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次云”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荐徐积乞异宠状 北宋 · 王宗望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三、《节孝集》卷三二、《淮郡文献志》卷二二
具位臣王宗望等伏见扬州司户参军、充楚州州学教授徐积,事母至孝,卓异之行,远追古人。其馀事读书著文,博赡清奥,足以为学者宗师。不幸以耳疾废居里闬,教导生徒,取给而止。盖其名节暴著,尤见于幽闲穷约之间。陛下即位之初,宗望以从官论荐,起除州学教授,岁满复留,殆书八考。前后从官、国子长贰、监司守臣,列其行而闻于朝者非一。而积行年六十有七,分老教官,而秩卑禄薄,不离掾属,未副朝廷所以褒表德行、砥砺风俗之意,论者惜之。臣等伏见昨者朝廷以福州教授陈烈年老就任,改宣德郎,俾食其禄而久其任,以终其身。今徐积年已庶几,重以疾废,而宜在所礼。况盛德高行,不在陈烈之下。使积万一无疾,幸遭圣世,不知朝廷处以何官,为称公义?而退居乡校,已可恻然,况复限以资格,与众无异。臣等窃怀区区,不敢苟默。欲望朝廷特赐异宠,使善类兴起,其劝必速。臣等无任屏营激切之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元祐阙年正月一日状。左朝散郎、权发遣淮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臣徐君平。左朝奉郎、权发遣淮南路转运副使公事臣黄隐。左朝请郎、权发遣淮南路转运副使公事臣张商英。左朝奉大夫、权发遣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兼制置盐矾茶臣彭次云。左朝请大夫、充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兼制置盐矾茶事臣王宗望。
乞本路马军依五路招军法奏(元丰六年八月) 北宋 · 熊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八
提点刑狱彭次云所乞禁马战之术,不使入外域,及招马军责保询乡贯,并乞令邕州马军于桂州习学,轮赴邕州防拓。窃详马战之法,所从来远。交趾界有马可用,未禁以前,应用马战。桂州至邕州十八驿,不惟道途往复劳费,南方夏秋毒暑烟瘴,使之涉历山川,人马俱敝,恐不可施行。乞自今本路招刺马军依近降五路招军法。
峻灵王庙碑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七、《舆地纪胜》卷一二四、《方舆胜览》卷四三、《文章正宗》续集卷一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九二、六四七、《古文奇赏》卷二一、正德《琼台志》卷二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八三、光绪《陈州府志》卷三八、光绪《昌化县志》卷九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峻灵王庙
古者王室及大诸侯国皆有宝。周有琬琰大玉,鲁有夏后氏之璜,皆所以守其社稷,镇抚其人民也。唐代宗之世,有比丘尼若梦恍惚见上帝者,得八宝以献诸朝,且传帝命曰:「中原兵久不解,腥闻于天,故以此宝镇之」。则改元宝应。以是知天亦分宝以镇世也。自徐闻渡海,历琼至儋,又西至昌化县西北二十里,有山秀峙海上,石峰巉然,若巨人冠帽西南向而坐者,俚人谓之山胳膊。而伪汉之世,封其山神为镇海广德王。五代之末,南夷有知望气者,曰:「是山有宝气,上达于天」。舣舟其下,斲山发石以求之。夜半,大风,浪驾其舟空中,碎之石峰下,夷皆溺死。儋之父老,犹有及见败舟山上者,今独有碇石存焉耳。天地之宝,非人所得睥睨者。晋张华使其客雷焕发酆城狱,取宝剑佩之,华终以忠遇祸,坐此也夫。今此山之上,上帝赐宝以奠南极,而贪冒无知之夷,欲以力取而己有之,其诛死宜哉!皇宋元丰五年七月,诏封山神为峻灵王,用部使者承议郎彭次云之请也。绍圣四年七月,琼州别驾苏轼,以罪谴于儋,至元符三年五月,有诏徙廉州。自念谪居海南三岁,饮咸食腥,陵暴飓雾而得生还者,山川之神实相之。谨再拜稽首,西向而辞焉,且书其事,碑而铭之。山有石池,产紫鳞鱼,民莫敢犯,石峰之侧多荔支、黄柑,得就食,持去,则有风雹之变。其铭曰:
琼崖千里块海中,民夷错居古相容。方壶蓬莱此别宫,峻灵独立秀且雄。为帝守宝甚严恭,庇荫嘉谷岁屡丰。小大逍遥远虾龙,鶢鶋安栖不避风。我浮而西今复东,铭碑晔然照无穷。
游伏波岩题记 北宋 · 王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光绪《临桂县志》卷六
建安陈倩、吉水彭次云、历阳齐谌、吴□刘谊,元丰三年十二月廿四日同游伏波岩。后二日,大梁和斌独游,王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