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劝修西方文 南宋 · 王衷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八
愚尝参小本禅师,师严重,动皆抵拒,唯衷再三,许进一步,然于自省处犹未了了。续沿干止宿秀州崇宁寺,晨朝偶闻众僧讽《弥陀经》,心忽有所感曰:「我佛门用心有年,自恨无劄脚处。今闻阿弥陀佛居西方,令我信愿求生,岂非究竟处乎」?于是发心修之,已一十九年,未尝一日违缺。盖于心警悟自得,有若禅宗之了达也。既得此已,复念利他。昔有僧法持专修净业,命终闻天乐异香,良久复苏,曰:「吾生平修净业,而不能利他为恨。吾死后乞露尸于松林之下,施与乌鸢蝼蚁,使食我血肉者皆生净土」。言已瞑目。寺僧即睹神幡数首,从日西下,幡出异光,以烛其室。故知自利者必利人。今衷谨于居处结白莲社,募人同修,有欲修者,不限尊卑贵贱、士庶僧尼,但发心愿西归者普请入社也。左朝散大夫、处士王衷谨劝。
按:《乐邦遗稿》卷下,续藏经第二编第一二套第五册。
尚书内相毛文简公挽辞 明 · 祝允明
休辰盛文化,畿吴富登庸。
蝉联首四方,蔼蔼来毛公。
翼翼宝玉执,桓桓岱山崇。
翊亮总王礼,启沃谐王衷。
三朝补缺衮,百辟詹清风。
职思谨诏相,不絿亦不竦。
公薨后吊恤,哀荣天壤终。
方泽 明末 · 陈子龙
押陌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八
俯观立大圻,报功礼阴泽。
合祭本致和,分坛亦昭格。
世宗坐明堂,超然览古昔。
臣言引旧仪,辨夺群公席。
筑宇准圜丘,宸翰亲损益。
百年守宪章,五圣对无斁。
仲夏当郊禋,展采纷络绎。
函钟鼓至玄,金枝照凝碧。
绛气通层霄,神光烛绮陌。
群望咸来歆,云骑夜无迹。
我皇凛夤威,虔恭竟朝夕。
斋宫垂大裘,爟火中宵赤。
天人自一气,王衷何间隔。
受釐锡兆民,瘗玉奠九译。
荒哉汾阴祠,鸿休俟明辟。
哭王水心(名剑,末年为僧,号残客。)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陋轩诗卷十四
同里有四人,异姓称兄弟。
郑侨急友难,七尺早徇义。
道人王衷丹,肃默古松类。
学佛忽有得,中岁谢尘世。
论齿君最长,羸躯寒惴惴。
顾影常自言,大年安可冀。
今果辞白日,正首丘园地。
前日远归来,为葬二亲计。
二亲未能葬,长叹抱疴睡。
榻下无儿孙,铛中无药饵。
骨枯流水傍,君复何人瘗。
忆昔好苦吟,溪上柴门闭。
一字不孤冷,终夕弗肯置。
阶前往来客,我独云同志。
吾辈为樵渔,相订终年岁。
垂老苦饥寒,去觅刀锥利。
其术岂不善,不是腐儒事。
孤身宿逆旅,竟与匪人值。
踯躅歧路间,华发伤心剃。
八载走山川,缁衣备劳瘁。
计较平生日,何处非失意。
忆昔归故乡,踪迹寄荒寺。
亲朋还隔绝,故妻终摈弃。
樊庄王老友,闻之垂双泪。
扁舟共予寻,沿村呼姓字。
踰垣君未忍,出见茅檐际。
予疟发此时,草草又分袂。
回望相送处,水阔斜阳坠。
卞和诗(偶写古人物一幅,题曰「卞和之像」,并系以诗。) 清 · 江湜
四言诗 押支韵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三
荆山美玉,在璞怀奇。
将为国宝,非和得私。
和独抱献,见罚不辞。
刖足至再,乃泣涟洏。
忘身證玉,泪尽血滋。
空山风雨,鬼神交驰。
鉴此精诚,为告天知。
天诱王衷,命工剖之。
果获镶宝,垂名到兹。
我思卞和,亦何人斯。
有此诚心,堪为世师。
使相王者,进贤无遗。
以致隆平,为国治基。
凡今之人,自私自欺。
心寒于冰,以适时宜。
令我千载,独和是思。
匪和之思,莫抒我悲。
画像杳渺,视此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