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曹天锡”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孝赋 明 · 梁山甫
 出处:河西先生全集卷之一
茫茫两间。
至理周流。
渊獭报本。
野狐首丘。
矧伊人矣。
敢不自求。
莫爱者身。
身是谁由。
千金面目。
成起何藉。
于惟父母。
实诞生我。
劬劳罔极。
怜爱罔极。
自受形胎胞之化化。
靡一分遗外乎慈毓。
印传形貌之骸肉。
涵袭虚灵之性识。
芽抽硕果之心。
枝发元茎之节。
干承普天之雷雨。
根资大地之滋液。
纵躯分而动别。
原体气之洞彻。
心诚之求。
委曲于襁褓之年。
倚门之眷。
悃恳于衣冠之日。
有其臭而莫之闻。
有其恶而莫之知。
盲蹇而不以为异。
倒植而尚以为奇。
浩慈泽之汗漫。
纷沐浴之淋漓。
念复念兮念何尽。
言复言兮言何穷。
故圣人之务本。
欲于斯而致衷。
将尊奉亲爱之一旨。
爰有孝之载名。
定百行之巨源
题万善之元经。
搆宇宙之栋梁。
画大伦之轨局。
德之至兮道之要。
化由元兮教由出。
伊昊天罔极之诗。
聊咏赞夫优渥。
欲报之兮何以。
涣何涯而何测。
洒扫进退之文节
栉縰盥漱之仪式。
杖几衽席之周旋。
扶持供奉之趋作。
长幼任责之等秩。
内外事为之分格。
存没养送之极致。
葬祭追报之大则。
何莫非性情中流出。
岂苟做而外铄。
随所事而致死。
讵人子非分之云。
彼三年之制服。
渺太虚之过云。
是圣人折义而裁定。
岂可谓贡情于万一。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孰不笼驾乎是律。
切切哀衎衎乐。
倘夫子咸称其君子。
亦圣师褒诱之浑厚。
实岂是同科而齐视。
宗庙社稷之存全。
一家一身之保守。
苟斯道之有违。
馀谁足以观取。
禽犊兮贸贸。
尸肉兮踽踽。
覆载之不容。
神明之不佑。
世弃兮物祸。
三千兮罪首。
仰历世之群列。
收百一以推攀。
般纷纷其姱节。
焕丹青于不刊。
然不过一理之不失。
在当心尚不为满足。
历山河滨陶。
伊大舜与人何异。
朝王季日三。
文王自以谓尽己。
象鸟耕耘之标验。
乃发明重华之大孝。
惟刑家御邦之达孝。
仅姬门位育之光耀。
宗之兮泣生。
春盎积雪之林。
祥之鱼兮扣跃。
节白坚冰之心。
谅感应之的的。
孝果彰于古今。
金生埋子之坎。
妻立偿债之路。
郭其神贶。
董其天付。
贼敬江子之椹。
鬼惑王氏之粥。
明既驯化。
幽亦制屈。
怀橘蹒跚。
陆儿之爱亲幼而所性。
取水趺趺。
莱子之慕亲。
老而弥盛。
背输百里之米。
以功而伸为子之情。
眼望一片之云。
以言而著思亲之诚。
由也勇孝。
狄公心贞。
史可记孝子之事为。
工莫画孝子之心曲。
所恃一诚之贯金石。
历历乎天鉴之孔晰。
何曾氏之愚儿。
只虑夫酒肉之或阙。
当乃翁问志之日。
尔何在其不学。
然口体之能养。
可无忝于孝业。
悯成药之径进。
救许止之无及。
严圣笔之不贷。
正极罪而惩馀。
纷纷失天之齐流。
曾有几其警余。
吴生陷战国之习。
阮子沦虚寂之俗。
哀下愚之无状。
痛名教之寇贼。
旷千载而寒心。
每遇思其伤愕。
况馀外之弃物。
又何介于喉舌。
悯吾生之无聊。
苦心事之疏缺。
受亲恩之逾人。
昧子道其我独。
将父母之遗体。
谓何事其暂恤。
既诚敬之未至。
焉免伤乎肤发。
身未立兮道莫行。
孰扬名于后日。
亲在穷而莫荣。
亲在贫而莫济
日月忽其不淹。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一零落。
是吾亲一发之添改。
悯风树之不止。
恐吾亲之不我待。
诵古训而省惕。
非不知禄仕之是急。
嗟书剑之不成。
取簪笏其何术。
慨断机之辜负。
愧截发之无益。
纵不至登巢而㭬蠡。
固未喻人间之兴味。
岂图报三春之景辉。
绝未效寸草之心地。
讵华庆之敢希。
尚甘旨之未给。
假一觞之时进。
还惭泪之交颐。
惟一端爱慕之徒心。
蔼断断其何施。
所冀一愿之有在。
决不作横悖之累恶。
好货财私妻子。
顾初心之不屑。
好私勇喜斗狠。
抑平生之偏疾。
大学之早还。
免十年之违侧。
宁巢燕之无情。
风四散而飞绝。
任持侍之无时。
佩膝下之唯诺。
念惟遵乎自然。
听情事之顺安
焉华搆之更建。
有容膝之自宽。
何膏粱之足羡。
有菽水之常欢。
于山水而采钓。
亦鲜味之时看。
温凊只趁其犹意。
定省不拘于时规。
每告面之津津。
每承颜之怡怡。
抚妻孥而瑟琴。
携弟兄以团圞。
动此中之和风。
领一堂之春閒。
拥阶之深丛。
刷庭春之长条。
优之哉游之哉。
奉万岁以逍遥。
是余盖将有望。
而亦莫之曾能。
相林乌之反哺。
更怀羞而兢兢新平公纯云。非深知孝理而躬行笃好者。何以及此。读之。便令人警起。为子之家。不可无此赋也。)
孝赋。次梁兄彦镇山甫号潇洒山人。) 明 · 金麟厚
 出处:河西先生全集卷之一
大德敦化
小德川流。
物各有则。
如鸟止丘。
心有本然。
惟病不求。
道若大路。
人自不由。
乾坤造化。
理气承藉。
品汇之夥。
孰贵于我。
彼偏其塞。
我全其极。
原虽出天命之于穆。
形实资父母之生育。
恩深胎妊之戒饬。
教笃诗礼之学识。
出入顾复之迭。
饮食寒温之节。
分承气血之一脉。
呼吸喘息之馀液。
奉体性以勿亵。
保方寸之洞彻。
洞洞属属。
恐失之爱敬之实。
战战兢兢。
知免夫启予之日。
非性分之所固有。
岂提孩而已良知。
有大而乃尽其职。
仅可而犹莫之奇。
哀教法之陵夷。
致风俗之浇漓。
秦火焚兮经籍残。
异言盛兮吾道穷
弃烝民之秉彝
贼上帝之降衷。
久矣哉。
不明而不行。
守无用之虚名。
孰建立乎大本。
孰经纶乎大经。
混末流以碌碌。
为口耳之所局。
衰妻子兮患得失。
至热中兮迷所出。
夫孰能如磋而如琢。
致厌饫膏泽之濡渥。
倘根基之已厚。
竟功用之叵测。
和怡愉婉之声气。
晨昏温清之矜式。
出入应对之矩矱。
冠绅偪綦之制作。
岂惟专事乎形迹。
各有实理而当格。
居养疾病之恳恻。
慎终追远之仪则。
须十分讲明之不错。
断纤私之来铄。
倘徒文而无本。
孔圣
矧婴情于青紫。
惟望幸于浮云。
曾不思随分而竭力。
又安能已百于人一。
惟圣人人伦之至也。
譬如输规而旷律。
夔夔齐烝烝乂。
可以定天下之父子。
斯为法可传于后世。
寔君子小人所履视。
一举足出言之不忘。
不亏体辱身以善守。
伤其本而枝亡。
斯言可以近取。
知真兮验虎。
学寡兮行踽。
圣神兮心授。
君师兮天佑。
纳约兮自牖。
躬行兮元首。
不出家而成教。
讵登天之难攀。
列塾庠与序学。
揭天叙于不刊。
学而问思而辨。
生困知无曰异矣。
笃行以求至。
安与勉各尽其在己。
伊义别序信之达道。
孰不根为子而止孝。
无终始患未有不及。
苟富贵非足以垂耀。
雨露长兮萌蘖。
何有牛山之林。
夜气息兮清明
谁无仁义之心。
病虽积于七年。
艾可畜之自今。
循吾自然之理。
乃吾当行之路。
气有不齐。
理则全付。
春忧数月之足。
平歠八年之粥。
情非矫拂。
事岂诘屈。
其大也与。
天下至诚。
为能尽性。
其达矣乎。
圣人之德。
于斯为盛。
弃天下遵海滨。
处法而推窃负之情。
善继志善述事。
考德而验如存之诚。
万善以立。
百行惟贞。
晦翁绝学之有续。
辑小学节目之委曲。
复古昔君师之施设。
明日用彝伦之昭晢。
又提撕以慎厥。
罔不先子道之无阙。
知不去节文以乐。
陶德性于始学。
由根本而枝叶。
崇德广业
岂陵躐乎科级。
庸或使之不及。
赫明命之无外。
非不足而有馀。
是曰有顺而无彊
诚复初之在余。
蒙养固筋骸之束。
长大脱功利之俗。
戒违天之悖德。
黜害仁之残贼。
彼不才之济恶。
纷所行之可愕。
何善俗之美意。
困当年之饶舌。
谓古今之异宜。
尚何有于补缺。
惜有书而不读。
争毁异而忌独。
犹孝德之不率。
况睦姻与任恤。
纪纲颓以臲𡰈。
引千匀于一发。
纷饱煖以自逸。
谁或脩于暇日。
孔先语以孝弟。
而学问以相济。
嗟不察而不著。
谩归咎于失序。
顾吾党之狂简。
知所裁而速改。
盍反讲乎六篇。
莫留难而有所待。
既学焉而时习。
乃可见先后之缓急。
究一善之精微。
知推广之有术。
从卑近而累积。
渐高远而进益。
吾固知汗漫而博学。
竟不如平实之一味。
苟不明小学之要道。
孰深思父母之天地。
务莫先乎本立
无所用而不给。
信惟孝之为政。
可从此而观颐。
彼仁民爱物之差等。
因称情而平施。
谅为己之真切。
岂求闻之屑屑。
在医药之纤悉。
非割股而愈疾。
在情礼之俱得。
不必庐于墓侧。
谢安排之涂辙。
锄病根兮永绝。
无严威与俨恪。
谨步趋与唯诺。
理既定而能静
随所处而皆安。
必自慊而毋欺。
觉心身之平宽。
非喻道之曰能。
庶保拙以承欢。
庭有儿兮可教。
案有书兮可看。
立志耻安于小成。
为学要立乎大规。
修吾分之当为。
亦亲心之足怡。
时家酿之载熟。
供所喜之团圞。
纵菽水之未裕。
有山野之馀閒。
对岭松之千层。
抚园之万条。
歌于斯乐于斯。
奉万岁以逍遥。
必欲待外为养。
或终身之未能。
生吾顺兮死安。
益丁宁兮战兢新平公纯云。二公唱和。无非彝伦美事。学业之相孚。家法之相传。吾所起敬。)
按:孔门论孝。舍爱敬无他法。随分尽职。无一毫求待于外。今学者。若能知此。则志定理明。心一身安。无所往而不为用力处矣。本赋。言言痛切。曲尽孝理。新平之语尽之矣。然不有以立定根基。直指径路。则有警发悬跂之勤。而猝无以及于深知笃好之实。故尝于咏叹之馀。窃续瞽说。欲与同志者。据此而用力焉。顾其学力疏浅。又局于声律。文不足以达其意。寻常介念。一日。梁甥执一策以进。乃新平手写二赋。鄙语亦蒙殊奖。惊怪辄不自任。罪罚荒迷。檃栝删定。无以自勉。徒切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