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湘中怨(一作湘中蛟女诗) 其二 中唐 · 沈亚之
 押鱼韵
溯青山兮江之隅,拖湘波兮袅绿裾。
拳拳兮未舒,匪同归兮将焉如(《汜人歌》。亚之自撰解曰:垂拱年中,驾在上阳宫太学进士郑生,晨发铜驼里,乘晓月,度洛桥闻桥下有哭甚哀。生下马,循声索之,见一艳女。翳然蒙袖曰:“我孤养于兄,嫂恶,常苦我,今欲赴水,故留哀须臾。”生曰:“能逐我归乎?”应曰:“婢御无悔。”遂载归与居,号曰汜人,能诵楚人《九歌》、《招魂》、《九辩》之书,亦常拟其调,赋为怨句,其词丽绝,世莫属者,因撰《风光词》。生居贫,汜人解箧,出轻绡一端与卖,胡人酬之千金。居数岁,生游长安。是夕,谓生曰:“我湘中蛟宫之娣也,谪而从君。今岁满,无以久留君所,欲为诀耳。”即相持啼泣。生留之不能,竟去。后十馀年,生之兄为岳州刺史,会上巳日,与家徒登岳阳楼,望鄂渚张宴,乐酣,生愁吟曰:“情无垠兮荡洋洋,怀佳期兮属三湘。”声未终,有画舻浮漾而来。中为䌽楼,高百馀尺,其上施帷帐,栏笼画饰,帷褰。有弹弦鼓吹者,皆神仙蛾眉,被服烟霓,裙袖皆广尺。其中一人,起舞且歌,含嚬凄怨,形类汜人。舞毕,敛袖,翔然凝望楼中,纵观方怡。须臾,风涛崩怒,遂迷所往。元和十三年,余闻之朋中,因悉补其词,题之曰《湘中怨》,盖欲使南昭嗣烟中志为偶倡也)
中书门下处分制科及第人诏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一
王者谨天戒。酌人言。
叶时凝命。资贤赞理
斯为令典也。朕以菲德。
祗膺大统。岁属凶旱。
人思厎宁。庶察弊以勤理。
因举能而询众。科别条问。
临轩致诚。载搜尤才。
果副虚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举人第三等裴休裴素第三次等李合第四等南卓李甘杜牧马植郑亚崔玙第四次等崔谠王式罗绍京崔渠崔慎由苗愔韦昶崔槫第五上等崔涣韩宾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举人第四次等宋昆军谋宏远堪任将帅举人第四次等郑冠李栻等。
皆直躬遵道。博古知微。
敷其远猷。志在宏益。
实能攻朕阙。绍政经。
究天人交际之理。极皇王通变之义。
指切精洽。粲然可观。
既校才于试可。宜旌能于受禄。
其第三等第三次等人。委中书门下优与处分。
第四次等第五上等人。中书门下即与处分。
授前起居舍人韦序礼部员外郎栎阳县韦溪左拾遗等制 唐 · 钱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一
敕。
具官韦序等。
近朝贤相名卿。
以贞重简洁益大其门者。
则承之。
故华选陟居。
昭其嗣也。
尔复禀粹扬清。
不洿不屈。
播在公论。
使我思闻。
其或风法名家。
钜宗稍替。
溪则饰身而进志。
欲与为一。
罗等(疑)谟久为羁滞。
仍嘉好学。
俾列近班。
夫笺奏所司。
典章诚重。
昭嗣之选。
大不在辞。
廷诤之臣。
惟直是举。
欲与之志。
官以道彰。
华选近班。
各详兹训。
可依前件。
栖贤寺 五代 · 朱遵度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三
夫太华维嵩。
作镇周秦之地。
峨嵋剑阁
临邛蜀之区。
曷若峻极于天。
庐山列五岳之次。
欲光于世。
栖贤居四绝之右。
其或秀生贤哲。
气噫风雷。
控五岭而压三秀。
岷江而潴蠡泽。
泉飞黄石
千寻之长剑倚天
云吐炉峰。
一炷之檀烟上汉。
梁与尘寰不接。
紫霄信日月可亲。
怀山襄陵。
文命导百川而届此。
千乘万骑。
汉皇驭六飞以躬临。
既如此。
庐山不得不称其岳也。
若乃五乳峰左。
涧西。
屏展层峦。
状五老飞星之所。
门临三峡
大禹龙之声。
香积具而谷震文魮
毳侣宾而风传金锡。
龙潭当户。
甘泽与法雨齐飞。
禅客临轩。
师子共象王接武。
又如此。
则栖贤不得不名其绝也。
按张僧鉴浔阳记云。
姬周初。
匡俗先生屡逃徵聘。
结庐此山。
真人羽化于紫烟。
弟子指山为庐岫。
又按张密九江新旧录云。
栖贤寺本在州南二十三里。
齐永明七年
咨议张希之造。
隋末始废。
唐宝历初
给事中李渤
以庐宫是栖隐之所。
遂舍旧宅。
以建精蓝。
奏置旧废寺额。
仍请先归宗智常禅师以居焉。
檀越处仁信之域。
睹空王而发心。
菩萨启圆顿之门。
驭五乘而接物。
绍远公之能事。
唐代之伟人。
当其海众云臻。
法幢峰立。
如声召响。
目击道存。
应物随缘。
薪尽火灭。
法须有主。
代不乏贤。
谢山和尚闻法鼓销声。
虑慧日长没。
出彼林下。
来此山中。
而后照觉禅师再光祖席。
佛岩大士继阐宗风。
今筠长老去来不住。
彼我两亡。
解龙济之髻珠。
得清凉之心印。
源本清而任挠。
镜鉴物而忘疲。
莲社叹三草将枯。
密云不雨。
黄屋念释门无主。
百堵谁兴。
眷彼名山。
在乎宸断。
应明诏者。
其惟师欤。
繇是虔奉纶言。
遂成素志。
遽辞丹阙。
深入白云。
师乃乘般若舟。
游一真性海。
悯狂子病。
灌一味醍醐。
接引大心众生。
俱入华藏世界。
处偫华而不自异。
即烦恼以为菩提。
宾至如初。
栋桡毕葺。
龙集辛酉
天子省方。
千官扈从。
万乘启行。
大明升冲。
六合皆照。
东风扇律。
四海维新。
龙舟才舣于星湾。
天步俄登于云岫。
心存亿兆。
岂思石椁之坚牢。
志在寰瀛。
不问瑶池之远近。
瞰双崖而壁立。
听惊湍而雷吼。
桥横虹断。
危若飞动。
乃顾谓筠公曰。
吾爱天下生灵。
视如巳也。
岂可使出尘之士。
来往而履险乎。
勿惮暂劳。
须求永逸。
目顾颐使。
规模立成。
仍宣御库钱二十万。
以充其费焉。
既而云罕未移。
勾陈尚驻。
览布金之胜槩。
揖漱玉之清湍。
茶烟袅而乳窦飘香。
禅悦味而虚室生白。
实释门之盛事。
为信史之美谭。
玉辂言旋。
缁徒蒇事。
众人役役。
因善价而沽诸。
伐木丁丁。
俄梓材而如积。
屹若神化。
皆从圣谋。
朱栏修且直。
大厦壮而丽。
马师皇过此。
免更乘龙。
邓隐峰经行。
不劳飞锡。
其新桥依旧以三峡为名。
又于桥之北建驻銮亭。
寺之后改观音岩为宴圣岩
皆先皇驻跸之所也。
召伯听讼。
国风歌其勿剪。
叔子去荆。
岘山存乎堕泪
况明明哲后。
垂二十载。
覆焘于烝民者哉。
遵度大袖褒衣。
以登晋用。
闻先归宗之出世。
恨不同时。
李给事之为人。
各逢明主。
而又于筠长老有林泉之旧。
因御命如潇湘之游。
云欲立贞珉。
将直书其实。
以文见托。
不敢多辞。
其词曰。
庐山天柱。
五老峰前。
地如灵隐
寺号栖贤。
山中何有。
百物生焉。
寺中何有。
俊哲居焉。
江湖会同。
天文星纪。
控越连巴。
东南之美。
鼓震雷动。
触石云起。
何必崇朝。
滂沲万里。
芙蓉积翠。
帝子三宫。
九峰峨峨。
秀出云中。
龙潭水黑。
锦谷霞红。
吉甫生周。
不独惟嵩。
十八名贤。
首称慧远
江州使君
书读万卷。
禅师知常。
竹林(一作木)之院。
一言道合。
法无关键。
指兹旧院。
建彼祇园。
上栋下宇。
宝幢胜幡。
师子一吼。
孰敢兴言。
以心印心。
如篪如埙。
那含如来。
圆寂觉路。
世界无边。
非佛不度。
迦叶慈悲。
悯众生误。
了真妄源。
绝生死怖。
谢山钦因。
依绍能仁。
心如太虚。
本绝埃尘。
龙济实相。
传之于筠
清凉法海。
秋月一轮。
圣主知贤。
诏居兹寺。
入七叶岩。
法王位。
为述正言
与悟息意。
四执无着。
是不思议。
龙集作噩。
时维小康。
翠华顺动。
眷被山光。
造舟为梁。
八鸾锵锵。
云湿宝軿。
谷散天香。
三峡嵌空。
双崖如刺。
直下百尺。
飞流喷玉。
桥危飞动。
路险巴蜀。
念彼游人履兹深谷。
将易旧制。
俄成久图。
既壮且丽。
皆遵睿谟。
莫测天心。
苍生是虞。
欲使万物。
安如覆盂。
亭思驻跸。
纪圣游。
南方徯后。
碧嶂难留。
唐祚千叶。
唐年万秋。
惟山与寺。
配天齐休。
右千牛卫将军李氏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八、《范太史集》卷四七
君李氏,开封人
曾祖应机,赠户部尚书
祖咸熙,赠卫尉卿
昭嗣
君年十五,适右千牛卫将军注。
事舅姑孝而谨,接幼少和而肃。
千牛有美才,善为文章,尤通音律。
君闻其讲诵书史、留意翰墨则喜,稍习声乐,则终日若有戚容。
千牛嘉其志,悉屏他好,自力于学,试有司,中高选,君有内助焉。
元祐己巳六月甲子卒,年二十有一。
生一子,早夭。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关雎》之诗,以妇人勉夫以正,为道化之行。
如君之少,而能如此,是可嘉也已。
朱少章见寄 宋 · 晁说之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兼该夫子耻专门,却笑何人哮吼村。
闷己赋疑唯独语(自注:韩公《闵己赋》有本非(四库本作作)闷己,常恨无以正之。),恼卿诗似得同论(自注:晏元宪谓恼卿诗似义山,或云吴融,近与少章论颇合。)
夜来雨足宽贫病,秋到凉生破睡昏。
几欲抛书閒过日,只惭无可谢嫣荪(自注:洛阳女刘董字嫣荪,劝房豹云君齿方壮,且又足给,幸疴恙无有,乃终日碌碌自随。房于是折节读书,与沈亚之南卓辈游。)
广东常平贺会庆节表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三、《缘督集》卷一○
十月小春,爰启诞弥之节;
千秋嘉会聿修于赫之仪。
四海臣邻,一心咏颂。
(中贺。)恭惟皇帝陛下懋明大德,昭嗣丕图。
圣度涵洪,五兵不试。
天衷简静,万物莫干。
其源一根乎仁,于理固得乎寿。
臣叨司仓腐,邈在海濒。
搢笏称觞,阻听《大韶》之奏;
抬头见日,同伸中岳之呼。
贺皇太后 其一 南宋 · 陈元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一、《渔墅类稿》卷一
位正中闱,诞敷显册。
尊居慈极,昭嗣徽音。
凡囿载持,惟时欢忭。
恭惟皇太后陛下宅心渊静,秉德齐庄
大明行黄道之天,功高佑辟;
内治本青蒲之地,忧切进贤
嘉相阀之钟和,俪宸居而作配。
贻谋有永,受福无疆。
臣欣睹鸿仪,莫陪虎拜。
介以繁祉,但扬寿母之休;
祝之多男,愿衍文孙之庆。
沂邸贺皇帝东宫正位表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五、《雪坡舍人集》卷五
千岁皆安,立嗣必子;
四方继照,丽正重明。
宗社尊隆,臣民悦怿(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传心,媲德殷周。
宁王遗大宝龟,昭嗣无疆之服;
孙谋以翼子燕,式观遹骏之声。
契惟天惟祖之初心,举有国有家之旷典。
丕釐景命,敷遗后人。
臣忝列宗支,喜培国本。
安磐石,寿箕翼,祝天子之万年;
岱岳,深河源,庆皇基之亿载。
阿里衮明德奏报滇省雨水秋成情形诗以述怀用去年鄂宁奏二麦有收志慰诗韵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六
西陲蒇鸿绩,岂复萌佳兵。
朱波忽跳梁,军务万里萦。
蛮烟瘴雨区,地势昧其形。
以此进𠞰旋,阿瓦卒未平。
师行粮即随,储胥赖粳。
大吏飞章奏,欣可望秋成阿里衮等奏云南二十三府属自入夏以来雨水调匀田禾丰盛农民佥云今岁秋收情形约较上两年尤胜尤广)
国威在必扬,禁旅较前增今春续发京城健锐火器两营劲旅四千赴滇并调荆州成满洲兵四千前往分驻厚集待期追𠞰兵数既增储偫宜裕兹幸年谷顺成足供军食)
苟无庚癸呼,吾心略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