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诸子命名序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七、《澹轩集》卷五
吾家徙居乌洲,世载礼让垂三百年。
高祖廷评府君高蹈林泉,寓意诗律,聚书教授,澹然无营。
曾祖太常府君以豪迈逸群之器,鼓箧远近。
游学成,登进士第,年才二十有九。
仕虽益困,而惠施则广。
笃生三子,其仲与元祐诸公上下议论,是为党人。
其季则吾祖九府君,以孝悌然诺信于乡里。
先考奏名进士府君少而苦学,处闺门不违父道。
出而游庠序,与四方士大夫游,见者畏服。
其遇人之急,义而有信,其临事敏明而有守,夫人皆知之,吾不足以知也。
吾不幸早孤,奉素业粗不敢失坠。
咨汝诸子,可毋念汝祖、若曾高、若远祖之为乎?
吾不足使汝学也,吾今命汝以名,表汝以字,姑述在昔闻于祖父之训明以教汝,汝列听勿哗。
绍祖,夫保家之主,固已难矣;
彼菑穫之喻,非广阡陌也;
堂构之辞,非侈居室也。
肆前修之立身行事,垂范将来,汝既知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徒知而徒言,岂若躬行而允蹈之也!
其字汝以景行。
怀祖,夫孝始于事亲,终于治国平天下,人能以深爱之诚心推而上之,则知尊祖。
故知父而不知祖,不足以言孝,孝不备则本不立矣。
祖乃生人之本,孝乃为人之本,有本则放乎四海可也。
其字汝以孝本。
曰闳祖,六经皆载道之文,诸史皆应变之迹,学者之所尽心,吾人号为本务
汎滥无统,适足自乱,博学详说,莫知其要,非古人之所贵也。
其字汝以守约
曰相祖,行成乎身,功加乎民,非必处也。
隐居求志,行义达道,非必出也。
然上下进退,神龙不能违其时,行止久速,圣人必曰当其可。
其字汝以时可。
曰袭祖,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故一出言不敢忘父母。
茍为不然,则忝尔所生,忝所生则忝厥祖,忝厥祖则恶名随之矣。
其字汝以世誉。
曰壮祖,夫壮非君子事也,故小人用壮,君子用罔。
然兴事赴功,类非懦弱之所能。
《诗》不云乎,「克壮其猷」;
史不云乎,「老当益壮」。
言壮则有盛大之意,故有大者不可以盈,志愈大则心愈小,为近道矣。
其字汝以处谦
噫!
善人,不善人之师,是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吾今教汝,不于其他,特不过称吾父祖之行事与夫所以责望于后人者为训诫,命汝名字,俾之睹名思义,可谓待汝不薄矣。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汝等气类克肖,资以进修,充以器识,庶几乎不坠其绪也。
舍此则为自暴自弃矣。
《书》云:「惟狂克念作圣,唯圣罔念作狂」。
是知狂圣之辨亦念与不念而已,故曰差之毫釐,缪以千里。
宋乾道九年癸巳八月初一日书。
处谦1172年11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诚斋集》卷一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乾道八年十有一月五日,里之伧寔来,得余友刘彦纯书,谓余盍碣刘处谦之窆。
处谦之行,彦纯所状。
处谦与予好,方怀其贤、遽揽其赴,沲若以悲,不于予徵予犹碣之,况彦纯言耶?
处谦讳大有,其先曰瑕,守安城,卒。
魏夫人学仙,因坛于浮山,遂为吉之安福人
曾祖益,祖臣忠,父仲圭,皆不仕。
处谦于书无简不狙,鲁经汉纬,齐志虞初,钩贯跌宕,既饫既酣。
学林幽幽,我则宅之
人庋以箧,我庋以腹。
吐为厥章,博丽剞劂。
韡而敷棻,有蔚有煌。
三诣太常,辄触报闻。
将径入帝阍,祗奉大对,展布其挟,不幸死矣,盖七年二月十一日也。
年六十一。
配郭氏。
男曰夔,绩文是似。
一女未嫁。
孙男二人:挺、振。
孙女一人,皆幼。
处谦孝友天得,少而丧其母欧阳夫人,事继母萧夫人,宗族后生有不知萧之为继者也。
伯兄亮、季兄伟,先卒,处谦实葬之。
亮之子曰宏,曰宇,弱不树立,处谦实扶之。
伟之子曰衡,曰大猷,处谦实多逊土田以畀之。
大猷受业有闻,遂偕计吏。
仲兄枢有女择对,处谦以妻吉水名儒桃源县李次鱼直卿
处谦有文五百篇,曰《遁斋野录》。
将葬,夔以筵篿卦之,茔得黄冈石壁,日得八月庚申
铭曰:
有颀其容,有介其躬,有涵其中。
为泽为渊,不雨不川,其人其天。
晦翁先生 南宋 · 包恢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敝帚稿略》卷五
学必有存主之处以为本,必有持守之功以为实。
其致知讲习乃所以精此本实之所在而非末非虚也。
我先君从文公学四十有馀年,受其启诲最多且久,每于侍下窃闻之,继于先生文集中饫观之。
庚申之春,又尝躬拜先生考亭而受学焉,详其所主,无非先存主而重持守。
今者获读所与李丈二书,实有契于前闻。
虽二书未足以尽见先生之学,而大旨则有在矣。
独疑近世为先生之学者,往往多以格物为主,至或偏于致知而废力行,泛于讲习而乏持守。
其所谓致知讲习者,又类失其本而流于末,无其实而入于虚,殊戾先生诲人之旨。
大抵不过从事于解释文义之间,卒之皆堕于空言而已。
李丈处谦师友渊源萃于一家,其天资既谦厚,其学问加诚实,其有得于先生之旨独深,而过人亦远矣。
子敏修如又能溯其父师之源流而缉熙不替,充广有加,斯可谓之能世其学矣。
因其不鄙,示教前书,遂不揆僭越,辄书其后如此云。
朱子语类序咸淳元年十二月 宋 · 吴坚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三、《朱子语类》卷首、《赤城别集》卷三、《皕宋楼藏书志》卷三九、民国《台州府志》卷七二
子朱子语录行于世尚矣。
池录三十有三家,鄱本续录四十有二家,其三十四家池本所未有也,再见者两家。
录馀凡六家,又后录二十三家,其二十家亦池本所未有也,再见者三家。
合三录为八十七家。
及门之士固有如谢先生在程门无录者,其有录可传者既如此矣。
坚末学生晚,嘉定癸未甲申间,侍先君子官长沙,帅西山真先生、倅弘斋李先生常进之函丈。
又事长沙舒先生,列岳麓诸生
果斋李先生过潭,又获侍讲席焉。
果斋,先君子畏友也,尝介以登朱子之门,坚繇是多见未行语录,手抄盈箧,凡六十五家,今四十年矣。
晚得池、鄱本参考,刊者固已多,然黄士毅所录朱子亲笔所改定者,已见于辅广录中,其所自录及师言,则亦三录所未有,若李壮祖张洽、郭逍遥所录亦未有也。
朅来闽中,重加会稡,以三录所馀者二十九家及增入未刊者四家自为别集,以附续录后集之末。
泰华高矣,沧海深矣,非有待增益也。
独念蚤所闻于父师者罔敢失坠,今幸是录所已行者如此,则其尚有所遗者,敢付之一笔删去哉?
亦并行之可也。
闻之,《大易》居行,先以学聚问辩;
《中庸》笃行,先以学问思辩
程子以讲明道义、论古今人物为格物致知之首,则学非问不明审矣。
朱子教人,既有成书,又不能忘言者,为答问发也。
天地之所以高厚,一物之所以然,其在成书,引而不发者,语录所不可无也。
凡读先生成书者,兼考乎语录可也,若但涉猎乎语录而不玩味于成书,几何而不为入耳出口之资?
为己之学盖不然也。
书于篇端,以谂同志,抑以自警焉。
咸淳初元嘉平之月,后学天台吴坚敬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