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奏记霍光争侯史吴事 西汉 · 杜延年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一
吏纵罪人,有常法,今更诋吴为不道,恐于法深。又丞相素无所守持,而为好言于下,尽其素行也。至擅召中二千石,甚无状。延年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间者民颇言狱深,吏为峻诋,今丞相所议,又狱事也,如是以及丞相,恐不合众心。群下欢哗,庶人私议,流言四布,延年窃重将军失此名于天下也(《汉书·杜周附传》:桑弘羊子迁亡,过父故吏侯史吴。大将军遂下廷尉王平、少府徐仁于狱,朝廷皆恐丞相车千秋坐之,延年乃奏记,光争以为。)!
送穷文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粻。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彍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𥒐歘嚘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馀。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于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閒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嗅臭香。糗粻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偫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形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雠冤。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閒。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玉。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子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句 唐 · 郑薰
押庚韵
项斯逢水部,谁道不关情。
诗人主客图序 唐末 · 张为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七
若主人门下处其客者。以法度一则也。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上入室杨乘。入室张祐羊士谔元稹。升堂庐仝顾况沈亚之。及门费冠卿皇甫松殷尧藩施肩吾周元范况元膺徐凝朱可名陈标童翰卿。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上入室韦应物。入室李贺杜牧李馀刘猛李涉胡幽正。升堂李观贾驰李宣古曹邺刘驾孟迟。及门陈润韦楚老。以李益为清奇雅正主。上入室苏郁。入室刘畋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升堂方千马戴任蕃贾岛厉元项斯薛寿。及门僧良乂潘诚于武陵詹雄卫准僧志定喻凫朱庆馀。以孟郊为清奇僻苦主。上入室陈陶周朴。及门刘得仁李溟。以鲍溶为博解宏拔主。上入室李偫玉。入室司马退之张为。以武元衡为瑰奇美丽主。上入室刘禹锡。入室赵嘏长孙佐辅曹唐。升堂卢频陈羽许浑张萧远。及门张陵章孝标雍陶周祚袁不约。
项斯诗集序 唐末宋初 · 张洎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
项斯字子迁,江东人也。会昌四年,左仆射王起下进士及第。始命润州丹徒县尉,卒于任所。吴中张水部为律格诗,尤工于匠物,字清意远,不涉旧体,天下莫能窥其奥。唯朱庆馀一人亲授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摽、章孝标、倪胜、司空图等,咸及门焉。宝历、开成之际,君声价籍甚,时特为水部之所知赏,故其诗格颇与水部相类。词清妙而句美丽奇绝,盖得于意表,迨非常情所及。故郑少师薰云:「项斯逢水部,谁道不关情」。又杨祭酒敬之云:「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自僖、昭已还,雅道陵缺,君之遗句,绝无知者。虑年祀浸久,没而不传,故聊序所云,著于卷首。
按:《唐文拾遗》卷四七,中华书局影印本全唐文附。
台州永安县遇明禅院碑铭(并序 景德二年七月) 北宋 · 释愿鸿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两浙金石志》卷五、光绪《仙居县志》卷二一
圣上御极之六载,大礼奉于南郊,皇灵阐于区外,光昭乃祖,化被万方。其仁如天,其智如神,醴泉朱草,金牛玉马,其皆不取,但小大之政,不失其职,斯所以为天下瑞,故勋华之风,可以平揖。繇是垂衣端拱,功成不伐,唯善其脩,以及四海。是岁,诏下有司,乃曰:「朕闻道释之教,历代钦奉,元资大政,可福黔黎」。遂敕下以戒箓广度,则知圣心无为而无所不为矣。下民被其化,皆能有志,是用献赞我后之鸿祚也。或鹭池仙苑、金刹奈宫,其在必葺。永安遇明院者,即梁朝西仁寺也,居州之西北七十里,天监二年奉敕之所建也。地分牛宿,境占神皋,前枕寒溪,后连翠窦,桃源、天姥、顶湖、括苍,烟霞一开,远近如画。项斯之宅可寻也,麻姑之峰可登也,甘露绝名,又何让也?洎元帅王之有国,因改西仁为遇明。厥后纳版图于朝,斯院则关乎能者而董正之。太平兴国六祀邑人□□□□□□□□八保户人系状于县,以命沙门文遂而主之。师端静淳素,抗节有闻,奉道之馀,植福多勇。咸平癸卯岁鼎新绀宇,事从典制,义取规旧,非务华好饰之越度也。云廊月殿,像阁经斋,方丈法堂,三门库院,内不备焉,信士济南林承皓赞以成之。遂师复置东皋南亩,以实常住,延浮杯之侣,待挂锡之宾。晓月开经,香分玉篆。秋林出定,苔封石床。瑞鹿眠花,幽禽背雪。陶彭泽若闻应到,贾长沙如在合来。涧云起而野色侵灯,山雨至而松风入槛。谁言诸子,不解髻珠?斯所以克荷真宗,越扬大教。俾法流慈泽,永润枯根;冀檐卜优昙,长敷后叶。铭曰:
大宋抚运,承宗绍祖。昭格仁孝,光业文武(其一)。
富寿苍生,基本皇极。乃广法教,爰奉道释(其二)。
民祝于天,载葺鹿园。遇明昔者,西仁寺焉(其三)。
绀宇凌云,禅宫耸日。立雪传衣,升堂入室(其四)。
平接寒溪,高连邃谷。晴霞忽开,翠屏满目(其五)。
功之匪骞,利其斯久。资国与民,天地不朽(其六)。
时景德二年岁次乙巳七月十有五日,汝南周□同勾当建立,清河张祚镌字。
邺都赋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四、《竹隐集》卷一
仲尼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扬子云亦曰:「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盖赋者,古诗之流也。其感物造端,主文而辨事,因事以陈辞,则近于史。故子夏叙诗而系以国史,不其然乎!虽然,文不害辞,则辞不害志,以意逆志,其要归止于礼义者,诗人之赋也。两汉而下,词人之赋始为丽淫,竞相祖述。至左太冲则讥之,以谓卢橘非上林所植,海若非西京所出,辞不称事,指为诟病。然观其论魏也,举禅代则以谓虞、舜比踪,述风化则以谓羲、熊踵武,非尧誉桀,诞谩滋甚。夫辨物或失其方,记事之小疵;拟人不以其伦,立言之大蔽。昔有独夫既殄,天下同归于周;明王不作,海内莫强于秦。然犹伯夷抗登山之志,仲连怀蹈海之义,相与耻而非之,况乎助卫君之奸国,褒吴楚之僭号?以古揆今,壹何相去之邈也。方且笑昔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欲使览者信之,过矣。尝因暇日读《相台志》,盛言山川之美,宫室之富,爱其博而讥其杂,于是感《三都》,因《相台志》,又颇裁其伪体,削其醲词,略前载之已详,补后来之未备,总折衷以有宋之制,命曰《邺都赋》云尔。
赵子与客游于三台之上,以望邺都之城。客曰:「乌虖壮哉!豪隽所宅,市朝之区。三启霸邑,四成帝都。子亦尝闻旧史之传,观《相台》之志乎」?赵子曰:「未也。《相台志》何言哉」?客曰:「魏之初基,厥惟冀野。中奠邺而居相,始冠冕于诸夏。世虎踞以龙蟠,亘千龄而高跨。其左则浩浩洪河,奔涛涌波。汇以清渊之聚,派为黄泽之涡。东崮嵚岑而突兀,西陵屹嶪而陂陀。其右则太行隆虑,玉泉天平。擎据穹壤,蔽亏日星。隐若叠障,巍如置屏。斩晋脊以中断,连代襟而外萦。其阳则宜师之沟,司马之泊。交荡羑之浸润,互淇泉之脉络。矗大岯以中峙,障惊澜而犹却。猗绿竹以弥望,丰邦储而利博。其阴则近控漳滏,远连常碣。水东逝以委带,山西倾而坠玦。广径方轨,平原四达。豳扼吭以形茹,赵咋喉而气夺。若乃厥赋上上,土厚水深。穜稑蔽野,桑麻耀林。顷必万秉,亩皆百金。错轮毂于涂中,资菽粟与缣纴。有《葛屦》之遗化,故虽富而不淫。尔其雅俗推重,尚气矜节。三晋之豪,四君之侠。顾眄刃挺,喑呜眦裂。驱市人而一战,可挞秦而系越。故其物夥财阜,兵雄势张。择要塞以胥宇,据膏腴而造邦。思重闭以固国,务崇宫而浚隍。笑前帝之阨迫,图后王之炜煌。悭瑶台而吝琼室,讵数阿房与未央。盖其号也,前则铜爵金虎,显扬太武;后则凉风清都,鸳鸯鹦鹉。斗鸡戏马之榭,赤桥紫陌之籞。耸飞阁之千雉,联危谯于百步。玉壁珠帘,银楹金柱。不可亿记而指数,岂直千门与万户!伟凤阳之特建,饰翔离之双鸟。何帝子之怀彼,亦矜能而护巧。物太盛以弗禁,假飞柯而匠夭。怅灵质之难驻,忽溯波而孤矫。伊仙都之肇造,恢华林之旧规。倾地产于土木,殚心计于般倕。嗟燕翼之败度,反歆羡于穷黎。谅习侈以玩富,岂艰难之与知。故其制创之广博,缔构之穹隆,藻饰之瑰丽,观眺之疏通。升而瞰之,则翼翼眈眈,云储雾涵。泰华仅形于培塿,辰极才映于楹櫩。类竦身于天表,迷不悟于北南。仰而瞻之,则炳炳郁郁,烟霏日出。但闻丝竹之音,环佩之声,似蓬宫之仿佛。于是孟德季龙之际,慕容渤海之俦,鹿既获于嬴氏,羊方絷于宗周。则燕则誉,以遨以游。莫不宰割区宇,分裂华夏。邀乙发以计功,揖高光而第课。正南面以居尊,袭冕旒而朝群下。于时鞮女畏力,旄倪戴仁,来享来贡,或臣或宾。彼孙马之旅拒,潜窜迹于江滨。如黑子之廑著,亦何与于藩邻。若乃汎览九原,周流四坰,求故老之谣咏,访先民之典型。过羑里而太息,悲伯昌之絷囹。圣人发愤以储思,演微言而作经。则天人之学,所由兴也。邦有淫祀,西门发之。野有巨浸,史公决之。或蟊或贼,岑君遏之。生歌死哭,齐民悦之。则守令之贤,有善称也。周鼎既震,尉迟抗钺。隋历方季,尧生挺节。墓藏太尉之骨,衣溅侍中之血。力殉庙社,气凌冰雪。凛芒采以映世,虽身摧而志洁。则忠谊之士,蔼令名也。吐实为秋,掞华为春。彫刻造化,炉锤鬼神。唱则应刘徐陈,和则邢魏子升。俨思王以独步,若众星之拱北辰。则文章之美,擅英声也。尔其洞穴漫汗,仙灵屈奇。绝伎之所兴起,肥遁之所幽栖。酒千里以噀火,丹一丸而疗饥。孙登放浪于谲诡,佛图巧幻而瑰琦。森逸驾与隽轨,差难得而备知。若仆者徒捃摭于旧志,譬犹万钧之一釐。故言其地则四境莫及,论其人则一邦有馀。古在前以不足,今居后而岂如。首相亶甲,起踬奋跲。当涂继兴,遂城遂堞。三高厉吻以旁噬,二石磨牙而外猎。率皆裨坏补敝,披图案牒。据之则捷,去之则怯。得之则为妇,失之则为妾。绵奕姓以传祚,常锐锋而不慑。夫岂代无僻主哉,亦云形势之所挟也。是以文命敷土,厥载惟冀。美哉山河,武侯所伟。远兆朕于听音,迩萌芽于望气。故张宾慷慨以揆策,崔光恳激而纳说。元氏弗康,卜雒之阳。曾二帝而乃蹶,信人谋之不臧。逮夫李唐中叶,有震且业。彼庆绪之孤童,奋螗肱而拒辙。由藉险以凭固,故王师之不涉。以是观之,人无贤愚,而地有厚薄。兵无利钝,而势有强弱。诸葛家蜀而破,宣尼用鲁而削。故仆以为冀不常重于天下,而钜邺独雄于河朔也,岂不谓然哉」。于是赵子慨然而叹,有间而答曰:「异乎!吾子者之撰。夫登高能赋者,非以耀文,所以辨义也。陈诗观风者,非以娱目,所以验俗也。故陟景山者,见中兴之美;馆雒汭者,思平成之功。未闻商颂有固圉之谈,夏谚启崇墉之论也。今客诵糟粕,拾腐馀,掉三寸之舌,美六尺之躯,指金汤为仁寿之域,谓干戈为礼义之涂。长王追貊,主盟裔俘。遂欲霸燕赵而帝齐魏,兄《二京》而父《三都》。是犹蒙鸠豕虱择蹄而系苇,自以谓有王侯之乐,安土之娱。曾不知风摧火燎,率齑粉而遽焦枯也。褊居晋鄙,狭隘沮洳。子迁姬系,灭迹失据。虽无忌之杰黠,亦何延于天祚。炎风不竞,典午委驭。故使阿瞒与贺六,得鸱张而跋扈;况值羯胡与鲜卑,岂止馀分而闰序。当建安之考室,冀日月以齐光。奚三马之不戒,俾一槽之遽亡。彼季龙之侈忲,摐地陷以天崩。曾僵胔之未腐,遂流水以飘○。凡此皆莫绍其终,无传于始。三光之所不纬,五行之所不纪。危朝菌之待暮,徒倏生而忽死。而吾子则美之,岂其惑于旧贯欤?胡取舍之不韪也。自昔属辞之士,缀翰之徒,不务明五典之常道,九畴之盛符,乃惟夸国炫域,度城计郛。较广狭以诽訾,无异商廛与贾区。盖尚东都者,以伊洛为帝王之里;主西京者,谓崤函为天子之居。甘泉远荫于西海,上林左引于苍梧。将誉美而章恶,信欲近而返疏。左生崎岖,遵迷遂诬。拿三国以等竞,角蜗牛之所庐。不独陵轹岷蜀,诋諆句吴而已,又将超秦越汉,污唐渍虞。尊盗臣以拟圣,谓羲熊之可踰。客又实之,岂不过欤?仆病木讷,而倦于谈。虽然,请为客粗陈其靡者。子独不闻皇宋之光宅,清汳之规摹乎?背澶面谯,挈郑提曹。非宛非邺,不瀍不崤。邦畿千里,坦然四郊。环万国以面内,类百川之海朝。厥初生民,缵唐之绪。纷纶后辟,易代以五。咸罔堪于顾天,乃眷命于艺祖。当此之时,陵谷易处,天地否闭。野有舆尸,室无噍类。国靡一定之民,朝乏委质之士。冀媮食以终夕,敢燕居而卒岁。帝用不蠲,既薙既薅。扫欃枪于一鼓,荡浇豷于崇朝。援赤子而出涂炭,谒大命于旻霄。蚩蚩遗黎,不徒去乱即治,诛蓬刈蒿;乃复慈母游乐郊,安太平之后笑,悔既往之先咷。既而人获更生,时有远虑。成周饰阙以望幸,西镐清宫而请御。臣怀良、敬之策,士献班、张之赋。咸荣古以陋今,吻雷同而景附。天子穆然载思,而未俞也。乃规乾矩坤,与神合契。灵谋睿谟,尽屈群议。即故国以营基,懋皇图于亿祀。盖谓洞庭梦薮,曷若以四夷为守;未央章华,孰若以六合为家。方且陟岱勒华,裒神翕河。建道德以为营卫,讵论丘垤与污沱。至于体国经野之法,宫室苑囿之制,寝不踰庙,菲不废礼。姑以备一王之轨仪,同百姓之欲利。固无伪采与淫泰,畴克夸诩而奢丽。若乃风俗之纯懿,政教之缉熙,人物之磊砢,货殖之陆离,既立谈而未判,且非创业之枢机。徒尚口以哗众,亦鄙人之不为也。皇皇百年,显显七世。尧父舜子,神传圣继。无增尺帛之奉,不益十家之费。晏然磐石而覆盂,若天维而地置。遂使豫里辍险,雍郊弛防。江靖建业,气清南阳。洞外阖以不闭,咸变雍而乐康。于维此邦,陶醇化醲。川润岳峻,旁薄虚空。蒸粹炳灵,降为英雄。作我国栋,时惟魏公。勋在社稷,行铭鼎钟。非后牧与伊稷,畴并芳而比崇。兹乃相之所以隆也,客遂略之。鲸鲵陆梁,峻宇彫墙,菹醢庶类,黥灼一方。斯乃邺之所以亡也,客顾乐之。意者非相人之志,盛德之事,缙绅之所宜谈,国史之所可记也。客又不闻妫氏陶渔,三年成都;商盘五迁,邑无奠居。安有择地而化被,简民而信孚者哉?将吾子未之思乎」!于是客乃词殚辩屈,不悸自栗。泚颡却避,懵然若失。
次韵王得之游福源观 宋 · 王安中
押先韵
维南国禋祀,崇丘五云鲜。
路转楼居出,林深步虚传。
辎軿上真侣,鬟髻太古仙。
绿章下秘祝,宝此一掬泉。
至今争晨门,奁香走填然。
帝子留绣盖,宫嫱掷金钱。
吾宗初意行,跂马税芝田。
醒心影娥池,了了壶中天。
呼儿话西游,乃未得汝年。
先生笔扛鼎,小友语更妍。
斯文到真处,栀蜡漫贾鞭。
赓酬就俄顷,惊绝图书渊。
觅句念宗武,爱奇容子迁。
游山本庭户,可但巢其巅。
眼中摛文地,坐待步武连。
幽寻赋异日,端为续胶弦。
送项直卿赴省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逐客归来访里闾,后生文彩益增奇。
低头见子如东野,满耳闻人说项斯。
果有高名动场屋,行观大策对丹墀。
亲闱日望泥金信,报我仍须寄好诗。
分得知字韵 宋 · 李清照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益都
学诗三十年,缄口不求知。
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
答谢特奏启 南宋 · 陈长方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三、《唯室集》卷一
伏审荣被奏名,入瞻睟色。已拜命书之赐,实为儒者之光。惟古今取士之殊途,以科第示公于当世。持衡校艺,敢云铢两之差;按剑投珠,每深凿枘之叹。眷本朝之懿典,扩数路以求材。凡偶佚于春官,卒终归于仕版。尽收英俊,仰副忧勤。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均为自致;虽有姬姜而毋弃蕉萃,行听旁求。某官早践英躔,夙推俊誉。由祭酒项斯之不偶,故礼部何蕃之复然。晚沐上恩,乃膺初秩。将军善饭,尚可用于赵人;新息据鞍,定立功于骁骑。某滥同李洽,有愧刘蕡。忝冒以居,徬徨无措。欲腾笺而不敢,奉华翰以弥惭。
次韵向宪留题荆门惠泉卒章见及 南宋 · 洪适
对泉一洗心如水,诵诗三叹颡有泚。
字比渴骥骎骎来,文如翠潋鳞鳞起。
皇华辙迹环诸道,济物良筹载襟抱。
双泉复见等故人,竹马儿童半羸老。
吾君丰泽要下流,惭愧长澜力不侔。
一方始此一滴润,千亩长有千钟收。
去瘼未尽惠未施,可使剜肉生新痍。
尘埃满面语甚恶,虚辱逢人统项斯。
送樊漕移帅泸南 南宋 · 李流谦
押庚韵
金龙直岁当玄冥,忆公剖竹江阳城。
碧鸡坊中驻千骑,裁诗饯送双旌行。
逢人到处说项斯,岂贱子故唯先盟。
一官泮水谢推挽,挟策仍许从诸生。
只词华衮岂易得,再以荐墨光姓名。
一朝去我生怊怅,呱呱欲作啼雏婴。
向来宦海四十年,白首一节无斜倾。
只今耆旧直可数,曷不往矣司机衡。
诏书连年到西蜀,归田奏上群儿惊。
西南夷蜑惟稽颡,男耕女织鼓不鸣。
庙堂彻桑戒无事,正以卧护烦老成。
犬羊腥膻亦人耳(原作遐荒虽或殊习俗,据《永乐大典》卷一五一三九改),悦安恶扰皆其情。
不须谈兵但饮酒,帅非尔帅乃父兄。
秋光如水浸行色,牙纛猎猎风有声。
毡褐迎道沸群獠,弓刀绕帐森千兵。
丈夫未遂调燮事,华皓得此亦足荣。
观公畜德有馀地,如海既酌随复盈。
晚福衮衮盖未艾,善颂何以歌箫笙。
更须书考二十四,永与松鹤同坚清。
别院监试费运使启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澹斋集》卷一三
某官学造箕畴,妙探羲画。蕴钩深致远之识,禀开物成务之姿。剖刺史符,式重分忧之寄;持使者节,始为持橐之阶。适当论士之秋,分握衡文之柄。责大指而众鬨自息,推赤心而群疑卒亡。封殖陈荄,周旋误墨。策名而降杜牧,殆非本怀;逢人而说项斯,具有正眼。
和唐秘校见贻长篇 南宋 · 吴儆
押词韵第十八部
君才离奇卧壑松,力回万牛(原作年,据弘治本、十卷本改)匠非哲。
我如坎井可窥底,短绠未汲固自竭。
饥寒驱置簿领中,巧匠旁观指濡血。
逢人首下尻益高,敢遇督邮腰不折。
憧憧往来穷朝昏,负负江湖弄风月。
邑虽陋室无佳士,稍输城府开私谒。
平生闻人说项斯,秀句秋江更清澈。
鼯径经雨忽蛩然,倾囷倒廪不我屑。
渥洼汗血绝后殿,天球河图合前列。
要知冷煖须自知,舐蜜中边不容说。
痴儿徒痴不了事,相留汤饼未暇设。
如今岂止倾盖旧,向者固已闻风说。
命之穷达有宿分,男儿功名在晚节。
未应种豆趣南山,试一上书干北阙。
君不见少陵流落老更穷,长叹自比稷与契。
送项圣与诣太常 南宋 · 杨万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卢溪书院一番新,千里学子来如云。
天教书院名日起,速化先从主人始。
主人主盟为阿谁,楚汉名家今项斯。
胸中五车载书卷,笔端三峡倾冰砚。
鲁秉周礼说一经,有司把烛题秋荐。
鹄袍诣阙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
郑检法重九病起送酒索诗 南宋 · 项安世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闻道台参早,交亲喜可知。
犹能白衣酒,相劝菊花时。
带剩如干眼,梳添几寸丝。
风骚足材料,何必项斯诗。
次韵范有交秀才投赠二首 其二 南宋 · 项安世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旴江范子亦奇哉,谒入寒厅眼为开。
少日论心弋阳老,新年行脚艮斋回。
君方赤手骑生马,我已冥心学死灰。
空复项斯门地在,个中无处觅诗才。
谢升上舍启 其二 宋 · 林外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八
凤阙疏恩,讵假贤书之荐;虎闱论秀,幸从造士之升,揣己非宜,扪心知愧。窃以朝廷兼两科而取士,学校辟三舍以养贤。客东鲁者射策而来,乐长安者出门而笑。先生馆下,皆立闻进学之词;祭酒堂中,或坐与弹琴之燕。亦有次何蕃之行,岂无说项斯之诗。孰敢荒于嬉而毁于随,莫不扬以言而进以德。先后著录者几三千辈,次第收科者已数百人。虽曰师曰友之渐摩,本吾君吾相之教育。矧恩非不次,毋烦贡籍之名;而艺亦可书,尤重中年之选。谅夤缘之所自,岂侥倖之或求。惟其十有所能,然后两可以得。如某者长无伎俩,笑有嵚崎,辛勤笔墨之生涯,冷落齑盐之况味。足不知其几到,目已觉其两眵。儒冠每叹于误身,试席敢矜于兀坐。三战三北,自惭应敌之无功;一否一优,仅以中程而获选。复被宸庭之宠,遂登天府之书。限年虽令甲之拘,抚己实私情之幸。此非偶尔,宁不慊然。兹盖伏遇某官乾坤毓灵,海岳标异,德业推本朝之冠,文章为当代之师。开馆待贤,无公孙弘布被之诮;满门肃客,何孟尝君朱履之多。遂令钝朽之资,亦预品题之数。某敢不益修所学,无负此心。今日知音,正流水高山之际;他年造化,在春风夏雨之中。
孝子颜氏碑铭 宋 · 何恪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敬乡录》卷一○、《南宋文录录》卷二四、《金华文徵》卷五
永嘉林侯元仲宰义乌,下车未遑他事,首访颜孝子之墓,曰:「邑由孝子名,长吏宜致敬焉」。即束带趋驾出邑之东四里,展拜墓下,礼容甚肃。见其冢累然蔽丛棘中,狐兔交迹,樵木不禁,侯愀然易色曰:「何以底民孝哉」!越明年,政成将去,又部刺史列其治状上于朝,侯于是證图牒,尽反民所侵茔地,缭以崇墉,石壮其址,甓覆其上,严扃钥以限薪樵畜蹂,莳松槚数十百株,表「颜孝子墓」四大字于道周,过者必式之。庀工于乾道丙戌秋七月旦,阅月而就,乃二千里走书禾川谂予曰:「子枌榆也,为我碑其上,庶俾后人明吾心,无替封殖,则颜氏墟墓永有托,且以善百里俗」。予观汉承秦风俗大坏之后,未易遽还于古。自嬴政狃祖昭以子迁,废其母家,习于见闻不为异,卒身受其报,死巡幸。胡亥兄弟起相屠,至于鲍鱼杂腐,胔载辒辌,遗臭亿龄。刘季固英主,忍出分羹语;后失母道,不哀其子。逮太宗时号为黎民纯厚,讯贾生言,则德色借锄,谇语取帚,其遗风故在也。孝子以匹夫有至性,独不移于习俗,亲葬自负其土,感乌衔泥来助,咮吻为之伤,因名县曰乌伤。其后或曰乌孝,或曰义乌,皆必本于孝子故。邑视他县,曾无一奸民謼乱萑蒲,繄孝子立其闲也。且自古至富贵人,丘垄虽锢南山,彻九原,亡不破者,而孝子阡由汉迄今数千百年岿然独存,佳令君又从而旌护之,则闻其风者孰不知劝哉!侯,忠孝人也,御太夫人官吾邑,其政严而不残,尽心色养,患不能博一笑也。既帅之以身,又属之以孝子,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予既为记其实,且系之辞曰:
由汉迄今千馀春,锢铜斮漆知几坟。陵谷变迁不可寻,颜氏有所岿然存。孝肉顺骨世所尊,马鬣蓬堁几何分。乌兮无知犹能驯,肯有襟裾忘其亲。因以名县淑吾民,为之长者教益敦。一木抔土或见侵,曾禽不如何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