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法融”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1112年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嵩山文集》卷一七、《四明教行录》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复又九传而至新罗法融,传理应,理应传瑛纯,皆新罗人,以故此教播于日本而海外盛矣。
属中原丧乱,典籍荡灭,虽此教是为不可亡者,亦难乎其存也。
然杲日将出而晓霞先升,真人应运而文明自见。
我有宋之初,此教乃渐航海入吴越,今世所传三大部之类是也。
然尚有留而不至,与夫至而非其本真者。
《仁王经疏》先至有二本,众咸斥其伪。
法智既纳日本信禅师所寄辟支佛发,答其所问二十义,乃求其所谓《仁王经疏》,信即授诸海舶。
无何,中流大风惊涛,舶人念无以息龙鼍之怒,遽投斯疏以慰安之,法智乃求强记者二僧诣信,使读诵以归,而二僧死于日本
至元丰初,海贾乃持今《仁王经疏》三卷来四明,于是老僧如恂因缘得之。
其文显而旨微,言约而意广,以秦译为本,义势似《观心论疏》,实章安所记智者之说也。
恂道孤而寡偶,学古而难知,食贫而力不足,无以为此毫发之重。
每指而叹曰:「其来晚而艰如此,宁封野马而饱蠹鱼,不能下几案以视人」。
呜呼,此疏曾不得辈行于三大部中,而匿光瘗彩,犹若海外之远欤!
恂今年七十有六岁,乃一日抱之而泣曰:「殆将与吾俱灭耶?
吾前日之志非也」。
嵩山晁说之曰:「曷不为我序而流通之」?
说之自顾何足以与此,亦尝有言曰:智者若生齐梁之前,则达磨不复西来矣。
法性为止观,而源流释迦之道,囊橐达磨之旨,今方盛于越中,异日会当周于天下,岂独是书之不可掩哉?
顾予老不及见之为恨,姑序其所自云尔。
政和二年壬辰四月癸卯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