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宋庆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李丞相 其三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九
某昨蒙钧慈陶铸江西庾节,已两具禀牍摧谢。
惟是闻命之初,虽以从弟希仁同在一路为疑,然远方尚未知希仁被论,将谓需次,故控辞申状止言资望轻浅,不敢以弟兄妨嫌为词。
十月下旬,忽得旧吏附至十月初七日省劄一道,前备某自述,后载改除旨挥。
伏念某一介孤寒,旁无寸援,旬月之内,两蒙某官启拟甄录,倍费造化如此。
大凡自江浙入广则为远,自闽入广则良便,盖钧意深念某,将以恤其困穷,安其杌陧,虽使某自择,何以过此?
矧蒙威命不得再辞,令疾速之官。
罪废馀生,一旦进用甚超,临遗至荣,跪受除书,感泣不已。
东广仕者多为风俗所移,鲜能自洁,某愚无它长,此行但当蘖食水饮,以革贪浊,铢积寸累以裕财用,庶几不负公朝选使之意,不累吾相知人之明,聊可图万一分之报也。
游丞相 其三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九
某兹者伏审擢从本兵,进辅大政,真儒无敌,吾国有人,伏惟庆慰。
日者鄞参去,东府虚,我公杜门谒告,视大位若将浼己。
圣上察其忠实,嘉其恬退,而就拜焉,盖举国以听公矣。
某前引邺侯,有所开说,良以其人本不欲婚而人主强之婚,本不欲官而人主强之官。
惟其兹味薄而嗜欲少,所以人主别作一眼看待。
今我公亦无心于富贵,庶几谏行言听,膏泽可下于民矣。
某前蒙误恩,畀以江右庾节,其时犹未闻希仁参差,谓是待次,故辞免状不敢直以弟兄同路为辞。
前月末,闻某辞免命下,乃知已公朝易节东广
大凡自江浙入广则为远,自闽入广则为便。
矧此阙在淳熙间以处杨廷秀林子方,某何人者,而庙堂俾继前修后尘。
顾虽驽钝,无以愈人,至于檗食冰饮以革污浊,铢积寸累以裕财用,差有一日之长。
异时解印而去,使广人皆曰是能洁己奉公者,即所以报我公之知也。
第有一说,不敢不预以告。
如作文字之类,某实不愿,如此位置,不过又为人弹射,饥饿至死耳,如八十老亲何!
如四儿一女何!
惟某官终念之。
人情各有便不便,某便于外不便于内。
区区血诚,梵志倒着袜之说也。
并发玉齿一笑。
丞相 其一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四
某伏自陈澈计议行,奏记为从弟希仁长息强甫致陶镕之谢,后以衰病,阙然申词,矫首如晦之天,饮啄不忘。
某事师相如天地父母,一语不实,天日照临。
春首平地失足一跌,傍有扶者,不至败面,然腰脚闪肭,痛不可忍。
至四月转甚,自草一奏乞休致,申郡借邸借兵。
欲发间,医疗稍瘥。
始者卧起须人,既而稍能步履。
然暮年拜起本艰,及跌后遂不能拜,今岁禁烟与夏秋两季家庙先茔,一族四世共修时祀,独扶立傍观。
形骸如此,十日难掩。
初谓筋骨伤百二十日可复,今半年未复,是终身不能拜矣。
素无目疾,入秋忽左目赤痛,牵起右目痛如剜割,呻吟之声聒及邻墙。
病中靖思,灾厄如此,别无消殃弭祸如昔人,愿须臾无死,以观德化,顾四月间奏牍并申省状严然在几案间,谨走长须诣阙庭朝堂投下。
欲望钧慈念某譬之牛马,力疲思解穿鼻络首之劳,少遂饮食龁刍之适,特为敷奏,直降指挥,从其所请,使朝野皆知圣世有活致仕之人,翘馆有全晚节之士,贤于举扶易箦而后倩人代书名者远矣。
追记庚申春有此请,时师相初归衮,谓某已叨收召,退回奏函,今犹袭藏。
后来忝窃许多官职,千足万足,夫复何求!
回视庚申,昔七十三,今七十八矣,垂老衰鸣,惟师相终始持成之。
宋希仁诗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七
近世诗学有二,嗜古者宗《选》,缚律者宗唐。
其始皆曰吾为《选》也,吾为唐也,然童而学之以至于老,有莫能改气质而谐音节者,终于不《选》不唐,无所就而已。
余谓诗之体格有古、律之变,人之情性无今昔之异。
《选》诗有拙于唐者,唐诗有佳于《选》者,常欲与同志切磋此事,然众作多而无穷,余论孤而少助。
晚见宋君希仁诗而异之。
永嘉人,智足以知四灵之端,而欲合诸家之长。
其《戍妇词》云:「君去无还期,妾思无已时。
军中无女子,谁为补征衣」?
又云:「或传云中危,夫死贤王围。
恐伤老姑心,有泪不敢垂」。
《和陶》云:「城中岂云隘,我见无夷途。
所以庞德公,车不向此驱。
斜阳挂林杪,野花续春馀」。
《喜弟归》云:「数年何处客,昨夜独归船」。
《送僧》云:「漂泊知何处,艰难亦到僧」。
《旅夜》云:「更长初过雁,蛰后稍无蛩」。
《废墓》云:「多年翁仲在,寒食子孙稀」。
皆油然发于情性。
盖四灵抉露无遗巧,君含蓄有馀意,余不辨其为《选》为唐,要是世间好诗也。
或曰:「君诗已经曹、戴二老评量矣,子言非赘欤」?
余曰:「《诗》有大、小《序》,相传《大序》子夏也,《小序》卫宏也。
余虽不敢望孔门高弟,岂不自附于汉儒乎」?
君名庆之
宋希仁四六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七
作四六如抡众材而造宫,栋梁榱桷用违其材,拙匠也;
如和五味而适口,咸酸甘苦各执其味,族庖也。
鍊字如铸金,一分铢未化,非良治也;
成章如织素,一经纬不密,非巧妇也。
用故事如汉王张耳军,如淮阴驱市人而战,否则金不止,鼓不前,反为故事所使矣;
偶全句如龙泉之合太阿,叔宝之婿彦辅,否则目一眇,支偏枯,反为全句所累矣。
余阅近人所作数十百家,新者崖异,熟者腐陈,淡者轻虚,深者僻晦,或淳漓相淆杂,或首尾不贯属,均为四六之病。
宋君希仁笔端有前数者之长而无数者之短,退之所谓可以鸣国家之盛,非斯人其谁?
惜乎西山南塘不及见,而余亦老矣。
乖崖公访希夷于华山,获纸笔之赠,公曰:「驱我入闹处去耶」?
余乏希夷风鉴,然以文字求之,知君他日之必入闹也。
万一余穷健未死,君无负全卦钱。
跋二大父遗文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后村题跋》卷九
右,二大父《遗文》十卷、《附录》五卷、《史记考异》五卷,太守监丞眉山宋公之所刊也。
公下车,尚贤而崇教,既新三先生祠,复谓某曰:「吾将求君家隆、乾间谏草遗文,使与艾轩之书并行」。
某追惟二大父没时,先君及诸父皆幼,所著书多为人取去。
及长而收拾,则散亡略尽,时于里中故家得半幅片简。
惟季父习静翁得年最高,尽平生心力纂辑成编,著作公之文十居其九。
诸父之言曰:「麟台公没信安传舍中,故遗藁尤少」。
有《春秋比事》二十卷,别为书。
此十卷内如手录近事数则,得之林微,林公题其后云:「为同年刘著作治后事,于几案间得其手书如此,遂笔之」。
《答吕太史帖》论郡政,得之吕巽伯乔年
陆放翁《与曾卿原伯帖》称:「主司刘某,天下伟人,故足以傅伯恭」。
得之曾温伯黯
二帖至今珍藏。
麟台公卷内有试《春秋》首篇及《送莫郎中序》、《答三传策》各一篇,希仁弟续求访而得者。
太守既自题其编矣,敬识其后。
申安抚司乞拨白莲堂田产充和籴庄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七、《黄氏日钞》卷七五
照对本州苦和籴为诸郡之最甚。
达尊开乡阃,实千载之奇逢,幸有救助之机,敢申众吁之请。
大江以西隆兴吉州等处皆平原大野,产米居多。
惟本州与建昌为山郡。
又本州除乐安在万山上,不预和籴外,其实系和籴者惟四县。
建昌之系和籴者亦四县。
建昌和籴不满一万石,本州之和籴乃至十万石。
本州又有三邹庄、阿郑庄、谭胡等没官田,皆不待给本,而输军饷如和籴者三万五千来石,和籴之数,比诸郡独多。
远至敷及苗米一石之家,小户无所从出。
自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以来,岁岁积欠,既苦人户,亦亏官籴。
方自去年偶有乐县户绝,除立继外,有没官米租补助招籴,免行敷派人户,既宽官籴,亦足今岁。
乐宅元积之米已尽,而田亩新租之数无多,区区本心,欲渐积添,永为今后补助和籴之资,而未有其继也。
属者天幸,恭值安抚判府集撰侍郎授钺乡部,大庇枌榆,希冀异恩,合郡引领。
近因除去妖邪,毁撤巢穴,估到东馆白莲堂田业,众情欢然,皆谓侍郎必将以此田拨入和籴之,更为锦绣乡邦宽民之赐,虽估藉之帐未了,而驩诵之口已腾。
盖自先太师南丰先生开乡阃,直至今日侍郎方再开乡阃,乔木故家,久属人望,休声善政,增光先烈,不惟本州之所未有,殆亦天下之所未必有。
有如和籴之最重,久为乡邦之重困,幸遇侍郎昼锦照临,其望救援,夫岂小小!
特以三边未撤戍,和籴未可免。
虽望申减之甚切,而未敢责人情之所难。
兹因没官之田,谓必为和籴之助,此事理之所必可行,而仁慈之所必垂念,宜众情之预以为喜也。
某幸登龙门假守珂里,代申众请,仰副仁心,下情不胜皇惧俯伏俟命之至。
须至具申。
戍归词 宋 · 宋庆之
 押词韵第三部
君去无还期,妾思无已时。
军中无女子,谁为补征衣。
或传云中危,夫死贤王围。
恐伤老姑心,有泪不敢垂宋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九七《宋希仁诗》)
乙巳元朔归家 其一 明 · 吴祥
五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负暄堂先生遗稿卷之全
元积坡南舍,春归雪未消。
前溪犹有冻,山木尚萧□。
癸亥。圆机再用诗字韵寄示。同龙门和呈。遂与往复。午后海美倅。梁叔躔适来。通判为上抚夷。设筵射帿。余亦参。圆机被酲未出。独佳什屡至。龙门暨余酬答不暇。复困杯勺。未能继。次者盖四五篇焉。醉墨淋漓。终相为戏。颇有做不成者。聊以博笑云 其二十二 明 · 奇大升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高峰先生文集卷第一
灯烬频频剪,愁颜各咏诗。
逢君真是幸,拈笔亦为奇。
元积能何隐,龙门巧自迟。
孤踪知绝望,空馆卧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