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登”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上言举中牟二士 春秋晋国 · 王登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中牟有士曰中章、胥已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韩非子。外储左上》:王登为中牟,上言于襄主。主曰:「子见之,我将为中大夫。」)
褚常侍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六年正月,前临川府丞褚老常侍,君子谓吴如是乎能官人。
官人国之所废兴也。
古之兴王,唯贤是与。
吕望渔钓,而周王枉驾;
宁戚叩角,而齐王忘寐。
委斯徒而靡好爵,释短褐而服龙章。
姬姜之族,非无人也;
新昵之爱,非无怀也。
取彼庸贱之徒,登之佐臣之列;
九贤翼世,而有命既集,五子佐时,匡霸以济,夫唯能官人之所由也。
褚氏大夫之常佐,远邦之贱司,财则邵矣,官实陋矣,而拔出群萃,超升阶闼,虽文王登师,桓公取佐,亦何以加之。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言官人得才也。
褚常侍闻之喜曰:「君子之言,岂虚也哉,吾得此足矣」。
君子谓褚常侍于是乎不谦,谦也者,致敬以存其位者也。
谦之不存,德无柄矣。
世之治也,君子自以为不足,故撙节以求役于礼,敬让以求安于仁;
世之乱也,在位者自以为有馀,故爵丰而求更厚,位隆而欲复广,世之治教,恒由此作。
今褚侯蝉蜕利木,鹄鸣玉堂,不庶几夙夜允集众誉,而意充于一善,心盈于自足。
足则无求,盈则无戒;
不求则善远之,无戒则恶来之,亦何以为君子哉!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慎之至也。
褚常侍闻是言也惧,谓之昌言也而拜之。
君子曰:「褚侯其几矣」。
闻善而□喜过,又应之惧,嘉服义之贤,而拜谠言之辱,规同禹迹,义均罪己,君子哉!
吴无君子,斯焉取斯。
国清百录序 隋末唐初 · 释灌顶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五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初隐天台,所止之峰,旧名佛陇。
询访土人,云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故相传因而成称。
至太建十年岁在戊戌,降陈宣帝敕名修禅寺吏部尚书毛喜题篆榜送安寺门。
到大隋开皇十八年岁戊午太尉晋王于山下为先师创寺,因山为称,是曰天台
王登尊极,以大业元年龙集。
乙丑江阳名僧云:「昔为智者创寺,权因山称;
今须立名。
经论之内,有何胜目,可各述所怀,朕自详择」。
僧表两名,一云禅门,一云五净。
居其未奏。
而僧使智璪启国清之瑞,敕云:「此是我先师之灵瑞,即用即用」。
敕取江都宫大牙殿榜,填以雌黄,书以大篆,遣兼内史通事舍人卢政力送安寺门。
国清之称,从而为始。
先师神光而生,结跏而灭,处证妙法,出作帝师,备是渚宫法论会稽智果国清灌顶等三传所载。
沙门智寂,编集先师遣迎信命,搜访未周,而智寂身故。
笔墨之功,与气俱弃。
余览其草本,续更撰次诸经方法等,合得一百条,呼为《国清百录》,诒示后昆,知盛德之在兹(《释藏起一,《国清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