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节义太子杨妃挽歌二首 其一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西华三公族,东闱五可才。
玉环初受庆,金玦反逢灾。
桂殿花空落,桐园月自开。
朝云将暮雨,长绕望思台。
土赋 唐 · 吕太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五
一阖一辟分阳分阴。坎为水兮离为火。东方木兮西方金。惟土德之为大。处中位而君临。寒暑不能易其节。鬼神无以测其深。吐纳清浊。区分宇县。帝轩感气于星斗。虞舜降精于雷电。尔其荆河坟壤。淮海涂泥。草木渐苞于赤埴。璆铁作贡于青黎。火以炎上为母。水以润下为妻。黄白分于雍冀。官位列于东西。蒸之以为城阙。北连朔野。累之以为台观。上构虹霓。为海为河。为牛为马。起圆规于阵法。美教化于王者。负之为模。胡人失其胆气。得之为祥。晋卿载于原野。且久且大。非名可名。定刚柔于坤德。合丝竹于宫声。夫其为重也。封割五色。分茅锡社。夫其为厚也。包括万象。含姿育灵。处瘠则劳。处沃则逸。白兽忽见。羵羊閒出。体均物而为象。抱温柔以成质。舟航才尽。则青镂飞神。六五既临。则黄裳元吉。万国收其利。三公主其秩。因覆篑而成山。为幽居而凿室。不借誉于龙凤。直养德于麒麟。失之则昆虫作孽。得之则宗族以亲。虽鳌足初分。重浊者为之地。而羊角勃起。轻清者为之尘。授之可荐于宗庙。捧之未塞于孟津。起刑马而为首。祀勾陈以为神。汉庙玉环。方之则君王纳谏。丰城实剑。拭之则光彩射人。含物吐象。包藏玉石。均王四时。卑陛三尺。运乎虚舟之中。不以为损。捧乎泰山之上。不以为益。土之为德也重。土之为性也平。爰稼穑而为务。被朱紫而为荣。余以既藉形体。承恩天壤。公和之山窟非陋。子猷之冬林自赏。先君列国。犹未断于封疆。轩佐吹尘。直庶几于梦想。
徐有功论 唐 · 潘好礼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九
客有问于主人曰。地官徐员外。何如也。荅曰。守道君子也。客曰。徐公明识。诚难为俦也。何不稍圆通。以协随时之义。而取富贵乎。何为固守方正。乖相时之道。几致死亡者数矣。此岂大雅君子全身之义哉。荅曰。夫随时相宜。而取富贵。凡情所晓。徐公岂不达之。若徐公者。仁人也。夫仁者济物也。此道大矣。非常人所知。故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徐公之不爱死亡。固守诚节。用此道也。岂以贵贱生死而易其操履哉。问曰。仁则信矣。忠则如何。荅曰。岂有仁者不忠乎。当今帝德文明。忧劳庶政。思致刑措。以隆中兴。徐公献可替否。尽忠尽节。诚欲戴明主于尧舜之上。置苍生于大道之中。事迹显然。有识同悉。子何疑而问哉。客曰。鄙人固鄙。不闲大体。忠则信矣。孝则如何。荅曰。岂有忠臣而非孝子也。孝经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代。以显父母。今徐公之名。闻于四海。有志之士。莫不增气。岂直扬名。亦永锡尔类矣。礼曰。大孝扬名。徐公之谓也。问曰。徐公之道既高矣。何为暂处霜台。即奏天官得失。榜诸门以示天下。规规然是钓名耳。其故何哉。主人胡卢而笑。久而应之曰。子徒见培塿。未睹泰山乎。夫天官者。奔竞既久。滥进宏多。选司权轻。且未能止。此弊之甚也。徐公既处霜台。以澄清为已任。切于救弊。急于为善。此徐公之情也。以为钓名。可谓不知言矣。客有惭色。问曰。此人当今。可谁与比。荅曰。宇宙至广。人物至多。匿迹韬光者。固有之矣。仆宁敢厚诬天下之士乎。若所闻见。一人而已。当于古人中求之。问曰。何如张释之。荅曰。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人。此略同耳。然而释之所以者甚易。徐公所行者甚难。难易之閒。优劣可知矣。问曰。张公徐公。皆是国士。至于断狱。俱守正途。事迹既同。有何难易。荅曰。张公逢汉文之时。天下无事。至如盗高庙玉环。及渭桥惊马。守法而已。岂不易哉。徐公逢革命之秋。属维新之命。唐朝遗老。或有包藏祸心。遂使陶公之璧。有所疑矣。至如周兴来俊臣者。更是尧舜之四凶也。掩义隐贼。毁信废忠。崇饰恶言。以诬盛德。遂使忠臣侧目。恐死亡无日矣。徐公守死善道。深相明白。几陷囹圄。数挂网罗。此吾子所闻。岂不难矣。易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徐公得之矣。客曰。若使此人为司刑卿。方得展其才用。荅曰。吾子徒见徐公用法平允。即谓可置司刑。仆观其人。固奇士也。方寸之地。何所不容者。其用之。何事不可。岂直司刑而已哉。客曰。今日闻吾子议。知徐公之令德。未可尽言乎。固知君子之道。非小人所测也。
和政公主神道碑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诗美下降。传书筑馆。贵其中礼。载籍称焉。汉魏已还。寂寥罕嗣。以荡陵德。则维其常。皇唐勃兴。王道丕变。平阳起娘子之军于司竹。襄城行匹庶之礼于宋公。常乐糺匡复之师于武后。皆前古之所未有。其或生知礼乐。周旋法度。躬行妇道。以懋大伦。克顺天经。光昭懿烈。名言之所莫究。书记之所未闻。聚众美于一身。邻太虚而独立者。其唯和政公主乎。公主姓李氏。陇西成纪人。皇唐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之孙。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之第二女。帝女之崇。于斯为盛。今天子之同母妹也。母曰章敬皇太后。后之在襁褓也。后父赠太尉吴君曰令圭。尝游官蜀中。使道士勾规占之。规惊起曰。此女贵不可言。是生二子。男为人君。女为公主。嫁于柳氏。其后竟配肃宗。生今上及公主。神所命也。厥惟旧哉。公主三岁而孤。即能孺慕。育于储妃韦氏。纯孝过人。幼而聪惠。长而韶敏。秾华秀整。令德芬馨。婉嫕发于天姿。肃雍形于鉴寐。奉今上以悌道。事韦妃如所生。繇是特为肃宗之所赏爱。至若左右图史。开示佛经。金石丝竹之音。缋画工巧之事。耳目之所闻见。心灵之所领略。莫不一览悬解。终身不忘。天宝九载春三月既望。封和政公主。降于河东柳潭。既笄之三载矣。潭。周太保敏之五代孙。皇蕲州刺史怀素之曾孙。赠秘书监岑之第四子。衣冠地冑。辉映当朝。初以美秀承家。中以名声华国。道胜而贵能下善。谦尊而休有烈光。士林伟之。解褐左内率府冑曹。转颖王府户曹陈留郡司功参军。以人门第一。选尚公主。拜太子洗马。亦既好合。雅相敬贵。虽柳侯秉彝有度。能降帝女之心。而公主率履由衷。每抗古人之节。故宗族胥睦。不独亲其亲。先后大同。莫敢私其子。伯姒宏农杨氏。太真姊。务华采。公主服无金翠之饰。居有冰雪之容。每至朔月六参。朝天旅进。嫣然班叙之内。迥出神仙之表。亦非希企之所及也。暨凶羯乱常。潼关不守。元宗幸蜀。妃后骏奔。姊曰宁国公主。孀嫠屏居。谁或讣告。乃弃其三子。取其夫之乘以乘之。柳侯徒行。公主愧焉。下而同趋者日且百里。每臻坎险。必先济宁国。而后从之。柳侯辞。公主曰。我若先涉。脱有危急。不能俱全。则弃我姊矣。柳侯感叹。躬负薪之役。公主怡然。亲馈饩之事。竭力供侍。潭兄澄之妻。杨贵妃之姊也。贵倖前朝。势倾天下。公主交无谄黩。思未绸缪。杨且云亡。以孤见托。马嵬之役。无噍类焉。感其一言。悉力营赡。男登服冕之位。女获乘龙之匹。出入存恤。过于巳子。虽其密亲。罔或能辨。柳之亲眤。伯仲姑姊。隐儭将迎。唯恐不至。纠逖疏属。抚循茕嫠。繇内及外。终始如一。孤穷满目。荣悴殊伦。居薄推厚。未尝懈倦。衣服饮食等。无有差互。或未周婴孩罔及。每至伏腊。礿祠蒸尝。必具礼衣花钗之饰。以躬中馈堂室之奠。岂无婢使。式燕孙谋。姿性纯俭。不以迄成。先圣休之。宝书清问。秋八月。元宗至蜀。仍旧邑而册公主。以潭为驸马都尉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属狂将兴祸。称兵向阙。元宗亲御闉阇。临视诛讨。驸马率领家竖折冲张义童等斗于门中。公主及宁国彀弓迭进。驸马乘胜突刃。所向无前。斩馘擒生。殆逾五十。节使时宰。具以表闻。元宗自系诰示。先帝恳让莫当。策勋遂寝。今上之为元帅也。躬擐甲冑。率先将卒。举两京若拾遗。摧凶寇如振槁。劳旋方及。帑藏其空。公主贸迁有无。亿则屡中。□赢优而数逾千万。惧不给。悉县官。论者难之。肃宗弥留。众皆迭侍。主独赡奉。不已于旁。帝有间。衋而谓之曰。汝之纯孝。乃能至是。遂赉庄一区。帝爱季女曰宝真。公主因奏曰。八妹未有。请以赐之。泣而谏焉。哀动左右。西陵迁窆。上戒主曰。凡厥亲身之物。必诚必信。勿之悔焉。主罄家有无。以邑入千万潜羡经费。上深感叹焉。上既宅亮阴。未忍临政。人之疾苦。事之得失。岂尝私谒。动必以闻。上敬异之。朝廷赖焉。广德元年冬。上既东幸。主志期扈跸。回兵充斥。咫尺不通。因至荆南。尉荐诸将。方隅载谧。职贡以修。主有力焉。上之在陕。忧主匮乏。乃命中使屡敕节度及转运使。随主所须。务令肃给。主以国用空罄。退而叹曰。吾方竭家财以资战士。其能饕餮。首冒国经。唯请名香数斤。赋于佛寺。为主祈福而已。王公戚属。相携而至者。蓝缕腻囊。襁负鳞次。竭其□斧。亲自赡恤。聚而泣之。悲感行路。初次商于。顿于传置。偫盗猬起。奄哗译亭。呼而犒之。晓以祸福。一言革面。愿比家矣。之死靡他。至今犹在。缅惟罔极。无所寘哀。从母嶭氏。遗孤数四。分宅居之。皆俾成立。莱莘兄弟。尽列通班。二女有行。克配良士。主之慈忠。悉皆若是。亲临稼穑。躬俭节用。不惮烦缛。雅好组紃。驸马裳衣。必亲裁紩。爰及子女。罔衣绮纨。绽新皆成主手。每加训诲。蠢迪检押。广德二载春二月。归于上都。诸主高会。议际夫党。觌其亲族。多旷周旋。咸以为时经百罹。粗略可也。主抗词曰。女之移天。遂成他族。怙贵长慠。何以律人。上方理定。闻必不悦。诸主蹶然。竞崇讨习。礼之降杀。亲之薄厚。翕然一变。职主之由。夏六月。才生魄。属边候不谨。烽及京师。城中震惊。圜视无色。主既弥月。体未甚安。曰。事亟矣。其入言之。驸马请间。主曰。吾业已行矣。驸马独无兄乎。因乘檐子。直至寝殿。乃悉索阙遗。备陈利病以奏之。上欣然嘉纳。所言未究。傍或员来。因尔退归。迟明诞育。展转怊怅。不能弭忘。时属炎暍。热疾有加。圣情忧轸。起坐失次。天医内官。相继旁午。彼苍不惠。以其月二十有五日辛卯。薨于常乐坊之私第。春秋三十有六。呜呼。皇上友爱天深。痛毒兼至。砉然一叫。声泪俱咽。哀动木石。岂伊人伦。涟涟孔怀。如失于臂。曰余此妹。国之鸿宝。方期□云如何㾖。祝降时丧。天实为之。胡宁忍予。乃辍朝三日。命京兆尹监护丧事。一以官供。务从优厚。柳侯掐膺永悼。气索神伤。心苦而忽然忘生。泣尽而继之以血。况乎五男三女。或龀或孩。呼阿母而哭无常声。吁昊天而仁覆永绝。哺以滋旨。嗌而莫就。其为酷痛。曷愈于斯。以是思哀。哀可知矣。自朝及野。知与不知。闻之失声。罔不震悼。栈有青牛。素服辕轭。主之薨也。踣地哀鸣。仰天屑泪。三日不䬴。畜犹若是。臣仆可知。主之将薨。驭马先殒。捐馆之夕。见梦别墅。乘之周麾。偏劳慭遗。俾屏不逮。田客傔从数骑。久已云亡。众皆惊起。髣髴犹见。虽所凭则厚。而精气何多。主于驸马。大义敦肃。不恃伣天之贵。每极家人之礼。驸马雅性夷简。恬于名利。愿究卫生之经。庶臻久视之道。主志深婉顺。始慕真宗。故于他时。并受法箓。尝谓之曰。易崇积善。诗贵起予。不以忠孝数事。迭相告勖者。则心有歉焉。率而行之。曷尝废坠。又以为死生恒理。先后之间。若幸启手足。必当禭我以道服。瘗我于支提。往来行言。时见存恤。则所怀足矣。子若不讳。我若殁身未亡。洒扫茔陇。出入窀穸。奉君周旋。噫嘻。于斯之时。以为谑浪。岂悟今者。皆符昔言。有司奉诏。将厚其礼。驸马疏陈。皆蒙允许。粤以秋八月十九日甲申。暨其男试太常少卿赐紫金鱼袋晟鸿胪少卿晕试秘书丞赐紫金鱼袋杲试殿中丞昱暨子三女等。虔窆公主于万年县义丰之铜人原。从理命也。于乎。风咏歌衣。史称彤管。纤微之善。载籍犹称。况乎七叶帝女。分形归妹。贵能上下。忠以导躬。德言容功之四美。服女师母仪之训。订之绵古。孰与我京。昔马迁著记。谓之实录。有道见述。亦云无愧。某学于旧史。少识前载。历考长代跋彼(疑)之盛。未有如公主者焉。虽壶则家风。每挹如宾之敬。而勤崇垂懿。敢忘传信之辞。铭曰。
秾矣公主。元元之绪。圣皇之孙。肃宗之女。今上之妹。生人之矩。德言容功。义仁孝忠。温良恭俭。敬让宏通。率履弗越。高明有融。下嫁于柳。猗那自久。金石著明。琴瑟斯友。家道以正。人伦斯厚。凤凰于飞。梧桐是依。噰噰喈喈。福禄攸归。和乐既孺。德音莫违。麟之趾定。振振子姓。方绍母师。奄摧邦令。一人痛毒。九有违咏。诏葬于何。铜人之阿。支提郁起。宰树谁过。空馀好合。来往滂沲。
秋兴八首 其五 唐 · 杜甫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引用典故:东来紫气 金茎 瑶池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杨贵妃初度女道士,故唐人多以王母比之),东来紫气满函关(唐以老子为祖,屡徵符端)。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一作点)朝班。
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 唐 · 许子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
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士。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娠十二月始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胎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置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父求为女。妃家素窭。不获已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读。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杨长史炎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与母偕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姿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远未逮也。遂给以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胁取之。举家号泣送去。居无几何。长史秩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后进入寿宫。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云。
上元日梦王母献白玉环 唐 · 丁泽
五言排律 押删韵
梦中朝上日,阙下拜天颜。
彷佛瞻王母,分明献玉环。
灵姿趋甲帐,悟道契玄关。
似见霜姿白,如看月彩弯。
霓裳归物外,凤历晓人寰。
仙圣非相远,昭昭寤寐间。
题端正树(《酉阳杂俎》云:“长安西端正树,去马嵬一舍之程。乃德宗皇帝幸奉天,睹其蔽芾,锡以美名。有文士经过,题诗逆旅,不显姓名。”) 唐 · 贞元文士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昔日偏沾雨露荣,德皇西幸赐嘉名。
马嵬此去无多地,合向杨妃冢上生。
悯忠寺重藏舍利记 唐 · 僧南叙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兹舍利者。昔隋文帝潜龙日。有梵僧自印土至。授舍利一瓶曰。此释迦佛遗形耳。檀越可为主。洎登宝位。年号开皇。至廿年改仁寿。至仁寿二年壬戌正月。敕天下大州一百处建舍利塔。时幽州节制窦抗。创造五层大木塔。饰以金碧。扃舍利于其下。至大唐文宗皇帝太和八年甲寅。经二百卅三年。天火焚塔。迩后五六年间。武皇乃□释教。至宣宗初登宝位。岁在丙寅。敕修废蓝。将兴畚□得石函于故基下。时旌麾清河公。晓示人天。溥令供施。迁藏于悯忠寺多宝塔下。复经卅三载。中和二年岁在壬寅。又值火灾延悯忠寺。楼台俱烬。旋遇燕□陶汰空侣。不期年。陇西令公大王大庇生灵。巨崇像设。舍已禄俸。造观音阁。横壮妙丽。逾于旧贯。寺僧复严。陈力化导。塑观音像。当景福壬子年。佥欲迁舍利于阁内。乃陈辞上渎。请发封壤。上许之。即是年六月。徒侣云萃。各竭其诚。尘壒曜灵。香坌人手。未淹食顷。俄逢巨函。缝印香泥。记镌贞石。繇是撤其盖。发其缄。舍利光芒。异香郁烈。寻录状捧金函诣子东门上献。旌幢中权后营。皆澡□沐心。通宵瞻礼。重沓儭施。复还本寺。显示城隍道俗。□黄金瓶如麰麦量。内藏一粒。仁寿舍利也。二粒在塔□内。又二粒在小金合子内。又九十粒如银粟状。在琉璃瓶内。玉环二发七综金铜棺椁异香钗钏等。今又有二粒舍利。光彩甚莹。在银结条琉璃瓶内。即故临坛大德明鉴。平昔随身供养。临终授弟子迁忍。今同收函内。矧夫圣日久殁。遗形尚留。为福人天。坚固不坏。幸遇王臣信重。正法兴隆。同于宝坊。载礼金骨。而今而后。何年更逢。匪独人心浇醨。抑亦时侵末法。重閟于此。观音象前。谷变陵摧。犹凭刊石。记曰。大燕城内。地东南隅。有悯忠寺。门临康衢。中有宝阁。横云嶪虚。阁有巨象。观音圣躯。当象之前。缄于舍利。外石函封。内金函閟。填以异香。杂以珍器。用记岁年。景福壬子。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引用典故:北堂
忽惊金印驾枝轓,遂别鸣珂听晓猿。
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
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
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栉沐寄道友 唐 · 白居易
押删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栉沐事朝谒,中门初动关。
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
钟声发东寺,夜色藏南山。
停骖待五漏,人马同时闲。
高星粲金粟,落月沈玉环。
出门向关(一作阙)路,坦坦无阻艰。
始出里北闬,稍转市西阛。
晨烛照朝服,紫烂复朱殷。
由来朝廷士,一入多不还。
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
青云已难致,碧落安能攀。
但且知止足,尚可销忧患。
新乐府 上阳白发人(一无白发字) 悯怨旷也(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尚存焉。) 唐 · 白居易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一作床),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一作照背)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一作尚)美人赋(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常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又不见今日上阳(一本此下有宫人字)白发歌。
新乐府 李夫人 鉴嬖惑也 唐 · 白居易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伤盛姬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未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一作写)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鍊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髣髴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纪汤泉 中唐 · 贾岛
押支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
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
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
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
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
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
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
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馀壁上诗。
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见康熙十八年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间刊印。此诗承仪征吴白匋先生见告。)。
赏牡丹(句) 唐 · 李正封
押有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唐诗纪事》四十。唐文皇好诗,大和中赏牡丹,上谓程修己曰:「今京邑人传牡丹诗,谁为首出?」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天香云云。」时杨妃侍,上曰:「妆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见矣。」)。
玉环琵琶 唐 · 张祜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回顾段师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 其二 唐 · 敦煌曲子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补遗
远近咸知用度惯。
轻弃隋珠召玉环。
绿酒长令能涨海,黄金不用积如山。
按:敦煌歌辞总编补遗(补一○二)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唐 · 杜牧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一作道)荔枝来。
空城雀 唐 · 陈陶
古城濛濛花覆水,昔日住人今住鬼。
野雀荒台遗子孙,千年饮啄枯桑根。
不随海燕柏梁去,应无玉环衔报恩。
近村红栗(一作粟)香压枝,嗷嗷黄口诉朝饥。
生来未见凤皇语,欲飞常怕蜘蛛丝。
断肠四隅天四绝,清泉绿蒿无恐疑。
咏端正春树 唐 · 赵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一树繁阴先著名,异花奇叶俨天成。
马嵬此去无多地,祗合杨妃墓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