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黄子馀湖南道中寄弟子默二首 其二 宋 · 王庭圭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卷里诗新出,关中记旧闻。
乾坤今转大,吴楚昔尝分。
雾失朱陵峒,晴开紫盖云。
仍传九疑,奇策动明君(自注:时方传乡人营道董体仁作殿魁。)
董仲仪夜郎访死生二首 其二 宋 · 王庭圭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我识君家董状元,草莱崛起跳天门
挥毫玉陛摩星斗,持橐明光奉至尊。
登第报家人 宋 · 董德元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 《独醒杂志》:庐陵之俗,谓特奏名为老榜。初,体仁既预漕举,谒一达官,干东上之资。达官语座客,有老榜之语,体仁颇不能平,故其诗及之。)
放生池记绍兴十八年闰三月 宋 · 董德元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
宋绍兴十五年夏五月,臣僚建言:「乞访求乾元遗迹,置放生池,申严法禁,上祝圣主万年之寿,下为子孙千亿之祥」。
帝可其奏,于是州县皆奉旨施行。
永丰县前者截溪为池,主柱揭榜,禁渔网罟。
知县事吴侯南老之来,虑其疏阔,难防窃取之私。
于县南近东得隙地焉,其形洼下,其水不涸,其籍属公,隐蔽民居之后,始启而浚广之,以为放生之所。
小亭于中,飞桥而渡。
其成匪棘,财力不费,而屹然可观焉。
讫工,属德元为记。
盖尝诵子思之书:「大德者必得其寿」。
今天子中兴,戢干戈,散牛马,讲二国之好,兼爱南北之民,诏书屡下,捐租省役,务加实惠而不为虚文。
由是田里安妥而无叹息愁恨之声,则大德敷于天下,类可见矣。
是宜上天纯祐,永膺多福,不待请祝,自享万年之庆,子子孙孙,将传无穷。
而臣僚乃如前所云者,彰一人好生之恩,被于动植之广也。
举天下之吏,罔不虔奉,而吴侯此举,尤为严恪之诚。
是池也,其地涌泉,其状成规,其围六十馀丈,其流通于城濠而达于溪焉。
斩木为堤,累堑为墙,植花卉果实以环之,外设门关以为之固,剽攘践履者不得底焉。
每岁天中令节,率官吏拜跪于亭,纵彼飞潜,使各得其所。
于戏钦哉!
愚观吴侯作县几二考,居处游观之地,略无建立,独于此事断然介意,则尊君亲上之诚果何如!
异时移此心而立朝廷,则生灵蒙福可知,兹可记也。
绍兴戊辰闰三月记。
按:同治永丰县志》卷三三,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宋朴等复职指挥依例寝罢奏隆兴二年十月七日 南宋 · 晁公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七五(第五册第四一七○页)
臣切见今年董德元复职致仕,臣僚论列德元当时致仕、遗表承务郎六人委是侥倖,将来执政在谪籍者援例,无杜绝。
已降指挥,将德元复职寝罢,合得恩泽只依见存阶官荫补。
今未半年,宋朴汪勃章复果相继陈乞致仕,朝廷并与龙图阁学士
将来三人致仕、遗表恩泽当补承务郎十八人。
七月中臣僚言章,乞将内外臣僚年七十不陈乞致仕者,不许过郊奏补。
续奉旨:郊祀在近,自降指挥后已未致仕人合该奏荐者,并更听奏荐一次。
三人依上件指挥,计冒受恩泽二十一人,其汎滥如此。
谨按宋朴汪勃章复执政之时,其无善状与董德元一体,同罪异罚,何以慰公论?
欲望睿旨,将来宋朴汪勃章复复职指挥,依董德元例寝罢,合得恩泽只依见存阶官上荫补。
今年遇郊礼奏荐,系未复职,亦乞依条施行。
〔附录〕董德元吏部侍郎参知政事绍兴二十五年八月十一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二七
朕闻宰相者佐天子以理阴阳也,事岂小哉!
苟得其人,则国家蒙福;
苟非其人,则天下受危。
稽自三代,至于汉唐,中间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朕切慎之。
吏部侍郎董德元累迁中外,罔不称职,朕实嘉之。
宜擢参知政事兼佐仆射
汝宜恪遵典制,毋尸厥位,以爽令终。
按:同治永丰县志》卷二九,同治十三年刻本。
董德元让爵追封始祖合二世祖桢制绍兴二十六年二月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二九、同治《永丰县志》卷二九
制曰:懿氏之卜妻敬仲,八世莫京;
汉廷之锡爵袁安,五公相继。
著在图史,古无拟伦。
眷于世臣,特加褒显。
参知政事董德元祖董合、董桢,其德不耀,久而自彰
天祚厥家,世济其美。
参大政,允副南郊。
况于嗣续之新,实受艰难之托。
是用因上公之旧秩,开大国之新封。
仰增庙室之光,俯慰蒸尝之念。
可特授董合司徒,妻罗氏豫章郡夫人
董桢司空,妻邓氏南阳郡夫人
董德元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德元器能浅陋,徒以巧言令色,取媚权贵,叨窃进取。
参大政,又以承乏,得权宰执,利兴害除,岂能任其责乎?
进贤退不肖,岂能任其怨乎?
是真伴食备员者也。
望将德元罢黜,以为贪进无耻者戒。
又劾董德元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去岁省闱,德元为参详官,偶于誊录处取号,而得秦埙试卷,对众曰:「吾曹可以富贵矣」。
今房中以得之试卷更相自庆,而德元复对众又曰:「此卷子高妙,魁等有馀」。
近日遂接引乡人之浮浪者,公然鼓噪于市肆中,乞朝廷除德元为相。
是真不量力,取笑于一时,莫此为甚。
伏乞早赐罢黜,以为谄奉权贵妄意进用之戒。
三劾董德元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德元宰臣执事以来两月馀矣,才力不逮,知能无取,日甚一日,贪不知耻。
况复历官未久,骤躐政机,徒知归德于时相,不知恩出于陛下。
近日擅支激赏库钱物犒设胥吏,诚何心哉?
是使胥吏归恩于德元,不知激赏库钱物实出于朝廷也。
四劾董德元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德元贪鄙之心,知无不为。
且如近遣王珉出疆,德元遂令其子克正充上节礼物官,令端坐于家,公然循资,殊不知耻。
之行日,有云:「众人皆有所得,独参政令嗣略不念盛寒中万里之行邪」?
人皆传之以为笑。
德元贪鄙如此,尚得资政学士而窃宫祠厚禄,公议谓何?
望将德元职名镌褫,仍将臣前后论列报行中外,以戒臣下贪得无耻之心。
乞罢董德元参知政事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 南宋 · 张修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续资治通鉴》卷一三○
仰惟陛下聪明,灼见大臣前此专权自恣,一时小人有害于政者,奋由英断,旋加黜逐。
中外之人,得睹朝廷清明、百度鼎新之日,无不欢呼鼓舞,稽颡相贺。
其有朋比大臣,欺罔君父,罪状显著,物议沸腾,乃尚参与大政,不知引退,可不论列贬窜,以昭天下四海乎!
臣谨按参知政事董德元,以猥琐之才,偶中巍科。
大臣当轴,欲其附会,遂啖以要官。
至如台谏,人主耳目之寄,尤非他官比,而德元侍御史,与之交通,令憸人往来,传道密意,所喜者即骤进之,所怒者即挤排之。
群小得计,相为党与,善类惴慄,若无所容。
此实台谏附会,以至于此极也。
近日圣诏初颁,在位之臣敢不精白一心,仰承休德
德元自宜告退,犹洋洋然不以为耻,处庙堂,与机政,士论切齿。
若不亟行罢黜,深虑有误国事。
再乞罢董德元参知政事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 南宋 · 张修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人臣之罪,莫大于附会。
德元之罪,中外固已知之,惩一劝百,以戒饬在位之臣,诚不可缓也。
陈诚之董德元余尧弼端明殿学士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掖垣类稿》卷三
原标:三十二年九月六日敕:陈诚之董德元余尧弼并与复端明殿学士宋朴郑仲熊巫伋章夏魏师逊汪勃史才并与复龙图阁学士,见任宫人依旧,汪勃宫观
敕:朕以六月丙子承前训履帝位,盖南乡三辞而后受群臣之谒。
眷怀迩列,虽不在廷,而庆泽所加,当繇贵始。
具官某以雅正之文冠多士,以忱恂之行慕古人,参执事枢,宣昭誉闻,久游故里,实简朕心。
夫礼大臣则国体尊,褒耆旧则民风厚,况于初政,其敢愆忘?
秘殿通班,时惟异数。
《书》不云乎:「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毋以久滞周南,遂废谋猷之告也。
可。
董体仁1201年9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四、《平园续稿》卷九、《益公题跋》卷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前贤遗帖,士大夫争宝藏之,非独慕其名,亦以礼不浮、辞不枝为可法也。
近岁老成待后辈例称「契丈」,先达与新进皆用「上覆」,否则讶其简驩而不疑其侮段规也,后世何观焉?
今读参政董公绍兴末与曾彦及、萧长才帖,虽视前贤交际之礼尚稍随时,其与数十年来足恭不情者相去已千万里矣。
彦及名德广长才名甲
嘉泰元年九月彦及孙登仕郎忠佐请题其后。
永丰县重建状元楼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八八
国家三岁一第,天下士于省千取百,百取十。
上焉覆第于廷,其制第文艺,其意第器识也。
第在三之下,乡党称荣;
第在二之上,举天下荣之。
所隶州县长取第一义以揭坊,一示荣,二亦劝也。
天圣八年欧阳公脩上所业于省,于天下士为第一。
绍兴十有八年董公德元上所对于廷,其第如之。
上下一百十有九年,吾邑士中第一选得二人焉,固希阔矣。
董公少居首贡,晚就偏科,身瘽而齿凋,事左而气沮,人易视之;
一旦奋而擅天下,尤希阔也。
时则昭武吴君南老为邑令尹,来谒学,顾二三职事,谓示荣示劝,虽有揭坊故事在,盍更思董公尝为学诸生,惟坊是揭与?
学与与闻者幡然相与议,而建楼于学门之右,取第一义揭之。
观者知荣,学者知劝,五十年间,士气勃如,文风郁如也。
郭以外白徒半青衿,郭以内故籍吏部者寡。
兹多故,籍太学者无。
兹令有其效,不一二而足。
而楼浸以不治废矣。
庆元三年令尹汪君文振乘葺学,决起废筴。
权舆于四月己未九月庚申考焉。
过者缅止,岿然旧观之复在目也。
中之增广为间二,上之增高为尺三。
靡钱为缗二百,米为石三十,三之一出于邑帑廪,二则董公之孙九成兄若弟、邑之群进士协资之。
某于经综次至邑,与群进士言。
学故有祠,为欧阳公设,出于敬也;
有楼,为董公设,出于庆也。
董公生而楼成,荣矣,何当复死而与祠耶?
虽然,死久之而楼浸废,废之未久而辄起,张遗像其间,行释奠礼,有沾丐焉,等之与祠无杀,虽杀无几。
祠百年于兹,随弊随新;
楼半之,而中弊卒废。
虽曰费有大小,役有难易,抑亦令尹注意与否然也。
君锐于受代半岁间葺学,已可见有志为循吏事,他缓之,容有可诿,乃复起楼废,曾不以将去倦于始至,多见其主张吾道也。
力虽小,关风化,亦深介念虑与!
楼与学为左,后日学之道成,邑变而邹鲁,推左之功,楼与焉,则楼寿宜与学俱。
兹幸废复起,又恐继兹去董公远而忘之,起者复废,故于其成也,而书今令尹之志,以遗后令尹之观,务相录续焉(《缘督集》卷二一,清抄本。又见同治永丰县志》卷三三。)
「焉」原作「马」,「于」原作「子」,据《永丰县志》改。
永丰县重建县尉厅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
尉廨故无常,今廨,故学也。
西距县濠,南距福田寺有咫,逸谶曰:「水决福田,邑出殿元」。
绍兴戊辰董公德元如谶,岂江山蓄秀,领要有所在,发潜有所待与?
公荣还,馆于学,示不忘也。
明年,易地尉廨其上。
壬戌五六十年,宁二十尉而止,一以传舍视,漏者不苴,蠹者不扫,欹者不枝。
不苴故朽,不扫故腐,不枝故仆。
仆则假他廨,不者僦民居,人情物势固然,抑所谓宁二十尉而止。
非胸中有一丘一壑者,其趋自与江山异,曾未知吾廨所在为领要,夫岂能发彼之潜,兴我之仆哉!
故知任其责,必待襟韵与江山争胜者出。
昭武名家子吴君焕,字明仲,其当仁之谓与!
始调吾邑尉,夷考《释名》:「司察之官谓之尉,以尉尉人也」。
吾其可无以尉人?
癸亥某月来听尉事,顾所僦非所安,慨曰:「无以尉吾身,何以尉吾民」?
维故是卜,维新是筑,距而絜之,然而堂,然而厅,然而廊庑,主张受成焉。
若人市竹木,若人市金石,若人市瓦,臣台受成焉。
问其费,祖者辍俸,关者赖直焉;
问其工,直之重者效技,轻者效力,里胥田丁未闻也。
方伐木而俄考槃,仆者兴,规模有馀豁;
潜有发,气象有馀泰。
家人入焉如归,贺客见焉如创,相与平章尉公而才之。
予谓公之尉其身者,才也;
尉其民者,非才也。
屠牛之禁,将去如始至,其事小,其体大,大归吕申公不税农器意也。
王文正公以不税农器器申公,卒如所器。
予何人哉,岂敢器尉公耶?
正恐他日尉天下,不外尉吾邑者尔,故于记廨之成表出焉,庶几邑人知才者尉公之细,尉公又笃于自加力进学,光其器而大之,为吾邑尉重。
按:《缘督集》卷二二,清抄本。
素公曾庆长志铭开禧元年八月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二
吾宗,吉之永丰松江派也,与国同兴,三世然后业进士
断自乾道,贡者五十而赢,第者十二缩。
循州长乐县胆,其一也。
承庆世其业,郡博士上于守,曰宜贡。
贡书具,会罢舍法,止。
生硕,长兵间,与其妃杨为贼所掠。
杨请于贼代夫死者三,贼义之,三阁刃。
活归,辟地庐陵
绍兴七年,梦帝与子,而庆长生,盖心所格与。
幼名不称字,长更曰益。
貌魁挺,资颖拔。
与姑夫参政董公德元、瑫州史君董公绘时相遇,熟视,曰:「诗礼器」。
从臾之。
气锐志坚,寅兴读书课文,不午夜不寝。
经史子欲手抄,百家集撷其英彦助己思。
发为举子业,奇正历出,采󰳅翁味,敚隽传相传相传,降叹兴羡。
州县学官第置甲乙,已虑十数次数十不翅也。
数应大比诏,不一耦。
乐天自省,曰:「骎骎知命矣,吾惧吾学没世不得白」。
辍举子工之半为圣贤事。
岁在甲辰,笺《易》,丁未讫。
丙辰笺《书》,丁巳著《三宗》、《七制》、《三国》、《六朝论》。
庚申笺《诗》。
三经经纪且有儗,佔毕间易箦,盖癸亥十月乙卯也。
八邑士识不识,类以学未行于国惜之。
所幸行于身,衣冠有俨,燕居无惰容。
视听言动,戒非彝行。
于家不以贫道,得贫不去贫。
二亲发种种,知非其义,一介取诸人,耻也。
安于志养,菽水若鼎釜然。
继母朱始归,有难色,起敬起爱如生己,久之,还爱如己生。
继室方睹其事亲然,为之同然,诸子又相师然,不诏不督,自悱自奋。
长曰格,贡礼部矣。
次曰槱、松、桂,津宫士也,未易量。
颜行终鲜。
余其从弟也,少五岁,同为郡学诸生时,不以余见闻謏词气,閒居俯就。
所业未进,诱进之;
进,奖成之;
成,推巽之,惟恐不出己上。
于州里乡党,恂恂怡怡,不与物忤,物忤之不较。
己善不令人闻,闻人善谈不离口,不善讳闻之,闻掩之。
谤无辨,忠告有善色。
与人交,虽久不狎,开口无背面语议。
帐授徒,抠衣者相尔蒙力,投名太常、成均者录续。
学官闻名,欲得为学右职,不聘,不屑也。
富贵家欲得为子弟师如之,故就,则重其礼,不高其节。
其孝友忠厚类如此。
中士夫人知之,夫人敬之。
卒之日,吊者塞途,非车则盖,非布韦则荐绅。
祭之日,士相与议,不可无称,佥用私谥故事号曰「素公」,副清修也。
已葬之日,是为乙丑八月癸丑,得年六十有七。
葬之原,是为儒行之乡西峰
其女三:适欧阳嗣克、段武、胡庚,并进士也。
嗣克贡矣。
孙二,女孙三,并幼。
其孤属铭于余,义不容辞。
铭曰:
□微吾宗,挺秀于童。
昼宵𪬮怜,师友磨砻。
气冲色雍,识伟才雄。
志养而充,学畜而丰。
万卷蟠胸,自居以冲。
四壁环空,不见于容。
拙谋其躬,谋道则工。
三场函洪,于主无逢。
一时之穷,三经混融。
于道有功,百世之通。
有功莫封,我仪佥同。
推号素公,用尉永终(《缘督集》卷二五,清抄本。)
代与姚簿劄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秋崖集》卷二九
某伏以之秋矣,风日清微。
恭惟某官舆卫在行,启处嘉靖,台候动止万福。
某敢不为前驱贺!
某窃惟吾身在造化之囿,不息则悠久,自强则精明,此君子素学也。
惟跋履劳贳,某犹觊于鼎饪留情。
某闻之孙子严,其言曰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为可,士安得独自高?
某意此公栖身枳棘间,而胸次之萧萧者,超然尘埃之外矣。
伏惟执事以剑律之光寒,乃惠然辱临之,继自今英材馆增九鼎重矣。
某谨拜手延伫。
某尝与有识共谈天下士,叹科目之陋,以为重厚典刑如执事者,其落笔为文章犹能掞国之华,乃独屈之南廊试耶?
或者天将大其声名,如董体仁故事,则黄阁紫枢无不可者。
某盖已诵言于甲椟矣。
某思昔夜窗之诲如信宿耳,栩栩清梦,笑谈琅琳,曾不自知其几何年矣。
试邑青山之县,瓜熟而不得去,意者天之所以惠佳晤也。
前辈老成人,必有苦语以相针砭,某肃襟俟之。
某为邑长于斯,今殆五日京兆耳。
不图谦下,洒翰相先,谨条其所以感且愧如书。
然不能酬执讯者万分一,某其知罪。
某寅想九霞玉辑,郁穆惟嘉,百尔委条,式颙刊晓。
己未十月辞添差处州通判申本州状1259年10月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九、《雪坡舍人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今月十八日,伏准使府发下递至尚书省省劄:九月四日,三省同奉圣旨,除某通判处州仍釐务者。
伏念上恩未报,固怀恋阙之忱;
宠数过优,亦动循墙之念。
盖有非常之彦,乃堪不次之除。
自顾何人,曷当是选?
窃惟员外置之佐郡,以居朝下士之出班。
某但叨雠正之虚称,曾无阅历之实迹。
一朝冒此,众论谓何。
虽在国初,每除别驾,然偶失张齐贤之选,通榜尽除。
其后因欧阳修之言,此例遂改,盖谓初登仕版,即予高官,未能涵养以成材,徒使奔竞而败俗。
董德元之七年参政,谩为识者之羞;
张师德之两及相门,祗重先贤之叹。
某初非拒命,所愿循常。
倘科目稍前者,犹此贪荣;
则名第偶卑者,若何望进。
未容躐取,决不敢当。
欲望使州为申朝省,乞收成命,改畀名流。
忍饥寒而读书,方思学政;
忠清而报国,终不忘君。
所有省劄,未敢祗受,谨寄留本州军资库,须至申闻者。