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太子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上柱国固安昭公崔敦礼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五
盖闻虞后纳麓。
五臣膺其宏图。
周王定霸
四友赞其英略。
故能拨乱□极。
类帝禋宗(阙三十六字)
至若献筹绨构之始。
树绩云雷之初。
成配天之功。
建定鼎之业。
经文纬武。
尊主庇人。
齐德
连芳风力。
图麟阁
铭勒宗彝。
则我开府安郡公其人也。
公讳敦礼
字安上(阙十六字)
猷大公执钧。
享四履而匡王业。
亭伯达旨之作。
□□词林。
子玉□□之文。
思穷物理。
絓组奕叶。
方十纪之羽仪。
绅佩蝉联。
比九世之卿(阙十九字)煨烬□于缇䌷藏□被于简牍。
曾祖宣猷。
梁州总管
大将军通守汲郡
大浸稽天。
预奠川之鸿□可□□缟(阙二十四字)大将军代州总管太常卿礼部尚书固安县
学窥典坟。
文韬雅颂。
言成表率。
行为师范。
盛德光于八士。
芳□冠于十臣。
父寿。
周□□县男□□□通事(阙十七字)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
委质平基。
藻思越于牧马。
陪游河曲
鸿笔丽于应刘。
英声振于生前。
哀荣备于身后。
扬晖凤策。
播美龙图
公昭孝怀忠(阙三十四字)
日□之光。
渥水初腾。
骋千里以追电。
溟池将运。
抟九万以摩霄。
文极词条。
才高吞鸟。
学该繁露。
思逸梦蛟。
论道宰化之方。
体国经野之术。
齐晖
比美
□□属始(阙十八字)穷发□□□□□黄屋没于望夷。
黔首坠于涂炭。
大唐循玑升历。
辩□居元。
安车以礼通贤。
蒲轮以徵奇士。
公识芒砀之启圣。
知梁宋之兴王。
投刺辕门。
庇身有(阙二十四字)礼殆将□主感钻燧而增□对风树以兴哀。
高柴泣血三年。
扬臻居丧七载。
校斯至性。
讵可相方。
武德二年奉敕夺情。
左勋卫
四年通事舍人
□□□□飞(阙七字)(阙七字)缙绅六年奉敕捡校右骁卫长史□□右校叛换。
亟扰天田。
左贤陆梁。
将回地轴。
荡涤逋寇。
事藉谋猷。
奉敕副郢国公宇文士及妫州经略
事了还京。
公乃□元□奉□蒙忝□□旷□□□□□之恩□□易名奉□王之诏。
比斯□□彼何人哉。
□□四□奉敕往幽州都督庐江王李瑗
阴预戾园之谋。
将据河朔之地。
啸命凶丑。
肇为乱阶。
公非理被囚。
意在嫁□长□不□□□□□太宗嘉公乃诚(阙十一字)
赐绢五百疋。
□□□人金银器皿十一件。
细马一匹。
其年奉敕副御史大夫安吉郡公杜淹往武功。
遂简□还授中书舍人
司陛□申张武之茂功。
□□丝□□□□之(阙二字)贞观元年封固安县男
□土□枋书之以山河。
开国成家。
传之以茅赋。
六年员外散秩常侍
中书舍人
七年太常少卿
三雍七郊之礼。
则□之于灵台。
九成□英之乐。
□□之于(阙十一字)山□□□□□大□□使□于汉中□□□□□□行旃于夏首化洽九江
循吏于是弹冠。
贪夫为之解印。
声高八俊。
誉迈二星。
九年属有国哀
灵驾进发。
以公摄侍中□人□丧事。
十年授□□少(阙十字)兵部侍郎
□□静□兵机戢武之先。
□□定功。
戎昭禁暴之本。
□选列代。
咸寄亲贤。
今授此官。
允于佥望。
昔炎政□季。
□宇混淆。
六乐与沙鹿俱崩。
三礼将原火(阙十三字)之多(阙十三字)固安县
□年加爵为侯。
护军
延陁恃烛龙之阻深。
骋射雕之小伎。
失事大之节。
怀淩长之心。
公运娄敬之良筹。
郑众之雄辨。
呼韩以之削枉。
□□于是(阙十六字)使还□授□部侍郎
上护军
随班列也。
其年又奉使往延陁论和亲事
蒙赐绢三百疋。
其年授右屯卫将军
望超二卫。
□重三军。
方信布之爪牙。
比良平之心腹。
汉朝□宠极□魏(阙十八字)银青光禄大夫
灵州都督
李牧作宰。
声震龙庭。
魏尚剖符。
威慑狼望。
胶折萧关之骑。
月满绝甘泉之烽。
拱年授银青光禄大夫
兵部尚书(阙十七字)
七年□驾(阙十一字)武侯大将军左右相辟杖事位光七命。
职统五戎
政典伫之以纳言
喉舌寄之以元凯。
声驰礼阁。
誉满周行。
寻正除兵部尚书
捡校(阙十七字)之酋(阙七字)方之长浮□海以来庭。
左雄之流誉东京
韦贤之飞英西汉
不之尚也。
其年副太尉赵国公捡校山陵卤簿。
事毕。
蒙进爵为公。
食邑一千户。
赐物五百段(阙二十六字)
以赞时雍□侍□□中书令□□□□载笔西省
司八柄以奉纶言。
负玺左曹
托七车以对明诏。
献替旒扆。
损益机断。
虽渭浦兆叶周。
傅阴梦感殷。
□□□方(阙十八字)(阙九字)缨玉裕曳□□絧楼汉室将次孺比肩。
晋朝与孝伯方驾。
心敦淡泊。
志尚清虚。
固让机权。
愿归閒逸。
既而承华肇建。
望苑初开。
审喻藉以正人。
调护资于(阙二十字)食邑三百户
尚舍直长
赐物八百段。
桓荣硕儒。
离经于副主。
臣□通识。
训从于储君
故以德茂曩贤。
名高往哲者也。
而东流难止。
西景易沈。
未登千月之期。
奄切九□之□以显庆元年岁次□□□月癸巳朔三日乙未。
薨于□阳里第。
春秋六十有一。
哀感宸极。
痛结储闱
闾里于是兴嗟。
簪裾为之挥涕。
舆驾于龙门举哀。
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职方郎中温□□□□□□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阙十一字)陪葬昭陵
鼓吹往还。
□事葬事官给。
务从优厚。
仍令兼司农卿长孙知人监护。
太府少卿韦思齐为副。
又令中书侍郎李义府持节吊祭。
皇太子则□□□□□仍令□□□□□韦□率更令萧钧致祭
太常考行。
谥曰昭公
礼也。
其年十月壬辰朔十八日已酉。
窆于昭陵南安乡平美里。
惟公降辰昴之秀气。
禀岳渎之精灵。
郁郁材耸栋梁。
汪汪量澄江海。
□□□□□□登(阙七字)乃□□□□□博穷开辟。
洙□之教聿兴。
藻轶翰林
睢涣之文斯著。
怀仁履信。
蕴德居贞。
为衣冠之表缀。
实朝伦之规矩。
自随风不竞。
海县分崩。
三户兴灭秦之师。
八百起亡殷之众。
人□□□之□家□□□□□太宗膺赤□之符。
殄绿林之□再安地纪。
重正天纲。
公□日月之晖。
献戡剪之略。
茂勋斯建。
神算远闻。
吐纳赤墀。
对扬流誉。
侍卫丹扆。
巡警有声。
建节榆关。
尘清柳室。
张旃鹿塞。
雾布狼山
□银□□朝(阙十四字)户求才。
方令君之举□开门接士。
□□□之待贤。
散金恤穷。
指囷济物。
王孙惭其好施。
子敬愧其轻财。
博识古今。
晋朝之武库。
决胜樽俎。
冠秦官之智囊。
见□之(阙二字)马援之诫。
闻人之善。
□□曹邱之(阙十二字)多□□□禾足俦。
崇荀孟儒雅之风。
鄙申商文峻之法。
可谓廊庙之瑰宝。
朝序之宗从者焉。
而眉寿莫终。
麦邱之祝遂爽。
日制未及。
□□之□无□便(阙二十六字)太子通事舍人□业等。
哀缠罔极。
痛切天经。
至性尽追远之心。
孝德究慎终之道。
田变海。
深谷为陵。
懿范不传。
徽猷永没。
所以勒兹三□继公之遐踪(阙二十八字)
乃为铭曰。
仪天曾构。
控地长源
大庭诞祉。
尚父开藩。
赋超雅颂。
论拟文言。
家传积善。
世德高门(其一)
辰象降精。
挺生(阙二十一字)略括囊文史(其二)
随政道销。
运终天禄。
戏亭军丧。
汉滨舟覆。
日□狐鸣。
星亡鬼哭。
怀生择主。
元天改卜(其三)
圣人有作。
乘时定乱。
负鼎经启。
托剑匡赞。
屡献嘉谋。
(阙十其阙七一字四字)防□光□□□□□□●(廴屲)玉塞
杖节铜梁
□流典客
高奉常(其五)
八屯警卫。
六官述职。
龙池鼓鳞。
凤条矫翼。
子房审喻。
长舆亮直。
俨若朝典。
隐如敌国(其阙一六字)
(阙三其阙二十字七字)毕陌阵列原阡□窗遽□金字方镌。
佳城照日。
宰树笼烟。
玉棺永閟。
宝剑空悬(下阙)
武三思修史 初唐 · 高宗武皇后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六
敕。宜令三思纳言李峤正谏大夫朱敬则司农少卿徐彦伯凤阁舍人魏知古崔融司封郎中徐坚左史刘知几直史馆吴兢修唐史。
四方之志。成一家之言。
长悬楷则。以贻劝诫。
汾阴677年 唐初 · 李峤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柏梁 鼎湖龙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
汉家五叶(一作四世)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
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祇炜烨摅景光。
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为舟。
棹歌微吟䌽鹢浮,箫鼓哀鸣白云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
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
珠帘羽扇(一作帐,一作盖)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一作何处)攀。
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一作观)尽蒿蓬。
路逢故(一作古)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一作还)不可测。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秪(一作即)今汾水上,唯有年年雁飞(《明皇传信记》云:“上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登而歌,至山川满目云云。上顾侍者曰:‘谁为此?’曰:‘宰相李峤词也。’因凄然涕下,遽起曰:‘真才子也。’不待曲终而去。”)
杂曲歌辞 其一 桃花张仁亶自朔方入朝,帝宴之西苑之桃花园,命李峤等各赋绝句。明日宴承庆殿,令宫中善讴者唱之,乐府号《桃花行》。) 唐初 · 李峤
 押文韵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
不能拥路迷仙客,故欲开蹊侍圣君李峤
谢赐优诏矜全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六
言。臣植性愚陋。
禀质庸疏。过蒙恩私。
特垂奖饰。擢自泥滓之下。
升之云霄之上。参豫机密
接奉轩墀。宠光百僚。
荣被九族。殒身未能以荅施。
灰骨不足以明恩。属日月齐明。
乾坤交泰。弓旌出谷。
俊乂盈朝。非亲非贤。
无艺无识。猥将齐竽入吹。
谬以郑璞为珍。昔综铨衡
有惭要。署置过当。
泾渭莫分。致令外削氓黎。
内倾府藏。烦扰之弊。
既伤于国体。谤讪之咎。
允集于臣躬。是用仰惭公朝。
下积私惧。顾循支离犬马之疾。
恐玷棫朴鹓鸾之偫。不敢仍劳准绳。
实愿自甘屏黜。言布心腹。
辄以陈祈。而愚虑不周。
愆违自速。有命遄降。
营魂载飞。岂徒绝望丘园。
故有甘心鼎镬。忽蒙圣恩悬察。
慈旨曲矜。爰集簪缨。
谕以丝绂。许臣以无愆衡镜。
怪臣以辄谢盐梅。察臣诚款之心。
知其忧国。览臣狂愚之奏。
事宜。谴让之中。
恩多而责少。含容之内。
善详而过略。本将因愆而获戾。
翻乃以诮而蒙荣。惟大造曲成
既蒙再生之惠。小人多幸。
方输九死之荅。无任欣喜踊跃之至。
谨诣明福门奉表陈谢以闻。臣诚欢诚喜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雍州高长史676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八月十五日三原县赵国李峤谨再拜奉书明长史执事
尝闻诸师曰。易称君子或出或处。
盖君子与时消息。从道污隆。
故其处则闭重元。坐虚白。
龙盘凤峙。桂郁兰芬。
下生川岳之气。上发星辰之象。
其出则摛景光。吐文质。
风云相召。日月争明。
抚八翼而登太阶。提七星而酌元气。
夫然。故终始亨吉。
进退利贞。今当休明之期。
权去就之分。沧洲密迩。
未贞嘉遁之名。阊阖洞开。
不列亨衢之步。顾尝希仕尺寸。
徇禄斗升。僮仆之与邻。
趋走之为役。婆娑尘垢之下。
踸踔藩篱之际。区区短怀
亦云可见矣。抑贫贱实难降志。
颠沛不可违仁。是用终夜九回。
一朝三省。惧斯言之或玷。
将细德之为累。至于有文无害之政。
得玉丧宝之谈。服以周旋。
庶乎闻达。然以守其愚直。
任此拙难。入门无为言之侣。
出谷䍐求声之援。生平琴曲。
惟以下调相哀。畴昔朋游。
讵有中人见识。诚不几乎幽兰芳蕙。
实有愧乎枯木朽株。自获忝微班。
预闻贱事。佩纷纶之雅训。
承肃穆之清尘有日矣。亦曾越严序。
趋下风。希口吻之芳音。
候眉宇之阳气。而堂上百里。
鬷明无撤器之因。门下三千。
毛遂处囊之地。虽愿披心胆。
欲进款诚。云汉逾邈。
风流远。夫客果有能。
不孤弹剑之食。士实难尽。
谁知执矢之工。此昔人所以慷慨于神交。
慇勤于知已者也。伏惟君侯日门翔照。
天池抚翼。厨开铭鼎
庭列歌钟。吐亹亹之言。
植堂堂之望。河阳春树。
开四照于词林。洞庭秋水。
清九流于心镜。若夫标置度量。
权衡物理。萧公画策。
不探宏远之规。孟子持筹。
未极精微之数。粤若登金阙。
排玉堂。利见九五。
差踪二八。或奏昌言。
伏丹墀而心启。或回天奖。
紫枢而目送。南宫秘署。
出入生光。西京神辅。
指麾成俗。固已羽仪振鹭。
黼藻偫龙者焉。下走家本燕南。
君侯昔临赵北。负书怀刺。
方致维桑之感。贲帛翘车
幸枉错薪之荐。恺悌之慈允洽。
敷腴之好不忘。洎解褐中林。
易农下邑。希光东壁。
犹是贫女旧邻。激水西江
非复达人前惠。鄙贱之质未改。
提奖之恩已别。昔时姜桂。
早因得地而生。今兹桃李。
翻以无言受弃。岂非时亨其会。
命塞其通者乎。今馀秩无几。
解巾有日。便当敛襟初服。
收拙后尘。何去何从。
罢龟策之臧否。自开自落。
任天地之荣枯。宜其卷舌吞声。
灭影削迹。不干执事之纪。
无烦左右之听。徒恨勤诚累岁。
而丹慊不通。服道弥年。
而白头成谚。所以低回岐路。
抒轴蓬心。搦翰操觚。
而不能自已者也。夫引往纳来。
江海所以深广。损上益下。
乾坤所以光大。是以虚已之求。
有屈位而伸道。汎接之爱。
或开怀而受物。乃能崇峻官垣。
扃钥阃奥。使属睇之目。
隔愈深而照穷。仰止之心。
限弥高而望绝。御宾以之失位。
彗客以之亡门。将恐慕义之夫。
思为黄鹤之举。企景之客。
不作真龙之游。愿君侯垂古人之风。
申国士之分。假其白璧之契。
接以黄金之言。不忽当年。
要之卒岁。则重如熊掌。
府中饶取义之宾。轻若鸿毛。
节下有徇身之士矣。敢荐狂妄。
惟君侯择焉。再拜。
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676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月日。
三原县赵国李峤谨再拜致书于崔录事司马录事执事
闻彩异彰施。
不足以遇离娄之目。
声殊操畅。
未可以接延陵之耳。
况乎元黄莫主。
宫徵舛节。
将何以移于好事。
藉赏知音者乎。
伏惟公等思侔天假。
道合神契。
清襟与秋水俱映。
缛藻共春葩竞发。
风云感其声律。
墙仞深其阃奥。
羽陵缃。
遥开博综之门。
洞庭金石。
近入铿锵之韵。
固以重规坐右。
连华史笔。
深思匠之真筌。
毕文心之能事。
学术芜浅。
才艺寡薄。
弓冶遗业。
独事斯文。
而衣冠后进。
多惭接武。
顷以三馀暇景。
四时风月。
斗酒娱乐。
嘤鸣感召。
春还江北。
时兴楚客之谣。
木落淮南
乍动潘生之思。
有同狂简。
无近雅什。
不意频降德音。
猥垂访逮。
恭承嘉惠。
揣摩虚寡。
鉴淄水而惭容。
寿陵而恧步。
但以萤烛光耀。
尚增辉于旸谷。
畎浍微流。
且朝宗于水府。
敢缘斯义。
上呈如别。
大夫摅思。
空拟于登高。
小子裁章。
顾羞于调下。
某再拜。
巡察覆囚使历城张明府67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月日。
泾州安定县赵国李峤谨再拜上书明公足下。
侧闻幽明三光。
止水洞穷神之察。
雷电六爻。
连山绎噬肤之象。
是以金祇献序。
肃帝典于秋霜。
瑞节宣风
播皇华于春泽。
鹴鸠司谳。
黄沙俟清问之仁。
神獬摧奸。
素飞惠文之笔。
宾舜门而伫穆。
指轩郊而静害(一作豁疑)
分听之寄。
其在兹乎。
伏惟某公孤官授社。
昂臣疏宗。
登雅誉于祥凫。
照祯黻于瑞鹊。
青衣西指。
标玉垒之英词。
紫盖南浮。
金陵之閒气。
若乃地华承懿。
天才嗣武
连十珥于中阳
叠双都于上国。
遗编默览。
粹识表于神聪。
化池昭业。
精艺邻于圣道。
仙查泊宿。
悬河通博望之津。
天口飞钳。
鬼谷禅纵横之术。
文用足矣。
学而优矣。
然后铜章厎务。
弦佩维襟。
泱泱大风。
汎游歌而成韵。
岩岩崇岫。
应宓琴而度曲。
诚招异感。
狎仁童。
德惮灵游。
夜呼神女。
属二星齐鹜。
八骏骈驱。
议马良规。
兹承不冤之裔。
诛狼骏概
是寄埋轮之风。
乃者绣衣耀日。
锦传询风。
下璿枢而禀涣。
玉关而致职。
宰鲜东夏
旧辩淄渑。
道鼠西源。
分泾渭
镐池十乘。
端衡制其轻重。
清河二天。
直绳纠其枉紊
故使神鸡辍唱于酸吻。
夜鹊缄谣于苦哀。
寘刬束薪之苛。
食苗惬甘荼之戮矣。
西垂之贱吏耳。
技非专业
未始存于剑书。
迹惟太。
居然弊于刀笔。
顷以亨衢睹物。
穷路迷方。
自谷䍐求声之资。
挺险无择阴之暇。
是用沿流委逝。
遇抵而止。
乘日愒景。
冱阴斯芘。
涸鳞不悬于枯肆。
更想江湖。
衰羽未摧于坠缴。
缅窥云汉。
退求鄙尚。
旋顾微躯。
虽质异凤毛。
饰惭豹鞟。
然嗣徽良冶。
挹道圣衢。
至于组织身文。
筌蹄意象。
照神交于千载。
得奥旨于三复。
贞筠范操。
秉楛羽以铭丹。
秀蕤敷。
搴菁华而抒素。
砥砺希割铅之效。
巾缇庶沾玉之资。
岂期事以命迍。
迹随冗摈。
沈泣与泾泥共滓。
悲歌将陇泉俱咽。
彩叨灵鉴。
觖三献而孤愤。
影昧天机。
怀九方而累悒。
顾以为探幽诣极。
元宰之贞分。
阅秘甄微。
知音之妙赏。
且夫清英傃云。
出于煨烬之末。
光华孕日。
生自泥沙之下。
是知贱有可尊。
明眸不忽。
陋而或宝。
清耳无遗。
公衔綍帝廷。
彯缨天阙。
片言之赏。
飞阚言于日署。
尺一之奏。
抗陈德于星阶。
伏冀晰鉴兰苗。
缀思茅茹。
俾夫集萤收曜。
攀若华而翳景。
射鲋堙流。
溯扶津而饮液。
野籁叶编钟之韵。
味和鼎之滋。
则树李其缄。
反抛(疑)知执。
昔鳀滨据地。
抗嘉言于直指。
龙门蹈阃。
邀远好于司隶
两宾不嫌于黩进。
二主无忤于欢接。
并雕芳宪序。
灼美清流。
然则古之望今。
亦犹今之视昔矣。
投翰魄沮。
授心驰。
不宣。
某顿首。
宇文明府670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
昔者王烈登山。林泉动色。
嵇康入座。左右生光。
岂非仙表足以感神。真姿可以错物。
况我巨山之禀孤出。升华之丽清峙。
偫公之好善。下官之恶俗。
接霓裳于胜席。陪鹤辔于中轩。
俱持拔尘之标。各仗专门之气。
烟霞用足。江海情多。
言泉共秋水同流。词峰与夏云争长。
虽扬亭载酒。方趋好事之游。
而乐肆含毫。请命升仙之笔。
同抽藻思。共写离怀。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初唐 · 李显
 押灰韵
润色鸿业寄贤才(帝),叨居右弼愧盐梅李峤
运筹帷幄时来宗楚客,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
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
陈师振旅清九垓赵彦昭,欣承顾问侍天杯李适
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黄缣青简奉康哉卢藏用
鲰生侍从李乂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
宗伯秩礼(一作祀)天地开薛稷,帝歌难续仰昭回(景龙文馆记作谬司考能宸纲该。宋之问
微臣捧日寒灰陆景初,远惭班左愧游陪上官倢伃)。(《纪事》云:“帝谓侍臣曰:‘今天下无事,朝野多欢。欲与卿等词人,时赋诗宴乐。可识朕意,不须惜醉。’大学士李峤宗楚客等跪奏曰:‘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谬以不才,策名文馆。思励驽朽,庶裨河岳。既陪天欢,不敢不醉。’此后每游别殿,幸离宫,驻跸芳苑,鸣笳仙禁。或戚里宸筵,王门卺席,无不毕从。”)
兵部尚书代国公少保郭公行状700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名字元振
太原阳曲人也。大父任相州汤阴
因居于魏。公少倜傥。
廓落有大志。仪观雄杰。
身长七尺。美须髯。
十六入太学。与薛稷赵彦昭同业。
时有家仆至。寄钱四百千以为学粮。
忽有一人。缞服叩门云。
五世未葬。棺柩各在一方。
今欲齐举大事。苦乏资用。
闻君家信至。颇能相济否。
不问姓名。以车载去。
一无所留。深为赵薛所诮。
公怡然曰。济彼大事。
亦何诮焉。十八擢进士第
其年判入高等。时辈皆以校书正字为荣。
公独请外官。授梓州通泉
至县。落拓不拘小节。
尝铸钱。掠良人财。
以济四方。海内同声合气。
有至千万者。则天闻其名。
驿徵引见。语至夜。
甚奇之。问蜀川之迹。
对而不隐。令录旧文。
乃上古剑歌。其词曰。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
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煅炼凡几日。
铸得宝剑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
错镂金环生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
幸且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
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
亦曾亲近英雄人。那知中路遭弃捐。
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则沈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则天览而佳之。
令写数十本。遍赐学士李峤阎朝隐等。
遂授右武卫曹右控鹤内供奉。寻迁奉宸监丞
吐蕃请和亲。令报命至境上。
赞普相见。宣国威命。
责其翻覆。长揖不拜。
瞋目视之。赞普曰。
汉使多矣。无如公之诚信。
远近疆界。立谈悉定。
因遗金数十斤而还。公悉以进上。
奏言。揣彼上下之情。
人倦其隶役久矣。咸愿早和。
大将论钦陵不争四镇。独不欲耳。
但国家每岁不绝其使。而钦陵常不禀命自然。
彼蕃之人。怨钦陵日深。
望国恩日甚。设欲广举兵徒。
难矣。斯乃反閒之微旨也。
必可使其上下俱怀猜阻矣。则天甚然之。
无何。吐蕃君臣果相疑贰。
遂诛钦陵。弟赞婆及其兄子莽布支并来降。
声名籍甚。授御史
朝散大夫。迁主客郎中
吐蕃突厥连和。大入西河
破数十城。围逼凉州
节度出城战没。蹂禾稼斗米万钱。
则天方御洛城门酺宴。凉州使至。
因辍乐。拜公为凉州都督兼陇右诸军大使
秦中五万人。号二十万
以赴河西凉州
吐蕃素闻威名。相谓曰。
赞普犹惧。吾辈何可敌乎。
相率而去。公收合馀众。
缮修城壁。施法令。
屯田一年而复。公之功也。
公以凉州西吐蕃。北有突厥
久示其弱。未扬天威。
因徵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二百万
集于湟州。营幕千里。
举烽号令。时宗楚客为相。
素与公不协。令人告变。
则天惶惧。计无所出。
狄仁杰魏元忠韦安石李峤宋璟姚崇赵彦昭韦嗣立张说二十五人抗表请保。如公有异图。
并请身死籍没。则天由是稍安。
兵既大集。人又知教。
分兵十道齐进。过青海
几至赞普牙帐。赞普屈膝请和。
献马三千匹。金三万斤。
牛羊不可胜数。张军威。
受其蕃礼而还。既伏西戎。
震威北狄。突厥献马二千匹。
所获凉州人士。皆放归塞上。
从此方镇肃清。蕃落畏慕。
令行禁止。道不拾遗。
凡所规模制作。率为后法。
河西陇右十馀处。置生祠堂。
立碑颂德。阎立均等为其文。
寻有诏许入朝。公素无第宅。
寄居友人之舍。候鼓入朝。
忽有人马前送状。开缄前人巳去。
状中惟有物数。而无姓名。
便于树下获骡马二十馀匹。帛三千匹。
曰。岂非太学请葬之士乎。
因以买宅居止。薛稷赵彦昭闻之。
皆嗟叹良久。景龙年中。
宗楚客韦处讷等潜结朋党。憎功害能。
授公骁骑大将军安西大都护四镇经略使金山大总管。时乌质勒久恃众倨傲。
不屈朝廷。纵兵远掠。
道路不通。公以众寡不敌。
难以力制。因率麾下数十骑。
径入部落。乌质勒大出兵卫出迎。
望见公威容端毅。风鬣若神。
不觉屈膝。因而下拜。
宣国威命。抗声与语。
自朝至暮。雪深尺馀。
竟不移足。质勒频拜伏。
语毕归帐。相去二十馀里。
质勒久立雪中。仓卒疾发。
是夜暴卒。其嗣子娑集诸将曰。
汉使杀我君父。今须复雠。
大举兵众将追杀。公闻质勒死。
迟明。素服来吊。
道路相逢。兵围数匝。
见公忽来。未之敢逼。
但言卫护汉使。至其帐下。
大哭流涕。因抚定其嗣。
蕃人大喜。留数十日。
助其葬事。娑献马三千匹。
牛羊十馀万。移居千里。
西域无事。道路肃清。
诸蕃闻之。遣使归降者十馀国。
时人语之曰。郭元振诡杀乌质勒。
知娑与阙啜有衅。奏请移于瓜州
制从之。会中书令宗楚客受金。
遂寝其事。公具以状闻。
楚客恃势嘱请。召公将陷之。
公不从。又奏请斩楚客
清蕃落。时韦庶人窃弄国权。
中宗竟不之省也。初。
安西南有毒河源。远在葱岭西北河岸百步。
人畜踏之者辄死。公威振西域
所向无不从者。因验图经。
知其源。率兵三万人。
于阗康居大食等十馀国。所过之国。
令供资粮。仍署其国王为左右总管
率兵前进。北至葱岭
牙帐前十二国王兵百馀万。其河源上有大树。
高千馀尺。垂阴数顷。
大军至日。有黄龙绕树。
以口吐毒气而拒官军。三军悉睹焉。
公手书操檄文。令左拾遗张宣抗声读之毕。
黄龙解树而下。公率诸军诛之。
数日方倒。聚而焚焉。
河源且绝。数十里内悉为良田。
安西十馀年。四镇宁静
韦庶人知政。屡徵不至。
因下伪诏。令侍御史吕守素中丞冯家宾相继巡边。
欲将害之。未及。
皆为娑等诸蕃劫杀之。睿宗即位
徵拜太仆卿。敕至之日。
举家进发。安西士庶。
诸蕃酋长。号哭数百里。
或剺面截耳。抗表请留。
因绐之而后即路。其至玉门关也。
凉州八百里河西诸州百姓蕃部落。
闻公之至。贫者携壶浆。
富者设供帐。联绵七百里不绝。
公旌节下玉门关。百姓望之。
宛转叫呼。声动岩谷。
自朝至暮。传呼至凉州
凉州城中男女在衢路。并歌舞出城。
咸言我父至矣。通夜城门不受禁制。
都督司马逸客闻之。谓公近矣。
陈兵出迎。会候骑至。
云始入玉门关都督嗟叹良久。
且状闻。至京。
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
兵部尚书封馆陶县男
依旧知政事。寻转吏部尚书
知选举。嘱请不行。
大收草泽。睿宗屡下诏褒美。
默啜大寇边。拜刑部尚书
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筑丰安定远等城。
以拒贼路。寻加金紫光禄大夫
再迁兵部尚书知政事。仍旧元帅
太平公主窦怀贞潜结凶党。谋废皇帝
睿宗犹豫不决。诸相皆阿谀顺旨。
惟公廷争不受诏。及举兵诛窦怀贞等。
宫城大乱。睿宗步出肃章门观变。
诸相皆窜外省。公独登奉天门楼躬侍。
睿宗东宫兵至。将欲投于楼下。
公亲扶圣躬。敦劝乃止。
及上即位。宿中书十四日。
知政事。因下诏曰。
大臣立事。夷险不易。
良相升朝。安危所系。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馆陶县开国伯元振。伟才生代。
宏量匡时。经纶文武。
今之王佐。出入将相。
古之人杰。夙侍宸扆。
畴咨庙堂。思致
以期。朕往在储闱
洎登宝位。每观其仗义感激。
愿制凶邪。诚慷慨。
陈宏益。尔其至矣。
朕实嘉之。顷者枭獍兴谋。
干戈作衅。太上皇帝既命朕除讨。
元振又驰奉宸极。始则赉予为弼。
终则宁朕问安。可谓格于皇天。
贯于白日。元恶既剪。
庶物惟新。昌言是图。
朕岂忘旧。宜开井邑。
永誓山河。可进封代国公
赐实封四百户。物一千段。
子五品官。寻兼御史大夫天下行军大元帅
是岁。大徵兵众。
阅武骊山。兵一百万。
号三百万。并奉公节度
是日三令之后。上将亲鼓。
公虑有大变。因略行礼。
上大怒。引坐纛下。
紫微令张说犯鳞而谏。上乃曰。
元振有保护之功。宜舍军法流新州
未至。属开元元年册尊号。
赦曰。元振往立大功。
保护于朕。顷因阅武。
颇失军容。责情放逐。
将收后效。可饶州司马
未至。卒于道。
时年五十八。有集二十二卷。
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
公少负气纵横。遣意磊落。
作尉巴蜀。不修名检。
及登朝受任。屡使遐方。
霜明烈心。玉立贞节
言行忠正。居取俭约。
饬体杂于皇王。致君期于
公务之暇。手不释卷。
虽子弟家人。未尝见其喜怒。
前后上事切谏得失十数道。俱焚其稿草。
不以语人。故朝廷莫知也。
睿宗尝曰。元振正直齐于宋璟
政理逾于姚崇。其英谋宏亮过之矣。
旧于宣阳里居二十馀年。不至诸院马厩。
每朝回。对二亲言笑。
归室俨如也。不问家事。
狄仁杰朱敬则魏元忠李峤韦安石赵彦昭韦嗣立薛稷张说等为忘言之友。事父母以孝闻。
父爱。授济州刺史
后以为相。奏请解职。
银青光禄大夫济州刺史致仕。公殁后。
二亲犹在。自我唐受命。
宰臣有二亲者。惟公而巳。
唐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上柱国尚书右丞相许国文宪公苏颋文集序 唐 · 韩休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五
易有四象。有天文焉。
有人文焉。所以察时变而观化成也。
诗有六义。有大雅焉。
有小雅焉。所以陈国风而美王政也。
文之时用。其肇于兹。
自长发禘殷。正考述其典。
在坰颂鲁。史克明其训。
由是比兴继作。风流弥繁。
黄竹白云。垂芳于帝籍。
楚兰班素。作丽于辞人。
莫不究情性之微。含风骚之旨。
吟咏先王之泽。光昭正始之宗。
故情发于中。而申之以歌咏。
文生于情。而饰之以辞采。
所以立言会友。感物造端。
藻畅襟灵。导扬隐伏。
润彼金石。流于管弦。
以告其成功。而懿我文德者也。
呜呼。斯文未丧
命世聿兴。发挥造化之微。
鼓动江山之气。轥轹前古。
昭彰后叶。畴克有之。
尚书许公应运而挺生矣。公四代相门。
十卿崇构。海域挹其轩冕。
缙绅推其轨仪。夫其导源锡允之庆。
克家屏宗之美。论道布政之典。
推诚立节之效。并巳勒于丰碑。
纪在良史。此则略而不言焉。
公神秀颖发。自然生知。
五岁便措意于文。每坐卧吟讽。
未尝暂辍。至于八九岁。
则有若大成焉。一览诵千言。
有若素习。十七游太学
对策甲科。振麟溟渚。
濯羽弱泉。海内重林宗之名。
朝廷藉贾生之誉矣。时吏部侍郎马载名知人
见公叹曰。苏生一日千里。
王佐才也。后因选集时属糊名考判。
公与宋璟。俱入殊等。
由是天下益称焉。公任御史时。
两台有送别四韵诗四十馀首。试令公诵之一遍。
倒覆之。遂不错一字。
其敏悟也如此。公任起居郎
考功员外郎阙。时中书令李峤执笔曰。
考功郎苏君莫可。遂拜考功员外郎
给事中。特制授修文馆学士
中书舍人。专知制诰
佥议允归。制命敕书。
皆出自公手。笔不停缀。
思无所让。及是见君。
深所叹伏焉。今上尝谓公曰。
朕每见卿文章。与诸人尤异。
当令后代作法。岂惟独称朕心。
及东封。诏公撰朝觐坛颂。
金紫光禄大夫。与一子官。
赏能也。公性与道合。
神无滞用。惟深也。
众妙之门。惟才也。
体生人之秀。若乃学以聚之。
问以辨之。括囊道艺之场。
探赜幽微之数。至若栒戈考篆。
鲁鼎看铭。书有亡箧。
文称坠。疑绛老之年。
走朝有问。卜晋侯之疾。
访史莫知。莫不取揆宏襟。
询谋达识。公辨无不释。
言必造微。掩云梦以吞之。
湛阳秋以昭之。如太岳之览偫山。
若沧溟之朝百谷者矣。至乃绪发而宫商应。
言形而雅颂兴。爽律与云天并高。
繁章与霞月俱亮。故能虚明独照。
壮思雄飞。自我心极。
为之宰匠。尝亦纪秦望
华山。勒函谷之关。
燕然。繁弦閒发。
缛采相辉。歌奏而白雪遂孤。
赋成而黄金有贵。岂惟排终拉贾。
王超陈而已。若乃天言焕发。
王命急宣。则翰动若飞。
思如泉涌。典谟作制于邦国。
书奏便蕃于禁省。敏以应用。
㛡而有章。则近代以来。
未之前闻也。岂学而得之欤。
抑亦天纵之欤。何其殊尤而懿铄也。
惜乎循途未及。阅川行谢。
虽洞箫为赋。方传汉帝之宫。
而禅草遗忠。空留茂陵之下。
思盛烈其如在。览馀文而增叹。
曲池无处。旧馆寂寥。
感知已以悼恩。怀旧德而何极。
岘山之上。长留堕泪之词。
延阁之中。不纪藏书之录。
谨撰缉文诰。成一家之言。
凡四十卷。列之如左。
请藏于秘府。以示来裔。
李峤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事君之节。危而不变。
为臣则忠。贰乃无赦。
特进赵国公李峤。往缘宗韦弑逆。
朕恭行戡定。揖让之际。
天命有归。有窥觎。
不知顺逆。状陈诡计。
朕亲览焉。以其早负辞学。
累居台辅。忍而不言。
特掩其恶。今忠邪既辨。
具物惟新。赏罚傥乖。
下人安劝。虽经赦令。
犹宜放斥。矜其老疾。
俾遂馀生。宜听随子虔州刺史畅赴任。
论荐书 盛唐 · 王泠然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将仕郎太子校书郎王泠然谨再拜上书相国燕公阁下。孔子曰。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
则仆所以有意上书于公。为日久矣。
所恨公初为相。而仆始总角。
公再为相。仆方志学。
及仆预乡举。公在官于巴邱。
及仆参常调。而公统军于沙朔。
今公复为相。随驾在秦。
仆适效官。分司在洛。
竟未识贾谊之面。执相如之手。
之正道。之要务。
焉得与相公论之乎。昔者公之有文章时。
岂不欲文章者见之乎。公未富贵时。
岂不欲富贵者用之乎。今公贵称当朝。
文称命代。见天下未富贵有文章之士。
不知公何以用之。公一登甲科。
三至宰相。是因文章之得用。
于今亦三十年。后进之士。
公勿谓其无人。何者。
长安裴耀卿。于开元五年掌天下举。
擢仆高第。以才相知。
尚书右丞王邱。于开元九年掌天下选。
授仆清资。以智见许。
然二君者。若无明鉴。
宁处要津。是仆亦有文章。
思公见也。亦未富贵。
思公用也。此非自媒自衒。
恐不道不知。有唐以来。
无数才子。至于崔融李峤宋之问沈佺期富嘉谋徐彦伯杜审言陈子昂者。
与公连飞并驱。更唱迭和。
此数公者。真可谓五百年挺生矣。
天丧斯文。凋零向尽。
相公日新厥德。长守富贵。
甚善甚善。是知天赞明主而福相公
当此之时。亦宜应天之庥。
报主之宠。弥缝其阙。
匡救其灾。若尸禄备员。
则焉用彼相矣。仆闻位称燮理者。
则道合阴阳。四时不愆。
则百姓无怨。岂有冬初不雪。
春尽不雨。麦苗继日而青死
桑叶未秋而黄落。蠢蠢迷愚。
嗷嗷愁怨。而相公温服甲第。
饱食庙堂。仆则天地之一生人。
亦同人而怨相公也。京房易传曰。
欲德不用。兹谓张。
言人君欲贤者而不用。徒张此意。
厥灾荒。云大旱也。
阴阳不雨。复曰。
师出过时。兹谓旷。
其旱不生。夫天道远。
人道迩。仆多言者也。
安知天道。请以人事言之。
主上开张翰林。引纳才子。
公以傲物而富贵骄人。为相以来。
竟不能进一善。拔一贤。
汉高祖云。当今之贤士。
岂独异于古人乎。有而不知。
是彰相公之暗。知而不用。
是彰相公之短。故自十月不雨。
至于五月。云才积而便散。
雨垂落而复收。此欲德不用之罚也。
仍闻六胡为孽。日寇边陲。
邦家连兵。来往塞下。
已西诸将必不出师。过时之咎也。
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
不知庙堂肉食者何以谋之。相公在外十馀年。
而复相国。险阻艰难。
备尝之矣。民之情伪。
尽知之矣。今人室如悬磬。
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天则不雨。公将若之何。
五月有恩。百官受赐。
公官既大。物亦多有。
金银器及锦衣等。闻公受之。
面有喜色。今岁大旱。
黎人阻饥。公何不固辞金银。
请赈仓廪。怀宝衣锦。
于相公安乎。百姓饿欲死。
公何不举贤自代。让位请归。
三为相。而天下之人。
皆以公为亢极矣。夫物极则反。
人盛必衰。日中则昃。
月满则亏。老子曰。
功成名遂。则身退。
天之道也。今公富贵功成。
文章命遂。唯身未退耳。
相公昔在南中。自为岳阳集。
有送别诗云。谁念三千里。
江潭一老翁。则知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宽。
贾谊非流窜不能作赋以自安。公当此时。
思欲入京华。归老田里。
脱身瘴疠。其可得乎。
今则不然。忘往日之栖迟
贪暮年之富贵。仆恐前途更失。
后悔难追。主上以相公为贤。
使佐社稷。若弃德不让。
是废明君之举。岂曰能贤。
仆见相公事方急。不可默诸桃李。
公闻人之言或中。犹可收以桑榆。
诗曰。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此言虽小。
可以喻大。相公五君咏曰。
凄凉丞相府。馀庆在元成
苏公一闻此诗。移相公于荆府。
积渐至相。由苏得也。
今苏屈益部。公坐庙堂。
投木报琼。义将安在。
亦可举苏以自代。然后为朔方之行。
抑又闻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报国之重。莫若进贤
去年赦书云。草泽卑位之閒。
恐遗贤俊。宜令兵部即作牒目
名奏闻。而吏部起请云。
试日等第全下者。举主量加贬削。
条目一行。仆知天下父不举子。
兄不举弟。向者百司诸州长官
皆无才能之辈。并是全躯保妻子之徒。
一入朝廷即恐出。暂居州郡即思改。
岂有轻为荐举。以取贬削。
今闻天下尚有四百人应举。相公岂与四百人尽及第乎。
既有第差。由此百司诸州长官
惧贬削而不举者多矣。仆窃谓今之得举者。
不以亲。则以势。
不以贿。则以交。
未必能鸣鼓四科。而裹粮三道。
其不得举者。无媒无党。
有行有才。处卑位之閒。
仄陋之下。吞声饮气
何足算哉。何乃天子令有司举之。
相公令有司拒之。则所谓欲德不用。
徒张此意。事与京房易传同。
故天以大旱相试也。去年所举县令
吏部一例与官。举若得人。
天何不雨。贤俊之举。
楚既失之。县令之举。
齐亦未得。夫有贤明宰相
尚不能燮理阴阳。而令庸下宰君。
岂能辑熙风化。相公必欲选良宰。
莫若举前仓部员外郎吴太元洛阳。必欲举御史中丞
莫若举襄州刺史吴靳。清辇毂之路。
非太元不可。任台阁之风。
非吴靳不可。仆非吴靳亲友。
但以知其贤明。相公有而不知。
知而不用。亦其过深矣。
抑又闻之。昔闵子骞为政。
曰仍旧贯。如之何。
何必改作。凡校书正字
一例不得入畿。相公曾为此职。
见贞观以来故事。今吏部侍郎杨滔
目不识字。心不好贤。
芜秽我清司。改张我旧贯。
去年冬奏请。自今巳后。
官无内外。一例不得入畿。
即知正字校书。不如十乡县
明经进士。不如三卫出身。
相公复此改张。甄别安在。
古人有坐钓登相。立筹封侯。
今仆无尚父之谋。辥公之策。
徒以仕于书苑。于学门。
小道逢时。大言祈相。
仆也幸甚幸甚。去冬有诗赠公爱子协律
其诗有句云。官微思倚玉。
文浅怯投珠。吕氏春秋云。
尝一脔之肉。知一鼎之味。
请公且看此十字。则知仆曾吟五言。
则亦更有旧文。愿呈作者。
如公之用人。盖已多矣。
仆之思用。其来久矣。
拾遗补阙。宁有种乎。
仆虽不佞。亦相公一株桃李也。
此书上论不雨。阴阳乖度。
中愿相公进贤为务。下论仆身求用之路。
事繁而言不典。理切而语多忤。
其善也必为执事所哂。其恶也必为执事所怒。
傥哂既怒罢方解。则仆当持旧文章而再拜来也。
八哀诗 其五 秘书监江夏李公邕766年 唐 · 杜甫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伤时盗贼未息,兴起王公、李公,叹旧怀贤,终于张相国。八公前后存殁,遂不诠次焉。
引用典故:宣尼袂 分汉廷竹 分宅 江夏姿 九皋唳 洛阳狱 学贯天人际 脱骖 文侯彗 小臣毙 俎豆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一作沦)
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
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
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
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
萧萧白杨路,洞彻(一作涸辙)宝珠惠。
龙宫塔庙(一作踊),浩劫浮云(一作空)卫。
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计。
眄睐已皆虚,跋涉曾不泥。
向来映当时,岂独(一作特)劝后世。
丰屋珊瑚钩,骐驎织成罽(居例切)
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邕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金帛求其文)
分宅脱骖间,感激怀未济。
众归赒给美,摆落多藏(一作赃)秽。
独步四十年,风听九皋唳
呜呼江夏姿,竟掩宣尼
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宠嬖。
否臧太常太常博士李处直议韦巨源谥曰昭,邕再驳之),面折二(一作三)张势宋璟张昌宗兄弟反状,武后不应,邕在阶下大言曰:“所陈当听。”)
衰俗凛生风,排荡秋旻霁。
忠贞负(一作怨),宫阙深旒缀。
放逐早联翩,低垂困炎厉(一作疠)
日斜鵩鸟入,魂断苍梧帝。
(一作策)枯走不暇,星驾无安税
分汉廷竹,夙拥文侯彗
终悲洛阳,事近小臣敝(一作毙)
祸阶初负谤,易力何深哜(哜,尝也。《艺文传》:“擩哜道真。”)
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末契
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
论文到崔(融)(味道)(一作推)流水逝。
近伏盈川杨炯雄,未甘特进李峤丽。
是非张相国燕公说,相扼一危脆。
争名古岂然,键捷(一作关键,键捷二字,广韵通用)歘不闭。
(一作倒)吾家诗,旷怀埽氛翳。
慷慨嗣真(原注:和李大夫,乃杜审言诗),咨嗟玉山桂
钟律俨高悬,鲲鲸喷迢遰。
坡陀青州血,芜没汶阳李林甫素忌邕,因传以绩罪牵连,遣人就郡杖杀之)
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子孙存如线,旧客舟凝滞。
君臣尚论兵,将帅燕蓟
郎吟六公篇张桓等五王洎狄相六公,皆邕诗),忧来豁蒙蔽。
昭文馆大学士壁记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四
圣人南面以理天下。在崇起教化。
缉熙于光明。太宗文皇帝敷文德。
建皇极。始于宏文殿侧创宏文馆藏书以实之。
思与大雅闳达之伦。切劘理道。
金玉王度。盛选重名虞世南褚亮而下。
为之学士。更直密侍于其中。
其论思应对。或至夜艾。
诞章远猷。讲议启迪。
武德贞观之泽。洽于元元。
厥有助焉。其后徙于门下省
景龙初始置大学士。名命益重。
多以宰司处之。所以登闳古先。
腴润大政。则汉廷之金马石渠
兰台延阁。方斯陋矣。
按六典。常令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二府爰立。则统于黄枢
而或置或否。不为恒制。
后二十年閒。斯职阙焉。
前年秋八月。今河中司空公居之。
今年夏五月。相国萧公居之。
公粹清庄重。山立泉塞。
苞孔门之四教。蕴洪范之三德。
静若彝器。扣如黄钟。
小司徒左辅。乃莅斯职。
于是戒官师。稽宪令。
贵游青衿。辨志乐偫。
皆循其方而逊其业。且以左户之羡财百万。
附益而修饰之。公署书府。
静深华敞。清禁之内。
辅臣攸居。宜乎舒六艺而调四气于此室也。
初公之王父考功府君。在中宗朝为直学士
懿文含章。休有厥声。
至公则聿修之宏大。贻厥之昌阜。
尽在是矣。至若命馆之名。
再为修文。终为昭文
改复岁月。传诸故志。
前贤名氏。宜列屋壁。
公以德舆交代于中台之任。踊跃于大冶之中。
惠然授。使得论次。
景龙二年李赵公峤始受命为大学士。至公凡若干人。
楬而书之。所以备文馆之故实。
广台臣之年表。抑公之命也。
不敢辞焉。元和二年秋九月记。
荐士(荐孟郊郑馀庆也)806年9月 中唐 · 韩愈
 押词韵第八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吹帽 吹嘘 覆焘 庙鼎纳 鲁缟薄 媚灶 眸子瞭眊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一作埋)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㳽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
逶迤抵晋宋,气象凋耗
中间数,比近最清奥。
齐梁及陈隋,众作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
国朝盛文章,子昂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
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
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瞭眊
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酸寒溧阳,五十几何耄。
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慠。
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谓馀庆爱遇覆焘
况承归与张(郊尝为归登张建封所知),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嘉节吹帽
念将决焉去,感物恋嫪(卢到切)
彼微水中,尚烦左右芼。
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圭瑁
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抱(鸟伏卵为抱)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842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排律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花边春水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
望月桥倾三遍换,采莲船破五回修。
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白头。
苏李冥蒙随烛灭,陈樊漂泊逐萍流苏庶子弘李中丞道枢及陈、樊二妓,十馀年皆楼中歌酒中伴,或殁或散,独予在焉)
虽贫眼下无妨乐,纵病心中不与愁。
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
元九815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
凡所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
或辱序。或辱书。
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
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爱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
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
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
致足下前。累岁已来。
牵故少暇。间有容隙。
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
亦无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
率不能成就其志。以至于今。
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馀事。
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
忽如会面。心所蓄者。
便欲快言。往往自疑。
不知相去万里也。既而愤悱之气。
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
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
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
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
诗又首之。何者。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
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偫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
缘其声纬之以五音。音有韵。
义有类。韵协则言顺。
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
情见则感易交。于是乎孕大含深。
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
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
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
决此以为大窦也。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
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汭之歌。
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言者闻者。
莫不两尽其心焉。洎周衰秦兴
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
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
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刓矣。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
苏李骚人。皆不遇者。
各系其志。发而为文。
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
泽畔之吟。归于怨思。
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
然去诗未远。梗槩尚存。
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
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
于时六义始缺矣。晋宋已还。
得者盖寡。以康乐奥博
多溺于山水。以渊明高古
偏放于田园。之流。
又狭于此。如梁鸿五噫之例者。
百无一二焉。于时六义寖微矣。
陵夷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巳。
噫。风雪花草之物。
三百篇中。岂舍之乎。
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
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
因雪以悯征役也。棠棣之华。
感华以讽兄弟也。采采芣苢。
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
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
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如练
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
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
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时六义尽去矣。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
所可举者。陈子昂感遇诗二十首。
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
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
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
十无一焉。杜诗最多。
可传者千馀篇。至于贯穿今古。
覼缕格律。尽工尽善。
又过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
仆尝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
或食辍哺。夜辍寝。
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嗟呼。事有大谬者。
又不可一二而言。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
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
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
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则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
及五六岁。便学为诗。
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
苦节读书。二十已来。
课赋。夜课书
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
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
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
又自悲矣。家贫多故。
二十七方从乡试。既第之后。
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
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
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
年齿渐长。阅事渐多。
每与人言。多询时务。
每读书史。多求理道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
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
身是谏官。月请谏纸。
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
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
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
上以广宸聪。副忧勤。
次以酬恩奖。塞言责。
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
言未闻而谤已成矣。又请为左右终言之。
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
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
众面脉脉。尽不悦矣。
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
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
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
大率如此。不可遍举。
不相与者。号为沽名
号为诋讦号为讪谤
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戒焉。
乃至骨月妻孥。皆以我为非也。
其不我非者。举不过三两人。
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
无何而鲂死。有唐衢者。
见仆诗而泣。未几而死。
其馀则足下。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
呜呼。岂六义四始之风。
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
抑又不知天之意。不欲使下人之病苦闻于上耶。
不然。何有志于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
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
可以接偫居之欢者。一无通晓。
即其愚拙可知矣。初应进士时。
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
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弮战文之场。
十年之间。三登科第。
名入众耳。迹升清贯。
出交贤俊。入侍冕旒。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亦其宜也。日者又闻亲友间说。
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传为准的。
其馀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
仆恧然自愧。不之信也。
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
欲聘娼妓。妓大誇曰。
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
由是增价。又足下书云。
通州日。见江馆柱间有题仆诗者。
复何人哉。又昨过汉南日。
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
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长恨歌主耳。
长安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
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
每每有咏仆诗者。此诚雕虫之戏。
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
正在此耳。虽前贤如渊云者。
前辈如李杜者。亦未能忘情于其间。
古人云。名者公器。
不可以多取。仆是何者。
窃时之名已多。既窃时名。
又欲窃时之富贵。使已为造物者。
肯兼与之乎。今之迍穷。
理固然也。况诗人多蹇。
陈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遗
迍剥至死。李白孟浩然辈。
不及一命。穷悴终身。
近日孟郊六十。终试协律
张籍五十。未离一太祝
彼何人哉。彼何人哉。
况仆之才。又不逮彼。
今虽谪在远郡。而官品至第五。
月俸四五万。寒有衣。
饥有食。给身之外。
施及家人。亦可谓不负白氏之子矣。
微之微之。勿念我哉。
仆数月来检讨囊箧中。得新旧诗。
各以类分。分为卷首。
拾遗来。凡所遇所感。
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
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
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
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閒居。
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
谓之閒适诗。又有事务牵于外。
情性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
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短句。
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馀首。谓之杂律诗
凡为十五卷。约八百首。
异时相见。当尽致于执事
微之。古人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仆虽不肖。常师此语。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
时之来也。为云龙
风鹏。勃然突然
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
雾豹。为冥鸿。
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
谓之閒适诗。独善之义也。
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其馀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
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
非平生所尚。但以亲朋合散之际。
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
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
略之可也。微之
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
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徵古旧。
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清丽之外。
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閒澹。
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
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
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
然后人贵之。今仆之诗。
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
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閒适者思澹而词迂。
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所爱者。并世而生。
独足下耳。然千百年后。
安知复无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
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
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
率以诗也。如今年春游城南时。
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诵新艳小律
不杂他篇。自皇子陂归昭国里。
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馀。
樊李在傍。无所措口。
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
何则。劳心灵。
役声气。连朝接夕。
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
或月夜酒酣。一咏一吟。
不知老之将至。虽骖鸾鹤游蓬瀛者之适。
无以加于此焉。又非仙而何。
微之微之。此吾所以与足下外形骸。
脱踪迹。傲轩鼎。
轻人寰者。又以此也。
当此之时。足下兴有馀力。
且欲与仆悉索还往中诗。取其尤长者。
张十八古乐府。李二十新歌行。
杨二秘书律诗。窦七元八绝句。
博搜精掇。编而次之。
元白往还诗集。众君子得拟议于此者。
莫不踊跃欣喜。以为盛事。
嗟乎。言未终而足下左转。
不数月而仆又继行。心期索然。
何日成就。又可为之叹息矣。
又仆尝语足下。凡人为文。
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
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
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
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
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
尤患其多。巳尚病之。
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律。
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
各出所有。终前志焉。
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在何地。
溘然而至。则如之何。
微之微之。知我心哉。
浔阳腊月。江风苦寒。
岁暮鲜欢。夜长无睡。
引笔铺纸。悄然灯前。
有念则书。言无次第。
勿以繁杂为倦。且以代一夕之话也。
微之知我心哉。乐天再拜。
序洛诗序834年7月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序洛诗。
乐天自序在洛之诗也。
予历览古今歌诗。
自风骚之后。
苏李以还。
次及徒。
迄于李杜辈。
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
诗章流传者钜万。
观其所自。
多因谗冤谴逐。
征戍行旅。
冻馁病老。
存殁别离。
情发于中。
文形于外。
故愤忧怨伤之作。
通计今古。
什八九焉。
世所谓文士多数奇。
诗人尤命薄。
于斯见矣。
又有以知理安之世少。
离乱之时多。
亦明矣。
子不佞。
喜文嗜诗。
自幼及老。
著诗数千首。
以其多也。
故章句在人口。
姓字落诗流
虽才不逮古人。
然所作不啻数千首。
以其多矣。
作一数奇命薄之士。
亦有馀矣。
今寿过耳顺。
幸无病苦。
官至三品。
免罹饥寒。
此一乐也。
太和二年诏授刑部侍郎
明年病免归
旋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居二年就领河南尹事。
三年病免归。
履道里第。
再授宾客分司
三年春至八年
在洛凡五周岁。
作诗四百三十二首。
除丧明哭子十数篇外。
其他皆寄怀于酒。
或取意于琴。
閒适有馀。
酣乐不暇。
苦词无一字。
忧叹无一声。
岂牵强所能致耶。
盖亦发中而形外耳。
斯乐也。
实本之于省分知足。
济之以家给身閒。
文之以觞咏弦歌。
饰之以山水风月。
此而不适。
何往而适哉。
兹又以重吾乐也。
予尝云。
理世之音安以乐。
閒居之诗泰以适。
苟非理世。
安得閒居。
故集洛诗。
别为序引。
不独记东都履道里有閒居泰适之叟。
亦欲知皇唐太和岁有理世安乐之音。
集而序之。
以俟夫采诗者。
甲寅岁七月十日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