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人谣 唐 · 不详
风吹杨菜鼓山下,不得钱郎戈不罢王审知时有此谣,后延羲、延政兄弟相攻,国中大乱,忠献王钱佐时年十九,遣兵伐之。败淮将杨业、蔡遇等,尽取福州之地。鼓山福州山名)
少帝谥号议 后唐 · 吕朋龟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谨桉礼经。
臣不诔君。
称天以谥之。
是以本朝故事。
太尉率百僚奉谥册
告天于圆丘。
回读于灵座前。
并在七月之内。
谥册入陵
若追尊定谥。
太尉谥册于太庙
藏册于本庙。
伏以景宗皇帝顷负沈冤。
岁月深远。
园陵己修。
不祔于庙。
景宗皇帝亲在七庙之外。
今圣朝申冤。
追尊定谥。
重新帝号。
须撰礼仪。
又礼云。
君不逾年。
不入宗庙。
且汉之殇冲质。
君臣己成。
晋之惠怀悯。
俱负艰难。
皆不列庙食。
止祀于园寝。
臣等切详故实。
欲请立景宗皇帝于园所。
命使奉册书宝绶。
谥于庙
便奉太牢祀之。
其四时委守令奉荐。
请下尚书省
集三省官
详议施行。
李神祐等诏大中祥符二年四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五(第四册第三○七四页)
入内内侍省都知李神祐等,首冠禁庭,总辖内省,属普行于庆泽,俾精考于勤劳。
而乃自爽公平,殊亏整肃,致烦渎之滋甚,在宽慢以何多。
聊行惩戒之文,尚示优容之旨。
都知李神祐石知颙副都知景宗蓝继宗并可守本官,内供奉官范守逊、皇甫文、史崇贵、张延训妄有觊觎,颇为烦黩,适行庆赐,尚示优容,可内侍省内常侍
宋故推诚翊戴同德功臣山南东道节度管内观察处置桥道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襄州诸军事襄州刺史许州军州事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一万四百户食实封三千二百户赠中书令谥曰忠武李公墓志铭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武夷新集》卷一○
景德元年冬,天骄寇边,羽书狎至,列城开垒,冀方弗宁。
爟火几照于郊畿,虏骑将饮于河曲
圣皇赫怒,乃议亲征。
六师戒严,百神卫跸,且诏襄阳节度相国李公为驾前东面都排阵使
元戎十乘,实先启行。
既至而军声震,且战而戎渠殪。
清道迎谒,案节前驱。
及天步底宁,銮舆凯入,又诏公以精甲万骑,留镇澶渊
二年春正月,诏公入觐。
临轩延见,礼貌非常,置酒高会,宴劳加等。
适终饮至之礼,俄婴腠理之疾。
大医中贵,相望于通庄;
翠华羽葆,亲至于甲第。
公力疾迎拜,雪涕兴言,发于至诚,感动人主。
既而中乾遘沴,有加无瘳,殆于旬时,遂至沉剧。
二月癸未,以不起闻。
皇上抚几兴嗟,临丧出涕。
失左右之手,奄丧于宗臣;
闻鼓鼙之声,深思于贤帅。
󲦤绅相吊,里巷辍舂。
李无言,盖仁爱之所结;
金石斯刻,固风烈之如生。
呜呼哀哉,真人之杰也已!
公讳继隆字霸图,其先陇西成纪人
至于因生命氏之由来,世德家风之似续,实出玄元之后,蔚为仙李之宗。
族望重于山东,谱谍藏于册府,非假一二而谈也。
公之远祖,占籍上党,水深土厚,代产伟人。
大王父讳直,以高尚之姿,不求人爵,以蕃衍之庆,大启孙谋。
王父讳肇,仕后唐为都壕寨使、检校司徒
同光中,讨王都于中山,会北戎赴援,王师失律,诸帅奔溃,不任其耻,独率麾下,力战而殁。
烈考讳处耘,国初佐命,功居第一,历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
太祖皇帝再造区夏,经营四方,申命信臣,讨平乱略。
偏师一举,尽得荆山之地,不烦血刃,无犯秋毫,版图入于职方,贡赋归于宰旅。
大勋既集,飞语乃生,卒致投杼之疑,且有传车之召。
属吏问状,耻于辩明,左迁淄州刺史,考终于治所焉。
太祖念翊赞之元功,申追命之殊典,特赠宣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
以公之贵,累赠中书令追封豳王
妣吴氏,封齐国太夫人
王父累赠尚书令,祖妣赵氏累封莱国太夫人,皆以公之故也。
识度沈粹,风规酝藉。
山庭月角,盖有封侯之相;
苍璧黄琮,乃是礼天之宝。
耿介不群,倜傥自任。
涉猎经史,博通大义;
驰骋骑射,冠绝一时。
初,先王昆仲三人,友悌尤笃,而先王以翘车应聘,杖策从军,伸于知己,不遑家食。
公始在孩稚,即养于伯父作坊君,迨总角成人,出就外傅,乃归膝下,以奉所生。
盖闺门之中,儿无常父者矣。
先王居宣猷之任,公朝行延赏之泽,以公补西头供奉官
及侍行淄川,为当涂者除其籍。
属圣人之降生,从母氏而入觐,命复其秩,留于京师
俄丁先王忧,见星而行,悲感齐俗。
远日之卜,归葬洛阳,执丧过哀,襄事尽礼,时公始十有七岁矣。
既毕封树,复预朝请
而当时用事者,或先王有憾之人,方徼宠于明庭,思敌怨于后嗣,公之所厚,为公危之。
介然自持,不以屑虑,姑务德报,且图智免。
繇是靡事生产,多恣弋猎,持权者谓其非象贤也,勿复忌之。
甫及胜冠之年,深达屈身之略。
事亲以孝,睦族以仁,沉浮当时,脱略细故,识者知其远大也。
开宝初,送戍卒于中山中山孟玄哲命宴射堂,公矢无虚发,举止娴雅。
玄哲有知人之鉴,谓公曰:「它日,非吾所及也」。
时陇蜀初平,寇盗犹梗,命公为果、阆州监军,兼巡检
太夫人以公使于远邦,特钟慈念,择先王之左右常从、又故谨厚者,俾辅翊之。
曰:「儿之是行,不须此辈,必当有立,无忝前人」。
太夫人喜闻其言,拊背以遣。
戾止踰月,群盗屏息,巨猾就擒,齐氓安堵。
之德,薰于邻邦;
金玉之音,闻于京毂。
受代即路,比屋遮号;
遗爱在人,颂声盈耳。
公以庭闱在念,晨夜兼程,驿鞚奔驰,剑栈危险,萝茑蒙密,岩谷深峭,狭径雨苔之滑,乔林宿鸟之喧,绝涧崩崖,人马俱坠。
比驿吏然烛而至,引绠以登,两无所伤。
深踰百尺,议者以公贵盛之未涯,孝思之致感也。
会朝廷将举楼船之师,复金陵之地,命公率卒三百,戍于武岗,式遏蛮陬,又防外侮。
先是,内地但给刀楯,群寇暴集,仅及数千。
公督士力疾,推锋决死,药镞贯臂,神色自若,贼不敢抗,稍自引退,繇是勇敢之誉闻于阙庭。
及王师南征,命公与石曦偏师,讨平宜春郡
捷书上闻,吴人褫魄,太祖始不以众人遇之也。
当是时,浮梁渡于长江,灵旂指于南国,内发七校,日费千金;
资粮䨾屦,顺流而下,牙樯铁轴,敌境是虞。
太祖命公与宗人符共董其役。
公备豫有素,往来无滞。
编管斗粟,不爽于军须;
木牛流马,式彰于心计。
太祖奇其才力,形于叹嗟,乃命公案视垒垣,督责战具。
出驱使传,车无停轮;
入奏戎机,膝之前席。
甲戌纪历,知江左之道消;
伏波论兵,与汉皇而意合。
自王师南渡,公往复其间。
尝日驰五百里,途中遇虎,以一矢毙之。
又尝械降将一人,献于阙下,至项县疾甚,斩首以闻。
太祖谓其勇而有谋,可任大事。
尝于江中与吴人水战,伏弩忽发,正中其额,若神物保护,终无所伤。
奋不顾身,忠而能力。
始,太祖以先王之捐馆也,颇深痛惜,特优命数,若追悔之无及,嘉旧勋而不忘。
畴公之勤,益怀遗烈,问及孤幼,形于轸恻,因谓公曰:「俟平江东之日,奉捷书而来」。
中使近臣几十数辈,专伺献功,竞图受赏。
适有机事,当奏京师,公独请行,上益虚伫。
且言台城危蹙之状,因云:「在途日,忽大风晦暝,此城陷之兆」。
诘朝,露版至,太祖召谓之曰:「如汝料矣」。
吴将卢绛者,啸聚亡败,众且万人,盗库兵,拒王命,诏公以偏师讨之。
势穷乞降,缚送行在,以功迁庄宅副使
会雩祀西洛,命公为御营前后巡检使
太宗践祚,拜六宅使
河决近郡,奉诏塞之,如期讫役,水复故道。
三年,舆驾薄伐,次于常山,命公视师晋阳,尽护诸将,因受诏与彰德军节度使李汉琼当一面之冲,施九攻之术。
飞矢羽集,而战气益酣;
左轮朱丹,而鼓音不息。
抶其不勉,奋以先登,勇常冠军,退必殿后。
尝为机石所中,势如疾霆,旁观震惊,不挫毛发。
俄而并土穷蹙,面缚出降。
太宗因其兵锋,遂讨幽、蓟,命公与郭守文期门之师,当前之任,与虏斗于胡瞿河之南,大挫其锐。
会戎人救至,我师不利,仓卒之际,即议班旋。
车驾宵征,诸将皆去,唯公敦阵整旅,长驱而归,引弓之民,纷布左右,惮其严整,不敢邀击。
追及行在,太宗悦之。
既还上都,罪状诸帅,唯公与汾阳等数人不坐焉。
俄而猃狁犯边,命公护常山军,与崔翰等大破虏于徐河。
先是,朝廷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
公独陈应变之略,不以新书从事,违诏之罪,誓独当之,果成茂勋,天子嘉叹。
四年,迁宫苑使妫州刺史
六年,护三交戍兵。
又受诏与潘美出代北,破契丹灵邱县,大获而归。
明年,护定州军。
雍熙二年李继迁叛于银、夏,受诏与田仁朗讨之。
仁郎被谗下狱,以公为环州团练使,实代其任。
公以仁朗非罪,屡上言救之,果获轻典。
及西师之罢,出为高阳关监军
三年,王师北征,诸将受律,公隶曹彬麾下,实为之前锋。
鼓行深入,屡败贼众。
矢中左股,督战不废,得契丹贵将一人。
元戎欲奏其事,公力止群议,不敢贪功。
俄而傅潜米信兵败,众遂大扰,为贼所乘,独公全师而归,成列不乱。
既次易州,贼骑倏至,公兵素整,格斗退之
因受诏知定州,兼兵马钤辖
太宗知公忠勇,可贞戎政,改武州防禦使,充侍卫马军都虞候赐号忠果雄勇功臣
九月匈奴南侵,命公为沧州部署,率步骑一万以赴之。
虏急击,河间刘廷让求救于公,不俟驾而往。
次君子馆,虏伏兵发,廷让等先不之觉,公力战败之,歼戮无数。
会暮,虏援兵至,裨将桑赞等先遁,我师遂溃。
公独领百骑,达于河间
谗人构之,谓其失备,诏徵赴阙,送相府薄责之,公条对明白,即命复位。
因上军政数事,皆可其奏。
未几,授武州观察使检校太保总兵如故。
端拱元年春,迁洮州保顺军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出为定州都部署
是岁,匈奴八万骑寇中山,公之众才二万,内谒者传诏,俾坚壁以待之。
公谓诸将曰:「阃外之事,吾得专之也。
往年河间为人所误,不即死者,正为今日耳」。
护军袁继忠壮其言,跃马从之,大破虏于唐河
追奔数十里,俘馘以万计。
是岁,虏寇常山邢、洺诸郡,皆守城不出;
中山之民,刍荛无废。
公又出奇兵,薄西山以邀虏,虏亦引避。
太宗贤之,召归,谓曰:「唯尔尽力于我」。
每岁防秋,即诣屯所。
淳化四年,授邠州靖难军节度使,仍总兵柄。
李继迁叛涣河外,交通夏台绥州高文岯举城效顺,西鄙骚然,命公为河西行营都部署
继迁闻风逃于绝漠,保忠就缚,送于石州
或请诛之,曰:「当献于天子,以衅鼓耳」。
既而申宥罪之命,契明主之心焉。
至道二年春继迁劫我辎重于浦洛河,二将败衄。
命公为灵、环十州都部署经略西事。
秋七月,大发车骑十馀万,分五路以讨贼,遣公自灵州东关镇,由赤柽、苦井路以赴之。
军行乏水,深以为虑,即自橐驼路径趋乌池。
丁罕庆州之军与贼接战,倍道赴救,解其长围。
三路之兵,皆后期不至,贼党远遁,遂谋旋师。
尚以不赴灵州,虑违诏旨,遣其弟继和奉表待罪,太宗深加慰勉。
属馈粮朔方,命公由瀚海路率师护送。
公请自古原州涉蔚茹河为便,众或非之,公确论其事,又遣继和入奏,继和亦博达有谋,极言其利,太宗听之。
属漕运之司,飞挽未集,遂案甲休士,持重养勇。
贼将史癿遇者,颇扰内属。
率兵击败之,俘获万计,士气益振,叛羌悉归。
三年,果由古原州路入援灵武遂城废垒,是为镇戎军
控夷人之咽喉,为诸夏之捍蔽,守禦之固,至今赖焉。
灵武之言归,闻永熙之厌代,亟陈封奏,求觐天庭,改授陈州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总兵如故。
五月来朝,上以公累朝旧臣,地居元舅,周旋二纪,勤劳王家,将欲增其宠名,不敢烦于戎旅,诏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归镇甸服,偃息以作藩;
正位中台,雍容而论道。
俯接天邑,盖蒙福于京师
并建戎藩,用夹辅于王室。
太宗因山卜宅,同轨戒期,执圭来朝,攀髯号慕。
俄丁齐国太夫人忧,居丧尽哀,几于灭性,明诏起复,固让莫从。
三年,以诞圣之辰,修上寿之礼,郊劳饯饮,宠数并优,宴见咨询,嘉言罔伏。
五年郊祀,进位检校太尉
六年北伐,败我师于望都,公感愤载怀,明发不寐,上奖其诚节,特诏归朝。
清宴延登,策虑幅臆;
公车请行,封章叠委。
上优宠耆德,不欲重烦,但玺书垂褒,便坐加礼而已。
俄授公山南东道节度使,未几,授诏判许州
实由公乃心本朝,忍违京辅。
遥领岘首,式绥三楚之人;
卧理璧田,且增九鼎之重。
遽以明德皇太后大渐,诏入省之,属玄寝之有期,复巾车而肆觐。
俄而北方之疆,举国来寇,边城震骇,羽檄交驰。
两河之人,旦暮延颈,以徯六龙之御也。
公恳求扈从,以捍牧圉,上亦倾心委赖,动静咨访。
公忠诚感发,规猷宏远。
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帷幄之筹,言皆可复。
及先驱禦侮,受命忘家;
临敌誓师,人百其勇。
胡骑奄至,不介马而径驰;
我武既扬,须破虏而会食。
大歼丑类,克振天声。
保界洪河,申严戎政。
轻裘缓带,奉迎乘舆;
酾酒椎牛,宴犒卫士
上天眷命,北虏请和。
边尘载清,帝车来复。
加地进律,实居群后之先;
继好息民,式开万世之利。
诏加开府仪同三司,增邑千户。
未及拜命,遘兹沉痾;
适睹承平,奄归窀穸。
呜呼!
享年五十有六。
诏废朝五日,赠中书令,上特为制服发哀,群臣奉慰。
命入内侍副都知西京作坊副使张公景宗监护葬事,又命殿头高品石廷福召名德僧就其第,作佛事四十九日而罢。
太常考行,谥曰「忠武」。
发引之日,有司具卤簿鼓吹,大鸿胪持节护丧。
即以今年十二月庚子,归葬于河南府河南县偏桥村之先茔,举弘农郡夫人杨氏祔焉,礼也。
公二纪宿卫,四换节旄,累阶至开府,策勋上柱国,进爵为公,真食至三千五百户。
功臣之号,凡三加焉,禄位官荣,皆人臣之极矣。
公前娶弘农杨氏,即保静军节度使、赠侍中光美之女也。
继室天水阎氏,封凉国夫人
三子:长曰昭吉,次曰昭文,皆任供奉官,先公而逝;
季曰昭庆,今任洛苑副使
四女:长及笄而亡;
次适内殿崇班曹玹,亦逝矣;
其二皆幼。
两弟,仲曰继恂,任洛苑使顺州刺史,不幸短命,前公而殁。
有子曰昭逊,以公之故,特授内殿崇班
季曰继和,任西头閤门使平州刺史
智略辐凑,磊落不群,负文武之才,以功名自任,公友爱尤异,深所推奖。
尝谓之曰:「吾门之不坠者,繄尔是赖」。
自罢兵归镇,因手笔唐李绩《遗戒》授之,且曰:「吾不复预家事矣」。
启手之日,依而行之。
及公之被病,继和适受任并门。
力疾封章,忍死以待,飞驿而至,相见甚欢,谈笑移晷,方寸不乱。
比更衣而就舍,即瞑目以归全,其器量也如此。
长姊适故洛苑副使郭守璘。
恭惟明德皇太后,少麓启祥,涂山叶庆,作合先帝,正位内朝,光辅大君,居尊长乐,播德彤管,升祔閟宫,实公之元妹也。
次妹适故主客员外郎、直集贤院范贻孙
从父兄曰继凝,任枢密直学士,未及大用而亡;
曰继昭,终于殿直
二兄之子:曰昭度内殿崇班
曰承供奉官,皆由公之故也。
公器宇宏廓,风鉴融朗。
敦说诗礼,博通义府,跌宕文史,多识前言,寤寐经纶,善谈名理。
为将威重,御众严整。
在贵思降,人得其欢心;
抚下有恩,士致其死力。
习知边事,练达武经。
临难忘躯,无厌于金革;
尽瘁事国,竭力于股肱。
交游之情,岁寒而勿
行旅之际,险易之不争。
尝奉诏书,护塞河决,日暮涉水,让舟于梁迥,公与窦神宝乘单舸而渡,溺于中流,得大桑树,依之获免。
以舟迎,夜半至岸,比旦视之,树已没矣。
其捐己先人,有如此者。
临事有谋,当机无滞。
岐沟之役,适有诏部分诸军隶于列郡,公遽令录其诏书。
后旬馀,有亡卒数万人集于中山,不知所向,公即以诏书谕之,各给要券,俾归所部。
其深识制变,有如此者。
为国远虑,献言尽规。
先尝诏废夏州,公以为贼迁根本之地,不可为也。
又言银、夏南山中,宜增置堡戍,以扼其冲,且保鄣蕃族,而断贼之粮道
当时虽不用其策,而识者韪之。
至于宿卫钩陈,握兵兰锜,周庐夜直,太上有高枕之安;
戎壁亲巡,军中无儿戏之诮。
连守两镇,密迩王畿,化行若神明,民爱如父母。
宛邱日,属水潦暴集,旧防坏决,吏民奔溃,盖无聊生。
公独守危堤,精意恳祷,冲波稍却,一郡护全,率身捍患,人受其赐。
性敦俭约,不务华侈;
勤接士类,雅好清言。
多聚群书,仅馀万卷,退食于公,手自刊校。
喜读《春秋》,躬亲缮写,笔札之丽,自成一家。
博物多能,动臻奥赜。
金丝误曲周郎之顾乃
驽骥同群,伯乐之鉴殊妙。
然而感激家世,慷慨勋名,尝语弟继和曰:「我异日当马革裹尸,正得死所耳。
慎无厚葬,期于速化」。
既以彰尽忠之节,亦以见达命之言。
在北边日,尝奉诏废威虏军,公上言以亭鄣之设,不可撤备,汔今赖之。
又累奉手疏,乞固守灵州,至于陷没,深以为恨,此又城之英规,禦戎之长算也。
公劳谦自处,兢持尤甚。
台宰之位也,而巽床好让,慕考父之益恭;
立方面之勋也,而坐树无言,同之侧之不伐;
冠通侯之籍也,而卑以自牧,靡恃刑马之盟;
居外族之亲也,乃贵而能贫,谨守濯龙之戒。
宜其陟降帝右,屏翰王国,出藩入辅,生荣死哀。
清庙藏功,酂侯已归于第一;
未央画像,霍氏当期乎不名。
兹所谓皇家之荩臣,人伦之全德也已。
爱弟等以某尝学旧史,从事斯文,见徵篆刻之辞,以防陵谷之变。
牢让不获,谨为之铭。
铭曰:
哲王建官,仰鉴悬象。
紫薇端门,实列贵相。
文昌法宫,乃有上将
唯公践之,令问令望。
国之大事,时惟五兵。
入董藩卫,朕师不惊。
出总戎律,乱略以清。
唯公尸之,七德以贞。
二矛重弓,高牙长戟。
雕戈淑旂,屏我王国。
弩矢前驱,列鼎而食。
殊邻不庭,拊剑太息。
黼黻公衮,山玄陆离。
赤舄几几,貂冠蝉緌。
昼日三接,宴见畴咨。
启沃忠荩,行无越思。
中山之师,辙乱旗靡。
抗章请行,投袂而起。
帝嘉旧勋,虑其劳止。
旰食咨嗟,玺书褒美。
控弦之骑,饮马于河。
銮辂薄伐,战功居多。
时龙驻跸,天骄请和。
宣室饮至,朔陲止戈。
帝居穆清,体貌尤异。
中外式瞻,安危注意。
事君致身,忧国尽瘁。
呜呼彼苍,胡不憖遗?
心领襄汉,镇兹璧田。
河润九里,民戴二天。
广千乘,禄踰万钱。
乐只君子,胡不永年?
岁将暮兮寒风冽,天皑皑兮飞密雪。
繐帐俨兮犹悬,灵輀隐兮进辙。
路悠远兮野苍茫,归夜台兮从先王。
英魂邈兮骑箕尾,忠功蔼兮书太常
泉扃阒兮宿草荒,人生共尽兮吁可伤!
唯勋名不灭兮,等维嵩之峻极,与洛水而灵长。
大宋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卫上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信国公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二百户追封周王谥悼献墓志铭(奉敕撰)1006年10?)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武夷新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昔者骍旄之誓,示天下以怀柔;
《麟趾》之诗,明公族之信厚。
陶唐之圣,华封陈三者之祝;
太姒之贤,《大雅》垂百斯之颂。
其有分辉帝胄,毓德皇闱,至性出于自然,积庆由乎锡羡,而乃参驾鹤之侣,同子晋之上宾,标秤象之能,叹苍舒之早世,恻宸襟于丹极,蔼休裕于青编。
呜呼哀哉,见之于周王矣!
王讳元祐,字庆长,今上之第二子也,以至道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生于东宫
昊穹眷怀,承华多庆。
石墙银榜,表天地长男之祥;
甲观画堂,处世嫡皇孙之贵。
而王禀温恭之德,挺岐嶷之姿,亦既免怀,未尝好弄。
虽在稚齿,宛如成人,雅尚文史,尤嗜笔札。
辨寿街之牍,精识造微;
长安之日,神机绝俗。
八岁,制授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信国公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二百户
元子比士,虽《礼》经之旧章;
半楚以封,实太上之谦德。
维城之美,克茂于本枝;
齿胄之仪,未遑于外傅。
俄遘阴阳之沴,遽成膏肓之疹。
日跻厥德,冀三善之弥彰;
天夺之年,何九龄之弗祐?
咸平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薨于宫中,年始九岁。
衅生鹤禁,悲缠
震宫虚位,感极天慈;
都人罢市,痛深行路。
特诏废朝五日,追封周王,有司奏谥曰「悼献」。
夏王钟爱,元宗繇是以赐名;
临淮早亡,世祖不遑于进爵。
方策所纪,布于前闻,哀荣之数,斯为极致。
先以其年五月十有三日,权窆于开封府开封县汴阳乡之禅惠僧舍,即以景德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备卤簿鼓吹,陪葬于永熙陵,遵吉卜而安壤树也。
自初窆及归葬,并诏供备库副使、入内内侍副都知景宗监护焉。
惟王玉振金相,竹苞松茂,兹百禄,体自九重,而明允笃诚,英敏聪悟。
起居祖习,了无童心;
被服造次,必于儒者。
奉两宫之欢爱,左右咸宜;
躬三朝之候问,夙夜匪懈。
及胜衣趋拜,胙土启封
并建戚藩,立爱以固邦本;
外总宿卫,经武以重亲贤。
德望弥宣,徽猷益盛。
仁孝爱士,将从四人之游;
博习亲师,式伫三雍之对。
无何庭兰方茂,奄至惊秋;
隙驷靡停,莫闻留
吴客致问,知玉体之不康;
史观文,骇前星之失色。
斯盖天人之合应,灵真之降祥,暂表瑞于皇家,复收神于太素。
望思不已,轸汉后之深慈;
封树克终,从桥山之真宅。
呜呼!
佳城一闭,夜台千古。
拱木合抱,怅岁月之推移;
深谷为陵,庶文字之传信。
臣恭膺明诏,获当撰述。
在昔苴茅锡社,常奉行于命书;
今兹卜兆开阡,又勒铭于玄寝。
濡毫感怆,诚无愧辞。
铭曰:
皇图三叶兮,邦家会昌
锡祚蕃衍兮,源发灵长。
猗兰积庆兮。
黄离降祥。
帝锡纯嘏兮,挺生贤王。
在傅不勤兮,英姿聿彰。
为善最乐兮,嘉言载扬。
天既难忱兮,命亦靡常。
秀而不实兮,今也即亡。
愁云繁兮岁将暮,清霜凝兮天向曙。
森骑吹兮前引,俨刍灵兮先路。
祔宅兆兮文园,怆风烟兮巩树。
唯青简兮翠珉,垂令名兮终古。
上言契丹国事奏咸平六年七月 北宋 · 李信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
戎主之父明记,号景宗,后萧氏,挟力宰相之女,凡四子:长名隆绪,即戎主;
次名赞,伪封梁王,今年三十一;
次名高七,伪封吴王,年二十五;
次名郑哥,八月而夭。
女三人:长曰燕哥,年三十四,适萧氏弟北宰相留住哥,伪署驸马都尉
次曰长寿奴,年二十九,适萧氏侄东京留守悖野;
次曰延寿奴,年二十七,适悖野母弟肯头。
延寿奴出猎,为鹿所触死,萧氏即缢杀肯头以殉葬。
萧氏有姊二人,长适齐王,王死,自称齐妃,领兵三万屯西鄙驴驹儿河。
尝阅马,见蕃奴达览阿钵姿貌甚美,因召侍帐中。
萧氏闻之,絷达览阿钵,抶以沙囊四百而离之。
踰年,齐妃请于萧氏,愿以为夫,萧氏许之,使西捍达靼,尽降之,因谋帅其众奔骨历扎国,结兵以篡萧氏。
萧氏知之,遂夺其兵,命领幽州
次适赵王,王死,妃因会饮寘毒萧氏,为婢所发,萧氏酖杀之。
萧氏今年五十,自景宗死,领国事,自称太后
国中所管幽州汉兵,谓之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约万八千馀骑,其伪署将帅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当直舍利及八部落舍利、山后四镇诸军约十万八千馀骑,内五千六百常卫戎主,馀九万三千九百五十,即时入寇之兵也。
其国境自幽州东行五百五十里至平州,又五百五十里至辽阳城,即号东京者也。
又东北六百里至乌惹国,其国用汉文法,使印八角而圆。
又东南接高丽
北至女真,东踰鸭江,即新罗也。
皇侄康州团练使夫人吕氏墓志铭1017年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文庄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夫人吕氏,故丞相司徒正惠公之女。
正惠公之贵也,鲁祖衮赠中书令,祖琦赠太师尚书令
其先太岳述职,仰悟灵心;
尚父表海,下因旧俗。
景祐垂世,积德在人,门生忠贤,亦启明淑。
夫人夙禀家训,幼勤女职
动则申礼,保阿是咨。
烝而献功,纮綖悉备。
言念诗史之意,步中珩璜之节。
加以文绣设色,必穷其丽;
哀筝度次,尤尽其音。
国家璿源炽昌,仙绪蕃衍,选建明德,广封连城
棣萼相依,犬牙错峙。
上隆惇叙之化,下嘉信厚之风。
扶植基干,毕侯支庶。
崇右戚之惠,尽家人之爱。
至若宗子授室,王姬下嫁,必选令族,以纳多祥。
楚王亲则帝兄,位极人爵。
宝玉分器,在庭。
其第四子天水郡公允诚生禀粹和,早闻诗礼。
怀金上序,结绶内朝。
号为宗英,特茂宸宠。
始娶赠邠州观察使潘惟正女,不幸早亡。
宗臣上言,礼当继室。
上乃念正惠之昔佐先帝,厥有大劳。
缀衣之辰,受傅圣之命。
寝丘之封虽远,高门之庆未移。
乃诏申以婚姻,宠其阀阅。
枚卜献吉,踰八世之祥;
大璋纳礼,丰六版之数。
夫人遂以大中祥符五年夏六月乙丑,召见汉幄,进对尧门。
象服晖华,拜赐于中禁;
油軿拥从,言旋于旧居。
观者荣之,忠臣知劝。
明年秋七月辛亥,归于郡公
六珈盛饰,百两亲迎。
仆御授绥,傅姆加景。
华烛光炤,煌煌如昼;
从者毕袗,祁祁若云。
有司相仪,太官供具。
婚姻之礼,特盛于兹。
五月中参,三月庙见,象揥居手,宝翟在衣,动止肃雍,词气舒婉,式瞻贵里,为宪宗家。
若乃荐豆公侯之宫,胖载旧姑之室,匪鸡之勤儆戒,惟丝之求善匹,藻之意柔洁,山河之体容润,固已极图传之言,岂止率鞶缡之训者哉!
方将下司封之诏,举从夫之典,启汤沭之邑,增车服之数,而易落,隙驹难驻。
德宫永逝,虽大化之攸同;
硕人无子,痛芳音之莫继。
呜呼哀哉!
七年秋九月壬寅终于内寝,享年十九。
尚宫赐襚,辍朝二日,权厝于奉先资福禅院
以天僖元年八月己酉,葬于河南府永安县南訾乡漫流村潘夫人墓之西北原,从吉卜也。
左骐骥使澄州刺史入内内侍省都知景宗营葬事,以著作郎、直集贤院徐奭大鸿胪监护。
歛封有日,执綍将行,乃命史臣,图芳幽础。
铭曰:
降神灵绪,赐履遥源。
间生邦媛,选俪宗贤。
顾史永箴,披图问礼。
德盛年阙,华繁实委。
梁台遣奠兮组帐烟空,文园安宅兮松路尘封。
哀兰仪之永閟,唯玉誉之无穷。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 其三 勾合曲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六
凉风应律,天地之气正中;
广乐充庭,金石之音载协。
望尧云之布濩,延羲辔以舒迟。
上悦天颜,教坊合曲。
宗室武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追封楚国公墓志铭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王魏公集》卷八
公讳宗荩,字才叔濮安懿王第二十五子也。
起家除右监门率府副率皇祐中大享明堂,进太子右内率府率,稍迁右监门卫将军
英宗登极,拜大将军,未几,以近属再迁阶州刺史
今皇帝嗣服,进邵州团练使
丁母永嘉郡太夫人皇甫氏忧,服除,改道州防禦使
元丰三年二月戊申薨,享年四十有二。
上闻震悼,以慈圣光献皇后在殡,不克亲临其丧,犹敕中人赙赠之甚厚,制赠武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追封楚国公
四年九月丁酉,从葬于濮安懿王之园次。
娶杨氏,封仁寿郡夫人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景宗之女也。
子男六人:仲江,右监门卫大将军筠州刺史
次仲邮、仲的,皆右千牛卫将军
仲葳,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仲匿,早卒。
女四人:长永安县,适澶州录事参军孙景初
永泰县,适右班殿直程温叟
永泰县,适右班殿直王侁
一未行。
孙男三人,女六人,尚幼。
公性纯孝,居母丧勺水不入于口,七日哭泣悲哀,吊者不忍闻。
服除,痛自刮磨故习,至不饮酒食肉,声色玩好悉皆屏去。
好收异书,喜为文。
不以富贵骄人,轻出财力以急人之难,有称于宗室中。
不享遐寿,是可哀也。
铭曰:
宋受天命,系绪有光。
翼翼楚公宗子之良。
居宠惟约,立志以强。
谓兹令德,克享寿臧。
云何不淑,奄忽以亡?
有京者冢,实维其藏。
刻石昭昧,以告茫茫。
曹子方新茶(补编)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陈植文华斗石高,景宗诗句复称豪。
数奇不得封龙额,禄仕何妨似马曹
囊简久藏科斗字,剑锋新莹鸊鹈膏
南州山水能为助,更有英辞胜《广骚》。
僧景宗相访寄法王禅师1087年 北宋 · 黄庭坚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抱牍稍退凫鹜行,倦禅时作橐驼坐。
忽忆头陀云外人,闭门作夏与僧过。
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山中雨熟瓜芋田,唤取小僧休乞钱(原注:张方回本山谷自注云:智航道人住嵩山法王寺,数遣小僧景宗都城,因宗还寄之。)
早起 北宋 · 李复
 押词韵第八部
群鸠啄屋鸣,乱雀翻檐噪。
喜呼怒争逐,往来竞酣闹。
阳气动飞潜,得意相陵暴。
晓枕不能眠,开门适情好。
酌泉供清盥,短发巾野帽。
中心旷无事,焚香诵真诰。
人生袭元精,含和百神抱。
失足落阴界,久困群邪耗。
漂溺孰能回,浩劫沉波潦。
玉镜动悲云,慈航引清棹。
惟予久冥寞,区区谢初少。
三叠舞胎仙,八景驻霞翿。
稽首蹑祖风,中天延羲照。
故赠昭化军节度使杨应询神道碑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六一、《初寮集》卷八
政和六年,某同修国史,考外戚世序,维章惠皇后真宗,拥翼仁庙,躬襁褓调护之劳,景祐中创立皇嗣,援纳英宗,有大功于两朝。
大观元年,上幸兴德院,顾怀祖考,录定策之臣,宠逮子孙。
深惟景祐之议,灼见天心,卒然初谋,入继大统,繄后一言,基命万世,宜褒赏外家,显示天下。
今其侄孙某方守雄州,治有异绩,乃超授泰州防禦使
永桥之役,以洋州观察使大名府路马步副都总管
诏屯兵河上,命下属疾,犹自力戒行,已而告薨。
讣闻,上深轸悼,特赠昭化军节度使,谥曰「康理」。
既葬,其子请辞刻墓隧之碑,某曰:「先后社稷之勋,具在史册,而公尽瘁于国,有太常之谥,幽堂之铭,可信不疑,法宜书以垂后」。
公讳应询字仲谋,其先益州郫人章惠之贵,移籍开封
公,赠太师中书令知信、宿国太夫人盖氏之曾孙,建宁节度观察留后、赠太尉景宗安定郡夫人吕氏、清河郡夫人张氏之孙,皇城使、赠右金吾卫上将军永节、咸宁郡夫人王氏、永嘉郡夫人陈氏之子。
生数月,祖荫以官,长而开敏俶傥,慨然有志于功名。
初监威胜军西汤驿,应群牧使韩缜之辟,与契丹画境代北。
河决孙村,修河司选为僚,事必俾公禀于政府,条析明辨,大臣咸以为材。
久由河北副将擢知顺安军
年志盛壮,勇于有为,而动皆中理,治誉翕然。
边人驰射为俗,公兴学迎师,执经讲问,儒冠四集,户有弦诵。
民救父,殴搏仇致毙,公闵无兼侍,杀且非意,吏固当以绞,公固请谳,诏果贷死。
金吾保州,壤接化均,两邦歌之。
移守信安,未行,改保定
坐姻家左迁,历京西京东二将。
遭外艰去职。
终丧,从熙帅筑金城关,遂领京东兵。
今皇帝即位,再守顺安,召见,语当上意。
契丹使贺天宁节,留副接送伴。
移知岢岚军,未赴,易霸州
岁大饥,倾廥赈之。
募民开陂泽,官助其费,使食其利,所活万计。
塘泺迫城,渐加积潦,至浮户以行,公增堤为长衢,浚傍地以泄水,自是人不病涉。
穷边无医,公请立法,颁太医方书于州,辇所用药于帅府,市揭名价、取薄息,以供僦直,众赖以济。
召为崇宁元年契丹正旦副使,陛对,漏下八刻,即其日兼閤门通事舍人
公恬于仕进,初命三班奉职,积四十八年而为文思副使,及此膺上亲擢,时论尤以为荣。
上付公五事,密刺于契丹
属耶律禧立,庆吊交驰,吉凶礼渎,公崇大体,不问细故,北人惬服。
归将至其中京,送者请驰入城,为哲宗忌。
又留明日,赴其故主祥祭,众疑改故事,且无朝命,公曰:「中国以礼义为四夷所尊,彼以先帝之故而亟行,因为其主而少留,此善意也,奈何拒之」?
遂听其请,后著为令。
半道除湖北沿边安抚副使,觐辞皆对,奖遇弥渥。
得北国八事,为《别录》奏之。
上俾归谕诸帅,申饬武备,如公所陈。
会雄守罢,即诏摄守,公入奏事,究言北方利病,上延问甚款。
辰正,公遽趋下,命改日再对,面授西上閤门副使
三年,遂知雄州、兼制置屯田使河北沿边安抚。
既统郡十六,事联四帅,其任既重,而控北国往来之冲,移檄占词,动系机会,守将非通古今,识度宏远,则暴猛失和,轻懦招侮。
公世官朔陲,因俗施政,小大悦附。
沉谋而善断,威望隐然,名震敌境。
契丹以夏人连姻,请所还削地,使不获命。
是冬引兵而南,受礼于幽州,上以群疑访公,公谓「契丹盟誓百年,酣嗜惰逸,兵不素厉,矧仰岁赐,恩给诸蕃,讵敢轻绝于我,殆虚诳也。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惟蒐卒峙粮,示以形势。
明年契丹果北走。
上善公策,迁引进副使,又迁西上閤门使,且俾再任。
五年契丹以其相萧保先、牛温舒不时来使,必欲为夏人得地,或曰兵使入,边州皆警。
上重其事,乃以公副枢密直学士梁子美往迓于境。
二使初以国相欲贵倨自异,公揣知而逆折之。
距国门一舍,上驰使赐公金带,及门,又命近侍问契丹情伪。
公对曰:「彼无能为,其夸肆大言,徼幸万一耳。
唯坚前议,彼计索矣」。
既对,具奏方略契丹讫去如公谋。
御史永静妖人方暑,诛逮满狱,公徐为上区别,天慈恻然,止坐首恶,贵近知而不敢言者,颇有愧色。
上因命公有所论奏,疾置直达,勿关有司。
寻兼高阳关路兵马钤辖,所以慰遣甚厚。
李勉啸聚亡命匿西山,为盗并、镇。
令军攻之,发民转饷,两路骚然。
朝廷罪部使者玩寇,责战日急。
公言「师老患生,恐甚于,愿罢诸军将,裁留逻兵,扼险困之」,等遂降。
契丹使北还,必以夷乐逆于白沟。
前此,尝有私见归信容城汪慈明自言其名者,乃契丹宠伶,具闻几事,愿得内附,令疑而却之。
边臣遽奏其去,密诏委公暨慈明,丁宁必得,且有异赏。
公授谍以术,物色敌中,卒与偕来,送于京师,其语不妄,遂命以官。
虽彼至亲,终莫之觉,而公避赏,绝口不言。
故时谍语不根,眩误耳目,公参伍检核,厚其赏犒,聘使之出,必选谍者,潜以左契,见于敌帐。
亟先驰归,动静悉以闻,使还,验皆合。
上喜,进东上閤门使
西输之民,困敌贪虐,公戒吏勿扰,用助侦察。
旋以觇报精审拜四方馆使,公以褒典再下,因是固辞,推功僚佐
上多公不伐,均赏有差。
公明于用间,敌在目中。
其所指取如探囊物,而人莫知谋所从出。
然事有当秘,不可得而书者,观上之屡赏,则公成效多矣!
计司以边食之乏,移于沧,公疏擿其谬,以雄一州须十万斛,科车括船三年乃毕,岂惟民劳,而水陆僦费二万一千馀缗。
槩之诸州,十倍此数。
请均僦钱,增价以籴,诏立罢运。
玺书报公,事有未便,无惮条列。
已而集塞下,乃撤旧仓之隘,宏壮而一新之。
大观初,公既以章惠前功,躐迁秦州防禦使,未几天子受八宝,敷大庆,又拜汧州观察使,升本路马步军总管,仍以子泽书沿边司机宜文章。
公感殊遇,益罄忠力,奏置本钱二千万,收其赢以养士,士奋于勇。
始,公摄雄州,上以归信容城弓手,敌惮其劲,议增倍为千人,众意难之。
公独曰:「县必有弓手,本以备盗,岂为邻国增之?
敌将为辞。
且武技之精,去鞍疾驰射,神臂弓百步命中,增倍为难」。
上遣使按实。
又擢公子閤门看班祗候
母丧乞解官,不许,敕有司具葬,公乃请入觐,冀陈至情。
甫及都城,易定州路副总管,寻改西甫副都总管
既内徙,始听终制。
禫除,提举万寿观、副馆伴契丹使。
上劳问良久,公自叙感泣,锡御、绮锦以助私觌。
馆例,赐温州,而贡包未达,吏取他以赐。
敌不受,且求真者,须小使送之涿州公让之曰:「本朝唯馈北主,则边臣为小使,使者敢自比邪」?
敌皇恐出拜。
公密奏微物,仍许以贡至仍赐,敌又喜过望。
力请捍边。
复为定州路副都总管,徙真定,不行。
踰年,移大名府路,以病请致仕,翼日,薨于魏,实政和五年正月壬辰,享年六十有三。
诏官亲属五人,迁一子閤门祗候,赙赠金帛加等。
其年四月辛酉,葬祥符县开封乡毛郎村之原。
元配赵氏,继室两张氏,皆赠硕人,祔葬公墓。
男泽,忠训郎閤门祗候
渊,儒林郎
深,保义郎
女:长适修武郎赵景之,次适承节郎阎璟,次适将仕郎彭年,一在室。
孙植、梠,保义郎
栱、朴,未仕。
女孙三人,皆幼。
公天资孝友,金吾之没,哀毁骨立。
家时尚贫,葬其族十有三丧,聚食者百馀人。
及贵,恩义益笃,推荫兄息。
没之日,季子犹未仕。
轻财仗义,所交皆世名人。
士去门下,踵为达官。
政简而惠,破奸擿伏,庭无讼,民画像事之。
治军不烦,士卒畏爱,所在肃然。
胸次落落,坦诚待物,于事若不经意,而机略明悟,当大利害,众方骇惑,谈笑立决。
仪干秀伟,博学而好属文,敏于辨论。
上每命使,必为选首。
方时治安,护塞总戎,折冲樽俎,有古良将之风。
以身许国,遇事敢言,上察其诚,眷倚特异,受中诏四十有三,亲洒宸翰者四。
观其奏议,炳炳数百篇,可以知其忠矣!
系曰:
帝德天覆,威怀北戎。
粤有良翰,时维杨公
公才文武,王国之杰。
受任朔方,世载劳烈。
帝曰汝能,往使于北。
遂分将符,镇抚吾圉。
敌援重,请还削地。
使来非时,汹汹群议。
公折其骄,彼谋斯沮。
狼贪革心,弭耳徐去。
治雄六年,兵厉食衍。
谋良削盟,功高用间。
章惠之勋,褒恩及族。
乃如公贤,克荷恩禄。
大伾导河,以既属疾。
慷慨治行,匪躬之恤。
讣闻于朝,宠赠加谥。
惟帝念终,哀荣终始。
毛原膴膴,繄此佳城。
公乎千载,其凛如生。
平江赵升侍郎 其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一○
习懒,遂无游城阙之意,跼蹐田閒,复此隆暑。
饮食所须,求辄无之。
平日固有饥寒并至之忧,今乃有热而饥者,世事百态,何所不有,可以发一大笑也。
铃斋坐啸,固不病此,然异时为郡之乐,一切禁格闭置车中。
如三日妇,固景宗之所不乐也,如何?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馀辄用元韵以示家弟谨布师席 宋 · 陈与义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四库本作韵语)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釐。
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四库本作竞)
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
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
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
定业院新铸铜钟记1177年 南宋 · 尤袤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梁溪遗稿》文钞补编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定业院
临海之义诚白岩山定业院,乃近故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襄阳王敏肃公墓侧之精蓝也。
建于唐光启二年,其钟铸于乾宁四载,岁久钟坏。
今主僧景猷与其徒景宗等募缘鸠工,将新之。
按旧钟具列台州史司空杜雄等名衔,殆今三百有馀年矣。
将改铸之月,敏肃公之仲子通直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铢来请曰:「钟旧有州主姓氏,今不可以无述」。
因求记焉。
回新盘石曹主簿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九六、《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五
开骅骝之道,万马皆瘖;
飞鸾凤之骖,一夔亦足。
未皇候气,先辱修辞。
恭惟某官履行醇明,风猷凝远。
吐天葩而拔俗。
拾地芥以决科。
齿清如冰,岂羡景宗之笳鼓;
学至于海,方观子建之波澜。
俯从簿正之供,密近里仁之美。
能令公怒,直为假馆之谋;
尔有嘉谋嘉猷,又恐趣装之入。
某欣闻还舍,未遑款门。
诸侯不臣寓公,无曰一廛之愿受;
进士于吾同业,尚须尊酒以细论。
怀仙楼赋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六、《历代赋汇》卷一○六、琼琯白真人集、《南宋文范》卷二
巍乎高哉!
斯楼位置,上接层霄,下临无地,宜群仙之所居,日觞咏以为娱。
与造物以游遨,有青天兮为徒。
晓日曈昽,卷上真珠;
十二栏干,悉如金铺。
翠烟藏山,乍有忽无,晚风飒至,琪林扶疏。
明月初上,天籁虚徐;
松竹起舞,自然笙竽。
楼中仙子于此时也,玉炉金鼎,妙香绕衣,兴即举酒,醉即赋诗,诗成大笑,鬼神歔欷。
仙子自乐,问天何时。
至如雾雨空濛,千岩显晦,平田万顷,白水汪濊,一望冥茫,如江之汇,星月交光,空水澄霁。
下视女墙,花木蔽翳,满城楼台,飞耀天际。
及乎夜深,清露飘草,八表无云,烟沈斗堕,与彼昼閒,玉云在檐,飞鸟啼断,落花廉纤。
仙子呼青童,命素娥,捧翠盘,荐金螺。
白眼视朱紫,未许飙尘高眇。
吟情其不极,放草圣以舒豪。
览江山以慨想,望虚无兮高远。
嗟光景兮如流,觉青春兮婉婉。
于是敕六吏,檄五官,窜三尸于大渊,殛六贼于昆崙。
啸命风霆,归奉绛君。
延羲娥于大庭,友堪舆于无始。
烹天得滓,鍊道取髓。
盖将把八空之气,御九极之风,呼王鸾以为辔,使琼英以为容者也。
故辟斯楼,于焉兴怀。
夫楼之北郁然高冈,则任敦于此乎仙;
楼之南紫气在望,则何氏九仙于此乎得道。
楼之东鹿径就荒,榴洞犹存;
楼之西怡山翠峙,坛空井寒。
彼何人斯?
有志者事竟成也。
春溪小猎行 元 · 王恽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秋涧集卷八
经略史公子明春溪小猎九公子有诗以纪其乐索予同作至元庚辰三月三日五夜灯下走笔赋此
春风两岸春草碧,漫漫溪流野凫集
花边高冢麒麟,拜扫归来见豪习。
一声画鼓警凫飞,霜鹘翻空看横击。
离披五色堕马前,血洒平芜警半湿。
野桥淡淡夕阳低,回风飒飒溪神泣。
不愁归具众宾须,红烛金盘快鲜食。
将军往岁东西征,苦竹崖倾江岛赤。
高勋烈烈在云台,婉娈龙姿见平昔。
平生得意在战酣,州群徒劳非我职。
明时政有逐禽乐,醉听清商还自适。
鼻端出火耳生风,梦里弦声闻霹雳。
君不见姚崇奉诏趋新丰,径入长围吐奇策。
呼鹰纵犬少年事,大拜曾从指踪得。
君侯逸兴浩无边,老作猎师三万日。
帕车过市掩新妇,此事终为景宗叱。
自怜白发两眼昏,矻矻穷年太玄笔。
君王有梦渭滨畋,苦恨非熊深自惜。
登贤隐山寺 明 · 欧大任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松下禅林偶一攀,秋风摇落武阳关。
景宗凿岘今何处,士雅投戈尚有山。
袅缀白云金塔上,茏葱佳气石幢间。
西来贤首开精舍,只记祇洹半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