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德芳”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蒋庄武帝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全宋文卷一八、《徐公文集》卷九、《全唐文》卷八八○
维年月日,皇帝若曰:稽古皇极,训民事神。
诏大号以崇正直之威,垂大名以纪昭明之德。
牲币有数,典礼不愆。
政是以和,神降之福,莫不由斯者已。
若乃以死勤事,没而不朽,流光储祉,蒋帝有焉。
惟帝冥符灵气,孕毓玄造,嘉猷雄略,昭映前人。
在昔潜耀大川,跃鳞下邑
著艰难之节,所以事君;
彰变化之神,所以显俗。
惟德是辅,感而遂通。
建福会昌,以戡时难;
丰功厚德,以享帝郊。
史臣执简于无穷,工祝正辞于不绝。
顾惟寡昧,祗嗣厖鸿,敢忘人谋,以叶灵贶。
瞻言神岳,作镇皇州,兴运惟新,祯符丕显。
而位极于炎昊,名谢于康惠,坠典未举,予用慊焉。
濮阳诸姬,实纂服之旧邦;
尅乱除害,乃庇人之盛业。
合为缛礼,申告祠庭。
今使使某官,持节奉册,追谥曰庄武帝
呜呼!
丹青懿烈,光光如彼;
简册庙貌,昭昭如此。
永为民正,无乏神主之望焉。
宗室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太子右司禦率府率殿中侍御史骑都尉世褒墓志铭(并序 庆历四年四月1044年4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宗室吴、潭二邸,太祖皇帝之穆也。
康惠王德芳,生昭信军节度使侍中英国公惟宪,英国金州观察使从郁。
司禦盖金州之第三子,讳世褒字仲华
真宗天禧己未生,明道癸酉始赐名,补右班殿直,预内朝。
寻改右侍禁
景祐乙亥,迁阶银艾,行太子右司禦率府率,视秩国子祭酒
宝元中,兼殿中侍御史,赐勋骑都尉
庆历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遘疾终于邸院,春秋二十有三。
权堋于普济佛舍。
越三年,岁在甲申夏四月癸卯,从燕恭惠王卤簿,葬于洛阳永安大茔。
夫人安氏,无子。
司禦方雅信厚,公族之秀,幼知好学,涉通诸经。
善行草书,尤好虞、褚笔法,略得其妙。
近事,诸皇族鲜出补外官,悉留京师,亦不釐务,为选儒学官切磋讲习外,奉朝请而已。
此朝廷亲亲之义,敦睦纠合,所以别于庶姓,不责以事。
然间有蕴才虑、抱器识者,不偕于用,赍志就殁,故执册者无得而书焉。
铭曰:
太祖之穆,在潭启封
君其曾孙,源深基隆
雅重者性,粹厚者志。
言用与才,则未尝试。
萧萧马鸣,悠悠素旌。
往从先王,永安之茔。
徐国太夫人墓志铭(并序 庆历八年六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礼惟大昏之重,以其合二姓之好,继万世之本也。
矧皇胄宗子,天家之贵,其聘纳之选,非冠冕德门,忠孝之族,孰当焉?
康惠王之仲子,故侍中英国公讳惟宪之夫人,曰和氏。
王考讳凝,相五代晋,位至右仆射太师尚书令
考讳𡼗,殿中丞,母彭城县刘氏。
夫人体质閒淑,德言有度,既就壸教,称贤姻党。
祥符癸丑岁,嫔于王家,事尊抚卑,夙夜匪懈,宽和敦约,动循礼法。
丙辰岁,英公捐馆,昼哭过哀。
常好文翰,通晓音律,是后不复治习。
称未亡人,诵贝叶书,奉金仙之教。
诸孤幼稚,均养如一。
茕居二十年,上下无间言者。
乾兴初封汝南郡君
明道二年,进莒国夫人
庆历丁亥孟春,感疾羸苶,上遣中贵人挟医诊视,诸子益购高手疗之,莫瘳,以七月二十一日薨于寝,享年五十有六。
追封徐国太夫人
上闻而悼之,赙恤加等,遣内人省其室,诏使护丧事,为菆涂奉先精舍。
戊子六月六日,归祔英公于永安茔,礼也。
男子四人:长从郁,终于金州观察使
次从式,左千牛卫大将军彭州刺史
次从湜,左千牛卫大将军循州刺史
次从贲,右监门大将军
女十二人:长早卒,次封齐安宣城怀德、广乐、晋安安定高平仁寿郡,诸季早夭。
呜呼!
夫人其为女也静而婉,可谓有彤管之法;
其为妇也顺而正,可谓有《采》之行;
其为母也慈以均,可谓有《鹊巢》之德。
用能节义著于宗戚,恩礼厚于宸眷。
史臣执简,宜有识矣。
铭曰:
展矣英公,宗之彦兮。
猗欤夫人,邦之媛兮。
自我于归,上下宜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云胡不淑,公不偕老。
我逾终身,则已寿考。
云胡多庆,于皆克孝。
承颜无违,服我慈教。
自公忽兮,我心缺兮。
半甲子兮,从于穴兮。
龙武卫大将军信州团练使安国公从古第四女道娘石记文庆历八年六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二三
宗室左龙武卫大将军信州团练使安国公从古之第四女道娘宜幼真,母京兆郡宋氏。
明道癸酉岁,有衣裼之喜。
幼真天资端秀,异于群儿,性复颖悟,所学辄善,组训馀力,尤好笔札。
日事熏祓,诵金仙书,慕习其教。
安国公京兆君旁,惟颜色所向,而俯仰承接,于婉若方。
且总羁就笄,卜归良族。
容缨未佩,膏肓感疾,上遣太医高手以视,而药石不效。
庆历丁亥四月十一日卒,年十有五。
矧才德既显,惟有待而发之,惜哉!
天夺其寿,故诸宗党所以痛悼甚焉。
上为嗟恻,襚以冠帔,赙币有加。
即厝于奉先禅院,以庆历戊子六月六日,附竁曾祖潭康惠王之园兆。
谨记。
荣王从式墓志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南阳集》卷二九、民国《巩县志》卷二三
王讳从式字智□,今皇帝之从伯父也。
太祖孝明皇后生楚康惠王德芳康惠王昭信军节度使侍中英国公惟宪,王即英国公之第二子也。
天禧三年始赐名,授右侍禁
四迁至东八作副使
景祐二年,换左千牛卫大将军
庆历四年,兼彭州刺史,稍迁右屯卫大将军台州团练使
嘉祐五年,领蕲州防禦使
英宗即位,正授磁州防禦使
兄从古薨,袭封舒国公,进泾州观察使
上即位之明年,以王太祖之系,属近且尊,超拜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封安定郡王
王足疾不能朝,有诏即其家拜之。
王素性忠义,自以宗室之老,蒙国厚恩,病无以报,慨然恨叹,见于辞色。
后三年,制授保康军节度使。
其年十一月,病亟,上遣中贵人挟太医诊视。
王一旦尽出玩好物,会宗族散之,曰:「吾必不起矣」!
后数日而薨,时熙宁四年十二月八日也,年六十有五。
上闻震悼,为辍视朝,即日临奠,追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荣王,命右正言知制诰曾布入内都知张茂则监护丧事。
五年五月二十三日葬于南永安县
王仪状秀整,幼敏悟,于经史汎为疏通,喜赋诗,尤精于笔翰,得虞世南之法为多。
仁宗宴宗室于太清楼,出祼玉诗题使赋之,王立成,仁宗大加赏。
元昊叛,西鄙骚动,王抗疏愿身临阵,操戈讨贼,仁宗壮之,而不许也。
居母夫人某忧,未尝饮酒茹荤,惟日诵佛书,资冥福。
俭约,居室服用不华侈。
历事四朝,踰五十年,非有疾未尝废朝。
尝谓其族人曰:「若等既不任事,惟朝谒为奉上之礼,尚可以少懈耶」?
临终,又戒其子弟以向学,诸族雍睦。
呜呼!
可谓贤王也已。
夫人高氏,西头供奉曰习之女,封高平郡君,有贤行。
子男三人。
长世谟,右骁卫大将军窦州刺史,早卒,追赠随州观察使、汉东侯;
次世采,羽林右军大将军茂州团练使
次世恩,右武卫大将军梅州刺史
孙男十六人。
令磋,右监门卫大将军
祛、令觌、令驹,右千牛卫将军
令昼、令岳、令璋、令术、令,率府率
令瓈,右班殿直
五人未赐名。
曾孙一人,子礼,尚幼。
孙女三人。
西头供奉官王瑞卿右班殿直张□□、高师言,其婿也。
曾孙女十二人,元孙女一人,皆幼。
铭曰:
赫赫大祖,仁育万方。
庆流本支,或公或王。
王维曾孙,忠厚质良。
文史之游,法度是将。
熙宁之元,特见表扬。
尊爵重镇,即授于王。
扶疾祗命,慨然自伤。
怀忠思奋,言出涕滂。
有力不效,以讫云亡。
宸衷震悼,赙恤加常。
爰诏侍臣,俾识厥藏。
巍然令名,愈久益光。
封诸王后议熙宁三年七月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三
窃详圣人制礼之意,必使嫡长世世承袭者,所以重正统而绝争端也。
古者诸侯生立世子,死则袭爵,故令文称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
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
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
无母弟,立庶子
庶子,立嫡孙同母弟;
无母弟,立庶孙。
曾孙以下准此。
皆谓始薨之时,应袭爵之人也。
其无后者则国除。
自唐末以来,王公以下不复承袭。
本朝故事当封本宫最长者一人为国公,陛下以为非古,故诏宣祖太祖太宗之子,皆择其后一人为宗,令世世封公。
又诏祖宗之子并濮国公,并令传嫡袭封。
臣等详观诏旨,皆欲复古礼而重正统也。
礼院越王德昭曾孙世程、鲁王元份孙宗肃、韩王元偓孙宗缋、吴王元俨孙宗绛传袭,已如礼
昭成太子元僖、陈王元杰蔡王元称皆无后,宗保、仲合、宗达以旁支继袭,乃是特恩为之立后,绍封其国,自应礼典。
秦王廷美之后,陈荐等欲立其庶曾孙克继,韩忠彦等欲立其庶长孙承亮;
楚王德芳之后,陈荐等欲立其庶曾孙世逸,韩忠彦等欲立其庶长孙从式
魏王元佐之后,众礼官皆欲立其庶孙宗惠。
臣等看详,三王自有正统,而承亮、从式、宗惠皆旁支,若此三人袭封,则子子孙孙常居环卫,世袭爵禄,与国无穷。
其正统子孙袒免以外,更不赐名授官,数世之后,遂为布衣。
如此,旁支何幸而封,正统何罪而绝?
不惟与礼之意乖违,亦非圣诏所谓为宗传嫡者也。
所以然者,盖缘礼,据初薨之时,定为嗣之人。
今日于数世之后,议当为后者,专执令文,不原礼意,所以龃龉难合,异议纷纭。
忠彦等以为令文之制,与古稍异,臣等案令文皆约古礼为之,安有与古不同之理。
借使不同,朝廷方宪章稽古,亦当舍令而从礼,岂可弃礼而就令也!
况令文所谓子孙承嫡者传袭,言嫡子嫡孙相继不绝,虽经百世皆应传袭也。
不幸而绝,则有立嫡子同母弟以下之事,非谓有嫡曾孙舍之不立,而立嫡子之母弟也。
晋庾纯云:「古者所以重宗,诸侯世爵,士大夫世禄,防其争竞,故明其宗也」。
吴商云:「案礼,贵嫡重正所以尊祖祢,继世之正统也。
夫受重者,不得以轻服服之,是以孙及曾、玄其为后也者,皆服三年,受重故也」。
王敞云:「君为祖三年。
既为君而有父祖之丧者,谓父祖并有废疾不得受国而己受位于曾祖者也」。
范宣云:「嫡孙亡无后,则次子之后乃得传重」。
以此观之,明嫡统不绝,则旁支无继袭之道。
然则令文所谓子孙承嫡者传袭,自嫡曾孙以下皆包之矣。
所以更言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者,嫌人无嫡子即立嫡子之母弟,或嫡子有罪疾并其嫡孙废之故也。
又言曾孙以下准此者,谓庶孙以上皆无,即立嫡曾孙之母弟;
无母弟,则立庶弟之类是也。
若令文之意但以行尊属近者为嗣,则无嫡子便应立嫡子之母弟及庶子,何为更立嫡孙也?
必若忠彦等所云,则国家故事取本宫最长者一人封公,已是行尊属近之人,便当遵行,何必更有改作也?
彼《五服敕》所载丧服之制,事理各殊,岂可引丧服之庶孙,證传袭之庶孙也?
且造令之时,王公以下薨则传袭,故少有立曾、玄者。
诸王之薨已历数世,乃更追议当为后之人,则不应舍正统而更取旁支也。
今欲使合于古而适于今,则莫若推自国初以来,于其人薨没之时,以令文定当为嗣者,以至今日,则于礼不失而亦不离正统矣。
秦王廷美雍熙元年薨,于时适长子德恭当立;
德恭景德三年卒,嫡长子承庆当立;
承庆以宝元二年卒,无嫡子,有庶子六人,长曰克晤,先卒,无子,次曰克继,当立。
楚王德芳兴国六年薨,嫡长子惟叙当立;
惟叙以大中祥符四年卒,嫡子从煦当立;
从煦以庆历五年卒,无嫡子,有庶子之后世逸一人,当立。
魏王元佐以天圣五年薨,无嫡子,有庶子三人,长曰允升,当立,允升景祐元年卒,嫡子宗礼当立;
宗礼治平二年卒,嫡长子仲翘先卒,无子,次母弟仲髦亦先卒,次母弟仲苍当立。
以此考之,其当为后者,岂不明白?
秦王楚王后,宜如荐议。
魏王后,宜以仲苍嗣。
宗室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太子右清道率府率御史大夫上轻车都尉右领军卫将军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七、《华阳集》卷五二
皇祐元年四月九日皇侄孙太子右清道率府率世迈终于睦亲之邸,享年二十四。
天子闻讣闵恻,遣中贵人护丧加赙,而宠以右领军卫将军之绂。
嘉祐五年冬,将从濮王葬于河南永安之原,申诏词臣,条次其行而镵于石。
领军字仲远,系出太祖皇帝
其曾祖讳德芳,潭康惠王
祖讳惟能,集庆军节度观察留后南康郡
父从古,右卫大将军蕲州防禦使、安国公
京兆郡宋氏。
领军生而警秀,方髫龀时,已自崭然,不复与群儿戏。
甫九岁,才胜衣,入预晨谒,綷缨繠佩,煇如也。
右班殿直累迁太子右清道率府率
娶刘氏,内殿承旨閤门祗候永宁之女。
二男:曰令昶,太子右监门率府副率,蚤卒,曰令谖,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三女,一已夭,馀尚幼。
领军处贵游间,夷雅畏饬,能自倾下,后房无竽瑟之音。
平居宴坐,以讽咏自适。
雅善笔札,遒劲精婉,包虞永兴之法。
盖尝以所书奏御于上,深被奖叹。
至性孝谨,凡获赉予,必归之亲庭,未尝敢私。
比疾且革,父母往视之,感泣辞诀,初无他语,第以养亲之日短为恨,斯可哀也已!
其葬十月乙酉之吉。
铭曰:
天室之系,德茂源远。
懿哉领军,幼钟惠警。
九岁奉朝,进退恂然。
献书于前,帝为改观。
胡祐不遐,而遘沦阏!
勒铭垂休,其载勿绝。
宗室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左屯卫大将军使持节温州诸军事温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御史大夫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赠邓州观察使南阳侯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七
臣谨按宗籍,艺祖皇帝之曾孙讳从贽者,潭康惠王德芳之孙,集庆军节度观察留后南康郡公讳惟能之第三子也。
天禧中,初命为右侍禁,凡七迁至左屯卫大将军温州团练使,赠邓州观察使南阳侯
其将葬也,臣奉诏以铭,又其子赍阀以来,于是序其行为详。
惟侯温豫清简,好学善属文。
丁母太原郡夫人武氏丧,年尚幼,哀毁踰甚。
十三奉朝请,进处有常节。
通《左氏春秋》。
第中大治齐馆,揭思贤、味道、怡神、澄心四室,聚古今书万馀卷。
时王宫讲官,皆朝廷所选宿儒,相与规劘道义于其间。
景祐初,上大燕太清楼,侯能赋诗以奏,天子览之称善,遂赐以御飞白书,复出内府金缯以宠异之。
既归,因语人曰:「夫饰舆马之玩,与悉贸以市书,顾所尚如何」?
繇是侯得书益蕃。
每未明俟朝,退伏家庙,惕然有所思。
自以国朝之制,不属以吏事,无以施铢发之补,惟奉君亲之事,未始一日敢懈也。
皇祐二年正月十四日,召内外姻属陈燕席于堂上,酒酣,援琴甚哀。
俄而泣下,谓康夫人及诸子曰:「比梦异人,告我以数,岂遂止此乎?
果然,其送终也,毋重费珠玉以为累」。
左右骇所闻,因而罢去。
后四日,果暴疾终于邸第。
天子闻而震悼,礼赙加等,敕中贵人典丧事。
其年二月二十二日,寓殡于普济佛寺,享年四十四,字子仪
所著诗赋一集,藏于家。
娶康氏,封会稽县君左侍禁閤门祗候八元之女,妇德之淑,流于壸彝。
子十二人:世经、世复、世居、世泽,皆诸卫将军
世豪,太子右内率府率
世奖,右内副率
世略、世名,终于右内副率
馀蚤卒。
女四人:长适供奉官中正,次适右班殿直刘兑,并启邑封;
二女未笄。
孙九人:令穰、令匹、令、令少、令戛,并右内副率
馀未赐名。
侯顷尝出上所予飞白书,薰祓、端朝弁,以授诸子,曰:「皇帝天纵多能,势若飞动,虽唐太宗之洒翰,无以远过,尔曹可不勉以为学」?
其后诸子竞好善力文,因摹帝书于石,并述其先子之训以闻。
天子为降玺书,且嘉其所以成父之志。
嘉祐五年十月癸酉,引绋国门。
乙酉,窆于河南永安县之原。
铭曰:
执之高华,矜骄匪期。
君子处之,百福是宜。
嶷嶷维侯,乐虖善道。
天子所锡,靡事奇好。
达命之游,闻者嗟惊。
其后多贤,益多厥声(《华阳集》卷五二。)
诸:原脱,据殿本补。
右金吾卫大将军原州防禦使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六、《范太史集》卷四五
公讳世复,字希静
曾祖德芳,楚康惠王
祖惟能,集庆军节度观察留后南康郡
父从贽,邓州观察使南阳侯
会稽郡夫人康氏。
所生母陆氏,封安福县太君
初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衡州刺史右羽林大将军吉州团练使
坐罪非自犯,夺官二等。
未几,还一等官。
又数年,复旧官,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原州防禦使
公性刚严,治家整肃,事亲孝,事长顺
发言质直,无少阿曲。
留意图史,通《尚书》大义。
仁宗尝赐书十二轴,有「忠孝世复字希静」七字。
公尝集三圣宸笔草字,两进于上,宠赉金帛。
元祐二年十月,葬安福君,往来墓次,冒寒感疾。
明年四月八日卒,年五十有四。
娶姚氏,右千牛卫上将军宗望之女,封河东县君
十二男:曰令匹,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曰令逭,赠徐州观察使
曰令介,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皆卒;
曰令涔,右侍禁
曰令匹,左班殿直、监常州盐税;
七人皆未赐名而卒
女十五人:长适右侍禁郭译,次适东头供奉官彦辅,次适奉职张敦,皆卒;
次适内殿承制仲立,次适故右侍禁刘俣,次适前舒州桐城县主簿张祁,次适三班奉职史厚躬,次适奉职耿之常;
六人在室而亡,一人幼,在室。
孙男六人,曰子谠,三班奉职,次皆幼。
孙女七人,长适奉职袁弼,次皆幼。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仁皇手札,以宠宗亲。
公得之多,礼异群臣。
惟其忠孝,行本诸身。
楚州刺史本州防禦使楚国公奉国军节度使谥良僖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八、《范太史集》卷四七
公讳世恩,字君贶
曾祖楚康惠王德芳太祖第三子。
英国公惟宪。
考荣安僖王从式
母□□□□某氏。
初赐名,补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右监门卫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梅州刺史
熙宁七年,神宗命公以潮州刺史楚国公,主康惠王之祀,正拜袁州刺史
景灵宫奉安祖宗神御礼成,以康惠绘像恩迁雅州团练使
今上即位,授楚州刺史、本州防禦使
公幼有成人之量,及长,谦冲谨厚,动循礼节。
居家孝友,与人恺悌。
荣王之丧,三年不入寝室,不饮酒茹荤。
元祐元年,兄崇信军节度使世采卒,公哀悼感疾。
二年四月乙未薨,年四十有七。
奉国军节度使谥良僖
夫人宋氏,封永康县君
八男:曰令勔,右武卫大将军濠州刺史
次早卒;
曰令瓈,右侍禁
曰令㔦、曰令觌,皆左班殿直
曰令𢈚,右班殿直,早卒;
曰令珸,左班殿直
曰令剔,右班殿直,早卒。
九女:长适故右班殿直宋安国,次早卒,次适左班殿直范湍,卒,次适陈州司法参军吴瑰,卒,次三人早卒,次二人幼。
孙男十二人:子祹,三班奉职
子禋,右千牛卫将军袭楚国公
子禨,三班奉职
子𥜚,早卒;
子禄、子祾、子球、子?
子琰、子禅,未仕;
二人幼。
孙女十人,四人早卒,六人幼。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太祖洪支,追王楚邦。
爰暨良僖,启楚故封。
礿祠烝尝,荐其苾香。
龙衮桓圭,以对先王。
于皇神宗,敦睦继绝。
列圣在天,绵绵瓜瓞
公多孙子,仁孝之祉。
乃公乃侯,世奉楚祀。
吉州刺史本州防禦使崇信军节度使谯国公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三、《范太史集》卷五二
公讳世采,字徽之
曾祖楚康惠王德芳,祖英国公惟宪,考荣安僖王从式
初赐名,补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高州刺史右羽林军大将军茂州团练使和州防禦使,迁吉州
恭肃,容貌严整,每造朝,进止可观。
奉祠陵庙多被选,未尝有失。
仁宗尝书「忠孝」二字面赐之。
嫡母高夫人早卒,藁葬英公别茔。
荣王薨,公表请迁祔王墓,竭力以奉大事,宗室称孝。
所生母李氏,公未胜衣,被出,转徙失其所归。
高夫人丧毕,公勤恻哀疚,形于寤寐,访求得之,封长寿县太君,殁赠安康郡太君
侄令磋早夭,嗣续不立,公为经画后事,躬视细务,用度一出于己,人以为难。
公生于宗邸,不喜纷华,约身持法,好施乐善,没之日,家无馀财,诸子贷俸以毕襄事。
元祐四年五月壬午卒,年五十。
娶高氏,供备库副使宪之女,封文安县君,卒。
继室以庆州经略使裕之女,封崇安县君
太皇太后之从妹也。
十七男:曰令祁,成州刺史
曰令祛,宁州刺史,皆右武卫大将军
曰令画、曰令缶,皆右监门卫大将军
令璋庄宅副使
曰令惠,右侍禁
曰令鲧、曰令㻟,皆左班殿直
曰令箌、曰令,皆右班殿直
七人亡;
曰令祝,右内率府副率,曰令瑹、令駴、令腾,皆左班殿直
曰令箌;
馀二人未名而夭。
女六人,适康承益、李谅李谊薛恭之、管泳,并奉职,一早夭。
孙男十一人:曰子礼三班奉职,早夭;
子圭、曰子愿、曰子思,皆右班殿直
子先、曰子行、曰子生、曰子徊、曰子瑡,皆三班奉职
曰子告、曰子礼,未官。
孙女十五人。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煜煜荣王,克大其后。
公实似之,忠孝两有。
帝锡之书,焕若星斗。
惟其令名,没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