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功”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题三游洞石壁 北宋 · 苏辙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四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
昔年有迁客,携手醉嵌岩。
去我岁已百,游人忽复三(宋黄善夫家塾刊本《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一《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洞之石壁明日至峡州吏又至意若未足乃复以此授之》诗林子仁注引)。
渚宫 北宋 · 苏辙
押东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渚宫
楚塞多秋水,荆王有故宫(中缺)。
湘东晋宗子,高氏楚元戎。
凿沼长千尺,开亭费万工(同上书卷三《渚宫》诗林子仁注节引)。
留题仙都观 北宋 · 苏辙
押词韵第十四部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丰都县仙都观
道士白发尊,面黑岚气染。
自言王方平,学道古有验。
道成白昼飞,人世不留窆。
后有阴长生,此地亦所占。
并骑双翔龙,霞绶紫云襜。
扬扬玉堂上,与世作丰歉(同上书卷五《留题仙都观》诗林子仁注引)。
蕲州资福院逢禅师碑铭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石门文字禅》卷二九、光绪《黄州府志》卷三九、《湖北金石志》卷二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自达磨入中国,授二祖心要,而以衣为信,故六世为之单传。至曹溪藏其衣,故诸方得者辈出。其魁垒绝类,硕大光明,有若衡山观音、庐陵清原者,特为学者之所宗仰,天下号二甘露门。令逢禅师者,清原九世之嫡孙,黄龙机公之高弟也。此先盖福州闽县人,生于陈氏。自其少时,英特开爽,不爱处俗,耆年敬爱之。唐乾元初,落发于隐真寺。明年受具足戒,即策杖游方,闻黄龙参出岩头,门风孤峻,自荆楚舟汉江,抵鄂渚,而机公杜门却扫,栈绝世路,学者皆望崖而退。师独扣其户,俄闻疾呼曰:「击门者为谁」?答曰:「令逢」。曰:「未来此间亦不失」。答曰:「若失争辞与么来」?曰:「来底事作么生」?答曰:「昨日亲自渡江黄龙」。于是开扉,笑而器许之。师从容游咏,日闻智證。虽不事接纳,而户外之屦常满;痛自韬晦,而人间之誉益著。以顺义癸未之秋,辞黄龙北游,戾止祁阳月峰之下,创为茅茨。一饭奉身,跏趺终日,学者追随而至,川输云委。前刺史奇章公拜谒受法要,而请升座,道俗欢呼,谓一佛出世。遂成丛林,号南禅男子。张宏甫施宅为寺,庄严之妙,疑绛阙清都从空而堕也。岁在戊子夏,净发更衣而坐,谓门弟子曰:「吾委息后,衣麻馔客,号踊哭泣,皆不可为。苟违吾言,则非吾法侣」。于是以书遍辞檀信,六月八日示微疾,泊然而化。阅世五十有一,坐三十四夏。塔于郡城之北。太和中,忽见梦于父老曰:「吾欲出塔,大作佛事」。于是启塔,而颜貌如生,万众作礼,龛而供事之。自是则能指挥造化,纵夺祸福,使雨旸时若,百谷茂遂。民建寺其旁,世以父子传器,夜灯午梵,自唐迨今不替。政和之间,禅林易之,更两代,荒残如逃亡人家。宣和太守林公以嘉祐寺弥勒院僧择文主之,从檀之请也。文疏通解事,材智有馀,道行信于邦人。初至之夕,适大雨,九徙其床。一年而施者填门,冠盖无虚日。二年而修庑密室,绿疏青锁。三年而崇殿杰阁,间见层出。游僧过客,摩肩仍袂,已至者忘去,方来者如归。余尝与林敏功子仁过焉,仁曰:「寺以律名,而禅规不减诸方;廪无馀粟,食堂日集千指。非有以大过人,何以臻此」!余曰:「昔临济北归,仰山叹曰:『此人他日道行吴越,但遇风则止』。沩山问有续之者乎?对曰:『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故世称念法华为仰山后身,庸讵知文非逢公邪」?子仁曰:「彼以荷担大法,此方从事有为,仰山、逢公若是班乎」?余曰:「昔普净禅师不务说法,庵于王城之东,日浴万众,曰时机浅昧难提正,令姑使善法流行足矣。又安知逢公之意,不出于此乎」?明年冬,遣其徒来乞文,又系之以辞曰:
我怀岩头,僧中之龙。本无实法,但识纲宗。乾笑德山,怒呵雪峰。如师子吼,香象失踪。又如麒麟,不可系羁。罗山控勒,明招追随。逢则晚出,天骨权奇。振鬣长鸣,万马不嘶。清侯之上,驻我巾瓶。笑示死生,洞开户庭。意行出入,不施锁扃。至今城北,白塔亭亭。宝铃和鸣,上干层霄。下有全身,百神来朝。劫火洞然,大千焚烧。而此坚固,无有动摇。咨尔邦民,当加敬虔。盖此大士,是汝福田。如黄琳公,如和褒禅。刻此铭诗,以寿山川。
无题 宋 · 林敏功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客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按:《永乐大典》卷八九九引作林子仁诗,实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见《全唐诗》卷一四三。)。
漪岚堂记 宋 · 林敏功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九
河南吴熙老为江州德化令之明年,作漪岚堂于廨舍之西,以记见属,时予病未暇也。未几,临川邹庆锡游庐山,泛九江,登漪岚之堂,归谓余曰:「美哉漪岚,湖山之景萃是矣,不可不记」。而熙老又绘堂之所见,为图相示。余谓闻庆锡之言,堂已在吾目中,况图之详且尽耶。昔余尝游于九江,谨风色之变动,循洲渚以栖息。舍舟而登山,行林樾之茂密,访岩壑之深远,而瞻宫庙之巨丽。凡目之所见,往往局近而遗远,览此而忘彼,求观山水之全而不可得也。若夫升堂望焉,则大江汎滥乎其前,而庐山峙乎其左。日月出没,而太虚为之晦明;云气聚散,而山川为之舒惨。长洲断岸,如蚁封鹳垤,则帆樯所托依,而桑麻之膏腴也。或派于江,或注于湖,弯者如玦,萦者如带,则鱼鳖之游泳,而神龙之潜藏,冯夷之宫,阳侯之室也。烟消山明,冈岫重复,则倾湍泻瀑之荡潏,雄楼杰阁之基构,而仙圣之都,幽人之庐也。至于疾风披帷幔,急雨漂几席,方且资尊俎之乐,快耳目之玩,而深山大泽,发屋拔木,毁梁断渡,与夫波涛汹涌,高桅重载,飘流无归,失性命于俄顷者,不知其几何人。然则堂之景物,四时朝莫之殊,喜惧悲欢之变,指顾之间,莫不咸在,岂逐纤悉而求者不可尽,据会要而观者无所逃耶?尝观昔之君子,栖迟乎畎亩之中,一日出而应事物之务,远近不遗,而小大毕举,无他焉,执简以待繁,处静以制动,犹之作车室中,而方行天下,则在己者诚有道也。初,余与熙老居同里闬,熙老虑事必详,临事必惧。余谓涉世固善矣,而详不若要,惧不若决,熙老不以其言为过。相去今三年,而观兹堂之设,然后知熙老有进于是哉。熙老家旧多藏书,近有江南来者,闻其读书益勤,传书益富,是将博极其多而操其约,徜徉其流而穷其原,则其术业又未可量,而以一堂窥熙老,余且陋矣。政和六年三月望日,晋安林敏功记,敏修书,河南吴怡书额。
万芝堂记 宋 · 林敏功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九
政和五年,莆阳林公由秘书监出守蕲春。下车之日,宣布诏条,奖劝士类。请增置学官,大起黉舍,土木规模,壮甲淮楚。于是学者皆钦业立诚,人人自厚。明年夏,不雨,公亲走群望,甘雨随至,岁以大丰,帑有馀财,人有馀力。始顾亭榭,将为宴观。守居之东有水阁曰涵辉者,庳陋弗治,撤而新之,畚土筑基,构堂其上。是岁,属县得芝草万有二千馀本,献诸朝。公欲侈大其祥瑞,而壮观于郡国,因堂之成,名曰万芝堂。两隅挟以大屋,其东则回望城北诸山,为轩曰列远。其西可以挹芙蕖之风,以消炎暑,为轩曰清夏。又明年春,大作乐,会僚属以落之。是日也,时雨新霁,草木萌动,金石间作,人谐物和。髫童儿齿,集公左右,吏白诃止,公顾勿知,曰:「吾于斯堂,实志邦瑞,游览之乐,与民同之」。是时,州民林敏功亦预在会,公谓之曰:「即旧为新,增卑为崇,目力所及,倍蓰曩昔。若此盛矣,勉为我记之」。敏功窃谓:「君子所以登高赋咏,极目千里,岂专为般乐佚居之娱哉?将由旷瞻遐瞩,神怡而气畅,则思虑旁达,逍遥乎事物之外,而自得焉。且夫临洪河而念疏凿之劳,登广武而叹功名之会,适原田而思稼穑,望墟落而怀兴衰,人之常情,未有不因物而感焉者。此君子所以居高明而远眺望也,其有狃于此者几何人哉?则登临之胜,壮丽之观,智力足以有为,亦何惮而不作?昔令尹子佩请饮楚子于强台,楚子曰:『强台南望斜山,以临方皇,右江而左淮,其乐忘归。吾德薄,不足以当此乐也』。若楚子之言则然,是未知农山之游也。孔子登农山,二三子从之,喟然叹曰:『于此致思焉,则无不至矣。各言尔志,吾将择焉』。于是由也陈其勇,赐也陈其辩,回也陈其德,夫子咸有取焉。以是观之,君子之好游,殆非苟然者也。今观公之为邦也,厚乎士民,富之教之,政成俗美,然后乘财用之馀,因农事之隙,工徒竭作,匪亟匪徐,遂济登兹。将以究民物之利病,论政事之得失,岂独会宾客、容宴豆而已哉!然公方将羽仪天朝,顾吾邦不足以久公也,成而不有,实遗后人。若夫众人熙熙,不足置论,惟吾党之士接武于此,尚致思哉。仕焉则思谋其政,学焉则思广其志,无纵于佚乐,而用强台之言以自警,庶几乎农山言志之士,以亡负公之为斯堂也。若是记之可乎」?公曰:「诺,子为我书之」。七年正月十八日记。
吴太尉画像赞(并目) 宋 · 林敏功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九
故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渤海郡开国侯、赠太尉兴国吴公,敏功之先君视公丈人行也。元丰中,敏功犹及见公于巴陵。后公没三十年,见公之子朝请郎克礼于蕲春,又获拜其遗像,故为之赞。词曰:
不患无位,患不克施。吴公策名,盛矣其时。爰兹小官,发迹刚鲠。乃擢言路,其德井井。尽言以箴,敌己犹病。不病不违,惟后之圣。人咸公正,不曰吾正。吾正厥后,而国斯定。莫大惟节,莫刚惟王。吾守吾节,孰华孰貊。岂弟君子,世载其光。与国咸休,曰笃不忘。激荏斯庄,激懦斯强。至者钦哉,公像在堂。
江西诗社宗派图序 宋 · 吕本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七、《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八、黄文节公年谱、同治《义宁府志》卷三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古文衰于汉末,先秦古书存者,为学士大夫剽窃之资,五言之妙,与《三百篇》、《离骚》争烈可也。自李、杜之出,后莫能及。韩、柳、孟郊、张籍诸人,自出机杼,别成一家。元和之末,无足论者。衰至唐末极矣,然乐府、长短句,有一唱三叹之音。至国朝文物大备,穆伯长、尹师鲁始为古文,成于欧阳氏。歌诗至于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学者同作并和,尽发千古之秘,亡馀蕴矣。录其名字曰江西宗派,其原流皆出豫章也。宗派之祖曰山谷,其次陈师道(无已)、潘大临(邠老)、谢逸(无逸)、洪朋(龟父)、洪刍(驹父)、饶节(德操、乃如壁也)。祖可、(正平)徐俯(师川)、林修(子仁)、洪炎、(玉父)汪革、(信民)李錞、(希声)韩驹(子苍)、李彭、(商老)晁冲之(叔用)、江端本(子之)、杨符(信祖)、谢迈(幼槃)、夏倪(均父)、林敏功、潘大观、王直方(立之)、善权、(巽中)高荷(子勉),凡二十五人。
按:《云麓漫钞》卷一四,涉闻梓旧本。
方是閒居士小稿序 南宋 · 赵蕃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方是閒居士小稿》卷首、《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一、《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九、《章泉稿》拾遗
自溪翁还闽,游季仙足迹不复到吾庐。今日忽犯寒来,问其来之故,则袖有所衔,出之乃吾契家刘习之诗与书也。发缄观之,令人应接不暇。自卯至申,大略已尽。大抵古今诗文一事耳,若次而言之,则所取或多,极而言,则然者盖寡。习之诗佳处固多矣,如《与二犹子送生荔枝诗》:「骊山往事不古监,艮岳驯致烽烟狂」;如《夏雨叹》:「旧会既收新会降」,至「遂令百姓愈惶惑」之类,殊有风人之体;如《追和林子仁绝句》,不类和者;如《武夷山长句》,欲删「十年不到武夷山,几与神仙绝往还。我见溪山浑似旧,溪山见我鬓毛斑」,自是一好绝句。《昌蒲记》不惟赞诗俱佳,而记二十四盆斛亦有笔力。所寄两集,既经平子矣,而习之因溪翁之言,必欲使季仙问我。我见如此,季仙口虽诺矣,未知其心以为如何,又未知习之以为如何,又未知溪翁以为如何。溪翁刘氏,字叔通,习之名学箕,季仙名郴。嘉定丁丑十月二十九日,东里赵蕃昌父书。
同粲湛二上人游北山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二子依公子,南山度北山。
兴随流水远,心逐片云闲。
日月浮生外,牛羊落照间。
慇勤华表鹤,飞去复飞还(贯休、翁元广、许玠、林敏功、杜荀鹤、卢纶、司空图、诚斋)。
游天竺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天竺秋重入,翛然适此心。
路寻流水远,门闭野云深。
澹泞生真趣,幽闲且自任。
残阳应更好,蝉合伴清吟(林和靖、贾岛、林敏功、皇甫冉、郑谷、韦庄、郑谷、林和靖)。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 其一 南宋 · 释绍嵩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竹间初拆半斜枝,正是周王二月时。
竹映梅花花映竹,主人不剪要题诗(林敏功、蕴常、诚斋、山谷)。
茶僧赋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九、《秋崖集》卷三六
林子仁名茶瓢曰茶僧,予为之赋。
秋崖人问茶僧曰,咨尔佛子,多生纠缠,今者得度,以何因缘?岂其能重译陆羽之经,饱参赵州之禅也与?累彼灌莽,翳于原田,扶种族之匏落,引苗裔之蔓延。系有尼父之叹,磊若壶公所悬。彼躯体之拥肿而猥大者,君子虽器之,而未知其孰贤。或刳而中,或剖而边,士操取饮于夜涧,鸟劝行沽于春烟。曾未若尔,出家在许瓢之后,而成佛在魏瓠之先也。试尝为扫除霜茁,提携出山,衣以驼尼之浅褐,喜其梵相之紧圆,与之转法轮于午寂,战魔事于春眠。山童敲云外之臼,野老掬雪中之泉。瞬木上座其少休,与竹尊者而留连。嗽冰玉之一再,搜文字之五千。然后挂维摩拂,卧沩山瓶,未尝不叹曰,奇哉此僧之精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