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司农卿刘公神道碑712年2月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君子之质。
则有文也。
君子之备。
则有武也。
蕴其材而正直是与。
行其道而刚柔迭用。
经德所以不回。
称诗为之立礼。
硕大之教。
闻于四海。
人爵之美。
奋于百代。
受天之祜。
不其然欤。
公讳某。
字某
彭城人也。
皇矣汉祖
出自唐尧。
始则豢龙为事。
终而断蛇著符。
非卯金而勿王。
书之甲令。
有盘石而命第。
布在方册。
昭庆灵。
诞发休绪
有隋之接统也。
我曾祖讳某。
仕至晋州刺史左卫大将军普安郡
我大父讳某。
仕至蔚州刺史袭普安郡公
皇运之纂图也。
我先君讳某。
仕至江王友上柱国袭普安公
追赠陈州刺史者。
制连五之教。
以乂其
揽韬钤之英。
以和其众。
从师友之训。
以崇其术。
复公侯之业。
以载其名。
匪我先人保之。
孰能后嗣达者。
公即陈州府君之元子也。
纯洁浩素。
直专静密。
外象威严。
内含光耀。
弗诵于非圣。
弗言于非法。
虽迹系室。
而心游坦涂。
始有远大之誉矣。
弱冠修文。
明经高第。
解褐赵王文学
金门之宾。
就以强学。
玳席之士。
来而好问。
荆州司户参军
汾州孝义益州晋元(一作源)之二令。
养能于掾吏
大机未发。
从政于宰君。
中孚是用。
三人为师之地。
更成乎魏美。
四子讲德之乡。
益变乎夷俗。
以殊绩迁左卫长史
佐其戎昭
钦若军令。
永淳之岁。
元元亏稔。
命公泛舟之役。
穷于恒岱。
委公开仓之利。
济于幽燕。
是宁邦本。
繄赖家给。
还擢拜朝散大夫
原州都督府司马
仍统郡牧事。
西至崆峒之隅。
北经都卢之峡。
其人好武。
赓歌作咏。
彼乘有駜。
雅颂成章。
豫博之连谋也。
虽七国之胜。
兵锋惮于甚锐。
而九州之雄。
地势当其悬隔。
拜公为齐州长史以镇之。
难平。
转沂鄜二州诸军事二州刺史
令以条察。
风以化迁。
愿冠者载穆其容。
嬴锄者罔矜其色。
连课第一。
将作监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司仆卿
惟匠有卿。
考百工之最。
惟仆有正。
六官之长
盖任能之迁矣。
大圣天后崇清庙而尊祖。
建明堂而配帝。
作城洫而量土圭。
图山川而铸金鼎
缩板以载之。
置筵以度之。
三旬以成之。
百物以备之。
独任于公。
不愆厥旨。
非博而稽其礼。
省而精其事。
则曷能臻于此乎。
戎羯之纵暴也。
易之梯冲。
颇亡其楼堞。
魏之桑梓。
尤固于藩篱。
令公驰传检校魏州刺史以威之。
寇平召之。
犹领本职。
复加将作大匠
长安东幸洛阳
拜公为右卫将军司农卿
右金吾大将军京师留守
出综金革。
比上台之礼者四。
入司帑藏。
分洪范之政者一。
转呜呼(疑)以盛其义。
通僦以清其绪。
由是采酂侯之典。
因营宫室。
奏齐人之言。
即回舆驾。
至则兼领右羽林军
节悯之举兵也。
谗臣构东朝之隙。
上将膺北门之重。
难无苟免。
谋无苟合。
君则有命。
若将援于鼓旗。
士咸有约。
不可犯其介冑。
已而特授镇军大将军
封舒国公
食邑三千户。
实封三百户。
赐以金带衣物。
重拜司农卿
赏厥诚也。
公以休咎由人。
动者悔之始。
盛衰自我。
息者机之先。
故在物害盈。
谦而受福。
及引年辞事。
老而得礼。
于是乞骸骨。
抗章疏者至于再三。
朝廷嘉而遂之矣。
门列行马。
室县安车。
远寓于氾右。
近持于越宝。
闲心用晦。
物有自亲。
启足归全。
神无所祷。
享年七十有七。
景龙三年岁癸酉十二月十五日
薨于长安光德里之私第。
天子辍朝以咨悼。
都人罢肆以伤恻。
齐之丧婴。
郑之亡产。
无以过也。
乃追赠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
降使吊祭。
赐锦衾襚服。
官给丧事。
京官六品一人监护。
太常考行。
谥曰贞
夫忠者期于尽命。
孝者贵于立身。
义者厚于利物。
信者多于庇人。
犹五材行而不可阙。
五味足而不可废。
安夷险。
保明哲。
太社于是乎锡其风。
太常于是乎旌其事。
练识而言罔毁誉。
避荣而交非谄黩。
以温良恭俭之德。
知进退存亡之机。
然后指青门之路。
美贤于疏广
登洪波之台。
长立于周舍
于公得之矣。
粤某年月日。
葬于某所。
礼也。
美哉。
汉宫宏敞。
承明在其北。
秦岭连属。
太白拒其南。
上都之冠盖。
望先茔之碑表。
此又臣子之不忘也。
其孤卫尉少卿茂道
群纪为俦。
荀何是则。
二世之业。
代仍其位。
三年之制。
丧过乎哀。
以为有初有终。
畴庸之道斯远。
匪雕匪刻。
补代之图盖寡。
荒惟授旐。
菲也披文。
乃作铭曰。
炎汉之灵兮。
纂尧之德。
粤若介弟。
封南国
为侯为王。
休有其
四牡奕奕。
赤茀金舄。
降尔遐福兮。
邦之仁人。
昭尔懿行兮。
朝之荩臣。
我有忠烈兮。
以为之宝。
我有荣华兮。
何适非道。
清明兮翔廖廓。
佩金紫兮富圭爵。
日冉冉兮亟回薄。
岁峥嵘兮其摇落。
吾将追于祖疏兮。
噫何为而葬霍。
龙山趾兮凤城端。
青霭深兮白露漙。
混群物以共尽兮。
揭之丰碑之是刊。
左仆射贾耽神道碑 中唐 · 郑馀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八
公讳字敦诗
其先长乐人也。七代祖元楷
葛荣之乱避地。始徙家于浮阳
隋开皇中。改浮阳清池
今为清池人也。烈祖远则。
德州长河。祖知义。
沁州沁源主簿。赠扬州大都督
考炎之。赠尚书左仆射
皆才光道溢。器位非偶。
积善有遂。钟于公。
天宝十载明经高第。乾元中贝州临清尉。
州县之职。与公非宜。
兵戈甫兴。时不韬才。
公诣阙献书。授绛州太平
太原节度王思礼察公器重识高。涵泳万顷。
度支判官。转试左骁卫兵曹
试大理司直监察殿中侍御史。职并如故。
遂迁检校部员外郎太原尹侍御史北都副留守。仍赐金章紫绶。
就加检校礼部郎中。凡历数使。
宾待益重。奇才愈茂。
宏器日彰。天下士君子推公为栋梁。
汾州刺史。在郡七年。
憯怛之爱。忠利之教。
序四器。导五常。
百姓日用而不知。熙然致于仁寿
乌足语其琐细欤。徵拜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通夷狄之情。序宾客之位。
其有素矣。是岁拜梁州刺史御史中丞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
朝议大夫封广川男
守臣梁崇义。恃汉水岘山之险。
负固倔强。公受诏领麾下沿江东讨。
均州屯谷城
所向皆捷。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上以慎理军旅。以信夷夏。
边封谧清。而百姓宴安。
是时故山南西道节度使相国郧公震洎邠宁节度使张仆射献甫。或为部刺史
或为都将。皆雄毅宏达。
常流不及。忌能飞语。
危疑是惧。军帅之例。
罕有全度。公前推信诚。
中发坦荡。咸以事晓。
加之慰荐。竟垂忠勋。
兼佩将相。引张推毂受脤。
微公之恢朗洞识。二人曷能臻欤。
在镇三年。迁检校工部尚书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
李希烈乱常。朝廷致诛。
诏公为司徒梁公勉招讨副使。以公懿德瑰姿。
不宜为副。寇难未平。
徵拜工部尚书。职崇喉舌。
望允台鼎。俄以本官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判东都尚书省事。充东都汝州防御使
又加东都汝邓州防御观察使。旧例居守不出王城
公以射艺绝伦。气横秋霜。
德宗知公信在言前。优诏特许薄狩郊甸。
允所谓圭璋特达之德也。迁检校尚书右仆射
义成军节度郑滑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属有邻师。
戍兵护边。鱼服鹖冠。
异军三千。公弛柝罢警。
门闼洞开。虑其未安。
重延廊庑。坦易信诚。
挺出今古。海渟山峙。
茫茫屹屹。培塿畎浍。
安得不服其洪涛峻峤欤。凡更四镇。
践履如一。寻以风疾。
恳形封章。御札名方与十全之医驰赐。
不允陈让。俄而获瘳。
贞元九年入觐。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朝廷为之宝。岩廊为之重。
天下以之信向。蛮夷以之怀来。
金紫光禄大夫。转左仆射
依前平章事。迁检校司空
依前左仆射平章事。遂婴风疾。
四表陈让。不俞朝旨。
御医盈门。中使填路。
呜呼。有盛衰也。
有昼夜也。聚散之理常也。
死生之变大也。愚智同尘。
贤不肖共辙。孰能究之哉。
公为御史。先府君追赠太子中允
先夫人鞠氏赠东莱县太君。归本郡迁葬。
乡邦荣之。先府君累赠尚书左仆射
太君赠齐国太夫人。祖赠扬州大都督
祖妣崔氏累赠博陵郡太夫人。庙貌观德。
丰碑纪烈。奉君亲而载劬。
启手足而免夫。始卒之道。
侯其韪而。以永贞元年十月一日
薨于长安光福里之私第。享年七十六。
辍朝四日。再赠太傅
鸿胪卿浑鍊持节。备赙绢一千匹。
米粟一千石。诏葬长安高阳原
夫人赠扶风郡夫人武功苏氏。驾部郎中守忠之孙。
处士珣之女。先公二十五年而殁。
至是而合葬焉。秉周礼也。
长子畴。太常寺协律郎
凋于青春。次子疄。
太子议郎。少子㽥。
京兆府参军。公好古。
汾州时。于戒行尼寺家童院得晋西河王司马斌碑。
太康中尚书郎索靖八分书。翳荟芜秽之下。
字可辨者犹存大半。有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之语。
公再于寺殿之前。为尚书时。
魏怀郑汴。军声未辑。
诏公宣遏。而两家之难解。
抑推君命。且曰服宽信也。
公玩习经籍。老而不倦。
九流百氏。靡不该览。
通夷裔之风俗。尽山川之险易。
历代沿革之自。百王废置之由。
关塞通塞之因。牧圉盛衰之异。
道程疏密之准。要荒享献之数。
聚米画沙。成于指掌。
矧夫丹青神化。缣缃纂述。
数十年来。西戎陷我河湟。
其图籍志录。泯绝散落。
非公强力精专。蹂𨈆贯穿。
靡书不探。虽贱必访。
则自汧龙而西。传疑唱谬。
纷纷不已。已化为草昧。
天意若曰降公之聪达精博。拯厥将坠欤。
兴元元年。诏公撰国图。
贞元十四年。先献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
又撰别录六卷。吐蕃黄河录共四卷。
优诏褒异。赐马一匹。
银器数事。锦䌽三百匹。
十四年冬。撰海内华夷图成。
并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贞元十道录四卷。
赐马两匹。银器数事。
锦䌽五百匹。又内出银榼二。
盖殊渥也。于戏。
渤海左涌。洪河前激。
泱漭其地气。必将有以孕育哲圣。
谟明盛时。为纪为纲。
为栋为梁。体贰为仁。
万夫之望。岂特河海地理云乎哉。
亦将上动昭回。下降星精。
为忠为孝。为聪为明。
为君子为宏器。公有大度容物也。
浩无津涯。而恪慎竞畏。
不有怠也。有明哲保身也。
孰云肯綮。而端方肃祗。
未尝离也。公奉亲以孝。
事主以忠。待天下以信。
博识以强力。廉隅以砥砺。
居台座十三年。秉戎律四镇垂十五年。
产不过中人。日给有不暇之意。
非夫脱落尘机。翱翔青冥。
孰能然哉。夫郤縠之说礼乐敦诗书。
祭遵虽在军旅不忘俎豆。邴吉之不过丞相车茵
刘宽之无烂汝手。叔度之涯涘。
元阳之不伐。卫玠之理遣情恕。
公咸颉颃恢博。得其兼备者已。
公考求六艺。张弓挟矢。
允谓殊伦。连堕冥冥之羽。
双贯五采之翚。殪豮豖之兽。
图画歌咏。噫嘻君子多乎哉。
文章之制。博达而清约。
盛矣。著述有未就者。
殁有遗恨。疄等知公与馀庆有忘年之眷。
见托纪徽烈。俾鸿伐芬芳不歇。
表唐得贤臣之目焉。铭曰。
圆方既明。沦浑粹精。
辰耀腾溢。降为贤英。
郁郁魏公。薰然淑清。
脱落琐细。胸吞长鲸。
天宝之季。北尘荐起。
怀策上谒。言尘可止。
少年下位。事不行矣。
命官绛台。渥泽伊始。
车骑开府司空晋阳。
萃贤扬幕。优游抑扬。
惟公耸然。落落堂堂。
群议乃曰。允膺岩廊。
剖竹西河。众苏情结。
风俗丕变。载欣载悦。
六钧服猛。双鸿一发。
式是威武。洸洸烈烈。
入掌九宾。羽仪清都
四夷荒职。贡画地图。
帝曰汉中。实惟尔区。
廷授龙节。双旌硕儒。
推毂汉南。乃司冬官
保釐成周。白马登坛。
更践数镇。抚人以
或三四年。遂成胜残。
徵弼中枢。朝廷为实。
谋不外扬。功宣造膝。
与物宥过。意工言质。
天下日用。曷由窥室。
知命兮死生齐。列兮埏成蹊。
海胸兮浑浑浩浩。一指兮天和倪。
谬知言之重顾。铭乐石兮悽悽。
万物或几乎息兮。惟公德兮竟隮。
九日小疾不出1174年9月9日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病厌追游懒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
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
斜日更增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
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自注:昔官都下,每以九日游西湖诸寺。)
关山月 明 · 周是修
 押庚韵
今夜关山月,何人不苦情。
秪宜汉国,岂忿照边营。
云阵迷兵阵,风声乱鼓声。
长安光满处,闺思更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