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
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一作暮)钟。
云门青(一作春)寂寂,此别惜相从(右二篇见王原叔本)。
岘山 北宋 · 韦不伐
五言绝句 押敬韵
羊公民爱深,原叔复善政。
缉祠流声诗,才德交辉映(清陈诗嘉庆《湖北通志》卷九○)。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范文正公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右,臣闻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使其服礼乐之风,乐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然后命之以爵,授之以政。济济多士,咸有一德。列于朝,则有制礼作乐之盛;布于外,则有移风易俗之善。故声诗之作,美上之长育人材,正在此矣。国家崇儒敦古,右文致化,三京五府,多建庠序。当州近辅之郡,宜崇治本,兼至圣文宣王庙,已有学舍三十馀间,有修学进士二十馀人,非有讲贯,何以发明?臣窃见贺州富川县主簿、充应天府书院说书王洙,于天圣二年御前进士及第,素负文藻,深明经义,在彼讲说,已满三年。伏望圣慈特与除授当州职事官、兼州学讲说。所贵国家教育之道,风布于邦畿;进修之人,日闻于典籍。士务稽古,人知向方。干冒圣威,臣无任云云。
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劄子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范文正公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臣闻国家求治,莫先于擢才;臣之纳忠,无重于举善。臣窃见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新差知徐州王洙,文词精赡,学术通博,国朝典故,无不练达,搢绅之中,未见其比。以唐之虞世南、先朝之杜镐方之,不甚过也。臣在中书日,洙曾求知越州,时章得象以下并言朝廷每有典礼之疑,则问此人,必见本末。岂当许就外任,遂不行所请?寻以撰成《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蒙恩进直龙图阁,依旧天章阁侍讲,仍赐金紫,以旌稽古之能也。后以赴进奏院筵会,乃在京诸司常例,得从一日之休。徒以横议中伤,例谴居外,三经赦宥,未蒙召还,恐非圣朝弃瑕采善之意。臣近见此人来知襄州,复能精勤政治,庶务修举,清简和恕,吏民乐康,乃知其才内外可用。自任工部员外郎,已及六考,不求磨勘。直龙图阁亦又四年,未曾迁改。伏望圣慈,不以人之小累而废其大善。如朝廷采鸿儒硕学以备询访,则斯人之选,为中外所服。矧有懿文,可以发明议论,润色训谟。欲乞特赐召还,仪表台阁。傥朝廷意切生民,重其外补,则乞就迁近职,别领大藩。使搢绅之列,知稽古有劝,为善弗掩,实圣政之端也。臣尝叨近辅,知无不言,况襄、邓邻封,稔闻善治。或不如举状,臣受上书诈不实之罪。如朝廷擢用后犯入己赃,臣甘当同罪。取进止。
集韵韵例 北宋 · 丁度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
昔唐虞君臣,赓载作歌;商周之代,《颂》、《雅》参列。则声韵经见,此焉为始。后世属文之士,比音择字,类别部居,乃有四声。若周研、李登、吕静、沈约之流,皆有编著,近世小学寖废,六书亡缺,临文用字,不给所求。隋陆法言,唐李舟、孙愐各加裒撰,以裨其阙。先帝时,令陈彭年、丘雍因法言旧说为刊益。景祐四年,太常博士、直史馆宋祁,太常丞、直史馆郑戬建言:「彭年、雍所定,多用旧文,繁略失当」。因诏祁、戬与国子监直讲贾昌朝、王洙,同加修定;刑部郎中、知制诰丁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李淑为之典领。今所撰集,务从该广,经史诸子及小学书更相参定。凡字训悉本许慎《说文》。慎所不载,则引它书为解。凡古文,见经史诸书可辨识者取之,不然则否。凡经典字有数读,先儒传授,各欲名家,今并论著,以稡群说。凡通用韵中同音再出者,既为冗长,止见一音。凡经史用字,类多假借,今字各著义,则假借难同,故但言「通作某」。凡旧韵字有别体,悉入子注,使奇文异画,湮晦难寻;今先摽本字,馀皆并出,启卷求义,烂然易晓。凡字有形义并同,转写或异,如坪𡊞、叴㕤、心忄、水氵之类,今但注曰「或书作某字」。凡一字之左,旧注兼载它切,既不该尽,徒酿细文,况字各有训,不烦悉箸,凡姓望之出,旧皆广陈名系,既乖字训,复类谱牒;今之所书,但曰「某姓」,惟不显者则略著其人。凡字有成文,相因不释者,今但曰「阙」,以示传疑。凡流俗用字,附意生文,既无可取,徒乱真伪,今于正文之左直释曰:「俗作某,非是」。凡字之翻切,旧以武代某、以亡代茫,谓之类隔,今皆用本字。述夫宫羽清重,篆籀后先,总括包并,种别汇联,列十二凡,著于篇端云。字五万三千五百二十五(新增二万七千三百三十一字。),分十卷。
按:《集韵》卷首,述古堂影宋抄本。
荐王洙为应天府书院说书奏(天圣六年九月) 北宋 · 晏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三(第三册第二一八八页)
应天府旧有敕赐书院,诸生阙于师资。伏见部授贺州富川县主簿王洙素有文行,其明经术,欲就举留,令带所授官充应天府书院说书。
言太常新乐奏 北宋 · 李兑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四、《宋史》卷一二七、《续通典》卷八七
曩者紫宸殿阅太常新乐,议者以钟之形制未中律度,遂斥而不用,复诏近侍详定。窃闻崇文院聚议,而王拱辰欲更前史文义,王洙不从,语言往复,殆至諠哗。夫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岂可轻议!西汉去圣尚近,有制氏世典大乐,但能纪其铿锵,而不能言其义。况今又千馀年,而欲求三代之音,不亦难乎?且阮逸罪废之人,安能通明述作之事,务为异说,欲规恩赏。朝廷制乐数年,当国财匮乏之时,烦费甚广;器既成矣,又欲改为,虽命两府大臣监议,然未能裁定其当。请以新成钟磬与祖宗旧乐参校其声,但取谐和近雅者合用之。
乞赠王洙谥号奏 北宋 · 孙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第二册第一六一三页)
故翰林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王洙,陪侍讲筵垂二十载,欲望特于赠官外,依冯元、杨徽之、杨亿例赐谥号。
举吕溱王洙自代表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文恭集》卷一○
臣蒙恩除翰林学士,准敕举自代者。臣伏睹起居舍人、知制诰、知杭州吕溱,蔚登首举,绰负宏文;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兼侍讲王洙,号称俊儒,通明经术。向联词掖,同掌命书,灼见猷为,雅钦才望。愿停兹命,回授若人,则公议有在,时谈允穆。谨具状奏举自代以闻。
戏改杜赠郑广文诗 北宋 · 王洙
五言绝句 押祃韵
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
蓦地趁朝归,便遭官长骂(宋刘攽《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刁景纯有见无类,必往复,归每至三鼓。宋祁判馆,集僚属,而刁或连日不赴,因邀而谯让之。王原叔戏改杜赠郑广文云云。)。
杜工部诗集序 北宋 · 王洙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永乐大典》卷九○五、《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四、《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一○五、《皕宋楼藏书志》卷六八
杜甫字子美,襄阳人,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巩令;祖审言,膳部员外郎;父闲,奉天令。甫少不羁,天宝中献三赋,召试文章,授河西尉,辞不行,代右卫率府胄曹。天宝末以家避乱鄜,独转陷贼中。至德二载,窜归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诏许至鄜迎家。明年收京,扈从还长安。房琯罢相,甫上疏论琯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琯邠州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闻严武镇成都,自阆挈家往焉。武归朝廷,甫浮游左蜀诸郡,往来非一。武再镇两川,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永泰元年夏,武卒,郭英乂代武,崔旰杀英乂,杨子琳、柏贞节举兵攻旰,蜀大乱。甫逃至梓州,乱定归成都,无所依,乃泛江游嘉、戎,次云安,移夔州。大历三年春,下峡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南,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尝至岳庙,阻暴水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五年夏,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观甫诗与《唐实录》,犹概见事迹,比《新书》列传,彼为舛驳(传云「召试京兆兵曹」,而集有《官定后戏赠》诗,注云:「自授河西尉,辞,改右卫率府胄曹。」传云「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而集有《喜达行在》诗,注云:「自京窜至凤翔。」传云:「严武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按适自东川入朝,拜散骑常侍乃卒;又集有《忠州闻高常侍亡》诗。传云「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游襄衡」,而集有居江陵及公安诗至多。传云「甫永泰二年卒」,而集有大历五年正月追酬高蜀州诗及别题大历年者数篇。)。甫集初六十卷,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馀,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矣。蒐裒中外书,凡九十九卷(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二十卷,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一卷,杂编三卷。)。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起太平时,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与岁时为先后,分十八卷。又别录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合二十卷。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图益诸。宝元二年十月,王原叔记。
按:《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首,四部丛刊初编本。
地理新书序 北宋 · 王洙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
翰林院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吏部郎中、充史馆修撰、判国子监、提举集禧观事、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臣王洙等奉敕管句删修。臣闻圣人包虑民之心,其制器大备,其示法详密,使民日去不善,居而蕃息者也。父母之于子,推燥湿以养之,又教以水溺、火焚、矛戟、虎豹、蛇鼋之能害人者,丁宁反复,然后知而避之。人识父母之于己生而养之者也,不识安而全之者,父母之教也。人之于父母知其大而遗其细,知择福而不知避害。圣人者为之宫室、耒耜、书契、舟楫、弧矢、网罟、臼杵、重门,皆所以兴利驱害,虑及万世。当是时,庶工百执事黾勉于下,涖官以智,献功以时。为之者百官也,成之者圣人也。《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圣人为民父母,制器示法,既备且悉,周于无穷。昔公刘居豳,太王居漆、沮,文王居岐阳,武王居镐,代皆相其吉凶,然后居之。在《诗》曰:「笃公刘,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古公亶父,聿来胥宇,爰契我龟」;「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考卜惟王,宅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及周公营新邑,亦使太保召公先卜宅献图兆。商相傅说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然则,建邦都,营邑屋,面方辨位以求其宜,本三王之法也。在《周礼》有建邦国都鄙之法,以水地土圭表𣙗规日景,以极星正朝夕是也。秦汉已降,术学蜂起,占家有五行、堪舆、建除、丛辰、太一诸学,世多习者,其书寖广。大宋总一海内,天覆地载。列圣爱民之心,疚然深思,农田耕垦、风雨祈禬,皆著敕法。若医药针石不得其宜,则夭殇所由生也,论次为书,博士讽诵,与令格敕书藏于天下。又若占家之说,冠昏、行人、丘封、葬敛、日时、吉凶不得其法,则人逢百殃。圣人之心,将欲纳民于富寿,其亦有取于斯也。唐贞观中,太常博士吕才奉诏撰《阴阳书》五十篇,其八篇地理也。至先朝,更命司天监史序等分门总辑为《乾坤宝典》四百五十篇,其三十篇地理也。书既成,高丽国王上表请于有司,诏给以写本。然序之书丛杂猥近,无所归诣,学者抉其讹谬凡三千五百。景祐初,司天监丞王承用又指摘阙误一千九百。始诏太子中允、集贤校理稽颖,冬官正张逊,太卜署令秦弁与承用覆校同异,五年而毕。诏付太常,命司天少监杨惟德与二宅官三十七人,详其可否。惟德洎逊斟酌新历,修正舛盭,别成三十五篇。赐名《地理新书》,复诏钩覈重复。至皇祐三年,集贤校理曾公定领其事,奏以浅漶疏略,无益于世。有诏臣洙、臣禹锡、臣羲叟洎公定置局删修,以司天监主簿亢翼改正其旧,观文殿学士丁度典领焉。度薨,臣洙实掌其属。于是具阅三观所藏,及古今占术验忌,披其奥窔,诘其苞柢,管以体要,区以轻重,而各从摛部,先后可寻。自吕才成书,名以地理,而专记冢墓,颇殽以室舍,吉凶同条,非著书之法。今首以城邑、营垒、寺署、邮传、市宅、衢巷,则左阴右阳,刑祸福德所相也。辨之以四方,叙之以五行,商之以五姓,宪之以九星,媲之以八卦,参之以八变,为地事凡二十篇。终以冢穴、埏道、门陌、顷亩,则开三闭九,山垄水泉所相也。任之以八将,齐之以六对,董之以三鉴,傃之以六道,为葬事凡十篇。若乃冈原利害则绘之,以易民用,为地图一篇;种次有汇则总之,以便看读,为目录一篇。勒成三十二篇。闿之以经义,辨凿空也;质之以史传,信休咎也;广之以异闻,求成败也。巫史所传,则存其可据者,不专新见也。辞质而易晓,便于俗也。皇帝陛下以圣人制作之德,广祖宗爱民之心,将使斯民去夭伤刑害而远不善,则兹书之所以作也。自有诏校正,距今二十一年,臣洙等以庸浅而黾勉于下,旷日弥月,然后能就。若乃成而名之,皆陛下也。四夷有求于中国,观其书则文而不俚,将以见册府藏书之盛。其下则惠逮漏泉,宅兆以时。圣人之仁如此。惟文武受命,世世忠厚,诗人美之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谓草木微者犹能爱之,况于人乎!故卜世三十,享国过历。若然,大宋之仁,溥博上下,则爱民之报,祚以万年,天之道也。谨序。
按:《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卷二,莫友芝刊本。
乞诏王洙详讨明堂礼仪奏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宋会要辑稿》礼二四之五(第一册第九○二页)
伏见诏书,有事明堂。国家三圣,未行此事,礼既希阔,尤须讲求。直龙图阁王洙久在史局,谙究制度。望令与礼官共力详讨,庶无阙失。
上校正后汉书奏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余襄公奏议》卷上
国子监所印两《汉书》,文字舛讹,恐误后学。臣谨参括众本,旁据他书,列而辩之,望行刊正。诏送翰林学士张观等详定闻奏,又命国子监直讲王洙与靖偕赴崇文院雠对。谨按后汉明帝诏班固、陈宗、尹敏、孟冀作《世祖本纪》及建武时功臣列传。后有刘珍、李充杂作建武以后至永初间纪、传,又命伏无忌、黄景作《诸王王子恩泽侯表》并《单于》、《西羌》、《地理志》。又边韶、崔寔、朱穆、曹寿作皇后、外戚传、百官表及顺帝功臣传,成一百一十四篇,号曰《汉记》。熹平中,马日磾、蔡邕、杨据、卢植续为《东观汉记》。吴武陵太守谢承作《汉书》一百三十卷。晋散骑常侍薛莹作《后汉记》一百卷。泰始中,秘书监司马彪始取众说,首光武,至孝献,作《后汉书》。散骑常侍华峤删定《东观记》为《后汉书》九十七篇。祠部郎中谢沈作《后汉书》一百二十二卷。秘书监袁崧作一百卷。至宋,丰城太守范晔益集诸家,作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凡百篇。十志未成,晔被诛,至梁世有剡令刘昭者补成之。唐章怀太子贤,招集当时学者右庶子张太安、洗马刘讷言、洛州司户参军革希玄、学士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同注范晔《后汉书》,仪凤初上之,诏付秘书省,传之至今。靖、洙悉取馆阁诸本参校,二年九月校毕,凡增五百一十二字,损一百四十三字,改正四百一十一字。
宋赠大理寺丞朱君墓志铭(并序 庆历二年闰九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武溪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信,其先邾人,战国时并于楚。汉初以任侠闻,季布归之,以解主仇,名熏灼于天下。孝武徙山东甲族实诸陵,遂移名数长安。云自平陵以峭直显名,博居杜陵以材敏称职,为汉名臣焉。世祖南阳,浮与祐俱自南阳为佐命。晋、宋之际,龄石以权勇辅义,集勋疆埸,世有英特,发闻京辇。唐室之季,遂家大梁,今占籍开封府阳武县户牗乡。曾祖讳洪,五代俶挠,仕涂榛梗,与道沉浮,不嗅骄饵。祖讳敬安,郑州别驾,生一男一女:女适陕府右司马、赠少府少监陇西李咸,秩封河南县君;男讳昭泽,应《毛诗》学究举,不第,早亡,即君之文考也。自曾门以来,以气义自守,君以奇节终之。河南君之子李公穆,以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于君为外兄弟,终不于此时屈节,一图进取。尝署计台右职,以劳当迁供奉禁庭矣,子友直明经及第,君即自解去,从容子舍,其淡泊荣味如此。然疏财好义,重许可,广交募,其游皆英俊有名之士也。友直历官至虞部员外郎,要津提擢,繄君之旧,其知人之明又如此。卒以子登朝,再赠大理寺丞。女二人:长适孔氏,次适东染院副使赵承谔。孙男二人:长曰济,中书堂后官、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次曰从政,早亡。孙女三人:长适左班殿直路昭吉,其次亦早亡。济字伯仁,少孤而倜傥,多识当世典故,复广交契,克绍祖烈。卜葬,得庆历二年太岁壬午闰九月二十七日丁酉,凡八柩同迁于开封府祥符县开府乡东韩村之大茔,君与夫人吴氏同窆。朝廷以恩赙钱五万。将葬,即以虞部府君之状托天章阁侍讲王洙撰次其美,复以君之状伻来索辞。济之游皆在朝闻人,籍籍居显仕矣,襄事,孝诚之极,而以文见属,故不克让。乃为铭曰:
猗与君子,韬光抱器。进退以道,交游以义。不茍势荣,不屑禄累。起家有承,拂衣无愧。时人蹈道,身蒙其利。明哲树善,世福其嗣。乌经卜吉,牛眠善地。铭以掩幽,为子孙识。
诗一首 北宋 · 李淑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多罗(《补笔谈》作为官)四十年,偶未识摩毡(自注:时西戎唂氏子名摩毡。)。
近有王宣政,时时与纸钱(宋刘攽《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刁景纯有见无类,必往复。归,每至三鼓。宋祁判馆,集僚属,而刁或连日不赴,因邀而谯让之。王原叔戏改杜赠郑广文云:“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蓦地趁朝归,便遭官长骂。”李献臣曰:我为足之云云。)。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吴夫子,佩银龟。
乘天马,索(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素)怪奇。
忽得虢略一片石,其中白色圆如规。
又有树与乌,画手虽妙何能为。
吴乃持问欧阳公,比公曩获尤可疑。
疑不为辨赋以诗,诗辞粲粲明星垂。
复遣赍来使我和,坐上钜公傍睨之。
范侯实有杨雄学,咸云此理难究推。
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月与太阳合朔时,阳乌飞上桂树枝。
枝上作窠生群儿,人不知天公(夏校:人不知天公,不成句读,疑有脱漏,或为三字两句,公下脱知字)。
天公欲俾世间见,影著石面如黏黐。
乌既不得去,月亦不可移。
留为千古作好玩,慎勿倾扑同玉碑(自注:时在唐书局与欧阳永叔、王原叔、范景仁会食,得所示诗。)。
温成后祔庙议 北宋 · 何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宋朝事实》卷六、《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臣伏见故贵妃张氏自始没赠后,仍于坟所置庙,不称制度,人言纷纭,讥议至今不已。稽其本末,其有由然。夫国有嫔妃,盖是常制,必有贤德,乃可备位。盖闻张氏之存也,谏官王贽倡始建议,策进加位,因结皏以固恩宠。庙室之设,并行定数。前代之建别庙,皆是不经。张氏之殁也,礼官王洙专用失礼,讲成庙议,不守旧章,败乱典法。二人者,不正之心深可诛也。癋闻始谋葬之时,礼臣按故事上议,惟当于葬所置祠室,本无立庙之说。而王洙不顾,归过于上,与当时执政合力,务为将迎,蜪长其事,以成黩礼之失。《春秋》载隐公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盖仲子非嫡而立庙献舞,故圣人讥之。张氏亦非嫡,又母后在宫而追册后号,仍建庙焉,是尤不可也。若遂而不改,其招万世之讥,固无穷矣。今欲正其失,莫若改庙名为祠室,岁时祀享,不差祠官,但委中官或内人掌之。如此,则其事初为癚臣所误而改之,则过在下而不累圣德矣。臣近累为祠官,亲见礼物黩乱,所不忍视,故敢上缕陈述。伏望圣慈下有司速更之,则足以追赎前失。
进无逸图奏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文潞公文集》卷二九、《国朝诸臣奏议》卷六、《玉海》卷五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观周公作《无逸》,以戒成王,后代圣君,皆奉为至戒,以成治化,以克永世。臣又观唐史,见宰相崔植对穆宗云:「玄宗初得姚崇、宋瞡为宰相,二人者夙夜孜孜,致君以道。瞡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为图以献。玄宗置之内殿,出入观省,记念在心,每睵古人至言,后代莫及,故任贤戒欲,心归冲漠。开元之末,因《无逸图》朽坏,始以山水图代之。自后既无座右箴规,又信奸臣用事。天宝之末,稍倦于勤,王道于斯缺矣。今陛下虚心求治,伏望以《无逸》为元龟」。穆宗善其对。臣恭惟皇帝陛下聪明稽古,向学思道,间日御迩英,延儒臣讲读经史。臣又观迩英北壁有仁祖朝讲官王洙所写《无逸图》。臣虑禁中或未有此图,辄敢写录四轴并一卷上进,望于殿内张挂,置于几案,以便圣览。臣愚不胜区区之至。
赐翰林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王洙奖谕诏(九月十四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二
敕王洙:省监护使刘沆劄子奏,缴连到少府监修制法物所状,修制温成皇后一行法物,勘会例各鲜明,及减省得物科功限甚多事。少府领五署之众工,乃九卿之旧职。卿以儒学,参吾侍从,兼涖其事,能勤厥官,俾夫功简而速成,物精而有法。益彰材敏,尤用叹嘉。故兹奖谕,想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