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段柯古赠葫芦管笔状861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
庭筠累日来洛水寒疝。荆州夜嗽。
筋骸莫摄。邪蛊相攻。
蜗睕伤明。对兰缸而不寝。
牛肠治嗽。嗟药录而难求。
前者伏蒙雅赐葫芦笔管一茎。久欲含词。
聊申拜贶。而上池未效。
下笔无聊。惭恍沈吟。
幽怀未叙。然则产于何地。
得自谁人。而能絜以裁筠。
轻同举羽。岂伊蓍草
空操九寸之长。何必灵芝
独号三株之秀。但曾藏戢册省。
永贮仙居。却笑遗民。
迁兹佳种。惟应仲履。
忽压烦声。岂常见己堕遗犀。
仍抽直干。青松所筑。
藏珍。足使玳瑁惭华。
琉璃掩耀。一枚为贵。
岂异陆生。三寸见珍。
遂兼扬子。谨当刊于岩竹。
寘以郊翰。随纤管而为床。
拟凌云而作屋。所恨书裙寡媚。
钉帐无功。实腼凡姿。
空尘异贶。庭筠状。
段成式书七首 其一 859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庭筠白。节日僮干至。
奉披荣诲。蒙赉易州墨一挺。
竹山奇制。上蔡轻烟。
色夺紫帷。香含漆简。
虽复三台故物。贵重相传。
五两新胶。乾轻入用。
犹恐于潜旷远。建业尪羸。
韦曜名方。即求鸡木。
傅元佳致。别染龟铭。
恩加于兰省郎官。礼备于松棂介妇。
汲妻衡弟。所未窥观。
广记汉仪。何尝著列。
矧又元洲□上苑青琐西垣。雠字犹新。
疑签尚整。帐中女史
犹袭青香。架上仙人。
常持缥祑。得于华近。
辱在庸虚。岂知夜鹤频惊。
殊惭志业。秋蛇屡绾。
不称精研。惟忧痗物虚投。
蜡盘空设。晋陵虽坏。
正握铜兵。王诏徒深。
谁磨石砚。捧受荣荷。
不任下情。庭筠再拜。
段成式书七首 其二 859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昨夜安东听倡。
牖北追凉。
枕才欹。
兰缸未艾。
缥绳初解。
紫简仍传。
丽事珍繁。
摛华益赡。
虽则竟山充贡。
握椠堪书。
五丸二两之精英。
三辅九江之清润。
葛龚受赐。
下士难求。
王粲著铭。
想遐风易远。
俱苞□尽入□遗逸皆存。
纤微悉举。
鴳观鹏运。
岂识逍遥。
鲵入鲋居。
应嗟坎窞。
愿承謦欬。
以启愚蒙。
庭筠状。
段成式书七首 其三 859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伏蒙又抒冲襟。
详徵故事。
苍然之气。
仰则弥高。
毖彼之泉。
汲而增广。
方且惊神褫魄。
宁惟衿甲投戈。
素洛呈祥。
翠妫垂贶。
龟字著象。
鸟英含华。
至于汉省五丸。
武都三善。
仲宣佳藻。
既咏浮光。
张永研工。
常称点漆。
逸少每停质滑。
长康常务色轻。
□乃韦书知为宋画。
荀济提兵之檄。
磨盾而成。
息躬覆族之言。
削门而显。
敢恃蛙井。
犹望鲲池。
不任惭伏宗仰之至。
庭筠状。
段成式书七首 其四 859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窃以童山不秀。
邹衍可吹。
眢井无泉。
耿恭不拜。
墨尤之事。
谓之获麟。
笔圣之言。
翻同倚马。
静思神运。
不测冥搜。
亦有自相里而分。
岂公输所削。
流辉精绢。
假润清泉。
铭著李尤
书投苏竟
字忧素败。
不长飞扬。
□研蛀胎而合美。
配马滴以成章。
更率荒芜。
益惭疏略。
庭筠状。
段成式书七首 其五 859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驿书方来。
言泉更涌。
高同泰畤。
富类敖仓
蒙叟之大匪。
骇王郎之小贼。
尤有□中巧制。
庙里奇香。
上党之松心。
长安之石炭。
马黔靡用。
龟食难知。
窥虞器以成奢。
□梁刑而严罪。
便当北面。
不独栖毫。
庭筠状。
段成式书七首 其六 859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庭筠阅市无功。持挝寡效。
□蜗睆伤明。庸敢抚翼鹓鹏
追踪骥騄。每承函素。
若涉沧溟。亦有丛憏尚存。
笺馀可记。至于缞从墨制。
既禦兵。绶匪旧仪。
仍传汉制。张池造写。
蔡碣舍舒。荷新滏之恩。
空沾子野。发冶城之沼。
独避元规。窘类颉羹。
辞同格饭。其为愧怍。
岂可胜言。庭筠状。
段成式书七首 其七 859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昨日浴签时光风亭小宴。
三鼓方归。
临出捧缄。
在酲忘答。
亦以蚳蝝久罄。
川渎皆陨。
岂知元化之杯。
莫能穷竭。
季伦之宝。
益更扶疏。
虽有瀚海叠石。
阳水号。
烟城倥咏。
剩出青松
恶道遗踪。
空留白石。
扇里止馀乌牸。
屏间正作苍蝇。
岂敢犹弯楚野之弓。
尚索神亭之戟。
谨当焚笔。
不复操觚矣。
庭筠状。
国子监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
识略精微。堪裨教化。
声词激切。曲备风谣。
标题命篇。时所难著。
灯烛之下。雄词卓然。
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专华藻。
并仰榜出。以明无私。
仍请申堂。并榜礼部
咸通七年十月六日试官温庭筠榜。
温飞卿葫芦管笔往复书860年 唐 · 段成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桐乡往还。见遗葫芦笔管。
辄分一枚寄上。下走困于守拙。
不能大用。濩落之实。
有同于惠施。平原之种。
本惭于屈毂。然雨思茶器。
愁想酒杯。嫌苦菜而不吟。
持长柄而为赠。未曾安笔。
却省岁书。八月断来。
固是佳者。方知绿沈赤管
过于浅俗。求大白麦穗。
临贺石班。盖可为副也。
飞卿穷素缃之业。擅雄伯之名。
沿溯九流。订铨百氏。
笔洒沥而转润。纸襞绩而不供。
或助操弹。且非玩好。
便望审安承墨。细度覆毫。
勿令仲宣等閒中咏也。成式状。
温飞卿书八首 其二 860年 唐 · 段成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昨献小墨。殆不任用。
藉枨之力。殊未坚刚。
和麰之馀。固非精好。
既非怀化所得。岂是筑阳可求。
况某从来政能。惭伯祖之市果。
自少学业。稚川之代薪。
飞卿掣肘功深。淬掌□倦齐奋五笔。
捷发百函。愁中复解元嘲。
病里犹屠墨守(阙十字)。承讯忻怿兼襟。
莫测诐辞。难知古训。
行当祇谒。条访阙疑。
温飞卿书八首 其六 860年 唐 · 段成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飞卿慱穷奥典。
敏给芳词。
吐水千瓶。
有才一石。
成式寸纸寒暑。
素所不闲。
一卷篇题。
从来盖寡。
窃以墨事故有。
巾箱先无。
可谓附骐骥而虽疲。
遵绳墨而不跌者。
忽记邺西古井。
更欲探寻。
虢略镂盘。
谁当仿效。
况又剧间可答。
但愧于子安。
一见之赐。
敢同于到恽乎。
阵崩鹤唳。
歌怯鸡鸣。
复将晨压我军。
望之如墨也。
岂胜□居慑处之至。
温飞卿书八首 其八 860年 唐 · 段成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问义不休。
揽笔即作。
何啻悬鼓得槌也。
小生方更陪鳃。
尚自举尾。
更搜屋犬。
得复刀圭。
因记风人辞中。
将书乌皂。
长歌行里。
谓出松烟。
椒掖量用百丸。
兰台率以六石。
棠梨所染。
滋润多方。
黎勒共和
周遮无法。
傅元称为正色。
岂虚言欤。
飞卿笔阵堂堂。
舌端兖兖。
一盟城下。
甘作附庸。
张明府游溇(一作楼)水亭 唐 · 李群玉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引用典故:五柳
草色绿溪晚,梅香生縠文。
云天敛馀霁,水木笼微曛。
垂钓坐方(一作芳)屿,幽禽时一闻。
何当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温庭筠 唐 · 裴坦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
敕。
乡贡进士温庭筠
随计吏
夙著雄名。
徒负不羁之才。
罕有适时之用。
放骚人于湘浦。
贾谊长沙
尚有前席之期。
未爽抽毫之思。
随州随县
松陵集序871年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诗有六艺。
其一曰比。
比者。
定物之情状也。
则必谓之才。
才之备者。
于圣为六艺。
于贤为声诗。
噫。
春秋之后。
颂声亡寝。
降及汉氏。
诗道荐作。
然二雅之风。
委而不兴矣。
在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之作。
三言者。
曰振振鹭鹭于飞是也。
五言者。
曰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是也。
六言者。
我姑酌彼金罍是也。
七言者。
交交黄鸟止于是也。
九言者。
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是也。
盖古诗率以四言为本。
而汉氏方以五言七言为之也。
其句亦出于周诗。
五言者。
李陵曰携手上河梁是也。
七言者。
汉武曰日月星辰和四时是也。
尔后盛于建安以降。
江左君臣。
得其浮艳。
然诗之六艺微矣。
逮及吾唐开元之世。
易其体为律焉。
始切于俪偶。
拘于声势。
诗云。
觏闵既多。
受侮不少。
其对也工矣。
尧典曰。
声依永。
律和声。
其为律也甚矣。
由汉及唐。
诗之道尽矣。
吾又不知千祀之后。
诗之道止于斯而巳。
即后有变而作者。
不得以知之。
夫才之备者。
犹天地之气乎。
气者止乎一也。
分而为四时。
其为
则煦枯发蘖。
如弃如濩。
百物融洽。
酣人肌骨。
其为
则赫曦朝升。
天地如窑。
草焦木暍。
若燎毛发。
其为
则凉飔高瞥。
若露天骨。
景爽夕清。
神不蔽形。
其为冬。
则霜阵一凄。
万物皆瘁。
云沮日惨。
若惮天责。
夫如是。
岂拘于一哉。
亦变之而已。
人之有才者。
不变则已。
苟变之。
岂异于是乎。
故才之用也。
广之为沧溟。
细之为沟窦。
高之为山岳。
碎之为瓦砾。
美之为西子
恶之为敦洽
壮之为武贲
弱之为处女。
大则八荒之外不可穷。
小则一毫之末不可见。
苟其才如是。
复能善用之。
庖丁之牛。
扁之轮。
之斤。
不足谓神解也。
噫。
古之士穷达必形于歌咏。
苟欲见乎志。
非文不能宣也。
于是为其词。
词之作。
固不能独善。
必须人以成之。
周公为诗以遗成王
吉甫作诵以赠申伯
诗之酬赠。
其来尚矣。
后每为诗。
必多□□为□咸通七年
兵部令狐员外淮南
中书舍人□□公守毗陵
日休皆以词获幸。
悉蒙以所制命之和。
各□□轴亦有名其守者。
十年。
司谏清河公出牧于吴。
日休为郡奁事。
一月
进士陆龟蒙鲁望者。
以其业见造凡数编。
其才之变。
真天地之气也。
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
俾生参之。
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
乞追赐李贺皇甫松进士及第900年12月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
词人才子。
时有遗贤。
不沾一命于圣明。
没作千年之恨骨。
据臣所知。
则有李贺皇甫松李偫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德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圭罗邺方干
俱无显遇。
皆有奇才。
丽句清词
遍在词人之口。
衔冤抱恨。
竟为冥路之尘。
伏望追赐进士及第
各赠补阙拾遗。
见存惟罗隐一人。
亦乞特赐科名。
录升三级。
便以特敕。
显示优恩。
俾使已升冤人。
皆沾圣泽。
后来学者。
更励文风。
花间集序 五代末宋初 · 欧阳炯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一
镂玉雕琼。
拟化工而回巧。
裁花剪叶。
夺春艳以争鲜。
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
挹霞醴则穆王心醉。
名高白雪。
声声而自合鸾歌。
响遏青云。
字字而偏谐凤律。
杨柳大堤之句。
乐府相传。
芙蓉曲渚之篇。
豪家自制。
莫不争高门下。
三千玳瑁之簪。
竞富樽前。
数十珊瑚之树。
则有绮筵公子。
绣幌佳人。
递叶叶之花笺。
文抽丽锦。
举纤纤之玉指。
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辞。
用助娇娆之态。
南朝之宫体。
扇北里之倡风。
何止言之不文。
所谓秀而不实。
有唐已降。
率土之滨。
家家之香径春风。
宁寻越艳。
处处之红楼夜月。
自锁常娥
明皇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四首。
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
迩来作者。
无愧前人。
卫尉少卿赵崇祚
以拾翠洲边。
自得羽毛之异。
织绡泉底。
独殊机杼之功。
广会众宾。
时延佳论。
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
分为十卷。
粗预知音。
辱请命题。
仍为序引。
乃命曰花间集。
将使西园英哲。
用资羽盖之欢。
南国婵娟。
休唱莲舟之引。
庐江宴集记 五代 · 李徵古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江南山水。天下无与争也。
匡庐落星。江南无与争也。
奇峰秀壑。穹嵓邃室。
简素极辞华之赡。不能纪其一二。
图画尽丹青之妙。何常状其髣髴。
乾贞己酉岁。予旅游及此。
得国朝四门博士庭筠书堂故基。背五乳之峰。
带迁莺之谷。瀑布在右。
分一派以走白。彭蠡在前。
凝万顷以含虚。斯又匡庐閒无与争也。
予方肄业。乃结庐而止。
俄而长乐从弟兄洎亲友十馀人继至。明年
予倚金印峰。复营小堂以自居。
游焉息焉。无复四方之志。
当是时。烈祖皇帝犹秉吴政。
筑大防以壅才俊。张宏网以罟英贤。
近悦远来。云附影从。
予虽不佞。中于一目。
繇是历秘阁。登郎署
曳裾齐邸。记室在闼。
枢近之任。拒此已二十年矣。
今春以疾免职。获自铨曹郎中出典宜春
之任南去。税驾言归。
驻旌旆于江上。携宾僚于林下。
薙蓁莽以俯仰。浓阴认手植之木。
登嶙峋以啸傲。清音识旧流之泉。
谷鸟山钟。江云潭月。
称心豁耳。一如曩昔。
追怀同志。或在或亡。
金章之身。徒皆贵仕。
霜华入鬓。已失少年。
圣上睿武英文。康济南服。
重湖略定。曾参帷幄之谋。
五岭未通。方折冲之寄。
王事靡盬。受命忘家。
支颓补隳。缮治旧室。
因磨翠琬。聊记斯来。
唐保大十稔太岁壬子三月十日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使持节袁州诸军事袁州刺史御史大夫柱国李徵古记。
秘阁梅花 北宋 · 刘攽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始知丹禁密,独见早梅新。
天上应常雪,人间未有春。
乱香交砌草,疏影媚庭筠
浪作瀛洲客,催成白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