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功臣像于凌烟阁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
自古皇王。
褒崇勋德。
既勒铭于钟鼎
又图形于丹青。
是以甘露良佐。
麟阁著其美。
建武功臣
云台纪其迹。
司徒赵国公无忌,故司空扬州都督河閒元王孝恭,故司空莱国成公如晦,故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徵司空梁国公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敬德特进卫国公靖特进宋国公瑀,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忠壮公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宏基,故尚书左仆射蒋忠公通,故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郧节公开山,故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故荆州都督邳襄公顺德雒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故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故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故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
或材推栋梁。
谋猷经远。
纲纪帷帐。
经纶霸图。
或学综经籍。
德范光炜。
隐犯同致。
忠谠日闻。
或竭力义旗。
委质藩邸。
一心表节。
百战标奇。
或受脤庙堂。
辟土方面。
重氛载朗。
王略遐宣。
并契阔屯夷。
劬劳师旅。
景业于草昧。
淳化于隆平。
茂绩嘉庸。
冠冕列辟。
昌言直道。
牢笼搢绅。
固以瞻而连衡。
迈方召而长骛者矣。
宜酌故实。
宏兹令典。
可并图画于凌烟阁
庶念功之怀。
无谢于前载。
旌贤之义。
永贻于后昆。
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 中唐 · 冯宿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
能树休勋。
著茂功。
丰人爵。
列天秩。
焜耀当代。
恢张其门者。
几何人哉。
不有营缮乎。
先宗庙而后宫室。
不有禋祀乎。
怆春秋而感霜露。
大和甲寅岁
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陈郡殷公侑建家庙于京师永平里之东北隅
礼也。
前此表陈其情。
诏报曰俞。
勿亟成功。
度思来格。
于是乎讨献尸奠盎之茂典。
徵以茧栗浴兰之通制。
冬十有一月卒亥。
工部骑省府君李氏周氏刘氏三太夫人神主。
克祔于其室。
自西徂东。
靡陋靡丰。
守经据古。
处约为恭。
追惟我氏之权舆。
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
桓灵间为谏议大夫
冀州刺史
避党锢弃官。
挈家属南渡江。
栖于曲阿
迈德流芳。
或隐或显。
粲于家牒。
播于人闻。
十九代至工部府君讳楷字文绚。
高宗朝四岳举高第。
释褐拜雍州新丰
累迁大理丞
天授中以议狱平反。
为酷吏所陷。
台州永宁丞。
今上大和八年七月
诏追赠工部侍郎
尉府君讳元觉字元明。
十八明经出身。
工部府君处明夷之时。
持法不挠。
谪居而殁。
未归旧阡。
茹荼调选。
求为宁海
既克营护。
祔于先兆。
遂大布之衣。
终身不言禄。
工部府君同日追赠卫尉少卿
骑省府君讳怿字易从。
少负志气。
博学善属文。
弱冠游太学
籍甚于公卿间。
天宝末
知天下将乱。
乃促装东归。
侍太夫人版舆徙居吴郡
吴中士大夫得从府君游者。
乡党以为荣。
本道采访使李希言辟为从事
奏授试昆山
浙东节度使薛兼训请为谋。
奏授试右卫兵曹参军
并不就。
事具今东川节度礼部尚书杨嗣复府君神道碑。
元和至宝历中
累追赠左散骑常侍
于戏。
三君皆位不充量。
道屯于时。
赠典累锡。
覃恩逮及。
天其或者将厥后必有达人畴庸。
缵服在于兹者。
不然。
陈郡之庞鸿魁梧。
磊砢昭彰若此。
陈郡公大度宏略。
自诚而明。
垂髫而早闻立志。
负笈而见赏先达。
佐轺轩不辱于绝域。
礼闱有声于奉常
尔其起草弥纶。
剖符恺悌。
五谏之宏益。
十连之劳徕。
徵拜名卿。
出乘元戎。
奋饿夫为齐氓。
化乱邦为善部。
襁负始至。
壶浆遽迎。
锡命就加。
玺书亟降。
时以为贺。
公以为忧。
人洪人。
沧人郓人。
既尸祝之。
又讴歌之。
异日。
郑伯来朝。
韩侯入觐。
执圭有委蛇之状。
捧俎申洞属之容。
扬名立身。
养亲继孝。
贤臣之懿图彰矣。
君子之能事毕矣。
夫碑之于神道者
悬窆所用。
碑之于庙门者。
丽牲所资。
先祖无美而称之。
之为近诬。
先祖有美而不称之。
之谓不明。
古之人铭其功烈于鼎。
今人铭其德善于碑。
若然。
则转石他山。
搜词直笔。
垂悠久于刊刻。
托坚刚以居诸。
鼓音无穷。
钟庆不匮。
尽在是巳。
其铭曰。
帝里西偏。
天街右方。
三室两厢。
克建斯堂。
于惟浸昌。
云谁经之。
郓侯殷君。
云谁处之。
祖烈宗文
蔼然清芬。
扬名显亲。
教孝申敬。
是为率德。
可以观政。
莫之与盛。
比时备物。
追远复始。
无违享尝。
兹用受祉。
固在元祀。
祝嘏言具。
粢盛既饬。
罔绝敬齐。
如闻叹息。
有典有则。
顺考前典。
聿修明禋。
事死犹生。
为能飨亲。
爰奉爰尊。
于惟皇祖。
持法不回。
酷吏所挤。
竟孤其才。
佥曰哀哉。
穆穆王父。
天钟孝德。
啜泣封树。
归全兆域。
报曰罔极。
猗那先子。
超度名辈。
远图中辍。
贻庆后代。
元鉴不昧。
否道既倾。
复迷非远。
奉承如在。
钦若报本。
飞章沥恳。
秉钺有虔。
干城嶷然。
永怀悽怆。
长荐吉蠲。
于斯万年。
凌烟阁勋臣颂 其十八 殷郧公开山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九
温温殷公,初若懦夫。
铜印试吏,褒衣为儒。
大风驱云,忽与之俱。
遭逢真宰,参造化谟。
天地既辟,厥功有赫。
从王龚行,佐帝光宅。
展骥足,高挥凤翮
以永终誉,垂于竹帛。
唐旧书杂论一 其四十 太宗刘文静持久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四
殷峤从击薛举
太宗有疾,委军于刘文静,戒之曰:「贼众远来,利在急战,难与争锋。
且宜持久,待粮尽可图」。
退谓文静曰:「王体不安,忧公不济,故发此言。
宜因机破敌,何乃以勍敌遗王也」!
遂陈兵于折墌,为所乘,大败。
右《殷峤传第八》。
刘文静亦不可谓无谋者也,临敌不自虑而惑说,遂以丧师。
太宗虽病卧,而逆告以持久之计,卒如其所料。
一自用,则败溃随之。
呜呼!
太宗为不可及也夫!
跋欧书丹州刺史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八、《盘洲文集》卷六二
率更之书名天下而为后世法,世传绝笔于丹州之一碑,笔力劲健,他书无出其右者,今视其书,信然。
而是碑文字刓灭尤甚,世无复知丹州为何人。
详考其碑,隐然犹有「公讳崇字平高」六字。
按《唐史》裴寂之左方有张平高一传,史载其在隋为鹰扬府校尉,事唐授左领军将军封萧国公贞观初丹州刺史,坐事以右光禄大夫还第,所书与碑同,则知崇之姓张氏无疑矣。
而传载历官次序甚略于碑,疑崇无赫赫大功,故为史氏所略。
而传云以坐事还第,碑乃美其知止戒覆以就闲,盖碑志溢美,无足怪者。
传又书其追封罗国,赠都督事,而碑独不记,则是勒碑之后复被宠褒,作者不及记之。
然崇之本传及《忠义传》列凌烟功臣及《裴寂》所书,皆云张平高而不名,岂唐人多以字显,如殷开山之类,史册皆以字称者乎?
但唐人虽以字显,史必随著其名,今平高本传则亡之,岂非史氏之逸乎?
凡《唐史》纪人姓名尤多缪误,如郑潜曜乃作郭潜曜、程处亮或作程怀亮之类。
平高之碑既不载其以字行,盖史家删修,误以平高为名。
余尝考殷开山名峤封德彝名伦,高士廉名俭,尉迟敬德名恭姚思廉名简高季辅名冯苏定方名烈,唐休璟名璿郭元振名震,王方庆名綝
在唐无所讳避,不知何为而行字,遂至君臣之答问、诏旨章牍之所称,一切以字。
李靖见于纪传皆书名,而《裴寂》后载武德九年差功之事,则又书曰「李药师」,是既以名称又以字行。
此尤为二三唐人名字,余久惑之,因平高之辩,略志其梗概云。
小桃红 元 · 杨梓
 出处:元曲选外编 敬德不伏老 第三折
不知今日甚风吹徐:久别尊颜。我这里有一拜。尉:军师。我老夫回礼不得了。
我如今讲讲不得这里可便权休罪。
徐:老将军。我和你自别之后。不觉又是三年光景了。尉:军师一自离朝到今日徐:老将军染甚病證。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谁想我临老也带着残疾。
军师。唐家十路总管。都好么。徐:也都没了。尉:消磨了往日英雄辈。
高士廉杜如晦如何。徐:都闲了。尉:他可都闲身就国。
殷开山程咬金他两个如何。徐:都已亡了。尉:他两个都归泉世。
刘文静秦叔宝他两个如何。徐:都病了尉:军师。唐家十路总管。闲的闲。病的病。死的死。如今止有军师和老汉。俺
一班儿白发故人稀。
戏赋赐屐(人名诗) 清 · 李晚秀
 出处:屐园遗稿卷之一○原集
屐翁古之奇,素履无名公。
迟暮胡一桂,驽质高攀龙
风云吉中孚,花钓谢康乐
蓬荜归有光,双屐元天锡
愧臣王无功,圣渥陶隐居
同朝贺狂客,高标屈大夫
古桐木华黎,良工习凿齿
鞋靴皮日休长安钱若水
制朴高若讷,体轻于敏中
步庭徐孺子,倚杖息夫躬
虞蹑公子友,谢折司马欣
款识颜师古,三字宗少文
涉深孟浩然,忧蹶顾长康
昭俭史可法,奎璧文天祥
山雨冷朝阳,暑气苏东坡
鸟愁张翼德,鱼喜路伏波。
泛滥江文通,沈垫陆平原
跫音杜草堂,山溪茅鹿门
屐者夏原吉,着来段去尘
典刑饶双峰,行藏许白云
霁潦周利用,道在张释之
龙光烛之武,感涕行人挥。
穷巷马少游,我车杨万里
举目秦越人,腥膻何无忌
辽阳郭有道,蓟北程不识
忍拜北宫黝,羞奉东方朔
安得霍去病,一撵殷开山
车书孔文举,冠带毕士安
然后陈图南,青山回道人
我屐高达夫,双鬓白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