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钱塘白珽诗序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本堂集》卷三七
钱塘白珽,余识之早。
幼颖悟,五岁以工属对,嗣而嗜学,刻苦忘寝食,泛滥书史间,得《离骚》意度为多。
益之以左江右湖,胜槩激濯,日以沈郁,卒敛而归诸诗。
平而澜,癯而力,静洁恬澹而光自泽,味自腴。
腾播散落,与春风草木争芳润。
一时名贤如文本心陈存斋方蛟峰,皆为之印予。
家性存方虚谷周草窗何潜斋辈,又相为练核磨淬。
积之久成集,好事者将取而锓诸梓,而以书闻于余曰:「何如?
或其可也,敢求数语以开卷先」。
余谓天高地下,日引月长,人情物变何涯涘。
道理阃奥,文章髓脉,即之探之,则愈深愈无穷。
而诗止于此乎哉?
自恨年已七十有六,恐不及见方来之成之富,然余之所知,不专在于诗。
其事母多病痼,刲股和药,起濒死者再。
母死,号恸自掷,呕血至数碗。
父暴感奇疾,医言必得兔屎可疗。
走冰雪,攀崖壁,忍冻饿求之,三日不得,父以死。
痛自咎不能致药,抱尸哭绝而复苏。
继母虐,不子其孤,下气以事,怡如也。
既而改适,厄于贫,为营朝夕,如家然。
晚罹兵氛,负而逃深密,迄免于难。
呜呼!
刲股呕血,虽于礼未纯,然人之所难能。
馀固夫人所当行,而世降俗薄,知者亦鲜。
观乎此,则余于今之人有取焉耳,诗之名于时抑末也。
余惧人徒知其以诗名而不知其行之实,因并为表出之,庶乎诗以行加重云。
珽字廷玉,自谓四明名儒舒少度遗腹子。
岂文脉果有自来哉?
乙丑十月望,嵩溪遗耄陈某序。
高峰大师语录序 南宋 · 家之巽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二、《吴都法乘》卷二二之下
日丽于天,无物可比。
语其圆曰似盘,语其明曰似镜,语其温曰似火,而皆非也。
禅之悟者,无以名状,或曰似酒醒,或曰似病愈,或曰似梦觉,或曰似暗地遇明,似贫人得宝,亦皆非也。
非语言可及,非算数譬喻可到。
然则语言能所皆无用乎?
曰:不然。
丛林眼目即是鬼神茶饭,鬼神茶饭即是丛林眼目,此高峰老子为人之意也。
居士不晓禅学,姑以己意更说一偈云:「春后青山雨后村,牧童横笛过柴门。
一声窈窕东风里,不是愁人不断魂」。
性存居士家之巽题。
礼尚库记景定元年十月 南宋 · 家之巽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二、《景定建康志》卷二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五
开庆元年夏四月建康府创礼尚库。
何以书始也?
初,府号陪京,地大物多,诸司错立,守臣制置使留钥,冠冕诸阃。
岁时庆劳宾饯,讲信修贽,相望于道,报施视仪,公出私入,以故说者谓天下礼馈之盛首蜀,次金陵,笔之私史,誇以为异。
宝祐乙卯裕斋先生金华马公以户部尚书来镇。
至之日,首斥供帐器币,以赐战士;
诸馈遗率递易以报,纤毫弗入私帑。
又四年,复以资政殿学士京湖再镇,规置视前有加。
一日叹曰:「互馈当禁,人谓吾矫,柰何」!
乃即治寺西偏辟屋数楹,裒他司所致籍入,而吏掌之,若缗钱,若帑帛,百物悉辇以输,暨报也即取。
于是,摭《戴记》「礼尚往来」之语,扁曰「礼尚库」。
成,谓门人眉山家之巽曰:「尔为我识之」。
之巽自惟生晚笔弱,何足以知公盛德钜美
尝恨世降道微,廉耻不立,盖有流俗非义之事。
而士大夫习熟见闻,以为当然,恬莫之怪,往往依托事理,覆盖其迹,迹是心非,名正实则悖。
区区之馈,诿曰「人情之常,恶可以已」,弗思我施彼报,曾不旋踵,交手畀付,如取诸寄,其与攫而怀括而囊者几何?
无他,一自欺之心为之耳!
非公特立独行,一介不取,孰能返之正而示之法哉!
盖公少从西山真公讲道,授《大学》诚意毋自欺之旨。
平生事君治民,修身范物,皆得诸此。
上尝大书「忠实不欺之堂」六字以赐,咸谓称情。
是库之设,盖亦不欺之馀事也。
先是,清献崔公文节杨公亦恶礼馈,然规模未立,美意弗嗣,礼尚有库,断自公始。
事虽小,于人心世教有关,遂拜手以书。
景定元年十月朔旦,门生、承事郎、特改差充沿江制置大使干办公事家之巽谨记。
都作院景定二年 南宋 · 家之巽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二、《景定建康志》卷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五
戎器为战守要务尚矣。
金陵国家陪都,襟江带淮,虎视京、洛,常宿重兵,根本三边。
有警,水行陆骛,百道并出,戈矛剑甲,累钜万计,率顷刻立具。
用广数夥,以故缮治益急。
作院旧在郡治之东南青溪地,垫隘沮洳,屋老欲压,数议改创,未果。
观文殿学士制置大使裕斋金华马公再镇之三年,政通力纾,百弛具张,乃即故址撤而新之。
谓幕客朱君幼学敏毅有干局,俾课役,培土石增其崇,取旁废营地益其广,表以门,缭以长垣
听事所中居,翼以重廊。
鍜砺刮磨、绵络弦甲、筋革之工凡十有二,列于左;
镕冶、麻缕、竹木、骨角、设色之工凡十有六,位于右。
帑藏祠廨,先后环拥,大都百三十有三楹。
胪分棋布,相望如引绳。
宅幽势閒,凄冬温,视昔人冶城铸兵规制略同。
縻金钱若干缗,若干硕,各有奇。
役始景定二年四月甲午,成五月戊辰
居佚艺生,器以犀利,无有苦窳。
吁,盛哉!
公之精神思虑,知曲成如此,引而伸之,可以用天下矣。
且天下一器耳,政其工,人其材,心其弥纶范围之乡也,含茹至广大,经纬至微密,万物备,百工具,故君子先治心为之地,犹斯宇之虚畅洞达,工师得以藏修夷愉也欤!
治人犹工之用五材,度五则,以致其美,毕其巧也欤!
平天下,则器之成而勿坏也,考乎此为《考工记》,攻乎此为《车攻》诗,除乎此为除戎器、戒不虞之萃。
器耶?
抑道耶?
其利无前,而长铩为顿,其捷无方,而弩羽为缓,于战守乎何有。
信乎公此举可为佐天子、用天下法矣。
公授简之巽,不敢辞,因衍迤其义为记。
门生承事郎、特改差充沿江制置大使干办公事家之巽撰,门生儒林郎、宜差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所准备差遣赵与鎏书,门生通直郎、特差充沿江制置大使参议官王起晦篆盖。
千顷云记咸淳九年正月 南宋 · 家之巽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二、《吴都文粹续集》卷三一、《吴都法乘》卷一○上之下、道光《苏州府志》卷一三二、《重修虎邱山志》卷二二、民国《吴县志》卷三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五
虎阜吴会绝景,幽严曲沼,佳木盘石之环丽娟秀悉在。
寺前剑池,镵山腹以出清泉,在寺中。
寺视山势为高下,广袤规置,不能平直,而梯空驾虚,俯仰避就,各有态度。
丈室尽山之背,一目千里,以故遐披远眺,空濛浩渺之趣,乃在寺后。
中为致爽阁,灌木蔽亏,目不得骋。
少东可十步,前无蓊翳,望眼始逸。
屋圮陋弗称,今住山古田师撤而堂之。
前为轩居,东西以延纳空翠,收拾平远,然后畦畴畎浍之交错,遥岑平湖之隐现出没,风帆陆车,樵歌渔唱之断续欸乃。
千古尘迹,盛衰兴亡,漭苍寂莫,可悲而不可绘,可绘而不可言者,莫不悠然翼然于几席之上,使骚人墨客、登高能赋之士低徊感慨,竟日徙倚而不能去也。
既成,摘坡翁「千顷云」之句扁焉。
性存子来游而问义,师曰:「宇宙之间,人物之众,枯荣生灭之相践,盈虚消息之相禅,亦犹夫云之一聚一散,而不可常也。
以名吾轩,使来者悟此观之本空,世谛之非有,划然省觉,以求吾常住不坏之实体,不与形器俱存亡者,其庶几乎」!
性存子轩然笑曰:「师赘矣!
乍有忽无者云也,而云未尝尽;
倏成倏改者世也,而世未尝穷,以致天地日月。
子之教以为劫至皆坏,吾意有形虽有数,而天地日月无终息也昭昭矣。
谓云为有,谓世为真,是之谓缚;
谓云为无,谓世为幻,是之谓脱。
臧与谷俱亡羊也,尹与仆俱昔梦也。
且翁有言:『自其变者观之,天地不能一瞬;
自其不变者观之,物与我皆无尽』。
吾谓不变者不能一瞬,变则长千古而不老。
子知云则知《易》之道矣。
吾不学佛,以吾意言之云尔」。
师曰:「善哉!
子之言,庄周不如,愿受而藏之为记」。
古田名德垕天台人,宗通眼正。
其主虎丘,百废具举,景物为一新云。
咸淳九年正月三日性存子家之巽记并书。
高峰大师塔铭 南宋 · 家之巽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二、《吴都法乘》卷五下、《高峰禅师语录》附录、《莫干山志》卷五、道光《武康县志》卷二二
夫子之道,不愤悱则不启发;
瞿昙之道,不勇猛则不精进。
道固未易知也。
古之释子山栖林巢,草衣木食,死灰墙壁,其身心而不悔者,为一大事耳。
后之真能为大事者,千万人一人,高峰是已。
师名原妙,吴江徐氏子,母梦癯僧而娩。
幼嗜趺坐,稍长,从嘉禾密印寺老宿法住出家,习天台教。
不契,入净慈,立死限学禅,胁不席,食不味。
断桥伦,令参生从何来,死从何去。
雪岩钦,令参狗子无佛性,且问「谁拖汝死尸来」,应声即棒。
尝疑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见《双径五祖真赞》,疑始泮。
南明,申前问,师喝,拈杖,师把住:「今日打某甲不得」。
拂袖径出,翌旦,又问「万法归一」话,云:「狗舐热油铛」。
自此当机不逊。
寻过雪窦,见西江谋、希叟昙,复从霅之道场。
时居立僧与偕赴天宁,欲浼以事,掩耳不顾。
尝问:「日间浩浩,作得主么」?
云:「作得主」。
「梦中如何」?
云:「作得主」。
「正睡着时无梦想见闻,主在甚处」?
师无语。
嘱云:「从今不责汝学佛学法,只饥饭困眠,才觉抖擞精神,看此际主人翁竟何在」。
师益警省。
咸淳丙寅冬,入龙须山,卧薪饭,风鏖日搏,誓欲一著子明白。
粤五载,中夜推枕,堕地有声,廓然大悟
会积雪,路绝数日,人谓师死矣。
雪霁,宴坐如初。
甲戌,迁武康双髻峰
德祐丙子春,大兵至,师绝食兼旬,危坐不动。
事定,户屦纷至。
己卯春,避入西天目之师子岩,即石洞营小室丈许,榜曰「死关」。
悉屏给侍服用,破瓮为铛,并日一食。
洞梯山以升,弟子罕面,共筑师子院以居。
有三关语示众云:「大彻底人,本脱生死。
因甚命根,不断佛祖。
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
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
弗契,即拒户不纳。
寄竹篦拂子法语,瓣香拈出,道价日隆,远方异域,问道踵接。
运副鹤沙瞿君霆发敬慕师,一见机契,即舍田庄为供,师辞不受。
君舍心益坚,俾其徒以田别建二刹,食卜莲华,跪岩可十里。
请于官,扁「大觉禅寺」,以祖拥摄寺事。
乙未子月二十七日,师忽书二真轴,以后事嘱明初、祖雍。
腊朔上堂云:「西峰三十年,妄谈般若,罪犯弥天。
末后一句,不敢累及平人。
自领去也,大众还有知落处者么」?
良久云:「毫釐有差,天地悬隔」。
别书偈云:「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
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
泊然而逝。
庚申,奉遗命全归死关。
嘉熙戊戌三月二十三日生,寿五十八,腊四十三。
弟子百人,受戒请益者万数。
远近奔赴,燃香顶臂,恸哭填咽。
清明枯淡,笃志求道,顿悟之后,屏居穷山,跬步不出,内心无喘,外息诸缘,欣然自得。
为人至慈,勤恳诲人,善语和易,或继以泣。
及至室中行祖令,鞭策龙象,尽情勘覈,丝粟无贷。
尝戒学者:「今人负一知半解,不能了彻,参徒一诘,茫然莫辨邪正,句来句去,如手搏儿,盖得处卤莽故也。
直须大,亲见亲證,明得差别智,方解勘辨,杀活机用」。
险峻不可凑泊如此。
尤矜细行,崇戒律,虽创两刹,目未尝睹。
师行解真实,名震江湖,识与不识,皆手额赞叹曰:「古佛善知识也」!
余弱冠从无准翁游,师准孙也,创院立庄,两嘱以记。
心降久矣,诸徒持事状求铭,乌得辞?
铭曰:
高峰屹立,祖孙一律,妙年求道,力久真积。
空山夜澄,扑地枕声,玄关划开,宇宙斩新。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热油一句,大地起舞。
西峰死扃,馀三十龄,包雪笠,朋来于门。
一丝不挂,万仞如壁,近不可泊,远不可即。
衲子命,了佛祖心,手抉重云,霁月千林。
铁蛇入海,虚空百碎,我作铭诗,无在不在。
前朝请大夫、眉山家之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