炭。
天命有归。大唐景运龙与。
元象斯构。皇上继明理物。
光宅黔元。参天二地。
经文纬武。神谋广略
道属云雷。躔晷曜于已晦。
缀参辰于将落。毁隅具固。
□□廓清。复修衽席。
还为俎豆。非夫唐风惟大。
大章可以作歌。轩德如云。
云门所以流咏。其孰能至于此乎。
故使天成地平。其武功也如彼。
戢戈归兽。其文德也如此。
谅可以四三王而六五帝。蹈东户而穆南风。
瑞发云星。祥应赪素。
涸泉献醴。茂棘垂柔。
神筵卫厨。芳翊砌。
巍巍荡荡。未有若斯之盛者欤。
犹复役情动虑。旰食已勤。
克己思治。宵衣弥笃。
仁高穹昊。泽漏重泉。
于是嗣兴至教。尚想元极。
在昔藩朝。频经降问。
法主卷怀处世。三变市朝。
语默人间。一逢有道。
既遇龙田。方知必举之翼。
将攀凤羽。故审扶摇之势。
以兹先觉。曲招恩礼。
累有陈闻。乞还江外。
乃诏洛州资给人船。并施法服。
润州于旧山造观一所赐田。度道士七十人。
以为侍者贞观九年四月至山。
敕文遣太史令薛赜校书郎张道本太子左内率长史桓法嗣等。送香油镇䌽金龙玉璧于观所。
为国祈恩。复遣朝散郎文远赍玺书慰问。
并赐衲帔几杖等。皇太子其年六月
又遣将仕郎张万迪送香油龙璧。供山中法事。
敕又遣桓法嗣送香。八月十三日至观。
法主沈吟久之。方遣恭受。
谓弟子曰。此香何能烧尽。
可分四近诸观。广供斋讲。
冀能感彻。十四日午时
适因睡寤。喜形于色。
侍者在旁。咨问所以。
答曰。吾向暂游洞宫。
仙官见报。欲以疲朽补为仙伯。
名位已定。行在不久。
十五日。沐浴冠带。
焚香正坐。集诸弟子。
述圣朝立观之由。励学人策勤之志。
十六日旦。忽闻异香入室。
鸟兽哀嗥。顾谓侍者曰。
日时早晚。曰辰时
乃应曰好。即转身平卧。
自正衣冠。九易之形。
一朝解束。春秋一百二十有六岁。
肢体柔软。颜色不变。
停殡句馀。倍胜常日。
州遣行参军马君伟讣山吊祭。并以状奏闻。
越二十八日。以符竹托祔定录神山之右。
夫剑解之道。皎昧难知。
至于刊名伯札。勒功仙品。
青铣成文。召帝晨之旨。
紫玉为简。锡太元之命。
建图独立。总要偫灵。
若得之于千载。犹逢之于万劫。
自许以来。未之有也。
法主从容谓所亲曰。国家为吾造观。
恩德极重。自惟徵应。
恐不见其成。至是时也。
斧斤始就。前刺史辛君昌与五县官人爰集山所。
定方准极。八桂运于瑶阜。
五杏伐于缁林。堑荆峰而求宝玉。
决河宫而取珠贝。郢人负其涂器。
般匠献其奇斤。百姓子来。
四方悦服。□排若堵。
锸动如云。商略云崖。
考量泉石。乃于积金洞门之右。
太元降真之地。其山则峰岫开天。
逼乾行之峻。溪谷括地。
穷艮象之深。滴沥县流。
因风振响。葳蕤乔木。
承云聚翠。于是式摹大壮。
建其精宇。据修原而却指。
陪秀岭以斜列。飞陛排云。
危墉列汉。构元栌以轇轕。
累丹栱以崔嵬。俨香阁于烟空。
郁珍台于倒景。乌容拂晓。
假道璇题之间。兔色分宵
晦影绮统之侧。埃壒灭而瑶甍远。
寒暑隔而宝殿深。绮霞共藻棁争辉。
清风与琅玕竞响。披轩回眺。
郁郁之千岩不穷。凿牖俯临。
苍苍之万壑同色。螭龙鳞甲。
动青玉之镫。云雾光芒。
列赤璚之案。罽□九色。
杂流苏而回卷。华幡百戏。
拂藻井而斜萦。霜钟韵凫氏之音。
仙盖尽轮人之妙。列邛佺于东序
憩羽客于南荣。檐度元霜。
庭凝绛雪。昔汉宗宗万乘。
元宫才峙于豫章。齐侯九合。
正寝止闻于拱。未若纶诰爰发。
雕砻胜地。元都万雉。
植立天窗之间。九层。
辉耀洞天之表。故以一罄昆骊。
中贫海渎。又于内殿奉为文德皇后造元始天尊像一躯。
二真夹侍。拟香园之妙。
写空歌之。遐迩归依。
人天赞仰。法轮常转。
洪恩不替。州伯武陟公李使君讳厚德
真人冑裔。衣冠旧绪。
天潢分其远派。帝圃竦其旁枝。
循化穆。途谣里颂。
崇信法门。义不忘本。
弟子陈羽。弱年服道。
暮齿不疲。禀洞神之言。
得入微之致。平昔应徵。
已当付嘱。今兹综理。
复隆堂构。弟子王轨
夙挺机缘。幼恭德宇。
钻仰闻于奥室。举措循于纲常。
清言馀论。演畅有归。
羽等乃与远近同门。道俗耆旧。
以为日月回薄。总盈缩之期。
春秋递代。运盛衰之道。
实宜腾芳垂茂。远播清尘。
韦编既绝。宣尼深易道之叹。
简书遽落。束皙补由庚之辞。
是用树彼高垣。题其琬石。
立言纪事。传诸不朽。
上愿皇图定七百之基。符千载之运。
同玉京而等固。与金阙而俱遥。
敢述嶶猷。乃为铭曰。
生灵蠢蠢。世界悠悠。
吉凶并骛。爱恶相谋。
如彼。望晷不留。
如彼。弃朔无秋。
至人显用。夙膺元箓。
胜己克勤。导扬斯属。
非相游道。无言匡俗
物有可甄。宁惮濡足。
几探其妙。鉴献其明。
鍊微毓德。凝元肆情。
才高楚泽。价重秦城。
义堂纵辩。文路蜚英。
迹沦青嶂。声迩丹屏。
蹈礼河滨。当仁茨岭。
师臣是属。如纶攸骋。
爰召瑰材。构兹严整。
伟哉瞰迥。壮矣淩虚。
仪形元圃。辉映方诸。
櫩垂謺璧。甍间连珠。
岧峣仙阜。煜爚神居。
迷迭香阶。合昏奇树。
扰𪊲遥集。驯蜺迥赴。
入岁招缺。骑箕引傅。
蔽亏日月。杳冥云雾。
化周道息。静鉴潜神。
鸾旂宛宛。象躅鳞鳞。
乘飙叔茂。析理元宾
永言终古。无绝清尘。
大唐宗圣观主银青光禄大夫天水尹尊师 唐 · 员半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五
闻夫真人者。出巨壳。
历倚杵。骑蜚廉
从敦圉。臣雷公。
妾密妃。朝濯发于汤泉
夕晞首于旸谷。仍丹邱以长啸。
戴翠华以高游。自非殖因旷劫。
肃恭大浩。从事于金房之前。
镂心于玉晨之上。携青童而应黄箓者。
奚以成后来之妙相乎。继绝景而允希声。
尊师其人矣。尊师讳文操
字景先陇西天水人也。
后秦尚书仆射纬之后。纬仕长安
故为扈人焉。若乃郁为帝师
降迹于唐勋之代。光乎王佐。
应命于周武之朝。家籍代资。
可略言矣。曾祖洪。
宇文朝商州长史。大父舒。
文州别驾。昭考珍。
朝散大夫。以先知授尊师
特禀异气。垂实冥华。
始降迹也。其母袁氏。
夜梦元妙玉女授九老丈人之符。寤而记之。
每存思也。数月而闻腹中诵经声。
且时时有异光绕身矣。及载弄之始。
目光烱然。眸子转盼。
若有所见矣。袁氏以其所梦有徵。
心志而不言也。及胜衣之日。
自识文字。惟诵老子及孝经。
乃曰。此两经者。
天地之心也。此后见好杀之字。
若蹈水火。视无礼之文。
如坠泉谷。稍长。
闻有尹真庙。乃精心事之。
不近俗事。因读西升灵宝等经。
达真教。既得元味。
便契黄中。闻师者传道之父母。
行道之神明。无数劫来。
妙经是出。不因师学。
谓之长昏。遂章惶无已。
求师不暇。时有周法者。
内音之先鸣。上皇之高足。
乃愿参轩效驾。陪景啸空。
奔走礼谒。以申宿志。
周法见之。乃谓尊师曰。
汝于劫会之中。已受龟山之箓也。
便训以紫云之妙旨。授以青羽之隐法。
一入其心。谓赤松王子乔
可与抚烟月矣。年十五。
道行已周。有名于远近矣。
文德皇后遵上景而委中宫。于时搜访道林。
博采真迹。尊师应元景。
行预绿云。奉敕出家。
配住宗圣观。虽剪琼园。
采琳元陇。意每远出。
未近谢也。将欲沐浴东井
栖迟南昌。保护昆崙。
窥窬浑沌矣。故属想丹烟。
游心紫度。遍寻五岳。
备涉九元。寻三君之祖气。
成七晨之慧眼。旋谒周法。
便居终南。寂虑于温泉。
冥精于寒谷。有年日矣。
既通八景。又达九天。
知来藏往。多所晓悟。
若有神曰。周法上迁。
及省所居。已去顺也。
贞观末年。行丧既毕。
永徽三年。乃游太白
入重元也。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此后丹字紫书。
三五顺行之法。扶晨接昼。
九六逆取之方。咸得其要。
尊师所有游山异迹。祈醮灵应
并有别录。此不载之。
至于显庆以来。国家所赖。
出入供奉。询德咨量。
救世度人。转经行道。
元坛黄屋。帝座天言。
东都西京。少阳太乙。
九城二华。展敬推诚。
三十馀年。以日系月。
始终不绝。有感必通。
凡是效验。君臣同悉。
敕书往复。日月更回。
神道昭彰。岁时交积者。
不可具载。并传于帝居。
一二要者。略举其目。
初。尊师游太白高顶。
云雾四周。声振万壑。
□□□□□□千仞复有象充九色。其高十仞。
欣然长往者。意已笃焉。
高宗之在九成宫。有孛彗经天。
长数丈。以问尊师
尊师对曰。此天诫子也。
子能敬父。君能顺天
纳谏徵贤。斥邪远佞。
罢役休征。责躬励行。
以合天心。当不日而灭。
上依而行之。应时消矣。
是故高宗府旧宅为太宗昊天观。以尊师为观主。
兼知本观事。仪凤四年
上在东都。先请尊师老君修功德。
及上亲谒。百官咸从。
上及皇后王公主等。同见老君乘白马。
左右神物。莫得名言。
腾空而来。降于坛所。
内外号叫。舞跃再拜。
亲承圣音。得非尊师之诚感也。
由是奉敕修元元皇帝圣纪一部。凡十卷。
总百十篇。篇别有赞。
半千尊师作也。纪赞异秩。
缮写进之。高宗大悦。
终日观省。不离于玉案。
乃授尊师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常少卿
尊师固让不得已。辞官而受散职焉。
永淳二年。天中有望。
告成有日。万乘雷动。
千骑风驰。天子乘阁道而御帝车。
偫官陪六仪而承七曜。将礼于天枢。
中岳也。金绳未举。
玉检犹潜。而六龙顿辔。
三光敛色。圣体不安。
旋于皇极。属紫微虚位。
白云上征。万国号诉。
四方遏密。太后咨访尊师
尊师曰。真坊仙境。
亦著代谢。物有荣悴。
气有初终。大道之常。
幸康神器。陛下宜存思谅闇。
极想钦明。密理百神。
潜芘万姓。文操人间地上。
物里天中。所有灵明。
倍百祈请。亦望二十四结。
火烧而忧尽。七十二教。
水鍊而法成。皆见先徵。
以明后事。乃著祛惑论四卷。
消魔论三十卷。先师传一卷。
垂拱四年。将宾玉帝也。
上足时道成。咸愿奏章。
以延福荫。尊师止之曰。
有顺宜遵。不可犯禁。
言讫委化。颜色如常。
粤以长寿四年四月十四日。迁兆于终南文仙谷。
弟子侯少微等。追思龙汉。
远慕龟岩。冀德音与天地同久。
神道共阴阳齐化。昭芘骞林。
冥滋柏树。俾斯贞石。
文若三光。其词曰。
去矣大仙。悠哉上元
玉谷白芝之座。金阙紫兰之前。
既啸景于琼札。固交欢于碧泉
出三万六千之厚地。入三万六千之远天。
咀九华之翠菊。坐五色之红莲
常吟外景。每握内篇。
春霞飞乎绛雪。秋风生乎紫烟。
裴回高黄岭。顾步太白巅。
三秦四塞帝王国。京兆长安龙凤川。
煌煌兮四明路。浩浩兮八景年。
今以向上袭前果。何时来下降宿缘。
当乘道之气。应传道之味。
必使氤氲六合中。自然昌扬万劫通。
稽首宁歌步。愿得乘九素。
天下同此心。非独骞之林。
文德圣皇后荐福令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一
寡人不造。
咎谴所钟。
年在未识。
慈颜弃背。
终身之忧。
贯心滋甚。
风树之切。
刻骨冥深。
每以龙忌之辰。
岁时兴感。
空怀陟屺之望。
益疚寒泉之心。
既而笙歌遂远。
瞻奉无逮。
徒思昊天之报。
罔寄乌鸟之情。
窃以觉道洪慈。
实资冥福。
冀申孺慕。
是用归依。
宜令所司。
京城内旧废寺妙选一所。
奉为文德圣皇后即营僧寺。
寺成之日。
当别度僧。
仍令映带林泉。
务尽形胜。
仰规忉利之果。
副此罔极之怀。
谏筑坟逾制疏 唐 · 宋璟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
夫俭德之恭。侈恶之大。
高坟乃昔贤所诫。厚葬实君子所非。
古者墓而不坟。盖此道也。
凡人子于哀迷之际。则不以礼制为思。
设齐斩缌免之差。衣衾棺椁之度。
贤者俯就。私怀不果。
苍梧之野。骊山之徒。
善恶分区。图史所载。
众人皆务奢靡。而独能革之。
斯所谓至孝要道也。中宫若以为言。
则此理固可敦谕。在外或云。
窦太尉坟甚高。取则不远者。
纵令往日无极言者。其事偶行。
令出一时。故非常式。
贞观中文德皇后嫁所生女长乐公主。
奏请仪注加于长公主魏徵谏云。
皇帝之姑姊为长公主。皇帝之女为公主
既有长字。合高于公主
若加于长公主。事甚不可。
引汉明故事云。偫臣欲封皇子为王
帝曰。朕子岂敢与先帝子等。
太宗嘉纳之。文德皇后奏降中使
致谢于。此则乾坤辅佐之间。
绰有馀裕。岂若韦庶人父追加王位。
擅作酆陵。祸不旋踵。
为天下笑。则犯颜逆耳。
阿意顺旨。不可同日而言也。
况令之所载。预作纪纲。
情既无穷。故为之制度。
不因人以摇动。不变法以爱憎。
所谓金科玉条。盖以此也。
比来蕃夷等辈及城市閒人。递以奢靡相高。
不将礼仪为意。今以后父之宠。
开府之荣。金穴玉衣之资。
不忧少物。高坟大寝之役。
不畏无人。百事皆出于官。
一朝亦可以就。而臣等区区不巳。
屡以上闻。谅欲成朝廷之政。
崇国母之德。化浃寰区。
声光竹素。傥中宫情不可夺。
陛下不能苦违。即准令一品合陪陵葬者。
坟高三丈巳上。四丈以下。
降敕将同陪陵之例。即极是高下得宜。
祭天不得以妇人升坛议725年8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封旧仪
禅社首。
享地祇。
以先后配飨。
文德皇后配地祇。
天后为亚献。
越国太为终献。
宫闱接神。
有乖旧典。
上元不祐。
遂有天授易姓之事。
宗社中圮。
公族诛灭。
皆由此也。
景龙之季。
有事圜丘
韦庶人为亚献。
皆以妇人升坛执笾豆。
渫渎穹苍。
享礼不洁。
未及踰年。
国有大难。
亚献终献。
终受其咎。
平座斋郎及女人执祭者。
多亦夭卒。
今主上尊天敬神。
必须革正斯礼。
请以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皇地祇。
侑神作三献礼。
上初献。
邠王守礼亚献。
王成器终献。
上圣祖及诸庙帝后尊号推恩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五
握乾图者。必禀于元命。
宗道本者。允属于强名。
是知顺物承天。谅通昭感之德。
报功尊祖。贵叶崇高之义。
朕祗丕业。恭临大宝。
何尝不宵衣涤虑。菲食斋心。
奉元圣之垂范。为苍生以祈福。
自顷昊穹眷命。至道降休。
玉芝再产。真容累见。
嘉应荐来。罔知攸答。
岂谓元记阴骘。秘牒混成。
悬徵造化之源。密纪仙灵之洞。
庆崇真箓。昭锡朕躬。
初验神传。竟彰天授。
幽深累迹。既殊于人代。
朴略奇象。固绝于名言。
缅觌皇图。钦承道宝
微旨有属。寅畏增深。
思申严敬之诚。以崇广大之业。
谨上元元皇帝号曰圣祖大道元元皇帝。仍以来月五日。
朕亲奉册礼。国家文祖神宗。
重熙累洽。无为之训垂祐。
清净之德在人。慎宁后昆。
累承大业。是用钦元符之景命。
归清庙之延祥。禀庆真源。
光昭圣烈。谨上高祖神尧皇帝尊谥曰高祖神尧大圣皇帝。
穆皇后窦氏尊谥曰太穆顺圣皇后太宗文武圣帝尊谥曰太宗文武大圣皇帝。
文德圣皇后长孙氏尊谥曰文德顺圣皇后高宗天皇大帝尊谥曰高宗天皇大圣皇帝。
大圣则天皇后武氏谥曰则天顺圣皇后中宗孝和皇帝尊谥曰中宗孝和大圣皇帝。
和思皇后赵氏尊谥曰和思顺圣皇后睿宗元真皇帝尊谥曰睿宗元真大圣皇帝。
昭成皇后窦氏尊谥曰昭成顺圣皇后。肃明皇后刘氏尊谥曰肃明顺圣皇后
庶彰祈精之感。降贻厥之元。
聿修诚□达孝思于罔极。更以来月五日。
太清宫前恭礼□宁王宪薛王业各赐物八百匹。忠王浚王洽鄂王滉光王涺等各赐物七百匹。
中书门下赐物五百匹。开府王毛仲赐物三百匹。
皇亲五等巳上。诸亲三等巳上。
及文武百寮各赐物有差。自古明王。
因心以待人。由己以施物。
故休戚共而忧乐同也。中书门下丞相尚书开府三司大将军父赠三品官。
九卿三监十二卫监门羽林军五省长官三府尹大都督府长史父各赠四品官。五品以上清官父各赠五品官。
凡所赠官。宜兼赠母邑号。
俾夫偫臣受荣。上延父母。
先帝遗泽。下及幽冥。
兴言及此。良多感叹。
偫臣一体。荣辱是同。
龙蛇之歌。古今作诫。
其唐元年两营立功官。三品以上与一子官。
四品以下选日优与进改。京兆府供顿。
免今年地税。诸道战亡人家。
仰州县存恤。不支济者。
量事赈给。诸军健儿。
别敕行人。各赐勋两转。
昭成皇后谥议 唐 · 崇宗之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
昭成皇后谥。宜引圣真冠后谥之上。
而误加大字。非也。
若取单谥配之。应曰圣昭。
若睿成以复谥配之。应曰大圣昭成圣真昭成
且太穆皇后武德元年五月追谥为穆皇后贞观元年五月六日追尊为太穆皇后
上元中又追尊太穆神皇后。文德皇后贞观年中谥曰文德
上元中追尊文德圣皇后。即后汉皇后纪范煜论明矣。
进贞懿皇后哀册文状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八
右。
奉进止。
令臣撰词讫。
谨随状封进。
伏以纂述坤仪。
宏宣圣悼。
礼有追册。
文以叙哀。
前代以来。
旧章不易。
属词之重。
高选文臣。
晋之恭后。
王彪之颜延年咸制其词。
哀华著称。
至贞观中
文德皇后迁座。
特诏虞世南撰述。
编于文馆
永播徽音。
此三臣者。
皆以鸿藻奋于一时。
用能纪皇壸之风。
焕青史之简。
臣才学甚浅。
典策非工。
承诏兢悚。
匪遑夙夜
伏自循省。
叨窃至深。
陛下往命贵妃
追封殊号
册谥之令。
皆臣奉行。
德范柔明。
多所遗阙。
退思鄙薄。
于今愧赧。
况又获承慈旨。
重纪芳猷。
虽竭庸虚。
惭无藻丽。
属文明天下。
多士盈朝。
顾其式瞻。
何以昭示。
冒严上献。
益用兢惶。
无任战惧之至。
丧服议 唐 · 畅当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六
子为母齐衰三年。
盖通丧也。
太子皇后服。
古无文。
晋元皇后崩。
亦疑太子服。
杜预议。
古天子三年丧。
既葬除服。
魏亦以既葬为节。
皇太子与国为体。
若不变除。
东宫臣仆。
亦以衰麻出入殿省
太子遂以卒哭除服。
贞观十年六月
文德皇后崩。
十一月而葬。
太子丧服之节。
国史不书。
至明年正月
晋王并州都督
既命官。
当已除矣。
皇太子宜如魏晋制。
既葬而虞。
虞而卒哭。
卒哭而除。
心丧三年。
皇太子服纪议 中唐 · 柳冕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七
准开元礼。子为母齐缞三年。
此王公以下服纪。皇太子皇后丧服。
国礼无闻。昔晋武帝元皇后崩。
其时亦疑太子所服。杜元凯奏议曰。
古者天子三年之丧。既葬除服。
魏氏革命。亦以既葬为节。
故天子诸侯之礼。尝已具矣。
恶其害已。而削去其籍。
今其存者。唯士丧礼一篇。
戴胜之纪。错杂其内。
亦难以取正。皇太子配二尊。
与国为体。固宜卒哭而除服。
于是山涛魏舒并同其议。晋朝从之。
历代遵行。垂之不朽。
臣谨按实录。文德皇后贞观十年九月崩。
十一月葬。至十一年正月除。
晋王治并州都督晋王高宗在藩所封。
文德皇后幼子。据其命官。
当已除之义也。今请皇太子魏晋故事。
为大行皇后丧服。葬而虞。
虞而卒哭。卒哭而除。
心丧终制。庶存厌降之礼。
凌烟阁勋臣颂 其五 长孙赵公无忌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九
赵国之先,发祥朔土。
乃祖乃父,受天之祜。
有女而圣文德皇后,为天下母。
有子而贤,为唐室辅。
圣贤同气,千载一睹。
丕显赵公,允文允武。
克忠克仁,实有大勋。
高祖受命,太宗归尊。
翼翼乾乾,恪居于藩。
偫孽乱嗣,争窥神器。
鸿业将坠,公揭大义。
一匡天地,人到于今。
家受其赐,帝将传圣。
爰有顾命,汝忠汝诚。
莫与汝京,为我圣子
守唐太平,公相高宗
太宗遗风,刑措财丰。
八荒来同,和气大融。
妖星袭月,祸起中宫
公将正之,以王帝躬(武氏谋位公以力争)
力屈偫邪,诚阻天聪。
黜非其尤,令问无穷。
凌烟阁勋臣颂 其十七 高申公士廉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九
维岳降神,佐唐
忠贞自天,孝友如春。
德为邦基,仁厚人伦。
肃肃雍雍,真王者臣。
庆因归妹,光延天配文德皇后公之同出也)
婚媾之中,云龙潜会。
建功南海,廓我无外。
凉武拨乱,弼文开泰。
遏彼庸蜀,荐钟浇季。
文翁之化,若扫于地。
申公攸徂,有教无类。
父子兄弟,望风相愧。
勃兴儒雅,大复礼义。
西南颂声,到今不坠。
名登元勋,理冠偫吏。
全材大器,于烁厥懿。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陕府吴十一端公崔二十二院长思怆曩游因投五十韵810年3月6日 中唐 · 元稹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
小年爱春,认得春风意。
未有花草时,先醲晓窗睡(醲:厚。《广雅·释诂三》:“醲,厚也。”)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
渐到枝头,川光始明媚。
长安车马客,倾心奉权贵。
昼夜尘土中,那言早春至。
此时我独游,我游有伦次。
闲行曲江曲江:在今陕西西安市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曲折盘桓,故名。隋文帝以其名不正,更名芙蓉苑,唐复名曲江开元中复加疏凿,为长安游赏胜地。《唐两京城坊考》卷三:“曲江龙华寺之南有流水屈曲,谓之曲江……南即紫云楼、芙蓉苑,西即杏园慈恩寺。花卉周环,烟水明媚,都人游赏……以为盛观。”),便宿慈恩寺慈恩寺:在长安晋昌坊,今西安市南郊。《唐两京城坊考》卷三:“大慈恩寺,隋无漏寺之地,武德初废。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高宗在春宫,为文德皇后立为寺,故以慈恩为名。”)
扣林引寒龟,疏丛出幽翠。
凌晨过杏园杏园:在长安通善坊,故阯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大雁塔南。每年春,赐新及第进士宴饮于此。),晓露凝芳气。
初阳好明净,嫩树怜低庳。
排房似缀珠(排房:指杏树枝头排列成行之花房。),欲啼红脸泪。
新莺语娇小,浅水光流利。
冷饮空腹杯,因成日高醉。
酒醒闻饭钟(饭钟:指寺院中僧徒提示进餐之钟声。),随僧受遗施。
餐罢还复游,过从上文记
行逢二月半,始足游春骑。
是时已老,我游亦云既(既:尽,完。《广雅·释诂一》:“既,尽也。”)
开九华观(九华观:在长安朱雀门街之西第一街街西自北向南之第二坊通义坊,开元十八年(730)唐睿宗蔡国公主舍宅所立。),草结三条隧(三条隧:泛指京都之纵横大道。隧,《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毛传:“隧,道也。”)
新笋踊犀株,落梅翻蝶翅。
名倡绣毂车,公子青丝辔。
朝士旬休(旬休:古代官吏每十天休假一天,称旬休。《唐会要·休假》(卷八二):“永徽三年二月十一日,上以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与百僚休沐。”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九日驰驱一日闲。”),豪家得春赐赐:春天以朝廷或皇帝之名义赏赐权贵之物。寒食过后取榆火以赐贵近,即其类也。)
提携好音乐,剪铲空田地。
同占杏花园,喧阗各丛萃。
顾予烦寝兴(寝兴:见本卷《秋堂夕》注。此泛指日常起居。),复往散憔悴。
倦仆色肌羸(肌:类苑作“饥”。),蹇驴行跛痹。
春衫未成就,冬服渐尘腻
倾盖(倾盖:车上之伞盖靠在一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司马贞索隐引《志林》曰:“倾盖者,道行相遇,軿车对语,两盖相切,小欹之,故曰倾。”亦指初次相逢或订交。)吟短章(一作草),书空忆难字。
遥闻公主笑,近被王孙戏。
邀我上华筵,横头坐宾位。
那知我年少,深解酒中事。
能唱犯声(犯声:指词曲变调。宋陈旸《乐书·犯调》(卷一六四):“乐府诸曲,自古不用犯声,以为不顺也。唐自天后末年,剑气入浑脱,始为犯声之始。剑气,宫调;浑脱,角调。以臣犯君,故有犯声。”),偏精变筹义(变筹:即在律令中使用“改令”手段以变换酒令。)
含词待(一作徙)残拍,促舞递繁吹。
叫噪掷投盘(投盘:即骰盘,唐代酒令之一,用于活跃酒筵气氛。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自注:“骰盘、卷白波、莫走、鞍马,皆当时酒令。”皇甫松《醉乡日月》载骰子令云:“聚十只骰子齐掷,自出手之人,依采饮焉。‘堂印’,本采人劝合席;‘碧油’,劝掷外三人。骰子聚于一处,谓之‘酒星’,依采聚散。骰子令中,改易不过三章,次改鞍马令,不过一章。又有旗幡、闪擪、抛打令。”),生狞摄觥使(生狞:犹言狰狞,凶恶、凶狠之意。摄:代理,兼理。《广韵·叶韵》:“摄,兼也。”觥使:宴席上掌管行酒之人。参卷11《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自注。)
逡巡光景晏,散乱东西异。
古观闭閒门,依然复幽閟
无端矫情性,漫学求科试。
薄艺何足云,虚名偶频遂。
拾遗天子前拾遗:古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始置左、右拾遗二员,从八品上,分隶中书、门下,掌供奉讽谏,为士人之清选。此指拾遗之职责拾遗补阙。元稹元和元年左拾遗。),密奏升平议。
召见不须臾,憸庸已猜忌(憸庸:奸佞无能之辈。憸,《说文·心部》:“憸,憸诐也。憸利于上,佞人也。”)
朝陪香案班(香案班:朝班。香案,放置香炉烛台之条桌。《新唐书·仪卫志上》:“朝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暮作风尘尉(风尘尉:指河南县元稹元和元年九月左拾遗出为河南县。)
去岁又登朝,登为柏台吏柏台吏:指监察御史元和元年四年二月监察御史柏台御史台之别称。《汉书·朱博传》(卷八三)载汉代御史台植柏树,故称。)
台官束缚,不许放情志。
寓直劳送迎(寓直:寄宿于其他官署当值,后泛指夜间于官署值班。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谓“寓直”二字始于潘岳《秋兴赋》。),上堂烦避讳。
分司东洛分司:见本卷《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注。),所职尤不易。
罚俸得西归,心知受朝庇。
常山攻小寇(“常山”句:指讨伐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元和四年十月王承宗反,朝廷以吐突承璀镇州招讨宣慰使常山,即镇州成德军节度使之治所。《元和郡县图志·恒州镇州)》(卷一七):“汉高帝三年韩信东下井陉,击破陈馀赵王歇,以钜鹿之北境置恒山郡,因恒山为名,后避文帝讳,改曰常山两汉太守皆理于元氏,晋理于真定,即今常山故城是也。”),淮右择良帅(淮右:即淮西元和四年十一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卒,吴少阳擅杀少诚之子而代立,朝廷发兵讨之。)
国难身不行,劳生欲何为。
吾兄谙性灵,崔子同臭味
投此挂冠词(挂冠: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五》:“(逢萌)闻王莽居摄,子宇谏,杀之。会友人曰:‘三纲绝矣,祸将及人。’即解衣冠,挂东都城门,将家属客于辽东。”又,南朝梁陶弘景,于齐高帝作相时,曾被引为诸王侍读。家贫,求作县令不得,乃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事详《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后因之指辞官、弃官归隐。),一生还自恣。
懿宗奉佛疏 唐 · 萧仿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臣闻元祖之道。
由慈俭为先。
而素王之风。
以仁义为首。
相沿百代。
作则千年。
至圣至明。
不可易也。
如佛者。
生于天竺
去彼王官。
割爱中之至难。
取灭后之殊胜。
名归象外。
理绝尘中。
非为帝王之所能慕也。
贞观中
高宗东宫
长孙皇后疾亟。
尝上言曰。
欲请度僧。
以资福事。
曰。
为善有徵。
吾未为恶。
善或无报。
求福非宜。
且佛者异方之教。
所可存而勿论。
岂以一女子而紊王道乎。
谥为文德
母后之论。
尚能如斯。
哲王之谟。
安可反是。
伏睹陛下留神天竺
属意桑门。
内设道场。
中开讲会。
或手录梵筴。
或口扬佛音。
虽时启于延英。
从容四辅
虑稍移于听政。
废失万机。
居安思危。
不可忽也。
夫从容者君也。
必畴咨于臣。
荩忠匡救。
外逆其耳。
内沃其心。
皋陶之谟。
仲虺之诰。
发挥王道。
恢益帝图。
非赐对之閒。
徒侍坐而已。
夫废失者。
上拒其谏。
下希其旨。
言则狎玩。
意在顺从
汉重神仙。
东方朔著十洲之记。
梁崇佛法。
刘孝义咏七觉之诗。
致祠祷无休。
讲诵不已。
以至大空海内。
中辍江东
以此言之。
是废失也。
然佛者当可以悟取。
不可以相求。
汉晋以来。
互兴宝刹。
姚石之际。
亦有高僧
或问以苦空。
究其不灭。
止闻有性。
名曰忘言。
执著贪缘。
非其旨也。
必乞陛下力求民瘼。
虔奉宗祧。
思谬赏与滥刑。
其殃立至。
俟胜残而去杀。
得福甚多。
幸罢讲筵
频亲政书。
昔年韩愈
已得罪于宪宗
今日微臣。
固甘心于遐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