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授韦嗣立黄门侍郎制 初唐 · 李显
出处:全唐文卷十六
绛衣近侍。秩亚貂蝉。青琐崇班。职参鸳鹭。实神化之有寄。信贤才之攸重。通议大夫韦嗣立。忠规奕叶。孝绪蝉联。家匡元燕之朝。人辅彤云之代。芝兰并秀。见谢砌之阶庭。麒麟齐驱。有刘山之昆季。入光振鹭。誉满三台。出据凭熊。声流十部。近者命兹鸾渚。巳擢雁行。才出芸扃。奄归蒿里。永言荆树。坐折连枝。眷彼恒山。空馀一鸟。俾迁荣于皂盖。宜袭宠于黄枢。
请讨契丹表 五代 · 安重荣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
臣昨据熟吐浑节度使白承福赫连公德等。各领本族三万馀帐。自应州地界奔归王化。续准生吐浑并浑契苾两突厥三部落南北将沙陀安庆九府等。各领部族老小。并牛羊车帐甲马。七八路慕化归奔。俱至五台及当府地界己来安泊。累据告劳。具说被契丹残害。平取生口。率略羊马。凌害至甚。又自今年二月后来。须令点检壮强。置办人马衣甲。告报上秋向南行营。诸蕃部等实恐上天不祐。杀败后随。例不存家族。所以豫先归顺。兼随府族各量点检强壮人马。约十万众。又准沿河党项及山前山后逸利越利诸族部落等首领。并差人各将契丹所授官告职牒旗号来送纳。例皆号泣告劳。称被契丹凌虐。愤惋不已。情愿点集甲马。会合杀戮。续又朔州节度副使赵崇与本城将校杀伪节度使刘山。寻己安抚军城。乞归朝廷。臣相次具奏闻。昨奉宣头及累传圣旨。令臣凡有往复契丹。更须承奉。当候彼生头角。不欲自起衅端。贵守初终。不衍信誓。仰认睿旨。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至务胜残去虐。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窃以诸蕃不招呼而自至。朔郡不攻伐以自归。盖系人情。尽由天意。更念诸陷蕃节度使等。本自勋劳。早居富贵。没身边塞。遭酷虐以异常。企足朝廷。冀倾输而不己。如闻传檄。尽愿倒戈。如臣者虽是愚蒙。粗知可否。不思忌讳。罄写丹衷。细具敷陈。冀裨万一。
祷雨感应记 宋 · 叶寘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昭明太子事实》卷下
端平二年春三月庚戌晴,迄夏五月己亥不雨,田尽乾,秧半未莳,环十里皆然。贵池县崇贤乡之耆老王大椿、赵文政、汪德富等十馀人来即寘言:「春涉夏旱,有秋将柰何」?寘曰:「惟祷以诚于神则可」。乃盥洁,具冠裳,西望昭明,祗肃再拜,白众所急告者,且缄瓣香畀大椿等,请水于祠宫。爰汎社宇,肃俟水来。众率迓于黄屯之刘山,酒献初酌,神物斯格,状如虬龙,长馀六寸,四足三爪,色莹翠碧,鳞甲肝胆,金缕明透,繇田右方攀缘登按,驯绕周视,蟠息于香奁。至坛奉安,妥趾漱颔,时一昂首,呼吸炷熏。日色正惔,四无纤云,导迎按行里社未遍,奔叆腾起,雷驱电挥,甘霪霈纷,自晡通夕,高下流济,滋绿敷荣。神物留三昼夜,既霁,偕所请水返于祠宫之池,临水跃去,观者如堵。夫昭明以梁帝子享池庙食,实肇于唐天宝间。其生也,爱池山水,往来泳游,赏其清音,乐而忘归,则其没为明神,福荫池境,于今五百年,端自有来矣。凡池民之疾苦,纤悉赴愬,动一念向,靡不骘依。所谓齿叩而身苏,子啼而母抚也,岂独私于崇贤一里社,而赐之甘雨,现示神物,始赫厥灵哉!夫大而周公合乐,可以降天神,出地示,小而南海朱蛇来飨孔君严之饮食,新兴巨蚺出迓刘器之之行李,人以诚感,神以物应,只尺目睫,影响形声,昭布凛存,不可诬也。盖尝记忆嘉定丁丑岁铜陵县丞赵倏来佐郡幕,巧窥利孔,请搜祠殿前后丐徒所造钱幡,得数千缗为献。未几,赵某病热狂,发叫呼,提砖握橛,自殴胸背,如乞钱打街状,历七昼夜,五窍流血而后就毙。岁更戊寅,江水溢,铜陵尤浸。郡遣贵池县丞张某按县邑之圩田,漭为浸区。张乃驾舟,造四尺无底桶矗之,渰畴罄桶中乾,视馀根查,称尚可穫,亟闻于州,自以为功,仅除民租什之二、三。铜陵乡民群集茹苦以告于神,张一夕梦两黄衣捽之去,见殿上紫衣吏执牒宣示云:「张某设心欺虐涝户,可削充铜陵□令」。未数月,仓使徐公侨按适其罪,奏追三秩,□于铜陵□理所入赃,僦屋市居,索米买浆,见者唾诮,屡涉赦典而后得释。神梦告以市令者,犹令于铜陵之市,俾众知其罪也欤!观此二事,则神岂专于慈惠以布醲恩,而弗涖严罚以惩恶类乎!彼有官君子,得位而行,迎合旨意,黩搜镪,虐民征租,神示之罚,皆不少贷,则吾人居于是邦,林林而群,总总而生,出入里闾,惟神是依,敢有一念之弗钦,一善之不修,神其佑汝而不加谴系以为报乎!寘愿与乡民同归于善,以答神之庥。仕于池者,亦可节之以为鉴焉。端平三年戊寅,坦斋叶寘记,且系之以诗,庸歌以祀神。其词曰:
小龙金井徕蜿蟠,鳞甲莹碧瑳琅玕。接三昼夜殊妥安,吸芬吐气寓宝盘。嘘之成云○雨溥,膏泽普润后土乾。神一转手理不难,田畴滋绿均胪欢。赐民右粥与左餐,神匪我私福可干。姱神景贶书炳丹,何福万年此颂刊!
梅花 其五 宋 · 陈景沂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平生足迹遍天下,正一东嘉却弗来。
行到刘山无所寄,谩留冷句伴江梅(《全芳备祖》前集卷一)。
怀长源 元 · 刘祁
凉月夜如水,秋风吹紫兰。
独居怅无聊,佳人阻河山。
山河邈千里,相望何时已。
云横雁影沈,露下虫声起。
烽火照中州,西南杀气浮。
君居刘山下,果若向时不?
人生有离别,但惜知音绝。
匣内卧青龙(一作蛇),光芒射秋月。
汴水碧参差,叶飞空树枝。
如何相忆处,还值暮秋时。
岘山石幢拓本 清 · 翁方纲
押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
岘山杜碑不可见,堕泪之石亦不存。
庆历以前七百载,寥寥此意留乾坤。
中间尚有题识否,江山空见岁月奔。
龙图学士左迁至(王原叔。),为感废庙临荒村。
表修屋宇想登陟,因勒文字荐藻蘩。
宾从和诗刻诸石,如与从事中郎言。
召伯甘棠既勿剪,征南故事且复援。
万山之下岘之上,白日照曜临湘沅。
宜访斯碑为重建,覆以亭榭临以轩。
仰睎羊公俯万世,旷看天宇倾一樽。
人生所感偶会合,岂唯登眺嗟寒暄。
丈夫磊磊动天地,名声不系寂与喧。
与人家国有实济,相对夙夜观本原。
叔子怀柔矢德信,真气已欲东吴吞。
暇尝置酒领宾客,已复吊古增郁烦。
石虽纪游石何与,山以人憩山弥尊。
熙丰转瞬宋南渡,中原北望伤精魂(王龙图《复岘山》诸诗,后有皇祐、嘉祐、熙宁、元丰、元符、绍圣、崇宁、淳熙诸题。「淳熙乙巳,临川王厚之顺伯被命措置,邮传至襄阳。孟冬二日还辕,朐山高仲一、永嘉刘义山、中山阎伯英饯别于岘首。天宇清肃,北望中原,慨然久之。」)。
后来山河角尖缩,全局一覆于襄樊。
信哉在德不在险,钜平死后恩逾敦。
异代游人那得识,但见霁景开晏温。
八觚翠石墨花满,千秋烟雨涕泪痕。
道辅书如大苏迹,拟装以配雪浪盆(元符元年六月十日,郡太守岑岩起饮饯前熙帅钟弱翁于此,吴周臣、赵德麟、魏道辅、李方叔俱至。庚辰二月六日,吴周卿、赵德麟、赵君度、谢公定、魏道辅、魏承老同来。)。
顺伯囊中有碑录,遗迹又为来者扪。
其馀客若星过罶,潭水日夜锵潺湲。
我得拓文不敢褫,重是贤达来更番。
嗟贤与否岂易识,史所不及匪目论。
粘之屋壁当登览,耳畔如叫湘山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