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真宗皇帝谥议(乾兴元年二月) 北宋 · 李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
伏以古之王者,申节惠之文,举易名之典,取法于天地,陈禋于郊庙,盖所以褒劝盛德,彰示方来,著为令猷,历代不易者也。伏惟大行皇帝诞膺基命,祗嗣宝图。席二后之庆晖,接五精之正统。业隆富有,德茂中孚。端绣扆以向明,偃雕戈而下武。四鄙清定,九区率顺。面内之吏钦向,充庭之贡狎至。丰泽流洒,载谣洋溢,孰远而弗达,胡微而弗浸?仍岁嘉熟,方内太宁。协百志以咸熙,总万机而惟允。励精以思道,广听而博纳。刑罚止息,品汇阜滋。形忠利以宣猷,焕文明而施化。家兴礼让,俗跻仁寿。无爽物性,勤息民隐,祗遹成宪,克务在宽。居无自我之规,动叶用中之道。乃至慎选列辟,体貌皇僚。畴咨謇谔之臣,以箴王阙;浚发丁宁之礼,盖重农本。一二之言好问,声色之娱不迩。九功灼叙,百吏肃谨。讲求礼式,著明宪度。政体以之毕举,时俗以之于变。洁诚而致祀,钦若以事天,举必率于斋蠲,奉必资于崇宠。精专祗戒,翕习示祥。天人之际以交,帝王之制兼劭。旋荷昭回之鉴,荐膺奥秘之锡。示先期于路寝,接泠御于紫闱。丕昭濯濯之灵,恍悟绵绵之绪。传观品列,诞告方国。均周于纯贶,载严于崇报。隆神丽之靖宇,范端功之睟像。纪节物于令甲,总使职于台宰。阐绎集虚之道,奉延御辨之游。茂讲景仪,专致精意。聿询夏谚,载事虞巡。祗建天家之封,亲款皇帝之祀。金庭顺拜,缅尊于道荫;昊坛荐类,式报于春祈。震耀采章之容,纷纶符瑞之富。且夫修明典则,祗祓燔薶,必归美于祖宗,祈褫于亿兆。然后发涣汗之号,建尊显之称,昭浸盛之威容,腾英茂之馨烈。由是振天章之藻翰;纪镂石之信辞。钟律均和,黼黻交丽。逮星灰之屡改,积缇缃而弥广。矧乃中禁之地,侔于上帝之府,金楹丛倚,钿轴相鲜。迈炎汉之好文,盛开元之致治。朝廷无事,皇家多欢。处帝所之秘深,味真风于冲漠。希微致用,睟穆居尊。体广运于乾元,保久视于教父。齐皇极以敷训,示太素以御民。固以守丕业之盈成,致怀生于茂遂。岂图时有祲沴,疾生腠理。歘冯玉以大渐,遽脱屣而上仙。冢宰道乎遗音,天下瞻乎晏出。所以三灵愤惨,万国号慕。穆卜惟吉,同轨赴辰。列哀仗于绮城,引龙辒于御道。虔遵典礼,上易徽称。谨案《谥法》:「经纬天地曰文,无幽不察曰明,法度明大曰章,通达先知曰圣,主善行德曰元,慈惠亲爱曰孝」。文以化成,明以临照,章以垂宪,圣以广运,元以法天,孝以述志。惟治也本于證道,惟德也所以称宗,则法旧史之明文,为来叶之懿范,盖天之所命矣。请上大行皇帝谥曰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太常因革礼》卷九一。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二一。第二册一○七四页)。
上皇太后尊号册文 北宋 · 吕夷简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三(第二册第一五三四页)
嗣皇帝臣祯谨再拜稽首言:恭惟荷神器之重者,必能充其道;措天下之治者,乃可飨其尊。虽复虔巩大猷,抑畏先宪,用藏功表,迹隐言外。至于体乾之健,则四德随具;法坤之顺,则万物自光。乃知圣人施尊名,建显号,有以答四海之望,未始阙三神之欢。况夫有亲之恶,有国之典,有亿众之勤请,有冲人之奉承,则鸿徽景烁,揭无垠而耿千古,不得为身专辞也。伏惟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陛下,徇齐懿淑,钦明敦大,《葛覃》表乎成德,「伣天」表乎睿姿。内辅先帝,布昭阴教,柔风彷佛,大和絪缊。惟深以钩天下之志,弥简而知天下之阻。及真庙冯玉,缀衣在庭,遵扬审训,参录庶务。时惟寡薄,嗣膺神统,惧德弗类,惟天难谌,实荷宝慈,佐佑丕业。于是进耆哲,黜憸壬,鼓清风,皂群品。蒸云以濡之,揭日以照之。回霜收电,恤狱行之苦;金声玉振,制条令之当。不爱牲牷,以裕于神;不刓印剑,以宠其勋。好直而无翳陈,育材而善多士。浣衣训俭,程书戒勤。出入十年,上下一德。乃至师兵不试,方陲无警。一介之使朝服,以至穹居;丈馀之组驰轺,而抚西夏。荡然王德,无思不服。遂能内外有谧,宪度具张。俗去奇邪,民复敦庞。箫勺之和极天而蟠乎地,义慈之爱浃肌而沦于髓。祓其疠疵,内之仁寿。百昌蕃芜而竞乎昏作,三辰阳明而顺乎发歛。使𦕈𦕈之质,托王公之上。无遗无愆,令重雍越成。于缉熙,于光明。谅非谆诲,畴臻于此?此曩以崖略上德,形容丕称,大功日新,舆议未惬。方今欸谒庙祏,祇见祖宗。馨香升闻,休嘉震动。而廊庙文武,相臣将臣,卿尹帅校,家陪耆艾,仙释之净众,要荒之渠长,蔼然咸造,以义固争。佥曰:备物不膺,无以贲天命;谢生不怀,无以绥万国。况即旧典,创新制,则因而易明;略小节,著大美,惟称而后可。窃订茂实,以增圣号。陛下方复允恭克让,劳谦终吉,连袂五请,始曰俞哉!夫高明资始,是之谓应元;思睿周达,是之谓齐圣;鼓舞范围,是之谓显功;敷施迈种,是之谓崇德;睦族济众,是之谓慈仁;祈年思永,是之谓保寿。臣不胜大愿,谨遣摄太尉、太庙藉田大礼使、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吕夷简上尊号曰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伏惟钦受洪册,昭迪成功。揖道观妙,授天比崇。迈任姒之踵武,袭黄老之渊宗。乂安鼎祚,以摅无穷。臣祯诚欢诚忭,顿首顿首。谨言。
钦圣宪肃皇后谥议 宋 · 王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六、《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二六(第二册第一二五○页)、《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二
臣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故舜帝之所以帝,始于妫汭之嫔;文王之所以王,本乎《关雎》之化。盖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者,王道本末之序也。恭惟大行皇太后生于庆门,世济勋德。在父母家已能躬俭好礼,不以公卿之阀骄其心。方神宗龙潜颍邸,天作之合,共遵诗礼之训,交修子妇之道。及帝握乾符,御大宝,宪章一祖四宗维图之具,稽考二帝三代善裕之道,登延隽髦,崇尚经术,以隆万世之业。后亦正坤仪,讲内治,上以奉庆寿、崇庆之欢,下以广《兔罝》、《麟趾》之实。恭承明祀,述宣阴教,以为六宫之率。故神考之修德盛烈流于无穷,慈德之徽音茂实光于不朽。此家齐国治而天下平之显效也。承天俪极,十有九年,飨东朝之养,十有七载,率履不越,谦尊而光,于求贤则怀辅佐之志,于鞠子则推均一之爱。服御简素,不玩珠玉,鉴观图书,增益自得。深戒私谒,未尝以亲属干朝廷,神宗每访家事,终无所言。几务未决,或以试之,从容析理,多出常情之表,遇待日隆。文简盛族,支派蕃衍,纤介偶闻,切责随至,于是有戒谨恐惧之福,无骄奢傲慢之咎。每岁推恩宗党,法有定数,以次及之,罔或偏厚。哲庙继统之初,崇庆预政之际,裨益宏多,中外阴受其赐。讵哲宗富于春秋,不怿未几,遽至大渐,弗及冯玉几见群臣,人情恟惧,神器震摇。独仗大义,静重自若,导扬末命,援立仁圣,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其守正不惑有如此者。皇帝践祚,权宜同政,御后殿,近制也,辞之而弗处;避家讳,常礼也,戒之以无讳。事无易难,克己不吝,心无适莫,惟善是从。始终数月之间,屡申退托之命,皇帝泣涕祈恳,至于累旬,确乎不从,遂复明辟。其委远利势有如此者。还政故事,褒崇外氏,宗回、宗良议皆宠以异数,诏旨欲宣,坚持不下。帝虽数请,慈意莫回,后不得已,才听易镇。其恶盈防患有如此者。不豫之日,皇帝衣不解带,药必亲尝,霈恩多方,祷福群望,疾稍间,所语者军国远虑而已,言不及佗。固宜享万寿无疆之休,而遽弃大养。因山有期,昭行以礼。臣窃尝采风雅于古诗,考纪传于前史,有后妃之德者,或无遭变之功;有遭变之功,或致专威之诮。至于功德兼隆,美善俱尽,奇伟倜党,未有如大行皇太后之全也。然则,虽欲形容,讵能髣髴?惟是孚于诏令,颂于士民,巍巍乎其著明者,乃获粗陈其梗槩焉。若夫精微妙密,则何能名之有?谨按《谥法》,敬事节用曰钦,威仪悉备曰钦;通达先知曰圣,扬善赋谋曰圣;型政四方曰宪,圣能法天曰宪;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不加饰于簪珥,惟致美于祎褕,升降进退,皆有法度,左右亲信,罕见惰容,可谓敬事节用矣,可谓威仪悉备矣。坐镇危疑,洞察情伪,于天人相与之际,有蓍龟先见之明,其动也时,能断大事,可谓通达先知矣,可谓扬善赋谋矣。母仪三世,兢兢终身,渊默尊严,嫔御自化,海隅苍生,风靡诚服,可谓型政四方矣,可谓圣能法天矣。内健外顺,好谋而成,以天下之大公,任天下之重责,力安宗社,泽及生灵,可谓刚德克就矣,可谓执心决断矣。擅是众美,集为大成,质诸鬼神而无疑,蔽乎天地而无愧,斯足以振盛典垂鸿名,丕有烈光,以昭后世。大行皇太后宜敬承祖宗之命,上尊谥曰钦圣宪肃皇后。
句 宋 · 李南阳
押微韵
朝冯玉几言犹在,夜启金縢事已非(永熙挽词)。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 《春明退朝录》: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旬假,太宗犹对辅臣。至夕,帝崩。李南阳永熙挽词云云。
纪梦二首 其一 明 · 于慎行
押词韵第一部
昔梦游阊阖,谒帝明光宫。
天衣冯玉几,顾笑回春风。
眷言苦行役,赐酒盈金钟。
飶芬满襟袖,色莹玻瓈空。
吸之不能半,已觉衰颜红。
洗爵再拜谢,幸免倾侧容。
小臣升斗器,既醉心怦忡。
沈湎岂不愉,无乃灾微躬。
大福谅不再,君恩既有终。
丹叔编修以诸贤题马士英画册属赋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一
栎园读画传画人,目无其人有其画。
可怜其画复何有,杜作春风酒边话。
施雨咸耶冯玉瑛,施假冯真谁复争(士英贵后多倩施雨咸代笔,见周亮工《读画录后》。人恶士英名,改为伎女冯玉瑛,见张庚《画徵录》。)。
詈之惜之又烟墨,断坡残柳何重轻。
翰林闲窗重陈迹,青溪水绕秦淮碧。
却忆银灯画舫看,扬州司理红桥夕。
菩萨蛮 题马士英《千峰夕照图》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桃花扇底虫沙劫。南都乔木伤心色。
残照下西岑。难为瑶草心。
天边百雁过。金粉江山破。
莫污女郎名。江南冯玉瑛。
咏古诗五十八首同樊山作 其五十七 明弘光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如此乾坤太可怜,小朝廷是奈何天。
桃花士女桃花扇,燕子儿孙燕子笺。
冯玉岂知为马玉,阮圆真不及陈圆。
要他了结南朝局,衰柳秦淮弄晚烟。
颐和园词 清末民国初 · 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
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
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
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
联翩方召升朝右,北门独对西平手。
因治楼船凿汉池,别营台沼追文囿。
西直门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
新锡山名呼万寿,旧疏河水号昆明。
昆明万寿佳山水,中间宫殿排云起。
拂水回廊千步深,冠山杰阁三层峙。
隥道盘行凌紫烟,上方宝殿放祈年。
更栽火树千花发,不数名珠彻夜悬。
是时朝野多丰豫,年年三月迎銮驭。
长乐深严苦敝神,甘泉爽垲宜清暑。
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
丹陛大陈三部伎,玉卮亲举万年觞。
嗣皇上寿称臣子,本朝家法严无比。
问膳曾无赐坐时,从游罕讲家人礼。
东平小女最承恩,远嫁归来奉紫宸。
卧起每偕荣寿主,丹青差喜缪夫人。
尊号珠联十六字,太官加豆依前制。
别启琼林贮羡余,更营玉府蒐珍异。
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习静夜焚香。
但祝时平边塞静,千秋万岁未渠央。
五十年间天下母,后来无继前无偶。
却因清暇话平生,万事何堪重回首。
忆昔先皇幸朔方,属车恩幸故难量。
内批教写清舒馆,小印新镌同道堂。
一朝铸鼎降龙驭,后宫髯绝不能去。
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复遘丞卿怒。
手夷端肃反京师,永念冲人未有知。
为简儒臣严谕教,别求名族正宫闱。
可怜白日西南驶,一纪恩勤付流水。
甲观曾无世嫡孙,后宫并乏才人子。
提携犹子付黄图,劬苦还如同治初。
又见法宫冯玉几,更劳武帐坐珠襦。
国事中间几翻覆,近年最忆怀来辱。
草地间关短毂车,邮亭仓卒芜萎粥。
上相留都树大牙,东南诸将奉王家。
坐令佳气腾金阙,复道都人望翠华。
自古忠良能活国,于今母子仍玉食。
宗庙重闻钟鼓声,离宫不改池台色。
一自官家静摄频,含饴无异弄诸孙。
但看腰脚今犹健,莫道伤心迹已陈。
两宫一旦同绵惙,天柱偏先地维折。
高武子孙复几人,哀平国统仍三绝。
是时长乐正弥留,茹痛还为社稷谋。
已遣伯禽承大统,更扳公旦觐诸侯。
别有重臣升御榻,紫枢元老开黄阁。
安世忠勤自始终,本初才气尤腾踔。
复数同时奉话言,诸王刘泽号亲贤。
独总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济艰难。
社稷有灵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
坐见弥天戢玉棺,独留末命书盟府。
原庙丹青俨若神,镜奁遗物尚如新。
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当时顾命臣。
离宫一闭经三载,绿水青山不曾改。
雨洗苍苔石兽闲,风摇朱户铜蠡在。
云韶散乐久无声,甲帐珠帘取次倾。
岂谓先朝营楚殿,翻教今日恨尧臣。
宣室遗言犹在耳,山河盟誓期终始。
寡妇孤儿要易欺,讴歌狱讼终何是。
深宫母子独凄然,却似滦阳游幸年。
昔去会逢天下养,今来劣受厉人怜。
虎鼠龙鱼无定态,唐侯已在虞宾位。
且语王孙慎勿疏,相期黄发终无艾。
定陵松柏郁青青,应为兴亡一拊膺。
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
将理归装得马湘兰画幅喜而赋此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王国维
小石丛兰别样清,朱丝细字亦精神。
君家宰相成何事,羞杀千秋冯玉英(马士英善绘事,其遗墨流传人间者,世人丑之,往往改其名为冯玉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