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新序(案《新序》三十卷,见存。十卷不录,录其佚文。) 其十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九
孔子见宋荣启期,老,白首衣弊服,鼓琴自乐。
孔子问曰:「先生老而穷,何乐也」?
启期对曰:「吾有三乐:天生万物,在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
生以男为贵,吾得为男,二乐也;
人生命有伤天,吾年九十岁,是三乐也。
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居常以守终,何不乐乎(《御览》三百八十三)」?
终南山 其一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四
伊彼终南,岿巀嶙囷。
概青宫,触紫辰。
嵚崟郁律,萃于霞雰。
暧㬣晻蔼,若鬼若神。
傍吐飞濑,上挺修林。
玄泉落落,密荫沈沈。
荣期绮季,此焉恬心?
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
周览八隅,皇鸾鸑鷟。
警乃前驱,尔其珍怪。
碧玉挺其阿,蜜房溜其巅(案:《文选·蜀都赋》注引班固终南颂》有此语,或「颂」即「赋」之误)
翔凤哀鸣集其上,清水泌流注其前。
彭祖宅以蝉蜕,安期飨以延年。
唯至德之为美,我皇应福以来臻。
埽神坛以告诚,荐珍馨以祈仙。
嗟兹介福,永钟亿万年(《初学记》五)
七激 其一 东汉 · 傅毅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三
徒华公子,托病幽处,游心于玄妙,清思乎
于是玄通子闻而往属曰:「仆闻君子当世而光迹,因时以舒志,必将铭勒功勋,悬著隆高。
今公子削迹藏体,当年陆沈,变度易趣,违拂雅心。
挟六经之指,守偏塞之术,意亦有所蔽与?
何图身之谬也?
仆将为公子论天下之至妙,列耳目之通好,原情心之性理,综道德之弥奥,岂欲闻之乎」?
公子曰:「仆虽不敏,固愿闻之」。
玄通子曰:「洪梧幽生,生于遐荒。
阳春后荣,涉秋先雕。
晨飙飞砾,孙禽相求。
积雪涐我,中夏不流。
于是乃使夫游官失势,穷摈之士,泳溺水,越炎火,穷林薄,历隐深,三秋乃获,断之高岑,梓匠摹度,拟以斧斤。
然后背洞壑,临绝溪,听迅波,望层崖。
太师奏操,荣期清歌。
歌曰:陟景山兮采芳苓,哀不惨伤,乐不流声。
弹羽跃水,叩角奋荣。
沈微玄穆,感物悟灵。
此亦天下之妙音也,子能强起而听之乎」?
玄通子曰:「单极滋味,嘉旨之膳。
刍豢常珍,庶羞异馔。
凫鸿之羹,粉梁之饭(《书钞》一百四十四引两条)
涔养之鱼,脍其鲤鲂。
分毫之割,纤如发芒。
散如绝谷,积如委红。
芳甘百品,并仰累重。
异珍殊味,厥和不同(《书钞》一百四十二)
既食日晏,乃进夫雍州,出于丽阴,下生芷隰,上托桂林
甘露润其叶,醴泉渐其根。
脆不抗齿,在口流液。
握之摧沮,批之离坼。
可以解烦,悁悦心意,子能起而食之乎」?
玄通子曰:「骥騄之乘,龙骧超摅,腾虚鸟踊,莫能执御。
于是乃使王良理辔,操以术教,践路促节,机登飙驱。
前不可先,后不可追。
逾埃绝影,倏忽若飞。
日不转曜,穷远旋归。
此盖天下之骏马,子能强起而乘之乎」?
玄通子曰:「三时既逝,季冬暮岁,玄冥终统,庶卉零悴。
王在灵囿,讲戎简旅。
于是驷骥騄,乘轻轩,麾旄旗,鸣八鸾。
陈众车于广隰,散列骑乎平原。
属罘网以弥野,连罻罗以营山。
部曲周匝,风动云旋。
合围促阵,禽兽骇殚。
仆不暇起,穷不及旋。
击不待刃,骨解肉离,摧牙碎首,分其文皮,流血丹野,羽毛翳日。
于是下兰皋,临流泉,观通谷,望景山,酌旨酒,割芳鲜。
此天下之至娱也,子能强起而观之乎」?
玄通子曰:「当馆侈饰,洞房华屋,楹桷雕藻,文以朱绿。
曾台百仞,临望博见,俯视云雾,骋目穷观。
园薮平夷,沼池漫衍。
禽兽群交,芳草华蔓。
于是宾友所欢,近览从容,詹公沈饵,蒲且飞红。
纶不虚出,矢不徒降,投钩必获,控弦加双。
俯尽深潜,仰殚轻翼。
日移怠倦,然后宴息。
列觞酌醴,妖靡侍侧。
被华文,曳绫縠,弭随珠,佩琚玉。
红颜呈素,峨眉不画,唇不旋朱,发不加泽。
升龙舟,浮华池。
纡帷翳而永望,镜形影于玄流。
偏滔滔以南北,似汉女之神游。
笑比目之双跃,乐偏禽之匹嬉。
此亦天下之欢也,子能强起而与之游乎」?
玄通子曰:「汉之盛世,存乎永平,太和协畅,万机穆清。
于是群俊学士,云集辟雍
含咏圣术,文质发曚。
达羲、农之妙旨,照虞、夏之典坟。
遵孔氏之宪则,投高迹
推义穷类,靡不博观。
光润嘉美世宗其言」。
公子瞿然而兴曰:「至乎,主得圣道,天基允臧。
明哲用思,君子所常。
自知沈溺,久蔽不悟,请诵斯语,仰子法度(《艺文类聚》五十七)」。
无射钟铭(案:《初学记》「无射」作「延宾」,今依铭文改。) 东汉末 · 王粲
四言诗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一
有魏匡国,成功允章。
格于上下,光于四方。
休徵时序,人说时康
造兹衡钟,有命自皇。
三以纪之,六以平之。
厥量孔嘉,厥齐孔时。
音声和协,人德同熙。
听之无射,用以启期(《初学记》十六)
诣蒋公奏记辞辟命 其二 曹魏 · 阮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五
违由鄙钝,学行固野,进无和俗崇誉之高,退无静默恬冲之操猥见显饰,非所被
旧素尪瘵,守病委劣,拜谒之命,未敢堪任。
荣期带索仲尼不易其三乐
仲子守志,楚王不夺其灌园
贪荣塞贤,昧进负讥,忧望交集,五情相愧。
明公侔踪鲁卫,勋隆桓文,广延俊杰,恢崇大业。
乞降期会,以避清路,毕愿家巷,惟蒙于许(此篇明刻阮集不载,见旧写本集。)
释劝论 西晋 · 皇甫谧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一
相国晋王辟余等三十七人,及泰始登禅,同命之士莫不毕至,皆拜骑都尉,或赐爵关内侯,进奉朝请,礼如侍臣。
唯余疾困,不及国宠。
宗人父兄及我寮类,咸以为天下大庆,万姓赖之,虽未成礼,不宜安寝,纵其疾笃,犹当致身。
余惟古今明王之制,事无巨细,断之以情,实力不堪,岂慢也哉!
乃伏枕而叹曰:「夫进者,身之荣也;
退者,命之实也。
设余不疾,执高箕山,尚当容之,况余实笃!
之世,士或收迹林泽,或过门不敢入。
咎繇之徒两遂其愿者,遇时也。
故朝贵致功之臣,野美全志之士。
彼独何人哉!
今圣帝龙兴配名前哲,仁道不远,斯亦然乎!
客或以常言见逼,或以逆世为虑。
余谓上有宽明之主,下必有听意之人,天网恢恢,至否一也。
何尤于出处哉!
遂究宾主之论,以解难者,名曰《释劝》。
客曰:「盖闻天以悬象致明,地以含通吐灵。
故黄钟次序,律吕分形。
是以春华发萼,夏繁其实,秋风逐暑,冬冰乃结。
人道以之,应机乃发。
三材连利,明若符契。
故士或同升于唐朝,或先觉于有莘,或通梦以感主,或释钓于渭滨,或叩角以干齐,或解褐以相秦,或冒谤以安郑,或乘驷以救屯,或班荆以求友,或借术于黄神,故能电飞景拔,超次迈伦,腾高声以奋远,抗宇宙之清音。
由此观之,进德贵乎及时,何故屈此而不伸?
今子以英茂之才,游精于六艺之府、散意于众妙之门者有年矣。
既遭皇禅之朝,又投禄利之际,委圣明之主,偶知己之会,时清道真,可以冲迈,此真吾生濯发云汉、鸿渐之秋也。
韬光逐薮,含章未曜,龙潜九泉,𬒎然执高,弃通道之远由,守介人之局操,无乃乖于道之趣乎?
且吾闻招摇昏回则天位正,五教班叙则人理定。
如今王命切至,委虑有司,上招迕主之累,下致骇众之疑。
达者贵同,何必独异?
群贤可从,何必守意
方今同命并臻,饥不待餐,振藻皇涂,咸秩天官
子独栖迟衡门,放形世表,逊遁丘园,不睨华好,惠不加人,行不合道,身婴大疢。
性命难保。
若其羲和促辔,大火西颓,临川恨晚,将复何阶!
贵阴贱璧,圣所约也;
颠倒衣裳,明所箴也。
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冲灵翼云路,浴天池以濯鳞,排阊阖,步玉岑,登紫闼,侍北辰,翻然景曜,杂沓英尘
辅唐虞之主,化之人,宣刑错之政,配殷周之臣,铭功景钟,参叙彝伦,存则鼎食,亡为贵臣,不亦茂哉!
而忽金白之辉曜,忘青紫之班瞵,辞容服之光粲,抱弊褐之终年,无乃勤乎」!
主人笑而应之曰:「吁!
若宾可谓习外观之晖晖,末睹幽人之仿佛也;
见俗人之不容,未喻圣皇之兼爱也;
循方圆于规矩,未知大形之无外也。
故曰天玄而清,地静而宁,含罗万类,旁薄群生,寄身圣世,托道之灵。
若夫春以阳散,冬以阴凝,泰液含光,元气混蒸,众品仰化,诞制殊徵。
故进者享天禄,处者安丘陵。
是以寒暑相推,四宿代中,阴阳不治,运化无穷,自然分定,两克厥中。
二物俱灵,是谓大同;
彼此无怨,是谓至通。
若乃衰周之末,贵诈贱诚,牵于权力,以利要荣。
故苏子出而六主合,张仪入而横势成,廉颇存而赵重,乐毅去而燕轻,公叔没而魏败,孙膑刖而齐宁,蠡、种亲而越霸,屈子疏而楚倾。
是以君无常籍,臣无定名,损义放诚,一虚一盈。
故冯以弹剑感主,女有反赐之说,项奋拔山之力,蒯陈鼎足之势,东郭劫于田荣颜阖耻于见逼。
斯皆弃礼丧真,苟荣朝夕之忽者也。
岂道化之本与!
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欲混混若玄流,不欲荡荡而名发也;
欲索索而条解,不欲契契而绳结也;
欲芒芒而无垠际,不欲区区而分别也;
欲暗然而日章,不欲示白若冰雪也;
欲醇醇而任德,不欲琐琐而执法也。
是以见机者以动成,好遁者无所迫。
故曰,一明一味,得道之概;
一驰一张,合礼之方;
一浮一沈,兼得其真。
故上有劳谦之爱,下有不名之臣;
朝有聘贤之礼,野有遁窜之人。
是以支伯以幽疾距唐,李老寄迹于西邻,颜氏安陋以成名,原思娱道于至贫,荣期三乐尼父黔娄定谥于布衾,干木偃息以存魏,荆莱志迈于江岑,君平以道著,四皓潜德于洛滨,郑真躬耕以致誉,幼安发令乎今人。
皆持难夺之节,执不回之意,遭拔俗之主,全彼人之志。
故有独定之计者,不借谋于众人;
守不动之安者,不假虑于群宾。
故能弃外亲之滑通内道之真,去显显之明路,入昧昧之埃尘,宛转万情之形表,排托虚寂以寄身,居无事之宅,交释利之人。
轻若鸿毛,重若泥沈,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真吾徒之师表,余迫疾而不能及者也。
子议吾失宿而骇众,吾亦怪子较论而不折中也。
夫才不周用,众所斥也;
寝疾弥年,朝所弃也。
是以胥克之废,明列焉;
伯牛有疾,孔子斯叹。
黄帝创制于九经,岐伯剖腹以蠲肠,扁鹊造虢而尸起,文挚徇命于齐王医和显术于秦晋,仓公发秘于汉皇,华陀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
徒恨生不逢乎若人,故乞命诉乎明王。
绝编于天录,亮我躬之辛苦,冀微诚之降霜,故俟罪而穷处(《晋书·皇甫谧传》)
琴赋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七、文选卷十八
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缀叙所怀,以为之赋。其辞曰:
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冈。
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骧。
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
郁纷纭以独茂兮,飞英蕤于昊苍。
夕纳景于虞渊兮,旦晞干于九阳
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隐深,磪嵬岑嵓。
互岭巉岩,岞崿岖崟。
丹崖崄巇,青壁万寻。
若乃重巘增起,偃蹇云覆,邈隆崇以极壮,崛巍巍而特秀
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溜
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
触岩抵隈,郁怒彪休
汹涌腾薄,夺沫扬涛。
瀄汩澎湃,蜿蟺相纠。
放肆大川,济乎中州
安回徐迈,寂尔长浮。
乎洋洋萦抱山丘。
详观区土之所产毓,奥宇之所宝殖。
珍怪琅玕,瑶瑾翕赩。
丛集累积,奂衍于其侧。
若乃春兰被其东,沙棠殖其西。
涓子宅其阳,玉醴涌其前。
玄云荫其上,翔鸾集其巅。
清露润其肤,惠风流其间。
竦肃肃以静谧,密微微其清闲。
夫所以经营其左右者,固以自然神丽,而足思愿爱乐矣。
于是遁世之士,荣期绮季之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
周旋永望,邈若凌飞
邪睨昆崙,俯阚海湄。
苍梧迢递,临回江威夷
悟时俗之多累,仰箕山之馀辉。
羡斯岳之弘敞,慷慨以忘归。
舒放而远览,接轩辕遗音
慕老童于騩隅,钦泰容之高吟。
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
乃斲孙枝,准量所任。
至人摅思,制为雅琴。
乃使离子督墨,匠石奋斤。
夔襄荐法,般倕骋神
锼会裛厕,朗密调均
华绘彫琢,布藻垂文。
错以犀象,籍以翠绿。
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爰有龙凤之象,古人之形。
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华容灼爚,发采扬明。
何其丽也!
伶伦比律,田连操张
进御君子,新声憀亮
何其伟也!
及其初调,则角羽俱起,宫徵相證。
参发并趣,上下累应。
踸踔磥硌,美声将兴。
固以和昶而足耽矣。
尔乃理正声,奏妙曲。
扬《白雪》,发清角。
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
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
沛腾遌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
状若崇山,又象流波。
浩兮汤汤,郁兮峨峨。
怫㥜烦冤,纡馀婆娑。
陵纵播逸,霍濩纷葩
检容授节,应变合度。
兢名擅业,安轨徐步。
洋洋习习,声烈遐布
显媚以送终,飘馀响乎泰素。
若乃高轩飞观,广夏闲房;
冬夜肃清,朗月垂光
新衣翠粲,缨徽流芳。
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
触𢱧如志,唯意所拟。
初涉渌水,中奏清徵。
雅昶唐尧,终咏微子
宽明弘润,优游躇跱。
拊弦安歌,新声代起。
歌曰: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
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
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激清响以赴会,何弦歌之绸缪!
于是曲引向阑,众音将歇。
改韵易调,奇弄乃发。
和颜,攘皓腕,飞纤指以驰骛,纷㒊譶以流漫。
或徘徊顾慕,拥郁抑按
盘桓毓养,从容秘玩。
闼尔奋逸,风骇云乱。
牢落凌厉,布濩半散
丰融披离,斐韡奂烂
英声发越,采采粲粲。
或间声错糅,状若诡赴。
双美并进,骈驰翼驱。
初若将乖,后卒同趣
或曲而不屈,直而不倨。
或相凌而不乱,或相离而不殊。
时劫掎以慷慨,或怨㜘而踌躇。
忽飘飖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或参谭繁促,复叠攒仄
从横骆驿,奔遁相逼。
拊嗟累赞,间不容息。
瑰艳奇伟,殚不可识。
若乃闲舒都雅,洪纤有宜。
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温柔以怡怿,婉顺叙而委蛇。
或乘险投会,邀隙趋危。
嘤若离鹍鸣清池,翼若游鸿翔曾崖。
纷文斐尾,慊縿离纚。
微风馀音,靡靡猗猗。
或搂𢱧擽捋,缥缭潎冽。
轻行浮弹,明婳𥉻慧。
疾而不速,留而不滞。
翩绵飘邈,微音迅逝。
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
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
丰赡多姿,又善始而令终
嗟姣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
若夫三春之初,丽服以时。
乃携友生,以遨以嬉。
涉兰圃,登重基。
长林,翳华芝。
临清流,赋新诗。
嘉鱼龙之逸豫,乐百卉之荣滋
重华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
若乃华堂曲宴,密友近宾。
兰肴兼御,旨酒清醇。
进《南荆》,发《西秦》。
绍《陵阳》,度《巴人》。
变用杂而并起,竦众听而骇神
料殊功而比操,岂笙籥之能伦?
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
《飞龙》《鹿鸣》,《鹍鸡》游弦
更唱迭奏,声若自然。
流楚窈窕,惩躁雪烦
下逮谣俗,蔡氏五曲。
王昭楚妃,千里别鹤。
犹有一切承间簉乏,亦有可观者焉。
然非夫旷远者,不能与之嬉游;
非夫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
非夫放达者,不能与之无𠫤;
非夫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也。
若论其体势,详其风声。
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
间辽故音庳,弦长故徽鸣。
性絜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
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
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悽,愀怆伤心。
含哀懊咿,不能自禁。
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
留连澜漫,嗢噱终日。
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恬虚乐古,弃事遗身
是以伯夷以之廉,颜回以之仁,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
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
其馀触类而长所致非一。
同归殊途,或文或质。
揔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
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
于时也,金石寝声,匏竹屏气。
王豹辍讴,狄牙丧味。
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下坠
舞鸑鷟于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
感天地以致和,况蚑行之众类。
嘉斯器之懿茂,咏兹文以自慰
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乱曰:愔愔琴德,不可测兮。
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良质美手,遇今世兮。
纷纶翕响,冠众艺兮。
识音者希,孰能珍兮。
能尽雅琴,唯至人兮。
圣贤高士传 其二十 荣启期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荣启期者,不知何许人也。
披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曰:「先生何乐也」?
对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
以男为贵,吾得为男,二乐也;
人生有不全于襁褓,吾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
贫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御览》五百九。)」?
白发赋 西晋 · 左思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四
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虽非青蝇,秽我光仪。
策名观国,以此见疵。
将拔将镊,好爵是縻。
白发将拔,惄然自诉。
禀命不幸,值君年暮。
逼迫秋霜,生而皓素。
始览明镜,惕然见恶。
朝生昼拔,何罪之故?
子观橘柚,一皓一晔。
贵其素滑匪尚绿叶。
愿戢子之手,摄子之镊。
咨尔白发,观世之涂。
靡不追荣,贵华贱枯。
赫赫阊阖,蔼蔼紫庐。
弱冠来仕,童髫献谟。
甘罗乘轸,子奇剖符。
英英,高论云衢
拔白就黑,此自在吾。
白发临欲拔,瞑目号呼:「何我之冤!
何子之误!
甘罗自以辩惠见称,不以发黑而名著;
贾生自以良才见异,不以乌鬓而后举。
闻之先民,国用老成。
二老归周,周道肃清。
四皓佐汉,汉德光明。
何必去我,然后要荣。
咨尔白发,事各有以。
尔之所言,非不有理。
曩贵耆耋,今薄旧齿,皤皤荣期,皓首田里。
虽有二毛,河清难俟。
随时之变,见叹孔子
发乃辞尽,誓以固穷。
昔临玉颜,今从飞蓬
发肤至昵,尚不克终。
聊用拟辞,比之国风(《艺文类聚》十七,《御览》三百七十三。)
头责子羽 西晋 · 张敏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
余友有秦生者,虽有姊夫之尊,少而狎焉。
同时好昵有太原温长仁颙、颍川景伯寓、范阳张茂先华上郡刘文生许、南阳邹润甫湛河南郑思渊诩,数年之中继踵登朝,而此贤身处陋巷,屡沽而无善价,亢志自若,终不衰堕,为之慨然。
又怪诸贤既已在位,曾无伐木嘤鸣之声,甚违弹冠之义。
故因秦生容貌之盛,为头责之文以戏之,并以嘲六子焉。
虽似谐谑,实有兴也。
其文曰:
维泰始元年,头责子羽曰:「吾托子为头,万有馀日矣。
大块禀我以精,造我以形。
我为子植发肤,置鼻耳,安眉须,插牙齿,眸子摛光,双观隆起;
每至出入人间,遨游市里,行者辟易,坐者竦跽;
或称君侯,或言将军,奉手倾侧,伫立崎岖;
如此者,故我形之足伟也。
子冠冕不戴,金银不佩,钗以当笄,帢合以代帼,旨味弗尝,食茹菜,隈摧园间,粪壤污黑,岁莫年过,曾不自悔;
子厌我于形容,我贱子乎意态:若此者乎,必子行己之累也。
子遇我如雠,我视子如仇,居常不乐,两者俱忧,何其鄙哉!
子欲为仁贤也,则当如皋陶后稷巫咸伊陟,保乂王家,永见封殖。
子欲为名高也,则当如许由、子臧、卞随务光洗耳逃禄,千岁流芳。
子欲为游说也,则当如陈轸蒯通、陆生、邓公,转祸为福,令辞从容。
子欲为进趣也,则当如贾生之求试,终军之请使,砥砺锋颖,以干王事,子欲为恬淡也。
则当如老聃之守一,庄周之自逸,廓然离俗,志凌云日。
子欲为隐遁也,则当如荣期带索,渔父之瀺灂,栖迟神丘,垂饵巨壑:此一介之所以显身成名者也。
今子上不希道德,中不效儒墨,块然穷贱,守此愚惑。
察子之情,观子之志,退不能为处士,进无望于三事,而徒玩日劳形,习为常人之所喜,不亦过乎」!
是子羽愀然深念而对曰:「凡所教敕,谨闻命矣。
以受性拘系,不间礼义,设以天幸,为子所寄,今欲使吾为忠也,即当如伍胥屈平
欲使吾为信也,则当杀身以成名。
欲使吾为介节邪?
则当赴水火以全贞:此四者,子之所忌,故吾不敢造意」。
头曰:「子所谓天刑地网刚德之尤,不登山抱木则褰裳赴流。
吾欲告尔以养性,诲尔以优游,而与虮虱同情,不听我谋,悲哉!
俱寓人体,而独为子头,且拟人其伦,喻子侪偶。
子不如太原温《禺百》、颍川荀寓、范阳张华上郡刘许、南阳邹湛河南郑诩,此数子者,或謇吃无宫商,或尪陋希言语,或淹伊多姿态,或驒騱少智谞,或口如含胶饴,或头如巾齑杵,而犹文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舐痔得车,沈渊得珠;
岂若夫子徒令唇舌腐烂、手足沾濡哉!
居有事之世,而耻为权谋,譬犹凿池抱瓮,难以求富。
嗟乎子羽,何异牢槛之熊、深阱之虎、石间饥蟹,窦中之鼠?
事力虽勤,见功甚苦。
宜其拳局煎蹙,至老无所希也。
支离其形,犹能不困,非命也夫?
岂与夫子同处也(《世说·排调篇》注引《敏集》。又见《艺文类聚》十七。)」?
荣启期 西晋 · 孙楚
四言诗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
荣公温雅,即怡既怿。
浊以徐清,寂然澹泊。
援琴自娱,咏此三乐。
眉寿无疆,惟德之宅(《艺文类聚》三十六)
荣启期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荣启期者,周时人也。
值衰世之季末,当王道颓凌,遂隐居穷处,遗物求己。
搠怀玄妙之门,求意希微之域。
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
行年九十,被裘鼓琴而歌。
孔子过之,问曰:「先生何乐」?
答曰:「吾乐甚多。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矣,是一乐也;
以男为贵,吾又得为男,是二乐也;
或皆不免于襁褓,而吾行年九十,是三乐也;
夫贫者士之常也,死固命之终也。
居常待终,当何忧乎」?
孔子听其音,为之三日悲。
常被裘带索,行吟于路曰:「吾著裘者何求,带索者何索」。
遂放志一丘,灭景榛薮
居真思乐之林,利涉忘忧之沼,以卒其天年。
荣华溢世,不足以盈其心;
万物兼陈,不足以易其乐。
绝景云霄之表,濯志北溟之津,岂非天真至素,体正含和者哉!
友人有图其象者,命为之赞,其辞曰:
芒芒至道,天启德心。
自昔逸民,遁志山林。
邈矣先生,如龙之潜。
夷明收察,灭迹在阴。
傲世求己,遗物自钦。
景遁琼辉,响和绝音。
恋彼丘园,研道之微。
思乐寒泉,薄采春蕤。
鸣弦清泛,抚节高徽。
有圣戾止,永言伤悲。
天造草昧,负道实嘉。
于铄先生,既体斯和。
熊罴作祥,黄发皤皤。
耽此三乐,遗彼世华
翼翼彼路,行吟以游。
的的黻冕,陋我轻裘。
永脱乱世,受言一丘。
媚兹常道,聊以忘忧。
正诬论 魏晋 · 释氏
 出处:全晋文
有异人者,诬佛曰尹文子有神通者,悯彼胡狄,胡狄父子聚麀,贪婪忍害,昧利无耻,侵害不厌,奢裂群生,不可逊让厉,不可谈议喻,故具诸事云云,又令得道弟子变化云云。
又禁其杀生,断其婚姻,使无子孙,伐胡之术,孰良于此云云。
正曰,诬者既云无佛,复云文子有神通,复云有得道弟子,能变化恢廓,尽神妙之理,此真有胸无心之语也。
夫尹文子即老子弟子,老子即佛弟子也,故其经云:“闻道竺乾古先生,善入泥洹,不始不终,永存绵绵”。
竺乾者,天竺也。
泥洹者梵语,晋言无为也。
若佛不先老子,何得称先生
老子不先尹文,何故请《道德》之经邪?
以此推之,佛故文子之祖宗,众圣之元始也,安有弟子神化而师不能乎?
且夫圣之宰世,必以道莅之,远人不服,则绥以文德,不得已而用兵耳,将以除暴止戈,拯济群生,行小杀以息大杀者也。
故春秋之世,诸侯征伐,动仗正顺,敌国有畔,必鸣鼓以彰其过,总义兵以临罪人,不以暗昧而行诛也。
故服则柔而抚之,不苟淫刑极武;
胜则以丧礼居之,杀则以悲哀泣之,是以深贬诱执,大杜绝灭之原。
若怀恶而讨不义,假道以成其暴,皆经传变文,讥贬累见。
故会宋之盟,抑楚而先晋者,疾衷甲之诈,以崇咀信之美也。
夫敌之怨惠,不及后嗣,恶止其身,四重罪不滥,此百王之明制,经国之令典也。
至于季末之将,佳兵之徒,患道薄德衰,始任诈力,竞以谲诡之计,济残贼之心,野战则肆锋极杀,屠城则尽坑无遗,故白起刎首于杜邮,董卓屠身于宫门,君子知其必亡,举世哀其灰戮。
兵之弊也,遂至于此,此为可痛心而长叹者矣。
何有圣人而欲大纵阴毒,剪绝黎元者哉?
十室容贤,而况万里之广,重华生于东夷,文命出乎西羌,圣哲所兴,岂有常地?
或发音于此,默化于彼,形教万方,而理运不差。
原夫佛之所以夷迹中岳,而曜奇西域者,盖有至趣,不可得而缕陈矣。
岂有圣人疾敌之强,而其欲覆灭,使无孑遗哉?
此何异气厉殷流,不蠲良淑,纵火中原,兰莸俱焚,之虐,犹将不然乎?
纵令胡国信多恶逆,以暴易暴,又非权通之旨也。
引此为辞,适足肆谤言,眩愚竖,岂允情合义,有心之难乎?
又诬云,尹文子欺之天有三十二重云云,又妄牵《楼炭经》云:诸天之宫,广长二十四万里,面开百门,门广万里云云。
正曰:佛经说天地境界,高下阶级,悉条贯部分,叙而有章,而诬者或附著生长,枉造伪说;
或颠倒淆乱,不得要实
何有二十四万里之地,而容四百万里之门乎?
以一事覆之,足明其错谬者多矣。
臧获牧竖,犹将知其不然,况有识乎?
欲以见博,只露其愚焉。
又诬云:佛亦周遍五道,备犯众过,行凶恶犹得佛,此非怖为恶者之法也。
又计生民,善者少而恶者多。
恶人死辄充六畜,尔则开辟至今,足为久矣。
今畜宜居十分之九,而人种已应希矣。
正曰:诚如所言,佛亦曾为恶耳。
今所以得佛者,改恶从善故也。
若长恶不悛,迷而后遂往,则长夜受苦,轮转五道,而无解脱之由矣。
今以其能掘众恶之栽,灭三毒之炉,修五戒之善,尽十德之美,行之累劫,倦而不已,晓了本际,畅三世空,故能解生死之虚,外无为之场耳。
计天下昆虫之数,不可称计,人本之在九州之内,若毫末之在马体,十分之九,岂可言哉?
故天地之性,以人为贵,荣期所以自得认三乐,达贵贱之分明也。
今更不复自赖于人类,不丑恶于畜生,以刍水为甘膳,以羁络为非谪,安则为之,无所多难也。
又诬云,有《无灵下经》。
《无灵下经》,妖怪之书耳,非三坟五典训诰之言也,通才达儒所未究览也。
三曾五祖之言,又似解奏之文,此殆不诘,而虚妄自露矣。
今且聊复应之。
凡俗人常谓人死则灭,无灵无鬼。
然则无灵则无天曹,无鬼则无所收也。
若子孙奉佛,而乃追谴祖先,祖先或是贤人君子,平生之时,未必与子孙同事,而天曹便收伐之,令之尸,罗枉戮之痛,仁慈祖考,加虐毒于贵体,此岂聪明正直之神乎?
若其非也,则狐貉魍魉淫厉之鬼,何能反制仁贤之灵,而困禁戒之人乎?
以此为诬,鄙丑书矣。
又诬云,道人聚敛百姓,大构塔寺,华饰奢侈,糜费而无益云云。
正曰:夫教有深浅,适时应物,悉已备于首论矣,请复伸之。
夫恭俭之心,莫过,而山龙华虫,黼黻絺绣;
故《传》曰:“锡鸾和铃,昭其声也;
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故王者之居,必金门玉陛,灵台凤阙,将使异乎凡庶,令贵贱有章也。
夫人情从所睹而兴感,故闻鼓鼙之音,睹羽麾之象,则思将帅之臣;
听琴瑟之声,观庠序之仪,则思朝廷之臣。
迁地易观,则情貌俱变,令悠悠之徒,见形而不及道者,莫不贵崇高而忽仄陋,是以诸奉佛者,仰慕遗迹,思存仿佛,故铭列图像,致其虔肃。
割损珍玩,以增崇灵庙;
上士游之,则忘其踬筌,取诸远味;
下士游之,则美其华藻,玩其炳蔚;
先悦其耳目,渐率以义方,三涂汲引,莫有遗迹,犹器之取水,随量多少。
唯穿底无当,乃不受耳。
又专诬以祸福为佛所作,可谓无不解矣,聊复释之。
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行之由己,而理玄应耳。
佛与,但共明忠孝信顺,从之者吉,背之者凶,示其渡水之方,则使资舟楫,不能令步涉而得济也。
其谓诲人之法,救厄死之术,亦犹神农唱粒食以充饥虚,黄帝垂衣裳以御寒暑。
若闭口而望饱,裸袒以求温,不能强与之也。
扁鹊之所以称良医者,以其应疾投药,不失其宜耳,不责其令有不死之民也。
扁鹊有云,吾能令当生者不死,不能令当死者必生也。
若夫为子则不孝,为臣则不忠乎,守膏肓而不悟,进良药而不御,而受祸临死之日,更多咎圣人,深恨良医,非徒东走,其势投井矣。
又诬云,沙门之在京洛者多矣,而未曾闻能令主上延年益寿,上不能调和阴阳,使年丰民富,消蓄却疫,克静祸乱云云,下不能休粮绝粒,呼吸清醇,扶命度厄,长生久视云云。
正曰:不然。
庄周有云,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无奈何,审期分之不可迁也。
若令性命可以智德求之者,则发、旦二子,足令文父致千龄矣。
颜子死则称天丧子,惜之至也,无以延之耳。
且阴阳数度,期运所当,百六之极,有时而臻。
故尧有滔天之洪,汤有赤地之蓄,涿鹿有漂橹之血,坂泉有横野之尸,何不坐而消之,救其未然邪?
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吸风露以代糇粮,俟此而寿,有待之伦也。
斯则有时可夭,不能无穷者也。
沙门之视,若未孩之儿耳,方将抗志于二仪之表,延祚不死之乡,岂能屑心营近,与涓彭争长哉!
难者苟欲骋饰非之辩,立距谏之强,言无节奏,义无宫商。
嗟夫,北里之乱雅,恶绿之夺黄也,其馀噪之音,曾无纪网,一遵先师不答之章。
又诬云,汉末有笮融者,合兵依徐州刺史陶谦使之督运,而融先事佛,遂断盗官运,以自利入,大起佛寺云云,行人悉酒食云云,后为刘繇所攻见杀云云。
正曰,此难不待绳约而自缚也。
夫佛教率以慈仁不杀忠信不愆廉贞不盗为首。
老子》云:“兵者不祥之器,迩者凶”。
而融阻兵安忍,结附寇逆,犯杀一也。
受人使命,取不报主,犯欺二也。
断割官物,以自利入,犯盗三也。
佛经云不以酒为惠施,而融纵之,犯酒四也。
诸戒尽犯,则动之死地矣。
譬犹吏人,解印脱冠,而横道肆暴,五尺之童,皆能制之矣。
笮氏不得其死,适足助明为恶者之获殃耳。
又诬云,石崇奉佛亦至,而不免族诛云云。
正曰:石崇之为人,余所悉也。
憍盈耽酒,放僭无度,多藏厚敛,不恤茕独。
论才则有一割之利,计德则尽无取焉。
虽托名事佛,而了无禁戒,即如世人貌清心秽,色厉内荏,口咏,而行偶桀蹠,自贻伊祸,又谁之咎乎?
又诬曰,周仲智奉佛亦精进,而竟复不蒙其福云云。
正曰:寻斯言,似乎幸人之灾,非通言也。
仲智虽有好道之意,然意未受戒为弟子也。
论其率情亮直,具涉炜上,自是可才,而有强梁之累,未合道家婴儿之旨矣。
以此而遇忌胜之雄,丧败理耳。
纵如难者之言,精进而遭害者有矣,此何异颜项夙夭,馁死,比千尽忠而陷割心之祸,申生笃孝而致雉经之痛?
若此之比,不可胜言。
孔子曰:“仁者寿,义者昌”。
而复有不免,固知宿命之证,至矣信矣。
又诬云,事佛之家,乐死恶生,属纩待绝之日,皆以为福禄之来,而无哀感之容云云。
正曰:难者得无隐心而居物,不然,何言之逆乎?
夫佛经自谓得道者,能玄同彼我,浑齐短修,涉生死之变,泯然无概;
步祸福之地,而夷心不怛,乐天知命安时处顺耳。
其未体之者,哀死慎终之心,乃所以增其笃也,故有大悲宏誓之义。
雠人之丧,犹如哀矜,以德报怨,不念旧恶,况乎骨肉之痛,情隆自然者,而可以无哀感之心者哉?
夫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恐畴己之深也。
逆情违道,于斯见矣(《弘明集》一,载此文于《牟子理惑论》后,无撰人名。案:称石崇周嵩,则撰人在明帝后也。)
答苕华诗 晋 · 竺僧度
高僧传曰:度少孤独。与母居。求同郡杨德慎女。女字苕华。未及成礼。苕父母继亡。度母亦卒。度睹世代无常。乃舍俗出家。改名僧度。苕华服毕。自惟三从之义。无独立之道。乃与度书并赠诗。于是专精佛法。后不知所终。
机运无停住,倏忽岁时过。
巨石会当竭,芥子岂云多。
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
不闻荣启期,皓首发清歌。
布衣可暖身,谁论饰绫罗。
今世虽云乐,当奈后生何。
罪福良由已,宁云已恤他(○高僧传竺僧度传。《诗纪》三十七。)
咏贫士七首 其三 东晋 · 陶潜
 押侵韵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屦(一作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
记室羊徽其属疾在外诗 南朝宋 · 丘渊之
四言诗
趣以冥感,契以情运。
譬彼金兰,坚芳互训。
夫寝斤,濠津阙问。
孰是超赏,非尔殆蕴。(一章)

婉晚闲暑,契阔二方。
连镳朔野,齐棹江湘。
冬均其温,夏共其凉。
岂伊多露,情深践霜。(二章)

神武遐涤,大衢方挥。
屠耒晏业,介焉靡违。
闲菀敝径,■(酉昜)弦湛徽。
欣彼二仲,与子俱归。(三章)

愿言无必,欣慨屡造。
尔疾既缨,余忧用老。
搔首匪勤,寔缠中抱。
言念佳人,只增心搅。(四章)

天道虽缅,福善可期。
今唯吾子,久应在兹。
乘理载遂,冲衿自怡。
三折既履,五德宜思。(五章)

予业弗高,屡羁尘役。
勉彼俭勤,忝此坟籍。
识以荣期,颜以厚积。
庶凭纳污,伫规三益(○文馆词林百五十八作丘泉之。○逯案。泉之、深之皆避唐讳。)(六章)

上表告退 南齐 · 虞玩之
 出处:全齐文卷十八
臣闻负重致远,力穷则困,竭诚事君,智尽必倾,理固然也。
四十仕进,七十悬车,壮则驱驰,老宜休息。
臣生于晋,长于宋,老于齐,世历三代,朝市再易。
臣以宋元嘉二十八年为王府行佐,于兹三十年矣。
自顷以来,衰耗渐笃。
为性不懒惰,而倦怠顿来。
耳目本聪明,而聋懵转积。
脚不支身,喘不绪气。
景刻不推,朝昼不保。
大功兄弟,四十有二人,通塞寿夭,唯臣独存。
朝露末光,宁堪长久。
且知足不辱,臣已足矣。
禀命饥寒,不求富贵,铜山由命,臣何恨焉,久甘之矣。
直道事人,不免缧绁,属遇圣明,知其非罪,臣之幸厚矣。
授命于道消之晨,效节于百揆之日,臣忠之效也。
庆降于文明之初,荷泽于天飞之运,臣命之偶也。
不谋巧宦而位至九卿,德惭李陵而忝居门下。
无穷,臣亦通矣。
年过六十,不为夭矣。
荣期三乐东平之一善,臣俱尽之矣。
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未尝厌屈于勋权,畏溺于狐鼠,臣立身之本,于斯不亏。
在其壮也,当官不让。
及其衰也,豪露靡因。
伏愿慈临,赐臣骸骨。
非为希高慕古,爱好泉林。
特以丁运孤贫,养礼多阙,风树之感,夙自缠心,庶天假其辰,得二三年间,扫守丘墓,以此归全,始终之报遂矣(《南齐书·虞玩之传》)
净行颂三十一首 其二十一 自庆毕故止新篇颂 南齐 · 王融
 出处:全齐文卷十三
春非我春秋非秋,一经长夜每悠悠。
陶形练气住元造,启蒙夷阻出重幽。
荣公三乐非为旷,箕生五福岂能求。
灵姿妙境往难集,微言至道此去修。
年逢生幸曾以庆,盈愆贰过倘知忧。
毕故断新别苦海,希贤庶善凭智流。
张侍中述怀诗 北周 · 庾信
 押词韵第十六部
阳穷乃悔吝,世季诚屯剥。
奔河绝地维,折柱倾天角
成群海水飞,如雨天星落。
负锸移山藏舟去壑
生民忽已鱼,君子为鹤
畴昔逢知己,生平恩渥。
故组竟无闻,程婴空寂寞。
永嘉独流寓,中原惟鼎镬。
道险卧樚栌,身危累素壳
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
张翰不归吴,陆机在洛
汉阳钱遂尽,长安米空索。
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
伏辕终入绊,垂翅犹离缴。
徒怀琬琰心,空守黄金诺
虢郐终无寄,齐秦竟何托。
大夫闵周,君子常思亳。
寂寥共羁旅,萧条同负郭
农谈谷稼野膳唯藜藿。
操乐楚琴,忘忧鲁酒薄
渭滨观坐钓,谷口看秋获
唯有丘明耻,无复荣期
夷则火星流,天根秋水涸。
冬严日不暖,岁晚风多朔。
杨浮有怪云,细凌闻灾雹
木皮三寸厚,泾泥五斗浊。
虽忻曲辕树,犹惧雕陵鹊。
生涯实有始,天道终虚橐
且悦善人交,无疑朋友数。
何时得云雨,复见翔寥廓(诗集作郭。○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自古圣帝名贤画赞 其二十 荣启期三乐 北周 · 庾信
四言诗 押先韵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一
荣期三乐,唯人与年。
夫子相遇,即以为贤。
性灵造化,高风自然。
雅琴(《艺文类聚》作「音」)虽古,独有鸣弦(《艺文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七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