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谹”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光禄卿公墓志铭熙宁六年八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七、《苏魏公文集》卷五七
葛嬴姓,出皋陶,后以国为氏。
或曰与琅邪诸葛同族,至汉、晋有显者仙翁、稚川,皆以道德称于时,时人以为神仙,其后世居丹阳
公盖丹阳之系。
远祖自新安新定,至今为建德人
祖赠太常丞讳某,宽厚乐施,悉以先世田宅推诸族人,独营郡之东山甲第,以延接士人宾客,使诸子从学焉。
父讳昂,由进士起家,为兴化军莆田,充馆阁校勘,终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累赠户部尚书
公讳闳,字子容,少年以名家子挟艺文,一上擢天圣五年甲科,当时士大夫之知者,即以世职期之。
景祐中,予初涉场屋,见公以文编贽先公,先公谓某曰:「此该洽士,尔宜从之游」。
自是相与往还,情好莫逆,故其出处阀阅,得而悉之。
庆历二年,先公知贡举,与诸同僚奏辟公为点检试卷官
时故参知政事吴正肃公亦在贡部,知公尤深,既而合当涂贵人数公列削称荐,召试有日矣,而以蒙山之累,止得升秩。
初,公娶建阳陈氏,故太常少卿、直昭文馆商之女,殿中侍御史洙之妹。
赴官蒙山,道梧江,暴得瘴厉,发狂自溺。
陈宗意其护视不如方,死非其所,自峤南夺二从婢归,榜掠以求冤状,卒无彷佛。
殿中为之左右宽譬,亲意终不可解。
御史章频出为本道转运使,将案其事而无可验者,因谪公所部卖买小不如法,坐是免官。
其后公卿间皆知出于捃摭,为上章论辨者又数十人。
几三十年,而大司徒魏国公方当国,尤以为枉,遂得湔涤。
叙绯衣银鱼,不阂荐举法,然有荐监司者,垂得移旨,复以前累而议格,遂卒不偶焉。
公始解褐为大理评事、知信州上饶县,亲获强寇,当改服章,以不欲自言而止。
寻徙知蒙州,既罢官,监在京药蜜库
出知婺州兰溪县,移知化州,转本寺殿中丞太常博士通判常州,历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曹员外郎郎中,用召试恩堂,除知江阴军
始至,以盐寇梗江滨,奏增黄淡、落流二巡检以扼贼冲,因事召其党类谓曰:「捕吏既密,犯则不可解矣。
若辈有田者可以归耕,游手者可以易业」。
众以信服,犯者为稀少。
及代去,有唐兴者,率江民市黄柑绿橘,越境外以谢。
公使鬻之为归粮,又口占五字诗以遣之,且有「佩犊带牛」之劝。
明年,积潦害田,自午卸堰至黄田港彻大江四十里,大议疏导,料民丁充役,募里豪得粟二万斛以餔给之,不日而功集。
尚数千斛,又为奏留,以资后来河役。
军守圭田,比他郡特厚,公谓「土少租重,取之无名」,所得几七百斛,悉输之官庾。
或谓太廉近名,曰:「吾以免过耳」。
以治最选知润州西津巡检,卒因袭盐寇匿商人财,其主将欲搆讼,群卒反侧不自安,公知,使谓曰:「事有失误,能偿其财足矣」。
众意乃定。
太常少卿光禄卿,连知漳、台二州。
漳、潮之间素多寇暴,公为严警候,募勇敢士,与巡捕吏约期必禽之。
属尉有连贵要之戚者而失期会,立案以法,贼党望风破散。
天台岁苦水灾,每洪发则漂荡民舍,虽有捍水台城斗门,而缓急不能禦。
公至则相其地势曰:「此高下不相直耳」。
命工凿山石,增培台基,浚导沟浍,民皆便之。
郡守吴可几贻书于公曰:「台人二年无水忧,前政之惠也」。
观此可以见治效矣。
临海舒亶自逐群盗,手刃拒捍者,监司以为专杀,欲寘之辟,公力为直之,至移鞫他郡亦不能夺。
其推心平恕又可知也。
然性介近狷,又过谨畏。
与人接,其意本勤,然有终日相对或不交一言;
及遇同好,则至诚悃愊,谈论亹亹,通夕不厌。
故不知者谓其有城府,往往待之如仇敌,卒用此坐获谤构。
转运使一日得飞语,谓台不治。
仓猝按部至郡,留半月求其所以不治状,无毫毛私匿,才得本岸修笼官船及公帑市外县海物二事劾奏之。
大理当杖九十,公坐,遂以本官致仕。
公平生喜读书,传写对雠,无有虚岁。
所蓄几万卷,常以自随,虽远官闽、广崎岖山陆间,亦未尝置之。
初,罢归里中,气力尚健,而生事素薄,或劝其营产旁郡,可图丰厚者,曰:「丘墓在此,将安之乎」?
所居惟故屋十数间,陈文史于前,日以游目,其家之有无,一切不问。
疾革,犹不舍卷,可谓好学也已!
所为文章,温粹辨博。
尤长于诗什,举进士诗赋御题《南风之薰》,其警句曰:「气生唐殿爽,声泛舜弦来」。
初在优等,为覆考误降抑之,犹不失上第。
后预编入仁宗《群玉集》中,尚方字扇亦有题此句者。
尝进《治安策》二十五篇、《续策》数十篇、《忠言》十卷,请塞诏举,不报。
其精心致思盖亦勤矣,终不以时不见用而废翰墨,此可见其所存也。
雅好评论时文,每得一篇一咏,摘其佳句,成诵于口。
两为南宫点检试官,凡经赏识者数十公,后皆大显于时。
其为郡亦崇尚儒学之士,在丹阳尊礼章望之江阴刘洎新定倪天隐,或亲听其讲解,或表荐其履行,学者以此翕然称誉之。
公享年七十,以熙宁四年某月还政,以五年三月甲子捐馆舍。
六年八月甲子葬于郡西建昌山之某原,与继夫人某县君胡氏同茔。
夫人,同郡人,贤明有清操,前五年卒。
公以失内助,躬为治丧,既得此地,即于其旁自营寿藏。
比襄事,其孤奉遵治命,皆如素焉。
二子:长曰平恕,常州团练推官、监歙州盐酒税;
次曰某,尚幼也。
七女:六皆适人,一未嫁而卒。
前进士胡英才,河南府户曹参军介卿秘书丞提举江东常平仓何琬淮南节度推官、知泰兴县程筠乾德鲍祗,陈留主簿周彦崇,皆其婿也。
初,公母王夫人早亡,而集贤君以恩叙封,止及继室卢夫人,痛不逮适偶。
时公尚幼。
解曰:「异时子有登朝者,则追命自及矣」。
列卿,王、卢夫人进封郡太君
在仕,赒其宗族疏近均遍,其贫不能葬,为之助举者凡二十一丧。
女兄先适苏州司法参军冯彭年,既寡,并其四子取归以鞫育之,至于成立。
又移俸钱给甥侄辈。
比退閒,俸益薄矣,犹不取其移券。
考终之日,家无羡财,其子竭力称有无以时迁厝。
由是南人士大夫,益叹其清而有子以成志也。
时予方守东阳,颇闻此言。
悲夫!
公之文雅笃学如此,而为当时公卿大夫称道又如此。
同时辈流负艺能者无不升用,公独以小疵龃龉终老不得志,岂其命耶?
抑人力耶?
至和中,与今王府翊善冯广渊同造正肃公,公言:「疑似乱政,不可不察。
古之倾家败国者,往往由之。
同年不幸遇此,平生无以自明。
吁!
可畏哉」。
予尝以为吴公有谓而言,故记之详也。
铭曰:
公以儒学遭明世,又以文词策荣仕。
有知己以荐其才,有名卿以藉其势。
合是数者,宜遂厥志。
卒用不偶,云谁之致。
达人所以安命,君子所以贵义。
昭其懿实,刊此沉志。
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1094年9月27日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山有二石楼。今延祥寺南楼下,朱明洞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
东坡之师抱朴老,真契久已交前生。
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谁耕。
道华亦尝啖一枣(唐永乐道士侯道华,窃食邓天师药仙去。永乐有无核,人不可得,道华独得之。予在岐下,亦尝得食一枚。),契虚正欲仇三彭(唐僧契虚,遇人导游稚川仙府。真人问曰:汝绝三彭之仇乎?虚不能荅。)
铁桥石柱连空横(山有铁桥石柱,人罕至者。),杖藜欲趁飞猱轻。
云溪夜逢瘖虎伏(山有哑虎巡山。),斗坛昼出铜龙狞冲虚观后有朱真人朝斗坛,近于坛上获铜龙六、铜鱼一。)
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
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彷佛《离骚经》。
负书从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
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玄卿(唐有梦书新宫铭者,云紫阳真人玄卿撰,其略曰:良常西麓原泽东泄,新宫宏宏,崇轩䡾䡾。又有蔡少霞者,梦人遣书碑,略曰,公昔乘鱼车,今履瑞云,躅空仰涂,绮辂轮囷。其末题云,五云书阁吏蔡少霞书。)
还须略报老同叔,赢粮万里初平子由一字同叔。)
刘梦得诗记罗浮半夜见日事109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
山有二楼,今延祥寺南楼下,朱明洞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
唐永乐道侯道华以食邓天师,仙去。
永乐有无核,人不可得,道华得之。
余在岐下,亦得食一枚云。
僧契虚,遇人导游稚川仙府。
真人问曰:「汝绝三彭之仇乎」?
虚不能答。
冲虚观后有米真人朝斗坛。
近于坛上获铜龙六,铜鱼一。
唐有《梦铭》,云紫阳真人玄卿撰。
又有蔡少霞者,梦遣书牌,题云五云阁吏蔡少霞书。
咸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王稚川行李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此他日醉时与叔原所咏因以为韵 其二 1080年春 北宋 · 黄庭坚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春风马上梦,樽酒故人持。
犹作狂时语,邻家乞侍儿(自注:稚川醉时在傍知状。)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1080年春 北宋 · 黄庭坚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客愁非一种,历乱如蜜房
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
我家犹北门,王子湖湘
寄书无雁来,衰草漫寒塘。
故人哀王孙,交味耐久长。
置酒相暖热,惬于饮汤。
吾侪痴绝处,不减顾长康
得閒枯木坐,冷日下牛羊。
坐有稻田衲,颇薰知见香。
胜谈初亹亹,脩绠汲银床。
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老禅不挂眼,看蜗书屋梁。
韵与境俱胜,意将言两忘。
出门事衮衮,斗柄莫昂昂。
月色丽双阙,雪云浮建章。
苦寒无处避,惟欲酒中藏。
王稚川晏叔原饭寂照房(得房字)1080年春 北宋 · 黄庭坚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高人住宝坊,重客款斋房。
市声犹在耳,静虚生白光。
幽子遗淡墨,窗间见潇湘。
蒹葭落凫雁,秋色媚横塘。
博山沈水烟,淡与人意长。
自携鹰爪芽,来试鱼眼汤。
寒浴得温湢,体净意凯康。
盘餐取近市,厌饫谢膻羊。
裂饼羞豚脍,包鱼芰荷香。
平生所怀人,忽言山谷集作兹)共榻床。
常恐风雨散,千里郁相望。
斯游岂易得,渊对妙濠梁
雅雅山谷集作人)王稚川,易亲复难忘。
晏子与人交,风义盛激昂。
两公盛才力山谷集作名),宫锦丽文章。
鄙夫得秀句,成诵更怀藏。
字韩氏三子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一、《山谷全书·外集》卷二四
韩辨翁三子:长子生关中,名曰峣夫;
仲子生京师,名曰浚夫;
季子生河北,名曰易夫。
长以关名,其二子以水名也。
予字峣夫曰次山,浚夫曰次川,易夫曰稚川
王氏墓志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七、《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二
王氏女柔,字伯惠,年若干。
嫁为京兆府栎阳朱春卿之妻,生一女,而病卒于外家。
春卿归其柩,葬于岳州巴陵之原,祔于其姑。
柔父稚川,余友也,为余言:「柔敏慧孝慈,学文知义理,观西方书,若有所超,殆将蝉蜕尘垢,玉雪其躬。
不幸短生,哭之哀甚,敢乞铭以纾痛」。
则为作铭。
铭曰:
凡命于天,甚美难守。
陶人为钧,赋物常巧。
火齐孔时,坯甈十九。
器成而举之,陨越于后。
若人之不淑,无所归咎。
书旅邸壁 北宋 · 王谹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雁外无书为客久,蛩边有梦到家多。
画堂玉佩萦云响,不及桃源欸乃歌宋任渊《山谷内集注》卷一《次韵王稚川客舍二首》题注引)
《山谷内集诗注》:彭山黄氏有山谷手书此诗云:王谹稚川元丰初调官京师,寓家鼎州,亲年九十馀矣。尝阅贵人家歌舞,醉归书其邸壁间云云。余访稚川于邸中而和之。
乌石山题名元丰八年十月 北宋 · 张汝贤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福建金石志》石卷七
尚书右司郎中张汝贤按察福建元丰乙丑孟冬二十一日,与朝议大夫转运副使陈纮朝议大夫、知福州谢卿材承议郎转运判官蒋续宣义郎按察司管勾文字王谹,会议长乐台
按:《乌石山志》卷六,道光刻本。
太中大夫大司成公行状1121年1月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丹阳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临汝镇
宣和三年正月庚子大司成公寝疾革,诏饬太医诊治。
翌日紫宸殿,上小语左右,访安否,以不禄闻,上惊曰:「当是为庸医所误」。
嗟悼久之,特赠正奉大夫,赙恤加常数,敕本属供葬费,置官济办,员外置州通判一员董之,上其子若干人。
惟葛氏世序,自昔稚川散骑常侍丹阳,至公之六世祖自广陵徙贯江阴,故今为常州江阴人
公讳次仲字亚卿
曾大父惟甫,赠吏部尚书
大父密,中庆进士第,以承议郎得谢,赠官至通议大夫
父书思,中熙宁进士第,以朝奉郎得谢,赠官今至开府仪同三司
公父子以清德纯孝显名,虽仕不遇合,遗泽馀庆,实焘厥后。
公与季弟举进士联中,调泰州海陵县,移常州宜兴丞。
未行,除吉州州学教授
遭父丧。
服除,为国信条理例所检阅官,进《北道刊误志》,会当改秩,并迁奉议郎
逢受宝恩,迎北使,汎例迁承议朝奉郎,除太府寺丞,迁朝散郎提举京西南路常平
召见谈治道,纚纚可听,上品之,谓曰:「使事不足以属卿,行召用矣」。
至部未阅月,果拜度支员外郎
踰年,迁户部,逢幸省恩,迁朝请郎
公佐邦计,遍历左右曹,周知经用出入盈缩之数,及常平开阖敛散之本,橐弊根冗悉窒之。
预修《续免役书》百馀帙,除辟雍司业
是时朝廷尊荣,中外无事,上方乡儒术,而诸皇子齿寝长,英敏绝异之姿闻天下。
既以次行冠礼,出就外傅,妙简僚寀以调护之,首以公兼嘉王侍讲,授经资善堂。
未几,建安、文安二郡王出閤,又兼讲官
朝奉大夫,迁宗正少卿赐紫衣金鱼。
进《宗藩庆系录》、《仙源积庆图》及预修《玉牒》,转朝请朝奉大夫
其后安康济阳广平三王及镇国公出閤,皆以公为讲官
于是并领七府训授矣。
政和八年春嘉王与天下贡士群试集英,文词学识翘然出寒俊右,唱名第一。
公入谢,胪传趣使前,谕以教导有劳,宜褒赏,俄被批旨,特转行一官,遂为朝议大夫
上愈益欲诸王笃学问,诏讲官毋得兼他职,除公直龙图阁提点东太一宫,专讲事。
已而朝论谓不可妨公涂辙,岁中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直讲如初。
先是,有旨下中书,后来皇子就学,更不除他吏,止以兼领,公意殊不敢当。
嘉王进封郓,建安文安开国,景、肃相继出居蕃衍宅,因抗疏自列,曰:「陛下过私小臣,使待罪劝讲。
今三王既即外第,而安康王尚宅中禁,非惟臣学浅薄,困于好问,且相距远,穷日之力不能周,愿专直蕃衍讲席,其他分命贤俊,且使臣逃尸禄讥,不胜大愿」。
上不能已,从之。
中奉大夫同修国史,升翊善
进《哲宗宝训》,迁中大夫,加食邑三百户,爵丹阳县,除大司成
致仕,迁太中大夫
公侍王府阅七年,说经无虑数十万言,凡典籍所载嘉言善行,日陈数千条,捃摭殆尽,至古人忠孝大节,辄反覆言之,间诵说诗文政事以资闻见之益,诸王每质疑问事、撰述,辄就商搉。
求跋法书、名画甚众,府第章表并时亟索,操笔立就,各极其工,宫中传诵之。
公每进对,上未尝不称赞谕之善,与辅臣语亦谓公靖共持重,得学官体。
一日在前,上从容曰:「郓王学甚进,作大字尤佳,《乞就外第劄子》乃亲制,可取视之」。
因誉公,公顿首逊谢。
在王府三被锡服,两推畀其弟;
驾幸蕃衍,赉金帛甚腆,诸王各屡挥翰宠之。
呜呼,盛矣!
惟天祚神圣,并生天材以侈神明之胄,而公以孤臣蒙擢序,居职累年,出入禁闼,遍游邸第,谨孚周慎,不挂过差,遂结圣知,入侍帷幄,可谓儒者之荣遇矣。
庐陵多士,隶弟子籍常三千人,公分教当兴学之始,以善诱著于人听。
董宗子六学及贰璧水,皆以德义师表人士。
每较试,无不厌众心。
外制特不试,而用在琐闼,论事鲠亮,凡出命未允,若除授不谐众望,皆封还之。
数相大礼,若夏祭、祀、明堂、耕藉、受宝,皆预执事,至考廷试贡士、奏告诸陵,率皆在选中。
公操尚刚方,议论慷慨,常以输忠报国为心。
处家庭笃孝友
执二亲之丧,毁瘠踰制,日诵藏经。
雍穆群弟,无间言,自开府即世今十七年不异爨。
于经术汎滥疏达,非疾病未尝一日去书不观。
晚节尤信内典,日课般若。
洎属纩,神爽不乱。
讣闻,士大夫下至闾巷,莫不痛惜之,而诸王尤极叹悼,各致赙送,以将其意。
文章典雅清丽,成一家言,遗藁三十卷。
少喜为诗,自晋、宋以来骚人所赋,靡不记诵。
尝为《集句诗》三卷,盛行于时。
年五十九薨。
母侍其氏,温国夫人
妻先令人富春孙氏,今令人范阳卢氏,皆有贤操。
子六人:立隆,国子监书库官
立悌,太常寺奉礼郎
立廉,承务郎
立象,通仕郎
立会,承事郎
立民,通仕郎
女一人,适宣教郎提举京东路盐香冯晋
孙男女各一人。
诸孤卜某年月日,葬公江阴县屠墓村之原,敢乞铭以传不朽。
谨状。
代人回知县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一、《浮溪集》卷二二
鸣琴而治,耸闻载路之谣;
执贽而前,坐引崇墉之望。
俯怜幺么,正藉帡幪。
伏惟某官气养至刚,学深自得,躬行君子之恺悌,独推天下中庸
金马玉堂,宜列甘泉之法从;
铜章墨绶,尚淹淮海之偏隅。
处身视前哲而无惭,临事为众人所不敢。
谁为推毂,复此下车。
断无制锦之伤,秖念赐环之晚。
然彪之抗疏,素传近畿佳邑之称;
稚川风流,宁无江左绝伦之士?
政暂资于雅望,用复振于前闻。
某樗栎凡材,箕裘末绪,虽十倍智愚之相远,念百年乡社之偶同。
指日可期,遂际鲁山之眉宇;
闻风自幸,欲呼孙宝之比邻。
智莫赞于规模,誓不忘于鞭策。
倍深欣躣,罔罄敷陈。
龙隐岩题名绍兴二十年九月 南宋 · 宋景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一、《粤西金石略》卷七、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一
宋景通将赴石龙黄继道、董全老解官宪幕,王师孟、詹元简邀方稚川刘孟公饯别于翛然亭
饭罢游龙隐岩,过栖霞洞登山临水,离思黯然。
抵暮还湘南小酌。
绍兴庚午九月既望
南雍州池亭记1172年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九、《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九、《洪文敏公集》卷六、《南宋文录录》卷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观山者必于终南、二华、天台、赤城,观水者必于五湖、三江,适梁、魏、周、秦然后极通都大邑之盛,不登凌风之台、黄云之楼,却月露寒之观,不足以游目骋怀,竟瑰壮绝特之美,彼夸者之谈则然。
若是而充之,马必须蒲梢齧膝之骏,饮必中山桑落之酒,炰太官之羔,炊共城,鲙秋风之鲈、槎头之鳊,郑、卫娥媌以为御,孟公君卿以为客,室暖,夏室寒,朝经而夕纬之,中心萦绕,如车汰辀万,宁有足理?
今吾环堵之宫,把茅盖头,开数椽之窗,扫隙地五六尺,植竹数十个,田父过我,倾浊醪老瓦盆中,张两脚如箕,径醉辄睡,无人乎柴门之下,独昌翔其间,由我者吾,岂不大好?
夫是之谓随寓而安,则吾焉往而不为胜?
庾岭之南七十里,以雄名州,当孔道往来之门,候人者日缘续不绝。
守居不宽绰,又无高明爽垲之临以舒厥心。
主诺者幸满秩决去,何用知委蛇退食之可乐!
听事之东故有池,延袤且十亩,满中白芙蕖,千叶而实。
池心突然,亭亡而址存,不知几年数。
豫章稚川至,颇有意复之。
得废寺弃材,西向作屋,周以栏,廓然四澈,榜曰「种玉亭」,直北堤贯中,架梁以往。
又南向作屋,罗群山于雉堞之外,榜曰「挹翠亭」。
池亭距黄堂不费步武,脱阛阓嚣尘,而山薮林壑之胜具。
天实开稚川,锐使为之,以为凌江上善第一妙境。
人人指岭表为瘴邑,讵知所谓随寓而安者,顾乃不啻足耶?
稚川佳公子,善属文,作郡有治理效,上官贤之,雄民不能淹使留,更数月当去。
其未去也,举杯中之渌,并栏长吟。
有信来,傥以示我。
曾南夫提举文集序1198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七、《平园续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太和曾寅亮出曾祖常平使者遗文四十卷,属某为之序。
某伏读累日而叹之曰:「此吾先大父秦国公元符庚辰同年进士也,其何敢辞」?
夫文亦多术矣,以要言之,学不富则辞不典,气不充则辞不壮,才不高则辞不赡。
三者一有长焉,足以名家,况兼之乎?
公自幼读书,五行俱下。
稍长,遍抄经史传记,虽大寒暑未尝辍。
著六经、《语》、《孟》、《老子》通论数千言,凡圣贤蕴奥,古今成败,无不究极,下至星辰历数皆为之说。
乡先生刘弇伟明许可严甚,每谓精博不可及,其学何如也!
政和三年,擢使益部。
中贵人邓述市物无艺,不如意辄焚之。
公疏其害民十事,徽宗亟为斥逐。
廉访王竦惧其并害己也,诬公失察典吏受赃,坐谪监当。
久之,上思其劲直,复起使两浙湖南,滋不改其操。
时禁旧学,颁新义,公作《读资治通鉴诗》百馀言,卒章有「何当释书禁,新学破盲聋」之句,其气何如也!
生才八年,赋《白鹭诗》云:「外洁临清流,中贪鱼虾求」。
人已骇伏。
甫中第,苏文定公归自岭南,一见称其迈往。
尝登镇阳楼,慷慨作赋,欲追禦寇,拉稚川,睨燕山,眄井陉,驰太行,涉滹沱,其才又可知矣。
虽官止议郎,年仅五十有五,而其文之典之壮之赡皆有。
后之学者能熟复以观,知公为不亡矣。
公讳安强字南夫
其父肃,字温夫山谷黄公乡县,以清高处士目之。
生四子,皆践儒科。
仲安止,著《禾谱》五卷,东坡苏公所为赋《秧马歌》者。
公乃其季也。
庆元戊午十月己丑
王稚川借其父承可诗二首 其一 南宋 · 王质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侍郎墓槚已苍苍,万古江河一锦囊
杜老平生怜骥子,不将衣钵付他郎(自注:集中有《怜幼子》诗,谓稚川也。)
将归戏作此以别诸友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新都玻璃江,下会东阳派。
南图扶摇,东首掉澎湃。
千峰白云粘,百道清泉洒。
仳室旧樵贫,钓濑老渔怪。
桐君古仙居稚川高迈
都忘语嘿殊,未觉高下隘。
栖身傍冷门,吐口洗残债。
针石远相粘,盐卵危不坏。
露翰倦孤飞,金波炯三
惊心岁月遒,过眼风雨快。
感此桑扈鸣,春蚕续菅蒯。
悠然耕田歌,早秧补葵芥。
岂无田园念,未脱尘氛械。
去来久无书,情愫不比画。
自惭榱桷材,曾螫虫虺虿。
难将西山景,少补东隅败。
妻子累寒饿,文字欺聋聩。
未酬醉乡封,暂倒仙源界。
萧散纵孤骞,游戏留一慨。
他日对床情,为君作佳话(以上《富山遗稿》卷三)
罗稚川山水为桂林郡孙伯贞 明 · 陈琏
 押先韵
郭熙之后有稚川,妙画往往人争传。
醉来乘兴扫轻素,笔下萧飒生云烟。
天台雁荡宛相似,仙楼佛阁纷满前。
春风瑶草发幽涧,暮雨藤萝垂古阡。
危桥半空度羸马,断崖千尺飞寒泉。
扁舟一叶欲何往,人家多住沙岸边。
牛羊鸡犬自成趣,武陵何必求神仙
我亦平生好清致,出山自笑归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罗浮东望心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