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杨汝南”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杨教授彦侯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九
左右彊项中,却有不可思议底柔和,致一言之下千了百当,此事殊胜。
若不间于彊项中打发得几人,佛法岂到今日!
非有般若根性,则不能如是。
盛事盛事。
示喻欲来年春夏间,棹无底船,吹无孔笛,施无尽供,说无生话,要了无穷无始不有不无巴鼻。
但请来与这无面目汉商量,定不错了这话。
又承需道号,政欲相涂糊,可称快然居士
真净老人云「快然大道,只在目前,纵横十字,拟而留连」,便是此义也。
某在长沙作久住计,左右他日果从此来,则林下不寂寞也。
快然居士罗知县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四、《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二
快然居士罗宗约绍兴丁丑暮春,得得来鄮山妙喜,欲究竟此段大事因缘。
屡随众到室中,呈伎俩,逞解会,都与列下。
忽一日喜见眉宇,知渠管中窥豹,转身动脑,袖间已有颂子。
虽未拈出,妙喜即时与拨转关棙子。
渠虽未能赤骨𩪸地跳出窠,然却知得饭是米做,面在里。
正好著力之际,蓦来相别,云要急归嫁女,以此轴来,乞做工夫底道理。
庞居士有言:「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圞头,共说无生话」。
后来元丰间,有个士人,谓之无为居士,姓杨名杰字次公,尝参前辈,于宗门中有真实得力处,曾和庞公此偈云:「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閒工夫,更说无生话」。
这两个俗汉子,将他十方常住一片田地,不向官中印契,各自分疆列界,道我知有,而时时向无佛处称尊。
当时亦有个不平底,谓之海印信禅师,时住苏州定慧,因见无为此偈,亦有一偈曰:「我无男婚,亦无女嫁,困来便打眠,谁管无生话」。
这三个老汉说此三偈,快然居士开眼也著,合眼也著,不开不合也著。
妙喜只得冷地看,看则不无。
毕竟快然居士向开眼处著到耶?
合眼处著到耶?
不开不合处著到耶?
若在开眼处著到,则落在庞公圈䙌里;
在合眼处著到,则落在杨无为圈䙌里;
在不开不合处著到,则落在海印禅师圈䙌里。
快然见恁么说,定道总不恁么。
若总不恁么,又落在妙喜圈䙌里。
要出三老圈䙌则易,要出妙喜圈䙌则难。
快然毕竟如何出得,待归延平嫁了女,却缓缓地来,为尔说破。
因记得古德一偈,并书其后,庶几快然不在中途挆根,亦老婆心之切耳。
偈曰:「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
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
更有一个问头:且那里是快然归底家?
若透得这一问,男婚女嫁都在里许。
若未识得家,且业识茫茫,尽在外边走,亦怪妙喜不得。
太恭人李氏行状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八、《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三
太恭人姓李氏讳洞安
其先李唐之裔,五季之乱,有徙居兴化莆田者,郡称甲族。
曾祖宗颜,赠通奉大夫
祖持正,左朝请大夫、知潮州
崇观间与曾叔祖讳宗师同游辟雍,名振当世,号大李、小李
其后宗师延对,为第二人,朝请公继亦擢第。
尹仲迪功郎、广南提舶司干官
母宋氏,礼部侍郎棐之女。
太恭人端重静淑,一语笑不妄发,父母爱之。
既长相攸,为朝散郎、知高州、赠朝议大夫赵君讳公宾之配。
孝敬慈顺,以贤妇称。
朝议公历仕四十年,居官廉谨,不殖货利,所至可纪者,亦内助有力焉。
朝议公终于高州太恭人扶护以归,艰险万状。
既达寓里,囊无馀赀,聚指数百,惟以勤俭教子为急。
每谓诸孤曰:「汝辈年渐长,宜各勉学,使吾及见汝辈成立,他日见汝父于地下,则无憾矣」。
间关贫困,馀三十年。
至其晚岁,长子抱孙,联翩科第。
太恭人自处冲澹,日课佛书,自言:「吾生平未尝萌一恶念」。
喜施予,不问有无。
诸子欲奉版舆,便荣养,不愿也,由是诸子各择迩地以仕。
嘉定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晨兴,忽呼诸子孙而告之曰:「吾昨夕梦朝议公在前,言□如平生,数将止此乎」。
命办衣衾,且汤沐。
家人以太恭人体力康强,何遽至是,或窃悲泣,复视之曰:「不可徒乱人意」。
言讫而逝,享年□十有□。
初以朝议公再封安人,复以男彦侯、彦倪两遇明禋,加封太恭人
男十三人,存者九人:彦侯奉议郎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
彦假,从事郎、邵武军判官
彦倪,奉议郎、知南剑州尤溪县
彦优,中国子监举;
彦仞,从政郎兴化军兴化县
彦仟,修职郎广州南海县东尉
彦偲、彦偶、彦傈,并累中监举。
女九人,存者四人,适进士林炳蔡幼度、国学进士林应辰、进士陈雩孙。
孙男十五人:璱夫,修职郎潮州潮阳县主簿
琨夫、绾夫,并三中监举;
旺夫,习进士业
尊夫、绂夫,并中监举;
珑夫、统夫、盘夫、繸夫、㽥夫、嵩夫、兴夫,尚童幼。
孙女十九人,适进士蔡应孙、钱琳、郑元父、迪功郎汀州清流县主簿杜功绰、进士林天祐、陈学文,馀未行。
曾孙男一人,时淦。
不惟衣冠之盛,萃于一门,而乐善循理,人无间言者,贤母义方之训也。
诗人以《麟趾》信厚为《关雎》贤淑之应,其信然耶。
天族,天所芘也,一室之内,母子兄弟无一念而非天也,则如天之福岂自外而至哉?
明年三月十二日,葬于侯官县保庆寺上熓山之原,从朝议公之兆也。
前期,彦侯掇其世系行实,俾干述之。
干家世城东,后徙而南,未尝不东首者,以丘墓之寄于东也,丘墓之感,又未尝不痛心疾首焉,则于其邻之贤者,安得不欣然慕之?
今乃知其为贤母之教也。
既以自悲,又悲夫人之不可复见,遂述其事,以志来者。
谨状。
守真公申请宗子给俸记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八、《臞轩集》卷五
国家驻跸江左,以西、南二宗旧在睢、雒者寓于福、于泉,计其籍之众寡而廪之,所以衍皇支寿国脉也。
置司之初,隶于南邸仅三百四十有九人。
嗣是若木之枝,日以蕃楙。
按旧籍,至庆元已四倍,今日又七倍之。
方生齿尚稀,而有僧牒之颁,部使者有缗钱之助,费出于州者无几。
迨仰食益众,供亿之数宜加于有司者,顾从而损之,于是州之所出岁凡十四万缗矣。
方承平时号为福州,通融相济,未觉其乏。
二三十年来,公田多隐占而常赋缺,商舶困诛求而课息亏。
异时使家移邻邦之财以补不足者,又第朘减,而计口需俸,方日来而无穷,研桑复生,未易为计。
郡县始以一切从事,有预借,有重催,甚至罚平民之金,籍富室之产,以应期会。
绍定壬辰冬,有诏建安真公起家,临旧治千里,稚耄裹糗郊迎,如赤子之见慈母。
公甫视事,亟访阎闾疾苦,苗耨发栉之。
明年春,吏白宗子俸频未支,虽殚诸帑,犹不赡。
公为之怃然曰:「吾诚不忍坐视公族之嗷嗷待哺也,而重敛以瘠吾民,吾滋不忍焉」。
亟驰驿以闻,岁丐僧牒百通济兹费。
玉音俞之,仅予其半,公申言郡不可为之状,会上亲政,户庭无壅。
仲冬己未,除公帅闽,庚申有旨悉如初奏,德施霈然,财似天雨,合邸内外,驩呼如雷,设道家醮以报上恩,视天圣中澶州佛老会故事。
属前茅将启,行知宗正彦侯招群公子而告之曰:「千羞百体,一时之赐也,而不可常。
长衾大枕,一室之乐也,而不可广。
常其赐,广其乐,孰若今日之懿乎?
图有以侈《行苇》之仁,纪《甘棠》之爱,盍立石于邸,庸诏百世」?
以某在博士,职宜书。
某窃谓时方多事,军国百费毛举,四方郡牧上计簿贡赋,以佐大农用度,廪廪焉惧不给于命。
今公以郡计之不充,民生之不易,反徼惠于上,而报可至再,曾无留难。
公何以得此于朝廷哉?
惟我祖宗以仁立国,培固宗城,爱养邦本,无所不用其极。
而亲亲仁民之道,公昔在经筵尝为上恳切言之,上知公心久矣,故至是而言易入。
始公之未得请也,朝夕焚香默祷,寝食为之不怡,暨命再下,喜见颜色。
先是,属籍齿长而未益俸,若嫠独无所归者,今皆使之遂生生之乐。
然则,上从公请,爱枝叶以庇本根,其仁如天矣。
继自今相生相养于此仁之中,要当体上之仁所以爱我者,而厚自爱焉,毋作非,毋悖德,毋狎宵人,其行己必慕间、平之行义,其事上必效之忠敬,庶几无负圣天子、贤方伯之德意。
不然,一饮一食,宁不愧于戴履云?
杨彦侯集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七
古作者皆自传其文,不托人以传也。
托人以传者,必其人之文与我相上下,如刘之序,苏之序欧,然后无愧。
若赵得之序韩,殆似以莛撞钟、蠡测海矣。
清漳杨公彦侯,乾、淳耆旧,文既高雅,而序之者皆当世名卿相,余不能悉记。
追念少小受学于故谏议忠简、傅公,公不妄语,不溢美,其评公之文曰:「典实浑厚」。
又曰:「虽或汪洋闳肆,其归无一字之不实」。
余以忠简之评考杨公之文,信然。
昔河汾王氏论历代文士十有六人,略曰:「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
沈休文小人哉,其文冶;
谢庄王融纤人也,其文碎;
徐陵庾信夸人也,其文诞;
谢朓浅人也,其文揵;
江总诡人也,其文虚」。
曰冶曰碎,则不浑厚矣;
曰诞曰揵曰虚,则不典实矣。
此河汾氏所以退辈而进荀悦陆机忠简公所以厌近作而深嘉屡叹于杨公之文乎!
杨公东溪高公彦先同时,高辈行稍先,与公倡和,尚书颜公几圣诸贤皆从公游,其师友渊源如此。
公讳汝南,子孙多象贤。
求余文者,曾孙新怀安思谦
秘阁东岩赵公行状1240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一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九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公讳彦侯字简叔,宗室秦悼魏王之后,自汴入,今为闽人
少嗜学,未冠荐于胄监
光宗登极,补将仕郎,已而五拔监、漕文解。
今上登极,赐进士第,历常熟主簿鄂州法曹夔州录参,因留蜀十年。
举员溢格,始下瞿塘,改秩知安溪县
继陈公宓之后,洁廉岂弟与陈齐名。
县小俸薄,公苦淡过甚,谒力营太夫人旨甘,自食粗粝而已。
傅公伯成每言于人曰:「为陈君廉易,为赵君廉难」。
李公訦荐章亦曰:「贫而廉为尤难,去如至尤不易」。
秩满,就部注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
岁馀,丁文安忧。
服除,提辖左藏库,坐失觉察吏盗金去国。
俄予祠。
时方挈家抵京,贫不能归,侨居于霅。
起判绍兴府鉴湖久湮,倅厅犹按旧额督租,公削去苛取之例,人德之。
暇日必领客觞咏于禹庙兰亭之间。
惠州,陛辞,乞令郡邑覈逃绝以定赋入,委邑丞专过割以防走弄。
既至,视岭海如内地,待夷僚如吾民,清俭节缩,军府充实。
初,谯楼颓圮,米廪漏湿,公始改作,钜丽坚壮,遂为南州伟观。
西外宗正,下车未几,改南外,摄郡兼舶。
适继饕残,化以廉平,泉人大悦。
舶琛满前,吏以例进,笞而却之。
余尝和公诗云:「健吏安知元结事,贪夫愧死伯夷风」。
人谓之实录。
饶州,未上,改湖南提刑
属上亲政,精择举刺,公首被选,时以为荣。
巡历吏卒视旧十省八九,民间屈枉皆得自达,郴、全、道、永之民咸曰自马大同后六十馀年,复见公耳。
就除转运判官,权帅事。
江北警报日至,长沙遂为风寒之地,公镇以静,雍容如平日。
密院责造战艘,赏以钜万,公严戢敷配,亦不求科降,而先期办集,朝论嘉之。
公虽绵历外官,不及与闻时论,然忧国爱民,遇事辄发。
其条上便民也,谓盗贼之原在守令,宜加精择;
谓米餫旧至江、鄂而止,縻费以银,近改拨至襄、,又以湖会折银,部餫者多𢦤身破家,宜易给见镪;
湖湘之地大抵卑湿,春夏涨潦则田与江通,至有抱砧基纳有司者,宜检视蠲豁。
皆切于一路休戚。
其大者谓楮弊不宜立界限,又云:「计亩敷楮,民怨已甚,根本所系,焉可不思?
急迫之政,岂宜再举」?
谓鞑势方强,宜以守备为经,以和为权。
其策虑悠然深长,不止于一路矣。
久使湖外,屡援礼经引年,不允,令赴行在奏事。
公曰老矣,当知止足,乞祠,又不允,给假三月,暂归故居。
季春戊午,天宇开霁,率弟侄子孙行东岩下,暮休于寝,稍倦,皆谓山行归来故尔。
中宵,忽与家人曰:「吾逝矣」。
言讫而绝,其静定如此。
享年七十有一,积官至朝议大夫
朝廷未知公卒,有诏除直秘阁,遂不及拜。
公长身伟岸而待人接物极谦厚,标致萧散而于伦纪忠孝之际至笃。
诗律琴趣妙一世,尤工草圣。
入仕馀四十年,家无留赀,岁晚归来,犹籴而食。
尝摄潭帅,所入仅五百千,贻书其子曰:「尽以此得一小金徽矣」。
小金徽者,唐李勉古琴之号也。
平生不汲汲仕进,立身有本末。
逆曦之变,公在其间,大节挺然无污。
每戒子弟:「仕宦守廉勤,自有见知者,一念欲速,心术先坏矣」。
所居萧寺洗剔,屋后山名曰东岩,与北山陈公孔硕诗文往还最密,遂得其篆扁。
有诗五十馀卷,功力微妙,深入诗家阃奥。
初,殿撰公守嘉禾,挺身犯难,抚定叛卒,全活杭州一城,不幸罹祸。
绍兴间虽尝褒雪,为文俗吏所轧。
西山真公德秀论次其事以遗公曰:「世未有诎于人而不伸于天者,彼媢嫉之人能厄其身于一时,不能使天不昌于其后」。
异日自孙及曾接踵科级,奕奕相照于太常名籍中如公者,盖所谓玉之英瑶而羽之五采者也。
公娶永福朱氏,封宜人
弟兄十三人,多以才业闻于世。
子男三人:长璱夫,宣教郎、知泉州同安县甲戌袁榜;
琨夫,宣义郎、知汀州长汀县丙戌王榜;
璚夫,将仕郎
女三人:长适新宜州天河县簿尉蔡应孙,次适新藤判官杜功绰,一未笄。
孙男四人:时淦,将以公遗泽补官;
时瀣,漕贡进士
二未名。
孙女二人,曾孙女壹人。
诸孤卜以四年正月丙寅,葬公于福州怀安县灵运桐溪之原。
前葬,属余状公之行。
念公平生可书讵止于此,而余处多出少,有不尽知,姑述梗概,他日尚屡书之。
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