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祁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遂初赋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
《遂初赋》者,刘歆所作也。歆少通诗书,能属文,成帝召为黄门侍郎、中垒校尉、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歆好《左氏春秋》,欲立于学官。时诸儒不听,歆乃移书太常博士,责让深切,为朝廷大臣非疾,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五原太守。是时朝政已多失矣,歆以论议见排摈,志意不得,之官,经历故晋之域,感念思古,遂作斯赋,以叹征事,而寄己意。
昔遂初之显禄兮,遭闾阖之开通。蹠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官。备列宿于钩陈兮,拥大常之枢极。总六龙于驷房兮,奉华盖于帝侧。惟太阶之侈阔兮,机衡为之难运。惧魁杓之前后兮,遂隆集于河滨。遭阳侯之丰沛兮,乘素波以聊戾。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二乘驾而既俟,仆夫期而在□。驰太行之严防(《水经·泌水》注作「险峻」)兮,入天井之乔关。历冈岑以升降兮,马龙腾以超摅(本作「起摅」,从《文选·赭白马赋》注改。)。无双驷以优游兮,济黎侯之旧居。心涤荡以慕远兮,回高都而北征。剧强秦之暴虐兮,吊赵括于长平。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贤而下士。骛驷马而观风兮,庆辛甲于长子。哀衰周之失权兮,数辱而莫扶。执孙蒯于屯留兮,救王师于途吾。过下虒而叹息兮,悲平公之作台。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乐而惰怠。枝叶落而不省兮,公族阒其无人。曰不爨而俞甚兮,政委弃于家门。载约屦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为履。宝砾石于庙堂兮,面隋和而不视。始建衰而造乱兮,公室由此遂卑。怜后君之寄寓兮,唁靖公于铜鞮。越侯田而长驱兮,释叔向之飞患。悦善人之有救兮,劳祁奚于太原。何叔子之好直兮,为群邪之所恶。赖祁子之一言兮,几不免乎徂落。䨥美不必为偶兮,时有差而不相及。虽韫宝而求贾兮,嗟千载其焉合?昔仲尼之淑圣兮,竟隘穷乎蔡陈。彼屈原之贞专兮,卒放沈于湘渊。何方直之难容兮,柳下黜出而三辱。蘧瑗抑而再奔兮,岂材知之不足。扬蛾眉而见妒兮,固丑女之情也。曲木恶直绳兮,亦不人之诚也。以夫子之博观兮,何此道之必然。空下时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悲积习之生常兮,固明智(《文选》张华《答何劭诗》注作「暗」)之所别。叔群既在皂隶兮,六卿兴而为桀。荀寅肆而颛恣兮,吉射叛而擅兵。憎人臣之若兹兮,责赵鞅于晋阳。轶中国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厉。历雁门而入云中兮,超绝辙而远逝。济临沃而遥思兮,垂意兮边都。野萧条以寥廓兮,陵谷错以盘纡。飘寂寥以荒䀛兮,沙埃起之杳冥。回风育其飘忽兮,回飐飐之泠泠。薄涸冻之凝滞兮,沸溪谷之清凉。漂积雪之皑皑兮,涉凝露之降霜。扬雹霰之复陆兮,慨原泉之淩阴。激流澌之漻泪兮,窥九渊之潜淋。飒凄怆以惨怛兮,戚风漻以冽寒。兽望浪以穴窜兮,乌胁翼之浚浚。山萧瑟以鹍鸣兮,树木坏而哇吟。地坼裂而愤忽急兮,石捌破之岩岩。天烈烈以厉高兮,廖𡌉窗以枭穴牛。雁邕邕以迟迟兮,野鹳鸣而嘈嘈。望亭隧之皦皦兮,飞旗帜之翩翩迥(本作「回」,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百里之无家兮,路修远而(本作「之」,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绵绵。于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奋武灵之精诚。摅赵奢之策虑兮,威谋完乎金城。外折冲以无虞兮,内抚民以永宁。既邕容以自得兮,唯惕惧于竺寒。攸潜温之玄室兮,涤浊秽于太清。反情素于寂漠兮,居华体之冥冥。玩琴书(本作「书琴」,从《文选》何劭《答张华诗》注,陶潜《经曲阿诗》注《归去来辞》注,石崇《思归引》注乙转。)以条畅兮,考性命之变态。运四时而览阴阳兮,总万物之珍怪。虽穷天地之极变兮,曾何足乎留意。长恬淡以欢娱兮,固贤圣之所喜。
乱曰:□幽潜德,含圣神兮。抱奇内光,自得真兮。宠幸浮寄,奇无常兮。寄之去留,亦何伤兮。大人之度,品物齐兮。舍位之过,忽若遗兮。求位得位,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老彭兮(《艺文类聚》二十七,《古文苑》。)。
玉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事类赋》卷九
古人有言曰:「君子于玉比德」。若夫《周官》六器,大秦五色,赵之连城,晋之垂棘。或瓘斝以禳,或苕华是刻。爱一环而韩子受赐,纳十瑴而卫侯见释。尔乃观瑟彼,玩温其,伟祁子之不佩,美襄仲之见辞。虞卿受赐于赵国,楚相加辱于张仪。赠之则报其绣段,沉之则系以朱丝。宁有馀而抵鹊,不蒙污以投泥。至于温峤镜台,胡综如意,著兹五德,班斯六瑞。坚而不蹙,廉而不刿。白圭以夜光受赐,林回虽千金必弃。瓮不汲而自盈,管方吹而有异。斯皆攻以它山,而使之成器者也。若乃山玄表德,白虹象天,先于驷马,假夫许田。或食之以禦水,或服之而成仙。贾害见虞叔之志,不贪知子罕之贤。尔其石变山中,瓜颓冢里,火出夜山,膏流丹水。燕人瑶瓮之遗,子玉琼弁之美,刘聪汾水之祥,吕光于阗之市。亦闻德推旁达,质重方流,润木逾茂,辉山更幽。采于龙首,出彼平丘,常山有命,灵昌载浮。或登台而不取,或破石而斯求。别有瀛洲酌酒,扶桑观日。晋侯受之而容惰,邾子执之而礼失。张伯怀之而见欺,亚父碎之而靡惜。或类彼珷玞,或疑于燕石。得楚山而被刑,诣郑人而求直。斯皆真伪混淆,而不精识也。亦有齐之甗磬,鲁之璠玙,价逾十万,名重五都。辨其䚡理,见此瑕瑜。想老聃之被褐,思穆满之披图。复闻执则不趋,受之以掬。钗留而阁号招灵,玦见而山名奚禄。无故而岂可去身,待价而常宜韫椟。观其黑如纯漆,白若截肪,玩之碌碌,佩以将将,曾城是植,海岛斯藏。骇流虹之变化,讶积雪之消亡。毁椟中而咎罚焉避,献阙下而诈谖以彰。思滈池之反璧,想磻溪之钓璜。纳怀曾闻于叔带,压纽更见于平王。当入用之时,气腾光禄;及焚如之际,火烈昆冈。别有汉武树之于前庭,周成陈之于东序。赤松服之而蹈火,羊公种之而娶妇。虞舜之受昭华,齐侯之得龙辅。赐虢公以五瑴,锡子家之双琥。王莽潜奸于椎璏,宋人留情于刻楮。莒仆窃之而来奔,胶鬲索之而不与。取其象德,非宜改步。既阅咸阳之宫,更睹玄菟之库。识白首之老翁,见紫衣之神女。斯天地精粹之徵,不能悉数。
谢除翰林学士启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小畜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某启:伏奉制命,特授守本官、知制诰,召入翰林充学士者。祗荷宠光,不任感惧。伏以汉朝故事,待诏甘泉之宫;唐室旧仪,召对浴堂之殿。自非枚、马、渊、云之述作,常、杨、元、白之才名,则何以塞清问于论思,润皇猷于典诰?岂宜孤陋,遽此忝尘?伏念某植学非深,属文无取,滥中悬科之选,寻叨通籍之班。谏署拾遗,謇谔无裨于圣主;承明三入,清华空类于昔贤。顷因坐事以左迁,固亦息心于荣路。洎得归朝之命,遂求典郡之官。去年召自琴台,再升纶阁,骤荷一人之宠遇,果罹三岁之凶丧。虽勉就于夺情,实重违于素志。顾潘安之毛发,已有雪霜;念季路之旨甘,不如藜藿。临文翰而方寸乱矣,对搢绅而面目何为。想石祁子之执丧,空惭至行;比欧阳通之起复,尚欠礼文。止期卜兆于松楸,再请效官于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纶言乍降,俾离红药之阶;宸翰高悬,已践玉堂之地。哀荣交集,宠辱堪惊。副重华好问之心,先忧学寡;草武帝求贤之诏,更愧才难。通宵未息于战兢,举步犹疑于魂梦。此皆相公洪钧造物,青律回春。徵贾谊于谪官,终成前席;荐相如之视草,幸得同时。敢不四禁是遵,三缄是诫?况艰难备历,齿发始衰。用直道以事君,虽无改变;肆刚肠而疾恶,渐亦销磨。庶寡悔尤,少酬知己。下情无任感戴兢荣、始终知归之至。
易讲义一 其二 谦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古灵集》卷二二
䷎谦/《(《艮》下《坤》上。)艮》为山,《坤》为地。为地山,《谦》。《谦》次《大有》者,《序卦》意谓:「有大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盖所有既大,守卑谦则吉也。地山二体,所以为《谦》者,夫山本高而在地之上,今反卑而在地之下,所以为《谦》也。又九三,一阳爻为五阴之主,居《艮》体之极,《艮》为止,又阳,得位为正,是内有刚德而止于正也。外体为《坤》,《坤》德柔顺,内有刚德而止于正,外见柔顺以行之,此又见君子之谦德也。若外虽柔顺而内不刚正而止,则流而为柔邪,无所守也,不足以为谦德也。夫人之修身待物,欲无悔吝忧患,不可以不持谦德也。故孔子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因次序九卦,其二曰:「《谦》,德之柄」。盖言文王以圣人之德,居纣之乱世,故忧危之患,若不持谦以为柄,何以保身而无患?又曰:「谦尊而光」。解在《彖辞》。又曰:「谦以制礼」。夫圣人制礼,将使人检身无过,其要以谦恭为本。人有礼则安,故《系辞》曰:「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是谦者,礼之本也。故曰:「谦以制礼」。谦之于人大矣!
《繇辞》曰:《谦》,亨。君子有终,吉。
夫人能卑谦为德,以身下物,不自盈满,则物无不与,悔吝不至,此所以亨通也。《书》曰:「谦受益」。乃是谦亨之道也。「君子有终,吉」者,言君子以谦恭为德,以身下物,则天下莫不与之,此所以终享其吉,无有忧患悔吝也。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此孔子断「谦,亨。君子有终」之义。夫天至高而居物之上,其气下降而交于地,下降是天之谦也,而三光全,四时行,万物生,其道益光明,此是天道谦而亨也。夫六气上运,三光下垂,亦是下济。地道虽处于卑,而其气上跻而交于天。处卑是地之谦也,然而气乃上行,以助天生物,此是地道谦而亨也。言天地者,盖举其大者,有谦德而光亨,则人道用谦而亨通,固可知也。既陈天地谦亨之德,又历陈天地人神之道,皆贵谦而恶盈,以明谦道之不可不务也。
天道亏盈而益谦。
夫天道,阴阳、寒暑迭为盈虚、消长,长极则消,盈极则虚,此是盈则亏之也。消极则长,虚极则盈,此是谦则益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亦是亏盈也。月晦则明复生,是益谦也。《书》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天道亏盈而益谦」也。
地道变盈而流谦。
夫地有山川丘陵,至高之处,终必崩陷。如《诗》曰:「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易》曰「城复于隍」,「水盈科而进」,是地之变盈也。海水至卑,四渎百川之盈满者,莫不流而趋下以益之,此是「变盈流谦」也。
鬼神害盈而福谦。
鬼神之道,见人之盈满者,则阴降祸以害之,《扬子》曰「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是也。鬼神视不见,听不闻,依人而行。人有持谦恭者,则阴率福以福之。石祁子兆于龟,东方朔曰:「谦逊静悫,天表之应,应之以福」。
人道恶盈而好谦。
夫人之情,莫不恶人之自盈满者。见人之骄亢踰分者,举皆恶之。《益》上九:「人道恶盈,怨者非一」。故《易》曰:「负且乘,致寇至」。又曰:「莫益之,或系之」。此皆近乎恶盈也。《书》曰:「志自满,九族乃离」。此人道恶盈也。凡人有谦恭下物者,则人情举皆好乐之,且未闻有卑谦自下者而人恶之,故古之圣贤修身行己,无不知以谦德为本。故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舜谓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卑宫室,恶衣服,菲饮食。《礼》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故自谓便人」。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夫谦之道,无问尊卑贵贱,但能持而行之,莫不亨而终吉。故尊者用之,则其道益光明;卑者用之,不可得而过越也。踰,过也。凡人惟是骄亢盈满,贱而好自贵,卑而好自尊,则为物所恶,有陵犯而过越之者。若处卑而又谦,物安得而踰焉?故曰「卑而不可踰」也。
君子之终也。
夫谦,居尊用之则道益光,处卑用之则不可以过,以此知谦之道,是君子保身之终吉也。此又解《繇辞》「君子有终」也。尊而居至卑,贵而居至贱,用之无不利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夫山体本高,今下处于地中,《谦》之体也。又一义:山体本高,今下处于地中,是高者下之也;地体本卑,今反居于山上,卑者举之也。夫高者下之,卑者举之,此见益谦之义。故君子法此卦体,有益卑举下之义。裒取其盈满者,而增益其寡少者,使之平也。多犹盈满也。取富以益贫,损有馀,补不足,皆可推类求之。称量其物,而均平其施与,不使多者益多,而寡者益寡,而不平也。故圣贤君子得位行道,不惟以身行谦而有终吉,又知此《谦》卦之义,当抑退骄高盈满之人,而进益谦恭退让之士,平均其泽禄施与也。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亦近此也。《书》:「无虐茕独,而畏高明」。《诗》:「不侮鳏寡,不畏强禦,哿矣富人,哀此茕独」。王辅嗣注云:「多者用谦以为裒,寡者用谦以为益」。非也。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居卦之下,谦矣。本是阳爻,又以柔也。惟君子为能用谦,故曰「谦谦君子」。夫人但患骄矜自满,无谦德,则物不与也。若能以身下物,谦而又谦,何事之不可济,何险难之不可涉哉?故此居卑处柔、谦谦之君子,可用此以涉大难,获其吉,有助而无害也。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牧,养也。初六居《谦》之最下无位之地,未施于物,谦而又谦,姑处卑以自养,其德未足以有为也。
六二:鸣谦,贞吉。
鸣谦者,谓谦之声鸣远闻也。六二以阴得位,居下体中,是谦而鸣者也。居中履正而得谦誉,乃是出于中心之正,非要名取誉而得,故曰「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虽有谦德,声誉旁达,茍不由中心之正,则是要名取誉,不足以为贞吉。今六二居中得位而鸣,是发于中心之中,得此誉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九三,一阳为五阴之主,合居尊位,而下居于三,是有谦德也。五阴无他阳以分其应,皆宗于己,而己能上承于六四、六五、上六之尊,而下接初六、六二之众,可谓劳矣。夫能劳而承上接下,其志又谦,以万民之所以归服也。众阴,犹万民也。大凡人有善则矜之,有劳则伐之。今九三劳乘于上下,其劳如此,而能谦巽,不以为德,此所以保位有终而吉也。禹治九州之水患,三过门而不入,手足胼胝,其劳如此,而不矜其功,故舜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此正是劳谦也。《系辞》云:「『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六四:无不利,撝谦。《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此爻以阴居阴,体柔得位,上奉六五之君,下附劳谦之贤,奉上下下,尽夫三德,谦之至也,故无不利。夫人若体顺居正,顺以事上,恭以接下,何所不利哉?撝谦者,谓有此三德尽谦之美,举措指撝皆得谦道,动不违于法则也。《坤》六二:「体顺得中履正,曰无不利」。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五本阳位,而以阴体居之,是居尊而能尽谦德者也。夫居尊御物,不以刚武,而以谦顺,此天下之所归也。「不富其邻」者,阳为富而阴为虚,今五以谦虚而得民,是不以财富用诸其邻也。「利用侵伐,无不利」者,夫侵伐者,古先帝王最为难行之事,非有至谦至顺之德,不可以称兵于天下。故古者有不庭之国,不轨之民,王者必先躬行巽让,修文德以来之;若其不服,然后可以行师侵伐之也。若谦德未至,则不可以用侵伐,虽用之,天下之心亦不服从也。今此六五,居中体柔,谦顺之至,方可利用侵伐,无所不利。若汤、文王之德,方可当此爻。汤之时,葛伯不祀,汤事之以牺牲、粢盛,而终不从,然后征之。故征自葛始,「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文王以圣人之德,当纣之乱,内文明而外柔顺,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尽乎谦德,始可以征。《绵》之诗曰:「昆夷駾矣,惟其喙矣。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皇矣》诗曰:「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俎共,王赫斯怒」。如汤、文王如此谦恭,然后可用侵伐不服之邦。禹受舜命,征三苗而不服,益曰:「惟德动天,无远不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又言帝舜号泣旻天,至诚感神之事,禹乃班师振旅,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禹之圣如此,益以未尽谦德,不可以格有苗。以此明之,《谦》之六五,体柔居中,尽夫谦道,故利用侵伐不服之国,无不利也。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孔子解《谦》之六五:何以利用侵伐?盖征不服者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居于上极,以阴得位,体夫正顺,尽谦之美,故曰「鸣谦」。其谦德著闻如此,亦足以利用行师,然最处于外,非尊位,非如六五可以侵伐天下之不服者,但可以征自己属邑之不服者也。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
虽谦而鸣,可以师征,然居非尊位,不得如六五侵伐无不利,故曰「志未得也」,但可以行师征己之邑国而已也。
祭坟园神文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横浦先生文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二九五○
某年月日,以酒脯之奠,昭告于家园土地林木等神:某读《丧亲篇》,曰「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呜呼!言之至此,五内糜裂,尚忍言之耶!某卜葬先人于此,今将开圹,谨用告虔。某身为儒者,当信先王之言,不当信淫巫瞽史之说。尝读《周官》冢人之职曰:「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此先王陪葬之法也。验吾先王左右前后之说,则夫阴阳家流青龙、白虎、独火、太岁之说败矣。又读《礼记》之说曰:「夏后氏尚黑,大事歛用昏。商人尚白,大事歛用日中」。验吾先王用昏之说,则夫阴阳家流乾、艮二时之说败矣。又读富辰之言曰:「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嗣也」。验吾先王一宗数姓之说,则夫阴阳家流五姓宫商角徵羽之说败矣。又读《春秋》书曰:「宣公八年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验吾先王己丑庚寅以雨晴为候之说,则夫阴阳家流择日定时之说败矣。以至考五月三月之说,是年辰畏忌之说败矣。考从柩临穴之说,则黑黄冲射之说败矣。是阴阳家说违悖义理,举不足信。又尝考先王之说曰:「执左道以乱政,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又曰:「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今阴阳家谲怪之说,是左道乱政也,是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也,是无亲也,是非圣人也。公犯先王明禁,罪在不赦,动以吉凶祸福为言,以恐动天下,以起不孝之心。呜呼!葬亲而欲徼福于无知之神,此何心也哉?此不孝之甚者也!某甚悲之。使世无青龙、白虎之神、独火、太岁之神则已,如其有之,必不垂祐于谋葬其亲避忌畏恶、迟延岁月,以徼福于一身之人、不孝之子矣。何以知之?石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玉则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有执亲之丧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人皆以龟为有知也。岂为青龙、白虎、独火、太岁之神,反不如一龟之有知乎?先王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之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某今葬其亲,以义合礼,安敢不以先王之道为法耶?又安敢不以先王之道正鬼神耶?某又观先王蜡祭之法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今以葬先人斩伐林木,斸掘土膏,虽幽冥中,念人子之心不以为忌,而某所以事鬼神者,亦安敢不以礼义而再拜告也?呜呼!先王之道,神明知之久矣。区区之言,非特正淫巫瞽史之说,将以开先王之道,使为人子者以奉其亲,以事鬼神,以穷后世纷纷之论,不敢以吉凶祸福动其意,而一以纯孝为心。神如有灵,庶或相之。
黄州近体诗十律。承雅教奉酬 其三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四佳诗集补遗二
仙轺飞渡鸭江清,为播纶音示宠灵。
爱日已能兼畏日,使星知复带文星。
晋朝人物推祁子,唐室功名数九龄。
专对归来纡睿眷,好将勋业佐宸庭。
祁公子将游金陵过别因赠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七十七
祁子临行紫绮裘,春风三月旧京游。
维舟一过江郎宅,走马还登孙楚楼。
玉树前朝琼月满,乌衣何处夕阳收。
伤心莫向台城望,愁见烟花满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