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序赙礼(元丰六年十一月)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三、《司马公文集》卷六五、《皇朝文鉴》卷八七、《容斋随笔》卷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一九
名以位显,行由学成,此礼之常。若夫身处草野,未尝从学,志在为善,不求声利,此则尤可尚也。近世史氏专取高官为之传,故闾阎之善人莫之闻。丧礼之废坏久矣,而民间为甚。至有初丧,亲宾各具酒肉聚于其家,与主人同醉饱者,有以鼓乐导丧车者,有因丧纳妇者。相习为常,恬不知怪。医助教刘太居亲丧,独不饮酒食肉,终三年,此乃今士大夫所难能也。其弟永一尤孝友廉谨过人。于熙宁初,巫咸水入夏县城,民溺死者以百数,永一执竿立门首,他人物流入门者,辄擿出之,有僧寓钱数万于其室,居无何,僧自经死,永一遽诣县自陈,请以钱归其弟子。乡人负其债久不偿者,永一辄毁券以愧其心。其行事类如此。有周文粲者,其兄嗜酒,仰文粲为生。兄或时酗,殴文粲,其邻人不平而唁之。文粲怒曰:「吾兄未尝殴我,汝何离间吾兄弟也」?有苏庆文者,事继母以孝闻,常语其妇曰:「汝事吾母,小不谨,必逐汝」。继母少寡而无子,由是安其室终身。元丰中,朝廷修景灵宫,调天下画工诣京师,事毕,有诏选试其优者留翰林授官禄。有台亨者,名第一,以父老固辞,归养于田里。此五人与余同县,故余得而知之。悲夫!天下布衣之士,刻志厉行而人莫知者,可胜数哉!始太之丧其父也,余兄弟赙以千钱,且为书致之曰:「礼凡有丧,它人助之,珠玉曰含,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服曰襚。今物虽薄,欲人之可继也」。久之,太请刻其书于石,曰:「向也,乡人不知有赙礼,自太父之丧,乡人稍稍行之。太欲广其传,由吾乡以及邻县,由邻县以达四方。使民间皆去弊俗而入于礼,岂小补哉」!余益美其志,因谕之曰:「是书不足刻。余窃慕君子乐道人之善,请书若兄弟及周文粲、苏庆文、台亨所为,以传于世,庶几使为善者不以隐微而自懈焉」。元丰六年十一月壬寅朔,涑水迂叟序。
西汉杂论三 其三 韩安国说梁王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三
梁王以至亲故,得自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不善。太后知帝弗善,乃怒梁使者,弗见。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不省也(云云。)」?公孙诡、羊胜说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及杀故吴相袁盎(云云。),景帝遣捕诡、胜,必得。安国闻诡、胜匿王所,乃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者臣死。大王无良臣,故纷纷至此。今胜、诡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云云。)」?安国曰:「今大王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大王。幸大王自改,大王终不觉寤(云云。)」。
右《韩安国传第二十二》。汉初接秦,虽经术粗亡,然卿大夫论事犹习捭阖,务以夺人。梁王倚帝弟僭踰,而安国称其忠孝,以解上意而全梁。意虽爱主,然梁安得为忠孝哉?非正论也。然使安国非君子,爱人以姑息而已者耶,则进为罔上,退亦适足以骄王,而未足以全梁。至胜、诡为奸,而安国正色不挠,谕以祸福,明甚。王虽骄,即知惧而出胜、诡,使天子全兄弟爱,而梁以安。盖为汉语则佑梁,为梁语则尊汉。然则安国非爱人以姑息者也,谋也。
跋唐建中告后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九、《东观馀论》卷下
此告建中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其后具列中书省官。所谓「太尉兼中书令臣在使院」者,朱泚也;「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臣张使」者,张镒也;「知制诰臣刘太宣宣奉行」者,刘太真弟也。盖前一年泚节度泾原,还镇凤翔,加中令,拜太尉,故云「在使院」。然三年四月,镒已罢相出帅歧,而犹带平章事;又当时唯卢杞在门下,而中书阙真相,故是年八月尚具镒衔,而注「使」字也。泚、镒皆在外,中书官宣奉行者独太宣也。以镒之忠荩而弃外,杞之奸而当国,泚之阴贼而位三公,德宗建中之政可知矣。是告所存,惟尺素耳,兴衰之迹,固已具见,后之览者,宁不慨然!黄长睿观。
送刘天游字序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二、《卢溪文集》卷三七
古之学者必期至于道,学不至道则知人不知天。造物者之赋于人也,以天不以人,而俗学之士缮性于人,以亡其天,故遁天逐物,驰鹜于人间而不知返。庄子曰:「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刘太虚诸孙皆俊秀,名九垓者时从余游。方冠,时请字于余,余字之曰天游,而语之曰:昔卢敖游乎北海,至于濛谷之上,见一士焉。敖自谓能穷观于六合之外,欲友其人,若士者笑之曰:「今子始游于此,乃语穷观,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竦其身入云中,敖仰视弗见,若有丧也,始自叹。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不亦悲乎?天游志大而心广,漠视九垓之外,一举而千万里,非局局然有封畛者所能至也。故善学者必观古人之不可传、不可知处,始识其妙。齐威公读糟粕之书于堂上,始知斲轮之妙,不可以手传。鸿濛拊髀爵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夫弗知者,乃真知者欤。学至于此,以之经世,则知有不器之器、不用之用,无施不可也。故并书以示天游。
上成观三清殿记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三、《卢溪文集》卷三五
上成观在安成之西,始建立者与其废坏之岁月,不可记也。故基遗迹,里父老人莫能言其处也,独县图与尚书职方之籍有其名耳,其所以名之意,亦莫能详也。道士戴知柔实里中儒家子,幼敏悟,读黄帝、老子之书而说之,因弃家为清真观道士,以医闻于世。时清真在县之东,而戴氏之乡疾病者必赖以济,议筑室而留之。其兄弟欲出赀产,知柔一切弃不取,独取其荒顿之田,广袤六亩,莳花药为堂以居焉。堂面白鹤峰,有古仙人遗踪,从兄大夫公榜之曰「揖仙」。其后弟子刘若拙亦以医世其业,乃以其医之所蓄金帛益兴造而侈大其居。于是其人相与言于府,取图籍,故名曰「上成观」,作字于门而揭之。始造三清殿,凡三清天中仪像所宜严事者,饬之皆备,焕若化出。夫天下之物有废毁于数十百年之后而复兴起者,非碌碌然有材智者不能成就也。昔者金碧巍然之观,化为荒烟野草,致无颓垣败址可寻。今二道士乃能探取既废之空名于寂寥不诏之断版,排蒿莱,起堂殿,使荒烟野草化为金碧之区,可谓杰然有材智,足以兴事起废,而贤其徒者也,不可以无记。因吾友刘太虚以书求余记其事者凡五年,许之而未暇作也,其请不已,遂为之记。殿成之日,绍兴甲子十一月十九日也。
赠刘太古 明 · 程敏政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明诗纪事 丙签·卷五
潇洒刘太古,绝似鲍参军。
老去诗还健,情多酒未醺。
疏髯飘乱雪,长啸遏行云。
何日开春社,岩花约共分。
罢官杂言则鲍明远体十章其二 明 · 王世贞
押词韵第七部
梁王太傅三十三,日夜掩泣向重原。
我今幸加一日长,罢官归去复何言。
南山谷头一种兰,获免剪刈愁霜寒。
折置怀袖中,虽云枯槁香未残。
千秋意气尽今日,别有长技出人端。
请看樊郦绛灌竟谁在,曲肱蔬食不足叹。
道溥兄席上分韵得只字 当代 · 李达
押纸韵
欧公官居颍之尾,文宴所与何多士。
刘吕王魏暨徐焦,聚星堂上慕七子。
夷考其数今足矣,宫周奚冯两张李。
假令犹在欣执鞭,陵轹前脩则非是。
泰之西偏有湖焉,升其甗见一堂峙。
又如颍上有西湖,平铺颇瓈光十里。
主翁作吏得休沐,亦复携客游于此。
杯觞谈笑继风流,江岫淮岑供平视。
翁言大邑我何须,愿尹猿猱宰山水。
再烦公等步玉趾,既见君子吾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