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览秀亭诗 北宋 · 范仲淹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
谢公创危亭(自注:紫微谢希深领郡日建此亭。),屹在高城头。
尽览洲中秀,历历销人忧。
作诗刻金石,意垂千载休。
我来亭蚤坏,何以待英游。
试观荆棘繁,欲步瓦砾稠。
嗟嗟命良工,美材肆尔求。
曰基复日搆,落成会中秋。
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
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
老子素不浅,预兹年少俦。
九日重登临,凉空氛气收。
风来雁声度,云去山色留。
西郊有潭菊,满以金船浮。
雅为君子寿,外物(四库本作物外)真悠悠。
过则与春期,春时良更优。
焰焰众卉明,衮衮新泉流。
箫鼓动地喧,罗绮倾城游。
五马不行乐,州人为之羞。
亭焉讵可废,愿此多贤侯。
祭谢舍人文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范文正公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维庆历六年二月日,具位某,谨致祭于故紫微舍人希深谢公之灵。惟公雅识懿文,发于诚性。著国之史,掌邦之命。台阁徊翔,搢绅辉映。德业素充,声猷日盛。贤哉云亡,颜渊不幸。某同年之中,切瑳游泳。今此于藩,复仰前政。不见故人,惄焉如病。尚飨!
张知白谥议 北宋 · 王嘉言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第二册第一六六一页)
博士谢绛所议,以知白疾革之际乘舆临问,其寝处素简,为之改容,故以知白廉财克己、用节副文,以易其名,似略大录小。臣谨按《谥法》:「内外宾服曰正」。刘熙曰:「靖恭尔位,正直是与,谗谄不行,则内外咸服公正也」。知白当官不挠,守道持正,请以文正易名。王曾等曰「节」字,亦是美意,不须改易。
因灾异言时政奏(天圣五年九月) 北宋 · 谢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
去年京师大水,败民庐舍,河渠暴溢,几冒城郭;今年苦旱,百姓疫死,田谷焦槁,秋成绝望:此皆大异也。按《洪范》、京房《易传》皆以为简祭祀,逆天时,则水不顺下;政令逆时,水失其性,则坏国邑,伤稼穑;颛事者知,诛罚绝理,则大水杀人;欲德不用,兹谓张,厥灾荒;上下皆蔽,兹谓隔,其咎旱。天道指类示戒,大要如此。陛下夙夜勤苦,思有以上塞时变,固宜策告殃咎,变更理化,下罪己之诏,修顺时之令,宣群言以导壅,斥近倖以损阴。而圣心优柔,重在改作,号令所发,未闻有以当天心者。故水未复而继之以旱,此天所以诲告陛下也。夫风雨、寒暑之于天时,为大信也;信不及于物,泽不究于下,则水旱为沴。近日制命,有信宿辄改,适行遽止,而欲风雨以信,其可得乎?天下之广,万几之众,不出房闼,岂能尽知?而在廷之臣,未闻被数刻之召,吐片言之善,朝夕左右,非恩泽即佞倖,上下皆蔽,其应不虚。昔两汉日食、地震、水旱之变,则策免三公,以示戒惧。陛下进用丞弼,极一时之选,而政道未茂,天时未顺,岂大臣辅佐不明邪?陛下信任不笃邪?必若使之,宜推心责成,以极其效;谓之不然,则更选贤者。比来奸邪者易进,守道者数穷,政出多门,俗喜由径。圣心固欲尽得天下之贤能,分职受业;而宰相方考资进吏,无敢建白。欲德不用之应,又可验矣。今阳骄莫解,虫孽渐炽,河水妄行。循依违之迹,行寻常之政,臣恐不足回灵意、塞至戒。古者,谷不登则亏膳,灾屡至则降服,凶年不涂塈。愿下诏引咎,损太官之膳,避路寝之朝,许士大夫斥讳上闻,讥切时病。罢不急之役,省无名之歛,勿崇私恩,更进直道,宣德流化,以休息天下。至诚动乎上,大惠浃于下,岂有时泽之艰哉(《宋史》卷二九五《谢绛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东都事略》卷六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九,光绪《富阳县志》卷二二。)!
「故水」至「陛下也」:原无,据《东都事略》补。
公孙龙子序 北宋 · 谢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六七
公孙龙子姓公孙,名龙,字子秉,赵人也,以坚白之辩鸣于时。初为平原君门客,平原君信其说而厚待之。后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以问邹子,邹子曰:「不可,彼天下之辩有五胜三至,而辞至为下。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引人声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平原君悟而绌之,又与魏国公子牟相善,乐正子舆笑曰:「公孙龙之为人也,行无师,学无友,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好怪而妄言,欲惑人之心,屈人之口,与韩檀等肄之」。而公子牟不以为尤也,其说乃大行矣。今阅所著书六篇,多虚诞不可解,谬以肤识注释。私心尚在疑信间,未能顿怡然无异也。昔庄子云:公孙龙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厥有旨哉!宋谢希深序。
按:《公孙龙子》卷首,扫叶山房丛书本。
送河南法掾张子野序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宋元宪集》卷三五
曩余以不肖,冒冠群材之籍。同升之士,数盈二百,其知之深者,则清河张子野在焉。子野本公族世家,席旂常钟鼎之馀烈,卓然异操,发于童牙。自弁髦为诸生,弃锦纨而袭韦布。遒文雅韵,根于粹质。一上高第无矜色,初命徒劳无愠容。士友以是服其清和,而期之久大。是行也,以阕忧家府,再奉铨檄,补河南法掾且参军事,涓日首路,款余告别。议者多惜其美才冲守,冉冉于诸曹之次,然余有以阴抃于子者,可略言之。今相国彭城公躬寅亮之姿,保釐西郊,翘材开馆,延天下士。又余友人集仙陈留谢希深负渊云之藻,田曹外郎乐安孙君贯流略之学,并肃给温裕,为时吏师。方左右台仪,协赞留务,爱贤乐善,求之如不及,则子就署之日,虽欲埋照自晦,群公其舍诸?惟逖听荐章,扬茂实于朝耳。子姑啬神以慰离绪而已。
希深本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有意访西溪,顺途吟思迷。
及兹询野老,已恨过芳蹊(希深)。
醉客但多兴,幽禽空自啼。
无由驻金勒,林表日光低(尧臣)。
同希深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成亲联句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之子洛中来,芳樽喜暂开。
人誇阿连少,吾愧士衡才(希深)。
丹阙凤皇去,清川鸿雁回。
都门春色美,相送思悠哉(尧臣)。
风瑟联句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窍竹漏天风,张弦拟峄桐。
佳名从此得,妙响未曾穷(希深)。
夜静危台上,人闲皎月中。
依依听不足,秋露满兰丛(圣俞)。
按:以上宋梅尧臣《宛陵集》卷一一
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联句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排律 押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彼有上人者,妙谈心所降(希深)。
达空知不二,观行本无双(圣俞)。
久阻飘花席,因思响雪窗(希深)。
社中虽得远,方外自非庞(圣俞)。
梦幻惭他劫,风尘厌此邦(希深)。
终期亲道树,何必忆重江(圣俞)。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 其一 北宋 · 梅尧臣
押药韵
金凿落(希深问),留赠行人须满酌。
银瓶况有宜城醪,及取春风花照灼。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 其二 北宋 · 梅尧臣
押东韵
小屏风(问希深),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 其三 北宋 · 梅尧臣
押词韵第四部
玉蟾蜍(希深问),厕君笔砚诚有诸。
可爱亭亭寒月照,莹然四座凝冰壶。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 其四 北宋 · 梅尧臣
押豪韵
金错刀(问希深),连环交刃吹风毛。
美人赠我万钱贵,何必剪犀誇孟劳。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 其五 北宋 · 梅尧臣
押齐韵
青云梯(问希深),尺木为阶行忽迷。
勤修道业生羽翼,天门九袭须攀隮。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 其六 北宋 · 梅尧臣
押支韵
凤于飞(希深问),差差粹羽今逢时。
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以上《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驼陌。
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
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
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
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
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
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他人或所至,生果不得惜。
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
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
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
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广甸飞(据残宋本,万历本、康熙本作非)甘泽。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
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若刺。
日旰就马乘,香草路迫阨。
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
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
杨生护己短,一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
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
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
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
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
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
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
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
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
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
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
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
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与谢三学士(一作送谢学士归阙)唱和八首 送学士三丈 北宋 · 欧阳修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供帐洛城边(一作拂云烟),征辕(一作鞍)去莫攀。
人醒风外酒,马度雪中关。
故(一作旧)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遥应行路者,偏识䌽衣斑(续校:已上八篇《居士集》止载后一篇,其不同者五字,而题云《送谢希深》。今诸本皆作送王学士,疑希深第三,讹为王耳 以上《欧阳文忠公集·外集》卷五 未第时及西京作,天圣、明道间)。
哭圣俞(嘉祐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昔逢诗老伊水头,青衫白马渡伊流。
滩声八节响石楼,坐中辞气凌清(一作高)秋。
一饮百盏不言休,酒酣思逸语更遒。
河南丞相称贤侯,后车日载枚与邹。
我年最少力方优,明珠白璧相报投。
诗成希深拥鼻讴,师鲁卷舌藏戈矛。
三十年间如转眸,屈指十九归山丘,凋零所馀身百忧。
晚登玉墀侍珠旒,诗老齑盐太学愁。
乖离会合谓无由,此会天幸非人谋。
颔须已白齿根浮,子年加我貌则不。
欢犹可彊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
文章落笔动九州,釜甑过午无饙馏。
良时易失不早收,箧椟(一作匮)瓦砾遗琳璆。
荐贤转石古所尤,此事有职非吾羞。
命也难知理莫求,名声赫赫掩诸幽。
翩然素旐归一舟,送子有泪流如沟。
按:以上《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卷八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景祐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自注:平声。)。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破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缘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攲云眠。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原校:疑)。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雁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捲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自注:平声。)。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