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田瑜”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让起复表 北宋 · 张咏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乖崖先生文集》卷九
臣某言:今月三日,閤门勾唤,蒙恩特授臣起复,依前守尚书虞部郎中,充枢密院直学士散官勋赐如故者。
臣闻父子之情,其丧也有终身之戚;
君臣之义,其深也有起复之文。
如臣颛蒙,方负罪衅,忽被殊宠,实难为心。
臣诚感诚咽,顿首顿首。
窃念臣河朔单门,天下孤迹,值文皇之肇运,偶儒学以谋身。
始中悬科,既不由于势援;
洎充近侍,皆出自于天恩。
未能公道以誓诚,岂意私门之降祸?
故当屏绝,以履哀摧。
伏蒙皇帝陛下过听微臣稍于勤尽,起从苫次,令就朝行。
虽出綍是荣,颇耀士人之目;
而旧巢兴感,若为禽鸟之情。
欲望特辍明恩,许全私礼。
服麻啜菽,期少报于劬劳;
移孝资忠,庶无违于风教。
干冒天慈,臣无任祈天沥恳、哀摧哽咽之至。
谨奉表陈让以闻。
臣诚哀诚切,顿首顿首,谨言。
谢封赠表 北宋 · 张咏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乖崖先生文集》卷一○
臣某言:进奏院递到官告三通,臣亡父某,蒙恩赠太常卿
亡母谢氏,追封新昌郡太夫人
妻王氏,进封太原郡夫人者
云雷重施,存没沾恩;
荣忝过常,喜愧交集中谢。)
臣闻绥和人纪,允属于君临;
振举家声,用光于子道
非偶昌平之运,克隆敦劝之风,则何由变单门为华宗,登朽骨于名路?
恭惟皇帝陛下仁明济代,孝爱动天,四气均和,万方熙穆
然后修坠典,礼百神,议法从宽,惟民之恤。
冲冲列辟,仰庆赐以荣家;
眇眇旧臣,咸赏延于继绝。
昭然大赉,邈矣难名!
窃念臣识昧知微,学惭博古。
遇八表来王之日,用人处多;
当九重选吏之时,出身特异。
致便蕃于官秩,寔晖映于乡闾。
所幸者,厚入俸金,尝丰饶于甘脆;
所喜者,重加赠典,复光扬于令名。
既彰为孝之心,未有资忠之效,臣不得不强扶衰病,益励廉勤。
宣圣化于平民,俾其遂性;
示皇威于丑类,望其悛心。
少宽南顾之忧,以达事君之节。
云云。
寇准枢密使大中祥符八年四月壬戌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褒德显庸,兹为邦范;
出藩入辅,实赖时英。
询于至公,乃有成命。
具官寇准敏才多识,茂器不群。
服文雅以驰称,蕴诚明而待物。
匪躬尽瘁,知无不为。
履信资忠,行有馀力。
而乃徊翔密勿,登翊隆平。
正色当官,百度以之允洽;
清规镇俗,庶邦由是咸宁
顷图掌钥之勋,且伫为霖之效。
再当机要,俄贸岁时。
试盘错之至难,罄弼谐之大节。
诞彰懿绩,绰茂嘉猷。
朕宠待老成,永言勤止,特推异数,茂举徽章。
俾仍金铉之司,往践油幢之任。
勉为儒将,式镇翰垣。
大宋西头供奉官閤门祗候监西京都盐院府君墓志铭(并序景德四年正月 北宋 · 王琛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
吁!
短长定分,愚智何以逃乎期;
陵谷易迁,声迹不可无其志。
则有昭昭令德,落落奇材,蕴资忠履信之仁,擅纬武经文之业,生于贵族,仕偶昌期,方伸干事之能,遽起逝川之叹。
人生若是,天道如何?
濮阳吴君,永怀斯恨。
府君讳元吉字利贞
永兴军节度使、赠燕王,乃先考也。
国太夫人郭氏乃先妣也。
平州刺史,故富州刺史,今内殿崇班扬州兵马都监,今武胜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傅驸马都尉,皆令兄也。
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许州驻泊兵马都监,爱弟也。
广平氏,赐霞帔冠子,室家也。
嗟夫!
父兄之盛,存没之由,玄寝有铭,青史有传,若县皎日,不假再书。
府君天纵孝行,人仰英翘,自丱岁丁先王及夫□之忧,哀戚异常,姻亲共叹。
逮年始冠,授西头供奉官,累奉皇华,咸推□干。
因王师扫两川之寇,从都统有一时之劳,转授閤门祗候,两充府界永兴军都巡检使,又充兖、卫二州都监
所历之任,备著能声。
偶染微痾,难当大任,授监西京都盐院
岁月迁贸,课额增盈。
无何,气序难调,病疹复作,徒施砭艾,莫愈膏肓。
景德三年十二月十三日亡于西京之寓止,享年四十有三。
凶讣洎达于上京,哀戚尤伤于甲第。
都尉痛连手足,悲动宗亲,每一潸然,观者堕泪。
景德四年正月二十三日,归葬于西京洛阳县上店管张杨村先茔之次,礼也。
命门下士王琛志其事,辞不获已,恭述是言。
府君风神萧洒,气概超腾,积文学于妙龄,耽讽吟于壮岁。
编珠缀玉,宁惭骚雅之流;
走誉飞声,几动搢绅之赏。
至若弯弧射圃,挥翰文房,多传破的之名,共许回鸾之妙。
有男三人:长曰昭允,宣德郎、守将作监主簿
次曰昭绪,邓州中军使
幼曰昭华,未仕。
并自佩鞢之年,俱有成人之操,竞习文武,克嗣箕裘。
女二人,尚幼。
诸子洎失所天,咸闻扣地,绝浆啜泣,情莫能胜。
孀妇则昼哭不休,□伤于埋玉;
未忘兴叹,无奈于歼良。
都尉敦鸰原之厚义,痛荆树之伤摧,念彼诸孤,哀缠丹臆,凡关□□□□□□,匪度才能,辄为铭曰:
人生短长,实曰堪伤。
徒有令问,孰能不亡?
猗彼舍人,族贵难伦。
王门毓德,昌朝立身。
出奉皇帝,光生国家。
护戎著绩,美誉尤嘉。
未及中年,染疾难痊。
不享上寿,俄归逝川。
风萧飒兮吹铭旌,歌凄凉兮《薤露》声。
安云室兮次先茔,斯永诀兮堪伤情。
镌字人翟询。
按:《千唐志斋藏志》第一二六一页。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七二一。
太子中舍张行简并可旧官制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文庄集》卷一
敕:某等早列官荣,遽丁艰疚。
孝惟不匮,诚合终身。
礼有外除,固难过制。
宜还官秩,俾遂资忠
可。
太常寺奉礼郎任同可旧官服阕制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文庄集》卷一
敕具官:执丧之礼,式及外除;
掌礼之司,所宜复序。
恪居乃职,无怠资忠
可。
寇相公辞官表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文庄集》卷一○
云雷之泽,曲播于庆霄;
旌棨之荣,误加于琐质。
揣循斯至,祗受诚难。
臣某诚荣诚感,顿首顿首。
伏念臣本以诸生,误阶荣次。
先朝之振擢,参近职以频繁。
罔知退食之规,徒益在梁之刺。
洎偶继明之际,过听图任之私。
召自藩垣,俾釐京室。
方总货泉之职,遽叨钧鼎之荣。
爰外布于郡条,亟入司于留籥。
逢辰之幸,旷世难名。
其如家世素微,年华渐暮。
虽竭当官之节,终无报国之阶。
会府分曹,已渐于八座;
陪京出守,止望于一麾
过蒙帝造之曲成,叨践枢庭而承乏。
奉行成算,循举旧章。
绝无广盛之谟,但积祗膺之惧。
岂谓伏遇皇帝陛下矜其不逮,恕以无他,特垂踰望之恩,用示简心之泽。
闻命之始,跼地无从。
况文武联荣,人臣极致。
惟圣朝之三叶,符茂典者二人:赵普以佐命元勋,方兼于将相
李至以攀龙旧德,止拥于旌旄。
臣也何功,妄阶兹宠?
纵造化独私于浅拙,而鬼神必害于满盈。
仰承保庇之仁,但铭于骨髓;
退思止足之戒,实悸于肺怀。
伏望圣慈,俯矜丹恳。
七兵之旧列,寝六纛之殊恩。
傥得束带金闺,纡绅丹陛,再拂桑榆之景,重亲日月之光。
更厉夙宵,虔服资忠之训;
庶俾尘雾,仰酬任旧之仁。
奉使1025年9月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文庄集》卷一七、《皇朝文鉴》卷一二一、《东都事略》卷五四《夏竦传》、《宋朝事实类苑》卷四○、《古今尺牍清裁》卷五二、《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七○、《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七、《四六法海》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比膺使指,往奉欢盟。
选授至艰,道涂差近。
况多侑币,实济空拳。
然念顷岁先人没于行阵,春初母氏始弃孤遗。
义不戴天,难下单于之拜;
哀深陟屺,忍闻禁佅之音?
车府露章,槐庭泣血。
王姬筑馆,接仇人之礼既嫌;
鲁子回车,胜母之游遂辍。
两宫之大庇,载三事之昌言
退安四壁之贫,如获万金之赐。
某官力持名教,数奖孤寒。
属商利于摘山,阙言心于奏记
何图驿置,先坠书筠?
俯哀蹈义之心,不辱资忠之训。
永唯佩服,何但铭藏。
卑情不任感咽依归之至。
将帅部受命忘家序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文庄集》卷二二
《传》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
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盖军旅之事,安危攸系;
将帅之任,社稷是毗。
固当以孝而资忠,以义而割爱。
受诏引道,初无辨严;
忧国忘身,靡顾私室。
耸英烈之风槩,为忠义之模楷。
宜乎锡以土宇,纪之旂常者哉。
夏国主生日礼物口宣 其二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四、《文恭集》卷二六
奕世资忠,承邦济美,三朝开序,六射协辰。
爰导寿祺,式将惠赐,益思恭德,庸对宠章。
皇从兄赠虔州观察使墓志铭1044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宋景文集》卷五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秦悼王之穆曰广陵郡,王之合曰南阳郡张夫人
有子八房,嫡房曰赠虔州观察使
曾祢不书,尊帝也;
王讳不书,著也。
公名承睦,以皇根之茂,天跗之华,芳酣烈饪,遂用蕃衍。
直质而不跲,逊志而自修。
斤斤奉法,日以饬厉,守贵而无骄色,处乐而无流心。
右侍禁践八官而至左领军、彭州团练使
朝家厚宗室,悉留京师
虽疏爵而王,列藩而侯,揭节而使,佩印而相,未有就国而操事也。
不就国,则亲亲之谊戚而弗疏;
不操事,则优优之禄肆而弗畏。
有如公高冠大带,朝殿戺之下;
量币黄流,祀家寝之庭。
资忠移孝,靡有罪悔,奚其为政而后为之功业哉!
命之弗谌,享年四十有八。
天子辍朝,行临吊之礼;
中人奉诏,护丧窆之事。
出中帑以襚之,廞廉车以饰之。
棺于寝阶,殡于兰若,须时也。
后三年,岁直甲申,分遣使者启菆柩,卜夏四月癸卯,还葬汝州梁县,以夫人陇西郡董氏祔焉。
男六人:克顺、克戒,太子右卫率府率
克协、克凝、克伸,右监门卫率府副率
克橐,右内率府副率
有诏史臣铭其圹。
铭曰:
郁郁芊芊,惟汝阳兮。
若斧若堂,从家王兮。
子也承祀,其代昌兮。
乞平时蓄养贤俊奏庆历四年四月1044年4月4日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余襄公奏议》卷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八、《九朝编年备要》卷一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闻京西转运使杜杞,准中书劄子奉朝旨抽赴阙,欲令计置收捉宜州蛮贼者。
臣以为朝廷蓄养贤俊,当如民家收积财货,平时先有营度,至急乃得其用。
伏自去年以来,陜西举知州,始用杜杞三司判官,则又用京西多盗贼,则又用,今兹蛮人作叛,则又用,皆席未遑暖,而即移之。
是使杜杞有奔命之劳,朝廷有乏贤之叹,如斯事体,良亦可惜。
臣亲见杜杞京西之政,始有端绪,乃未尽施设,今遽舍去,不成绩效,此屡易官之患也。
伏惟庙堂之上,当思天下有多少贤才,可与共了天下事者。
广为询访,预作处置,某人可了某职,某人可当某路,一旦缓急用之,如指诸掌,此乃庙堂之策,当有素定者也。
今二年之内,讲求贤俊,只知有一杜杞,何观听之不广,示天下以狭也?
设使别路更有盗贼,则将又移杜杞,无乃取笑四方乎?
每见大臣谋事,当平居无事时,优游暇逸,如不足忧者;
及一隅有警,则仓皇移易,如素不经心者。
去年冬,两府大臣共选诸路转运使田瑜广西转运使梁载判官,必谓才能出人。
今蛮徼才动,未见等如何处置,有甚利害,早已疑之,此择人之术,不自信矣。
始若不知,不如勿用。
只如近差王丝湖南安抚,待其奏报,不中事节,乃知其人不可委任。
知人不明,为害不细。
伏望陛下敕谕两府大臣,广思博采天下贤才,以应万务,无使临事仓卒,有乏才之叹,则社稷之福。
古人有言曰:「霸王之主,终不采将于往贤,求相于后哲」。
自是识拔不明,求之不至,不可厚诬四海,谓之乏贤也,惟陛下图之。
田瑜劄子1046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文潞公文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臣切见益州路转运使田瑜才识通敏,自到本路,岁月未久,而办集财赋,更张弊原,皆有伦理。
今臣保举堪充皗陟任使。
如经擢用后犯正入己赃,臣甘同罪。
取进止。
裴晋公画像赞1059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文潞公文集》卷一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八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尚书郎武功苏才翁裴晋公画像于大资政富公,谓与家藏旧本正类,因以相示。
予尝读裴公自题《写真赞》,有「灵台莫状」之句,意公负其所蕴,谦不自言,俟他人发明之。
而当时多嫉公勋德,或云平蔡者愬,公何与焉。
又逢吉党谬为谣言以倾公,独赖正人讼其诬枉,仅免于祸。
虽宗闵素出其门,犹憾不引为相,挤公于梁,则于其时孰肯扬公之羭?
后世史官于公无嫌,追书公美,近乎实录。
噫!
岂群邪丑正,见抑于当时耶?
将贵远贱近,人之常情耶?
予仰公之风,睹公之像,因原公意,辄续公赞:
绘事虽巧,传神写照。
公之灵台,孰观其妙?
灵台崇崇,含和处中
经始勿亟,积善累功。
贤人之业,仗义资忠
人不吾誉,吾不为沮。
人不吾毁,吾不为喜。
窃揆公意,如是而已。
尚书主客郎中刘君墓志铭1050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九、《文编》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君讳立之,字斯立姓刘氏吉州临江人也。
曾祖讳逵,祖讳逵,当五代时,避乱皆不仕。
父讳式,官至尚书工部员外郎,掌三司磨勘十馀年,能其职,世以其官名其家。
君少孤,能自立。
进士,为福州连江睦州青溪主簿宣州南陵,改大理寺丞、知婺州金华县,太子中舍、知梓州中江县通判泸州
泸州接西南夷,常用武人为守,而夷数怨叛。
议者以谓武人不习夷情以生患,宜得能吏通判州事,君始以材选。
至则为明约束,止侵欺,曰:「必使信自我始」。
夷人安之。
凡君之所更立,至今用以为法,而夷亦至今不叛。
通判常州,知高邮军,累迁殿中丞国子博士尚书虞部比部员外郎,知润州,皆有能政。
以能选为提点福建路刑狱,察狱之冤死者,奏黜知泉州苏寿与其通判张太冲福建七州皆震悚。
御史考其课,为天下第一。
司勋员外郎开封府判官荆湖北路转运使,坐举官免。
杜衍李若谷范仲淹等皆言方天下多事时,如刘某者不宜久居于家,乃复起为比部员外郎知涟水军
言事者以谓自元昊反,一方用兵而天下之民弊,财绌于上而盗起于下,然州县吏犹习故态,茍简弛坏如无事时。
于是大选转运使以按察诸路,君以选为荆湖北路转运使
他路绳吏或过急,而被按劾者多不服,君所举察简,而贤否无不当。
是时广西湖南夔峡诸蛮皆叛乱,君所部下溪辰州彭氏蛮,亦折誓柱,招集亡命,移书州县,州县使人往者,辄囚辱侮慢。
辰、鼎、澧三州守吏皆言蛮叛有迹,请加兵。
诏书问君,君曰:「蛮道辰溪落鹤水悍激,可下不可上,其必不敢辄出,而辰州土丁胜兵者三万人,宜积粟利兵为备而已」。
因言:「蛮类虽人,宜鸟兽畜。
其小嘲啾抵触,驱而远之耳。
若必扰伏制从,至戾其性,则噪呼跑暴,骇起而奔突;
乃欲力追而捕之,则散漫山林,我弊而彼逸。
湖广之患,皆如此也」。
天子以其言然,下三州毋得妄动,一听君所为,而蛮亦卒无事。
复为司勋员外郎判三司度支句院,改盐铁判官,假太常少卿接伴契丹使者,遂送之。
明年,遂使于契丹
还,言澶、魏筑河堤,非其时,必难成,虽成必决,不如因其所趣而导之利,后河果决商胡。
君仕宦四十年,不营产业。
自复为司勋员外郎,遂不复求磨勘,凡三迁,皆为知者所荐。
为人沉敏少言笑,与人寡合,而喜荐士。
士由君荐者多为闻人,天章阁待制杜杞田瑜是也。
转运、盐铁,皆掌财赋,而君常以民为先,其调率有可免,免之;
其不得已,必为处画,使吏不能因缘,而民不重费。
其守官不为势牵,不为利夺。
青溪主簿时,知州事李阶通判朱正辞者皆号强吏,喜负其能以折辱下士,士皆承望奔走不暇,独君数以事争,而二人者常辄屈。
其始皆怒,后卒叹服,共荐之。
通判泸州,州有盐井,蜀大姓王蒙正请岁倍输以自占,蒙正庄献明肃太后连姻,转运使等皆不敢与夺。
君曰:「倍输于国家犹秋毫耳,柰何使贫民失业」?
遂执不与。
鄂州官岁市五百万斤,君为转运使,时三司请益市一百万,君上言曰:「鄂人利以为生,今官市之多,反以为病,纵不能减,柰何增之」?
天子为君许宽一年,君曰:「事茍可行,何必一年?
如其不可,虽宽十年不可也」。
争之不已,后卒为君罢之。
君在盐铁次,当举官掌某事,三司使欲用其私人,以空名状请君署,君不肯署,而求举者姓名,三司使不悦,卒命他判官举之。
其后三司使竟坐所举罢。
庆历八年五月,迁主客郎中益州路转运使
其年十一月七日卒于官,享年六十有四。
夫人临沂县君王氏,赠尚书右仆射砺之女,先君若干年卒。
五子:元卿真卿,亦早亡;
敞,今为大理评事,攽,凤翔府推官,皆贤而有文章;
放,太庙斋郎,尚幼。
四女,三适人,一尚幼。
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县某乡某原。
铭曰:
刘氏显晦,以时乱治。
有声王朝,自君再世。
惟德之贻,是将又大。
曷知其然?
君实有子。
捍海塘石堤记 北宋 · 丁宝臣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二
江介吴越间,杭据其右,而地势下。
生聚数十万,庐舍隐粼,号天下最盛。
而岁苦海潮为患,于夏秋尤暴,常与堤平。
城中望堤不百数步,其势反在高仰处,不幸一壅而溃,其犹决山而注于井,沛然可禦哉?
故其病于民也数矣。
初,景祐中水灾,转运使张公伯起善为捍禦之策,谓故堤率薪土杂治,不一二岁辄坏,虽勤缮完,卒不足恃,而重劳吾民,乃作石堤,袤一十二里。
自是民赖以安。
后七年夏六月,大风驱潮,昼夜不落,势益湍怒,若将吞于城也。
堤之土石齧去殆半,然犹足以支其危。
知府翰林杨公偕、转运使田公瑜,急督人徒负土以置断防,卒免垫溺。
已而老幼泣且言曰:「水为败,比前岁甚。
微张公之仁,吾其鱼矣」。
二公遂相与议完筑,条上方略,约工四十万计,及籍吏之可使者,以驿闻。
诏以堤事付之,兼命通判屯田钱君尚、余君贯、兵马都监閤门祗候杜君正平,分董其役。
江淮南、二浙、福建之兵,调十县丁壮,合五千人。
辇石于山,畚土于丘,持锸节杵之役相属于数十里之外。
方苦盛寒,无一告劳者。
是岁冬十二月新堤成,用人之力三十万,减元调度一十万费,又乘其羡赢,益蓄护治之备。
其由二公经画中节,众僚夙夜叶力之效欤。
堤长二千二百丈,崇五仞,广四丈。
龙山距官浦二千丈,修旧而成,增石五版,为十三级。
自卸香亭下,创为二百丈。
石坚土厚,相为胶固,杀上而方下,外彊而内实,形势遂安,可恃而无恐矣。
最坚悍激处更为竹落,实以小石布其下,及圆折其岸势,务以分杀水怒。
大率究前之谋所未尽者,益以新意而为之也。
于是邦人相贺于道,以为区处资蓄,今日可为久安计。
呜呼!
自有天地来,何尝世无祸灾,惟君子能左右吾民,思患而预防之,使其虽有而不能为害,则幸矣。
是堤也,由伯起克开厥初,二公克大厥终,合而成绩,以为万世之利。
后之为政者,其念前人之勤,俾勿坏,则斯民无穷之赐也。
《春秋》之义,有志于民者志之,其预见本末,不敢无纪云(《咸淳临安志》卷三一。又见《淳祐临安志辑佚》卷一,《吴中水利通志》卷一七,雍正浙江通志》卷六二,民国杭州府志》卷四七。)
遂:原缺,据《吴中水利通志》补。
赐角厮啰诏宝元三年二月五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二、《宋会要辑稿》蕃夷六之三(第八册第七八二○页)、《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六
朕以昊贼僭狂,侵扰边境。
资忠济勇,效顺输诚,授任高牙,保我西略。
愤兹丑类,尝议剪除,相得传闻,共深雠嫉。
所宜早兴师旅,往袭空虚,乘彼未还,拔其根本。
父子竭力,殄族抗渠,今正其时,机不可失。
今来昊贼犯边,卿俟诏到日,速领手下军马径往贼界,同共剪除杀戮。
如能有心荡灭得昊贼,即当授卿银夏等州节制。
仍差心腹人赍起发兵马日数文字报与缘边经略安抚司,以凭发兵应援。
仍赐袭衣、金带、绢二万疋。
蒐补广南忠敢等军诏皇祐五年三月壬寅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四
广南东西体量安抚使田瑜周沆:本路忠敢、澄海、雄略等军皆土人,勇悍,习知山川形势,宜与广州魏瓘桂州余靖同议蒐补之。
仍相度徙屯兵甲远近利害以闻。
南海洪圣广利王庙题记皇祐三年三月 北宋 · 朱显之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八、《金石续编》卷一四、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六、同治《番禺县志》卷二九、光绪《广州府志》卷一○○
宋皇祐辛卯岁三月十九日庚午立夏,祗命致享于洪圣广利王庙。
右谏议大夫、充天章阁待制、知广州田瑜都官员外郎、前监盐仓黄铸虞部员外郎通判朱显之谨题。
僧宗净刊。
服阙人欧阳修可依旧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侍郎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七、《蔡忠惠集》卷一一、胡柯《欧阳文忠公年谱》
敕:人臣之大节,曰忠与孝,处之者或过不及。
故先王设礼以为之制,丧者不呼其门,尽为子之志也;
外除而从政,即为臣之道也。
具官某,以文章直谅,擢居近侍,以才略器干,屡更剧任。
自罹家难,归伏闾里。
今祥禫甫毕,贲然斯来。
文昌清曹,渊图秘职,皆尔旧秩,往服新命。
惟是移孝资忠之一义,尔其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