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安世房中歌 汉 · 无名氏
《汉书》曰: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周有房中乐。至秦改名寿人。凡乐。乐其所生。礼不忘本。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安世乐。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其《诗》曰:
大孝备矣。
休德昭清。
高张四县。
乐充宫庭。
芬树羽林。
云景杳冥。
金支秀华。
庶旄翠旌。
七始华始。
肃倡和声。
神来晏娭。
庶几是听(○《汉书》礼乐志。《乐府诗集》八。《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一。《诗纪》二。○逯案。通行本《汉书》此章与下章连为一篇。《文选》补遗及《诗纪》割七始等四句属下。别为一章。今依汲古阁本《汉书》及《乐府诗集》、广《文选》分厘之。)。
粥粥音送。
细齐人情。
忽乘青玄。
熙事备成。
清思眑眑。
经纬冥冥(同上)。
我定历数。
人告其心。
敕身齐戒。
施教申申。
乃立祖庙。
敬明尊亲。
大矣孝熙。
四极爰轃(○同上○《汉书》此与下篇连为一首。今从《乐府诗集》。)。
王侯秉德。
其邻翼翼。
显明昭式。
清明鬯矣。
皇帝孝德。
竟全大功。
抚安四极(○同上○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吴仁杰曰: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刊误区分之。一章多或十句八句。少或六句四句。未有奇数者。独王侯秉德一章七句。仁杰案。既醉诗及下文安其所章。皆用叠句。此章当云。王侯秉德。其邻翼翼。其邻翼翼。显明昭式。书本脱误。今改定作八句。)。
海内有奸。
纷乱东北。
诏抚成饰。
武臣承德。
行乐交逆。
箫丂群慝。
肃为济哉。
盖定燕国(○同上○《汉书》与下两篇连为一首。)。
大海荡荡水所归。
高贤愉愉民所怀。
大山崔。
百卉殖。
民何贵。
贵有德(○同上○逯案。刘敞所见本《汉书》荡愉二字皆不叠。)。
安其所。
乐终产。
乐终产。
世继绪。
飞龙秋。
游上天。
高贤愉。
乐民人(同上)。
丰草葽。
女罗施。
善何如。
谁能回。
大莫大。
成教德。
长莫长。
被无极(同上)。
雷震震。
电耀耀。
明德乡。
治本约。
治本约。
泽弘大。
加被宠。
咸相保。
德施大。
世曼寿(同上)。
都荔遂芳。
窅寙桂华。
孝奏天仪。
若日月光。
乘玄四龙。
回驰北行。
羽旄殷盛。
芬哉芒芒。
孝道随世。
我署文章(桂华○同上○逯案。《汉书》桂华二字冠下文之首。《乐府诗集》同之。惟又于文章字下刻□□两空格。《文选》补遗删桂华二字。)。
冯冯翼翼。
承天之则。
吾易久远。
烛明四极(○同上○逮案。《诗纪》依《文选》补遗、广《文选》以此四句与下文德福两韵共为一首。然检各本《汉书》。此四句悉独立成篇。当是原歌如此。今据以改正。)。
慈惠所爱。
美若休德。
杳杳冥审。
克绰永福(美芳○同上○刘奉世曰:桂华、美芳。皆二诗章名。本侧注前篇之末。传写之误。遂以冠后。又词无美芳。亦当作美若矣。逯案。《汉书》此与下文连为一篇。而《乐府诗集》则连下文起首二句共为一篇。)。
硙硙即即。
师象山则。
呜呼孝哉。
案抚戎国。
蛮夷竭欢。
象来致福。
兼临是爱。
终无兵革(同上)。
嘉荐芳矣。
告灵飨矣。
告灵既飨。
德音孔臧。
惟德之臧。
建侯之常。
承保天休。
令问不忘(同上)。
皇皇鸿明。
荡侯休德。
嘉承天和。
伊乐厥福。
在乐不荒。
惟民之则。
浚则师德。
下民咸殖。
令问在旧。
孔容翼翼(《诗纪》云。《汉书》自浚则以下别为一章。今从乐府。○同上○逯案。铁琴铜剑楼藏北宋本及汲古阁本各《汉书》。浚则等四句与上文皆连为一章。《诗纪》云云。不知究据何本。又《文选》补遗及广《文选》则以浚则等四句独立成篇。此盖从《汉书》刊误说。而足成十七章之数也。)。
孔容之常。
承帝之明。
下民之乐。
子孙保光。
承顺温良。
受帝之光。
嘉荐令芳。
寿考不忘(同上)。
承帝明德。
师象山则。
云施称民。
永受厥福。
承容之常。
承帝之明。
下民安乐。
万寿无疆(○《汉书》礼乐志。《乐府诗集》八。《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一。《诗纪》二。)。
按:此歌《文选》补遗及广《文选》、《诗纪》均署唐山夫人。逯案。《汉书》仅谓唐山夫人作乐。乐与辞非一事。此质之汉志可知。似不得即署唐山夫人。今依《乐府诗集》编入阙名卷中。又此歌于乐分十七章。于辞实为十七首。郊祀歌仿此。
二十一日同韩持国陈和叔骐骥院遇雪往李廷(当作延)老家饮予暮又赴刘原甫招与江邻几谢公仪饮(诗见残宋本,他本皆无) 北宋 · 梅尧臣
押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雪游如梨园,风撼梨花落。
骅骝骧首时,杳杳闻天乐。
楼观何参差,仙居倚寥廓。
群朋思饮酒,饮举北斗杓。
公子邀以归,跃马度城郭。
鹄毳拂轻裘,蛟珠乱疏箔。
少年气若虹,屡起鄱阳谑。
壮语士胆开,狂诃僮指愕。
间或美笑言,又或跪酬酢。
或如猿狙跳,或类虎豹攫。
或廋秦客辞,或纵灌夫恶。
杯盂或迁掷,履舄或搀错。
稍看云容披,斜漏日光薄。
驭仆整辔衔,庖人困羹臛。
还家历南市,灯烛已煜爚。
入门见妻孥,未暇问何若。
刘侯遽相招,登堂罗绰约。
往往奏清歌,时时更大噱。
江翁唱渭城,嘹唳华亭鹤。
半夜蜘蛛喜,微然见无著。
主人倍欢欣,劝客如倾壑。
我时已大醉,盏至不解却。
还思一日喧,静坐无适莫。
书作异时谈,竹林何愧怍。
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 北宋 · 梅尧臣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昼夜风不止,寒树嚎未休。
人言雨杀风,雨急风未柔。
独扶慈母丧,泪与河水流。
河水有冬竭,泪泉长在眸。
予生五十二,再解官居忧。
昨者母疾亟,骨肉相聚愁。
橐中无一钱,缓急何可求。
母当临终时,嘱我贫莫羞。
随宜具棺敛,厚贷压人头。
死事定无益,生偿且无由。
泣涕听母言,心肠如剜钩。
小子虽不令,长养恩曷酬。
旦夕期速平,后事勿预谋。
愿母强药食,更延百千秋。
固云莫望我,我魂已飞游。
语毕忽奄逝,抚膺呼裂喉。
未能一物备,迷乱将安投。
艰窘见风义,乃有令朋俦。
致赙或钱帛,最力李与刘(自注:廷(当作延)老、原甫。)。
禁省及石渠,奠助日不周。
裴杨乞铭盖,文篆古复遒(自注:如晦、元明。)。
潭饶两大舰,朝索暮泛浮。
哀怜荷君子,才德惭未脩。
三日违大梁,两宿此迟留。
聊书同些挽,试托楚人讴。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北宋 · 梅尧臣
押灰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退之昔负天下才,扫掩众说犹除埃。
张籍卢仝斗新怪,最称东野为奇瑰。
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
欧阳今与韩相似,海水浩浩山嵬嵬。
石君苏君比卢籍,以我拟郊嗟困摧。
公之此心实扶助,更后(宋荦本作复)有力谁论哉。
禁林晚入接俊彦,一出古纸还相哀。
曼卿子美人不识,昔尝吟唱同樽罍。
因之作诗答原甫,文字駚(四库本作驶(夏校:当作駃,冒校作駃))稳如刀裁。
怪其有纸不寄我,如此出语亦善诙。
往年公赠两大轴,于今爱惜不辄开。
是时有诗述本末,值公再入居兰台。
崇文库书作总目,未暇缀韵酬草莱。
前者京师竞分买,罄竭旧府归邹枚。
自惭把笔粗成字,安可远与钟王陪。
文墨高妙公第一,宜用此纸传将来。
潘歙州寄纸三百番石砚一枚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永叔新诗笑原父,不将澄心纸寄予。
澄心纸出新安郡,腊月敲冰滑有馀。
潘侯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
墨花磨碧涵鼠须,玉方舞盘蛇与虺。
其纸如彼砚如此,穷儒有之应瞰鬼。
答刘原甫寄糟姜 北宋 · 梅尧臣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名国(《广群芳谱》引作园)万家城,千畦等封侯。
斸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
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
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
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
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
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
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
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
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号蟾蜍砚其下刻云天宝八年冬端州刺史李元德灵卵石造示刘原甫原甫方与予饮辨云天宝称载此称年伪也遂作诗予与江邻几诸君和之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砚如刳蟆腹如月,又若剖瓢萌强发。
镌题天宝年造之,刺氏李元传自越。
刳蟆剖瓢我莫分,称载作年初辩(宋荦本作辨)君。
君虽能辩犹曰宝(自注:原甫诗云李侯宝砚刘侯得。),宝兹伪物吾何云。
仰天大笑饮君酒,砚真砚伪休开口。
愿封漆匣还与侯,请共江翁独持守(自注:江诗云刘侯宝此要(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处)勿忘,慎勿将心逐名转。)。
承原父以凤凰篇为况谨用来韵和酬 北宋 · 吴育
押词韵第七部
丹山郁世表,岩岩千仞巅。
自非常雏辈,安得参周旋。
胡为此弱羽,越簉祥仪鲜。
飞鸣过所据,飙骇俄翻然。
退则安栖地,翔风娱楚天。
始病孰俦侣,乃与朱鸾攀。
英英日相照,老翮徒愧前。
少别正倾听,览辉当圣年(宋刘敞《公是集》卷七附)。
谨次韵和呈垂览拙诗之作(按:和刘敞诗。) 北宋 · 江休复
押筱韵
朝跻天门路,暮宿白云杪。
超然六合外,如翼鸾风矫。
运眸极遐旷,收念息奔扰。
盘盘上绝顶,独立颢气表。
天壁涌神泉,玉龟泳灵沼。
凌奥无螫虫,集灌尽百鸟。
胜景穷赏践,陈迹嗟缅眇。
接遁终焉托,真仙事殊窅。
云露相飘飖,尘途忘湫湫。
蹑屐游已屡,操觚才患少。
思轧几沉伏,神驰空缥缈。
谢客兴不浅,尚子计未了。
何时出尘笼,重看众山小(宋刘敞《公是集》卷一一附)。
赐起居舍人知制诰刘敞等奖谕诏(十二月九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八八
敕刘敞:省所进《祫享诗》,事具悉。祫,大祭也,礼久阙焉。朕因时孟冬,躬荐圭鬯。永惟祖考之烈,格于天地;礼乐之盛,昭乎物容。宜有儒学之臣,形为颂叹之美。卿议论闳博,辞章烂然。敷训告以代予言,是惟其职;发揄扬而称上德,聊见馀才。省阅已还,嘉尚良切。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乞洪州第四劄子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近两曾陈乞差知洪州一任,未蒙恩许。盖以臣衰病不支,难当任使,素心所切,苟欲便私,非敢自图外州,以就优逸。臣年虽五十三岁,鬓须皓然,两目昏暗。自丁忧服阕,便患脚膝。近又风气攻注,左臂疼痛,举动艰难。一身四肢,不病者有几?以此贪冒荣禄,兼处剧繁,实知难济。矧自权行府事以来,三致台谏上言,两烦朝廷起狱。其他碌碌常事,亦无分寸可称。盖其资材本自庸虚,加以精神日渐耗竭。处之清职,则论议谋猷无一可取;擢以烦使,又心力疲惫自诉不能。上赖圣慈怜悯,虽未欲遽弃于外,而臣自处,实所难安。伏见侍从之班,交相出入。昨吕溱、刘敞并请补外,不三数岁,今悉召归。况如臣者,留之无所补,去之无所惜者哉?欲望圣慈矜臣此志,乞一外任差遣,得以养理衰残。誓于馀年,少图报效。今取进止。
与冯章靖公书(四 嘉祐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昨自罢烦剧,卜居城南,少获休息。然犹此盘桓,未遂决去,正以《唐史》将遂终篇,然亦不过秋末时事尔。庐去京师不远,计可备闻,难于纸笔具道也。当世据名藩,优游文史,自足为乐,其馀一付公议。但朝多贤士而独在外,与相知之私,立欲公来归之速尔。某衰病俱攻,去心甚速,诸公察其实然,而未肯决然放去,奈何奈何?原父虽归,子华作宪,朋友益萧索。当世尚壮,及时读书行乐。此外稍隙时,当得数奉问。大热,更冀自重。
与刘侍读书(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八、《古今尺牍清裁》卷五二、《翰海》卷二下
某启:时色可爱,不废佳节之会。谓当得同一笑,而原父独不往,人事难得如意,固常如此邪?得介甫新诗数十篇,皆奇绝,喜此道不寂寞,以相告。诗轴,俟看了驰上。适因闷睡起,奉答不谨。
与刘侍读书(八 嘉祐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昨日奉见后,遂之北李园池,见木阴葱翠,节物已移,而原父独不在,但终席奉思。加以风沙,益可憎尔。辄此奉报。前承要介甫诗,谨以咨呈,其一二篇不当传者,特为剪去之矣。恐知。
与刘侍读书(一五 嘉祐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五
某启:适归自外,捧惠佳篇,岂胜欣感?偶然之会虽草率,而缚于文字,遂为他时故事,兹敢不勉也。然西斋素患寂寞,近方稍葺,而原父去此稍远,此俗所谓事无恰好也。承置得怀州牛膝,更有,尽乞之,衰病者遂得取济于兹物,深所望也。漏舍冀得奉见,以尽区区。
与刘侍读书(一六 嘉祐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八
某启:自原甫既西,虽不为官制所拘,朋游亦自寂寞。况遂当忧责,履畏涂,其为情况可知。偶思春物将动,故都多佳致,为乐岂复可涯?汩没声利,惟溺惑者不胜其劳而但见其乐。粗有识知,兼以衰病,此事难为他人道,独不知原甫谅之否。因风幸数垂问,以慰瞻企。
与刘侍读书(一八 嘉祐六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八
某顿首启:近宽恤,王职方行,尝得附状。然亦久不承惠问,春候犹寒,不审动履何似?但深瞻咏。前日崇政赐进士第,见贤郎在高等,伏惟喜慰。某已衰病,三四小子未有能获荐于有司者,见之尤所羡慕。贤郎程文甚工,为都人传诵,及第等虽高,而人犹以为未称。然少年微抑于此,未必不为远大之本也。谨专致此为贺。不宣。某再拜原父安抚侍读閤下。三月十一日。
与刘侍读书(二七 嘉祐七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八
某启:近尝两奉状。专人至,辱书,窃审经寒体履安和。兼沐寄惠稣梨、新笋,岂胜珍荷?自去冬以来,亲旧私信,一皆谢绝,独思公有所惠,理可无嫌。又闻近申贡馀之禁,则应少费宅库,如此屡寄,益无疑也。节中人事纷纷,使还为谢,不谨。不宣。某再拜原甫经略侍读执事。十一月一日。
与梅圣俞书(四六 嘉祐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九
某启:自承在式告,兼以假故多,遂阻奉见。秋气稍凉,喜承体候清安。辱惠建茗,此诚近所难得,特为珍贶也,然莫妨待客否?恐彼阙,当却分纳一半也。原甫高论少抑,亦当不复较难,来日朝中,当面叙。人还,谨此为谢。某再拜。
与蔡省副书(二 嘉祐□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五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六
某启:昨日无以为礼,深用惭腼,宿来动履想佳。然中席遽起,遂不可留。变此新例,他时东斋之会,敢不遵用故事也?适得冲卿简,言原父已送诗云。某殊未有一句,欲借一拭目,以发衰钝。三日,欲去出城送冲卿,能往否?此不敢强,闲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