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傃”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迁学记 南宋 · 钱棣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
天下佳山水为不少,而人才亦何所不有。然其生也有地,其出也有时。推其大要,则在乎上之人作成之何如耳。闽、蜀之先,人才固未之闻也。及文翁、常衮一临其地,兴起学校,风化布宣,讲作新激劝之术,人才为之辈出,迄此遂甲天下。昌国之邑于明,始熙宁癸丑,迄今百二十有二载,前此未有登第入仕者。淳熙戊申八月,九江王君阮来宰,睹学宫芜秽湫隘不足焉,慨然有意迁之。簿厅之南,隙地数亩,襟山带水,秀气盘结,若天造地设然,阴阳家以为宜。君于是辨方正位,营新经始,命工度材,不愆于素。殿宇讲堂,次第以成。东序甫毕,君以通理去官,且捐缗钱三十万以助其役。其秋,棣实继之。念前志不可不成,乃命学长王三锡、直阁周端朝专董其事。明年功成,师生有舍,庖廪有次,观者云集,莫不称美。又明年,邑人应傃荣膺乡荐而一举登上第,远近欣艳,咸勃勃有仕进之意焉。吁!昌国之为邑自若也,何向之乏才,而今乃间出也耶?棣非敢贪天之功,亦适其时尔。秩满将归,诸生请书于石。棣非老于文墨者,虽然,其敢有辞!嗟乎!天下佳山水为不少,人才亦何所不有,在人作成之何如。昔之闽、蜀,今于昌国见之。自是而往,安知昌国人才之盛,不伯仲闽、蜀耶?诸生其勉之。
按:光绪《定海厅志》卷一八,光绪十一年刊本。
葛洪生祠记(开禧元年十一月) 南宋 · 楼镛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昌国州图志》卷六
始于弱冠,登东莱先生门,四方从游之士以千计,人受其教,如群饮于河,随其分量充然,各有所得。其后出处虽不同,至莅官行法,多有足观者,人望之,知其为吕氏之学子也。而葛君容甫与余年齿甲乙,相得驩甚。后余试尉东阳,容甫适满秩归里,考德问业,尤为详密,既而各东西去。嘉泰二年,余自越归,其冬容甫为令于吾州之昌国。昌国,古甬东也,中驶而立,去余所居鄞虽若甚远,然舟遇风而海朝发而午可至邑。邑多余亲,故颂容甫之政者不容口。容甫之政,视民如子,惟恐伤之,视民之父兄犹其父兄,视其害民者,不啻如害己者。民以讼至庭,不忍鄙夷之,为之明辨曲直,了无毫发枉。遇事明敏,吏之奸欺莫能逃。然而不深穷其窟穴,只使不病民而已。民既感服,每当受赋租,第书其所入之数授之,与之约,不以吏扣门,民如期而输,无肯负者。山涯海濒,绝不见吏迹,父老叹谓前此令君固多贤,若公则自有邑以来未之有也。容甫知民安其政,思有以善之,始新学宫,以申义名堂。吾兄文昌公为之记,全州史君杨公又演其说,其所以加意于邑人厚矣。会于同年生应君傃自得方里居,容甫自山间以礼聘之,致馆于邑西之筠坡,帅邑人之子弟从焉。公退至其处,课其惰勤,有小善,奖之惟恐不及;业有未精,亦循循诱之。大略薄汉能吏以为不足为,又不屑以循吏名者。居三年,其效使民有馀蓄,而吏日贫,豪强敛手,单弱者得职,言相与为善者,至耻入官府,人务农立本,不肯轻犯法,非容甫中心诚然,学道爱人,安能使其效卓然如此哉!容甫将终更,诸儒父兄咸惜其去,因民之欲,绘其像于学,以系邑民无穷之思,使无忘焉。属记于予。记未成,容甫知之,以书来言:「邦人非知我者,且吾何以堪之,吾将禁使勿为,记毋庸作」。自得亦曰:「吾无补诸生,愿无载吾事」。又曰:「容甫知为政而已,无愧于心,不负其学,容甫责也,它何庸知之!且自欲辟名而没人之实,不可」。因谓诸儒父兄立祠是也,虽非令君意,且为之劝,谨勿为令君所夺。祠竟立,记有成焉。容甫耻自衒鬻,为人端严简静,洁己廉甚,譬如兰生深林,不求人知,其馨终不可得而閟。两受郡侯荐墨,皆未尝有请,列台状其政于朝,竟莫知所从来,此又近世所罕闻,是宜特书,以告世之驰骛者。容甫名洪,其学业未易量也。开禧元年十一月旦日,从政郎、新差充广德军军学教授楼镛记。
风入松 元 · 沈禧
押寒韵
溪山如洗雨才乾。
芦荻暗江湍。
沙明水碧岚光净,似丹青、图画宜看。
风卷浪花翻雪,□飘金粉生寒。
老翁终日把纶竿。
潇洒异衣冠。
想应自得烟波趣,又何心、显职高官。
踪迹往来吴楚,梦魂不到长安。
得法泉大师诗。有已去皆无益。将来亦可知之句。虽其自道。实获我心。仆自登名于朝。侥倖至老。回示所为。无丝毫上补国恩。一旦身先朝露。则其遗臭将如何哉。辄用其韵以述所怀(宗林)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
高僧方重道,小子政趋时。
学力惭无补,禅心在不思。
触机应自得,弄笔欲谁知。
何日如云影,随风任所之。
省庵 明 · 史谨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高堂搆在赤城西,谁识先生独坐时。
一念不欺天地合,八窗长静薜萝垂。
閒中光景知难驻,就里工夫莫放迟。
此意了然应自得,笑看庭草翠离离。
题寄寄亭(甲辰夏五月十七日,舟渡淮河,同侍御李公暨宁永贞礼曹、宋公访地曹、周公载,因乘月游寄寄亭,花木森然,地曹索诗,聊赋此律以纪佳致云。) 明 · 林光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寄寄亭前物,来观寄寄身。
草花应自得,云水任吾真。
白月能留照,深杯别有春。
乾坤俱旅寓,何处是天根。
余不阅程试义十五年今始一阅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才拈一卷一留神,睡思浓来辄欠伸。
汶上投闲应自得,昌黎惭忸可无因。
不辞筋力聊供世,祇恐轻肥解误人。
一扇葵风清到骨,北窗谁炒葛天民。
钓台用韵 明 · 陈烓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一
赤龙天上驾群才,何处逃名卧钓台。
明月一竿应自得,玄纁三聘只虚来。
江边古庙閒秋草,山半残碑积翠苔。
夜静客星无复见,高风千古抗浮埃。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 其二 仰高亭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震泽集卷二
亭上悠然坐见山,东西回合隐如环。
悬崖有路神先往,丛桂无言手自攀。
理到静中应自得,事于身外不相关。
金堂玉室分明在,何事高人去不还。
冬日过范泉精舍 明 · 冯裕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十四、海岱会集卷十
画面青山一亩宫,霜红菊径细泉通。
土阶剩见藤萝月,石井徐来松竹风。
尽日读书应自得,闭门觅句许谁工。
黄柑紫蟹葡萄酒,常对清狂鹤发翁。
场中劳瘁弗怡偶念守谷赠韵再叠六首 其四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榻清虚袅篆烟,端居深愧昔时贤。
终期黄发青山里,愿托丹心白日前。
出海蛟龙应自得,经霜松菊故能鲜。
思玄欲继张平赋,学道还从河上仙。
过谢家埠 明 · 钟允谦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昔年从宦此维舟,回首重来廿六秋。
童稚光阴浑梦寐,壮强功业愧弓裘。
山川不改千春色,世事真如拍浪沤。
悟到超然应自得,小舟端坐看江流。
复用前韵奉赠散翁(四首。) 其四 明 · 赵昱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龙门先生集卷之三西斋录
耳学从来丧本真,恐将寇贼作家亲。
莫思身外千般事,要识心中一个仁。
直截根源应自得,旁搜物理贵知新。
雨风霜露谁非教,上帝无时不牖民。
留别道恒 明 · 宗乘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浪迹兼多病,相看独尔真。
同消半载日,弥重一生身。
凉月舟前路,秋风别后人。
所怀应自得,情忘莫沾巾。
衢樽律(月课) 明 · 黄俊良
五言排律 押元韵 出处: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外集
帝德通三极,人心体一元。
醇风酣宇宙,醺化酿乾坤。
圣泽浓春酒,康衢溢海樽。
饮醇从满腹,设醴取逢原。
斟酌薰人髓,涵濡醉圣恩。
浅深应自得,饥渴有谁冤。
湛露沾皆洽,污樽俗尚敦。
衢中和气遍,天下颂声繁。
勿谓卮言诞,从知旨妙存。
屯膏时久否,泽渴世奚论。
浚血民多瘠,酣身主独昏。
临风歌既醉,回首忆羲轩。
述怀寄李叔献 明 · 李纯仁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孤潭逸稿卷之二
老年为学意弥深,圣路何曾异古今。
万籁静虚生夜气,一身坤复见天心。
知新有乐非成诵,养性无馀只整襟。
患难素行应自得,未论城市与云林。
拱北楼成。招工匠咸集于庭。馈之以酒。酒阑争起舞。是日适有雨 明 · 柳根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西坰诗集卷之二
高栋新开城上头,金汤万古卫神州。
苏仙赤壁今苍壁,庾亮南楼是北楼。
人在湖山应自得,天教江汉擅风流。
片云忽送催诗雨,相我清樽九日游。
游悔庵 明末清初 · 释通岸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支公幽事更如何,十载冥心在薜萝。
法演青莲应自得,诗传白雪许谁过。
名山历历空陈迹,尘海茫茫促逝波。
贫病几时同一笑,东林禅客已无多(明崇祯《肇庆府志》卷四八)。
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 其一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手搏日月光,心握鸿濛气。
偶来橐籥閒,细看炉鼎沸。
形亦无所拘,神亦无所畏。
将寻复命丝,宜识归根纬。
守虚露白宫,养静滋玄汇。
先除六贼膻,徐酌五行味。
始知众妙门,当前毋我讳。
天为万物尊,人本一身贵。
华池孕紫芝,金粟萌丹卉。
此中真一田,旦夕宜滋溉。
大道古无名,九流今若猬。
黄庭百万言,片言或可既。
长生应自得,不死从谁乞。
千载玉蟾翁,顾我遥相谓。
菊潭纂《峨嵋山纪》览之作十首(夜书无墨之嘉) 其四 明末清初 · 王铎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奇象何能绘,琉璃(亭名)迥未移。
阳坡荣异蕊,缺窍现山魑。
岷水台前没,天河槛外卑。
笑容应自得,祝肾返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