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韦思谦”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大唐苏州华亭县顾亭林市新创法云禅寺 唐 · 沈瑊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二
院在市西北隅。其地阜。
势极秀。有二大长者。
朝议郎前试左金吾卫长史上柱国仁约及兄瑛弟绪并诸子侄。处士杨仲钦及男敬琮仁敬敬璿。
发心相谓曰。此市信人极众。
僧徒颇多。可以买此地为瞻礼之所。
寻请坚修上士二僧。诣于京洛
请其院名。不旬月而返。
果遂其志。广慕信心。
便筑基址。贸他山之栋材。
召彼郡之良工。不逾二载。
大中十三年春建。至十四年冬成。
月殿巍峨。屹如涌出。
门廊盍匝。可谓化城
工费之间不足者。悉二家之自备。
岂止于一二。乃各数百缗焉。
非我二家之志虔。造次而不可及也。
续奉祠部牒。改院名为寺讫。
奉命纪其年月。以俟未来。
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813年6月19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河东节度使尚书右仆射公葬在荥阳索上。
元和八年六月庚子
史尚书比部郎中护军韩愈刻其墓碑曰。
司马氏迁江南
豁者。
慕容垂国。
为其太子少保
其孙。
拓跋魏荥阳太守
后者号其族为南祖。
南祖之
入唐有为利之景谷者曰嘉范。
于公为曾祖。
是生抚俗。
为泗之徐城
徐城生公之父曰洪。
卒官凉之户曹参军
公讳儋。
少依母家陇西李氏。
举止异凡儿
其舅吏部侍郎季卿谓其必能再立郑氏。
稍长。
能自课学
明左氏春秋。
进士选为太原参军事
对直言策。
京兆高陵
考府之进士
能第上下。
以实不奸。
樊仆射泽襄阳兵战淮西
公以参谋留府。
能任后事
户曹殡于凉。
凉地入西戎
景谷徐城三世。
皆未还荥阳葬。
公解官。
举五丧为三墓。
葬索东徐城
墓无表。
公能幼长哀感。
心求不置。
以得旧人指告其处。
其后为大理丞太常博士
起居郎尚书司封吏部郎中
能官举其名。
德宗晚节储将于其军。
以公为河东军司马
能以无心处嫌閒。
卒用有就。
贞元十六年
将说死。
即诏授司马节节度河东军除其官为工部尚书太原尹兼御史大夫北都留守
公之为司马。
用宽廉平正。
得吏士心。
及升大帅
持是道不变。
部将有因贵人要职者。
公不用。
用老而有功无势而远者。
削四邻之交贿。
省姱嬉之大燕。
校讲民事。
施罢不俟日。
用能以十月成政。
氓征就宽。
军给以饶。
十七年疾废朝夕。
八月庚戌薨。
享年六十一。
天子为之不能临朝者三日
尚书右仆射
即以其年十月辛卯葬索上。
疾比薨。
医问交道。
比葬。
吊赠赐使者相及。
河东军之士。
太原之氓吏。
及旁九郡百邑之鳏寡。
外夷狄之统于府者。
闻公之薨。
皆哭曰。
吾其如何。
公与宾客朋游。
饮酒必极醉
投壶博弈
穷日夜。
若乐而不厌者。
平居帘阁据几。
终日不知有人。
自号白云翁
名人魁士。
鲜不与善。
好乐后进。
及门接引。
皆有恩意
始娶范阳卢氏女。
生仁本仁约仁载。
皆有文行。
二季举进士
皆早死。
仁本为后子
独存。
不乐举选。
年三十馀。
始佐河阳军。
后娶赵郡李氏。
生三女。
二夫人凡三男五女。
长女嫁辽东李繁
亦名臣子
有才学。
遗命二夫人各别为墓。
不合葬。
系曰。
士常患势卑。
不能推功德及人。
常患贫。
无以奉所欲得。
若郑公者。
勤一生以得其位。
而曾不得须臾有焉。
虽然。
观其所既立。
其可知已。
呜呼哀哉。
吏部侍郎徐彦若御史中丞 晚唐 · 李溪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
敕。
御史中丞以独坐为称。
岂特崇贵之而已。
韦仁约是其官僚耳。
犹以雕鹗自许。
不肯狎公卿。
激扬清风。
振骇良吏。
况长其属者。
可忽慢哉。
兵戈以来。
纪纲废坏。
永惟提举
未易其人。
执政上言云。
具官徐彦若
掌司宪台
甚著声绩。
而自转迁称速。
愤郁犹多。
使之复为。
必或愈于前日。
且其祖在天后朝为大理
有正直详平之声。
于公积庆。
因成相门。
彦若克嗣其家。
端庄自立。
践历华贯。
声闻蔼然。
俾持准绳。
无以易者。
是用辍天官之贰
再尊任之。
尔其砥砺厥心。
无忝所举。
可依前件。
秘书丞太师刘君神道碑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四、《苏魏公文集》卷五四
惟刘氏世为望族。
盖二汉享国岁久,分王子弟几遍天下。
千馀年间,小宗别子,枝离派析,或显或晦,散在四方。
河间之胄,自章帝子开,始胙王土,传国久远,遂居河间乐成
王之十世孙通仕后魏封乐成侯
乐成,今乐寿是也。
乐寿之族,其别有四:一徙尉氏,一居饶阳,一在平昌,一留故土不去。
其后尉氏有仁轨以功名显,饶阳有君良以孝友闻,平昌有蕡以文学高第,名重当时。
惟乐寿之子孙最多,至以刘名乡。
其仕者或入朝为郎官,或入诸侯幕府,无甚达者。
侯之裔孙曰缋,避地迁安陵,以财雄乡邑而不仕宦。
安陵,今曰将陵,隶永静军东光县
累世葬其地曰五德乡,遂为东光人
缋之四世孙曰崇,少长谨厚,轻财好施予,乡里称善人。
有子曰盛,克继父业。
盛之子曰温,潜德乡闾,号称处士
温子曰格,力儒自奋,治《左氏春秋》,兼通《公羊》、《谷梁》二传。
景德初契丹来侵,瀛关郡督士民城守,以功补三班奉职,试书判入等。
改吏铨选,终沧州观察推官
生三子:长曰允恭,治《毛诗》;
次即府君也,讳居正字安行
季曰居业,并承家学举进士
府君天圣二年丙科,历大名府馆陶棣州阳信主簿
阳信圭田之入素厚,然无见土大姓有占名输租以庇里役者。
府君案实,履亩取租,无土者皆除其空簿,使归役籍。
郡官初哂其迂,且疑其独异。
他日讼起,旁县扳援證逮连坐者十馀人,始悔不用其言。
汉州军事推官,用荐者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青州博兴县兵马监押
剸剧析烦,治为一道最。
邑之富民李氏之子,尝与进士乡贡,使气任侠,阴结贵要以张声势,至使郡大吏移书县官,蕲善遇之。
府君得书,立捕于廷下,疏其前后不法事。
李叩头汗伏听命,请自新,遂戒告而释之。
或谂曰:「得情不治,毋乃惠奸乎」!
对曰:「知过能伏,释之所以劝善」。
于是或者又叹其恕而有教。
就移道州江华县
楚俗喜讼,虽健令决之尽理,犹耻不胜,则又赴诉于州、于使者
前后相望,弊浸不革。
府君则悉索新旧案牍,剖析开譬,使之晓然。
两造皆慑慄而止。
监司知其能,多以他郡疑狱属之,若衡阳谭氏讼家产事,屡劾不能竟。
府君一讯情得,不复异词。
自是远近信听,讼狱为之衰少。
至嘉祐中,有令曰黄照,亦以恩信得人。
其里氏为之谣曰:「我民无忘,前刘后黄」。
至今东南人犹能诵之。
凡世之言吏治者,莅事明察,或喜于得情而以不失有罪为能;
持心平恕,或狃于不忍而以省刑纵出为允。
是皆中有所徇者,不中情实,遂成偏党之蔽。
若乃明恕两得,切近人情,察见奸伏而舍其既往,不自以为明,治有威爱,殁且二纪而人犹怀其德,此其实迹明效见于事为者,非夫至诚不疑,内恕及物,其能致是乎!
府君寿四十有四,官秘书丞
江华千里鞫狱衡阳,遘疾,考终于官舍,时康定元年八月初十日也。
夫人陈氏,都官郎中希古之女,先府君一年而逝。
生二子。
伯挚,嘉祐四年进士甲科,历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尚书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今为观文殿学士、知郓州京东北路安抚使
仲周六,幼不育。
女子四,三适人,婿曰梧州司理参军梁󱹭、某郡尹之才、某郡唐灌一,幼亡。
孙男四:曰跂,雄州军事推官,前知郑州管城县;
曰蹈,奉议郎,早亡;
曰迹,越州会稽主簿,前监国子监书库
曰路,右承务郎
孙女三,婿曰右承务郎蔡蕃、韩城右承务郎仁约
曾孙男七:曰长吉、长庚、长守、长历、长言、长广、长书,而长吉、长书皆右承务郎
曾孙女未嫁。
此其家世源流之远,非积德之报,孰能盛大如此乎!
府君好学,敏文词,平生所著甚多,以早亡弗克编辑。
放失之外,今有论议、诗赋、杂文总若干篇,嗣子类次为二十卷,藏于家。
少好书籍,初模范二王,后兼采唐人用笔法。
有得其行草帖者,至今犹藏弆,以比李西台建中
其笃学多艺虽出于天资,然亦家法所渐,有自来矣。
府君早失怙恃,昆弟敦睦,敬上抚下,家庭雍雍。
世故饶财,其弟年少好游,数欲析产。
府君弗忍,亦不能夺,辞所分又不得,因受临津田数百亩,阴畀族人佃之,终不取也。
及官阳信,买渤海田占于郡籍,而躬未尝一到,其岁租亦以赡族人。
以坟墓所在,爵里惟称东光
府君性庄重寡言,望之若有标置,而即之甚温。
子极严,或勉以一子,盍少纵之耶?
答曰:「政以一子,故不可不尔耳」!
其亡也,子才十龄。
夫人之季弟孝若从行在旁,伯氏得讣,自蒋陵走五千里抵衡阳,与孝若拥孤,舆衬归菆东光佛寺。
其孤茕然,服衰寓外舍,乡人共哀之。
伯氏曰:「吾弟孝友不欺,鬼神所鉴,岂止是而已也」。
士大夫知者亦曰:「斯人世著德义,其兴未艾也」。
熙宁四年丞相御史谒告于庙,自东光府君之柩,自将陵迁大王父母、王父母,以八月庚申同葬于郓州须城县卢东乡太谷山之阳。
将陵故茔封植久矣,比岁数有河患,乃谋改卜三世同圹。
用甲、庚、壬穴,山阳重冈,水出辛兑地,合《宝典》语。
堪舆者咸曰:「刘氏其不亡矣」!
初,丞相御史中丞,五经霈恩,累赠府君尚书屯田员外郎通议大夫,夫人自福昌县太君颍川郡太君
执政元祐四年明堂恩,两赠处士太子少保,妣倪氏北海郡祁国太夫人;
推官太子少傅太傅,妣李氏陇西郡崇国太夫人;
府君太子少师太师,夫人颍川郡康国太夫人。
又以宰相初拜,赠处士司空,妣卫国
推官司徒,妣定国
府君太尉,夫人庆国
七年,以殿学士郊恩,赠推官太傅,妣韩国
府君太师,夫人燕国
三世墟墓,以一品封域。
崇台筑阙如令。
丞相殿本邦,岁时展省,以牢醴奉祀
又得造浮屠于茔侧,敕号将陵,寺曰崇先、承庆,须城寺曰昭善、崇报。
每岁兴龙诞节,得度净人如例。
追崇显赫,极人臣之荣,非独稽古之力,抑孝诚所感。
神之听之,信不虚矣。
府君殁世三十年而葬,有故太常少卿任公粹为之状,故参知政事元章简公
葬之二十有三年,又有今龙图阁待制赵公君锡状其逸事,以告史氏。
于时丞相天平之二年,将勒铭神道,假文于尝僚某。
某与丞相游从,有素望。
府君为前达,虽未尝接迹,固亦讲闻其德义矣。
然于阀阅,盖有不知。
今考三公志状,与所闻皆合。
故得详述其本末,以慰孝嗣追远之,而系之以铭曰:
公侯之兴,有来自远。
源流深长,支实蕃衍。
武穆文昭,不兴者鲜。
盛德有后,虽微必显。
奕奕刘宗于沛、丰。
河间乐成汉、魏再封。
世逾十八,爰逮司空
系胄蝉联,庆钟在公。
公以学仕,文科丙第。
资适逢时,儒雅饰吏。
婉婉通闺,徊翔中秘
德厚位卑,光流后裔。
有行有言,乡党称贤。
不取中赀,无占虚田。
明见隐匿,仁宽宿愆。
人谓阴德,其后信然。
英英冢嗣,国之硕辅。
据鼎庙堂,拥麾帅路。
故国新邦,便蕃宠数。
惟孙暨曾,禀承厥绪。
太谷之阳,有封若堂。
坎庚壬申,三世之藏。
葬以士礼朱芾银章。
祭则三公,衮衣黼裳。
遗风馀烈,有铭在穴。
耽耽梵宫,峨峨石阙。
拱木成林,丰碑象碣。
昭德音,绵祀无绝。
天章阁待制郭公墓志铭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九、《忠肃集》卷一一、正德《大名府志》卷一○
郭公讳申锡字延之大名人
天圣八年进士起家,释褐瀛州河间县主簿
丁父丧。
服除,调苏州长洲主簿,以亲嫌易常州晋陵
邑民告贼杀其弟,公案之,其哭不哀而色惧,械付狱,果自杀之,民夸为神明。
永宁军博野县,用荐者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深州束鹿县。
通判雄州
会河决商胡,故相贾魏公荐知博州
垫溺之后,岁饥盗起,获系填狱。
曰:「良民失职至此,请以轻典从事」。
诏许之。
因招集拊循,流亡来归。
妖人王则反贝州,调发佐军为诸郡最,玺书褒谕。
贼平,民犹以习妖告讦,公谓污俗未革尔,多从末减。
有戍卒谋乱,取其首恶刑之,馀置不问。
仁宗阅奏,谓大臣曰:「小官行事能若此」!
嘉叹久之。
尚书屯田员外郎御史台推直官
数上疏论事,大臣或不便之,会庆州有滞狱,遣公就鞫。
既还,复以非职而言,戒敕之。
由是显名。
盗发濮州张郭镇,执通判井渊。
以公知濮州,赐五品服,至未逾月,灭贼。
遂州,未行,召为侍御史
会灵容议复作,公上疏曰:「古者兆四望于四郊,山川丘陵,各因其方坎坛而无位貌。
今裒方岳之神,庙食京师,非典礼。
殆天废之,宜勿复」。
未几,充言事御史
侬智高寇广南,帅臣欲藉兵交趾
公言:「小丑窃发,不时荡扑,更不须启四夷轻中国心,不可听」。
刑部知杂事判大理寺吏部流内铨。
贵妃张氏薨,赠后,议礼如嫡。
曰:「位号尊卑,死犹生也,不容僭渎」。
请下议者去其非礼,由是多所裁正。
狄青枢密副使,赐第、官二子恩过优,曹彬平江南无此赏。
且智高尚在,边境未宁,宜慎赏以励有功。
宰相妾张氏杀其婢,开封府鞫治阔略,公请移别狱。
上优大臣,弗许,争不已,因劾开封挠法,宰相竟去位,府官吏多罢者。
翰林学士欧阳修韩绛以论斥时政求补外,曰:「二人名臣,官在左右为重」。
得俱见留。
至和中契丹欲遣泛使议事,公言:「河朔财匮民困,吏茍简旷职,军旅不练,甚非所以建威消萌」。
上嘉之,赐三品服。
明日命为河北体量安抚。
传至部,阅吏甚无状者黜数人,事所废置不一。
归,条备边大务十馀章,多见纳用。
三司盐铁副使,迁右司,充契丹国信使
嘉祐二年,塞六塔河,与河北转运使李参典其事。
初,皇祐中,议开六塔,使河东行,公言其非是,后果不成,东北被其患。
至是议塞,而意异,诏罢
公因疏他过,坐知濠州
丁母丧,服除,知滑州
直史馆、知江宁府
礼部郎中,知沧州
英宗即位,迁户部
未几,复召为三司盐铁副使
入觐,首言沧州北近边,东循海,至青州殆千里,无障塞之阻、节制之统。
谓宜以州建帅府,分河之东六郡隶之,为一路。
下其议,议者是之。
天章阁待制、知邓州京西南路安抚使
今上即位,迁左司
军士赏赉,或以不足,欲贷之民。
发封桩钱益给之。
僚佐以文为言,公言:「有责守臣任之」。
省符至,如公画。
河中府召还,同纠察在京刑狱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滑州,请补北京留司御史台,改左谏议大夫就判。
二年,连请老,遂拜给事中,以待制致仕。
熙宁七年五月八日终于私第,享年七十七。
累阶朝散大夫,勋柱国,爵文水郡侯食邑一千二百户。
公资安和而内刚不茍,自奋苦,有志于当世。
喜待士,推挽廉畯,人不可干以私。
自奉平约,虽贵显不易其度。
守九郡,政明而下肃,人不见其所以为者。
狱之隐微,于谈笑间得之。
累官言路,自以遭人主眷纳,遇事必尽言,虑远而力彊,无所回忌,有大体。
嘉祐中霪雨,诏求直言。
公言:「陛下享国久,皇嗣未立,人望无所属,天下事宁复有大于此者乎?
愿推大公,早于宗子有所择,以定国本。
一雨沴未足以为忧」。
上与论政,有焦劳愿治意。
曰:「股肱得其人,则陛下处于无所为可也。
愿止以择宰相为事」。
上高其说。
尝谕之曰:「人臣为小吏时,多喜奋击论事,至稍用则缄默,是资言以进尔,朕所弗取。
若卿可谓终始不二者」。
公顿首谢。
雅喜论兵,尝著《边鄙守禦策》,叙边外山川风俗为详。
种谔绥州,公以谓「贪尺寸地,使国隳大信,边患将自此始」。
及谅祚死,又请捐前故,许其子袭爵以示怀柔。
尝对上曰:「二寇赖岁赐金币以为国,数渝盟非其所利,必有以致之。
但得重将守塞,不要功生事,则无寇患矣」。
退休与宾客语及边事,辄慷慨喟叹,忘其身之老也。
曾祖简。
祖晋。
父悦,赠工部尚书
母李氏,封仁寿县太君
娶李氏、陈氏、吴氏,封江夏颍川濮阳郡
子三男:仁约大理评事
义方,太常寺奉礼郎,早世;
礼立,守将作监主簿
五女,博州博平县贾行先,陵州仁寿主簿李奎永州祁阳县尉巩固,湖南转运副使太常丞、直集贤院蔡奕兴国军永兴主簿宋文虎,其婿也。
孙男三人:志经,试将作监主簿
秉德,慎行。
女二人。
明年十一月二日葬公于大名府元城县孝义乡感义里之先茔。
三夫人祔。
铭曰:
远矣郭氏,出周姬宗。
武封诸弟,虢叔有功。
地入于郑,至于平王
邑以阳曲,继绝存亡。
转虢曰郭,后所以氏。
支微派迁,大家于魏。
煌煌代公,相唐元勋。
文水侯,实其后人。
侯有志学,善养而用。
惟精惟深,罔释弗中。
谏官御史,前无彊权。
善善恶恶,皇惟其言。
谓仕不显,论思左右。
谓志达乎,泽未下究。
进退直道,不辱其身。
有善有施,在其子孙。
有思在民,有誉在士。
兹谓不朽,昭于千祀。
辛侍御中丞谢表 宋 · 王之道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相山集》卷一九
备位杂端,曾微报称;
进官独坐,更冒宠荣,岂容不讳之朝,久玷敢言之地?
莫闻一得,少补四聪中谢。)
伏以朝廷之所赖以治者在官僚,官僚之所由以肃者在纲纪。
唐分三院,汉置一台。
中丞则专佐大夫以纠正百官,御史则更直朝堂以推弹杂事。
在龙朔尝有司宪之号,至文明复更肃政之名。
苟非其人,为不任职。
必得刚正如狄仁杰,以明王立本之罪;
蹇谔若韦思谦,以直张仁祎之冤。
庶能抨劾奸邪,扫清朋比,使善人劝而淫人惧,致强者畏而忠者怀。
伏念臣心固暗于是非,职莫分于贤否。
平日素乏特立独行之操,当职又无扬清激浊之称。
仅同羝羊触藩篱,敢比猛兽之保藜藿!
杨玚之不屈于恐胁,实赖神明;
温造之遂获于甄升,敢期眷奖!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追法上古,绍开中兴,欲来骨鲠之言,共济艰难之业。
每宽风宪,为霁天威。
听无惮于撄鳞,报亦思于张胆。
臣敢不仕以行义,进思尽忠。
知无不为,当效鹰鹯之奋;
直者先祸,更全蝼蚁之生。
乞稽用乾德诏书选擢人材奏绍兴三年二月一日 南宋 · 席益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
伏见魏晋而下,甄综人物,专任选曹
至唐而铨法密矣,犹不尽拘以微文,激浊扬清,时出度外。
杜淹表荐四十馀人,后多知名;
韦思谦坐公事负殿,高季辅遽擢为监察御史
国朝之初,犹存旧制,太祖皇帝乾德四年诏曰:「自今常调赴集注选人,吏部南曹取历任中多课绩而无阙失者,观其人材,询以吏术,可副升擢者,具名送中书门下省引验以闻,当与量加甄奖」。
则是铨序之寄,尚或任人,而不专任法也。
其后官制釐改,典选者一切不得以意从事,振拔幽滞,无复闻焉。
虽廊庙抡材,擢其髦颖,而寒远之士沉迹下僚,廉退之贤甘心平进者,未有以识拔之也。
望稽用乾德诏书,凡常调之中材行可取或课绩优著者,许长贰具名以闻。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一五(第三册第二五六五页)。又见同书职官五九之一九(第四册第三七二六页)。
田提刑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一、《盘洲文集》卷五五
伏审宠拜恩纶,荣将使指。
上方任德,务臻禁网之宽;
官必择贤,尤重宪台之选。
英尘所暨,佥论相欣。
某官奎壁孕灵,淄渑纳度。
蚤策勋于雁塔,即接武于鹓行。
六察去邪,仁约张敢言之胆;
四知厉操,阳城劳抚字之心。
爰奉真祠,少休故里。
忽赣卒哀凶而舋作,虽郡僚避难以宵奔。
独追凭轼之风,高出投机之计。
聚䲔鲵于孤垒,不使横行;
庇簪笏之名家,尽皆宁处。
旋致灵旗之集,弗稽萧斧之诛。
迄能脱离于妖氛,信有护持之神物。
偃先声于筦,远应二星;
迎异数于枫宸,行跻两禁。
某离群之阔,蹈景已深。
左契之托邻,渐馀润;
幸绣衣之假道,即际清标。
凭竿牍以摅情,冀鼎裀之垂意。
王侍御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六、《盘洲文集》卷六一
伏审命出前旒,权尊横榻
几年弄印,上曰无以易尧;
一角峨冠,仕者皆严惮黯。
幅员共语,纲纪毕张。
恭惟某官天以刚方,古之直谅。
广庭大对,洗凡马而一空;
要路重来,别良金于百鍊。
方招诸生而诲道德之说,已立右陛而书起居之言。
凛朝望之无邻,庆台端之独步。
惟雌黄夙判于胸次,宜白黑大明于笔端。
去奸邪于双阙之前,义方之声不坠;
语轩槛每数刻而罢,仁约之眷益深。
孤忠不避于婴鳞,群枉相惊而落胆。
风霜若是,霖雨可期。
某引脰云逵,庇身江介。
望风而解印绶,未敢赋归;
馈粮而后樵苏,所忧获谴。
汤侍御 宋 · 任尽言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六、《桯史》卷一三、《补续全蜀艺文志》卷四七、《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八、《宋四六选》卷一三、《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九
伏审光奉明纶,荣跻横榻
国朝更西都三府之制,故御史不除大夫
端公南司五院之中,与独坐迭为宪长
自昔虽称于雄剧,比岁或乖于选抡,污我霜台,赖公雪耻,辄陈管见,少助风闻。
靖言有宋之奸臣,无若亡秦之巨蠹。
十九载辅国而专政,亘古无之;
二百年列圣之贻谋,扫地尽矣。
乃若糊名而较艺,亦复肆志而任私。
敢以五尺之童,连冠两科之士。
老牛舐犊,爱子谁无?
野鸟为鸾,欺君实甚。
公攘名器,报微时箪食之恩;
峻立刑诛,钳当世󲦤绅之口。
一时谪籍,半坐流言。
父子至于相持,道路无复偶语。
每除言路,必预经筵
盖缘乳臭之雏,实预金华之讲。
受其颐志,应若影从。
忠臣不用而用臣不忠,实事不闻而闻事不实。
政府枢庭之有阙,必谏官御史而后除。
所以复鹰犬之报,而搏吠己憎;
鸳鹭之班,而孤危主势。
私窃富贵之势利,岂止于子孙而为臣;
仰夺造化之炉锤,至不容人主之除吏。
方当宁之意,未罪魏其,而在位之臣,专阿王氏。
学官之献佞,假题目以文奸,引前代兴王之诗,为其孙就试之谶。
旋从外幕,擢置中都,冀招致于妖言,启包藏之异意。
忠愤扼腕,智识寒心。
上愧汉臣,既乏朱云请剑
下惭唐室,未闻林甫之斲棺。
坐令存没之奸,备极宠荣之典。
正缘和议,常赞睿谋。
故圣主念功,务曲全于体貌;
宪台议罪,当明正于典刑。
赏当功,所以示朝廷之至恩;
罚当罪,所以贻臣子之大戒。
政若偏废,国将若何?
敢为上言,莫如君重。
恭惟侍御气刚而志烈,学老而才雄,自亲擢于中宸,即大符于民望
明目张胆,士林日诵于谠言;
造膝沃言,天下咸受其阴赐
虽直道尽更其覆辙,而宏纲独漏于吞舟。
惟九重之委任寖隆,故四海之责望尤备。
愿言弹击,无置渠魁。
矧今日之新除,有昔人之故事。
韦仁约自称雕鹗,才固绝伦;
张文纪问狐狸,恶惟诛首。
纵黄壤之已隔,在白简以难逃。
使六合之间,忠义之心如日,九泉之下,邪佞之骨常寒。
庶几绍兴汤御史之名,不在庆历唐子文之下。
其他世俗之谄语,谅非方正之乐闻。
侧听褒迁,别当修致。
李椿侍郎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双溪集》卷一一
计台下逐客之令,幕府致招士之诚。
弃官而归,已决高飞远举之兴;
慕义而返,敢辞驱去复来之羞!
谁云一介之书生,能屈十连之元帅
亲勤枉驾,不许褰裳。
士类以为美谈,见者无不改观。
顾礼意如此其厚,虽豪杰亦何可当。
心非木石之无情,施等丘山而难称。
凡蓄于肺腑而未言者,请滕其颊舌而备白之。
夫忧道不忧贫者,信穷通之在天;
可杀不可辱者,厉廉耻以立己。
自鸟能择木之说不行于世,而猿欲投林之情但切于中。
惟利重而义轻,宁身伸而道屈。
居上者喜怒难于自克,在下者去就失之不明。
如其奋螳螂之臂以当隆车,所谓用蚍蜉之力而撼大木。
然吾党之论,有是非而无利害;
流俗之见,明利害而昧是非。
虽知其难,乌得不勉?
如炎者奋身孤苦,用意阔疏。
谓仕者有时乎为贫,虽匹夫非可以夺志。
幼而务学,亦既讲之详矣;
学以从政,遂自贬焉可乎?
矧兹庠序之官,号曰师儒之职
傥不守准绳以治己,岂能为领袖以率人?
奈何疾恶太甚,则怨所由生;
知人不明,则过亦未免。
初有含沙之蜮,谗忒潜行;
遂来点璧之蝇,讼争遽起。
苟邻人举以窃鈇之态,则曾慈母且有投杼之疑。
而况上下之情难通,固宜郑广文遭官长之骂;
曲直之理未定,孰信阳司业诸生之留?
无复麾之不去,招之不来;
亦姑悠然而辞,恍然而受。
又念半生挟策,方得一官,千里携孥,本图薄禄。
为郡督邮投劾而逝,尝疑靖节之太高;
部使者纳敕而争,难学濂溪之大勇。
累有啼饥之百指,家无破屋之数间。
若非真丧心而病狂,何遽不旋踵而疾走?
盖欲留而不可,非得已而遂行。
幸而不见绝于大君子之门,察其不徒为是小丈夫之怒。
伏遇某官负四海之公望,为一时之耆英,育德本乎刚方,待人济以夷易。
爱惜后来,如场师之养桐梓;
收拾善类,如良医之聚参
观其困穷,有此颠沛。
特加怜悯,若己推而纳之沟中;
未忍弃捐,以礼罗而致之幕下
拥前旌而一出,陪后乘以旋归。
无忌虚左以迎侯生,第矜豪侠之节;
益州备礼而见严子,本非真实之情。
以彼相方,惟兹专美,可以激懦夫之气,不徒为寒士之光。
炎敢不深防朋比之嫌,益戒谗邪之害。
虿尾之毒盖小小尔,蜗角之争亦汹汹然。
众口风波,于今少定;
一区玉石,从此遂分。
容我庇身,有公知己。
韦思谦何足为重,如石处士其尚肯来?
敢为矫激之言,不合中庸之行。
珥笔喜讼者数辈,既削迹而无馀;
缨冠往救者百人,皆同声而相应。
共加讲习,日务省循。
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渊,终亦付升沈于度外;
忿言不返诸身,恶言不出诸口,但思远耻辱于方来。
报德之怀,濡毫不尽。
松江宝云寺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五
顾亭林湖在华亭东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顾亭林,顾野王尝居此,因以为名,具载图志,可覆视也。
其地今为宝云寺
□□法云,在顾亭林市西北,唐时有大长者吴仁约杨师厚买地于此,立毗尼精舍使坚修。
上士入京请院名,继遂赐名为法云寺
大中十三年庚辰,寺始成,犹未言顾公断碑事。
天福五年,以潦迁寺于南,石晋开运元年十二月十日始毕。
□□之徒二人者,同梦金紫一伟丈夫,云是梁朝侍郎,若有所属然。
明夕,二人又同梦其至,且告以断碑处。
晨起筑旧寺基,果见巨石水次。
引縆出之,已残缺,仅有十四字,曰「寺南高基,顾野王曾于此脩《舆地志》」。
众始骇愕,乃即寺东偏立祠,奉之惟恪。
□乎,鬼神之情状盖难言矣。
弗烛厥理,往往推之茫昧之域。
夫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大传》之辞也。
自其变者而观之,气有所感,形诸梦寐,如闻音声,如见容貌。
而梦则有安閒自梦者曰正梦,恐惧而梦者曰寐梦,二者固不同。
彼用物精多、魂魄强,或有依凭,使人恐惧,因为妖厉,非正也。
顾公自梁、陈、隋、唐、后梁、后唐、石晋,朝代隔绝,死而不亡,发于久幽,无所恐惧,而梦近乎正者也,未可以怪诞疑之。
略考其一二。
西汉冯野王,列九卿,性刚洁。
顾公字希冯,盖慕之也。
晚归陈朝,尝撰《舆地志》三十卷,此云脩志,意即其时也。
陈宣帝时,除黄门侍郎,此云梁朝,不忘梁也。
刘汉尝称天福十二年,以与石晋异,欧阳公非之,此天福五年则唐天福也。
皆有关于寺及断碑,因书之使观者无疑焉。
金陵介甫梅宛陵圣俞尝有诗纪顾公遗迹,叹其荒寒,亦不及断碑事,盖一时暂游,不暇考灵鉴等记耳。
宋垂拱时,邑人胡彦瑫兴脩其寺。
治平甲辰,始改法云为宝云
淳祐□□、景定庚申,相继营脩,庚申之役最为壮丽。
大元华亭松江
岁逾老,寺多颓圮。
净月师素习台衡教,自霅慈感侍香来归,实为住持,再加整葺。
辛丑七月□风□□□厄,罄捐己资,由中徂外,殿堂门庑,大作新之,不烦化施。
但见碧风雪脊,朱甍穹础,甃饰其垣墉,砥平其涂径,翚飞其□□,□旦其石梁,顿异旧观。
而千石巨钟,舂容叩击,声震四远,诸天人、诸菩萨、圜通大士,应真罗汉,与夫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欢憙,乃庄严其相,蠲供具以奉之,复期忏以祝之,其愿力所充,有以致此。
丁未腊八日净月回来求记。
夫成之难,继之尤□,后之人尚毋忘前劳,益加持守,将使寺东顾公之香火相为无穷焉。
铭曰:
宇宙间万法咸备,比理流通,有一无二。
善教曰佛,妙用曰神,虽若不同,厥理则均。
顾公有祠,宝云是依,发幽著灵,殊途同归。
顾亭之湖,馀润渗漉;
宝云之云,奇彩纷郁。
洒为法雨,普沾妙界,法与理贯,无□不□。
前朝奉大夫大理少卿牟巘撰,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赵孟頫书,资德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右丞廉密知儿海牙篆额。
至大元年五月望日,前住持释净月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