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璞”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石砚赋(以山水辉映墨妙笔精为韵) 唐 · 张少博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五
砚之施也被乎用。石之质也本乎山。温润称珍。腾异彩而玉色。追琢成器。发奇文而绮斑。盖求伸于知巳。爰待用于君子。故立言之徒。载笔之史。将吮墨以濡翰。乃操觚而汲水。始烂烂以光澈。终霏霏而烟起。或外圜兮若规。或中平兮如砥。原夫匠石流盻。藻荧生辉。象龟而负图乍伏。如鹊之缄印将飞。设之户庭。王充之名巳著。置之藩溷。左思之用无违。徒观夫清光景耀。真质霜浮。符彩华鲜。精明隐映。皎如之色。比藏冰之玉壶。焕然之文。状吐菱之石镜。当其山谷之侧。沉奇未识。韬玉吐云。怀珍隐德。及乎入用以磨砺。因人而拂拭。故能抚之类磬发奇音。对之若镜开新色。既垂文以呈象。亦澄澜而渍墨。砚之用也。讵可兴叹而焚。石乃坚然。孰谓有时而泐。斯可以正典谟之纪。垂篆籀之则者也。遂更播美六书。传芳二妙。用之汉帝。常同彭祖之席。存之鲁国。犹列宣尼之庙。是以遗文可述。兹器奚匹。匪销匪铄。良金安可比其刚。不磷不缁。美玉未可方其质。光鸟迹于青简。发龟文于鸿笔。则知创物作程。事与利并。兹砚也。所以究墨之妙。穷笔之精者也。
寒赋(以色悴颜愁臣同役也为韵)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
壬子岁。大雪濛濛。繁云锁空。白日光没。樵蹊脉穷。地洞冱而履不得。天飕飗而飞不通。庭兰落翠。禁树催红。安处王乃去广殿。即深宫。兽炭呀焰。狐裘禦风。频谓左右曰。寡人今日之寒斯甚。曷与下民而同。凭虚侯进言曰。大王自恐严凝。罔忧邦国。下民将欲冻死。大王未有寒色。王曰。下民之理。闻之可得。对曰。只如负禦三边。弥年不还。戍远燕岭。衣单雁山。铁甲冰彻。金刀血殷。风刮衰力。砂昏少颜。大军之生死频决。上国之英豪甚闲。今则冻平辽水。雪满萧关。此战士之寒也。王曷知其险艰。至若荷锸田里。劳乎农事。草荒而耒耜无力。地冷而身心将悴。赋役斯迫。锄耰何利。冻体斯露。疏蓑莫庇。东皋孰闵其耕耘。北阙但争其禄位。今则元律将结。元冬已继。此农者之寒焉。王曷知其忧愧。复有万里辞亲。求名进身。韬玉待价。燃金食贫。贺清平于四塞。冒霜霰于三秦。北户无席。冬衣有鹑。幸偶乎勋华为主。同思乎伊吕称臣。今则颛顼威至。元冥令臻。此儒者之寒焉。王曷知其苦辛。别有苦寒之者。不能殚写。在臣说矣。恐王烦也。于时阳气收。阴气浮。火井灭。朔风愁。千山之冻树频折。八水之凝波不流。王乃闵征战之劳。命偃乎兵革。念农耕之苦。命蠲乎徭役。知儒者之寒。命选于宗伯。
李德茂家坐中赋诸铭 其四 端砚铭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石门文字禅》卷二○
破韬玉之苍石,出孕金之晴川。解碧溪之封裹,割紫云之芳鲜。从连眉之仙子,供倒流之词源。
题龙舒天祚宫玉虹亭 宋 · 王之道
押庚韵
山祇不爱宝,倾写白玉霙。
秋阳正炎赫,喷薄争清明。
我疑石韬玉,白虹贯岩泓。
源源自何来,万古风雷声。
悼颐中朝散兄 南宋 · 张扩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韬玉无人识,佩兰空自芳。
娱亲终一世,好善被诸郎。
梦短催驹隙,声哀断雁行。
英魂招不得,松槚护崇冈。
荆玉赋 宋 · 王灼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七、《颐堂先生文集》卷一
卞和秉耒荆山,耕获玉璞,喜曰:「天降异物,非贱者有。盍归主君,为国镇守」?占协龟筮,谋洽妻孥。宿舂撰目,脂辖问涂。百里一饱,十舍一休。前持后负,雉门是求,以献厉王(记卞和事者五家。《韩非子》谓初献厉王,厉薨,献武王,武薨,献文王。韩战国公子,言近事可信。《十二国史》唐人所集,亦因韩书也:鼢冒死,其弟熊通弑鼢冒之子而代立,是为武王。《史记》诸书皆不名鼢冒为厉王,然楚称王起于熊通,疑是熊通既自王,因亦追王之,既杀其子,因加其父谥,所谓恶之以自信者。韩似得之《楚梼杌》,而《史起》失其传耳。或曰厉王即鼢冒之子也,无所考据。刘向《新序》作厉、武、共,厉至共七君,卞和已百馀岁,不可信。蔡邕《琴操》作怀平、荆平,乃怀九世祖,怀之后曰顷襄王、曰考烈王,今世次谬妄不足信。许慎注《淮南子》作文、武、成、许,又居蔡后,不足信。今独取《韩非子》。)。王使玉尹相之,曰:「石也。饰伪罔上,罪死莫赎」。执畀狱士,刖其左足。厉弃群臣,武临江汉。储锐再献,右趾亦断。步趋废矣,志念匮矣,坐胥毙矣,无复恃矣。文王承序,政令从新。抱璞哀号,越三夕晨,泪尽血续,目枯如焚。王闻而反之,曰:「国中刖者众,子独过悲,何也?且先君重于剖石,轻于刑人。吾其不然,试为子辨」。于是追师理璞,潜宝遂出。既磨既砻,名以和氏之璧。命有司赏宜,亟赐衣帻,拜爵秩,颁金币,授田宅。和匍伏辞避,不敢即也(《十二国史》曰:谢和而重赏之。《琴操》曰:封和陵阳侯,不就而去。),因进说曰:「玉居山则木润,居水则流方,浮青气,吐紫光。天性自然,不可掩藏。必其呈露,寸短尺长。黑如纯漆,白同猪肪,鸡冠拟赤,烝栗比黄。然后能色题琼瑶,器题圭璋。何用目之不详哉?凡今众臣,侍列中外,才伸于用,理不得晦。虽时有就琢,尚隐石者多。倍勤主君以研虑,将取之如拾块。臣又有请焉。我先熊绎,受封荆蛮,至鼢冒十六叶。民顺神听,基本已固。乾阳之气,在玉为具,刀错可攻,弃之弗顾。武王雄心,厌处南藩,连兵侵随,巧图自尊。郧绞州蓼,奋起如云。亦又失剖,幸乃得存。主君都郢,猎申俘蔡,殪息与邓,楚邦始大。美矣斯璞,发见符彩。臣实刑馀,敢逃锡赉。事贵明验,赏非所爱」。和罢归荆,父老叹曰:「卞子舍屦求踊,忠甚效而计则违矣」。石有韬玉,人有蓄奇。善价少谐,韫椟莫窥。售者但已,韫者未亏。高士耻于自鬻,如彼又焉知之?
贺龚参政启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四、《定斋集》卷九
宠飏宸綍,参秉国钧。天地交而万物通,道迭为于消长;股肱喜而元首起,运适契于明良。凡有识知,举深欣忭。窃以汲黯在汉,淮南寝谋;裴度相唐,河北听命。盖直臣进则奸邪为之屏息,本朝彊则精神可以折冲。如石韬玉而草木自辉,若山有虎而藜藿不采。廊庙增重,邦家有光。恭惟某官心契乾坤,名垂日月。才足以开物成务,学足以尊主庇民。刚大之气浩然,威武不屈;中庸之德至矣,爵禄可辞。遍历要津,擢居言路。公心直道,深结主知;谠论嘉谋,屡回天意。引裾切谏,婴神龙而批其鳞;执笔直绳,诎虓虎而夺之气。周旋无失,进退可观。以慷慨忧时之心,行岂弟宜民之政。左饘右粥,惠几遍于百城;今裤昔襦,歌自腾于千里。大举陟明之典,峻跻次对之联。虽爰丝数谏,不得居中;而萧傅名儒,岂宜久外。十年去国,望弥积于搢绅;一言兴邦,眷益隆于旒扆。擢在六卿之要列,躐登二府之崇班。迁除不出于累旬,蕴蓄盖非于一日。奸人落胆,失匕箸而自惊;善类归心,引壶觞而相庆。夫名盛者责备,爵高者忧深。上方委任而不疑,下亦具瞻而甚切。愿以陈善闭邪之说,推为救焚拯溺之方。先上格于君心,次坚明于国论。广开众正之路,尽窒群枉之门。力振颓纲,爱护元气。励廉隅以抑奔竞之俗,重名器以塞侥倖之涂。无偏无党,而皇极是遵;不愆不忌,而旧章是式。幸斯文之未丧也,则吾国其庶几乎。方将尽行平日之言,有以大慰苍生之望。某禀资狷介,赋分嵚崎。一为瀛馆之游,已落沧洲之上。直钩虽拙,曲突何功。把江海之一麾,诚为过分;去庭闱之千里,徒切私情。幸依桑梓之馀,猥托葭莩之末。钦闻登用,倍切欢愉。阻修敛板之恭,窃效弹冠之喜。大厦成而燕雀贺,既叨庇覆之私;仙鼎就而鸡犬升,不觉飞鸣之勇。
古瓮赋 宋 · 喻良能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香山集》卷一
瓮得于绍兴丙辰,今二十有八年矣。爱其古甚,故赋之。其辞曰:
丙辰中春,积雨新霁,令仆夫以驾牛,治南村之废地。耕未竟亩,洞然有声,踯躅不进,人牛俱惊。下有物兮,混然天成,象田家之瓦盆,肖茅茨之土铏。薄言扣之,其声铿铿。款识不存,莫知其年。四耳附离,一盖孤圆。口缄六寸之璧,腹受三斗之黍。不窕不槬,不苦不窳。团团焉,栾栾焉,何其肌理之坚,而形模之古也。固藏甚密,宜有所盛,发而视之,枵而不盈。噫嘻悲夫!岂秋草朔风,闺人愁心,思寄征衣,欲捣寒砧,藉尔清响,振其远音,岁久俱废,块然独瘖者欤?岂天高气清,落月横生,幽人妙兴,将调素琴,假尔逸韵,相其悲吟。人琴云亡,草蔓见侵者欤?又岂白刃纵横,窜伏长林,埋金韬玉,规人莫寻,至宝忽逝,独留丝深者欤?抑岂却立鍊形,鹤驾鸾骖,窖其丹砂,灵泥是缄,五色羽化,此焉墆淫者欤?夫物无隐而不彰,器无幽而不阐。美阳得尸臣之鼎,太康获汲书之简。皆所以秘之于古者,发之于久远。顾此瓮之谁藏,必因余而后显。喻子于是濯以清泉,藉以香荃。贮浊醪之浑浑,充皤腹之便便。谢汉阴之低抱,伴吏部之高眠。旅滑稽之鸱夷,拍浮丘之酒船。每倾倒而一醉,益足以攀七贤而追八山矣。
梅阳郡斋铁庵梅花五首 其一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尤韵
广平一寸铁,不信句鍊柔。
犹疑雪月竞,韬玉无处求。
神人藐姑射,夜趁嫦娥游。
缥缈不可见,天风想琳璆。
题菊送钟郎中归省 明 · 杨荣
押阳韵
秋景已过半,嘉节近重阳。
鲜鲜篱下花,粲粲吐芬芳。
韬玉每舒白,椷金盛传黄。
清含九天露,冷傲三秋霜。
郎官告归省,折赠寿母觞。
写图寓深意,还期晚节香。
寓言 明 · 申钦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象村稿卷之六
天星陨是石,粪草化则萤。
石有璞韬玉,萤岂见晛明。
莫作草化虫,宁为石陨星。
君子贵体质,悠悠毁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